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潤鴻

《勉學堂針灸集成》~ 卷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一 (4)

1. 五奪勿用針瀉

帝曰:何謂五奪?岐伯曰:形肉已脫,是一奪也;大失血之後,是二奪也;大汗出之後,是三奪也;大泄之後,是四奪也;新產下血之後,五奪也。皆不可針瀉。(《靈樞》)

白話文:

皇帝問:什麼叫做“五奪”呢?歧伯回答說:“身體瘦弱、肌肉消退,這就是第一種“奪”的情況;大量出血之後,這是第二種"奪"的情況;出汗過多以後,這就是第三種“奪”的情況;腹瀉過後,這便是第四種"奪"的情況;剛剛生產完流了很多血後,這是第五種“奪”的狀況。以上這些情況下都不能進行鍼灸治療。”

2. 針法有瀉無補

針刺雖有補瀉之法,予恐但有瀉而無補焉。經謂:瀉者迎而奪之,以針迎其經脈之來氣而出之,固可以瀉實也。謂補者,隨而濟之,以針隨其經脈之去氣而留之,未必能補虛也。不然《內經》何以曰無刺熇熇之熱,無刺渾渾之脈,無刺漉漉之汗,無刺大勞人,無刺大飢人,無刺大渴人,無刺新飽人,無刺大驚人。又曰:形氣不足、病氣不足。

此陰陽皆不足,不可刺,刺之則重竭其氣,老者絕滅,壯者不復矣。若此等語,皆有瀉無補之謂也。凡虛損、危病、久病,俱不宜用針。(《入門》)

白話文:

雖然針灸有補瀉之法,但我擔心只會瀉而不會補。經書上說:「瀉者,迎而奪之」,用針迎著經脈的來氣而將其排出,確實可以瀉去實證。但說「補者,隨而濟之」,用針隨著經脈的去氣而留住它,不一定能補虛。否則,為何《內經》中會說:「無刺熇熇之熱,無刺渾渾之脈,無刺漉漉之汗,無刺大勞人,無刺大飢人,無刺大渴人,無刺新飽人,無刺大驚人。」又說:「形氣不足、病氣不足,此陰陽皆不足,不可刺,刺之則重竭其氣,老者絕滅,壯者不復矣。」

這些話都說明了針灸只會瀉而不會補。凡是虛損、危病、久病,都不宜用針。

3. 灸補瀉法

灸法有補瀉。火若補,火艾滅至肉,若瀉,火不要至肉便掃除之。用口吹之,風主散故也。(《丹心》)以火補者,毋吹其火,其火須自滅也;火瀉者,疾吹其火,傳至艾,須其火滅也。(《靈樞》)

白話文:

古文中提到的是「灸法」,也就是針灸治療中的其中一種方法。「灸法有補瀉」的意思是說,在進行灸療時,可以透過不同的方式來達到補益或減弱的效果。 如果要使用灸法來增強身體的功能(即「補」),在點燃艾草後,應該讓火焰熄滅到皮膚上,這樣才能使熱量慢慢地滲透進人體內。相反地,如果想要減弱某個部位的能量(即「瀉」),則應當避免火焰接觸到皮膚,並迅速把火焰撲滅掉。 此外,還有一種技巧叫做「吹火」,它可以用於控制灸療的效果。如果想增加能量輸出(即「補」),就不用吹氣;但如果想減少能量輸入(即「瀉」),就需要快速地向火焰吹氣,因為這會加速火焰的消退速度。 總而言之,《丹心》和《靈樞》兩本古籍都提到了如何利用不同手法來調整灸療效果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都是傳統中醫理論的一部分,並不代表所有情況下都能適用或者有效果。因此,在實際操作之前最好先請教專業人士意見再行決定是否適合自己使用此類技術。

4. 針灸禁忌

凡針刺之禁。新內勿刺,已刺勿內。已刺勿醉,已醉勿刺。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勞勿刺,已刺勿勞。已飽勿刺,已刺勿飽。已飢勿刺,已刺勿飢。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大驚大恐,必定其氣乃刺之。乘車來者,臥而休之,如食頃乃刺之;出行來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久乃刺之。

(《靈樞》)無刺大醉,令人氣亂;無刺大怒,令人氣逆。無刺大勞人,無刺新飽人,無刺大飢人,無刺大渴人,無刺大驚人。(《內經》)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脈浮應以汗解,用火灸之,則邪無從出。

白話文:

針灸時要注意禁忌:新病者不可針刺,已針刺者不可再針刺內部。已針刺者不可飲酒,已飲酒者不可針刺。新發怒者不可針刺,已針刺者不可發怒。新勞累者不可針刺,已針刺者不可勞累。飽食者不可針刺,已針刺者不可飽食。飢餓者不可針刺,已針刺者不可飢餓。口渴者不可針刺,已針刺者不可口渴。受到驚嚇的人,必須等其平復氣息後才能針刺。乘坐車輛而來的人,應臥床休息,等吃飯的時間才針刺;步行而來的人,應坐下休息,等行走十里後才針刺。

不可針刺大醉之人,會導致氣血紊亂;不可針刺大怒之人,會導致氣逆上衝。不可針刺勞累過度之人、新飽之人、極度飢餓之人、極度口渴之人、受到驚嚇之人。

脈象微弱細數,慎不可灸。因為火屬邪氣,會導致煩躁逆氣,追逐虛弱,耗散血氣,脈中火氣雖微弱,但內攻之力強,會灼傷骨骼,損傷筋脈,血氣難以恢復。脈象浮而應以汗解,用火灸則邪氣無處可出。

因火而盛,從腰以下必重而痹,名曰火逆。脈浮熱甚,而反灸之,此為實實虛虛。因火而動,必咽燥、吐唾血。(仲景。)

白話文:

因為火氣過大而出現腫脹和痠痛的情況,腰部以下會感到沈重且麻木,這被稱作「火逆」。如果脈搏跳得很快而且很熱,反而用艾草來治療,這樣做是錯誤的做法。由於火氣太大引發了身體內部的問題,喉嚨就會變得乾燥,甚至出現口渴、嘔吐帶有血液的痰液等症狀。這是張仲景所說的一段話。

5. 針要得術

五臟之有疾也,譬猶刺也,猶汙也,猶結也,猶閉也。善用針者,取其疾也,猶拔刺也,猶雪汙也,猶解結也,猶決閉也,疾雖久,猶可畢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靈樞》)寒與熱爭,能合而調之;虛與實鄰,知決而通之;左右不調,犯而行之;上氣不足,推而揚之;下氣不足,積而從之;陰陽皆虛,火自當之。(《靈樞》)

白話文:

人體五臟有病,就好比被刺傷、沾染污垢、打結、阻塞一樣。精通針灸的人,運用針灸治療,就如同拔除刺、洗淨污垢、解開結、疏通阻塞,即使疾病時間很長,也能痊癒。說疾病無法治療的,只是沒有掌握正確的治療方法。

寒邪與熱邪相互爭奪,能將它們調和在一起;虛弱與充實互相鄰近,能辨別其症狀,疏通經絡;左右氣血不調,能以針灸調節;上氣不足,能用推拿手法往上提振;下氣不足,能用推拿手法往下引導;陰陽都虛弱,能用火灸的方式治療。

6. 針有上工中工

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謂也?曰:所謂治未病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於脾,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得肝之邪也,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見肝之病,不曉相傳,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難經》)

白話文:

好的,以下是簡化的回答:

上等醫生治療尚未發生的疾病,中等醫生治療已經出現的疾病。這是什麼意思呢? 這是指,如果看到肝臟有問題,就知道它可能會影響到脾胃,因此要事先增強脾胃的功能,防止受到肝臟疾病的侵襲。所以說是治療尚未發作的疾病。

中等醫生看到肝臟有問題時,不知道會對其他器官造成影響,只專注在治療肝臟本身,所以稱為治療已經出現的疾病。 (《難經》)

7. 針入著肉

帝曰:針入而肉著者,何也?岐伯曰:熱氣因於針,則針熱,熱則肉著於針,故堅焉。(《靈慪》)

白話文:

皇帝問:為什麼針灸時肌肉會附著在針上呢?岐伯回答:因為熱氣通過針傳遞到身體內部,使得針變熱。當肌肉接觸到熱的針頭時,就會緊繃起來,因此就出現了這種現象。

8. 針灸法

《內經》曰:無刺大勞,無刺大飢,無刺大飽,無刺大醉,無刺大驚,無刺大怒人。又曰:形氣不足者,久病虛損者,針刺則重竭其氣。又曰:針入如芒,氣出如車軸,是謂針之有瀉無補也。凡灸平朝及午後,則穀氣虛乏,須施於日午。大概脈絡有若細線,以竹箸頭作炷,但令當脈灸之,亦能愈疾。

是以四肢則但去風邪,不宜多灸,故七壯至七七壯而止,不得過隨年數。臍下久冷、疝瘕、氣塊、伏梁、積氣之證,則宜艾炷火。故曰:腹背宜灸五百壯。如巨闕、鳩尾,雖是胸腹之穴,灸不過七七壯而止。若大炷多灸,則令人永無心力;頭頂穴多灸,則失精神;臂腳穴多灸,則血脈枯竭,四肢細瘦無力,又失精神。蓋穴有淺深,淺穴多灸,則必傷筋力,故不過三壯、五壯、七壯而止,可不慎哉?

白話文:

《內經》說,不要在極度勞累、極度飢餓、極度飽腹、極度醉酒、極度驚嚇、極度憤怒時針灸。又說,體虛氣弱、久病虛損的人,針灸會加重其氣虛。再說,針刺如芒刺,氣出如車軸,這就是針灸瀉氣不補。一般來說,上午和下午穀氣虛乏,應在中午施灸。脈絡就像細線,用竹筷頭做艾炷,只要對準穴位施灸,就能治病。

因此,四肢只需祛除風邪,不宜多灸,所以七壯到七七壯就停止,不能超過年齡數。臍下久冷、疝氣、氣塊、伏梁、積氣等症,則宜用艾炷灸。所以說,腹部和背部可以灸五百壯。像巨闕、鳩尾,雖然是胸腹穴位,但灸不過七七壯就停止。如果大炷多灸,會讓人永遠無力;頭頂穴多灸,會損失精神;臂腳穴多灸,會使血脈枯竭,四肢瘦弱無力,也會損失精神。因為穴位有淺有深,淺穴多灸,必然會傷筋力,所以最多灸三壯、五壯、七壯就停止,不可不慎啊!

9. 禁忌

生、冷、雞、豬、酒、面、房勞、炙煿等物。

10. 灸後治法

灸瘡無汗則未易發膿,用薄荷、桃柳葉,煎湯淋洗。因用鹽湯和麥末如泥,形如厚棋子著布上,敷貼灸瘡。若干,更用鹽湯水潤其布上,即膿。俗名灸花。

灸後有熱,取柳寄生煎服,限差。

灸瘡久未合痛甚者,用人糞燒灰細研作末,先以鹽湯洗瘡,後糝當處,即愈。又黃土細篩,和鹽湯水如泥,厚貼當處,效。

白話文:

如果灸瘡沒有出汗,就很难化脓。可以用薄荷和桃柳葉煎水洗患处。然后用盐汤和麦粉混合成泥,做成厚厚的棋子状,放在布上,敷贴在灸疮上。过一段时间,再用盐汤水润湿布,就会出脓,俗称灸花。

灸后如果感到发热,可以用柳寄生煎服,可以缓解症状。

如果灸疮很久没有愈合,疼痛厉害,可以用人粪烧成灰,研成粉末,先用盐汤洗净患处,再撒上药粉,就能痊愈。也可以用细筛过的黄土和盐汤水混合成泥,厚厚地敷在患处,也有效。

11. 禁針穴

神庭,腦戶,囟會,玉枕,絡卻,承靈,顱息,角孫,承泣,神道,靈臺,雲門,肩井,膻中,缺盆,上關,鳩尾,五里,青靈,合谷,神闕,橫骨,氣衝,箕門,承筋,水分,會陰,石門,人迎,乳中,然谷,伏兔,三陰交,三陽絡

白話文:

神庭、腦戶、囟會、玉枕、絡卻、承靈、顱息、角孫、承泣、神道、靈臺、雲門、肩井、膻中、缺盆、上關、鳩尾、五里、青靈、合谷、神闕、橫骨、氣衝、箕門、承筋、水分、會陰、石門、人迎、乳中、然谷、伏兔、三陰交、三陽絡。

12. 禁灸穴

啞門,風府,天柱,承光,臨泣,頭維,攢竹,睛明,素髎,禾髎,迎香,顴髎,下關,人迎,天牖,天府,周榮,淵腋,乳中,鳩尾,腹哀,肩貞,陽池,中衝,少商,魚際,經渠,陽關,脊中,隱白,漏谷,條口,犢鼻,陰市,伏兔,髀關,申脈,委中,殷門,心俞,承泣,承扶,瘛脈,耳門,石門,腦戶,絲竹空,地五會,白環俞

白話文:

啞門、風府、天柱、承光、臨泣、頭維、攢竹、睛明、素髎、禾髎、迎香、顴髎、下關、人迎、天牖、天府、周榮、淵腋、乳中、鳩尾、腹哀、肩貞、陽池、中衝、少商、魚際、經渠、陽關、脊中、隱白、漏谷、條口、犢鼻、陰市、伏兔、髀關、申脈、委中、殷門、心俞、承泣、承扶、瘛脈、耳門、石門、腦戶、絲竹空、地五會、白環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