郭誠勳

《證治針經》~ 卷三 (10)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0)

1. 脅痛

若夫雜症脅疼,厥陰所屬。爰有河間金鈴子散,長沙旋覆花湯。兼動躍則甘緩理虛,(炙甘草湯去薑、桂。)屬虛寒(痛發午後,得食自緩)則辛溫通絡。(當歸、茯苓、炮薑、肉桂、炙草、大棗。)清氣熱(攻衝擾脘入脅)以黃連牡蠣白芥子、夏枯草,(又香附,半夏,)泄肝鬱(脅脹夜甚)以香附姜渣、川楝子橘葉,(又半夏、茯苓。)寒入絡脈兮,(脅痛攻心,嘔涎身慄。

)蓽茇、半夏良薑吳萸;(又川楝子、延胡索、蒲黃、茯苓。)怒動肝陽兮,(左脅閃閃。)鬱金降香末。(又山梔、半夏曲、橘紅、石斛。)進食痛加大腑干(大便燥結,)脈動而虛左小弱(痛勢上引)得食安,(嗌乾舌燥、心悸。)並投新絳和營絡,柏子仁歸鬚桃仁橘紅、琥珀攢。

(前症用旋覆花湯加桃仁、歸鬚、柏子仁。)寒熱不休,(脅下痛犯中焦,初起上吐下瀉。)病在少陽之絡;(青蒿、丹皮、歸尾、澤蘭、紅花、鬱金。)肝風內震,(左脅骨痛,易飢嘔涎。)藥宜復脈湯之甘。(生地、阿膠、白芍、柏子、桃仁,又天冬、枸杞、桂圓。上並約《指南醫案》。

)且夫肝腎兩損,(房勞兼怒,兩脅脹痛。)柴胡、當歸六味湯效如神;肝脾血虛,(胸脅脹痛,手按稍止,脈洪大,重按細。)加味逍遙(散加川芎、地黃)功立奏。(《薛氏醫案》。按之痛甚,不皆實症為然;(有陰虛火旺,而脅及肩背作痛者,亦手不可近,服消瘀藥反劇。《廣筆記》案。

)氣血分岐,勿為後人所囿。(脅痛左右血氣之辨,古無是說,此實後世之謬。《景岳全書》。)矧如肝葉脹因於(方食時)爭誶,合用歸脾(湯;《己任編》案。)脅(連腰肋)腫痛起自忍飢過勞,(不能轉側,醫治不效,一儒者診之曰:此肝火也。)偏宜龍膽(瀉肝湯、當歸龍薈丸而愈。

《名醫類案》。)是當參前賢論治之精,(詳《醫旨緒餘》黃古潭脅痛論。)抑宜鑑誤用平肝之慘。(一人遇勞與飢則脅痛,醫投平肝藥,痛甚而殞。《類案》。)

附:《醫級》摘要

邪由肝膽者,患始本經;邪非本經者,症由傳及。脅痛出食者,症已歸肝;脛腫掣痛者,脅留惡血。息賁肥氣,左右肋結如杯;息積風根,痼疾不妨於食。脫血脅痛,出清涎而先覺腥臊;挫閃結瘀,常牽釣而痛無休息。沖痛面黃夜甚,多屬血瘀;脅鳴嘔水攻疼,必為飲癖。右脅咳如痛裂,防傷肺絡血來;左痛噯泄氣得瘥,多屬疝瘕氣逆。

淬鐵飲代赭石旋覆花,鎮肝經之逆痛;玫瑰花楓實,開結滯之危疼。

又云:左右兩脅痛,皆屬肝病,其脅痛連小腹者,左為大腸病,右為小腸病,仿此分治每立應。嘗驗之豕腹、牛腹、鼠腹,其大腸皆在左,小腸皆在右,推之於人,當必無異,診脈分候,亦當復然。

白話文:

[脅痛]

對於各種症狀的脅部疼痛,中醫認爲與厥陰經有關。有河間的金鈴子散,以及長沙的旋覆花湯可以使用。如果活動後疼痛加劇,建議用甘草湯來緩和虛損(炙甘草湯去掉姜、桂)。如果是虛寒引起的(通常在午後疼痛,進食後會緩解),則需使用辛溫藥物來通絡(當歸、茯苓、炮姜、肉桂、炙草、大棗)。

如果是由熱氣引發的(攻擊胃脘進入脅部),可用黃連、牡蠣、白芥子、夏枯草來清熱(同時配合香附、半夏)。如果是因爲肝鬱(脅脹夜間更嚴重),可用香附、姜渣、川楝子、橘葉(再配合半夏、茯苓)來泄肝鬱。如果寒氣侵入絡脈(脅痛攻心,嘔吐,身體顫抖),可使用蓽茇、半夏、良姜、吳茱萸(再配合川楝子、延胡索、蒲黃、茯苓)。

如果肝陽亢進(左脅有閃爍感),可用鬱金、降香末(再配合山梔、半夏曲、橘紅、石斛)。進食後疼痛加劇,可能是因爲大腸乾燥(大便乾燥結硬),脈象動而虛弱(痛勢向上牽引),進食後會感覺舒適(口乾舌燥、心悸),此時可使用新絳來調和營絡,柏子仁、歸須、桃仁、橘紅、琥珀等藥可以一起使用。

如果寒熱交替不斷(脅下疼痛影響中焦,初期可能伴有嘔吐和腹瀉),這可能是少陽經絡的問題(青蒿、丹皮、歸尾、澤蘭、紅花、鬱金)。如果肝風內震(左脅骨痛,易餓,嘔吐),則適合使用復脈湯的甘味藥材(生地、阿膠、白芍、柏子、桃仁,還有天冬、枸杞、桂圓)。

如果肝腎兩損(房勞過度和情緒激動,兩脅脹痛),柴胡、當歸六味湯有神奇的效果。如果肝脾血虛(胸脅脹痛,手按稍能緩解,脈象宏大,重按細),則可使用加味逍遙散(加川芎、地黃)。

肝腎受損時,不要被後人的理論所限制,應根據實際病情來判斷。如果氣血分岐,不要被後人的理論所迷惑。

如果肝葉腫脹是因爲飲食不當,可使用歸脾湯。如果脅部(連同腰部和肋骨)腫痛源於飢餓和過勞,可能是因爲肝火,可使用龍膽瀉肝湯或當歸龍薈丸治療。

應該參考前賢的治療經驗,但也應警惕錯誤使用平肝藥的慘痛教訓。

邪氣從肝膽而來,疾病始於本經;邪氣非從本經而來,則可能因爲傳變而來。如果吃飯時出現脅痛,說明疾病已經歸於肝臟;如果小腿腫脹並有抽搐痛,可能是脅部有惡血。如果呼吸困難,左右肋骨有結塊,可能是氣滯;如果長期患病但不影響進食,可能是風根所致。如果脫血後脅痛,可能是因爲清涎導致,通常會有腥臊氣味;如果挫傷後出現瘀血,常常會持續疼痛。如果面黃、脅痛在夜晚加重,多屬血瘀;如果脅部鳴響、嘔吐、疼痛加劇,可能是飲癖。如果右脅咳嗽如裂,要防止肺絡出血;如果左脅痛伴隨噯氣和泄氣好轉,可能是疝瘕或氣逆。

淬鐵飲、代赭石、旋覆花可以鎮壓肝經的逆痛;玫瑰花、楓實可以開解結滯的危疼。

另外,左右脅痛都屬於肝病,如果脅痛連着小腹,左邊可能是大腸問題,右邊可能是小腸問題,可以根據這個原則進行治療。在豬、牛、鼠的腹部觀察到,大腸都在左邊,小腸都在右邊,人類應該也是如此,在診斷脈象時也應該考慮到這一點。

最後,如果右脅隱痛,咳嗽時像裂開一樣,這可能是肺邪結聚,如果出現在左邊,仍然可能是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