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治針經》~ 卷四 (2)
卷四 (2)
1. 淋帶
帶下病由奇脈,虛痰濕熱當詳。(赤者屬熱,兼虛兼火;白者屬濕,兼虛兼痰。)景岳分因有六,(一心旌淫;一欲事過度;一人事不暢;一濕熱下流;一元氣虛,一脾腎氣虛下陷。)並堪隨症裁方。(詳景岳《婦人規》。)則有風陽乘土,脈數色蒼,(陰不足。)地生地芍白芍牡蠣、阿膠樗根皮、黃柏杜仲,天冬、白薇蓮子續斷共成湯。
白話文:
帶下病可能由於奇脈引起,需詳細辨別其為虛、痰、濕、熱。其中,紅色多屬熱症,可能伴有虛弱和火氣;白色則多屬濕症,可能伴有虛弱和痰症。
根據張介賓的理論,帶下病的原因有六種:一種是情慾過度;一種是性行為過度;一種是情緒不暢;一種是濕熱下流;一種是元氣虛弱;還有一種是脾腎氣虛下陷。
應根據症狀來調整藥方。詳請參考張介賓的《婦人規》。
若病情涉及風陽侵襲脾土,脈象數且色蒼,表示陰液不足。治療可使用地黃、白芍、牡蠣、阿膠、樗根皮、黃柏、杜仲、天冬、白薇、蓮子、續斷等草藥配伍而成的湯劑。
(合二方。)久則液涸風動,八脈俱戕,腹膨浮腫,寒熱為殃,咸緩和陰姑暫用,阿膠蓯蓉牡蠣郁李仁柏子仁霜。又或五液走泄,陽冒熱蒸,舌光赤頭脹,(身熱帶下如注。)攝劑相應,山萸熟地桑螵蛸蓮子芡實茯神,勿參動藥斯靈。(若參鹿霜、沙蒺,仍是升舉動陽,則無效矣。
)甚者崩帶淋漓,陰從下走,暈厥汗泄,陽自上升,目中妄見,當鎮陽神,五味阿膠龍骨、牡蠣,蓮子芡實、人參茯苓。又或腰背膂脊,牽掣似墜,熱自左升,奇脈傷所致,震靈丹收固效靈,煎丸方大旨仿是。(煎方:人參、鹿角霜、沙蒺藜、桑螵蛸、枸杞、茯神。丸方:人參、麋茸、菟絲,補骨脂、紫石英、禹餘糧、茯苓、小茴、遠志。
白話文:
將兩種藥方合在一起使用。如果病程久了,就會導致體液耗竭,風邪侵入,八條經脈都受損,腹部膨脹浮腫,寒熱交替,給人帶來痛苦。這時應該採用溫和補陰的方法,暫時使用阿膠、蓯蓉、牡蠣、郁李仁和柏子仁霜。
如果患者出現五液泄瀉,陽氣上浮,熱氣蒸騰,舌頭紅光,頭脹,甚至身體發熱,白帶像流水一樣流出,則需要服用針對性的藥物,比如山萸肉、熟地、桑螵蛸、蓮子、芡實和茯苓,不要加入會使陽氣上升的藥物,這樣藥效才能顯著。如果加入鹿角霜和沙蒺藜,就會導致陽氣上升,反而無效。
病情嚴重者,會出現崩漏、帶下、淋漓不止,陰氣下降,昏厥、汗出,陽氣上升,眼睛出現幻覺,這時應該鎮住陽氣,安撫心神,可以使用五味阿膠、龍骨、牡蠣、蓮子、芡實、人參和茯苓。
還有一些患者會出現腰背、膂脊疼痛,感覺像要墜落一樣,熱氣從左側上升,這是奇經脈受損導致的,可以使用震靈丹來收斂固護,藥方的大致內容就是這樣。煎藥方包括人參、鹿角霜、沙蒺藜、桑螵蛸、枸杞和茯苓。丸劑方包括人參、麋茸、菟絲、補骨脂、紫石英、禹餘糧、茯苓、小茴香和遠志。
)抑或產勞陰損,漸及奇經,漏淋成帶尿數,骨骱盡痛神呆驚恐,杞子菟絲、茯苓破故紙,麝霜杜仲、沙蒺藜歸身。更有臟陰既損,腑陽亦傷,(少腹拘急脹痛,大便艱澀,食物少納不降。)參歸杞茯,河車麋茸交襄。(上仿《指南醫案》。)是症也,補腎治飲,立齋有案,氣虛多痰,胸滿喘眩,(頭暈吐痰。
)患帶下二十餘年,(諸藥不應,此氣虛有痰也,飲愈而帶始愈,用六味)地黃丸不月而驗。(《婦人良方》。)又有積病驚憂,帶下如注,口舌皆瘡,或至封喉何懼,昏憒四旬,服藥寒熱皆拒,誰知病屬亡陽,重劑鹽煮大附子九錢,佐以薑桂芎歸,冰冷服之,得熟臥乃始識人,(繼以女金丹。)徐調得愈。
白話文:
可能是因為生產過度勞累,導致陰氣受損,逐漸影響到奇經八脈,出現漏尿、頻尿、帶下等症狀,同時伴隨骨骼疼痛、神志呆滯、驚恐不安。可以用枸杞、菟絲子、茯苓、破故紙、麝香、杜仲、沙苑蒺藜、歸脾等藥物治療。
如果臟腑的陰氣受損,陽氣也受傷,就會出現少腹拘急脹痛、大便困難、食慾不振等症狀。可以用人參、當歸、枸杞、茯苓、河車、鹿茸等藥物治療。
患有帶下病症二十多年,服用各種藥物都沒有效果,這是因為氣虛有痰,需要先治好氣虛和痰濕,才能治好帶下病症,可以使用六味地黃丸,一個月就能見效。
如果長期積病、驚恐憂慮,導致帶下如注、口舌生瘡,甚至出現喉嚨腫痛,昏迷不醒,服用寒涼或溫熱的藥物都無效,這可能是因為陽氣衰竭。可以用大量的附子(九錢)加薑、桂枝、芎、當歸,用鹽水煮沸後服用,服用後需要臥床休息,患者才能恢復意識,之後再服用女金丹,慢慢調養就可以痊癒。
(《女科準繩》。)然而濕熱流痰,肥人多有,升柴二術與二陳湯,炒柏(解鬱熱)炮姜(茴香,帶下小腹痛是鬱結,須此辛散)亦不苟。《治法匯》。
白話文:
肥胖的人容易患有溼熱流痰症狀,《女科準繩》提到可以使用「升麻」和「柴胡」兩種方法來治療,也可以搭配服用「二陳湯」。「炒柏」可以用於解除鬱熱,而「炮姜」則可用於緩解因【茴香】引起的帶下小腹疼痛等問題。這些都是根據《治法匯》中的資料所提出的建議。
2. 崩漏
崩如山塚卒崩,忽然橫決;漏似漏卮難塞,絕少關防。衝任(不能攝血)肝(不藏血)脾(不統血)分責,元氣大虛(不能收斂其血)瘀(血氣阻,新血不能溫經)熱(在下焦,迫血妄行)交詳。大抵暴崩可以溫補,久崩卻利清通。(以血去陰耗故也。)爰有禹餘糧赤石脂,樗根皮牡蠣、桑螵蛸龍骨,皆為澀劑,去脫有功。
乃如奇絡空虛,兼挾瘀滯,(崩漏三年,紫黑成塊,幾月一下。)是為久崩宜清,青蒿根澤蘭樗根皮芩黃芩、黃柏細生地,旋補玉堂,斑龍丸繼。又有崩漏兩年,午後必至,陽明久虛,(衝任脈不固攝,有開無合。(徒澀何濟,廣蓮菟絲茜草鮑魚海螵蛸,烏賊魚骨丸相輔治。
白話文:
血崩如山丘崩塌,突然而至;血漏如同漏水的容器難以堵塞,少有防護措施。冲任失於攝血,肝不藏血,脾不統血,各自負責,元氣虛弱導致無法收斂血液,瘀血阻滯,新血無法溫暖經脈,下焦熱迫使血液妄行,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總的來說,暴發性的血崩可以用溫補的方法治療,而長期血崩則需要清熱利通,因為長期血崩會耗損陰血。所以,可以用禹餘糧、赤石脂、樗根皮、牡蠣、桑螵蛸、龍骨等收斂藥物來止血。
如果是因奇經絡虛,又夾雜瘀血,例如血崩三年,血色紫黑成塊,每隔幾個月就流一次,這就是久崩,需要清熱解瘀,可以用青蒿根、澤蘭、樗根皮、黃芩、黃柏、生地等藥物,然後再補益元氣,可以用斑龍丸。還有,如果血崩兩年,下午必流,這是陽明虛弱導致的,衝任脈失於固攝,有開無合,單純止血無濟於事,可以用廣蓮、菟絲子、茜草、鮑魚、海螵蛸等藥物,配合烏賊魚骨丸治療。
髓虛(崩淋不止)筋掣痛不能行,蓯蓉杞子、紫石英、青鹽羊內腎;(又柏仁、茯神、石斛。)乾瘦畏寒久漏不止,人參歸身艾炭鹿霜桂心、紫石英炮姜。液傷絡熱病風消,(五十崩漏,夜熱肢冷,氣短食減,腰足跗痠耎無力,所謂絡熱則痿也。)牡蠣、小麥人參黃耆和苦參茯神;心痛如飢吐涎(值經來甚多,因驚動肝)為肝厥,黃連阿膠川楝子、牡蠣協川芎當歸。陽動而不眠汗泄,法補陰丸于丹溪;暴崩欲脫而膩濁難投,便溏吐藥遵理中湯於仲景。
白話文:
骨髓虛弱導致血崩、尿失禁,筋骨疼痛難以行走,可以用肉蓯蓉、枸杞子、紫石英、青鹽和羊腎治療;也可以用柏仁、茯神、石斛。如果出現消瘦怕冷、長期血崩不止,可以用人參、歸身、艾炭、鹿霜、桂心、紫石英和炮姜治療。如果出現津液虧損、血絡發熱、病風消瘦,可以用牡蠣、小麥、人參、黃耆、苦參和茯神治療;五十歲後血崩、夜間發熱肢體冰冷、氣短食慾減退、腰腿酸軟無力,這是血絡發熱所導致的痿症。如果出現心痛如飢、吐口水,尤其在經期血量過多時加重,可能是因為驚嚇導致肝厥,可以用黃連、阿膠、川楝子、牡蠣、川芎、當歸治療。如果出現陽氣亢盛、失眠多汗,可以服用丹溪的補陰丸;如果出現突然血崩、身體虛弱、濕濁難以消除,出現腹瀉嘔吐,可以遵從仲景的理中湯治療。
更有久漏神衰(色脈俱奪,脊膂腰髀痠甚,跗腫面浮,便堅納穀日損,日餌補陽無功,奇經之旨誰省。柏子仁鹿角霜牡蠣瑣陽、阿膠龜甲心,另入人參煎飲;或參女貞子旱蓮草天門冬龍骨,或佐兩螵蛸等。(桑螵蛸入煎方,又佐服烏賊骨丸。上並約《指南案》論。)然而飽食傷脾,(飯後惱怒,崩甚而暈,乃胃氣不行,不能運化,非血藥所宜也。
)悟消補兼施之妙;(白朮五錢,陳皮、麥芽各二錢,二服而愈。王汝言案。)怒瞋致病,(怒則傷肝,肝火鬱結故崩。)知氣血兩治之靈。(香附、烏藥、蘇梗、神麯、白朮、歸、芎、甘、芷,二劑而愈。《易氏醫案》。)血崩先服五靈脂末一錢,半生半炒。乃丹溪之心法;(若遽止血,恐積瘀不去。
白話文:
更有久漏神衰,面色和脈象都衰敗,脊柱、腰部、大腿痠痛得很,腳踝腫脹,臉色浮腫,大便乾硬,食慾日漸減退,每天吃補陽的藥卻沒效果,奇經的道理又有誰知道呢?可以用柏子仁、鹿角霜、牡蠣、瑣陽、阿膠、龜甲、心,再加人參煎飲;或者用人參、女貞子、旱蓮草、天門冬、龍骨,或輔以兩螵蛸等。桑螵蛸加入煎方,還要輔以服食烏賊骨丸。以上都是參考《指南案》的論述。然而,飽食傷脾,飯後生氣,崩漏加重甚至昏迷,這是因為胃氣運行不暢,無法運化食物,不是用補血藥就能治好的。
明白了消食和補益要同時進行的妙處,可以用白朮五錢、陳皮、麥芽各二錢,服用兩劑就痊癒了。這是王汝言的醫案。怒氣瞋恨會導致疾病,因為怒傷肝,肝火鬱結就會導致崩漏。知道了要同時調理氣血的精髓,可以用香附、烏藥、蘇梗、神麯、白朮、當歸、川芎、甘草、白芷,服用兩劑就痊癒了。這是易氏的醫案。血崩初期先服用五靈脂末一錢,半生半炒。這是丹溪的心法,因為如果立即止血,恐怕瘀血積聚無法去除。
)氣陷而投風藥,(柴、防、羌、獨、升、蒼、藁、蔓、歸、耆、甘草。)本東垣之調經。(升陽除濕湯治胃氣下陷,暴崩不止。)附子理中湯,當和童便;(戴氏。)奇效四物湯,(加膠、艾、黃芩。)妙在黃芩。血熱(先多後少)腎虛(先少後多,)但別後先多少;(《慎齋遺書》。
)腹疼色惡,勿疑定屬瘀停。(詳《女科準繩》。)崩甚用紅蘭花,乩方曾效;固經丸參失笑(散加地榆,胎髮灰,)客座嘗聞。(陳花隱治一老婦,六旬外患血崩,素稟陽體,服補澀不效,以此方獲愈,並附《紀聞》。)
白話文:
如果因為氣陷而導致風邪入侵,可以用柴胡、防風、羌活、獨活、升麻、蒼朮、藁本、蔓荊、當歸、熟地、甘草等藥物治療,這是東垣先生調經的方子。升陽除濕湯可以治療胃氣下陷、暴崩不止的病症。附子理中湯最好搭配童便服用,這是戴氏的說法。奇效四物湯,可以加入阿膠、艾葉和黃芩,妙就妙在黃芩。血熱導致的崩漏,一開始量多,後來量少;腎虛導致的崩漏,一開始量少,後來量多,但不要因為量多量少而搞混。
如果腹痛且面色不好,不要懷疑,一定是瘀血停滯。詳細內容可以參考《女科準繩》。崩漏嚴重時,可以用紅蘭花治療,這是民間偏方,曾經很有效;固經丸裡加上失笑散、地榆、胎髮灰,也是治療崩漏的有效方法。我曾經聽說,陳花隱先生曾經治療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婦人,她患有血崩,體質偏陽,服用補氣止血的藥物沒有效果,用這個方子才治癒,並且記載在《紀聞》中。
《醫級》云:初崩脈滑多火宜清,脈細多寒宜補。久淋崩漏,脈小緩為宜。若崩後脈大者,便是假實。至於陰陽偏虛既久,變生夜熱咳嗽,症已枯閉,而反見滑數豁大之脈,皆不可憑脈而用清寒之劑。
白話文:
當女性剛開始月經失調時,如果脈搏跳動較快且有火氣,應該使用清涼的方法治療;如果脈搏細弱且有寒氣,則應使用溫暖的方法進行滋補。長期尿液混濁或月經過多的情況下,脈搏微弱、心跳平穩是比較好的情況。但如果在出血過多之後出現強大的脈搏,那可能是假象。對於長時間存在陰陽兩方面都虛弱不夠的情況,可能會引發夜晚發燒和咳嗽等病症,甚至會導致身體乾燥無力,但卻又看到脈搏快速有力或者擴張的情況,這些都不能單純地根據脈搏來選擇使用清涼或寒冷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