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治針經》~ 卷一 (9)
卷一 (9)
1. 遺精
原夫遺精一症,在分夢之有無,及乎濕熱,三者分途,所以有夢責心,無夢責腎,小腸膀胱濕熱為病。有如腎精虧乏,相火易騰,治以養陰固澀,厚味填精。(熟地、枸杞、山藥、萸肉、桑螵蛸、龍骨、芡實、蓮子、茯神、五味、遠志、淡菜、龜甲之屬。)若乃無夢而遺,腎關不固,桑螵蛸散固攝有功,滑與澀不嫌相左。
(牛羊豬骨髓加入固澀藥中。)抑或煩勞太過,脾胃受傷,坎離未濟,(心腎不交。)上下交損戕,歸脾湯補心丹治有夢而遺泄,妙香散參朮膏並良方。又或陰虛不攝,濕熱下流,黃柏黃連二苓澤瀉,萆薢為儔,能泄厥陰鬱熱,兼通腑氣斯瘳。如具下虛上實,遺滑偏多,火風震動,脾腎液枯,通攝下焦最合,二至百補丸宜需。
龍相交戰兮陰精泄,泄也。大補陰丸滋腎丸協;又有三才封髓丹,峻補真陰火自熄。爾其房勞過度,精竭陽疲,隨觸隨泄,不夢而遺,是宜升固八脈之氣,固精丸兮專司。更有膏粱醇酒,濕熱下淫(而為夢泄),苦參豬肚丸服,中宮病本方清。若乃精關久滑,澀劑無功,牛羊豬髓龍骨、牡蠣,麋膠余藥參同見前。
又如腹脹便溏,色黃食少,(有夢遺泄。)陰柔澀膩難施,煦陽涵陰方妙。(菟絲、覆盆、五味、韭子、益智、龍骨、補骨脂、建蓮粉丸。上仿《指南案》論。)又聞(一人夢遺,服澀藥反甚,先從)神芎(丸大下之,次與豬苓丸而愈。每以豬苓丸治夢遺輒驗。《醫學綱目》)涼膈(散,青木香丸。
一人丁年合目即泄,肢倦夢惕,作虛治罔效,以二方互換,疏導三五次,更服三黃丸而愈。王中陽案。)蛤粉(丸:蛤粉、黃柏、知母等分粥丸,青黛為衣。不應,宜五倍子一兩、茯苓二兩,丸服妙。《治法匯》)滾痰(丸,一人脈洪,腰熱遺精,用此丸下之,導赤散瀉其火而愈。
丹溪案,又《治法匯》亦有案。)豬苓丸導赤散,(並見上,)龍膽瀉肝,(下部濕熱,白液時時黏糊,此非精,乃濕熱薰蒸而成,肝脈必弦數,宜用當歸龍薈丸,並龍膽瀉肝湯。《治法匯》。)並治滑遺有驗,諸家治法宜參。
附:《折肱漫錄》
夢遺之病,患之者甚多,非必盡因於色欲過度,大半起於心腎不交。凡人用心太過,則火亢而上,火亢而水不升,而心腎不交矣。士子讀書過勞,功名心急者,多有此病。凡病起於心,大都非藥石之所能療,故治遺少良方。
附:《醫級》摘要
陰寒精出者,遺而不舉;強中自出者,易舉易遺。癢痛狀如欲溺,分清飲加龍骨牡蠣;溺後餘瀝流精,妙香散合辰砂五倍子。中虛脫陷,補中苓朮菟絲;肝胃火燔,逍遙丹梔固精豬肚。
白話文:
標題: [遺精]
內容: 原本的遺精這一病症,關鍵在於區分是否有夢和溼熱,這三種情況,因此有夢責之心,無夢責之腎,小腸膀胱溼熱也是病因之一。比如腎精虧損,相火容易旺盛,治療時應以養陰固澀,使用厚味藥物來填精。(如熟地、枸杞、山藥、萸肉、桑螵蛸、龍骨、芡實、蓮子、茯神、五味、遠志、淡菜、龜甲等。)如果在沒有夢的情況下就遺精,那可能是腎關不固,此時桑螵蛸散固攝有效,滑與澀可以並用。
(可以添加牛羊豬的骨髓到固澀藥中。)或者過度勞累,脾胃受傷,心腎不能交合,上下都受損,這時可以用歸脾湯補心丹治療有夢遺精,妙香散參術膏也是好選擇。又或者陰虛不能控制,溼熱下流,黃柏黃連二苓澤瀉,與萆薢一同使用,可以泄去鬱熱,兼通腑氣,疾病就能痊癒。如果下虛上實,遺精過多,火風震動,脾腎液體乾涸,通攝下焦最合適,二至百補丸應當使用。
龍相交戰導致陰精泄露,大補陰丸滋腎丸可以協同作用;還有三才封髓丹,能強烈補充真陰,火自然熄滅。如果房勞過度,精竭陽疲,隨觸隨泄,不夢而遺,應該提升固定八脈之氣,固精丸專門負責。再或者因爲飲食過於油膩,溼熱下淫導致夢遺,服用苦參豬肚丸,可以清除中宮的病因。如果精關長久滑脫,澀劑無法生效,可以使用牛羊豬的骨髓、龍骨、牡蠣,麋膠和其他藥物一同使用。
如果腹部脹滿,大便稀溏,面色發黃,食慾減少,(有夢遺精)。陰柔膩滑難以處理,應該使用煦陽涵陰方,(如菟絲、覆盆、五味、韭子、益智、龍骨、補骨脂、建蓮粉丸。)又聽說(一人夢遺,服用澀藥反而更嚴重,先從神芎丸開始,大量使用,接着給豬苓丸就好了。每當用豬苓丸治療夢遺,效果顯著。)
涼膈散,青木香丸。一個人在年輕時,只要閉眼就會遺精,四肢疲倦,夢中驚惕,當作虛症治療無效,用上述兩方交替使用,疏導三五次,再服用三黃丸就痊癒了。蛤粉丸:蛤粉、黃柏、知母等分,粥丸,青黛爲衣。如果無效,可以用五倍子一兩、茯苓二兩,丸服非常妙。滾痰丸,一個人脈洪,腰熱遺精,用這個丸下之,導赤散瀉其火就好了。
豬苓丸導赤散,(見上),龍膽瀉肝,(下部溼熱,白液常常粘稠,這不是精,而是溼熱燻蒸造成的,肝脈一定弦數,應該使用當歸龍薈丸,以及龍膽瀉肝湯。)都可以治療滑遺,各家的治療方法應該參考。
附:《折肱漫錄》
夢遺這種病,患者非常多,不一定全是因爲過度的性慾,大部分都是因爲心腎不交。人如果思考過度,那麼火亢上炎,火亢則水不上升,這樣心腎就不交合了。讀書人讀書過度,功名心急的人,大多會有這種病。凡病起於心,大部分都不是藥物所能治癒的,所以治療遺精的良方很少。
附:《醫級》摘要
陰寒精出者,遺而不舉;強中自出者,易舉易遺。癢痛症狀像要小便,分清飲加龍骨牡蠣;小便後仍有精液流出,妙香散合辰砂五倍子。中虛脫陷,補中苓術菟絲;肝胃火燔,逍遙丹梔固精豬肚。
2. 淋濁(附:溺血)
淋有五淋之名,濁分精濁便濁之別。氣分白與血分赤殊因,精道與水道須核。(遺由精竅,濁由溺竅。又淋屬肝膽,濁屬心腎。)大凡秘結宜通,滑脫當補。濕熱甚而不宣,徹其泉源;(萆薢、瞿麥、木通、赤苓、萹蓄、茵陳、海金砂、竹葉之屬。)心陽亢而下注,利其火腑。
(導赤散加赤苓、瞿麥,又參、苓、連、柏、茯神、生地、丹參、桔梗、石菖蒲。)血瘀化結有方,氣陷升陽無誤。唯夫病屬厥陰,其症孔棘;少腹痛繞前陰(如刺),小溲難通點滴,(環陰之)脈絡皆痹,氣化機關欲息,治其滑利通陽,辛鹹泄急,韭白、小茴桂枝、川楝子兩頭尖,歸尾穿山甲杜牛膝根汁沖。
若夫便濁之恙,氣虛濕熱殊由:實者宣通水道,虛者調養中州;若其虛中有實,益臟通腑宜周。精濁因損傷肝腎而致,精瘀精滑宜分:瘀必先清(其離宮之)腐濁,(繼以補腎。)滑宜固(補斂)攝元真;不應當(從真炁調之)師景岳,(所謂理其)無形能以固有形。然而肝腎兩治以外,八脈之妙誰知,龜膠鹿茸及膠霜杞子、當歸小茴茯苓鮑魚,柏子仁、人參胡桃韭子菟絲子、覆盆補骨脂,升奇陽而固精絡,強督腎以實漏卮。尿血一症,虛者居多,(若有火亦能痛。
)痛與血淋同治,久則耑究乎虛,在陰陽之能晰,亦奇脈之為疴。陰虛(於下,為淋)賴都氣(丸)之功(早服),氣阻(於上,氣短胸痛)藉威喜(丸)之力(晚服);滋腎丸療(陰虛)濕熱之痛淋,(萆薢)分清飲治脈沉而(下焦)陽窒(淋濁澀痛)。小腸火府,非苦不通;(心熱遺腑為淋濁,方見其利其火腑條下。
)熱走入陰(陰虧,酒濕下墜,)宜(苦味)堅(陰)忌澀。(熟地、龜膠、秋石、天冬、茯苓、黃柏、知母,豬脊筋搗丸。)氣閉(成淋,此係婦人)則開肺圖功,(紫菀、杏仁、鬱金、蔞皮、降香、山梔、苡仁、枇杷葉。)下墜則攝陰奏績。(血淋管痛,每二便墮下更甚。
蓯蓉、柏仁、杞子、大茴、茯苓、牛膝。)通瘀腐,虎杖散最奇;(杜牛膝根汁入麝香一分。)導腑熱(血淋管痛,色蒼脈實。)龍膽湯有益。(蘆薈、山梔、郁李仁、紅花、當歸、酒大黃、龍膽草、丹皮。上並仿《指南案》論。)身瘦脈洪數知有火,當瀉肝腎之陽;體肥脈滑定因痰,宜燥中宮之濕。
(《治法匯》。)血淋因乎傷暑,小薊(飲子或)導赤(散)合香薷(飲;《客座紀聞》。)白液滲自毛間,六味(湯)歸柴及芍柏。(《證治匯補》。)精元素滑,處方每忌沉寒;痞滯中焦,見症都由濕熱。(《生生子醫案》。)
附:《醫級》溺血摘要
先痛後血,病從實論;先血後痛,症作虛評。桂圓酒,蒲茸丸,溺血久者必效;小薊飲子,桃仁四物,(即元戎四物湯。)溺紫黑者必斟。肝脾流赤濁,龍膽(瀉肝)七正(散)血淋(方);中虛泄後疼,補中(益氣湯)丹皮梔子荷蒂。自注云:溺前痛,多膀胱小腸之滯;溺後痛,乃心肝胃腎之虛。
其有痛而泄溺,溺泄而復痛者,此虛中有滯未清、當消息其虛實多寡,以調導兼理之,庶乎有當。
白話文:
標題: [淋濁(附:尿血)]
內容: 淋症有五淋之名,濁症分爲精濁和便濁。氣分爲白色與血分赤色,原因不同,需分別考慮精道與水道。(遺精從精竅出,濁從尿竅出。淋症屬肝膽,濁症屬心腎。)一般來說,便祕應通,滑脫則需補。溼熱嚴重而不宣泄,需徹底清除根源;(如使用萆薢、瞿麥、木通、赤苓、萹蓄、茵陳、海金砂、竹葉等藥材。)心陽亢進而下注,需利其火腑。
(可使用導赤散加赤苓、瞿麥,或者參、苓、連、柏、茯神、生地、丹參、桔梗、石菖蒲。)對於血瘀化結有方,氣陷昇陽無誤。然而,病屬於厥陰,症狀嚴重;少腹痛繞前陰(如刺),小便難通點滴,(環陰之)脈絡皆痹,氣化機關欲息,治療應滑利通陽,辛鹹泄急,使用韭白、小茴桂枝、川楝子兩頭尖,歸尾穿山甲杜牛膝根汁衝。
至於便濁的情況,氣虛溼熱原因不同:實證宣通水道,虛證調養中州;如果虛中有實,臟腑調理應全面。精濁因損傷肝腎而致,精瘀精滑需區分:瘀需先清其腐濁,滑則應固攝元真;不應從真氣調之,所謂理其無形以固有形。然而,除了肝腎兩治之外,八脈之妙誰人知曉,龜膠鹿茸及膠霜杞子、當歸小茴茯苓鮑魚,柏子仁、人參胡桃韭子菟絲子、覆盆補骨脂,升奇陽而固精絡,強督腎以實漏卮。尿血一症,虛證較多,痛與血淋同治,久則專究虛,在陰陽分明,也是奇脈之爲疾。陰虛依賴都氣丸之功,氣阻藉助威喜丸之力;滋腎丸治療陰虛溼熱之痛淋,分清飲治脈沉而下焦陽窒(淋濁澀痛)。小腸爲火府,非苦不通;熱走入陰(陰虧,酒溼下墜),宜苦味堅陰忌澀。(熟地、龜膠、秋石、天冬、茯苓、黃柏、知母,豬脊筋搗丸。)氣閉成淋,則開肺圖功;下墜則攝陰奏績。(血淋管痛,每二便墮下更甚。)通瘀腐,虎杖散最奇;(杜牛膝根汁入麝香一分。)導腑熱龍膽湯有益。(蘆薈、山梔、郁李仁、紅花、當歸、酒大黃、龍膽草、丹皮。)身瘦脈洪數知有火,當瀉肝腎之陽;體肥脈滑定因痰,宜燥中宮之溼。
血淋因傷暑引起,小薊飲子或導赤散合香薷飲;白液滲自毛間,六味湯歸柴及芍柏。(精元素滑,處方常忌沉寒;痞滯中焦,見症都由溼熱。)
附: 《醫級》尿血摘要
先痛後血,病從實論;先血後痛,症作虛評。桂圓酒,蒲茸丸,尿血久者必效;小薊飲子,桃仁四物,尿紫黑者必斟。肝脾流赤濁,龍膽瀉肝七正散血淋方;中虛泄後疼,補中益氣湯丹皮梔子荷蒂。自注雲:尿前痛,多膀胱小腸之滯;尿後痛,乃心肝胃腎之虛。
如果有痛而泄尿,尿後又復痛,這是虛中有滯未清,應當視虛實多寡,以調導兼理之,才能恰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