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治針經》~ 卷二 (19)
卷二 (19)
1. 痢
痢每盛於夏秋,半由暑濕挾積,其次風火及寒,前法無容細述。暑別陰陽,恆兼乎濕。陰暑中於貪涼(飲冷),陽暑阻於(天之)伏熱。故有在氣在血之分,傷臟傷腑之別。爰有(人參)敗毒散先解表邪,芍藥湯繼清裡實。(寒熱交黏。)表症急而審別三陽,分經投劑;(太陽:桂枝湯。
陽明:葛根芩連湯。少陽:小柴胡湯。)里勢迫而專究中土,小承氣湯溫脾湯。總之,治腑以三焦見證為據;治臟主足經三陰無疑。或通或澀,臨症權宜。噤口痢因有兩端,治須扼要,邪格三焦,暑濕所召,丹溪法(人參、黃連、石蓮子)後世都宗,(半夏)瀉心湯(去丹、棗),(加枳實)尤參奧妙。
其或脾腎陽虛,陰邪下迫,關閘大開,晝夜痛泄(無度),戊癸少化火之機,命陽無蒸變之力,是以為嘔為脹,不飢不食、參仲景理中湯腎氣丸,或景岳胃關煎理陰煎。又有捷徑良法(本姚氏),鹹溫配入甘辛。(以大劑蓯蓉、人參、歸、薑、附、桂、制白芍之類,靡不應手而愈。
)是症也,濕熱壅而煩躁頰紅,(嘔痰味變,心腹熱,肛墜,頭中空痛。)勿誤認為虛火;腸腑窒而陽虛邪滯,(痢將兩月,口乾腹滿,肛門窒塞,努掙不已,僅出點滴。)當從事以溫行。(附子、厚朴、木香、製大黃、大茴。)脫肛倘屬濕溫,勿升勿補;(五苓散加寒水石。
)厥陰(溫熱病)常多下利,宜柔宜通。(白頭翁湯,又阿膠、生地、麥冬、白芍、丹皮、銀花、穭豆衣之屬。)痢後氣墜屬陰傷,下焦須攝;(熟地、歸、芍、五味之屬。)溫邪內陷而痛痢,涼潤為宗。(見上厥陰條下。)桃花湯治肢冷脈微,駐車丸療陰虛痢血。酒客濕凝(腸胃)能納食,藥用堅陰;(生茅朮、炒黃柏、黑地榆、豬苓、澤瀉。
)食(冷物)傷脈(右關)滑數,(白痢用溫平藥不應)喜芩連,寒已化熱。(此條參《生生子案》。)八脈無權陽欲絕,(高年瀉痢,兩旬不減。)實漏卮以當歸杜仲、人參鹿茸;(又沙蒺藜、茯苓。)藩籬疏撤(痢五六年不愈),(致周)身痛痹,治久痢以蓯蓉附子、白朮。
腎虛肛墜而腸滑,徒補脾胃無功;(熟地、歸身、赤豆脂、五味、炒山楂,又三神丸。)下焦脊痛而髀痠,(少腹肛墜,連兩腰胯脊髀痠痛。)試治奇經當驗。(人參、鹿茸、附子、當歸、茴香、菟絲、杜仲。上並仿《指南案》論。)抑又參之,肢冷脈虛(緩大無力,病起醉飽入房,痢如爛肉、腹痛)宜補塞,(附子理中湯加肉桂、肉果。)縱初起毋用清疏;(陸肖愚案。
)痢久脈滑(又關尺有力如珠),(舌苔黑)可攻消,(潤字號丸,下之而愈。)雖產後勿愁瞑眩。(陸養愚案。)氣下陷而進升麻柴胡,當知趨避;(用補中益氣湯,倘不合宜,反致濁氣上升,作脹作嘔,或後重愈增,或腹內熱煩,凡用此湯,有宜一劑者,有宜二劑者,有宜頻服者,貴在合宜耳。)症已危而投桂附,應識機宜。
白話文:
痢疾這種病,大多在夏秋兩季發生,一半是因為暑熱夾雜濕氣積聚體內,其次是風熱、火熱或是寒邪引起的,過去的治療方法就不細說了。暑邪還分陰陽,常常和濕氣一起出現。陰暑是因為貪涼(喝冷飲)造成的,陽暑是因為(天氣)暑熱積聚體內造成的。因此有暑邪在氣分和血分的區別,也有傷到內臟和傷到腑臟的區別。所以,可以使用人參敗毒散先解除體表的邪氣,再用芍藥湯來清除內裡的實邪。(常常是寒熱交雜的狀況。)表症來得急要仔細分辨是三陽經的哪一條,然後對應使用藥方。(太陽經用桂枝湯,陽明經用葛根芩連湯,少陽經用小柴胡湯。)里症來得急就要專注調理脾胃,可以用小承氣湯或溫脾湯。總的來說,治療腑臟疾病要根據三焦的證候來判斷;治療內臟疾病主要考慮足三陰經的問題。要用通還是用澀的方法,要根據具體病情靈活變通。
噤口痢疾的原因有兩種,治療必須抓住重點。一種是邪氣阻礙三焦,是暑濕引起的,丹溪的治療方法(用人參、黃連、石蓮子)後世都採用,(半夏)瀉心湯(去掉丹皮、大棗),(加上枳實)尤其精妙。另一種是脾腎陽虛,陰邪向下迫逼,導致關卡大開,整天拉肚子(不止),無法將水穀轉化,命門的陽氣也無法蒸化水濕,所以會嘔吐、腹脹、不餓、不想吃東西,可以用張仲景的理中湯、腎氣丸,或是用張景岳的胃關煎、理陰煎。
還有一個快速有效的治療方法(來自姚氏),就是用鹹味的藥材搭配溫熱的藥材,再加上甘味和辛味的藥材。(使用大量肉蓯蓉、人參、當歸、生薑、附子、肉桂、制白芍等藥材,幾乎都能藥到病除。)這種情況是濕熱壅塞體內,導致煩躁、臉頰發紅,(嘔吐的痰液味道變了,心腹發熱,肛門墜脹,頭痛像空了一樣。)不要誤以為是虛火;也有腸腑氣機不暢,導致陽虛邪氣滯留的狀況,(痢疾將近兩個月,口乾腹脹,肛門閉塞,很用力想要排便,卻只出來一點點。)這時候就應該用溫熱的藥材來疏通。(例如用附子、厚朴、木香、制大黃、大茴香。)脫肛如果是濕溫引起的,就不要用升提或補益的藥物。(可以用五苓散加上寒水石。)
厥陰經(溫熱病)常常會出現腹瀉,要用柔和和疏通的方法來治療。(可以用白頭翁湯,或者用阿膠、生地、麥冬、白芍、丹皮、銀花、穭豆衣等藥材。)痢疾之後如果出現氣虛下陷,屬於陰傷,要收攝下焦。(可以使用熟地、當歸、白芍、五味子等藥材。)溫熱邪氣內陷導致的疼痛痢疾,要以清涼滋潤為主要治療原則。(參考上面厥陰經的治療方法。)桃花湯治療四肢冰冷、脈搏微弱的痢疾,駐車丸治療陰虛導致的痢疾便血。
酒鬼因為體內濕氣凝結(在腸胃),如果還能吃東西,就要用藥物來堅守陰液。(可以用生茅朮、炒黃柏、黑地榆、豬苓、澤瀉。)如果因為吃(寒涼食物)導致脈搏(右關脈)滑數,(白痢用溫補藥物沒有效果)就要用黃芩、黃連,寒邪已經化熱了。(這一條可以參考《生生子案》。)如果八脈無力,陽氣快要耗盡,(老年人腹瀉痢疾,兩個星期都不見好轉,)就要用當歸、杜仲、人參、鹿茸等藥材來填補虧虛。(也可以用沙蒺藜、茯苓。)如果身體的屏障疏鬆,(痢疾五六年都不好,)(導致)全身疼痛麻痹,治療久病不癒的痢疾,可以用肉蓯蓉、附子、白朮等藥材。
如果腎虛導致肛門墜脹、大腸滑脫,單單補脾胃是沒有用的;(可以用熟地、當歸、赤豆脂、五味子、炒山楂,也可以用三神丸。)如果下焦、脊椎疼痛、髖部痠痛,(小腹、肛門墜脹,連帶著腰部、胯部、脊椎和髖部都痠痛。)就要試著治療奇經,應該會有效果。(可以使用人參、鹿茸、附子、當歸、茴香、菟絲子、杜仲。以上都是參考《指南案》的說法。)還要再注意,如果四肢冰冷、脈搏虛弱(微弱無力,是因為醉酒後行房事導致的,痢疾像爛肉一樣,腹痛),就要用補藥來填塞。(可以用附子理中湯加上肉桂、肉豆蔻。)即使是剛開始發病,也不要用清熱疏通的藥物;(陸肖愚的案例。)如果痢疾很久了,脈搏滑數(而且關尺脈有力像珠子一樣),(舌苔是黑色的)就可以用攻下的藥物來消除積滯。(可以用潤字號丸,服藥後就會痊癒。)即使是產後也沒必要擔心服藥後出現的瞑眩反應。(陸養愚的案例。)
如果氣虛下陷就要用升麻、柴胡來提升陽氣,但要知道適可而止。(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如果不合適,反而會導致濁氣上升,引起腹脹、嘔吐,或者後重感更加嚴重,或者腹內發熱煩躁。凡是用這個方子,有的人適合服用一劑,有的人適合服用兩劑,有的人適合頻繁服用,關鍵是要適合病情。)病情危急的時候就要用桂附類的藥物,要懂得靈活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