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治針經》~ 卷二 (9)
卷二 (9)
1. 癉
癉病由濕,有陰有陽。陽黃之發,瘀濁為殃。身目何以俱黃,火蒸膽胃;(濕從火化,瘀熱在裡。膽熱液泄,與胃之濁氣共並侵於肺,則身目俱黃。)溺色曷為變赤,熱在膀胱。色如橘兮可證,治在胃兮宜詳。陰黃之作,寒水凌脾,濕阻膽液,漬肉淫肌,熏黃同色,己土脾當治。
發黃審乎先機,驗小便之利否;(詳《傷寒論》。)治疸分乎難易,詢厥口之渴無。(《金匱》云:疸而渴者難治。)谷疸女勞(疸)須辨析,蓄瘀(隨經蓄血)黃汗莫糊模。(詳《金匱》。)於是渴飲水漿,陽明化燥而當瀉熱;脈弦脅痛,少陽未罷而仍(主以)和。(以)辛散(以)風勝,濕在上兮可愈;(以)苦泄(以)淡滲,濕在下兮能瘥。
白話文:
黃疸病是由濕氣引起,有陰黃和陽黃兩種。陽黃發作,是因為瘀濁阻塞導致。身體和眼睛為什麼會變黃?是因為熱氣蒸灼膽胃,濕氣被熱氣化解,瘀熱積聚在內。膽熱導致膽汁外泄,與胃裡的濁氣一起侵犯肺部,所以身體和眼睛才會變黃。尿液為什麼會變紅?是因為膀胱有熱氣。尿液顏色像橘子一樣,就證明病症在胃部,需要詳細治療。陰黃是由寒水侵犯脾臟,濕氣阻礙膽汁,浸潤肉體,使皮膚變黃,脾土虛弱應該重點治療。
判斷黃疸的關鍵在於觀察病情初期,要檢驗小便是否通暢。治療黃疸的難易程度,要詢問病人是否口渴。如果黃疸病人口渴,就難以治癒。谷疸和女勞疸要區分清楚,蓄瘀和黃汗也不能混淆。如果病人渴了,就應該喝水漿,陽明經氣化燥,就應該瀉熱;脈象弦緊,脅肋疼痛,少陽經氣未消,就應該以和解之法治療。用辛散之法,可以散風勝濕,濕氣在上就可以治癒;用苦泄之法,可以淡滲化濕,濕氣在下就可以痊癒。
如狂蓄血,熱所必攻;汗後溺清,自宜投補。酒客清中而分利,後必顧其脾陽;女勞(始以)解毒而(繼以)滑竅,終當平其水火。(峻補腎陰。)表虛者實衛無疑,里怯者建中自妥。(自渴飲水漿至此,全用蔣論原文,但略易數字以叶韻。)若乃陰黃之治,須從寒濕中求。
謙甫(羅氏)四逆之方(茵陳四逆湯),可稱卓識;丹溪盦醬之譬,詎足云優。豬肚丸更(白朮用)蒼朮,(重用苦參。)治谷疸之類虛煩;(能食煩倦,手足汗出,目微黃,常鼻衄。)戊己湯益柴胡、當歸,療酒疸而兼勞怯。(脈虛,形瘦,陽弱畏勞。)痛症久而脈絡瘀熱,(與水穀之氣交蒸。
白話文:
若血液蓄積過多導致狂躁,必然是熱邪侵襲;出汗後小便清澈,就應該適當進補。酒客由於飲酒傷脾導致脾陽虛弱,需溫補脾陽;女性勞損,應先解毒再通利小便,最終要平衡陰陽,並要溫補腎陰。表虛者就應該補益衛氣,里虛者就應該健脾和胃。自渴飲水漿,全都是蔣氏論述,只是稍微改換了數字以押韻。至於陰黃的治療,則需要從寒濕入手。
羅氏四逆湯方可謂卓見,丹溪用醬作比喻實在不妥。豬肚丸加入蒼朮,重用苦參,用於治療谷疸,患者症狀表現為虛煩,能吃卻容易感到疲倦,手足出汗,眼睛微黃,經常鼻出血。戊己湯加入柴胡、當歸,用於治療酒疸,患者兼有勞怯,脈象虛弱,身形消瘦,陽氣不足,畏懼勞累。疼痛症狀時間久了,脈絡瘀積而伴有熱邪,與水谷之氣相互蒸騰。
)金鈴子散合小柴胡湯;(去麥草,加山梔、穀芽、枳實。)疸病延而腫脹隨成,濬川丸(每三日,兼進六七十粒)同分利法。(雞肫皮、海金沙、厚朴、大腹皮、豬苓、通草。上並仿《指南案》論。)是症也,形脈實而(心中)懊憹(或熱痛者)可下,(《金匱》用梔子大黃湯。
白話文:
將金鈴子散加入小柴胡湯,去除麥草,再加入山梔、穀芽、枳實。如果黃疸病延誤治療導致腫脹,可以服用濬川丸(每三天服用六七十粒),同時配合利水方法。濬川丸的藥材包括雞肫皮、海金沙、厚朴、大腹皮、豬苓、通草。以上這些藥方都參考了《指南案》的論述。
如果患者呈現形體脈象實證,並且感到心中懊憹(或熱痛),可以考慮使用下瀉的方法治療。《金匱要略》中記載,可以用梔子大黃湯來治療此症。
)誤下則變脹堪憂;(葉氏論治谷疸尿黃便秘,當宣腑泄熱,但不宜下,恐犯太陰變脹。)小便清而無熱可除,熱除則噦作當慮。(本《金匱》。)酒疸濕傷治節(營血腐敗),必清肺而始有痊期;女勞(疸)血結膀胱(少腹),不去瘀則萬無生路。(詳《醫門法律》。)憂愁(多郁)致(成谷)疸,舒郁先投;(《治法匯》。
)驚恐(膽破)成黃,(其色如染。)救元(氣)速與。(《景岳全書》。)穀氣實而病黃腹大,允宜豬膏發煎;(《成方切用》。)色如熏黃而脈緩身疼,參用五苓散甘草附子湯。(《傷寒》成注。)傷骨節酸日晡潮熱用逍遙散,(一婺婦病黃,見症如上,令其服此方及補中而愈。
白話文:
錯誤使用瀉下藥會導致腹脹,令人擔憂。尿液清澈無熱,可以去除熱邪,但熱邪去除後若出現呃逆,就要小心。酒疸屬於濕邪傷及氣血,必須先清肺才能痊癒;女性勞累導致的黃疸,是血瘀阻塞膀胱,若不祛瘀,則性命堪憂。憂愁郁結導致的黃疸,必須先疏解鬱氣。驚恐導致的黃疸,顏色如染,要及時救治元氣。穀氣積聚導致的黃疸,腹部脹大,應該使用豬膏發煎方。黃疸顏色像熏黃,脈象緩慢,身體疼痛,可以使用五苓散和甘草附子湯。傷及骨節,酸痛,日午後發熱,可以使用逍遙散。
《紀聞錄》。)實熱脾勞(舌乾咽燥齒痛)小甘露飲。(山梔、黃芩、生地、升麻、桔梗、茵陳、石斛、甘草。《成方切用》)若夫氣血不行,(葉氏諸痛案云:久病入絡,氣血不行而發黃,非疸也。)脾液外越,(又老人夏熱泄氣。脾液外越為黃,非濕熱之疸。)痰飲(阻遏氣血,亦致身目為黃)積瘀,(一人因怒,面目皆黃,腹痛寒熱,鼻衄嘔噦,吐血皆黑,大便如墨,下其瘀血而愈。上並《生生子案》。
白話文:
如果出現實熱脾勞,也就是口乾舌燥、牙齒疼痛,可以服用小甘露飲。此外,如果氣血運行不暢,脾液外溢,痰飲積聚,瘀血阻礙,也會導致身體和眼白發黃。
)病後)痿黃,倦怠不食,屬脾虛,非疸也,宜大補)失血,(或崩後悉從虛治。)並宜審別乎諸因,豈獨毋膠於辨色。(喻氏)(曰:陽黃色明,陰黃色晦。然辨之不清,轉足誤人,如酒疸變黑,女勞疸額上黑,豈以其黑,遂為陰疸而可用姜附乎?《醫門法律》。)
附:《醫級》摘要
酒谷二疸土之瘨,白火發現金之恙。(濕火蒸肺,肺胃熱甚。)白疸,必爪掌白,時瘟,為疫毒深。瘀黃,尿赤或矢黑,虛黃,爪常(爪如常而不黃)而喘浮。膽黃,色必兼青,(驚恐傷膽。)黃腫,勞而受穢。驗生死於膻中,(以二指按膻中,左右分開處,其肉有血色可治,無則危。
白話文:
病人病後出現四肢無力、面色發黃、倦怠乏力、食慾不振,這是脾氣虛弱導致的,並不是黃疸,應該以補脾益氣為治療原則。如果患者是因失血或崩漏後出現這些症狀,也應該以虛弱為主,根據不同原因進行辨證論治。不要只拘泥於辨別黃疸的顏色,因為黃疸的顏色會受多種因素影響,例如酒疸顏色會變黑,女勞疸額頭會變黑,不能單憑顏色就判定為陰黃而用姜附治療。《醫門法律》中也提到,陽黃顏色明亮,陰黃顏色晦暗,但辨別不清會誤導治療,例如酒疸變黑,女勞疸額頭變黑,不能因為顏色黑就判定為陰黃而使用姜附治療。
)定吉凶於三六。(時疾之黃,瘥則十日以上,敗則不逾十八朝。)熱黃煩渴,症由脾濕不泄,分清飲梔豉柏皮;黃汗沾衣,病因脾濕流肝,導赤散丹梔香鼓。腎風喘促面黑龐,擬麻黃附子越婢湯防己;女勞疸槁黧陽萎絕,進右歸飲六味丸青娥丸。黃胖色晦,由惡濁土氣觸礙,法當辟惡啟脾丸;脫力浮黃,見喘惕頸脈動浮,藥制針砂五果丸。黃瘦善食腹堅,化積丸蔻連溫臟丸;厥晦睛黃絕谷,理中湯參附飲歸脾湯。
白話文:
判斷吉凶要看病程長短。如果病症屬於時疾,患者黃疸消退,十天以上就會痊癒,如果病情惡化,就不會超過十八天。
熱黃伴隨口渴,是因為脾濕不泄所致,可以用分清飲、梔豉柏皮來治療。黃汗浸濕衣服,是脾濕流注肝經引起的,可以用導赤散、丹梔香鼓來治療。
腎風導致喘促、面黑、身體腫脹,可以用麻黃附子越婢湯防己來治療。女性勞累導致黃疸、身體枯槁、顏色黑黃、陽萎、絕經,可以用右歸飲、六味丸、青娥丸來治療。
黃疸伴隨肥胖、面色晦暗,是由於惡濁土氣阻礙所致,應該用辟惡啟脾丸來治療。患者體力虛弱、黃疸伴隨喘息、心悸、頸脈搏動浮大,可以用針砂五果丸來治療。
黃疸伴隨消瘦、食慾良好、腹部堅硬,可以用化積丸、蔻連溫臟丸來治療。黃疸伴隨昏厥、眼神晦暗、黃疸色深、無法進食,可以用理中湯、參附飲、歸脾湯來治療。
久瀉能食麵黃,朮連丸取效;(術連丸止白朮、黃連二味。)渴汗肢浮熱晦,二妙散堪施。溺清黃退,須補中州;焦槁龐浮,必培水火。(焦槁宜壯水,龐浮宜補火。)瓜蒂搐鼻,可引涎上泄疏清;(脘鳴膈悶者,此法神效。)丹梔清經,療火劫傷陰變逆。
附:癉病死證
色若煙燻,目神暗青,陽黃死證也。喘滿渴煩不已,心胸如啖蒜刺痛,黃毒入腹死症也。面色黧黑,冷汗漐漐,陰黃死症也。天行疫癘發黃,名曰瘟黃,死人最暴。(《醫宗金鑑》。)
白話文:
久瀉雖然能吃麵條,但還是要服用術連丸治療;渴汗肢體浮腫發熱,適合用二妙散。小便清澈發黃,需要補益脾胃;身體焦枯或浮腫,則需要滋補水火。瓜蒂可以止鼻血,也能引導唾液上涌以清熱;丹梔可以清熱解毒,治療熱邪傷陰導致的逆氣。
面色像煙熏過一樣,眼神暗淡發青,是陽黃的死症。呼吸困難,胸悶渴煩,心胸好像被蒜頭刺痛,是黃毒入腹的死症。面色黧黑,冒出冷汗,是陰黃的死症。流行的疫癘導致發黃,稱為瘟黃,病死率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