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學堂針灸集成》~ 卷三 (1)
卷三 (1)
1. 十二經脈流注腧穴
十二經者,手三陰、手三陽、足三陽、足三陰,合為十二經也。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所言節者,神氣之所遊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又曰:神氣者,正氣也。神氣之所遊行出入者,流注也。井、滎、輸、經、合者,本腧也。(《靈樞》)十二經一脈也,略為十二分而已也。(東垣。)
手太陰肺經(共十一穴)
中府,在周榮上二寸少外開三分、去中行六寸。針三分、留五呼,灸三壯、五壯。主治肺急胸滿喘逆,善噎食不下,肺膽寒熱咳嘔膿血,肺風面腫汗出肩息背痛,涕濁喉痹,少氣不得臥,飛屍遁注,癭瘤。此穴主瀉胸中之熱,其治多與大杼、缺盆、風府同。身體煩熱針中府,上氣咳逆、短氣氣滿食不下,灸五十壯。(《千金》)同意舍,能治胸滿哽噎。(《百證賦》)
白話文:
十二經脈分為手三陰、手三陽、足三陽、足三陰,共計十二條經脈。經脈交接之處,共有三百六十五個穴位。所謂節,是指神氣遊行出入的地方,而非皮肉筋骨。神氣就是正氣,神氣在經脈中遊行出入,稱為流注。井、滎、輸、經、合五個穴位,是經脈上的主要穴位。
十二經脈實際上是一條完整的脈絡,只是分為十二個部分而已。
手太陰肺經共有十一個穴位,其中中府穴位於鎖骨下緣,距胸骨中線二寸,外開三分,去中線六寸。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五個呼吸,艾灸三壯或五壯。中府穴主要治療肺熱胸悶、喘息逆氣、食不下咽、肺膽寒熱、咳嗽咳血、肺風面腫、汗出肩背疼痛、鼻涕濁、喉嚨疼痛、氣短難臥、屍厥、癭瘤等病症。此穴主要瀉解胸中熱氣,常與大杼、缺盆、風府等穴位配合使用。身體發熱時針刺中府穴,上氣咳逆、氣短氣悶、食不下咽時灸五十壯。中府穴還有治療胸悶哽噎的功效。
雲門,在巨骨穴下四寸、微向內橫氣戶二寸、璇璣旁六寸大些。針三分、灸五壯。針太深令人逆息。(《甲乙》)灸五十壯,(《千金》)主治傷寒,四肢熱不已,咳逆短氣上衝心胸,脅肋煩滿徹痛,喉痹癭氣,臂不得舉。此穴主瀉四肢之熱,其治與肩髃、委中、腰俞大同。病癭,上氣胸滿,灸百壯。(《千金》)
天府,距腋下三寸、在臂上前廉、直對尺澤相距七寸半。針四分、留三呼,禁灸,灸之令人氣逆。主治暴痹內逆,肝邪相搏,卒中惡風邪氣,血溢口鼻,飛屍惡注,鬼語、悲泣、善忘,喘息不得安臥,痎瘧寒熱,目痃癭氣。身重嗜臥不自覺,灸五十壯,針三分補之。病癭惡氣,灸五十壯。(《千金》)兼合谷可追鼻中衄血。(《百證賦》)
白話文:
「雲門」穴位於巨骨穴下方四寸、稍微向內橫過氣戶穴二寸、璇璣穴旁六寸處,稍大。針刺深度三分,灸灼五壯。針刺過深會導致呼吸逆轉。灸灼五十壯,主治傷寒、四肢持續發熱、咳嗽逆氣、呼吸短促上衝心胸、脅肋部位脹滿疼痛、喉嚨阻塞、癭氣、手臂無法舉起等症狀。此穴主瀉四肢的熱氣,治療方法與肩髃、委中、腰俞穴類似。治療癭氣、上氣胸悶等症狀,灸灼一百壯。「天府」穴位於腋窩下方三寸、手臂前側、與尺澤穴直線距離七寸半處。針刺深度四分,留針三呼,禁灸,灸灼會導致呼吸逆轉。主治暴發性痺症、內逆、肝邪相搏、中風、惡風邪氣、血溢口鼻、飛屍惡注、鬼語、悲泣、健忘、喘息難安、瘧疾寒熱、目痃、癭氣等症狀。治療身體沉重、嗜睡、神志不清等症狀,灸灼五十壯,針刺三分補之。治療癭氣、惡氣等症狀,灸灼五十壯。配合合谷穴可治療鼻出血。
俠白,在尺澤上五寸大些。針四分、留三呼,灸五壯。主治心痛氣短,乾嘔煩滿。
尺澤,在肘中約紋上,屈肘橫紋筋骨罅中動脈應手、厥陰前直寸口。針三分、留三呼,灸三壯、五壯。甄權云:不宜灸。主治嘔吐上氣,喉痹鼓頷,心煩身痛,不得汗,舌乾,咳唾膿血,心痛氣短,肺積息賁,痎瘧汗出,中風,肩背痛,灑淅寒熱,風痹肘攣,四肢腫痛不得舉,脅痛腹脹,小便數,溺色變,遺矢無度,面白善嚏,悲愁不樂及小兒慢驚風,可灸一壯。邪病,四肢重痛諸雜候,尺澤主之,一名鬼堂。嘔吐上氣,灸三壯、七壯,氣短不語,灸百壯。(《千金》)理筋急,兼曲池療肘臂攣痛。(《玉龍賦》)吐血定喘,須補此穴。(《靈光賦》)治五般肘痛,又須針清冷淵,以收功。(《席弘賦》)
白話文:
俠白穴位於尺澤穴上方五寸處,針刺深度四分,留針三呼,灸五壯。主治心痛、氣短、乾嘔、煩滿。尺澤穴位於肘中橫紋上,屈肘時橫紋筋骨間動脈搏動處,厥陰經脈前直寸口。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三呼,灸三壯或五壯,甄權認為不宜灸。主治嘔吐、上氣、喉痹、鼓頷、心煩、身痛、不得汗、舌乾、咳唾膿血、心痛、氣短、肺積、息賁、痎瘧汗出、中風、肩背痛、灑淅寒熱、風痹肘攣、四肢腫痛不得舉、脅痛、腹脹、小便數、溺色變、遺矢無度、面白善嚏、悲愁不樂、小兒慢驚風等。尺澤穴為治療四肢重痛等邪病的主穴,又名鬼堂。嘔吐上氣時灸三壯或七壯,氣短不語時灸百壯。理筋急時,可配合曲池穴治療肘臂攣痛。吐血定喘時,需補此穴。治療五般肘痛時,需配合針刺清冷淵穴,以收療效。
孔最,在腕上七寸、尺澤下三寸半。針三分、留三呼,灸五壯。主治熱病汗不出,灸三壯即汗出,及咳逆肘臂痛、屈伸難,吐血失音,頭痛咽痛。
列缺,在腕後一寸五分行向外。針二分、留三呼,灸三壯,慎酒、面、生、冷等物。主治偏風口眼喎斜、手肘痛無力、半身不遂、口噤不開,痎瘧寒熱煩躁,咳嗽喉痹,嘔沫縱唇,健忘驚癇善笑,妄言妄見,面目四肢癰腫,小便熱痛。實則肩背暴腫汗出,虛則肩背寒慄,少氣不足以息,四肢厥逆,瘛瘲屍厥。若患偏風,灸至百壯;若患腕勞,灸七七壯甚妙。男子陰中疼痛,尿血精出,灸五十壯。(《千金》)兼太淵,治咳嗽風痰。(《玉龍賦》)頭部痛須尋之,痰涎壅塞咽乾宜此。(《攔江賦》)氣刺兩乳求太淵,未應,須瀉此穴;偏正頭痛求此,又須重瀉太淵,無不應。(《席弘賦》)堪治咳嗽寒痰。(《通玄賦》)頭項須尋列缺。(《四總穴》)後谿並列缺,治胸項有痛。(《千金》)善療偏頭患,遍身風痹麻,痰涎頻上壅,口噤不開牙,若能明補瀉,應手疾如拿。(《馬丹陽》)
白話文:
孔最穴
孔最穴位於手腕上七寸,尺澤穴下三寸半。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三呼,灸艾條五壯。主要治療熱病汗不出,灸三壯即可汗出,以及咳嗽、肘臂疼痛、屈伸困難、吐血失音、頭痛咽痛等症狀。
列缺穴
列缺穴位於手腕後一寸五分,沿著手腕橫紋向外側方向。針刺深度二分,留針三呼,灸艾條三壯。使用此穴需謹慎,忌酒、面食、生冷等食物。主要治療偏風口眼歪斜、手肘疼痛無力、半身不遂、口噤不開、痎瘧寒熱煩躁、咳嗽喉痹、嘔沫縱唇、健忘驚癇善笑、妄言妄見、面目四肢癰腫、小便熱痛等症狀。實證患者表現為肩背暴腫汗出,虛證患者則肩背寒慄、少氣不足以息、四肢厥逆、瘛瘲屍厥。若患偏風,灸至百壯;若患腕勞,灸七七壯效果最佳。男子陰中疼痛、尿血精出,灸五十壯。(出自《千金方》)
列缺穴的其他用法
- 配合太淵穴,可治療咳嗽風痰。(出自《玉龍賦》)
- 治療頭部疼痛,以及痰涎壅塞咽喉乾燥。(出自《攔江賦》)
- 氣刺兩乳,若效果不佳,可瀉列缺穴;偏正頭痛,則需重瀉太淵穴,效果顯著。(出自《席弘賦》)
- 可治療咳嗽寒痰。(出自《通玄賦》)
- 治療頭項疼痛。(出自《四總穴》)
- 配合後谿穴,可治療胸項疼痛。(出自《千金方》)
- 善於治療偏頭痛、遍身風痹麻木、痰涎頻上壅塞、口噤不開等症狀。若能明辨補瀉手法,效果立竿見影。(出自《馬丹陽》)
經渠,在腕後五分、居寸脈上。針三分、留三呼,禁灸,灸則傷人神明。主治痎瘧寒熱,胸背拘急膨脹,喉痹,咳逆上氣數欠,傷寒熱病汗不出,心痛嘔吐。兼大都,治熱病汗不出。(《百證賦》)
太淵,在寸口前橫紋上,與經渠甚近。針二分、留二呼,灸三壯。主治胸痹,氣逆咳嗽,嘔噦飲水,肺脹喘息不休,噫氣,咳血,心痛,咽乾,煩躁狂言不得臥,目痛生翳、赤筋、口噼,缺盆痛,肩背痛引臂膊,溺色變、遺矢無度。治牙痛,手腕無力疼痛,可灸七壯。(《神農經》)兼列缺,治咳嗽風痰。(《玉龍賦》)治氣刺兩乳求太淵,未應之時針列缺。偏正頭痛尋列缺,重瀉太淵無不應;五般肘痛尋尺澤,太淵針後卻收功。(《席弘賦》)
白話文:
經渠穴位於手腕後方五分處,在寸脈之上。針灸深度為三分,留針時間為三呼,禁止灸灼,灸灼會傷及神明。主治瘧疾、寒熱交替、胸背拘緊膨脹、喉嚨阻塞、咳嗽逆氣、呼吸急促、傷寒發熱不汗、心痛、嘔吐。配合大都穴,可治療熱病不汗。
太淵穴位於寸口前橫紋上,與經渠穴相距甚近。針灸深度為二分,留針時間為二呼,灸灼三壯。主治胸痺、氣逆咳嗽、嘔吐清水、肺脹喘息、噯氣、咳血、心痛、咽喉乾燥、煩躁狂言、失眠、眼睛疼痛、生翳、赤筋、口角歪斜、鎖骨凹陷處疼痛、肩背疼痛牽連手臂、小便顏色變化、大便失禁。可治療牙痛、手腕無力疼痛,灸灼七壯。配合列缺穴,可治療咳嗽風痰。針刺太淵穴時,若氣至兩乳,則可針刺列缺穴。偏頭痛可尋列缺穴,劇烈頭痛則針刺太淵穴,效果顯著。五種肘痛可尋尺澤穴,針刺太淵穴後再收功。
魚際,在太淵上一寸少、大指本節後內側陷中。(本者根也,乃掌內肉中骨節,非手指外節。)針二分、留三呼,灸三壯。主治酒病身熱惡風寒,虛熱,舌上黃,頭痛咳噦,傷寒汗不出,痹走胸背、痛不得息,目眩煩心,少氣寒慄,喉咽乾燥,嘔血吐血,心痹悲恐,腹痛食不下,乳癰,肢滿肘攣,溺出及瘧方欲寒,針手足太陰、陽明出血。兼承山、崑崙,治轉筋目眩。(《席弘賦》)兼液門,能治喉痛。(《百證賦》)兼經渠、通里,可治汗不出者便得淋漓。更兼三間、三里,便得汗至遍身。(《一傳》)齒痛不能食飲,左患灸右、右患灸左、男三女四。
白話文:
魚際穴:
位置: 在太淵穴向上約一寸的位置,大拇指第一節後方內側的凹陷處。 (本者指骨節,位於掌內肉中,不是手指外側的關節。)
針灸方法: 針刺深度二分,留針三呼,灸三壯。
主治:
-
酒病、身熱惡寒、虛熱、舌苔黃、頭痛、咳嗽、傷寒汗不出、痹症(關節疼痛)蔓延至胸背、疼痛難忍、目眩、心煩、氣短、寒慄、喉嚨乾燥、嘔血、吐血、心臟疾病導致的恐懼悲傷、腹痛、食慾不振、乳腺炎、肢體腫脹、肘關節攣縮、小便不利、瘧疾發作前寒戰。
-
針刺手足太陰、陽明經脈時,若出現出血,則可針刺魚際穴。
配合穴位:
- 配合承山穴、崑崙穴,治療轉筋、目眩。
- 配合液門穴,治療喉嚨疼痛。
- 配合經渠穴、通里穴,治療汗不出,可使汗液流出。
- 配合三間穴、三里穴,可使汗液遍布全身。
其他:
- 齒痛無法進食飲水,左側牙痛灸右側魚際穴,右側牙痛灸左側魚際穴,男性灸三壯,女性灸四壯。
注釋:
- 本文摘自《席弘賦》、《百證賦》、《一傳》。
- 現代醫學認為魚際穴具有調節免疫、抗炎、鎮痛、利尿等作用。
- 針灸需由專業醫生操作,不可自行嘗試。
少商,大指外側,去爪甲角如韭葉。針一分、留三呼、五吸,宜用三稜針刺微出血,泄諸臟之熱,不宜灸。《甲乙經》云:灸一壯,一云三壯,忌生冷。主治項腫喉痹,煩心嘔噦,心下滿,汗出咳逆,痎瘧振寒,腹脹腸滿,雀目不明,唇乾唾沫引飲食不下,寒慄鼓頷,手攣指痛,小兒乳蛾。唐刺史成君綽,忽項腫如升,喉閉水粒不下,甄權以三稜針刺之,微出血立愈。此為十井穴,凡初中風,卒暴昏沉、痰涎壅盛、不雀人事、牙關緊閉、藥水不下,急以三稜針刺此穴及少衝、中衝、關衝、少澤、商陽,使血氣流行,乃起死回生急救之妙穴。(《乾坤生意》)男子痃癖,取少商。(《太乙歌》)兼曲澤,治血虛口乾。(《百證賦》)專治指痛攣急。(《天星秘訣》)
白話文:
少商穴位於大拇指外側指甲角旁,針刺深度約一分,留針時間三呼五吸,宜用三稜針刺出血,能泄除臟腑的熱氣,不宜灸。灸灸的话,一壮或三壮即可,忌食生冷。主治項部腫痛、喉嚨阻塞、心煩嘔吐、心口悶脹、汗出咳嗽、瘧疾發冷、腹脹腸滿、眼睛乾澀、嘴唇乾裂、口渴、吃不下東西、寒顫、下巴僵硬、手部僵硬、手指疼痛、小兒乳蛾。唐代刺史成君綽曾患項部腫痛如斗,喉嚨閉塞,無法吞嚥,醫者甄權用三稜針刺少商穴,微出血後即刻痊癒。少商穴是十井穴之一,凡是中風昏迷、痰涎阻塞、神志不清、牙關緊閉、藥水難下,可急用三稜針刺此穴以及少衝、中衝、關衝、少澤、商陽,使氣血流通,為急救的妙穴。男子痃癖,也可取少商穴。血虛口乾,可配合曲澤穴治療。少商穴專治手指疼痛僵硬。
手太陰肺經流注,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中府穴),下絡大腸,環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天府穴),下循臑內(肩下臂上通名曰臑),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臂上臑下緩處曰肘,即尺澤穴),循臂內(臑下掌上名曰臂,臂有二骨)上骨下廉,入寸口(經渠穴、太淵穴),上魚循魚際(魚際穴),出大指之端(少商穴)。其支者(列缺穴),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交入手陽明)。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而瞀,此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氣,喘喝,煩心胸滿,臑臂內前廉痛厥,掌中熱。氣盛有餘,則肩背痛風寒,汗出中風,小便數而欠。氣虛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靈樞》)每朝寅時,從中府起循臂下行,至少商穴止。(《入門》)
白話文:
手太陰肺經流注
手太陰肺經,起於中焦(中府穴),向下連接大腸,環繞胃口,向上穿越膈肌連接肺臟,從肺臟的氣管橫向走出腋窩(天府穴),向下循行手臂內側(肩部到肘部稱為臑),經過少陰心經和心臟的前方,向下到達肘窩(尺澤穴),沿著手臂內側(肘部到手腕稱為臂)上方的骨頭下緣,進入手腕內側(經渠穴、太淵穴),向上經過手掌(魚際穴),最終到達大拇指尖端(少商穴)。
分支(列缺穴)則從手腕後方直線走出,沿著食指內側,到達食指尖端(交入手陽明)。
運行不暢時,會出現以下症狀: 肺部脹滿,呼吸困難,喘咳,鎖骨部位疼痛,嚴重時會兩手相握而神志不清,稱為臂厥。
肺臟生病時,會出現以下症狀: 咳嗽、上氣喘不過氣、呼吸急促、胸悶、煩躁、手臂內側疼痛、手掌發熱。
氣血旺盛時,會出現以下症狀: 肩背疼痛、風寒、出汗、中風、頻繁小便、容易疲勞。
氣血虛弱時,會出現以下症狀: 肩背疼痛、畏寒、氣喘、呼吸困難。
診脈時,脈象表現: 氣血旺盛時,寸口脈(手腕內側寸關尺三部中,靠近橈骨一側的部位)較人迎脈(頸部兩側動脈搏動處)大三倍;氣血虛弱時,寸口脈反而小於人迎脈。
《靈樞》記載: 每日早晨寅時(凌晨3點到5點),從中府穴開始,沿著手臂向下運行,最終到達少商穴。
《入門》記載: 手太陰肺經的運行軌跡,從中府穴開始,沿著手臂向下運行,最終到達少商穴。
手太陰肺經左右凡二十二穴
少商,二穴,在手大指端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手太陰脈之所出為井。針入一分、留三呼、瀉五吸,禁不可灸。(《銅人》)出血以瀉諸臟之熱。(《靈樞》)以三稜針刺之微出血,泄諸臟熱,湊。咽中腫塞、水粒不下,針之立愈。(《資生》)
魚際,二穴,在手大指本節後、內側散脈中。手太陰脈之所溜為滎。針入二分、留三呼,禁不可灸。(《入門》)
太淵,二穴,一名大泉。在手掌後橫紋頭陷中;一云在魚後一寸陷者中。手太陰脈之所注為輸。針入二分,可灸三壯。(《銅人》)
經渠,二穴,在寸日脈中。手太陰脈之所行為經。針入二分、留三呼,禁不可灸,灸之則傷人神。(《銅人》)
白話文:
手太陰肺經左右凡二十二穴
少商,左右各二穴,位於手拇指端內側,距指甲角約一韭葉之長。此為手太陰脈之所出,為井穴。針刺深度一分,留針三呼,瀉法針刺五吸,禁灸。
- 《銅人》: 出血可瀉除臟腑之熱。
- 《靈樞》: 以三稜針刺之,使微出血,可泄除諸臟熱,湊效。咽中腫塞、水粒不下,針刺即刻痊癒。
- 《資生》: 同上。
魚際,左右各二穴,位於手拇指本節後、內側散脈之中。此為手太陰脈之所溜,為滎穴。針刺深度二分,留針三呼,禁灸。
- 《入門》: 同上。
太淵,左右各二穴,又名大泉。位於手掌後橫紋頭陷中,或曰在魚際後一寸陷者中。此為手太陰脈之所注,為輸穴。針刺深度二分,可灸三壯。
- 《銅人》: 同上。
經渠,左右各二穴,位於寸口脈中。此為手太陰脈之所行為,為經穴。針刺深度二分,留針三呼,禁灸。灸之則傷人神。
- 《銅人》: 同上。
列缺,二穴,在去腕側上一寸五分,以手交叉中指末、兩節兩骨罅中。手太陰絡則走陽明。針入二分、留三呼、瀉五吸,可灸七壯。(《資生》)
孔最,二穴,在側腕上七寸宛宛中。手太陰之郄。針入三分,可灸五壯。(《銅人》)
尺澤,二穴,在肘約紋中。(《銅人》)肘中之動脈也。又云肘中約紋上動脈中。(《綱目》)在臂屈伸橫紋中、筋骨罅陷中。又云肘中約上、兩筋動脈中。(《資生》)手太陰脈之所入為合。針入三分,可灸五壯。(《銅人》)一云:不宜灸。(《入門》)
俠白,二穴,在天府下,在肘上五寸動脈中。針入三分,可灸五壯。(《銅人》)
白話文:
列缺位於手腕外側上方一寸五分處,以雙手交叉,中指末端兩節骨頭之間的縫隙處。針刺深度為二分,留針時間為三呼,瀉法為五吸,可灸七壯。
孔最位於手腕外側上方七寸,凹陷處。針刺深度為三分,可灸五壯。
尺澤位於肘窩橫紋中,動脈處。針刺深度為三分,可灸五壯,但也有說法不建議灸。
俠白位於天府穴下方,肘上五寸動脈處。針刺深度為三分,可灸五壯。
天府,二穴,在腋下三寸、臑臂內廉動脈中,舉手以鼻取之。針入三分、留三呼,禁不可灸。(《銅人》)
雲門,二穴,在巨骨下、挾氣戶旁二寸陷中、動脈應手,舉臂取之。(《銅人》)在人迎下、第二骨間相去二寸四分。(《資生》)可灸五壯,針入三分,刺深則使人氣逆,故不宜深刺。(《甲乙》)
中府,二穴,肺之募也。一名膺中俞。在雲門下一寸陷中、乳上三肋間,動脈應手,仰而取之。手足太陰之會也。針入三分、留三呼,可灸五壯。(《銅人》)
手陽明大腸經(共二十穴)
商陽,手食指內側,去爪角如韭葉。針一分、留一呼,灸三壯。主治胸中氣滿喘咳,熱病汗不出,耳鳴耳聾,寒熱痎瘧,口乾頤腫齒痛,目盲,惡寒,肩、背、肢、臂腫痛相引、缺盆中痛,灸三壯。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頃立已。兼太谿,治寒瘧有驗。(《百證賦》)此為十井穴,凡初中風,跌倒、卒暴昏沉、痰盛,不省人事、牙關緊閉、藥水不下,急以三稜針刺此穴及少商、中衝、少衝,使血氣流通,乃急救回生之妙穴。(《乾坤生意》)
白話文:
天府穴位於腋下三寸、手臂內側動脈處,舉起手臂以鼻子對準取穴。針刺入三分,留針三呼吸時間,不可灸。
雲門穴位於鎖骨下、肩胛骨下方兩寸的凹陷處,動脈位置明顯,舉起手臂取穴。也可在人迎穴下方、第二根肋骨之間,相距兩寸四分處取穴。可灸五壯,針刺入三分,刺太深容易引起氣逆,所以不宜深刺。
中府穴位於雲門穴下一寸的凹陷處,乳頭上方第三肋骨之間,動脈位置明顯,仰頭取穴。它是肺經的募穴,也是手足太陰經的交會穴。針刺入三分,留針三呼吸時間,可灸五壯。
商陽穴位於食指內側指甲根角,距離指甲角如韭葉長度。針刺入一分,留針一呼吸時間,灸三壯。主治胸悶氣喘、發熱不出汗、耳鳴耳聾、寒熱瘧疾、口乾舌燥、牙痛、眼盲、怕冷、肩背肢臂疼痛、鎖骨下方疼痛。左側疼痛取右側穴,右側疼痛取左側穴,針刺後約一刻鐘便可見效。與太溪穴配合治療寒瘧效果顯著。此穴是十井穴之一,凡是中風、跌倒、昏迷、痰多、神志不清、牙關緊閉、無法吞咽藥水時,可用三稜針刺此穴以及少商、中衝、少衝穴,使血氣流通,是急救回生的妙穴。
二間,在食指本節前、第三節後紋頭陷中。針三分、留六呼,灸三壯。主治頤腫喉痹,肩、背、臑痛,鼻衄,齒痛,目黃,口乾,口眼歪斜,飲食不通,振寒,傷寒水結。治牙疼妙。(《玉龍賦》)兼陽谿,治牙疼、腰痛、咽痹。(《席弘賦》)兼陰郄,能疏通寒慄惡寒。(《百證賦》)治目昏不見。(《通玄賦》)兼三里,治牙疼、頭痛、喉痹。(《天星秘訣》)
三間,在食指本節後陷中、去二間一寸。針三分、留三呼,灸二壯。主治鼽衄,熱病,喉痹咽中如梗,下齒齲痛,嗜臥,胸腹滿,腸鳴洞泄,寒熱瘧,唇焦口乾,氣喘,目眥痛,善驚,寒熱結水,多唾。兼腎俞,善除背痛、風勞。(《席弘賦》)兼攢竹,治目中之漠漠。(《百證賦》)治身熱氣喘,口乾目急。(《捷徑》)
白話文:
「二間」穴位位於食指第一節前、第三節後紋頭陷中,針刺深度三分,留針六個呼吸的時間,艾灸三壯。主要治療頤腫喉痹、肩背臑痛、鼻衄、齒痛、目黃、口乾、口眼歪斜、飲食不通、振寒、傷寒水結等症狀,尤其對牙疼效果顯著。配合陽谿穴,可治療牙疼、腰痛、咽痹。配合陰郄穴,能疏通寒慄惡寒。配合三里穴,可治療牙疼、頭痛、喉痹。
「三間」穴位位於食指第一節後陷中,距離二間穴一寸,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三個呼吸的時間,艾灸二壯。主要治療鼽衄、熱病、喉痹咽中如梗、下齒齲痛、嗜臥、胸腹滿、腸鳴洞泄、寒熱瘧、唇焦口乾、氣喘、目眥痛、善驚、寒熱結水、多唾等症狀。配合腎俞穴,可治療背痛、風勞。配合攢竹穴,可治療目中之漠漠。配合其他穴位,可治療身熱氣喘、口乾目急。
合谷,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間陷中,動脈應手。針三分、留六呼,灸三壯。主治傷寒大渴,脈浮在表,發熱惡寒,頭痛脊強,風疹,寒熱痎瘧,熱病汗不出,偏正頭痛,面腫,目翳,唇吻不收,喑不能言,口噤不開,腰脊引痛,痿躄,小兒乳蛾。一云:能下死胎。婦人妊娠,補合谷即墮胎。產後脈絕不還,針合谷入三分、急補之。(《千金》)治鼻衄,目痛不明,牙疼,喉痹,疥瘡,可灸三壯至七壯。(《神農經》)傷寒無汗,瀉合谷、補復溜,若汗多不止,便補合谷、瀉復溜,神效。(《攔江賦》)兼太衝,治手連肩脊痛難忍。兼曲池,治兩手不如意。睛明治眼若未效,合谷、光明不可缺;冷嗽先宜補合谷,又須針瀉三陰交。(《席弘賦》)兼天府,治鼻衄。(《百證賦》)兼三陰交,治脾病血氣;兼內庭,治寒瘧,面腫及腸鳴。(《天星秘訣》)面口合谷收。《四總穴》曲池兼合谷,可徹頭疼。(《千金》)療頭疼並面腫,瘧病熱還寒、體熱身汗出、目暗視茫然,齒齲,鼻衄血,口噤不開言,針入五分深,能令病自安。(《馬丹陽》)
白話文:
合谷穴位於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凹陷處,靠近動脈。針刺深度三分,留針時間六次呼吸,灸艾三壯。主治傷寒引起的大渴、脈象浮於表面、發熱怕冷、頭痛、脖子僵硬、風疹、寒熱交替發作的瘧疾、熱病無汗、偏頭痛、面部腫脹、眼翳、嘴唇無法閉合、失聲、嘴巴張不開、腰脊疼痛、痿躄症、小兒乳蛾。有人說合谷穴可以下死胎,婦女懷孕時,針刺合谷穴就會導致流產。產後脈搏消失,針刺合谷穴三分深,急補之。合谷穴也能治療鼻出血、眼睛疼痛看不清、牙痛、喉嚨閉塞、疥瘡,可以灸三至七壯。傷寒無汗,瀉合谷、補復溜;若汗多不止,則補合谷、瀉復溜,效果顯著。配合太衝穴,治療手連著肩膀脊柱疼痛難忍。配合曲池穴,治療雙手不靈活。治療眼睛疾病,如果光明穴效果不佳,合谷穴和光明穴缺一不可。治療寒咳,先補合谷穴,再針刺三陰交穴瀉之。配合天府穴,治療鼻出血。配合三陰交穴,治療脾胃病血氣不足;配合內庭穴,治療寒瘧、面腫和腸鳴。面部和口部的問題,針刺合谷穴可以改善。曲池穴配合合谷穴,可以徹底治療頭痛。治療頭痛和面部腫脹、瘧疾、發熱出汗、眼睛昏花、牙齒腐爛、鼻出血、嘴巴張不開,針刺五分深,就能使疾病自然痊癒。
陽谿,在手腕橫紋上側兩筋間陷中、直合谷。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主治狂言喜笑見鬼,熱病煩心,掌中熱,汗不出,目赤爛翳,厥逆頭痛,胸滿不得息,寒熱痰瘧,嘔沫,喉痹,耳鳴,齒痛,驚掣,肘臂不舉,痂疥。兼二間,治牙疼、腰痛、喉痹。(《席弘賦》)兼解谿,治驚悸怔忡;兼肩髃,能消癮風之熱極。(《百證賦》)
偏歷,腕後三寸。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主治痎瘧寒熱,癲疾,多言,目視䀮䀮,耳鳴,喉痹,口喎,咽乾,鼻衄,齒痛,汗不出。針偏歷,利小便,治大人水蠱。(《標幽賦》)
溫溜,腕後五寸。針三呼,灸三壯。主治傷寒噦逆,噫隔氣閉,寒熱頭痛,喜笑狂言,見鬼,吐沫,口舌腫痛,喉痹,面虛腫,腸鳴腹痛,四肢腫疼,肩不得舉。兼期門,治傷寒項強。(《百證賦》)
白話文:
陽谿穴位於手腕橫紋上側兩筋間陷中,與合谷穴直線相連。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呼,灸三壯。主治狂言喜笑、見鬼、熱病煩心、掌中熱、汗不出、目赤爛翳、厥逆頭痛、胸滿氣喘、寒熱痰瘧、嘔吐、喉嚨阻塞、耳鳴、牙痛、抽搐、肘臂抬不起來、皮膚病。配合二間穴,可治療牙痛、腰痛、喉嚨阻塞。配合解谿穴,可治療驚悸怔忡。配合肩髃穴,可消解癮風的熱毒。
偏歷穴位於手腕後三寸處。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呼,灸三壯。主治瘧疾寒熱、癲癇、多話、眼花、耳鳴、喉嚨阻塞、口歪、咽乾、鼻出血、牙痛、汗不出。針刺偏歷穴可利尿,治療大人水腫。
溫溜穴位於手腕後五寸處。針刺三呼,灸三壯。主治傷寒嘔吐、噯氣、氣憋、寒熱頭痛、喜笑狂言、見鬼、吐沫、口舌腫痛、喉嚨阻塞、面部虛腫、腸鳴腹痛、四肢腫痛、肩膀抬不起來。配合期門穴,可治療傷寒項強。
下廉,腕後六寸行微向外、曲池下四寸。針五分、留五呼,灸三壯。主治勞瘵,狂言,頭風,痹痛,飧泄,小腹滿,小便血,小腸氣,面無顏色,痃癖,腹痛不可忍,食不化,氣喘,涎出,乳癰。此穴主瀉胃中之熱,與氣衝、三里、巨虛上廉治同。
上廉,腕後七寸、曲池下三寸、三里下一寸微外些。針五分,灸五壯。主治腦風頭痛,胸痛喘息,半身不遂,腸鳴,小便澀,大腸氣滯,手足不仁。此穴主瀉胃中之熱,與氣衝、三里、巨虛下廉治同。
三里,曲池下二寸、腕後八寸。針三分,灸三壯。主治中風口癖,手足不遂,五勞虛乏羸瘦,霍亂,遺矢,失音,齒痛,頰腫,瘰癧,手痹不仁。此穴治腰背痛、連臍不休,下針麻重,須瀉得氣不用留,手足上下針三里,食癖氣塊憑此取。(《席弘賦》)兼少海,治手臂頑麻。(《百證賦》)專治肩背痛。(《通玄賦》)
白話文:
下廉位於手腕後方六寸,微向外側,曲池穴下方四寸。針刺五分,留針五個呼吸,灸三壯。主要治療勞瘵、狂言、頭風、痹痛、飧泄、小腹脹滿、小便出血、小腸氣、面容蒼白、痃癖、腹痛難忍、食積不化、氣喘、流口水、乳癰。這個穴位主要用於瀉除胃部的熱氣,與氣衝、三里、巨虛、上廉等穴位的功效相似。
上廉位於手腕後方七寸,曲池穴下方三寸,三里穴下方一寸,微向外側。針刺五分,灸五壯。主要治療腦風頭痛、胸痛喘息、半身不遂、腸鳴、小便澀滯、大腸氣滯、手足麻木不仁。這個穴位主要用於瀉除胃部的熱氣,與氣衝、三里、巨虛、下廉等穴位的功效相似。
三里位於曲池穴下方二寸,手腕後方八寸。針刺三分,灸三壯。主要治療中風口眼歪斜、手足不遂、五勞虛損、體虛消瘦、霍亂、遺糞、失音、齒痛、面頰腫脹、瘰癧、手部麻木不仁。這個穴位可以用於治療腰背疼痛、連帶臍部疼痛,下針後麻重,需要瀉氣而不留針。針刺手足上下三里穴,可以用於治療食積氣塊。與少海穴配合,可以治療手臂頑固麻木。單獨使用,可以治療肩背疼痛。
曲池,在肘外側橫紋頭。針七分、留七呼,灸三壯,一云百壯。主治傷寒振寒,餘熱不盡,胸中煩滿熱渴,目眩,耳痛,瘰癧,喉痹不能言,瘛瘲,癲疾,繞踝風,手臂紅腫,肘中痛,偏風半身不遂,風邪泣出臂膊痛,筋緩無力屈伸不便,皮膚乾燥,痂疥,婦人經脈不通。治手、肘、臂、膊疼細無力,半身不遂,發熱,胸前煩滿,可灸十四壯。(《神農經》)兼人中,可治痿僕;兼尺澤,治肘痛。(《玉龍賦》)兼肩井,甄權針臂痛而復射。(《標幽賦》)遠達陽陵,治半身不遂;兼少衝,治發熱驗。(《百證賦》)兼合谷,治兩手不如意。(《席弘賦》)治癭、惡氣、諸癮疹,灸隨年壯;十三鬼穴,此名鬼臣,若遇百邪癲狂,當於第十二次下火針;此與合谷可徹頭疼。(《千金》)主大人小兒遍身風疹、痂疥。(《秦承祖》)善治肘中痛,偏風手不收,挽弓開不得,臂瘓莫梳頭,喉痹促欲死,發熱更無休,偏身風癬癩,針著即時瘳。
白話文:
曲池穴解說
位置: 曲池穴位於肘外側,橫紋的頂端。
針灸方法:
- 鍼灸深度:針刺七分。
- 留針時間:留針七個呼吸的時間。
- 艾灸方法:艾灸三壯,也有人建議灸一百壯。
主治病症:
- 傷寒症: 發燒伴有寒顫,但餘熱未盡。
- 胸部症狀: 胸悶、口渴、眼花。
- 耳部症狀: 耳朵疼痛。
- 頸部症狀: 瘰癧(脖子上的腫塊)、喉嚨阻塞無法說話。
- 神經系統疾病: 瘛瘲(抽搐)、癲癇、周圍神經炎(腳踝附近疼痛)。
- 手臂症狀: 手臂紅腫、肘部疼痛、偏癱、風寒侵襲導致手臂疼痛、筋骨無力、皮膚乾燥、痂疥(皮膚病)。
- 婦科疾病: 月經不調。
- 其他症狀: 手、肘、臂、膊疼痛無力、發熱、胸悶。
其他應用:
- 與人中穴合用: 可以治療痿僕(肌肉萎縮)。
- 與尺澤穴合用: 可以治療肘痛。
- 與肩井穴合用: 治療手臂疼痛,並可使疼痛延伸到其他部位。
- 與陽陵泉穴合用: 治療偏癱。
- 與少衝穴合用: 治療發熱。
- 與合谷穴合用: 治療雙手不靈活。
- 與其他穴位合用: 治療癭(甲狀腺腫大)、惡氣(身體氣機不順)、各種疹子。
- 艾灸方法: 根據年齡灸不同的壯數。
- 特殊針灸方法: 如果遇到百邪癲狂(精神錯亂)的病人,可以採用“鬼臣”針灸方法,在第十二次下針時,使用火針。
- 與合谷穴合用: 可以治療頭痛。
其他記載:
- 秦承祖: 曲池穴可以治療大人和小孩的全身風疹、痂疥。
- 其他醫書: 曲池穴擅長治療肘部疼痛、偏癱、手部活動障礙、喉嚨阻塞、發熱、皮膚病。
總結: 曲池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穴位,可以治療很多疾病,尤其擅長治療手臂、肘部、頸部、頭部以及全身的各種疾病。在使用時,應根據病症和體質選擇合適的針灸方法。
肘髎,在曲池上外斜一寸、橫直天井。針三分,灸三壯。主治肘節風痹,臂痛不舉,麻木不仁,嗜臥。
五里,在肘上三寸行向里、大脈中央。禁針,灸三壯,一日十壯。主治風勞,驚恐,吐血,咳嗽,嗜臥,肘臂疼痛難動,脹滿氣逆,寒熱,瘰癧,目視䀮䀮,痎瘧。兼臂臑,能愈瘰癧。(《百證賦》)
臂臑,臂外側肩髃下三寸。針三分,灸三壯;《明堂》禁針,灸七壯、一日灸至百壯。主治臂痛無力、寒熱瘰癧,頸項拘急。治癭氣,灸隨年壯。(《千金》)兼五里,能愈瘰癧。(《百證賦》)
肩髃,在肩端高骨下罅陷中,舉臂有空。針六分、留六呼,灸三壯至七七壯,以瘥為度。主治中風,偏風半身不遂,肩臂筋骨痠痛不能上頭,傷寒作熱不已,勞氣泄精憔悴,四肢熱,諸癭氣瘰癧。昔有病風痹臂痛無力不能挽弓,甄權於此進針,即可射。此穴若灸偏風不遂,自七壯至七七壯止,不可過多,恐致臂細;若風病筋骨無力久不瘥,當多灸不畏細也。然灸不如針,忌酒肉、五辛、漿水。主瀉四肢之熱,與雲門、委中、腰俞治同。灸癭氣,左右相當,男左十八右十七壯、女右十八左十七壯,再三以差止。(《千金》)療風濕搏於兩肩。(《玉龍賦》)手臂攣痛,取肩髃。(《天星秘訣》)兼陽谿,能消癮風之熱極。(《百證賦》)
白話文:
肘髎穴位於曲池穴上方外側一寸,與天井穴橫向平齊。針刺深度三分,灸三壯。主治肘關節風濕痺痛、手臂疼痛抬舉困難、麻木無知覺、嗜睡等。
五里穴位於肘上三寸,沿著手臂內側方向,位於大脈(肱動脈)中央。禁針,灸三壯,每日十壯。主治風勞、驚恐、吐血、咳嗽、嗜睡、肘臂疼痛難以活動、腹脹氣逆、寒熱、瘰癧、目眩、痎瘧等。也兼治手臂疼痛,可以治療瘰癧。
臂臑穴位於手臂外側,肩髃穴下方三寸。針刺深度三分,灸三壯。明堂經書禁針,灸七壯,每日灸至百壯。主治手臂疼痛無力、寒熱、瘰癧、頸項僵硬。可以治療癭氣,灸治時應根據年齡灸治不同的壯數。也兼治五里穴所治疾病,可以治療瘰癧。
肩髃穴位於肩峰下方的凹陷處,舉起手臂時會有空隙。針刺深度六分,留針六個呼吸的時間,灸三壯至七七壯,以病癒為度。主治中風、偏風半身不遂、肩臂筋骨痠痛抬舉不起來、傷寒發熱不止、勞累过度導致精氣耗損、四肢發熱、各種癭氣、瘰癧等。過去曾有一位患者患有風濕痺痛導致手臂疼痛無力無法拉弓,甄權醫生在此穴位針刺後,患者即可射箭。此穴位若用於灸治偏風不遂,應從七壯灸至七七壯,不可過多,否則恐致手臂消瘦;若風病導致筋骨無力久治不愈,則應多灸,不必擔心手臂消瘦。但灸法不如針刺,應忌酒肉、辛辣、酸菜等食物。主治瀉解四肢熱症,與雲門、委中、腰俞穴治療效果相同。灸治癭氣時,左右穴位應灸治相等的壯數,男性左側灸十八壯,右側灸十七壯,女性右側灸十八壯,左側灸十七壯,如此反复灸治直到病癒為止。可以治療風濕痺痛侵襲雙肩。可以治療手臂攣痛。也兼治陽谿穴所治疾病,可以治療癮風熱症。
巨骨,在肩髃上、大骨尖前陷中。針一寸五分,灸三壯五壯,一日禁針。主治驚癇,吐血,胸中有瘀血,臂痛不得屈伸。
天鼎,頸筋下、肩井內一寸四分。針三分,灸三壯。主治喉痹嗌腫不得食,暴喑,氣哽。兼間使,治失音。
扶突,人迎後寸半、距天鼎前一寸二分。針四分,灸三壯。《甲乙經》曰針三分。主治咳嗽多唾,上氣喘息,喉中如水雞,暴喑氣破,項癭。
禾髎,直對鼻孔下俠水溝旁五分。針三分,灸三壯。主治屍厥口不可開,鼻瘡息肉,鼻塞鼽衄。針兩鼻⿰鼻翁衄。(《靈光賦》)
迎香,鼻漥紋中。針三分,禁灸。主治鼻塞不聞香臭,瘜肉多涕有瘡,鼻衄,喘息不利,偏風喎斜浮腫,風動面癢狀如蟲行。能消眼熱之紅,攻鼻窒為最。(《玉龍賦》)耳聾氣痞,針聽會更瀉此穴。(《席弘賦》)
白話文:
巨骨穴位於肩髃穴上方、大骨尖前凹陷處,針刺深度一寸五分,艾灸三到五壯,每天只能針刺一次,可以治療驚癇、吐血、胸部瘀血、手臂疼痛難以伸屈。
天鼎穴位於頸部筋腱下方、肩井穴內側一寸四分,針刺深度三分,艾灸三壯,可以治療喉嚨阻塞、咽喉腫痛無法進食、突然失聲、氣喘。也能間接治療失聲。
扶突穴位於人迎穴後方一寸半、距離天鼎穴前方一寸二分,針刺深度四分,艾灸三壯,《甲乙經》記載針刺深度為三分,可以治療咳嗽多痰、呼吸急促、喉嚨像水雞叫聲、突然失聲、氣息不通、頸部腫瘤。
禾髎穴位於鼻孔下方正對位置、水溝穴旁側五分,針刺深度三分,艾灸三壯,可以治療昏迷不醒、口不能張開、鼻瘡息肉、鼻塞流鼻血。針刺兩側鼻翼旁的鼻翁穴也可以治療鼻出血。(《靈光賦》)
迎香穴位於鼻樑與鼻翼之間的皺紋中,針刺深度三分,禁止艾灸,可以治療鼻塞聞不到香臭味、鼻息肉、流鼻涕、鼻瘡、流鼻血、呼吸急促、偏風歪斜面部腫脹、風吹面部瘙癢如蟲爬。還能消退眼部紅腫,治療鼻塞效果最佳。(《玉龍賦》)耳聾、氣喘,針刺聽會穴並瀉此穴效果更佳。(《席弘賦》)
手陽明大腸經流注,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外側(商陽穴),循指上廉(本節前二間穴,本節後三間穴),出合谷兩骨之間(合谷穴),上入兩筋之中(陽谿穴),循臂上廉偏歷,入肘外廉(曲池穴),上循臑外前廉,上肩,出臑骨之前廉(肩髃穴),上出柱骨之會上(天鼎穴),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
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穴名),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迎香穴,自此交入足陽明)。是動,則病齒痛䪼腫。是主津所生病者,目黃口乾,鼻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氣有餘,則當脈所過者熱腫,虛則寒慄不復。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白話文:
手陽明大腸經的經脈,從大拇指和食指外側末端(商陽穴)開始,沿著手指邊緣向上(經過本節前二間穴、本節後三間穴),從食指和拇指之間的骨縫處(合谷穴)穿出,進入兩條筋腱之間(陽谿穴),沿著手臂外側上行,進入肘關節外側(曲池穴),繼續沿著肩部外側前緣向上,經過肩部,從肩胛骨前緣(肩髃穴)穿出,向上經過脖子後側(天鼎穴),向下進入鎖骨凹陷處連接肺臟,穿過橫膈膜,與大腸相連。
它的分支從鎖骨凹陷處向上經過脖子,穿過面頰,進入下排牙齒,再從嘴巴兩側穿出,交匯於人中穴(左右交叉),向上沿著鼻孔(迎香穴,從此與足陽明經交匯)。如果這條經脈不通暢,就會導致牙齒疼痛、腫脹。這條經脈主要負責體內的津液,如果津液不足就會出現眼睛發黃、口乾舌燥、鼻出血、喉嚨堵塞、肩部前側疼痛、大拇指和食指疼痛無力等症狀。氣血充盈時,經脈所經過的部位會出現發熱腫脹,氣血虛弱時則會出現畏寒發冷、氣力不足等症狀。氣血旺盛的人,人迎脈搏的跳動幅度會是寸口脈搏的三倍,氣血虛弱的人,人迎脈搏則比寸口脈搏小。
(《靈樞》)卯時自少商穴起至迎香穴止。(《入門》)
手陽明大腸經左右凡四十穴
商陽,二穴,一名絕陽。在手大指次指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手陽明脈之所出也為井。針入一分、留一呼,可灸三壯。(《銅人》)
二間,二穴,一名間谷。在手大指次指本節前內側陷中。手陽明脈之所溜為滎。針入三分、留三呼,可灸三壯。(《銅人》)
三間,二穴,一名少谷。在手大指次指本節後內側陷中。手陽明脈之所注為輸。針入三分、留三呼,可灸三壯。(《銅人》)
合谷,二穴,一名虎口。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間陷中。(《銅人》)在手大指次指兩骨罅間宛宛中,動脈應手。(《資生》)手陽明脈之所過為原。針入三分、留六呼,可灸三壯,妊婦不可刺,損胎氣。(《銅人》)
白話文:
《靈樞》記載,卯時(早上五點到七點)經脈氣血從少商穴開始,一路運行到迎香穴。
《入門》記載,手陽明大腸經左右兩側共有四十個穴位。
商陽穴,左右各一個,又名絕陽。位於手大拇指旁邊手指內側,距離指甲角約一個韭葉的長度。這是手陽明經脈氣血的起始點,屬於井穴。針刺深度一分,留針一呼,可以灸三壯。
二間穴,左右各一個,又名間谷。位於手大拇指旁邊手指第一節前側的凹陷處。這是手陽明經脈氣血流動的部位,屬於滎穴。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三呼,可以灸三壯。
三間穴,左右各一個,又名少谷。位於手大拇指旁邊手指第一節後側的凹陷處。這是手陽明經脈氣血匯聚的部位,屬於輸穴。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三呼,可以灸三壯。
合谷穴,左右各一個,又名虎口。位於手大拇指與食指之間的凹陷處。又記載在手大拇指旁邊手指兩根骨頭之間的凹陷處,脈搏跳動明顯。這是手陽明經脈氣血流經的部位,屬於原穴。針刺深度三分,留針六呼,可以灸三壯,但孕婦不可針刺,會損傷胎氣。
陽谿,二穴,一名中魁。在手腕中上側兩筋間陷者中。手陽明脈之所行為經。針入二分、留七呼,可灸三壯。(《銅人》)
偏歷,二穴,在腕中後三寸。手陽明絡別走太陰。針入三分、留七呼,可灸三壯。(《銅人》)
溫溜,二穴,一名逆注,一名池頭。在腕後,小士五寸、大士六寸。(《銅人》)在腕後五寸、六寸間。(《資生》)手陽明郄。針入三分,可灸三壯。(《銅人》)大士小士即大人小兒也。(《綱目》)
下廉,二穴,在輔骨下,去上廉一寸。(《銅人》)在曲池前五寸兌肉分外斜。(《入門》)針入五分、留五呼,可灸三壯。(《銅人》)
白話文:
陽谿穴位於手腕中上側兩筋間的凹陷處,是手陽明經脈經過的地方。偏歷穴位於腕關節後方三寸處,是手陽明經脈的絡脈與手太陰經脈相交的地方。溫溜穴位於手腕後方,小手指五寸、大拇指六寸處,是手陽明經脈的郄穴。下廉穴位於輔骨下方,距離上廉穴一寸處,也位於曲池穴前方五寸,靠近肌肉外側斜下方。
上廉,二穴,在三里下一寸。(《銅人》)在曲池前四寸。(《入門》)其分獨抵陽明之會外斜。(《綱目》)針入五分,可灸五壯。(《銅人》)
三里,二穴,在曲池下二寸。(《銅人》)按之肉起、銳肉之端。(《綱目》)針入二分,可灸三壯。(《銅人》)
曲池,二穴,在肘外輔骨屈肘曲骨之中。(《銅人》)在肘外輔屈肘兩骨中紋頭盡處,以手拱胸取之。《入門》手陽明脈之所入為合,針入五分、留七呼,可灸三壯。(《靈樞》)
肘髎,二穴,在肘大骨外廉近大筋陷中。可灸三壯,針入三分。(《銅人》)
五里,二穴,在肘上三寸,行向里大脈中央。可灸十壯,禁不可針。(《銅人》)《內經》曰:大禁二十五在天府下五寸(注云五里穴也。)大禁者,禁不可刺也。迎之五里,中道而止,五至而已,五性而藏之,氣盡矣,故五五二十五而竭其輸也。此所謂奪其天氣也。故曰闚門而刺之者,死於家中,入門而刺之者,死於堂上,傳之後世,以為刺禁。(《靈樞》)
白話文:
上廉穴位於三里穴下方一寸,也位於曲池穴前方四寸。針灸時針深五分,可灸五壯。三里穴位於曲池穴下方二寸,按壓時肉會隆起,針深二分,可灸三壯。曲池穴位於肘外側輔骨與屈肘曲骨之間,也就是肘外側輔骨和屈肘兩骨之間紋頭盡處。它是手陽明經脈的合穴,針深五分,留針七呼,可灸三壯。肘髎穴位於肘大骨外側靠近大筋凹陷處,可灸三壯,針深三分。五里穴位於肘上三寸,位置在手臂內側大脈中央,可灸十壯,但禁針。因為根據《內經》記載,此穴是大禁穴,不可針刺,否則會危及生命。
臂臑,二穴,在肘上七寸䐃肉端,平手取之。手陽明絡。針入三分,可灸三壯。(《銅人》)在肩髃下一夫,兩筋兩骨罅陷宛中,平手取之、不得手拿令急,其穴即閉。宜灸不宜刺。(《資生》)
肩髃,二穴,一名中肩井,一名扁骨。在肩端兩骨間陷者宛宛中,舉臂取之。(《銅人》)在膊骨頭肩端兩骨間。(《資生》)針入六分、留六呼,刺則泄肩臂熱氣,可灸七壯至二七壯。若灸偏風不遂,至七七壯止。唐庫⿰舌䪞欽患風痹,手不得伸,甄權針此穴,立愈。(《銅人》)
巨骨,二穴,在肩端上行兩叉骨罅間陷中。針入一寸半,可灸五壯。(《銅人》)
白話文:
「臂臑」兩個穴位,位於肘上七寸、肱骨外側肌肉末端,平放手掌取之。屬於手陽明經絡。針刺深度三分,可灸三壯。「肩髃」兩個穴位,又名中肩井或扁骨,位於肩端兩骨之間凹陷處,舉起手臂取之。不宜用手捏緊,否則穴位會閉塞。宜灸不宜刺。「巨骨」兩個穴位,位於肩端向上兩塊骨頭分叉處的凹陷中。針刺深度一寸半,可灸五壯。
天鼎,二穴,在側頸,缺盆直扶突後一寸。(《銅人》)
在頸缺盆氣舍後一寸五分。(《綱目》)針入三分,可灸三壯。(《銅人》)
扶突,二穴,一名水穴。在人迎後一寸五分(《銅人》)在氣舍後一寸五分。(《綱目》)在曲頰下一寸,仰而取之。(《入門》)針入三分,可灸三壯。(《銅人》)
禾髎,二穴,一名長頻。直鼻孔下挾水溝旁五分。針入二分,禁不可灸。(《銅人》)
迎香,二穴,一名衝陽。在禾髎上一寸、鼻孔旁五分。針入三分、留三呼,禁不可灸。(《銅人》)
足陽明胃經(共四十五穴)
白話文:
天鼎穴位於脖子兩側,鎖骨凹陷處直向上摸到扶突穴後一寸的位置。扶突穴則位於人迎穴後一寸五分,或是氣舍穴後一寸五分,也可以在曲頰下方一寸處仰頭取穴。禾髎穴位於鼻孔下方,與水溝穴平行,距離水溝穴五分。迎香穴則在禾髎穴上方一寸、鼻孔旁五分處。足陽明胃經共有四十五個穴位。
承泣,在目下七分,上直瞳子。針三分,禁灸,一曰禁不宜針。主治冷淚出,瞳子癢,遠視䀮䀮,昏夜無見,口眼喎斜。
四白,在目下一寸,直瞳子。針三分,禁灸。《甲乙經》曰:灸七壯,一曰下針宜慎,若深即令人目烏色。主治頭痛目眩,目赤生翳,瞤動流淚,眼弦癢,口眼喎僻不能言。
巨髎,夾鼻孔旁七分,直瞳子。針三分,灸七壯。主治瘛瘲,唇頰腫痛,口喎,目障青盲無見,遠視䀮䀮,面風,鼻䪼腫,腳氣,膝脛腫痛。兼腎俞,治胸膈停留瘀血。
地倉,夾口吻旁四分。針三分、留五呼,灸七壯或二七壯,重者七七壯。病左治右,病右治左。艾炷宜小如粗釵腳,若過大,口反喎,卻灸承漿即愈。主治偏風口眼歪斜,牙關不開,齒痛頰腫,目不得閉,失音不語,飲食不收,水漿漏落,眼瞤動,遠視䀮䀮,昏夜無見。地倉能止口流涎。(《靈光賦》)兼頰車,療口喎。(《玉龍賦》)
白話文:
承泣穴位於眼睛下方七分處,正對瞳孔。針刺深度三分,禁止灸灼,也有人說此穴不宜針灸。主治冷淚流出、瞳孔癢、遠視模糊、夜盲、口眼歪斜。
四白穴位於眼睛下方一寸處,正對瞳孔。針刺深度三分,禁止灸灼。《甲乙經》記載:灸灼七壯,也有人說針刺要謹慎,若刺得太深會導致眼睛烏黑。主治頭痛目眩、眼睛紅腫生翳、眼皮跳動流淚、眼角癢、口眼歪斜不能說話。
巨髎穴位於鼻孔旁七分處,正對瞳孔。針刺深度三分,灸灼七壯。主治癲癇、唇頰腫痛、口歪、目障青盲失明、遠視模糊、面部風痺、鼻樑腫痛、腳氣、膝脛腫痛。配合腎俞穴,可以治療胸膈瘀血。
地倉穴位於嘴角旁四分處。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五個呼吸,灸灼七壯或十四壯,病情嚴重者灸灼二十一壯。左側病症針灸右側,右側病症針灸左側。艾灸時,艾炷宜小如粗釵腳,如果過大,反而會導致嘴巴歪斜,可以灸灼承漿穴來恢復。主治偏風口眼歪斜、牙關緊閉、牙痛頰腫、眼睛無法閉合、失聲不語、飲食無法吞咽、口水流出、眼皮跳動、遠視模糊、夜盲。地倉穴可以止住口流口水。(《靈光賦》)配合頰車穴,可以治療口歪。(《玉龍賦》)
大迎,在曲頷前一寸三分,居頦下人迎上。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主治風痙,口喑,口噤不開,唇吻瞤動,頰腫,牙痛,舌強不能言,目痛不能閉,口喎,數欠,風壅面腫,寒熱,瘰癧。兼顴髎,治目眩。(《百證賦》)
頰車,在耳下八分、曲頰端近前陷中。針三分,灸三壯,一曰:灸七壯至七七壯,炷如小麥。主治中風,牙關不開,失音不語,口眼歪斜,頰腫,牙痛不可嚼物,頸強不得回顧。凡口眼喎斜者,喎則左瀉右補;斜則左補右瀉。針齒痛。(《靈光賦》)兼地倉,療口喎(《玉龍賦》)
下關,在客主人下聽會上,耳前動脈。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本輸篇》曰:針之則欠不能呿者,此也耳中有干拭,禁不可灸。一曰:不可久留針。主治偏風,口眼喎咽斜,耳鳴耳聾,痛癢出膿,失欠,牙關脫臼。
白話文:
大迎穴位於下巴下方人迎穴上方一寸三分處,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呼,灸三壯。主治風痙、口啞、口噤不開、嘴唇抽動、面頰腫脹、牙痛、舌頭僵硬不能說話、眼睛疼痛不能閉合、口歪、頻頻打呵欠、風邪壅塞面部腫脹、寒熱交替、瘰癧。配合顴髎穴治療目眩。
頰車穴位於耳垂下方八分處,靠近曲頰端的前方凹陷中,針刺深度三分,灸三壯,也可以灸七壯至七七壯,艾炷大小如小麥。主治中風、牙關緊閉、失音不語、口眼歪斜、面頰腫脹、牙痛不能咀嚼、頸部僵硬不能回頭。凡口眼歪斜者,歪向左側則左邊瀉血右邊補血,歪向右側則左邊補血右邊瀉血。針刺頰車穴還可以治療牙痛。配合地倉穴治療口歪。
下關穴位於耳前動脈處,客主人穴下方聽會穴上方,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呼,灸三壯。針刺下關穴可以治療偏風、口眼歪斜、耳鳴耳聾、耳朵疼痛瘙癢流膿、打呵欠困難、牙關脫臼。根據《本輸篇》記載,如果針刺下關穴後出現打呵欠困難,就表示耳中有阻塞,禁止灸灼,也不宜久留針。
頭維,在額角,入髮際夾本神旁一寸五分、神庭旁四寸五分、直率谷微高些。針三分,沒皮下向,禁灸。主治頭風疼痛如破,目痛如脫,淚出不明。兼攢竹,能治目疼、頭疼。(《玉龍賦》)兼臨泣,可治淚出。(《百證賦》)
人迎,在頸下,夾結喉旁一寸五分,大迎下水突上,大動脈應手。禁灸。《氣府論》注曰:針可入四分,過深殺人。主治吐逆霍亂,胸滿喘呼不得息,項氣悶腫食不下。針入四分。耳鳴腰痛,先此後耳門及三里。(《天星秘訣》)
水突,在頸大筋前,直人迎下,夾氣舍上,內貼氣喉,針三分,灸三壯。主治咳逆上氣,咽喉癰腫,短氣喘息不得臥。
白話文:
「頭維」穴位位於額角,在髮際線邊緣,從本神穴旁一寸五分、神庭穴旁四寸五分的位置,與率谷穴垂直,位置稍微高一些。針刺深度為三分,針尖朝向內部,禁止灸灼。主要治療頭風痛如要裂開般,眼睛疼痛如要脫落般,淚水不斷流出等症狀。配合攢竹穴使用,可以治療眼痛和頭痛。配合臨泣穴使用,可以治療淚水不斷流出。
「人迎」穴位位於頸部下方,在結喉旁一寸五分處,靠近大迎穴下方,在水突穴上方,與大動脈位置相應。禁止灸灼。《氣府論》註解說:針刺深度可以達四分,但過深會致命。主要治療嘔吐、霍亂、胸悶氣喘呼吸困難、脖子僵硬腫脹、食物難以下嚥等症狀。針刺深度為四分。耳鳴腰痛,先針刺人迎穴,再針刺耳門穴和足三里穴。
「水突」穴位位於頸部大筋前方,與人迎穴垂直向下,靠近氣舍穴上方,緊貼氣管。針刺深度為三分,灸灼三壯。主要治療咳嗽、氣逆、上氣、咽喉腫痛、呼吸急促、喘不過氣、無法平躺等症狀。
氣舍,在頸大筋前,直人迎下。針三分。灸五壯。主治咳逆上氣,肩腫,項強不能回顧,喉痹硬嚥食飲不下,癭瘤。
缺盆,在結喉旁橫骨陷者中、對乳,氣舍在裡近喉,缺盆在外。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針太深令人逆息,孕婦禁針。主治喘急,息賁,咳嗽,胸滿,水腫,瘰癧,寒熱,缺盆中腫外潰,傷寒,胸中熱不已,喉痹,汗出。一曰:主瀉胸中之熱,治與大杼、中府、風府同。
氣戶,在橫骨下,夾俞府兩旁各二寸,去中行四寸陷中,仰而取之。針三分,灸三壯、五壯。主治咳逆上氣,胸背痛,支滿喘急不得息,不知味。此穴攻噎,若不愈,兼灸氣海。(《席弘賦》)兼華蓋穴,除脅痛有驗。(《百證賦》)
白話文:
氣舍位於頸部大筋前,與人迎穴垂直向下,針刺深度三分,艾灸五壯。主要治療咳嗽、呼吸困難、肩部腫脹、頸部僵硬、喉嚨阻塞、吞嚥困難、甲狀腺腫瘤等病症。
缺盆位於喉結旁橫骨凹陷處,與乳頭相對,氣舍在內側靠近喉嚨,缺盆在外側。針刺深度三分,留針時間七呼,艾灸三壯。針刺過深會引起呼吸困難,孕婦禁止針刺。主要治療呼吸急促、哮喘、咳嗽、胸悶、水腫、瘰癧、寒熱、缺盆處腫脹潰瘍、傷寒、胸部發熱、喉嚨阻塞、出汗等病症。另外,它還可以用來瀉除胸部熱氣,與大杼、中府、風府穴配合使用。
氣戶位於橫骨下方,夾在俞府穴兩側各二寸,距離中行穴四寸凹陷處,仰臥取穴。針刺深度三分,艾灸三壯或五壯。主要治療咳嗽、呼吸困難、胸背疼痛、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味覺喪失等病症。此穴可以治療噎食,如果效果不佳,可以配合艾灸氣海穴。同時,配合華蓋穴可以治療脅肋疼痛。
庫房,在氣戶下一寸六分,去中行四寸陷中,仰而取之。針三分,灸三壯、五壯。主治胸脅滿,咳逆上氣,呼吸不利,唾膿血濁沫。
屋翳,在庫房下一寸六分,去中行四寸陷中,仰而取之。針三分,灸五壯。主治咳逆上氣,唾膿血濁痰,身腫,皮膚痛不可近衣,淫濼,瘛瘲不仁。兼至陰穴,治遍身風癢之疼多。(《百證賦》)
膺窗,在屋翳下一寸六分、巨骨下四寸八分,去中行四寸陷中,仰而取之。針四分,灸五壯。主治胸滿短氣不得臥,腸鳴注泄,乳癰寒熱。
乳中,當乳頭正中。微針,禁灸。《甲乙經》曰:禁不可針。《氣府論》注曰:針灸之,生蝕瘡,瘡中有清汁、膿血者可治;瘡中有瘜肉,若蝕瘡者死。一傳胎衣不下,以乳頭向下盡處俱灸之,即下。
白話文:
「庫房」穴位於氣戶穴下一寸六分,距中線四寸,凹陷處,仰針取穴。針刺深度三分,艾灸三壯或五壯。主要治療胸脅脹滿、咳嗽逆氣上涌、呼吸不暢、咳吐膿血濁痰等症。
「屋翳」穴位於庫房穴下一寸六分,距中線四寸,凹陷處,仰針取穴。針刺深度三分,艾灸五壯。主要治療咳嗽逆氣上涌、咳吐膿血濁痰、全身浮腫、皮膚疼痛難以觸碰衣物、陰癢、癲癇不省人事等症。配合至陰穴,可治療全身風癢疼痛。
「膺窗」穴位於屋翳穴下一寸六分,巨骨穴下四寸八分,距中線四寸,凹陷處,仰針取穴。針刺深度四分,艾灸五壯。主要治療胸悶氣短難以平臥、腸鳴腹瀉、乳癰寒熱等症。
「乳中」穴位於乳頭正中。針刺淺淺,禁止艾灸。《甲乙經》記載,此穴不可針刺。《氣府論》注釋說:針灸此穴會造成潰爛,潰爛處有清液、膿血者可治;潰爛處有息肉或潰爛嚴重者會導致死亡。有一說法是,胎衣不下,可將乳頭向下至盡頭處全部艾灸,即可使胎衣排出。
乳根,在乳中下一寸六分,去中行四寸陷中,仰而取之。針三分,灸三壯、五壯。主治胸下滿痛,臂痛乳痛,悽悽寒熱,霍亂轉筋四厥。治胸下滿痛,上氣喘急,可灸七壯。(《神農經》)兼俞府,治氣嗽痰哮。(《玉龍賦》)治憂噎。(《捷徑》)主膈氣不下,食噎病。《華佗明堂》治反胃吐食上氣,灸兩乳下各一寸,以瘥為度。(《千金》)又灸咳逆。凡久病得咳逆,最為惡候,其法於乳下一指許,正與乳相直間陷中,女人即屈乳頭度之,乳頭齊處是穴,艾炷如小豆許,灸三壯,男左女右,火到肌即瘥,不瘥則不可治。(《居家必用》)
不容,在幽門旁一寸五分,去中行二寸,對巨闕。針五分,灸五壯。主治腹滿痃癖,胸、背、肩、脅引痛,心痛唾血,喘嗽,嘔吐,痰癖,腹虛鳴不嗜食,疝瘕。
白話文:
「乳根」穴位於乳房下方一寸六分處,沿著身體中線向下四寸,凹陷處,仰臥取穴。針刺深度三分,灸艾三壯到五壯。主治胸部下方脹痛、手臂痛、乳房痛、寒熱交替、霍亂、抽筋、四肢厥冷。治療胸部下方脹痛、氣喘急促,可以灸七壯。「乳根」穴與「俞府」穴合用,可以治療氣喘咳嗽、痰多哮喘。「乳根」穴還可以治療憂鬱哽咽。
「不容」穴位於幽門旁一寸五分處,沿著身體中線向下二寸,與「巨闕」穴相對。針刺深度五分,灸艾五壯。主治腹部脹滿、痃癖、胸部、背部、肩膀、脅肋牽引痛、心痛、吐血、咳嗽喘息、嘔吐、痰癖、腹部虛弱鳴響、不愛吃飯、疝氣、瘕積。
承滿,在不容下,去中行二寸,對上脘。針三分,灸五壯。又針八分。(《甲乙經。)主治腹脹腸鳴,脅下堅痛,上氣喘急,食飲不下,肩息隔氣唾血。夾巨闕相去五寸,名承滿,主腸中雷鳴相逐、痢下,灸五十壯。(《千金》)
粱門,在承滿下,去中行二寸,對中脘。針三分,灸五壯。又針八分。(《甲乙經》)孕婦禁灸。主治胸脅積氣,飲食不思,氣塊疼痛,大腸滑泄,完穀不化,可灸七壯至二十一壯。
關門,在梁門下,去中行二寸,對建里。針八分,灸五壯。一云:五分,三壯。主治積氣脹滿,腸鳴切痛,泄痢不食,走氣夾臍急痛,痎瘧振寒,遺溺。
白話文:
承滿穴位於不容穴下方,距離肚臍二寸,與上脘穴相對。針刺深度三分,灸艾五壯,也可針刺八分。主治腹脹腸鳴、脅肋疼痛、呼吸急促、食慾不振、肩部呼吸困難、咯血等症。承滿穴與巨闕穴相距五寸,主治腸鳴腹瀉、痢疾等症,灸艾五十壯。
粱門穴位於承滿穴下方,距離肚臍二寸,與中脘穴相對。針刺深度三分,灸艾五壯,也可針刺八分。孕婦禁灸。主治胸脅積氣、食慾不振、氣塊疼痛、大腸滑泄、消化不良等症,可灸艾七至二十一壯。
關門穴位於梁門穴下方,距離肚臍二寸,與建里穴相對。針刺深度八分,灸艾五壯,或針刺五分,灸艾三壯。主治積氣脹滿、腸鳴劇痛、腹瀉、食慾不振、腹痛、寒熱瘧疾、遺尿等症。
太乙,在關門下,去中行二寸,對下脘。針八分,灸五壯。一云:五分,三壯。主治心煩、癲狂吐舌。
滑肉門,在太乙下,去中行二寸,對水分。針八分,灸五壯。一云:五分,三壯。主治癲狂,嘔逆,吐血,重舌舌強。
天樞,在夾臍旁二寸,去肓俞一寸五分陷中。針五分、留七呼,灸五壯。《拔萃》云:百壯。又《千金》魂魄之舍不可針,孕婦不可灸。主治奔豚,泄瀉,赤白痢,水痢不止,食不化,水腫,腹脹腸鳴,上氣衝胸不能久立,久積冷氣繞腸切痛,時上衝心,煩滿嘔吐,霍亂,寒瘧,不嗜食,身黃瘦,女人癥瘕血結成塊,漏下月水不調,淋濁帶下。久冷及婦人癥癖,小便不通,腸鳴瀉痢,繞臍絞痛,灸百壯三報。又吐血,腹痛雷鳴,灸百壯。又狂言恍惚,灸百壯。又霍亂先下痢,灸二七壯,不瘥更二七壯,男左女右(《千金》)。治虛損。(《標幽賦》)兼水泉,治月潮違限。(《百證賦》)一傳:治夾膝疼痛,腹中氣塊,久瀉不止,虛損勞弱,可灸二十一壯。
白話文:
太乙穴位於關門穴下方,距離中線二寸,與下脘穴相對。針刺八分,灸五壯,也有說法是針刺五分,灸三壯。主治心煩、癲狂吐舌。
滑肉門穴位於太乙穴下方,距離中線二寸,與水分穴相對。針刺八分,灸五壯,也有說法是針刺五分,灸三壯。主治癲狂、嘔逆、吐血、重舌舌強。
天樞穴位於肚臍旁開二寸,距離肓俞穴一寸五分,位於凹陷處。針刺五分,留針七呼,灸五壯。《拔萃》記載:灸百壯。《千金》記載:魂魄之舍不可針,孕婦不可灸。主治奔豚、泄瀉、赤白痢、水痢不止、食不化、水腫、腹脹腸鳴、上氣衝胸不能久立、久積冷氣繞腸切痛、時上衝心、煩滿嘔吐、霍亂、寒瘧、不嗜食、身黃瘦、女人癥瘕血結成塊、漏下月水不調、淋濁帶下。久冷及婦人癥癖,小便不通,腸鳴瀉痢,繞臍絞痛,灸百壯三報。又吐血、腹痛雷鳴,灸百壯。又狂言恍惚,灸百壯。又霍亂先下痢,灸二七壯,不瘥更二七壯,男左女右(《千金》)。治虛損。(《標幽賦》)兼水泉,治月潮違限。(《百證賦》)一傳:治夾膝疼痛、腹中氣塊、久瀉不止、虛損勞弱,可灸二十一壯。
外陵,在天樞下,去中行二寸,對陰交。針三分,灸五壯;又《甲乙經》作針八分。主治腹痛,心下如懸,下引臍痛。
大巨,在外陵下,去中行二寸,對石門。針五分,灸五壯。《甲乙經》針八分。主治小腹脹滿,煩渴,小便難,㿉疝,四肢不收,驚悸不眠。
水道,在大巨下三寸,去中行二寸。針一寸五分,灸五壯。一曰:針八分半。主治肩背強急痠痛,三焦、膀胱、腎氣熱結,大小便不利,疝氣偏墜,婦人小腹脹痛引陰中,月經至則腰腹脹痛,胞中瘕,子門寒。主三焦、膀胱、腎中熱氣,灸隨年壯。(《千金》)兼筋縮,專治脊強。(《百證賦》)
白話文:
外陵穴位於天樞穴下方二寸,與陰交穴相對。針刺深度為三分,艾灸五壯,另有《甲乙經》記載針刺深度為八分。主治腹痛,胸部下方有如懸物般疼痛,疼痛向下延伸至臍部。
大巨穴位於外陵穴下方二寸,與石門穴相對。針刺深度為五分,艾灸五壯,另有《甲乙經》記載針刺深度為八分。主治小腹脹滿,口渴,小便困難,疝氣,四肢乏力,驚悸失眠。
水道穴位於大巨穴下方三寸,與中行穴相距二寸。針刺深度為一寸五分,艾灸五壯,另有記載針刺深度為八分半。主治肩背強直疼痛,三焦、膀胱、腎氣熱結,大小便不暢,疝氣下垂,婦女子宮疼痛牽引至陰部,月經來潮時腰腹脹痛,子宮內有積塊,子宮寒。主治三焦、膀胱、腎臟熱氣,艾灸的壯數隨年齡而定。(《千金方》)兼治筋縮,專治脊柱僵硬。(《百證賦》)
歸來,在水道下二寸,去中行二寸。針八分,灸五壯。一曰:針二分半,主治奔豚九疝,陰丸上縮、入腹引痛,婦人血藏積冷。
氣衝,在歸來下鼠蹊上一寸,動脈應手宛宛中,去中行二寸。橫骨在內,氣衝在外,衝門又外;氣衝齊中極,橫骨微下些,衝門齊關元,上直府舍,下直髀關。針三分、留七呼,灸七壯。《甲乙經》:灸之不幸,使人不得息。一云:禁不可針,艾炷如大麥。主治逆氣上攻心,腹脹滿不得正臥,奔豚㿗疝,淫濼,大腸中熱,身熱腹痛,陰腫莖痛,婦人月水不利小腹痛,無子,妊娠子上衝心,產難胞衣不下。此穴主瀉胃中之熱,與三里、巨虛上下廉同。治石水,灸然谷、氣衝、四滿、章門。(《千金》)兼衝門,治帶下產崩。(《百證賦》)主血多諸證,以三稜針針此穴,出血立愈。
白話文:
回到“歸來”穴位,它位於水道穴下方兩寸,距中線兩寸。針刺深度八分,灸五壯。也有人說,針刺深度二分半,主要治療奔豚氣、九疝、陰丸上縮、入腹引痛、婦女血藏積冷等病症。
“氣衝”穴位位於歸來穴下方、鼠蹊上方一寸,動脈應手可感受到微微的跳動,距中線兩寸。橫骨在內,氣衝在外,衝門穴更外;氣衝穴與中極穴齊平,橫骨稍微往下一些,衝門穴與關元穴齊平,向上直達府舍穴,向下直達髀關穴。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呼,灸七壯。《甲乙經》記載:灸此穴不慎,會使人無法休息。也有人說,禁止針刺,只用艾炷如大麥粒大小。主要治療逆氣上攻心、腹脹滿不能平躺、奔豚氣、疝氣、陰部濕疹、大腸熱、身熱腹痛、陰囊腫痛、婦女月經不調小腹疼痛、不孕、妊娠期間胎兒上衝心臟、難產、胎盤不下等病症。此穴主要瀉胃中之熱,與三里穴、巨虛穴上下廉同治。治療石淋,可用灸然谷穴、氣衝穴、四滿穴、章門穴。 (《千金方》)加上衝門穴,可治療帶下、產後崩漏。 (《百證賦》)對於血多引起的各種病症,可用三稜針針刺此穴,可使出血立即止住。
髀關,在膝上伏兔後斜行向里,去膝一尺二寸。針六分,灸三壯。一云:針三分,禁灸。主治腰痛膝寒,足麻木不仁,黃疸,痿痹,股內筋絡急,小腹引喉痛。
伏兔,在膝上六寸起肉間,正脆坐取之。針五分,禁灸。《千金》云:狂邪鬼語灸百壯,亦可五十壯。主治腳氣,膝冷不得溫,風痹,婦人八部諸疾。
明市,在膝上三寸、伏兔下陷中,拜而取之。針三分、留七呼,禁灸。《針腰痛論》:伏兔下陷者中,灸三壯即此。主治腰膝寒如注水,痿痹不仁不得屈伸,寒疝、小腹痛滿少氣。水腫大腹,灸隨年壯。(《千金》)兼風市,能驅腿足之乏力。(《玉龍賦》)膝䯒痛,陰市能醫。(《通玄賦》)專治兩足拘攣。(《靈光賦》)心疼手顫少海間,若要除根覓陰市。(《席弘賦》)
白話文:
「髀關」位於膝蓋上方的伏兔穴後方斜向內側,距離膝蓋一尺二寸。針灸時針刺深度為六分,灸三壯。也有人說針刺深度為三分,禁止灸。主要治療腰痛、膝蓋冰冷、腳麻木無知覺、黃疸、痿痹、大腿內側筋絡緊繃、小腹牽引至喉嚨疼痛等症狀。
「伏兔」位於膝蓋上方六寸處的肉間,正坐時取穴。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五分,禁止灸。根據《千金方》,對於狂躁、胡言亂語的患者可以灸百壯或五十壯。主要治療腳氣、膝蓋冰冷、風痹、婦女八種疾病等。
「明市」位於膝蓋上方三寸、伏兔穴下陷處,彎腰取穴。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七呼,禁止灸。《針腰痛論》記載,伏兔穴下陷處即為明市穴,可以灸三壯。主要治療腰膝冰冷如注水、痿痹無知覺無法屈伸、寒疝、小腹疼痛脹滿氣短、水腫腹大等症狀。根據《千金方》,灸的壯數應隨年齡而定。與風市穴配合,可以驅除腿腳無力。《玉龍賦》記載,陰市穴可以治療膝蓋疼痛。《通玄賦》記載,專治兩腳拘攣。《靈光賦》記載,心痛手顫少海穴附近,若要根治則要尋找陰市穴。《席弘賦》記載,可以治療心痛手顫。
梁丘,在膝上二寸兩筋間。主治腳膝痛,冷痹不仁不可屈伸,足寒,大驚,乳腫痛。治膝痛屈伸不得,可灸三壯、七壯。(《神農經》)
犢鼻,在膝髕下䯒骨上,骨解大筋陷中,形如牛鼻。針六分,灸三壯。一曰:針三分。《刺禁論》:針膝髕出液為跛,故針此者,不可輕也。主治膝痛不仁難跪起,腳氣。若膝髕癰腫潰者,不可治;不潰者可療。若犢鼻堅鞭,勿便攻之,先用洗熨,而後微針之。愈。善治風邪濕。
三里,在膝眼下三寸,䯒骨外廉大筋內宛宛中,坐而豎膝低跗取之。極重按之則跗上動脈止矣。針五分、留七呼,灸三壯。《千金》云:灸二百壯至五百壯。主治胃中寒,心腹脹痛,逆氣上攻,臟氣虛憊,胃氣不足,惡聞食臭,腹痛腸鳴,食不化,大便不通,腰痛膝弱不得俯仰。小腸氣。此穴主瀉胃中之熱,與氣衝、巨虛上下廉同。諸病皆治,食氣、水氣、蠱毒、痃癖、四肢腫滿、膝䯒痠痛、目不明。(秦承祖)療五勞七傷,羸瘦虛乏,瘀血乳癰。(華佗)人年三十以外,若不灸三里,令氣上衝目,使眼無光,蓋以三里能下氣也。一傳:心疼者,灸此穴及承山立愈,以其中有瘀血,故瀉此則愈。三里、內庭治肚腹病妙。又身重腫、坐不欲起,風勞腳疼,灸五十壯,針五分補之;邪病大呼罵走,三里主之名鬼邪。(《千金》)治心腹脹滿,胃氣不足,飲食不化,痃癖氣塊,吐血腹內諸疾,五勞七傷,灸七壯。(《神農經》)兼束骨,針治項強腫痛、體重腰癱。(《太乙歌》。)兼絕骨、三陰交,能治連延腳氣,又治心悸虛煩。又兼水分、陰交、蠱脹宜針。又合太衝、中封,治行步艱楚。(《玉龍賦》)兼陰交,治中邪霍亂。(《百證賦》)治氣上壅,又兼陽陵、陰陵、申脈、照海,治腳氣及在腰之疾。(《靈光賦》)治手足上下疾,亦治食癖氣塊虛喘,宜尋三里中。胃中有積,針璇璣,此穴功亦多。又氣海專治五淋,又須針三里。又治耳內蟬鳴、腰欲折,須兼五會補瀉之始妙。若針肩井須三里,不針之時氣未調。治腰連胯痛,治腳腫腳痛,須兼懸鐘、陽陵、陰陵、三陰交、太衝行氣,並治指頭麻木。又髖骨腿疼,瀉此穴。又兼風府針度淺深,更尋三里,治膀胱氣未散。(《席弘賦》)能卻五勞之羸瘦,又治冷痹。(《通玄賦》)治食不充肌。(《捷法》)耳鳴腰痛,先五會後耳門、三里。又胃停宿食,後尋三里起璇璣。又兼二間,治牙疼頭痛並喉痹。又兼期門,治傷寒過經不出汗。(《天星秘決》)肚腹三里留。(《四總穴》)能除心脅痛,腹脹胃中寒,腸鳴並泄瀉,腿腫膝脛酸,傷寒羸瘦損,氣蠱及諸般,年過三旬後,針灸眼光全。(《馬丹陽》)
白話文:
梁丘位於膝蓋上兩寸,兩條筋之間。主要治療腳膝疼痛、寒痺麻木、無法屈伸、足寒、驚嚇過度、乳房腫痛。治療膝蓋疼痛、無法屈伸,可以灸三壯或七壯。《神農經》
犢鼻位於膝蓋骨下方的脛骨上,骨頭與大筋分開,形成一個像牛鼻子一樣的凹陷。針刺六分,灸三壯。也有說法是針刺三分。《刺禁論》說:針刺膝蓋骨會導致關節液流出,造成跛行,所以針刺這個穴位要謹慎。主要治療膝蓋疼痛、麻木、難以跪起、腳氣。如果膝蓋骨化膿潰爛,不可治療;如果沒有潰爛,可以治療。如果犢鼻堅硬且疼痛,不要立即針刺,先用熱水洗敷,然後再輕輕針刺,效果更好。善於治療風寒濕邪。《神農經》
三里位於膝蓋骨下三寸,脛骨外側邊緣的大筋內側凹陷處,坐著並豎直膝蓋,向下彎曲腳踝,就可以找到這個穴位。用力按壓,腳踝上的動脈就會停止跳動。針刺五分,留針七次呼吸的時間,灸三壯。《千金方》記載:灸二百壯至五百壯。主要治療胃寒、心腹脹痛、逆氣上衝、臟氣虛弱、胃氣不足、聞到食物味道就噁心、腹痛腸鳴、消化不良、便秘、腰痛膝軟、無法彎腰抬頭、小腸氣。這個穴位主要瀉去胃中的熱氣,與氣衝、巨虛上下廉穴位一起使用效果更佳。可以治療各種疾病,包括食積、水腫、蠱毒、痃癖、四肢腫脹、膝蓋疼痛、視力模糊。《千金方》記載:人到三十歲以後,如果沒有灸三里,就會導致氣上衝頭,造成眼睛無神,因為三里穴可以下氣。也有說法是:心痛的人,灸三里穴和承山穴可以立即治癒,因為這兩個穴位有瘀血,瀉血就可以治癒。三里穴和內庭穴治療腹部疾病效果很好。《千金方》還記載:身體沉重腫脹、坐著不想起來、風寒勞損導致腳痛,灸五十壯,針刺五分補之;邪氣侵襲導致大聲呼喊、亂罵,三里穴可以驅邪。《神農經》記載:治療心腹脹滿、胃氣不足、消化不良、痃癖氣塊、吐血、腹部各種疾病、五勞七傷,灸七壯。《太乙歌》記載:與束骨穴一起針刺,可以治療頸項強直、腫痛、身體沉重、腰部癱瘓。《玉龍賦》記載:與絕骨穴、三陰交穴一起針刺,可以治療連續的腳氣,還可以治療心悸、虛煩。與水分穴、陰交穴、蠱脹穴一起針刺效果更好。與太衝穴、中封穴一起針刺,可以治療行走困難。《百證賦》記載:與陰交穴一起針刺,可以治療中邪霍亂。《靈光賦》記載:治療氣上壅塞,與陽陵泉穴、陰陵泉穴、申脈穴、照海穴一起針刺,可以治療腳氣以及腰部疾病。《席弘賦》記載:治療手腳上下疼痛,也可以治療食癖氣塊、虛喘,需要尋找三里穴的正確位置。胃中有積食,針刺璇璣穴,這個穴位也有很多功效。氣海穴主要治療五淋,也需要針刺三里穴。治療耳朵裡面有蟬鳴聲、腰部疼痛,需要與五會穴一起補瀉,效果更佳。如果針刺肩井穴,必須針刺三里穴,否則氣血無法調和。治療腰部連接胯骨疼痛、腳腫腳痛,需要與懸鐘穴、陽陵泉穴、陰陵泉穴、三陰交穴、太衝穴一起行氣,並可以治療手指麻木。髖骨和腿部疼痛,瀉三里穴。與風府穴一起針刺,要根據情況調整針刺深淺,同時尋找三里穴,治療膀胱氣滯不散。《通玄賦》記載:可以治療五勞導致的消瘦,也可以治療寒痺。《捷法》記載:治療食不充肌。《天星秘決》記載:耳朵鳴響、腰痛,先針刺五會穴,然後針刺耳門穴、三里穴。胃裡積食,然後尋找三里穴,針刺璇璣穴。與二間穴一起針刺,可以治療牙痛、頭痛、喉嚨痺痛。與期門穴一起針刺,可以治療傷寒過經不出汗。《四總穴》記載:肚子和腹部針刺三里穴。《馬丹陽》記載:可以治療心脇疼痛、腹脹、胃寒、腸鳴腹瀉、腿腫膝脛酸痛、傷寒虛弱消瘦、氣蠱以及其他各種疾病。人到三十歲以後,針灸三里穴可以改善視力。
上巨虛,在三里下三寸,兩筋骨陷中,舉足取之。針三分,灸三壯。《甲乙經》作針八分。又《千金》云:灸以年為壯數。主治臟氣不足,偏風,腳氣,腰腿手足不仁,足脛酸,骨髓冷疼,不能久立,夾臍腹痛,腸中切痛,飧泄食不化,喘息不能行,腹脅支滿,狂走。此穴主瀉胃中之熱,與氣衝、三里、下巨虛治同。
條口,在三里下五寸,下廉上一寸,舉足取之。針五分,灸三壯,《甲乙經》云:針八分。主治足膝麻木寒酸腫痛,跌腫轉筋,濕痹足下熱,足緩不收,不能久立。兼衝陽、絕骨,治足緩難行(《天星秘訣》)
下巨虛,在上廉下三寸、兩筋骨陷中,蹲地舉足取之。針三分,灸三壯。一曰:針八分。主治胃中熱,毛焦肉脫汗不得出,少氣不嗜食、暴驚狂言,喉痹,面無顏色,胸脅痛,飧泄膿血,小腸氣,偏風腿痿足不履地,熱風,風濕冷痹,䯒腫足跗不收,女子乳癰。此穴主瀉胃中之熱,與氣衝、三里、上巨虛同。
白話文:
巨虛穴位於三里穴下方三寸,在兩條筋骨的凹陷處,抬腳取穴。針刺三寸,艾灸三壯,《甲乙經》記載針刺八分。此外,《千金》說艾灸的壯數以年紀為準。巨虛穴主治臟氣不足、偏風、腳氣、腰腿手足麻木、足脛酸痛、骨髓寒痛、站立不穩、兩肋疼痛、腸絞痛、食積不化、喘息難行、腹脅脹滿、狂躁不安等症。此穴主瀉胃熱,與氣衝、三里、下巨虛穴的功效相同。
條口穴位於三里穴下方五寸,下廉穴上方一寸,抬腳取穴。針刺五分,艾灸三壯,《甲乙經》記載針刺八分。條口穴主治足膝麻木寒酸腫痛、跌傷腫脹、筋攣、濕痺腳底發熱、足部鬆弛無力、站立不穩等症。配合衝陽、絕骨穴,可治療足部鬆弛難行(《天星秘訣》)。
下巨虛穴位於上廉穴下方三寸,兩筋骨的凹陷處,蹲下抬腳取穴。針刺三寸,艾灸三壯,亦有記載針刺八分。下巨虛穴主治胃熱、毛髮枯焦、肉體消瘦、出汗不暢、氣短乏力、食慾不振、突然驚恐、胡言亂語、喉嚨腫痛、面容蒼白、胸脅疼痛、食積不化伴隨膿血、小腸氣、偏風導致腿部萎縮、腳不能着地、熱風、風濕寒痺、腿部腫脹、足跗關節鬆弛等症。此穴主瀉胃熱,與氣衝、三里、上巨虛穴的功效相同。
豐隆,在下廉下微後,斜對絕骨之中。針三分,灸三壯。主治頭痛面腫,喉痹不能言,風逆,癲狂見鬼好笑,厥逆,胸痛如刺,大小便難,怠惰,腿膝痠痛屈伸不便,腹痛,肢腫足清寒濕。兼上脘,刺心疼嘔吐,傷寒吐蛔。(《太乙歌》)兼肺俞,治痰嗽,又合湧泉、關元,可治屍勞。(《玉龍賦》)專治婦人心痛。(《席弘賦》)兼強間,治頭痛難禁。
解谿,在衝陽後一寸五分、足跗上繫鞋帶處陷中。針五分、留五呼,灸三壯。主治風氣面浮,頭痛目眩,生翳,厥氣上衝,喘咳,腹脹顛疾,煩心悲泣,驚瘛轉筋,霍亂大便下重、股膝䯒腫。又瀉胃熱善飢不食,食即支滿腹脹;及療痎瘧寒熱,須兼針厲兌、三里、解谿、商丘出血。治腹脹,腳跗痛,目眩頭疼,可灸七壯。(《神農經》)兼商丘,丘墟,堪追腳痛。(《玉龍賦》)兼陽谷,治驚悸怔忡。(《百證賦》)一傳;腹虛腫及足脛虛腫,灸之效;又氣逆發噎將死,灸之效。
白話文:
豐隆穴位於小腿前外側,在膝蓋下緣下方微後方,斜對著腓骨頭的內側。針刺深度為三分,灸艾三壯。主治頭痛、面部腫脹、喉嚨阻塞不能說話、風邪逆襲、癲狂症、看到鬼魂而發笑、厥逆症、胸部疼痛如針刺、大小便困難、怠惰乏力、腿膝痠痛屈伸不便、腹痛、肢體腫脹、足部冰冷濕寒等症狀。同時針刺豐隆穴配合上脘穴,可以治療心痛、嘔吐、傷寒吐蛔。配合肺俞穴可以治療痰嗽。配合湧泉穴、關元穴可以治療屍勞。豐隆穴專門治療婦人心痛。配合強間穴可以治療頭痛難忍。
解谿穴位於足背部,在衝陽穴後方一寸五分處,即足踝上方繫鞋帶的地方凹陷處。針刺深度為五分,留針時間為五個呼吸,灸艾三壯。主治風邪入侵導致的面部浮腫、頭痛、頭暈、眼生翳膜、厥氣上衝、喘咳、腹脹、癲癇、心煩意亂、悲傷哭泣、驚恐抽搐、霍亂、大便下墜、大腿和小腿腫脹等症狀。同時可以瀉除胃熱導致的食慾亢進、吃東西就腹脹等症狀。配合厲兌穴、三里穴、解谿穴、商丘穴瀉血,可以治療痎瘧寒熱。灸七壯可以治療腹脹、腳踝疼痛、頭暈、頭痛。配合商丘穴、丘墟穴可以治療腳痛。配合陽谷穴可以治療心悸怔忡。解谿穴還可以治療腹腔虛腫、足脛虛腫、氣逆導致的呼吸困難瀕死等症狀。
衝陽,在足跗上五寸正中,行高骨間動脈,去陷谷二寸。針三分、留十呼,灸三壯。《刺禁論》針跗上中大脈,血出不止死,即此穴也。主治偏風面腫,口眼喎斜,齒齲,傷寒發狂,振寒汗不出,腹堅大不嗜食,發寒熱,足痿跗腫,或胃瘧先寒後熱、喜見日月光,得火乃快然者,於方熱時針之出血,立寒。兼條口、絕骨,治足緩難行。(《天星秘訣》)
陷谷,在足面上,去內庭二寸,足大趾次趾本節後陷中。針五分、留七呼,灸三壯。一曰:針三分。主治面浮腫及水病善噫,腸鳴腹痛,汗不出,振寒痎瘧,瘧氣少腹痛或胃脈弦者瀉此,則水平而胃氣自盛。治水病,灸隨年壯。(《千金》)兼下脘,能平腹內腸鳴。(《百證賦》)
白話文:
衝陽穴位於腳背上,距足踝五寸正中央,沿着高骨間動脈,離陷谷穴二寸。針刺深度三分,留針時間十個呼吸,灸三壯。刺禁論中提到,針刺腳背正中的大血管,血流不止會致死,衝陽穴即在此處。主治偏風面腫、口眼歪斜、牙齒疼痛、傷寒發狂、發冷出汗、腹部硬脹不思飲食、發冷發熱、腳痿軟、腳背腫脹,以及胃瘧先冷後熱、喜光喜火、見火則精神振奮者,可在熱病發作時針刺放血,立竿見影。配合口穴、絕骨穴,可治腳軟難行。
陷谷穴位於腳面上,距內庭穴二寸,在足大趾與第二趾的關節後方凹陷處。針刺深度五分,留針時間七個呼吸,灸三壯。也有記載針刺深度為三分。主治面部浮腫、水腫、善於打嗝、腸鳴腹痛、不出汗、發冷、痎瘧、瘧疾氣滯少腹疼痛或胃脈弦緊者,可針刺泄氣,使水腫消退,胃氣恢復。治療水腫,灸灸數量隨年齡增減。配合下脘穴,能平息腹內腸鳴。
內庭,在次趾中趾之間,腳丫紋盡處,針三分、留十呼,灸三壯。《甲乙經》針二分、留二十呼。主治四肢厥逆,腹滿不得息,惡聞人聲,振寒,咽痛,口喎,齒齲,鼻衄,癮疹,赤白痢,瘧不嗜食。一傳:主療久瘧不愈並腹脹。兼臨泣,能理小腹之䐜(《玉龍賦》)治腹膨休遲。(《通玄賦》)三里、內庭,治肚腹病妙。(《千金》)治石蠱又大便不通,宜瀉此。(《捷徑》)兼合谷,治寒瘧,面腫及腸鳴。(《天星秘訣》)能治四肢厥,喜靜惡聞聲,癮疹,咽喉痛,數欠及牙疼,瘧疾不思食,耳鳴針便清。(《馬丹陽》)
厲兌,在足次趾外側端,去爪甲如韭葉。針一分、留一呼,灸一壯。主治屍厥,口噤氣絕、狀如中惡,心腹滿,水腫,熱病汗不出,寒熱瘧不食,面腫,喉痹,齒齲,惡風鼻不利,多驚發狂,好臥,足寒膝臏腫痛。與隱白相諧,治夢魘不寧。(《百證賦》)
白話文:
內庭穴位於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間,腳丫紋盡處。針刺深度三分,留針時間十個呼吸,艾灸三壯。另外,《甲乙經》記載針刺深度為二分,留針時間為二十個呼吸。內庭穴主治四肢厥逆、腹脹難以喘息、厭惡人聲、畏寒、咽喉疼痛、口歪、牙齒齲壞、鼻出血、癮疹、赤白痢、瘧疾不思飲食等症狀。也有記載稱該穴能治療久治不愈的瘧疾和腹脹。此外,結合臨泣穴可以治療小腹疼痛。三里穴和內庭穴一起使用,可以治療腹部疾病。內庭穴還可以用於治療石蠱症和便秘。配合合谷穴,可以治療寒瘧、面腫和腸鳴。內庭穴也能治療四肢厥逆、喜靜厭惡聲音、癮疹、咽喉疼痛、頻繁打哈欠、牙疼、瘧疾不思飲食、耳鳴等症狀。
厲兌穴位於足部第二趾外側端,距指甲一寸,如同韭菜葉長度。針刺深度一分,留針時間一呼,艾灸一壯。厲兌穴主治屍厥、口噤氣絕、如同中惡、心腹脹滿、水腫、熱病汗不出、寒熱瘧疾不思飲食、面腫、喉痹、牙齒齲壞、怕風鼻塞、容易驚恐發狂、嗜睡、足寒膝蓋腫痛等症狀。與隱白穴配合使用,可以治療夢魘不安。
足陽明胃經流注,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頞中,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迎香穴),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穴名),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穴名),循頰車(穴名),上耳前,過客主人(穴名),循髮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穴名),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衝(穴名)中。
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裡,下至氣衝中而合,以下髀關(穴名),抵伏兔(穴名),下入膝臏中(腿下脛上接處曰膝臏,謂膝之蓋骨也,下循䯒外廉(即上廉下解谿穴也),下足跗(月面曰跌,衝陽穴也),入中趾內間(陷谷穴);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別,下入中趾外間(內庭穴)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間,出其端(厲兌穴也,自此交入足太陰。
白話文:
足陽明胃經的經脈從鼻樑中央開始,沿著鼻樑外側向下,經過迎香穴,進入上顎齒縫,再從齒縫出來,繞過嘴唇,向下連接承漿穴,再沿著下顎後側向下,經過大迎穴、頰車穴,向上至耳前,經過客主人穴,沿著髮際線到額頭;其中一條分支從大迎穴向前下方到人迎穴,沿著喉嚨進入鎖骨上窩,向下穿過橫膈膜,連接到胃部和脾臟的經絡;另一條分支從鎖骨上窩向下經過乳房內側,沿著腹部兩側向下,經過氣衝穴。
另一條分支從胃部開始,向下沿著腹腔,到氣衝穴與前一支分支匯合,再向下經過髀關穴,到達伏兔穴,向下進入膝蓋骨內側,沿著脛骨外側向下,到達足部內側,進入中趾內側的陷谷穴;其中一條分支在膝蓋下方三寸處分出,向下進入中趾外側的內庭穴;另一條分支在足部內側分出,進入大趾與第二趾之間,再從大趾尖端出來,與足太陰脾經交會。
)是動則病洒洒然振寒,善伸數欠顏黑(顏即額也),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心動,欲獨閉戶牖而處,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賁響腹脹,是為骭厥(骭即脛之別名)。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瘧濕淫汗出,鼻衄,口喎唇疹,脛腫喉痹,大腹水腫,膝臏腫痛,循膺、乳、氣街、股、伏兔、䯒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餘於胃,則消穀善飢,尿色黃。
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胃中寒則脹滿。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靈樞》)辰時自迎香穴交於承泣穴,上行至頭維對人迎,循胸腹下至足趾厲兌穴上。(《入門》)陽明根於厲兌,結於⿰⺼⿱𡗗頁大,⿰⺼⿱𡗗頁大者鉗耳也。(《靈樞》)
白話文:
患病時,身體容易發抖,寒冷,經常伸懶腰,臉色發黑,病發時,害怕人與火,聽到木頭的聲音就會驚嚇,心慌,想要關閉門窗獨自待著,嚴重時甚至想要爬到高處唱歌,脫掉衣服亂跑,腹部發出響聲,脹滿,這就是腿厥。這屬於血氣受損導致的疾病,症狀包括狂躁、瘧疾、濕邪入侵、汗出不止、鼻出血、口歪、唇起疹子、小腿腫脹、喉嚨阻塞、腹部積水腫脹、膝蓋腫痛、胸部、乳房、腋窩、大腿、膝蓋下方、小腿外側、腳背等部位疼痛,中指無法使用。氣血旺盛的人,身體前部會感到熱,多餘的氣血聚集在胃部,就會食慾旺盛,尿液顏色發黃。氣血不足的人,身體前部會感到寒冷,胃部寒冷則會脹滿。氣血旺盛的人,人迎脈搏的力度是寸口脈的三倍,氣血虛弱的人,人迎脈搏的力度反而比寸口脈小。辰時(早上7-9點),氣血從迎香穴流向承泣穴,向上行至頭維穴,與人迎脈交匯,然後沿著胸腹向下流至足趾的厲兌穴。陽明經氣起源於厲兌穴,在⿰⺼⿱𡗗頁大穴匯聚,⿰⺼⿱𡗗頁大穴位於耳廓前方,按壓時會夾住耳朵。
足陽明胃經左右凡九十穴
厲兌,二穴,在足大趾次趾端外側,去爪甲如韭葉。足陽明脈之所出為井。針入一分,可灸一壯。(《銅人》)
內庭,二穴,在足大趾次趾外間陷中。(《銅人》)在足次趾與三趾歧骨間陷中。(《入門》)足陽明脈之所溜為滎。針入三分、留十呼,可灸三壯。(《銅人》)
陷谷,二穴,在足大趾次趾外間,本節後陷中,去內庭二寸。足陽明脈之所注為輸。針入一分、留七呼,可灸三壯。(《銅人》)
衝陽,二穴,一名會原。在足跗上五寸骨間動脈,去陷谷三寸。(《銅人》)在內庭上五寸骨間動脈。(《入門》)在足跗上五寸陷者中,搖足而得之。(《靈樞》)足陽明脈之所過為原。針入五分、留十呼,可灸三壯。(《銅人》)
白話文:
足陽明胃經左右共有九十個穴位。
厲兌穴位於足大趾次趾端外側,距離指甲約一韭葉長度,是足陽明經脈的起始點。針灸時,針刺深度約一分,可灸一壯。
內庭穴位於足大趾次趾外間凹陷處,是足陽明經脈的滎穴。針灸時,針刺深度約三分,留針時間十個呼吸,可灸三壯。
陷谷穴位於足大趾次趾外間,本節後凹陷處,距離內庭穴二寸,是足陽明經脈的輸穴。針灸時,針刺深度約一分,留針時間七個呼吸,可灸三壯。
衝陽穴位於足跗上五寸骨間動脈,距離陷谷穴三寸,又名會原穴,是足陽明經脈的原穴。針灸時,針刺深度約五分,留針時間十個呼吸,可灸三壯。
解谿,二穴,在衝陽後一寸半腕上陷中。(《銅人》)上衝陽一寸半陷者中。(《靈樞》)在足腕上系草鞋帶處,去內庭上六寸半。(《入門》)足陽明脈之行為經。針入五分、留五呼,可灸三壯。(《銅人》)
豐隆,二穴,在外踝上八寸,下廉䯒骨外廉間陷中。足陽明絡,別走太陰。針入三分,可灸三壯。(《銅人》)
下巨虛,二穴,一名下廉,在上廉下三寸。(《銅人》)在三里下六寸,當舉足取之。(《入門》)在上廉下三寸,兩筋兩骨罅陷宛宛中,蹲坐取之。(《資生》)針入八分,可灸三壯。(《銅人》)
條口,二穴,在下廉上一寸,上廉下一寸。(《銅人》)在三里下五寸,舉足取之。(《入門》)針入三分,禁不可灸。(《入門》)
白話文:
解谿,兩個穴位,位於衝陽穴後方一寸半,手腕上凹陷處。《銅人》記載,在衝陽穴向上方一寸半凹陷處。《靈樞》記載,在腳腕上綁草鞋帶的地方,距離內庭穴向上六寸半。《入門》記載。屬於足陽明經脈循行路線上的穴位。針灸時,針刺深度五分,留針時間五次呼吸,可以灸三壯。《銅人》記載。
豐隆,兩個穴位,位於外踝骨上方八寸,小腿外側脛骨外緣與腓骨之間的凹陷處。屬於足陽明經絡,另外通向足太陰經脈。針灸時,針刺深度三分,可以灸三壯。《銅人》記載。
下巨虛,兩個穴位,又名下廉,位於上廉穴下方三寸。《銅人》記載。位於三里穴下方六寸,抬腳時取穴。《入門》記載。位於上廉穴下方三寸,兩條筋和兩根骨頭之間的凹陷處,蹲著取穴。《資生》記載。針灸時,針刺深度八分,可以灸三壯。《銅人》記載。
條口,兩個穴位,位於下廉穴上方一寸,上廉穴下方一寸。《銅人》記載。位於三里穴下方五寸,抬腳時取穴。《入門》記載。針灸時,針刺深度三分,禁止灸。《入門》記載。
上巨虛,二穴,一名上廉,在三里下三寸。(《銅人》)在膝犢鼻下䯒外廉六寸,舉足取之;在三里下三寸,兩筋兩骨罅陷宛宛中。(《資生》)針入八分,可灸三壯。一云:隨年數為壯。(《銅人》)
三里,二穴,在膝下三寸,䯒骨外大筋內宛宛中。(《銅人》)在膝下三寸陷中,䯒骨外廉兩筋肉分間;(《內經》)在犢鼻下三寸,䯒骨外廉分入肉間。(《入門》)以手約膝取中指梢盡處是穴;(《得效》)深則足趺陽脈不見,按之太衝脈不動是正穴。(《資生》)足陽明脈之所入為合。針入一寸,可灸七壯,一云:三壯。(《銅人》)《明堂》云: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氣上衝目。三里下三寸為上廉,復下三寸為下廉,大腸屬上廉,小腸屬下廉,足陽明胃脈也,然則是大腸、小腸皆屬於胃也。(《靈樞》)點三里穴,但按趺陽脈不應,方是正穴。(《丹心》)
白話文:
上巨虛,有兩個穴位,又名上廉,位於三里穴下方三寸處。(《銅人》)在膝蓋犢鼻穴下方外側邊緣六寸,抬腳取穴;也位於三里穴下方三寸,兩條筋骨之間凹陷處。(《資生》)針刺深度八分,可灸三壯。也有人說,灸的壯數應根據年齡而定。(《銅人》)
三里,有兩個穴位,位於膝蓋下方三寸,脛骨外側大筋內側凹陷處。(《銅人》)位於膝蓋下方三寸凹陷處,脛骨外側邊緣兩條肌肉分開的縫隙之間;(《內經》)位於犢鼻穴下方三寸,脛骨外側邊緣分開進入肌肉之間。(《入門》)用手指握住膝蓋,中指尖所指處即為穴位;(《得效》)針刺深度適當,足背陽脈消失,按壓太衝穴時脈搏無動靜,才是正確的穴位。(《資生》)足陽明脈在此穴位匯合。針刺深度一寸,可灸七壯,也有人說,灸三壯即可。(《銅人》)《明堂》記載:人到三十歲以後,如果不灸三里穴,就會導致氣血上衝眼睛。三里穴下方三寸為上廉,再往下三寸為下廉,大腸屬於上廉,小腸屬於下廉,都是足陽明胃脈,因此大腸和小腸都屬於胃。(《靈樞》)點按三里穴時,只有按壓足背陽脈沒有反應,才是正確的穴位。(《丹心》)
犢鼻,二穴,在膝臏下䯒骨上,骨解大筋中。(《銅人》)膝臏下䯒挾解大筋中。(《資生》)在膝頭眼外側大筋陷中。針入六分,禁不可灸。(《入門》)
梁丘,二穴,在膝上二寸兩筋間。足陽明之郄。針入三分,可灸三壯。(《銅人》)
陰市,二穴,一名陰鼎。在膝上三寸,伏兔下陷中。(《銅人》)在膝內輔骨後,大筋下小筋上、屈膝得之。(《資生》)在膝上,當伏兔下行二寸,臨膝取之(《綱目》)。針入三分、留七呼,禁不可灸(《銅人》)
伏兔,二穴,一名外丘。在膝上六寸起肉是。一云:在膝蓋上七寸。(《銅人》)在膝髀罅上六寸向里,正跪正坐而取之。(《入門》)針入五分,禁不可灸。(《銅人》)
白話文:
犢鼻穴位於膝蓋骨下方,脛骨上緣,與解剖學上的股四頭肌腱之間。膝蓋骨下方,脛骨上緣兩側,股四頭肌腱之間。(《資生》)膝蓋外側,股四頭肌腱凹陷處。針刺深度為六分,不可灸。(《入門》)
梁丘穴位於膝蓋上方二寸,兩條肌肉之間。為足陽明經的郄穴。針刺深度為三分,可灸三壯。(《銅人》)
陰市穴位於膝蓋上方三寸,伏兔穴下方凹陷處。(《銅人》)位於膝蓋內側,脛骨外側髁後方,股四頭肌腱下方,腓腸肌腱上方,屈膝時可觸摸到。(《資生》)位於膝蓋上方,伏兔穴下方二寸,臨近膝蓋處。(《綱目》)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七個呼吸時間,不可灸。(《銅人》)
伏兔穴位於膝蓋上方六寸,肌肉隆起處。亦有說法認為位於膝蓋上方七寸。(《銅人》)位於膝蓋與股骨之間上方六寸,向內側取穴,正跪或正坐時取穴。(《入門》)針刺深度為五分,不可灸。(《銅人》)
髀關,二穴,在膝上伏兔後交紋中。(《銅人》)在膝上伏兔後胯骨橫紋中。(《入門》)針入六分,可灸,三壯。(《銅人》)
氣衝,二穴,一名氣街。在歸來下鼠蹊上一寸動脈中。(《銅人》)在腹臍下、橫骨兩端鼠蹊上。(《資生》)在天樞下八寸動脈。(《入門》)可灸七壯,禁不可針。(《銅人》)
歸來,二穴,在水道下二寸。(《銅人》)在天樞下七寸。(《入門》)針入八分,可灸五壯。(《銅人》)
水道,二穴,在大巨下三寸、天樞下五寸。針入二寸五分,可灸五壯。(《銅人》)
大巨,二穴,在外陵下一寸。針入五分,可灸五壯。(《銅人》)
白話文:
髀關位於膝蓋上方,伏兔穴後方交界處的橫紋中。針刺六分深,可灸,灸三壯。氣衝位於歸來穴下方鼠蹊部上一寸的動脈處,又名氣街。在臍下橫骨兩端鼠蹊部,或天樞穴下方八寸的動脈處。可灸七壯,禁針。歸來位於水道穴下方二寸,或天樞穴下方七寸。針刺八分深,可灸五壯。水道位於大巨穴下方三寸,天樞穴下方五寸。針刺二寸五分深,可灸五壯。大巨位於外陵穴下方一寸。針刺五分深,可灸五壯。
外陵,二穴,在天樞下一寸。針入八分,可灸五壯。(《銅人》)
天樞,二穴,一名長溪。一名谷門。大腸之募也。在肓俞旁一寸五分、夾臍二寸。(《銅人》)魂魄之舍不可針,合臍相去各三寸。(《資生》)平臍旁各三寸。(《入門》)針入八分、留七呼,可灸百壯。(《銅人》)
滑肉門,二穴,在太乙下一寸。針入八分,可灸五壯。(《銅人》)
大乙,二穴,在關門下一寸。針入八分,可灸五壯。(《銅人》)
關門,二穴,在梁門下一寸。針入八分,可灸五壯。(《銅人》)
粱門,二穴,在承滿下一寸。針入八分,可灸五壯。(《銅人》)
白話文:
外陵,兩個穴位,位於天樞穴下方一寸。針刺深度八分,可灸五壯。
天樞,兩個穴位,又名長溪、谷門。是大腸經的募穴。位於肓俞穴旁一寸五分、距離肚臍兩寸。魂魄的居所不可針刺,與肚臍各相距三寸。針刺深度八分、留針時間七呼,可灸百壯。
滑肉門,兩個穴位,位於太乙穴下方一寸。針刺深度八分,可灸五壯。
大乙,兩個穴位,位於關門穴下方一寸。針刺深度八分,可灸五壯。
關門,兩個穴位,位於梁門穴下方一寸。針刺深度八分,可灸五壯。
梁門,兩個穴位,位於承滿穴下方一寸。針刺深度八分,可灸五壯。
承滿,二穴,在不容下一寸。(《銅人》)夾巨闕兩旁各一寸半。(《資生》)針入八分,可灸五壯。(《銅人》)
不容,二穴,在幽門旁相去一寸五分。(《銅人》)在幽門兩旁各一寸五分,去任脈二寸、直四肋端。(《綱目》)平巨闕旁三寸,挺身取之。(《入門》)夾鳩尾當乳下三寸。(《資生》)針入五分,可灸五壯。(《銅人》)
乳根,二穴,在乳中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銅人》)在當乳下一寸六分。《入門》、《資生》並云:一寸六分。(《綱目》)針入三分,可灸五壯。(《銅人》)
乳中,二穴,當乳中是。(《銅人》)即乳頭上也。(《入門》)針宜淺刺二分,禁不可灸。(《入門》)
白話文:
承滿穴,兩個穴位,位於不容穴下方一寸處。《銅人》記載。位於巨闕穴兩側各一寸半。《資生》記載。針刺深度八分,可灸五壯。《銅人》記載。
不容穴,兩個穴位,位於幽門旁相距一寸五分。《銅人》記載。位於幽門兩側各一寸五分,距離任脈二寸,直達第四肋骨末端。《綱目》記載。位於巨闕穴旁三寸,挺直身體取穴。《入門》記載。位於鳩尾穴兩側,當乳房下方三寸處。《資生》記載。針刺深度五分,可灸五壯。《銅人》記載。
乳根穴,兩個穴位,位於乳房中央向下陷凹處一寸六分,仰頭取穴。《銅人》記載。位於乳房下方一寸六分。《入門》、《資生》也記載:一寸六分。《綱目》記載。針刺深度三分,可灸五壯。《銅人》記載。
乳中穴,兩個穴位,位於乳房中央。《銅人》記載。即乳頭上方。《入門》記載。針刺宜淺,深度二分,不可灸。《入門》記載。
膺窗,二穴,在屋翳下一寸六分。針入三分,可灸五壯。(《銅人》)
屋翳,二穴,在庫房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針入三分,可灸五壯。(《銅人》)
庫房,二穴,在氣戶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針入三分,可灸五壯。(《銅人》)
氣戶,二穴,在巨骨下夾俞府兩旁,相去各二寸陷中,仰而取之。針入三分,可灸五壯。(《銅人》)自氣戶至乳根六穴,去膺中行各四寸,相去各一寸六分。(《資生》)
缺盆,二穴,一名天蓋。在肩前橫骨陷中。可灸三壯,禁不可針。(《銅人》)肩前廉六穴:臑會極外、肩髃次之、缺盆極里。(《綱目》)
白話文:
「膺窗」穴,兩個穴位,位於「屋翳」穴下方一寸六分處。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三分,可灸五壯。
「屋翳」穴,兩個穴位,位於「庫房」穴下方一寸六分處的凹陷處,仰著身體取穴。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三分,可灸五壯。
「庫房」穴,兩個穴位,位於「氣戶」穴下方一寸六分處的凹陷處,仰著身體取穴。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三分,可灸五壯。
「氣戶」穴,兩個穴位,位於「巨骨」穴下方「俞府」穴兩側,相距各二寸的凹陷處,仰著身體取穴。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三分,可灸五壯。從「氣戶」穴到「乳根」穴共有六個穴位,與「膺中」穴各相距四寸,彼此之間相距一寸六分。
「缺盆」穴,兩個穴位,又名「天蓋」,位於肩膀前方橫骨的凹陷處。可灸三壯,禁止針刺。肩膀前方廉六穴分別是:臑會穴在最外側、肩髃穴次之、缺盆穴在最裡面。
氣舍,二穴,在頸直人迎下,挾天突旁陷中。針入三分,可灸三壯。(《銅人》)
水突,二穴,一名水門。在頸大筋前、直人迎下。針入三分,可灸三壯。(《銅人》)
人迎,二穴,一名五會。在頸大動脈應手、挾結喉兩旁各一寸五分,仰而取之,以候五臟氣。針入四分,若過深則殺人,禁不可灸。(《銅人》)
頭維,二穴,在額角、入髮際本神旁一寸五分。針入三分,禁不可灸。(《銅人》)
下關,二穴,在上關下。(《銅人》)在客主人下(即上關穴),且前動脈下廉。(《綱目》)合口有空,張口則閉,宜側臥閉口取穴。(《入門》)針入四分,得氣即瀉,禁不可灸。(《銅人》)側面部在耳前十二穴:頭維居上,禾髎、客主人次之,耳門又次之,聽會又次之,下關居下。(《綱目》)
白話文:
氣舍穴位於頸部,直人迎穴下方,天突穴兩側凹陷處。針刺深度為三分,可灸三壯。
水突穴位於頸部,又名水門穴。在頸部大筋前,直人迎穴下方。針刺深度為三分,可灸三壯。
人迎穴位於頸部,又名五會穴。在頸部大動脈搏動處,結喉兩側各一寸五分,仰頭取穴,可觀察五臟氣息。針刺深度為四分,過深會致命,不可灸。
頭維穴位於額角,入髮際本神穴旁一寸五分。針刺深度為三分,不可灸。
下關穴位於上關穴下方,在客主人穴下方,且前動脈下緣。合口時有空隙,張口時則閉合,宜側臥閉口取穴。針刺深度為四分,得氣後即瀉,不可灸。側面部耳前有十二個穴位,頭維位於最上,禾髎、客主人次之,耳門又次之,聽會再其次,下關位於最下。
頰車,二穴,一名機關。在耳下曲頰端近前陷中,側臥開口取之。(《銅人》)在耳下八分,小近前曲頰端陷中,開口有空。(《入門》)針入四分,得氣即瀉,可灸七壯至七七壯。(《銅人》)
大迎,二穴,在曲頷前一寸二分骨陷中,動脈又以口下當兩肩取之。針入三分、留七呼,可灸三壯。(《銅人》)
地倉,二穴,一名胃維。挾口吻旁四分外。(《銅人》)如近下有脈微微動者是。(《綱目》)針入三分、留五呼,日可灸二七壯至七七壯止。艾炷若大,口轉喎,卻灸承漿七七壯,即愈。(《銅人》)
巨髎,二穴,在挾鼻孔旁八分,直目瞳子。針入三分,可灸七壯。(《銅人》)
白話文:
頰車,兩個穴位,又名機關。位於耳下曲頰末端靠近前方的凹陷處,側臥開口取穴。針刺深度四分,得氣後即瀉,可灸七壯至七七壯。
大迎,兩個穴位,位於曲頷前方一寸二分骨陷中,動脈也位於口下正對兩肩的部位。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次呼吸,可灸三壯。
地倉,兩個穴位,又名胃維。位於口角旁四分外側。如果靠近下方有脈搏微微跳動,那就是穴位。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五次呼吸,每天可灸二七壯至七七壯。如果艾炷過大,導致口角歪斜,則灸承漿穴七七壯,即可痊癒。
巨髎,兩個穴位,位於鼻孔旁八分,與眼瞳直線對應。針刺深度三分,可灸七壯。
四白,二穴,在目下一寸,直目瞳子。針入三分,若針深,令人目烏色,可灸七壯。(《銅人》)
承泣,二穴,在目下七分,直目瞳子。禁不宜針,針之令人目烏色,可灸三壯。(《銅人》)
足太陰脾經(共二十一穴)
陷白,在足大趾內側端,去爪甲角如韭葉。針一分、留三呼,灸三壯。主治腹脹,喘滿不得臥,嘔吐食不下,胸中痛,煩熱,暴泄,衄血,屍厥,不識人,足寒不得溫,婦人月事過時不止,針之立愈,小兒客忤、驚風。兼厲兌,治夢魘不寧。
大都,在大趾內側,第二節後、本節前骨縫白肉際陷中,居孤拐前。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主治熱病汗不出,不得臥,身重骨痛,傷寒手足逆冷,腹滿嘔吐悶亂,腰痛不可俯仰,四肢腫痛,凡婦人孕不論月數及生產後未滿百日,俱不宜灸。治大便難,灸隨年壯;又霍亂下瀉不止,灸七壯。(《千金》)兼橫骨,治氣滯腰痛不能立。(《席弘賦》)兼經渠,治熱病汗不出。(《百證賦》)
白話文:
四白穴位於眼睛下方一寸處,與瞳孔在同一垂直線上。針刺深度為三分,過深會導致眼睛發黑。可以灸七壯。承泣穴位於眼睛下方七分處,與瞳孔在同一垂直線上。禁針,針刺會導致眼睛發黑,可以灸三壯。
陷白穴位於足大趾內側端,距離指甲角一韭葉的距離。針刺深度為一分,留針時間為三呼,可以灸三壯。主要治療腹脹、喘滿不能平躺、嘔吐、胸痛、煩躁發熱、腹瀉、鼻出血、昏迷不醒、不認識人、足部冰冷、婦女月經週期過長、小兒驚厥、噩夢驚擾等。
大都穴位於足大趾內側,第二節後方、第一節前方骨縫的白肉交界處,位於孤拐穴前方。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時間為七呼,可以灸三壯。主要治療發燒不退、汗出不暢、不能平躺、身體沉重骨頭疼痛、傷寒症手腳冰冷、腹脹嘔吐、腰痛難以彎腰、四肢腫痛等。婦女無論懷孕幾月或生產後未滿百日均不宜灸。治療便秘,灸灸的數量隨年齡增加而增加;治療霍亂引起的腹瀉,灸七壯。
太白,大趾後孤拐正中,赤白肉際陷中。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主治身熱煩滿,腹脹食不化,嘔吐,瀉痢膿血,腰痛,大便難,氣逆霍亂,腹中切痛腸鳴,膝、股、䯒酸,轉筋,身重骨痛。治痔漏。(《玉龍賦》)能宣導於氣衝。(《通玄賦》)
公孫,在足大趾後、孤拐後旁腳邊陷中。針四分、留七呼,灸三壯。《甲乙經》曰:留二十呼。主治寒瘧不食,癇氣好太息,多寒熱汗出,喜嘔,卒面腫,心煩多飲,膽虛、腹虛水腫,腹脹如鼓,脾冷胃痛。治腹脹心疼,可灸七壯。(《神農經》)治肚疼,須兼內關相應。(《席弘賦》)脾冷胃疼,瀉公孫而立愈。(《標幽賦》)兼照海,治傷寒四日太陰經,再行內關。(《攔江賦》)
白話文:
太白穴位於大腳趾後方,腳踝骨突起處正中央,赤白肉交界處凹陷之中。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呼,艾灸三壯。主治發熱煩躁,腹部脹滿,食慾不振,嘔吐,腹瀉帶膿血,腰痛,排便困難,氣逆,霍亂,腹部劇烈疼痛,腸鳴,膝蓋、大腿、小腿酸痛,抽筋,全身沉重骨頭疼痛。治療痔瘡和漏肛。太白穴能宣導氣衝穴。
公孫穴位於腳大趾後方、腳踝骨突起處旁側的凹陷之中。針刺深度四分,留針七呼,艾灸三壯。《甲乙經》記載:留針二十呼。主治寒瘧,食慾不振,癲癇,喜歡嘆氣,經常出現寒熱交替,汗出,容易嘔吐,突然面部腫脹,心煩口渴,膽虛,腹部虛弱水腫,腹部脹滿如鼓,脾胃寒涼疼痛。治療腹脹心疼,可艾灸七壯。治療肚子疼痛,需要配合內關穴。脾胃寒涼疼痛,針刺公孫穴可立即痊癒。配合照海穴,治療傷寒病發四天,屬於太陰經,再針刺內關穴。
商丘,在內踝正下微前。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主治胃脘痛,腹脹腸鳴不便,脾虛令人不樂,身寒善太息。心悲氣逆,喘嘔舌強,脾積痞氣,黃疸,寒瘧,體重肢節痛,怠惰嗜臥,骨疽,痔疾,陰股內痛,狐疝走引,小腹疼痛不可俯仰。治脾虛腹脹,胃脘痛,可灸七壯。(《神農經》)兼解谿、丘墟,堪追腳痛。(《玉龍賦》)專治痔漏最良。(《百證賦》)
三陰交,在內踝上,除踝三寸。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妊娠不可針。主治脾胃虛弱,心腹脹滿,不思飲食,脾病身重四肢不舉,飧泄痢血,痃癖,臍下痛不可忍,中風卒厥不省人事,膝內廉痛,足痿不行。凡女人產難,月水不禁,赤白帶下,先瀉後補,小腸疝氣偏墜,木腎腫痛,小便不通,渾身浮腫,先補後瀉。內踝上三寸、絕骨宛宛中,灸五十壯。主咳逆虛勞,寒損憂恚,筋骨攣痛,又主心中咳逆,泄注腹滿,喉痹項頸滿,腸痔,逆氣,痔血,陰急,鼻衄,骨瘡,大小便澀,鼻中乾燥,煩滿狂易走氣。凡二十二種病,皆當灸之也。又男女夢與人交,泄精,三陰交灸五壯,喜夢泄神良。又治霍亂手足逆冷,灸七壯不瘥,更七壯。又治勞淋,灸百壯,三報之。又痔疾,針入三分,亦主大便不利。又治氣㿗、水㿗、卵偏大上入腹,灸隨年壯。(《千金》)兼三里、絕骨,治連延腳氣。(《玉龍賦》)兼針氣海,專司白濁久遺精,(《百證賦》)冷嗽宜補合谷,卻須瀉此穴。又腳痛膝腫,針三里,又須兼懸鐘、二陵、三陰交、太衝,引氣並治指頭麻木。(《席弘賦》)兼合谷,治脾病血氣;又兼承山,治胸膈痞滿,飲食自喜。(《天星秘訣》)兼莧菜,治小腸疝氣。(《乾坤生意》)
白話文:
商丘穴
商丘穴,位於內踝骨正下方稍微偏前一點的位置。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個呼吸的時間,灸三壯。
主治:
- 胃脘痛
- 腹脹腸鳴,排便不順
- 脾虛導致情緒不佳,身體寒涼,容易嘆氣
- 心臟鬱結導致氣逆,喘息嘔吐,舌頭僵硬
- 脾積(脾臟積聚病變)、痞氣(氣機阻滯)
- 黃疸
- 寒瘧(寒性瘧疾)
- 身體沉重,肢節疼痛
- 懶惰嗜睡
- 骨頭潰爛
- 痔疾
- 陰部內側疼痛
- 狐疝(睪丸下降至陰囊的疝氣)走竄牽引疼痛
- 小腹疼痛,無法彎腰或仰頭
治脾虛腹脹、胃脘痛,可灸七壯。
其他醫書記載:
- 《玉龍賦》:與解谿穴、丘墟穴配合,可治療腳痛。
- 《百證賦》:專治痔漏,效果最佳。
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位於內踝骨上方,距內踝骨三寸的位置。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個呼吸的時間,灸三壯。孕婦禁用針刺。
主治:
- 脾胃虛弱
- 心腹脹滿,不思飲食
- 脾病導致身體沉重,四肢無力
- 飧泄(飯後即瀉)、痢疾、便血
- 痃癖(脾胃積聚,導致腹脹疼痛)
- 臍下疼痛難忍
- 中風昏厥,神志不清
- 膝蓋內側疼痛
- 足部痿弱,無法行走
女性:
- 產後難產
- 月經不調
- 赤白帶下
- 小腸疝氣下垂
- 腎臟腫痛
- 尿路不通
- 全身浮腫
灸法:
- 內踝骨上方三寸、絕骨穴處,灸五十壯。
- 主治咳嗽氣逆、虛勞、寒氣損傷導致的憂鬱、筋骨攣縮疼痛。
- 也主治心中咳嗽氣逆、泄瀉腹脹、喉嚨阻塞、頸項部腫脹、腸痔、氣逆、痔瘡出血、陰部急迫、鼻出血、骨頭瘡瘍、大小便困難、鼻子乾燥、煩躁不安、神志不清、易於發怒、氣喘等。共計二十二種疾病,皆可灸治。
其他功效:
- 男女夢遺、遺精,灸三陰交穴五壯,可改善夢遺、遺精現象。
- 治療霍亂導致的手足冰冷,灸七壯,若無效可再灸七壯。
- 治療勞淋(勞損引起的尿頻、尿急),灸百壯,分三次灸完。
- 治療痔疾,針刺深度三分,也可改善排便不順。
- 治療氣痢、水痢(脾胃虛寒導致的腹瀉)、卵巢腫大上移至腹部,灸治壯數根據患者年齡而定。
其他醫書記載:
- 《玉龍賦》:與三里穴、絕骨穴配合,可治療腳氣病。
- 《百證賦》:與氣海穴配合,專治白濁、久遺精。
- 《席弘賦》:腳痛膝腫,針刺三里穴,並配合懸鐘穴、二陵穴、三陰交穴、太衝穴,可引導氣血流通,治療指尖麻木。
- 《天星秘訣》:與合谷穴配合,可治療脾病血虛;與承山穴配合,可治療胸膈痞滿,飲食不思。
- 《乾坤生意》:與莧菜配合,可治療小腸疝氣。
註解:
- 三分:針刺深度約為三釐米。
- 七呼:留針七個呼吸的時間。
- 三壯:灸艾條三柱。
- 絕骨穴:位於足內踝骨上緣,脛骨內側緣凹陷處。
- 氣海穴:位於下腹部,肚臍正下方約一點五寸處。
- 合谷穴:位於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近掌骨根部凹陷處。
- 承山穴:位於小腿後面,腓腸肌兩頭之間,當伸直小腿時,在跟腱上端凹陷處。
- 莧菜:一種常見的蔬菜,可入藥。
漏谷,在內踝上六寸、骨下陷中。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主治膝痹腳冷不仁,腸鳴腹脹,痃癖冷氣小腹痛,飲食不為肌膚,小便不利,失精。
地機,在膝下五寸內側、骨下陷下。針三分,灸五壯。主治腰痛不可俯仰,溏泄腹脹,水腫,不嗜食,精不足,小便不利,足痹痛,女子癥瘕。兼血海,治婦人經事之改常。(《百證賦》)
陰陵泉,在膝下內輔骨下陷中,與陽陵泉相對,去膝橫開一寸大。針五分、留七呼,灸三壯。主治腹中寒痛脹滿,喘逆不得臥,小便不利,氣淋,寒熱不節,腰痛不可俯伸,霍亂,疝瘕,遺尿泄瀉,陰痛,足膝紅腫。治小便不通,疝瘕,可灸七壯。(《神農經》)小便失禁不覺,針五分,灸隨年壯。又水腫不得臥,灸百壯。(《千金》)兼陽陵,治膝腫之難消。(《玉龍賦》)腸中切痛,陰陵調。(《太乙歌》)治腳氣。(《靈光賦》)治心胸滿。兼承山,飲食自思。又腳痛膝腫,針三里,又須兼懸鐘、二陵、三陰交,太衝行氣並治指頭麻木。(《席弘賦》)兼水分,能去水腫臍盈。(《百證賦》)能開通水道。(《通玄賦》)若是小腸連臍痛,先針陰陵後湧泉。(《天星秘訣》)
白話文:
漏谷穴位於內踝骨上六寸,骨頭下方凹陷處。針刺三分,留針七個呼吸,灸三壯。主治膝蓋疼痛、腳冷麻木、腸鳴腹脹、痃癖(脾胃虛弱)、腹部冷痛、飲食不化、小便不利、遺精。
地機穴位於膝蓋下方五寸內側,骨頭下方凹陷處。針刺三分,灸五壯。主治腰痛難以彎腰,腹瀉腹脹、水腫、食慾不振、精氣不足、小便不利、腳麻痺疼痛,婦女子宮病變。配合血海穴,可治療婦女月經不調。
陰陵泉穴位於膝蓋下方內踝骨下方凹陷處,與陽陵泉穴相對,距離膝蓋橫開一寸。針刺五分,留針七個呼吸,灸三壯。主治腹部寒痛脹滿、喘不過氣來無法平躺、小便不利、氣淋(尿頻)、寒熱不均、腰痛難以彎腰、霍亂(急性腸胃炎)、疝氣、遺尿腹瀉、陰部疼痛、腳膝紅腫。治療小便不通、疝氣,可灸七壯。小便失禁,針刺五分,灸隨年齡壯數。水腫無法平躺,灸一百壯。配合陽陵泉穴,治療膝蓋腫脹難消。腸道劇烈疼痛,針刺陰陵泉穴。治療腳氣。治療心胸滿悶。配合承山穴,治療飲食思慮過度。腳痛膝蓋腫脹,針刺三里穴,還要配合懸鐘、二陵、三陰交、太衝穴行氣,並治療手指麻木。配合水分穴,可治療水腫腹脹。能疏通水道。小腸連接肚臍疼痛,先針刺陰陵泉穴,再針刺湧泉穴。
血海,在膝臏上一寸內廉白肉際陷中。針五分,灸五壯。主治女子崩中漏下、月事不調、帶下,逆氣腹脹,先補後瀉。又主腎臟風,兩腿瘡癢濕不可當。兼地機,治婦人經事之改常;又兼衝門,治痃癖有驗。(《百證賦》)兼氣海,療五淋。(《靈光賦》)
箕門,在魚腹上越兩筋間,陰股內廉動脈應手。針三分、留六呼,灸三壯。一云:禁針。主治小便不通,遺尿,鼠蹊腫痛。
衝門,上去大橫五寸,橫骨兩端去中行三寸半,橫直關元,上直府舍,下直髀關。針七分,灸五壯。主治中寒積聚,淫濼陰疝,妊娠衝心,難乳。兼氣衝,治帶下產崩;又兼血海,治痃癖。(《百證賦》)
白話文:
血海穴位於膝蓋骨上方一寸,靠近內側邊緣的白色肌肉凹陷處。針灸深度為五分,灸灸五壯。主要治療婦女崩漏、月經不調、白帶異常、逆氣腹脹等症狀,先補後瀉。也能治療腎臟風、腿部瘡癢濕疹。與地機穴配合,治療婦女經期異常;與衝門穴配合,治療痃癖。
箕門穴位於小腹上,兩條筋之間,陰部內側邊緣動脈跳動處。針灸深度為三分,留針六個呼吸,灸灸三壯。有人說此穴禁止針灸。主要治療小便不通、尿失禁、鼠蹊部腫痛。
衝門穴位於腹部,從大橫穴向上五寸,兩側橫骨中點向外三寸半,橫向與關元穴相連,向上與府舍穴相連,向下與髀關穴相連。針灸深度為七分,灸灸五壯。主要治療寒積聚、陰疝、孕婦心悸、乳汁不通等症狀。與氣衝穴配合,治療白帶異常、產後崩漏;與血海穴配合,治療痃癖。
府舍,在腹結下三寸,去腹中行三寸半,橫直氣海。針七分,灸五壯。主治疝癖,腹脅滿痛上下搶心,積聚痹痛,厥氣霍亂。
腹結,在大橫下一寸三分,去腹中行三寸半,橫直臍。針七分,灸五壯。主治咳逆,繞臍腹痛,中寒瀉痢,心痛。
大橫,在腹結上一寸三分,橫直水分、下脘之中。針七分,灸五壯。主治大風逆氣,四肢不舉,多寒善悲。主多寒洞痢,四肢不舉,灸隨年壯。又多汗,四肢不舉少力,灸橫紋五十壯。在夾臍相去七寸,亦屬此穴。兼天衝穴,治反悲哭。(《百證賦》)
腹哀,在日月下寸半,去腹中行三寸半,橫直中脘。針三分,灸五壯。《甲乙經》針七分。主治寒中食不化,大便膿血,腹痛。
白話文:
府舍穴位於肚臍下方三寸,深入腹中三寸半,橫向與氣海穴同一直線。針刺深度七分,灸灼五壯。主治疝氣、腹脅疼痛、上下牽扯至心、積聚、痹痛、厥氣、霍亂等症狀。
腹結穴位於大橫穴下方一寸三分,深入腹中三寸半,橫向與肚臍同一直線。針刺深度七分,灸灼五壯。主治咳嗽逆氣、繞臍腹痛、寒邪入侵導致的腹瀉痢疾、心痛等症狀。
大橫穴位於腹結穴上方一寸三分,橫向與水分、下脘穴同一直線。針刺深度七分,灸灼五壯。主治大風逆氣、四肢麻痺、畏寒怕冷、情緒低落等症狀。主治寒邪入侵導致的腹瀉痢疾、四肢麻痺,灸灼次數根據年齡而定。另外,對於多汗、四肢無力,則灸灼橫紋五十壯。大橫穴也位於肚臍兩側七寸處,與天衝穴合用,可以治療因情緒低落而反覆哭泣的症狀。
腹哀穴位於肚臍上方一寸半,深入腹中三寸半,橫向與中脘穴同一直線。針刺深度三分,灸灼五壯。《甲乙經》中記載針刺深度為七分。主治寒邪入侵導致的消化不良、大便帶膿血、腹痛等症狀。
食竇,在天溪下一寸六分,自中庭外橫開五寸半微上些中間,有步廊。針四分,灸五壯,主治胸脅支滿,咳唾逆氣,飲不下膈有水聲。
天溪,直乳頭後二寸。針四分,灸五壯。主治胸滿,喘逆上氣,喉中作聲,婦人乳腫,賁癰。
胸鄉,有周榮下一寸六分。針四分,灸五壯。主治胸脅支滿、引背痛不得臥轉側。
周榮,在中府下一寸六分。針四分,灸五壯。主治胸滿不得俯仰,咳逆食不下。
大包,在淵腋下三寸,橫直日月。針三分,灸三壯。主治胸中喘痛,腹有大氣不得息,實則其身盡寒,虛則百節皆縱。
足太陰脾經流注,足太陰之脈,起於大趾之端(隱白穴),循趾內側白肉際(大都穴),過核骨後(太白穴),上內踝前廉(商丘穴),上腨內(腨謂脛之魚腹也),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循膝股內前廉(《陰陵泉穴》),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自此交入手少陰)。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身體皆重。
白話文:
食竇穴位於天溪穴下方一寸六分,從中庭外側橫開五寸半微向上,中間有步廊。針刺四分,灸五壯,可以治療胸脅脹滿、咳嗽痰多、呼吸逆氣、飲水不下咽伴有水聲等症狀。
天溪穴位於乳頭後方二寸。針刺四分,灸五壯,可以治療胸部脹滿、呼吸困難、喘逆上氣、喉嚨有聲音、婦女乳房腫痛、賁門腫毒等症狀。
胸鄉穴位於周榮穴下方一寸六分。針刺四分,灸五壯,可以治療胸脅脹滿、牽引背部疼痛,無法平躺或翻身等症狀。
周榮穴位於中府穴下方一寸六分。針刺四分,灸五壯,可以治療胸部脹滿、無法俯仰、咳嗽逆氣、食不下咽等症狀。
大包穴位於腋窩下方三寸,橫直與日月穴相連。針刺三分,灸三壯,可以治療胸部喘痛、腹部有氣喘不過來、實證則全身冰冷、虛證則百節皆鬆弛無力等症狀。
足太陰脾經從大趾端(隱白穴)起,沿趾內側白肉際(大都穴)循行,經過核骨後(太白穴),上至內踝前緣(商丘穴),沿脛骨內側(脛之魚腹),上至膝蓋內側(陰陵泉穴),進入腹部,與脾經相連,並絡於胃經,向上穿過膈肌,到達咽喉,連接舌根,散布於舌下。其支脈從胃經分出,向上穿過膈肌,到達心臟(在此交入手少陰心經)。足太陰脾經脈氣運行異常,會導致舌根強硬、吃東西就嘔吐、胃脘痛、腹脹善於打嗝等症狀,但一旦通暢,就會感覺舒適,如同衰竭之狀,身體也變得沉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體不能動搖,食不下,煩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閉,黃疸,不能臥,強立股膝內腫厥,足大趾不用。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靈樞》)巳時自衝陽過交與隱白,循腿腹上行至腋下大包穴止。(《入門》)太陰根於隱白,結於太倉。
(《靈樞》)
足太陰脾經左右凡四十二穴
隱白,二穴,在足大趾端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足太陰脈之所出為井。針入一分、留三呼,禁不可灸。(《銅人》)
大都,二穴,在足大趾內側,本節前陷中。(《銅人》)在本節內側白肉際。(《資生》)足太陰脈之所溜為滎。針入二分、留七呼,可灸三壯。(《靈樞》)
白話文:
脾臟生病時,舌根疼痛,身體無法活動,食慾不振,心煩意亂,心窩劇痛,大便稀溏,腹部腫塊,閉經,黃疸,無法平躺,站立時腿膝內側腫脹麻木,腳大拇指無力。病情嚴重時,寸口脈比人迎脈大三倍;病情虛弱時,寸口脈反而比人迎脈小。巳時,經脈從衝陽穴經過交與隱白穴,沿著腿腹上行至腋下大包穴止。足太陰脾經起始於隱白穴,與太倉穴相連。足太陰脾經左右兩側共四十二個穴位。隱白穴位於腳大拇指內側端,離指甲角約一寸,是足太陰經的井穴。針灸時針刺入一分,留針三呼,禁止灸。大都穴位於腳大拇指內側,腳趾第一節前方的凹陷處,是足太陰經的滎穴。針灸時針刺入二分,留針七呼,可灸三壯。
太白,二穴,在足大趾內側、核骨下陷中。足太陰脈之所注為輸。針入三分、留七呼,可灸三壯。(《銅人》)
公孫,二穴,在足大趾本節之後一寸。(《銅人》)在太白後一寸陷中。(《入門》)足太陰絡、別走陽明。針入四分,可灸三壯。(《銅人》)
商丘,二穴,在足內踝骨下微前陷中。足太陰脈之所行為徑。針入三分、留七呼,可灸三壯。(《銅人》)
三陰交,二穴,在內踝上三寸,骨下陷中。(《銅人》)在骨後筋前。(《入門》)足太陰、厥陰、少陰之會。針入三分,可灸三壯。昔有宋太子善醫術,逢一孕婦診曰:是一女,徐文伯診曰:此一男一女也,太子性急欲剖視之,文伯曰:臣請針之,瀉足三陰、補手合谷,應針而落,果如文伯之言,故妊娠不可刺。(《銅人》)
白話文:
太白穴位於腳大拇指內側、核骨下方凹陷處,是足太陰脈的輸穴。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次呼吸,可以灸三壯。
公孫穴位於腳大拇指第一節後方一寸處,或者說是在太白穴後方一寸凹陷處。是足太陰絡脈和別走陽明脈的交匯點。針刺深度四分,可以灸三壯。
商丘穴位於腳內踝骨下方微微向前凹陷處,是足太陰脈的徑穴。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次呼吸,可以灸三壯。
三陰交穴位於內踝骨上方三寸,骨頭下方凹陷處,也可以說是在骨頭後方筋膜前方。是足太陰、厥陰、少陰三條經脈的交匯點。針刺深度三分,可以灸三壯。相傳宋朝太子精通醫術,曾經診斷一位孕婦懷的是女孩,而徐文伯則診斷為懷的是一男一女。太子心急想剖腹確認,文伯則建議用針灸,瀉足三陰、補手合谷,結果一針下去,孩子就順利出生,果然如文伯所言。因此,孕婦不可針刺三陰交穴。
漏谷,二穴,在內踝上六寸、骨下陷中。針入三分,禁不可灸。(《銅人》)
地機,二穴,一名脾舍。在別走上一寸空中,在膝下五寸。足太陰之郄。(《銅人》)在膝下五寸、大骨後,伸足取之。(《入門》)針入三分,可灸三壯。(《銅人》)
陰陵泉,二穴,在膝下內側輔骨下陷中,伸足乃得之。(《銅人》)在膝內側輔骨下陷中。(《資生》)屈膝取之。(《入門》)足太陰脈之所合。針入五分、留七呼,禁不可灸。(《入門》)
血海,二穴,在膝臏上內廉白肉際二寸。(《銅人》)在膝臏上三寸,內廉骨後、筋前白肉際。(《入門》)針入五分,可灸五壯。(《銅人》)
白話文:
「漏谷」穴位於內踝上六寸,骨頭下陷處,左右各一穴。針刺深度為三分,禁止灸灼。
「地機」穴位於別走(脛骨內側緣)上一寸空中,膝蓋下方五寸處,左右各一穴,又名「脾舍」。此穴為足太陰脾經的郄穴。亦可描述為位於膝蓋下方五寸、大骨後方,伸直腿部即可找到。針刺深度為三分,可灸灼三壯。
「陰陵泉」穴位於膝蓋下方內側,輔骨(脛骨內側髁)下陷處,伸直腿部即可找到,左右各一穴。亦可描述為位於膝蓋內側輔骨下陷處,屈膝即可找到。此穴為足太陰脾經的合穴。針刺深度為五分,留針時間為七個呼吸,禁止灸灼。
「血海」穴位於膝蓋骨上緣內側白肉際(肌肉與骨骼交接處)二寸,左右各一穴。亦可描述為位於膝蓋骨上緣三寸,內側骨頭後方、筋膜前方白肉際。針刺深度為五分,可灸灼五壯。
箕門,二穴,在魚腹上越筋間,陰股內動脈應手。(《銅人》)在股上起筋間。(《靈樞》)在血海上六寸,陰股內動脈應手筋間。(《入門》)可灸三壯,禁不可針。(《入門》)
衝門,二穴,一名慈宮。上去大橫五寸,在府舍下橫骨兩端約紋中動脈。針入七分,可灸五壯。(《銅人》)
府舍,二穴,在腹結下三寸,大橫下三寸。足太陰、陰維、厥陰之會,此三脈上下入腹絡肝脾,結心肺,從脅上至肩。此太陰郄,三陰陽明之別。針入七分,可灸五壯。(《銅人》)
腹結,二穴,一名腸窟,一名腹屈。在大橫下一寸三分。針入七分,可灸五壯。(《銅人》)
白話文:
箕門穴位於小腹兩側,靠近大腿根部,在股骨上緣與肌肉之間,靠近陰股內動脈。衝門穴位於腹部,比大橫穴高五寸,在府舍穴下方橫骨兩端,靠近動脈。府舍穴位於腹部,比腹結穴高三寸,比大橫穴高三寸,是足太陰脾經、陰維脈和厥陰肝經交會之處,這些經脈從腹部向上通向心肺,再從脅部到達肩膀。腹結穴位於腹部,比大橫穴低一寸三分,是腸道所在位置。
大橫,二穴,在腹哀下三寸。(《銅人》)平臍旁四寸半。(《入門》)去章門合為六寸。(《資生》)針入七分,可灸五壯。(《銅人》)自期門至衝門去腹中行各當四寸半。(《資生》)
腹哀,二穴,在日月下一寸五分。針入三分,禁不可灸。(《銅人》)
食竇,二穴,在天溪下一寸六分陷中,舉臂取之。針入四分,可灸五壯。(《銅人》)
天溪,二穴,在胸鄉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針入四分,可灸五壯。(《銅人》)
胸鄉,二穴,在周榮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針入四分,可灸五壯。(《銅人》)
白話文:
大橫穴位於腹部,在肚臍下方三寸處,平與肚臍旁四寸半處,與章門穴相距六寸。針刺深度為七分,可灸五壯。從期門穴到衝門穴,沿著腹部中央線,每隔四寸半就有一個大橫穴。腹哀穴位於日月穴下方一寸五分處,針刺深度為三分,禁止灸。食竇穴位於天溪穴下方一寸六分處,陷凹之中,舉起手臂取穴。針刺深度為四分,可灸五壯。天溪穴位於胸鄉穴下方一寸六分處,陷凹之中,仰頭取穴。針刺深度為四分,可灸五壯。胸鄉穴位於周榮穴下方一寸六分處,陷凹之中,仰頭取穴。針刺深度為四分,可灸五壯。
周榮,二穴,在中府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針入四分,禁不可灸。
大包,二穴,在淵腋下三寸。此脾之大絡,布胸脅中出九肋間。針入三分,可灸三壯。(《銅人》)雲門、中府、周榮、胸鄉、天溪、食竇六穴,去膺中行各六寸六分。(《資生》)
手少陰心經(共九穴)
極泉,在臂內腋下、筋間動脈,橫直天府三寸,微高於天府八分。針三分,灸七壯。主治心脅滿痛,肘臂厥寒,四肢不收,乾嘔煩渴,目黃。
青靈,在肘上三寸,灸三壯。主治頭痛,目黃,振寒,脅痛,肩臂不舉。
少海,在肘下內廉二寸,直青靈。針五分,灸三壯。一曰:禁灸。主治寒熱齒痛,目眩發狂,癲癇羊鳴,嘔吐涎沫,項不得回,頭風疼痛,氣逆,瘰癧,肘、臂、腋,脅痛攣不舉。主腋下瘰癧漏臂疼痛,風痹瘙漏,屈伸不得。針三分、留七呼、瀉五呼。(《千金》)心疼手顫少海間,若要除根覓陰市。(《席弘賦》)兼三里穴,治兩臂頑木。(《百證賦》)
白話文:
周榮穴位於中府穴下方一寸六分處的凹陷處,向上取穴。針刺深度為四分,禁止灸灼。
大包穴位於腋窩下方三寸處,是脾經的大絡,循行於胸脅,從第九肋間穿出。針刺深度為三分,可灸三壯。
手少陰心經共有九個穴位。
極泉穴位於手臂內側腋窩處,筋與動脈之間,橫向與天府穴相距三寸,比天府穴略高八分。針刺深度為三分,灸七壯。主要治療心脅滿痛、肘臂厥寒、四肢不收、乾嘔煩渴、目黃等症狀。
青靈穴位於肘上三寸處,灸三壯。主要治療頭痛、目黃、振寒、脅痛、肩臂不舉等症狀。
少海穴位於肘下內側緣二寸處,與青靈穴在同一垂直線上。針刺深度為五分,灸三壯,也有人說禁止灸灼。主要治療寒熱齒痛、目眩發狂、癲癇羊鳴、嘔吐涎沫、項不得回、頭風疼痛、氣逆、瘰癧、肘臂腋脅痛攣不舉等症狀。同時,對於腋下瘰癧漏臂疼痛、風痹瘙漏、屈伸不得等症狀也有療效。針刺三分,留針七呼,瀉針五呼。
靈道,在掌後一寸五分。針三分,灸五壯。主治心痛悲恐,乾嘔,瘛瘲,肘攣,暴喑不能言。
通里,在腕側後一寸陷中微向外。針三分,灸三壯。主治熱病頭痛,目眩面熱,無汗懊憹,暴喑,心悸,悲恐畏人,喉痹,苦嘔,虛損,數欠少氣,遺溺,肘臂腫痛,婦人經血過多崩漏。治目眩頭痛,可灸七壯。(《神農經》)療心驚。(《玉龍賦》)兼大鐘,治倦言嗜臥。(《百證賦》)治欲言聲不出,懊憹及怔忡。實則四肢重,頭腮面頰紅,聲平仍數欠,喉閉氣難通;虛則不能食,暴喑面無容,毫針微微針,方信有神功。(《馬丹陽》)
陰郄,在掌後脈中,去腕五分。針三分,灸三壯,主治鼻衄吐血,失音不能言,霍亂胸中滿,灑淅惡寒,厥逆,驚恐,心痛。止盜汗,治小兒之骨蒸。(《標幽賦》)兼二間,能疏通寒慄惡寒。又兼後谿,治盜汗之多出。(《百證賦》)
白話文:
靈道穴位於手掌後側,距離手腕一寸五分處。針刺深度三分,灸灸五壯。主要治療心痛、悲恐、乾嘔、瘛瘲、肘攣、突然失聲不能言語等病症。
通里穴位於手腕背側,距離腕骨後一寸的凹陷處,稍偏向外側。針刺深度三分,灸灸三壯。主要治療熱病頭痛、目眩、面部發熱、無汗煩躁、突然失聲、心悸、悲恐畏人、喉嚨閉塞、苦嘔、虛損、頻繁打嗝氣短、遺尿、肘臂腫痛、婦女經血過多崩漏等病症。灸灸七壯可以治療目眩頭痛。另外,它可以治療心驚,與大鐘穴配合治療嗜睡倦怠,與其他穴位配合治療欲言不能,煩躁不安及心神不寧。實證表現為四肢沉重、頭面發紅、聲音正常但頻繁打嗝、喉嚨閉塞氣難以通過;虛證表現為不能進食、突然失聲、面容憔悴,用細針輕輕針刺即可見效。
陰郄穴位於手掌後側,脈搏跳動處,距離手腕五分處。針刺深度三分,灸灸三壯,主要治療鼻出血、吐血、失音、霍亂胸悶、寒戰惡寒、厥逆、驚恐、心痛等病症。可以止盜汗,治療小兒骨蒸。與二間穴配合可以疏通寒慄惡寒,與後谿穴配合可以治療盜汗過多。
神門,在掌後銳骨端陷中。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一云:七壯,炷如小麥。主治瘧疾心煩,欲得冷飲,惡寒則欲就溫,咽乾不嗜食,驚憒心痛少氣,身熱面赤,發狂喜笑,上氣,嘔血吐血,遺溺,失音,健忘,心積伏梁,大人小兒五癇證,手臂攣掣。治癲癇失意。(《玉龍賦》)同上脘,治發狂奔走。(《百證賦》)
少府,在手小指本節後、掌上橫紋頭骨縫陷中,直勞宮。針二分,灸三壯。一曰:七壯。主治痎瘧久不愈,振寒煩滿,少氣胸中痛,悲恐畏人,臂酸肘腋攣急,陰挺出,陰癢陰痛,遺尿,偏墜,小便不利。
少衝,在手小指內正端。針一分、留一呼,灸一壯。一曰:三壯。主治熱病煩滿上氣,心火炎上眼赤,血少,嘔吐血沫及心痛冷痰,少氣,悲恐善驚,口熱咽酸,胸脅痛,乍寒乍熱,臑臂內後廉痛,手攣不伸。可治心虛熱壅。(《玉龍賦》)兼曲池,治發熱。(《百證賦》)凡初中風,跌倒卒暴、昏沉痰涎壅滿、不省人事、牙關緊閉、藥水不下,急以三稜針針少商、商陽、中衝、關衝、少澤及此穴,使氣血流通,乃起死回生、急救之妙穴。
白話文:
神門
位置: 掌後銳骨端(手腕後方突出的骨頭末端)的凹陷處。
針法: 鍼刺深度三分,留針時間七呼(約七個呼吸的時間),灸灸三壯。另有一說,灸灸七壯,艾炷大小如小麥粒。
主治: 瘧疾、心煩、口渴想喝冷飲、惡寒卻又想靠近溫暖的地方、咽喉乾渴不愛吃東西、驚恐、心痛、氣短、發燒臉紅、發狂、喜歡笑、呼吸急促、嘔血、吐血、尿失禁、失音、健忘、心積(心臟積聚病邪)、大人小孩的五癇證(癲癇)、手臂抽搐。
其他: 可治癲癇、失意。同治脘部(上腹部),可治發狂奔走。(《百證賦》)
少府
位置: 手小指第一節後面,手掌橫紋頭部骨縫凹陷處,與勞宮穴直線相連。
針法: 鍼刺深度二分,灸灸三壯。另有一說,灸灸七壯。
主治: 瘧疾久治不愈、發冷、胸悶、氣短、胸痛、悲傷恐懼、害怕見人、手臂酸痛、肘部和腋窩肌肉攣縮、陰部腫脹突出、陰部瘙癢疼痛、遺尿、陰部下垂、小便不暢。
少衝
位置: 手小指內側指甲根部的正中央。
針法: 鍼刺深度一分,留針時間一呼(約一個呼吸的時間),灸灸一壯。另有一說,灸灸三壯。
主治: 熱病煩躁胸悶、心火旺盛眼睛紅、血少、嘔吐血沫、心痛、咳嗽有冷痰、氣短、悲傷恐懼、容易驚慌、口乾舌燥咽喉發酸、胸脅疼痛、忽冷忽熱、手臂內側後緣疼痛、手部攣縮不能伸直。
其他: 可治心虛熱盛。(《玉龍賦》)配合曲池穴,可治發熱。(《百證賦》)
急救: 凡是中風、跌倒昏迷、昏沉痰多、意識不清、牙關緊閉、服藥困難,可用三棱針刺少商、商陽、中衝、關衝、少澤和少衝穴,讓氣血流通,可起死回生,是急救的妙穴。
手少陰心經流注,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少海穴),循臂內後廉(靈道穴),抵掌後銳骨之端(神門穴),入掌內廉(少府穴),循小指之內,出其端(少衝穴,自此交入手太陽)。是動則病嗌乾心痛,渴而欲飲,是為臂厥。
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黃脅痛,臑臂內後廉痛厥,掌中熱痛。盛者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靈樞》)午時自大包交與極泉,循臂行至小指少衝穴止。(《入門》)
手少陰心經左右凡一十八穴
白話文:
手少陰心經的經脈,從心臟開始,經過心系,穿過膈肌連接小腸;分支從心系向上,沿著咽喉,連接到眼睛;主幹則從心系向上,連接到肺部,再從腋窩向下,沿著大腿內側後緣,經過太陰心主之後,向下到達肘內側(少海穴),沿著手臂內側後緣(靈道穴),到達手掌後方銳骨末端(神門穴),進入手掌內側(少府穴),沿著小指內側,從指尖出來(少衝穴,在此與手太陽經相交)。這條經脈運行不暢時,會出現咽喉乾燥、心痛、口渴想要喝水等症狀,稱為臂厥。
手少陰心經主管的心臟疾病,表現為眼睛發黃、脅肋疼痛、手臂內側後緣疼痛麻木、手掌灼熱疼痛。如果經脈氣血充盛,寸口脈跳動會比人迎脈快兩倍;如果氣血虛弱,寸口脈跳動會比人迎脈慢。午時(11點到1點)時,手少陰心經氣血從大包穴交接至極泉穴,沿著手臂行至小指的少衝穴結束。手少陰心經左右各十八個穴位。
少衝,二穴,一名經始。在手小指端內側,去爪甲如韭葉。手少陰脈之所出為井。針入一方,可灸二壯。(《銅人》)
少府,二穴,在手小指本節後陷中,直勞宮。手少陰脈之所溜為滎。針入二分,可灸五壯。(《銅人》)
神門,二穴,一名兌沖,一名中都。在掌後銳骨之端、動脈陷中。手少陰脈之所注為輸。針入三分、留七呼,可灸七壯。(《銅人》)《內經》言:心臟堅固,邪不能容,故手少陰獨無輸,其外經病而臟不病者,獨取其經於掌後銳骨之端,神門穴是也。(《綱目》)
陰郄,二穴,在掌後脈中,去腕五分。(《銅人》)在掌後五分動脈中。手少陰郄。針入三分,可灸七壯。(《入門》)
白話文:
少衝穴位於小指尖端內側,距離指甲約一韭葉寬,為手少陰經的起始穴位。少府穴位於小指第一節後方的凹陷處,與勞宮穴相連,為手少陰經的滎穴。神門穴位於手掌後方腕骨突出點的動脈凹陷處,為手少陰經的輸穴,也是治療心臟疾病的重要穴位。陰郄穴位於手掌後方動脈中,距離手腕五分處,為手少陰經的郄穴。
通里,二穴,在腕後一寸。手少陰絡,別走太陽。針入三分,可灸三壯。(《銅人》)
靈道,二穴,在掌後一寸五分。手少陰脈之所行為經。針入三分,可灸三壯。(《銅人》)
少海,二穴,一名曲節。在肘內廉節後陷中。(《銅人》)在肘內大骨外,去肘端五分。(《綱目》)在肘內廉節後陷中、動脈應手,屈肘得之。(《資生》)肘內廉橫紋頭盡處陷中,曲手向頭取之。(《入門》)手少陰脈之所入為合。針入三分,可灸三壯。(《銅人》)
青靈,二穴,在肘上三寸,伸肘舉臂取之。可灸七壯,禁不可針。(《銅人》)
白話文:
「通里」穴位兩個,位於手腕後方一寸處;屬於手少陰經絡,分支走向太陽經。針刺深度三分,可灸三壯。「靈道」穴位兩個,位於手掌後方一寸五分處;是手少陰經脈循行經過的部位。針刺深度三分,可灸三壯。「少海」穴位兩個,又名「曲節」,位於肘內側關節後方凹陷處。具體位置在肘內側大骨外緣,距離肘尖五分;在肘內側關節後方凹陷處,動脈跳動的位置,屈肘時可觸摸到;位於肘內側橫紋末端凹陷處,屈肘向頭的方向尋找。手少陰經脈在此處與其他經脈會合。針刺深度三分,可灸三壯。「青靈」穴位兩個,位於肘關節上方三寸處,伸直手臂舉起時可觸摸到。可灸七壯,但禁止針刺。
極泉,二穴,在臂內腋下筋間動脈入胸處。針入三分,可灸七壯。(《銅人》)
手太陽小腸經(共十九穴)
少澤,在手小指外側,去爪甲角如韭葉。針一分、留二呼,灸一壯。主治痎瘧,寒熱汗不出,喉痹舌強,心煩,咳嗽,瘛瘲,臂痛,頸項痛不可顧,目生翳及療婦人無乳,先瀉後補。耳聾不得眠,針小指外側端近甲入一分半,補之。(《千金》)治婦人乳腫。(《玉龍賦》)兼肝俞,可治攀睛。(《百證賦》)除心下寒。(《靈光賦》)凡初中風,卒暴昏沉,痰涎壅盛,不省人事,急以三稜針針少商、商陽、中衝、少衝及此穴,使氣血流通,乃起死回生急救之妙穴。
白話文:
極泉穴位於手臂內側腋窩下,靠近動脈進入胸腔處的筋間。針灸時針刺入三分,可以灸七壯。
少澤穴位於小指外側,距離指甲角約一指寬,針灸時針刺入一分、留針兩次呼吸的時間,灸一壯。主治瘧疾、寒熱交替汗出不暢、喉嚨痛舌頭僵硬、心煩意亂、咳嗽、癲癇、手臂疼痛、頸項疼痛不能轉動、眼睛生翳、婦女乳房無乳、耳聾失眠。針灸時針刺入小指外側端靠近指甲處約一分半,補法。也可用於治療婦女乳房腫痛。配合肝俞穴可治療眼球突出。也可用於治療心下寒涼。在中風突然昏迷、痰液阻塞、神志不清時,可用三稜針刺少商、商陽、中衝、少衝及少澤穴,使氣血流通,是急救的妙穴。
前谷,在手小指外側,第二節紋頭。針一分、留二呼,灸三壯。主治熱病汗不出,痎瘧,癲疾,耳鳴,喉痹,頸項頰腫引耳後,咳嗽,目翳,鼻塞,吐衄,臂痛不得舉,婦人產後無乳。
後谿,在小指外側,第三節紋頭。針一分、留二呼,灸一壯。一云:三壯。主治痎瘧寒熱,目翳,鼻衄,耳聾,胸滿項強,癲癇,臂、肘攣急,五指盡痛。治項強不得回顧,脾寒,肘疼,灸七壯。(《神農經》)專治時疫痎瘧。(《玉龍賦》)專治督脈病癲狂。(《攔江賦》)兼環跳,治腿痛;又偕勞宮,可治消疸,又同陰郄治盜汗之多出。(《百證賦》)治頭頂痛立安。(《通玄賦》)兼列缺,治胸項有痛。(《千金》)一傳早食午吐、午食晚吐,灸此左右二穴,九壯立愈。
白話文:
前谷穴位於手小指外側,第二節指紋的末端。針刺深度為一分,留針時間為兩次呼吸的時間,艾灸三壯。主要治療熱病不發汗、瘧疾、癲癇、耳鳴、喉嚨腫痛、頸項面頰腫脹並延伸至耳後、咳嗽、眼翳、鼻塞、吐血鼻衄、手臂疼痛不能舉起、婦女產後無乳等症狀。
後谿穴位於小指外側,第三節指紋的末端。針刺深度為一分,留針時間為兩次呼吸的時間,艾灸一壯,也有記載為三壯。主要治療瘧疾寒熱、眼翳、鼻衄、耳聾、胸悶項強、癲癇、手臂和肘部攣縮疼痛、五指疼痛等症狀。也可以治療頸項僵硬不能回頭、脾寒、肘部疼痛等,艾灸七壯。 根據《神農經》,主要治療時疫瘧疾。根據《玉龍賦》,主要治療督脈病導致的癲狂。根據《攔江賦》,與環跳穴配合治療腿痛;與勞宮穴配合治療黃疸;與陰郄穴配合治療盜汗。根據《百證賦》,治療頭頂疼痛立竿見影。根據《通玄賦》,與列缺穴配合治療胸項疼痛。根據《千金方》,治療早飯後午飯吐、午飯後晚飯吐,灸左右兩個穴位各九壯,即可痊癒。
腕骨,在手掌後橫紋頭。針二分、留三呼,灸三壯。主治熱病汗不出,脅下痛不得息,頸項腫,寒熱,耳鳴,目出冷淚生翳,狂惕,偏枯,臂肘不得屈伸,瘧疾,煩悶頭痛,驚風瘛瘲,五指制攣。凡心與小腸火盛者,當瀉此;渾身熱盛,先補後瀉;肩背冷痛,先瀉後補。又兼中脘,治脾虛黃疸。(《玉龍賦》)腕骨祛黃。(《通玄賦》)
陽谷,去腕骨一寸二分,踝骨下微後些。針二分、留三呼,灸三壯。主治癲疾發狂,妄言左右顧,熱病汗不出,脅痛,項腫寒熱,耳聾耳鳴,齒痛,臂不舉,小兒瘛瘲,舌強。兼俠谿,治頷腫口禁。
養老,去陽谷一寸二分,行向外。針三分,灸三壯。主治肩臂痠痛、肩欲折、臂如拔、手不能上下,目視不明。兼天柱,冶目䀮䀮。(《百證賦》)療腰重痛不可轉側、起坐艱難,及筋攣腳痹、不可屈伸。
白話文:
腕骨,位於手掌後橫紋頭上。針刺深度為二分,留針時間為三呼,灸三壯。主要治療熱病汗不出、脅下疼痛難以休息、頸項腫脹、寒熱、耳鳴、眼睛流出冷淚並且生翳、狂躁不安、半身不遂、手臂肘部無法屈伸、瘧疾、煩悶頭痛、驚風抽搐、五指拘攣。凡是心和小腸火盛的人,應該瀉此穴;全身熱盛,則先補後瀉;肩背冷痛,則先瀉後補。還可以配合中脘穴,治療脾虛黃疸。腕骨可以去除黃疸。(《玉龍賦》、《通玄賦》)
陽谷,位於腕骨下方一寸二分,踝骨下微後方。針刺深度為二分,留針時間為三呼,灸三壯。主要治療癲癇發狂、胡言亂語、左右觀望、熱病汗不出、脅痛、項腫寒熱、耳聾耳鳴、牙痛、手臂舉不起來、小兒抽搐、舌頭僵硬。可以配合俠谿穴,治療頷腫口禁。
養老,位於陽谷下方一寸二分,向外側延伸。針刺深度為三分,灸三壯。主要治療肩臂痠痛、肩膀想要斷裂、手臂如同被拔一樣、手部無法上下活動、視力模糊。可以配合天柱穴,治療眼睛昏花。(《百證賦》)可以治療腰部沉重疼痛,無法翻身、起坐困難,以及筋攣腳痺、無法屈伸。
支正,去養老一寸七分。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主治五勞癲狂,驚風寒熱,頷腫項強,頭痛目眩,風虛驚恐悲憂,腰背痠,四肢乏弱,肘臂不能屈伸,手指痛不能握。兼飛揚,可治目眩。(《百證賦》)
小海,在肘後,橫去肘寸半。針二分、留七呼,灸五壯、七壯,主治肘、臂、肩、臑、頸項痛,寒熱齒根腫,風眩,瘍腫.小腹痛,五間瘛瘲。
肩貞,在直巨骨下相去六寸,去脊橫開八寸少,下直腋縫,針五分,灸三壯。主治傷寒寒熱,頷腫,耳鳴耳聾,缺盆、肩中熱痛,風痹手足不舉。
臑俞,在肩貞上一寸,外開八分。針入八分,灸三壯。主治臂酸無力,肩痛引胛,寒熱氣腫脛痛。
白話文:
針灸「支正」穴位,位於養老穴下方一寸七分,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個呼吸,灸三壯。主治五勞七傷導致的癲狂、驚風寒熱、頷腫項強、頭痛目眩、風虛驚恐悲憂、腰背痠痛、四肢乏力、肘臂不能屈伸、手指疼痛難以握物等症狀,也可用於治療目眩。
「小海」穴位於肘後橫指距肘關節一寸半處,針刺深度二分,留針七個呼吸,灸五壯或七壯。主治肘、臂、肩、臑、頸項疼痛,寒熱齒根腫脹,風眩,瘍腫,小腹疼痛,五間瘛瘲等症狀。
「肩貞」穴位於直巨骨下六寸,脊柱橫開八寸少,下直腋縫處,針刺深度五分,灸三壯。主治傷寒寒熱,頷腫,耳鳴耳聾,缺盆、肩部熱痛,風痹手足不舉等症狀。
「臑俞」穴位於肩貞穴上方一寸,外開八分處,針刺深度八分,灸三壯。主治臂酸無力,肩痛引至胛骨,寒熱氣腫,脛骨疼痛等症狀。
天宗,在肩貞上一寸七分,橫往內開一寸。針五分、留六呼、灸三壯。主治肩臂痠痛,肘外後廉痛,頰頷腫。
秉風,在臑俞上直對,相去一寸五分。針五分,灸三壯。主治肩痛不可舉。
曲垣,在下距天宗一寸五分,上距肩井三寸少,在二穴之中微向外些。針五分,灸三壯。《甲乙經》曰十壯。主治肩臂熱痛、拘急,周痹。
肩外俞,在橫直陶道四寸七分微高些。針六分,灸三壯。主治肩胛痛,發寒熱,引項攣急,周痹寒至肘。
肩中俞,在肩外俞上五分。針三分、留七呼,灸十壯。《甲乙經》作三壯。主治咳嗽上氣,唾血,寒熱,目視不明。
白話文:
「天宗」穴位於肩貞穴上1.7寸,橫向內側開1寸。針刺深度5分,留針時間6次呼吸,灸艾3壯。主治肩臂酸痛、肘外後廉疼痛、頰頷腫脹。
「秉風」穴位於臑俞穴上直對,相距1.5寸。針刺深度5分,灸艾3壯。主治肩痛難以舉起。
「曲垣」穴位於天宗穴下1.5寸,肩井穴上3寸少許,在兩穴之間,略微偏外。針刺深度5分,灸艾3壯。《甲乙經》記載灸艾10壯。主治肩臂熱痛、拘急、周痹。
「肩外俞」穴位於橫直陶道穴上4.7寸,略微偏高。針刺深度6分,灸艾3壯。主治肩胛痛、發寒熱、引項攣急、周痹寒氣至肘。
「肩中俞」穴位於肩外俞穴上5分。針刺深度3分,留針時間7次呼吸,灸艾10壯。《甲乙經》記載灸艾3壯。主治咳嗽上氣、唾血、寒熱、目視不明。
天窗,在直耳下二寸。針三分,灸三壯。《甲乙經》作針六分。主治頸癭腫痛,肩胛引項不得回顧,頰腫齒噤,耳聾,喉痛暴喑,狂邪鬼語,灸九壯;癮疹,灸七壯。(《千金》)
天容,在頰車向後二寸大些。針一分,灸三壯。主治癭氣頸癰不可回顧,不能言,齒噤,耳鳴耳聾,喉痹咽中如梗,寒熱胸滿,嘔逆吐沫。
顴髎,直瞳子髎二寸少,在顴骨下。針二分,禁灸。主治口喎,面赤目黃,眼瞤不止,䪼腫齒痛。兼大迎,治目眩,妙。(《百證賦》)
聽宮,耳前肉峰內面。針三分,灸三壯。主治失音,癲疾,心腹滿,耳內蟬鳴耳聾。兼脾俞,能祛心下之悲悽。(《百證賦》)
白話文:
「天窗」穴位位於直耳下方二寸處。針刺深度為三分,灸灼三壯。《甲乙經》記載針刺深度為六分。主治頸部腫瘤疼痛,肩胛牽引頸部無法回頭,面頰腫脹牙齒緊閉,耳聾,喉嚨疼痛突然失聲,狂躁邪氣言語不清。灸灼九壯可治癮疹,灸灼七壯可治癮疹。(《千金方》)
「天容」穴位位於頰車穴向後二寸稍大處。針刺深度為一分,灸灼三壯。主治癭氣頸部膿腫無法回頭,無法言語,牙齒緊閉,耳鳴耳聾,喉嚨阻塞感覺有異物,寒熱胸悶,嘔吐逆流,吐出唾沫。
「顴髎」穴位位於瞳子髎穴直上二寸少許,位於顴骨下方。針刺深度為二分,禁灸。主治嘴巴歪斜,面部發紅眼睛發黃,眼睛不停地跳動,面部腫脹牙齒疼痛。配合大迎穴,可以治療頭昏眼花,效果顯著。(《百證賦》)
「聽宮」穴位位於耳朵前方肉峰內側。針刺深度為三分,灸灼三壯。主治失聲,癲癇病,心腹脹滿,耳朵內有蟬鳴聲耳聾。配合脾俞穴,可以消除心下悲傷憂鬱。(《百證賦》)
手太陽小腸經流注,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少澤穴),循手外側(本節前前谷穴,本節後後溪穴),上腕(腕前腕骨穴,腕中陽谷穴),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骨之間(小海穴),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向腋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者,從缺盆貫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其支者,別頰上䪼抵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顴頰骨也,自此交入足太陽)。是動則病嗌痛頷腫,不可回顧,肩似拔,臑似折。
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聾目黃頰腫,頸頷、肩、臑、肘、臂外後廉痛。盛者人迎大再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靈樞》)未時自少衝交與少澤,循肘上行至聽宮穴止。(《入門》)
白話文:
手太陽小腸經的經脈,從小指尖(少澤穴)開始,沿著手的外側(本節前為前谷穴,本節後為後溪穴)向上,經過手腕(腕前為腕骨穴,腕中為陽谷穴),穿過腕部,直直向上沿著手臂骨的下緣,從肘內側兩骨之間(小海穴)出來,向上沿著上臂外後側,從肩部(肩解穴)出來,繞過肩胛骨,經過肩部,進入鎖骨窩,與心經相連,沿著咽喉向下,穿過膈肌,到達胃部,屬於小腸。它的分支從鎖骨窩穿過頸部,上行至臉頰,到達眼角,再進入耳中。另一分支則沿著臉頰向上,到達鼻樑,再到眼內角,斜著與足太陽經脈相交(顴骨,自此處與足太陽經脈相連)。
如果這個經脈出現問題,就會導致咽喉疼痛、下巴腫脹、頭部無法轉動、肩膀像是被拔了一樣、上臂像是被折斷了一樣。
這個經脈主掌體液,如果出現疾病,就會導致耳聾、眼睛發黃、臉頰腫脹、頸部、下巴、肩膀、上臂、肘部、手臂外後側疼痛。如果這個經脈氣血旺盛,人迎脈的脈搏跳動就會比寸口脈快一倍;如果這個經脈氣血虛弱,人迎脈的脈搏跳動就會比寸口脈慢。
手太陽小腸經從少衝穴開始,在未時(下午一點到三點)與少澤穴相交,沿著肘部向上,最終到達聽宮穴。
手太陽小腸經左右凡三十八穴
少澤,二穴,一名少吉。在手小指之端外側,去爪甲角下如韭葉。手太陽脈之所出為井。針入一分、留二呼,可灸一壯。(《銅人》)
前各二穴,在手小指外側本節前陷中。手太陽脈之所溜為滎。針入一分、留三呼,可灸三壯。(《銅人》)
後谿,二穴,在手小指外側本節後陷中。(《銅人》)本節後橫紋尖盡處,握掌取之。(《入門》)手太陽脈之所注為輸。針入二分、留三呼,可灸三壯。(《銅人》)
腕骨,二穴,在手外側腕前(臂下掌上接處曰腕)起骨下陷中。(《銅人》)在掌後外側高骨下陷中,握掌向內取之。(《入門》)在手外側腕骨之前。(《靈樞》)手太陽脈之所過為原。針入二分、留三呼,可灸三壯。(《銅人》)
白話文:
手太陽小腸經左右兩側共有三十八個穴位。
少澤穴,兩個穴位,又名少吉。位於手小指末端外側,距指甲角下方約一韭葉的距離。為手太陽脈氣血的起始點,屬井穴。針刺深度為一分,留針時間為二呼,可灸一壯。
前谷穴,兩個穴位,位於手小指外側本節前方的凹陷處。為手太陽脈氣血流經之處,屬滎穴。針刺深度為一分,留針時間為三呼,可灸三壯。
後谿穴,兩個穴位,位於手小指外側本節後方的凹陷處。本節後橫紋尖端處,握拳取穴。為手太陽脈氣血的匯聚點,屬輸穴。針刺深度為二分,留針時間為三呼,可灸三壯。
腕骨穴,兩個穴位,位於手外側腕前(手臂下方掌面上接合處稱為手腕)突起的骨頭下方凹陷處。位於手掌後外側高骨下方凹陷處,握拳向內取穴。位於手外側腕骨之前。為手太陽脈氣血經過之處,屬原穴。針刺深度為二分,留針時間為三呼,可灸三壯。
陽谷,二穴,在手外側腕中、銳骨下陷中。手太陽脈之所行為經。針入二分、留三呼,可灸三壯。(《銅人》)
養老,二穴,在手踝骨上一空,在腕後一寸陷中。針入三分,可灸三壯。(《銅人》)
支正,二穴,在腕骨後五寸。(《銅人》)在腕後五寸、去養老四寸陷中。(《資生》)手太陽絡,別走少陰。針入三分,可灸三壯。(《銅人》)
小海,二穴,在肘內大骨外,去肘端五分陷中。(《銅人》)屈手向頭取之,又云:屈肘得之。(《入門》)手太陽脈之所入為合。針入二分,可灸三壯。(《銅人》)
肩貞,二穴,在肩曲胛下、兩骨解間,肩髃後陷中。(《銅人》)在肩髃後兩骨罅間。(《入門》)針入八分,禁不可灸。(《入門》)
白話文:
「陽谷」穴位於手腕外側,靠近腕骨突出處下方凹陷處;「養老」穴位於手腕後方,比腕骨突出處高一寸的凹陷處;「支正」穴位於手腕後方五寸處,比「養老」穴高四寸的凹陷處;「小海」穴位於肘關節內側,靠近肘尖處,屈肘時可摸到;「肩貞」穴位於肩膀外側,肩胛骨下方兩骨之間的凹陷處。
臑俞,二穴,在肩髎後、大骨下胛上廉陷中,舉臂取之。針入八分,可灸三壯。(《銅人》)
天宗,二穴,在秉風后、大骨下陷中。針入五分、留六呼,可灸三壯。(《銅人》)
秉風,二穴,在天髎外,肩上小髃骨後,舉臂有空。(《銅人》)在天宗前小髃後。(《入門》)針入五分,可灸五壯。(《銅人》)
曲垣,二穴,在肩中央、曲胛陷中,按之應手痛。針入五分,可灸十壯。(《銅人》)
肩外俞,二穴,在肩胛上廉,去脊三寸陷中。(《銅人》)去大杼旁三寸。(《入門》)針入六分,可灸三壯。(《銅人》)
白話文:
臑俞位於肩髎後方、大骨下方肩胛骨上緣的凹陷處,舉起手臂即可找到。針刺八分深,可灸三壯。天宗位於秉風穴後方、大骨下方的凹陷處。針刺五分深,留針六次呼吸,可灸三壯。秉風位於天髎穴外側,肩部小骨後方,舉起手臂時可摸到空隙處;也位於天宗穴前方、小骨後方。針刺五分深,可灸五壯。曲垣位於肩部中央、肩胛骨凹陷處,按壓時會感到疼痛。針刺五分深,可灸十壯。肩外俞位於肩胛骨上緣,距離脊椎三寸的凹陷處,也位於大杼穴外側三寸。針刺六分深,可灸三壯。
肩中俞,二穴,在肩胛內廉,去脊二寸陷中。(《銅人》)去大杼旁二寸。(《入門》)針入三分、留七呼,可灸十壯。(《銅人》)肩後廉十二穴:臑俞、肩貞極外,天宗、曲垣次之,外俞、中俞極里。(《綱目》)
天窗,二穴,一名窗籠。在頸大筋前、曲頰下,挾扶突後動脈應手陷中。(《銅人》)在完骨下、髮際下、頸上大筋處動脈陷中。(《入門》)針入三分,可灸三壯。(《銅人》)
天容,二穴,在耳下曲頰後。(《銅人》)在頰車後陷中。(《入門》)針入一寸,可灸三壯。(《銅人》)
顴髎,二穴,在面頄骨下廉、銳骨端陷中。(《銅人》)在面頰銳骨下、下廉陷中。(《入門》)針入三分,禁不可灸。(《銅人》)
白話文:
「肩中俞」位於肩胛骨內側緣,距離脊柱兩寸凹陷處,或在大杼穴旁兩寸處。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呼,可灸十壯。肩後部共有十二個穴位,由外而內分別為臑俞、肩貞、天宗、曲垣、外俞、中俞。
「天窗」位於頸部大筋前方、曲頰下方,靠近扶突穴後方動脈的凹陷處,或在完骨下方、髮際下方、頸部大筋處動脈的凹陷處。針刺深度三分,可灸三壯。
「天容」位於耳下方曲頰後方,或在頰車穴後方凹陷處。針刺深度一寸,可灸三壯。
「顴髎」位於面頰骨下緣、銳骨尖端凹陷處,或在面頰銳骨下方、下緣凹陷處。針刺深度三分,禁灸。
聽宮,二穴,在耳中珠子、大如赤小豆。(《銅人》)在耳前珠子旁。(《入門》)針入三分,可灸三壯。(《銅人》)
足太陽膀胱經(共六十三穴)
睛明,在目內眥外一分宛宛中。針一分半、留六呼,灸三壯。《甲乙經》曰:刺六分。一曰:禁灸。主治目痛,視不明,見風淚出,胬肉攀睛,白翳,眥癢,疳眼,頭痛目眩。凡治雀目者,可久留針然後速出之。治眼若未效,併合谷、光明不可缺。(《席弘賦》)兼行間,可治雀目肝氣。(《百證賦》)治胬肉。(《靈光賦》)
攢竹,在眉頭陷中。針一分、留六呼,不宜灸。《甲乙經》灸三壯。《明堂》用細三稜針針之,宣泄熱氣,眼目大明,宜針三分出血。主治目視䀮䀮,淚出目眩,瞳子癢,眼中赤痛及腮瞼瞤動不臥。兼頭維,治日疼頭痛。(《玉龍賦》)兼三間,可治目中漠漠。(《百證賦》)腦昏目赤瀉此。(《通玄賦》)
白話文:
「聽宮」穴位,位於耳中珠子處,大小如同赤小豆。另一個說法是位於耳前珠子旁。針刺深度三分,可以灸三壯。「睛明」穴位,位於目內眥外一分宛宛中。針刺深度一分半,留針六呼,灸三壯。可以治療目痛、視力模糊、風吹淚出、胬肉攀睛、白翳、眼角癢、疳眼、頭痛目眩。治療雀目時,可以久留針後快速拔出。若眼疾未見效,需配合合谷、光明穴位。配合行間穴位,可治療雀目肝氣。亦可治療胬肉。「攢竹」穴位,位於眉頭陷中。針刺深度一分,留針六呼,不宜灸。可以治療視力模糊、淚出目眩、瞳孔癢、眼赤痛以及腮瞼抽搐不眠。配合頭維穴位,可以治療太陽穴疼痛。配合三間穴位,可以治療目中模糊。亦可治療腦昏目赤。
曲差,在距神庭旁一寸五分。針二分,灸三壯、五壯。主治目不明,頭痛,鼻塞鼽衄,臭涕,頂巔痛,身心煩熱汗不出。
五處,在曲差後五分。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甲乙經》曰:不可灸。主治脊強反折,瘛瘲,頭痛,戴眼眩暈,目視不明。
承光,在五處後一寸五分。針三分,禁灸。主治頭風風眩,嘔吐心煩,鼻塞不利,目翳,口喎。
通天,在承光後一寸五分。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主治頭旋,項痛不能轉側,鼻塞,偏風口喎,衄血,頭重耳鳴,狂走,瘛瘲,恍惚,青盲內障。癭氣、面腫,灸五十壯。(《千金》)能去鼻內無聞之苦。(《百證賦》)
白話文:
曲差穴位於神庭穴旁一寸五分處,針刺深度為二分,灸艾三壯或五壯,可治療目不明、頭痛、鼻塞、鼻衄、臭涕、頭頂疼痛、身心煩熱、汗出不來等症狀。
五處穴位於曲差穴後五分處,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七呼,灸艾三壯,《甲乙經》記載不可灸。可治療脊柱強直反折、癲癇、頭痛、頭暈目眩、視力模糊等症狀。
承光穴位於五處穴後一寸五分處,針刺深度為三分,禁灸。可治療頭風、眩暈、嘔吐、心煩、鼻塞、目翳、口喎等症狀。
通天穴位於承光穴後一寸五分處,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七呼,灸艾三壯。可治療頭旋、項痛、鼻塞、偏風、口喎、鼻衄、頭重耳鳴、狂躁不安、癲癇、神志恍惚、青盲內障、癭氣、面腫等症狀,灸艾五十壯。《千金方》記載可治療鼻內無聞之苦,《百證賦》亦有記載。
絡卻,在通天後一寸五分。針三分、留五呼,灸三壯。一曰:禁針。主治頭旋,口喎,鼻塞,項腫癭瘤,內障,耳鳴。
玉枕,在絡卻後一寸五分,針三分、留三呼,灸三壯。一曰:禁針。主治目痛如脫,不能遠視,腦風頭項痛,鼻塞無聞。多汗寒熱,灸五十壯,針三分。(《千金》)連囟會,療頭風。(《百證賦》)
天柱,在玉枕後二寸少,去中行風府七分,去風池六分。針二分、留六呼,灸三壯。一曰:針五分,禁灸,主治頭旋腦痛,鼻塞淚出,項強肩背痛,足不任身,目瞑不欲視。連養老,治目中䀮䀮,又連束骨,治項強多惡風。(《百證賦》)
白話文:
絡卻穴位於通天穴後一寸五分,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五個呼吸,艾灸三壯。也有說法禁止針刺。主要治療頭昏眼花、口眼歪斜、鼻塞、頸項腫大、內障、耳鳴等症狀。
玉枕穴位於絡卻穴後一寸五分,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三個呼吸,艾灸三壯。也有說法禁止針刺。主要治療眼睛疼痛如欲脫出、看不清遠物、腦風頭項疼痛、鼻塞無嗅覺、多汗寒熱等症狀。艾灸五十壯,針刺深度三分。連接囟會穴,可治療頭風。
天柱穴位於玉枕穴後二寸少,距離中行風府穴七分,距離風池穴六分。針刺深度二分,留針六個呼吸,艾灸三壯。也有說法針刺深度五分,禁止艾灸。主要治療頭昏腦痛、鼻塞流淚、頸項僵硬、肩背疼痛、腳無力、眼睛閉合不想看等症狀。連接養老穴,可治療眼睛模糊。連接束骨穴,可治療頸項僵硬、怕風。
大杼,在距中行陶道二寸、微低二分。針二分、留七呼,灸五壯、七壯。一曰:禁灸,非大急不可灸也。主治傷寒汗不出,腰脊項背強痛不得臥,喉痹,煩滿,痎瘧,頭痛,咳嗽,身熱,目眩,癲疾,筋攣瘛瘲,膝痛不可屈伸。凡針瘧疾脈滿大者。針此並譩譆穴出血,隨人肥瘦針之,不已,針委中、風門立已。大杼若連長強,尋小腸氣痛即行針。(《席弘賦》)
風門,在二椎下,兩旁各去脊中二寸。針五分、留七呼,灸五壯。主治傷寒頭痛項強,目瞑,鼽嚏,胸中熱,嘔逆上氣,喘臥不安,身熱黃疸,癰疽發背,此穴能瀉一身熱氣,常灸之,永無癰疽瘡疥等患。傷風咳嗽,頭痛鼻流清涕,可灸十四壯及治頭疼風眩,鼻衄不止。(《神農經》)上氣短氣,咳逆,胸背徹痛,灸百壯。(《千金》)
白話文:
大杼穴位于脊椎中线旁开二寸,比中线低二分的位置。针刺深度二分,留针七个呼吸,灸灼五壮或七壮。需要注意的是,一般不建议灸灼大杼穴,除非情况十分紧急。大杼穴主要用于治疗伤寒发热不出汗、腰背强痛不能平躺、喉咙肿痛、胸闷腹胀、癫痫、头痛、咳嗽、发热、眼花、筋挛抽搐、膝盖疼痛不能伸直等症状。如果患者患有疟疾且脉象强劲,针刺大杼穴并同时针刺譩譆穴,放血治疗,根据患者体型调整针刺深度,若治疗无效,则针刺委中穴和风门穴,即可治愈。大杼穴与长强穴相连,如果患者小肠气痛,则可以针刺大杼穴。
风门穴位于第二胸椎下,脊柱两旁各开二寸的位置。针刺深度五分,留针七个呼吸,灸灼五壮。风门穴主要用于治疗伤寒头痛、项强、眼睑肿胀、打喷嚏、胸闷热、呕吐反胃、喘息不安、发热、黄疸、痈疽发背等症状。风门穴可以泻去一身热气,经常灸灼可以预防痈疽疮疥等疾病。如果患者伤风咳嗽、头痛、流鼻涕,可以灸灼十四壮;也可以用于治疗头痛、头晕目眩、鼻出血不止等症状。对于上气短气、咳嗽、胸背疼痛,可以灸灼百壮。
肺俞,在三椎下,去脊中各二寸。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一云:灸百壯。《素問》曰:針中肺,三日死。主治五勞傳屍,骨蒸肺風,肺痿咳嗽,嘔吐,上氣喘滿,虛煩口乾,目眩,支滿,汗不出,腰脊強痛,背僂如龜,寒熱,癭氣,黃疸。此穴主瀉五臟之熱,與五臟俞治同。治咳嗽吐血唾紅,骨蒸虛勞,可灸十四壯。(《神農經》)治吐血、唾血、上氣咳逆、喉痹,灸隨年壯。癭腫上氣、短氣,灸百壯。又盜汗、寒熱惡寒,灸隨年壯,針五分。又氣短不語,灸百壯。又治水注口中湧水出,灸肺俞及三陰交隨年壯。(《千金》)兼豐隆,治痰嗽。(《玉龍賦》)兼天突,治咳嗽連聲。(《百證賦》)同陶道、身柱、膏肓,治虛損五勞七傷緊要法。(《乾坤生意》)
白話文:
肺俞穴位於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各偏開脊柱二寸。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個呼吸,灸三壯,也有灸百壯的說法。《素問》說,針刺肺部,三日就會死亡。肺俞穴主治五勞虛損,骨蒸肺風,肺痿咳嗽,嘔吐,上氣喘滿,虛煩口乾,目眩,四肢無力,汗不出,腰脊強痛,背部彎曲如龜,寒熱,癭氣,黃疸。此穴主要瀉五臟之熱,與其他五臟俞穴的治療方法相同。治療咳嗽吐血,唾液帶血,骨蒸虛勞,可以灸十四壯。(《神農經》)治療吐血,唾血,上氣咳嗽,喉嚨閉塞,可以灸隨年齡的壯數。癭腫上氣,呼吸短促,灸百壯。盜汗,寒熱惡寒,灸隨年齡的壯數,針刺五分。氣短不語,灸百壯。治療口中湧出清水,可以灸肺俞穴和三陰交穴,灸隨年齡的壯數。(《千金》)配合豐隆穴,治療痰嗽。(《玉龍賦》)配合天突穴,治療咳嗽連聲。(《百證賦》)配合陶道,身柱,膏肓穴,治療虛損五勞七傷,是緊要療法。(《乾坤生意》)
厥陰俞,在四椎下,去脊中二寸,正坐取之。針三分,灸七壯。主治咳逆,牙痛,心痛結胸,嘔吐煩悶。主胸中膈氣積聚、好吐,灸隨年壯。(《千金》)
心俞,在五椎下,去脊中二寸,正坐取之。針三分,留七呼。主治偏風半身不遂,食噎,積結寒熱,心氣悶亂,煩滿,恍惚心驚,汗不出,中風偃臥不得,冒絕,發癇悲泣,嘔吐咳血,發狂健忘。此穴主瀉五臟之熱,與五贓俞同。小兒氣不足者,數歲不能語,可灸五壯,艾炷如麥粒。(《神農經》)兼腎俞,治腰腎虛乏之夢遺。(《玉龍賦》)兼神道,治風癇常發自寧。(《百證賦》)治憂噎。(《捷徑》)一傳:主療心虛遺精、盜汗,補之。
白話文:
厥陰俞
厥陰俞,位於第四節胸椎棘突下,向脊柱兩旁各開二寸,患者正坐取穴。針刺深度三分,灸七壯。主治咳嗽逆氣,牙痛,心痛、胸部脹滿,嘔吐、胸悶。主治胸中膈氣積聚,容易嘔吐,灸治時可根據年齡增減壯數。(出自《千金方》)
心俞
心俞,位於第五節胸椎棘突下,向脊柱兩旁各開二寸,患者正坐取穴。針刺深度三分,留針時間七個呼吸。主治偏風導致半身不遂,飲食梗阻,積聚寒熱,心氣悶亂,胸腹滿悶,神志恍惚、心悸,汗出不來,中風導致臥床不起,昏迷不醒,突然發作痙攣,悲傷哭泣,嘔吐咳血,發狂健忘。此穴主泻五臟之熱,與五脏俞同功。小兒氣不足,數歲不能說話,可灸五壯,艾炷大小如麥粒。(出自《神農本草經》)
心俞配合腎俞,可治腰腎虛弱導致的夢遺。(出自《玉龍賦》)
心俞配合神道穴,可治風癇經常在睡眠中發作。(出自《百證賦》)
心俞可治憂鬱導致的飲食梗阻。(出自《捷徑》)
另有傳說:心俞主治心虛遺精、盜汗,可補之。(出自不明典籍)
膈俞,在七椎下,去脊中二寸,正坐取之。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一云:灸至百壯。主治心痛周痹,膈胃寒痰,暴痛、心滿氣急,吐食反胃,痃癖,五積氣塊血塊,咳逆,四肢腫痛,怠惰嗜臥,骨蒸,喉痹,熱病汗不出,食不下,腹脅脹滿。此血會也,諸血病者,皆宜灸之。如吐血衄血不已,虛損昏暈,血熱妄行,心肺二經嘔血,臟毒便血不止。顱脹脅腹滿,灸百壯三報之。又治吐逆不得食,今日食明曰吐,灸百壯。(《千金》)
肝俞,在九椎下,去脊中二寸。針三分、留六呼,灸三壯。《素問》曰:針中肝,五日死。主治氣短咳血,多怒,脅肋滿悶,咳引兩脅,脊背急痛不得息、轉側難,反折上視,驚狂鼽衄,眩暈痛循眉頭,黃疸,鼻酸,熱病後目中出淚,眼目諸疾熱痛、生翳、或熱病瘥後因食五辛患目,嘔血,或疝氣筋痙相引、轉筋入腹。此穴主瀉五臟之熱,與五臟俞治同。吐血酸削,灸百壯。又胸滿、心腹積聚疼痛,灸百壯。又氣短不語,灸百壯。(《千金》)目昏血溢,肝俞辨其虛實。(《玉龍賦》)兼命門,能使瞽者見秋毫。(《標幽賦》)兼少澤,可治攀睛。(《百證賦》)一傳:治氣痛項癧吐酸。
白話文:
膈俞穴位於第七節胸椎下,距離脊柱中線二寸處。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個呼吸,灸艾三壯。也有人說,灸艾至一百壯。主要治療心痛、周身痹痛、膈胃寒痰、暴痛、心滿氣急、嘔吐食物、反胃、痃癖、五積氣塊、血塊、咳嗽逆氣、四肢腫痛、怠惰嗜睡、骨蒸潮熱、喉痹、熱病汗不出、食慾不振、腹部兩側脹滿。此穴為血會穴,凡是血症,都適合灸治。例如吐血、鼻出血不止、虛損昏暈、血熱妄行、心肺二經嘔血、臟毒便血不止、頭顱脹痛、腹部兩側脹滿,灸艾一百壯,分三次進行。也可治療嘔吐逆氣、食不下嚥,今日吃食物,明日就嘔吐,灸艾一百壯。
肝俞穴位於第九節胸椎下,距離脊柱中線二寸處。針刺深度三分,留針六個呼吸,灸艾三壯。《素問》中說:針刺肝俞穴,五日必死。《千金》中說,肝俞穴主要治療氣短咳血、容易發怒、脅肋滿悶、咳嗽牽引兩側脅肋、脊背疼痛難以休息、翻身困難、反折仰視、驚狂、鼻衄、眩暈、疼痛沿眉頭傳遞、黃疸、鼻酸、熱病後眼睛流淚、眼睛各種疾病熱痛、生翳、熱病痊癒後因食辛辣之物而患眼疾、嘔血、疝氣、筋攣痙攣、抽搐疼痛入腹。此穴主瀉五臟之熱,與五臟俞穴的功效相同。治療吐血、酸削,灸艾一百壯。也治療胸滿、心腹部積聚疼痛,灸艾一百壯。也治療氣短不語,灸艾一百壯。《玉龍賦》中說,目昏血溢,肝俞穴可以辨別虛實。《標幽賦》中說,肝俞穴配合命門穴,可以使失明之人看到秋毫。《百證賦》中說,肝俞穴配合少澤穴,可以治療攀睛症。還有一種說法,肝俞穴可以治療氣痛、項癧、嘔吐酸水。
膽俞,在十椎下,去脊中二寸。針五分、留七呼,灸三壯。《素問》曰:針中膽,一日半死。主治頭痛振寒汗不出,腋下腫,心腹脹滿,口乾苦,咽痛,嘔吐翻胃食不下,骨蒸勞熱,目黃,胸脅不能轉側。兼陽綱,可治目黃。(《百證賦》)兼膈俞,治勞噎。(《捷徑》)
脾俞,在十一椎下,去脊中各二寸。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素問》曰:針中脾,十日死。主治痃痹積聚,脅下滿,痎瘧寒熱,黃疸,腹脹痛,吐食不食,飲食不化或食飲倍多,煩熱嗜臥,身日羸瘦,泄痢善欠,體重四肢不收。此穴主瀉五臟之熱,與五臟俞同。食不消化、泄痢不作肌膚、脹滿水腫,灸隨年壯三報之;又尿血白濁、虛勞,灸百壯。(《千金》)兼聽宮,能祛心下之悲悽;又兼膀胱俞,治脾虛穀食不消。(《百證賦》)治思噎、食噎(《捷徑》)一傳:治水腫鼓脹氣滿,泄瀉年久不止及久年積塊脹痛。
白話文:
膽俞穴位於第十節胸椎下,距離脊柱中線兩寸。針刺深度五分,留針七個呼吸,艾灸三壯。古代醫書《素問》記載,針刺膽俞穴,一日半後會致死。膽俞穴主要用於治療頭痛、畏寒、汗出不暢、腋窩腫脹、心腹脹滿、口乾苦、咽喉疼痛、嘔吐反胃、食慾不振、骨蒸勞熱、目黃、胸脅不能轉側等症狀。若與陽綱穴配合,還可治療目黃。另外,與膈俞穴配合,則可治療勞累引起的吞嚥困難。
脾俞穴位於第十一節胸椎下,距離脊柱中線兩寸。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個呼吸,艾灸三壯。古代醫書《素問》記載,針刺脾俞穴,十天后會致死。脾俞穴主要用於治療痃痹積聚、脅肋下滿、瘧疾寒熱、黃疸、腹脹痛、嘔吐、食慾不振、消化不良、飲食過量、煩熱嗜睡、體重減輕、泄瀉、善於打呵欠、肢體無力等症狀。此穴可以瀉除五臟的熱氣,與其他五臟俞穴功效類似。對於消化不良、泄瀉、肌膚病變、腹脹水腫等症狀,可根據年齡艾灸三壯;對於尿血、白濁、虛勞等症狀,可艾灸一百壯。另外,與聽宮穴配合,可以祛除心胸鬱悶之氣;與膀胱俞穴配合,可以治療脾虛導致的穀食不消化。脾俞穴還可用於治療思慮過度引起的吞嚥困難、食物積滯引起的吞嚥困難。據說,脾俞穴還能治療水腫鼓脹、氣滿、久瀉不止、久年積塊脹痛等症狀。
胃俞,在十二椎下,去脊中二寸。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一曰:灸隨年壯。主治胃寒吐逆翻胃、霍亂、腹脹支滿、肌膚疲瘦、腸鳴腹痛不嗜食、脊痛筋攣、小兒羸瘦、食少不生肌肉及小兒痢下赤白、秋末脫肛、肚疼不可忍,艾炷如大麥。兼魂門,治胃冷食不化。(《百證賦》)一傳:治水腫鼓脹,氣膈不食,泄瀉所久不止,多年積塊。
三焦俞,在十三椎下,去脊中二寸。針五分,灸三壯。一曰:三分,五壯。主治傷寒身熱,頭痛吐逆,肩背急、腰脊強不得俯仰,臟腑積聚脹滿,膈塞不通,飲食不化羸瘦,水穀不化,腹痛下痢腸鳴,目眩。少腹堅大如盤盂、胸腹脹滿、飲食不消、婦人癥聚瘦瘠,灸三焦俞百壯三報之,仍灸氣海百壯。又主五臟六腑積聚、心腹滿、腰脊痛、吐逆、寒熱、小便不利,灸隨年壯。又治尿血,灸百壯。(《千金》)
白話文:
胃俞,位於第十二胸椎下,距離脊柱中線兩寸處。針刺深度三分,停留時間七息,或用艾灸三次。有說法認為,灸療的壯數應隨年齡變化而調整。主治胃寒引起的嘔吐、翻胃、霍亂、腹脹、身體消瘦、腸鳴腹痛、食慾不振、脊椎疼痛、筋骨緊繃、小兒消瘦、食量減少、肌肉發育不良以及小兒痢疾帶有紅白糞便、秋季脫肛、腹痛難忍的情況,灸療的艾炷大小類似大麥粒。同時也治療魂門穴的問題,對於胃寒、食物消化不良有療效。(出自《百證賦》)另一種傳說則指出,此穴還能治療水腫、腹部脹大、呼吸困難、長期的腹瀉、長年的積食等症狀。
三焦俞,位於第十三胸椎下,同樣距離脊柱中線兩寸處。針刺深度五分,使用艾灸三次。有說法認為,灸療的壯數可以是三分,五壯。主治傷寒引起的體溫升高、頭痛、嘔吐、肩背緊張、腰脊僵硬、無法彎腰、內臟積聚引起的脹滿、食道阻塞、飲食消化不良、身體消瘦、食物和飲料不易消化、腹痛、下痢、腸鳴聲、頭暈、下腹堅硬類似盤盂、胸部和腹部脹滿、飲食難以消化、婦女的症狀包括積聚、消瘦等。對於灸療的壯數,有人提倡灸三焦俞一百壯,並配合灸氣海穴一百壯。此外,此穴還能治療五臟六腑的積聚、心腹脹滿、腰脊疼痛、嘔吐、寒熱、小便不利等症狀,灸療的壯數應隨年齡調整。另外,對於尿血的病症,灸療的壯數可達一百壯。(出自《千金》)
腎俞,在十四椎下,去脊中二寸,與臍平。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一曰:灸以年為壯。《素問》曰;針中腎,六日死。主治虛勞羸瘦,面目黃黑,耳聾腎虛,水臟久冷腰痛,夢遺精滑,腳膝拘急,身熱頭重振寒,心腹䐜脹,兩脅滿痛引少腹,少氣溺血,便濁淫濼,赤白帶下,月經不調,陰中痛,五勞七傷,虛憊無力,足寒如冰,洞泄食不化,身腫如水,男女久積氣痛變成勞疾。此穴主瀉五臟之熱,與五臟俞同。腎風虛寒,灸百壯。又小便濁、夢遺失精,灸百壯。又腎俞主五臟虛勞,少腹弦急脹熱,灸五十壯,老少減之。若虛冷可百壯,橫三間寸灸之,又消渴口乾,同腰目灸之。又尿血,灸百壯。又百病水腫,灸百壯。(《千金》)兼命門,治老人便多。又兼心俞,治腰腎虛乏之夢遺。(《玉龍賦》)能瀉盡腰股之痛。(《通玄賦》)一傳:治色欲過度虛腫,耳痛耳鳴。
白話文:
《腎俞》穴位解說:
**位置:**位於第十四椎骨下,距離脊椎中線二寸,與肚臍平齊。
**針灸方法:**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個呼吸時間,艾灸三壯。古籍記載,艾灸的壯數可以用年紀來計算。
**《素問》記載:**針刺腎俞穴,若深度過深,六天內會致死。
主治病症:
- 虛勞羸瘦:身體虛弱,消瘦無力。
- 面目黃黑:面色蒼白或發黑。
- 耳聾腎虛:聽力下降,腎氣不足。
- 水臟久冷腰痛:下腹部寒涼,腰部疼痛。
- 夢遺精滑:夢中遺精,精液滑泄。
- 腳膝拘急:腿腳酸痛僵硬,活動不便。
- 身熱頭重振寒:身體發熱,頭昏沉,四肢冰冷。
- 心腹䐜脹:心口和腹部脹滿。
- 兩脅滿痛引少腹:兩側肋骨下方脹痛,疼痛牽連到下腹部。
- 少氣溺血:呼吸困難,尿液帶血。
- 便濁淫濼:排便不暢,糞便稀薄混濁。
- 赤白帶下:女性白帶異常,顏色偏白或偏紅。
- 月經不調:月經週期或經量異常。
- 陰中痛:女性陰部疼痛。
- 五勞七傷:因過度勞累,導致身體虛弱。
- 虛憊無力:身體虛弱,疲乏無力。
- 足寒如冰:雙腳冰冷。
- 洞泄食不化:腹瀉,飲食難以消化。
- 身腫如水:全身浮腫,像水腫一樣。
- 男女久積氣痛變成勞疾:長期積聚的氣痛,導致身體虛弱。
其他功效:
- 瀉五臟之熱:可以治療五臟積熱。
- 腎風虛寒:艾灸百壯可以治療腎氣虛寒。
- 小便濁、夢遺失精:艾灸百壯可以治療尿液混濁、夢遺。
- 五臟虛勞,少腹弦急脹熱:艾灸五十壯可以治療五臟虛弱、下腹部緊繃、脹痛發熱。
- 虛冷:艾灸百壯可以治療虛寒體質。
- 消渴口乾:艾灸腎俞穴和腰目穴可以治療口渴症。
- 尿血:艾灸百壯可以治療尿血。
- 百病水腫:艾灸百壯可以治療各種水腫。
搭配其他穴位使用:
- 腎俞穴 + 命門穴:治療老年人排便次數過多。
- 腎俞穴 + 心俞穴:治療腰腎虛弱導致的夢遺。
其他記載:
- 可以緩解腰股部位的疼痛。
- 可以治療因過度縱慾導致的虛腫、耳痛、耳鳴。
大腸俞,在十六椎下,去脊中二寸,伏而取之。針三分、留六呼,灸三壯。主治脊強不得俯仰,腰痛腹脹,繞臍切痛,腸澼瀉痢,食不化,大小便不利。脹滿雷鳴,灸百壯三報之。(《千金》)治大便病。(《靈光賦》)
小腸俞,在十八椎下,去脊中二寸,伏而取之。針三分、留六呼,灸三壯。主治膀胱三焦津液少,便赤不利,淋瀝遺尿,小腹脹滿㽲痛,瀉痢膿血,腳腫,心煩短氣,五痔疼痛,婦人帶下。泄注五痢便膿血、腹痛,灸百壯。又主三焦膀胱寒熱,津液赤白,洞泄,腰脊痛,小便不利,婦人帶濁,灸五十壯。又消渴口乾不可忍者,灸百壯,橫三間寸灸之。(《千金》)治小便病。(《靈光賦》)
白話文:
大腸俞穴位於第十六節胸椎下,距離脊柱中線兩寸,俯身取穴。針刺深度三分,留針時間六個呼吸,艾灸三壯。主治脊背僵硬不能彎腰,腰痛腹脹,繞臍劇痛,腸鳴瀉痢,消化不良,大小便不暢,腹部脹滿如雷鳴,艾灸百壯,分三次施灸。
小腸俞穴位於第十八節胸椎下,距離脊柱中線兩寸,俯身取穴。針刺深度三分,留針時間六個呼吸,艾灸三壯。主治膀胱和三焦經氣不足,小便赤澀不通,尿頻尿急,小腹脹滿疼痛,瀉痢膿血,腳腫,心煩氣短,五痔疼痛,婦女白帶異常。泄瀉五痢伴膿血和腹痛,艾灸百壯。此外,也主治三焦和膀胱寒熱,津液赤白,腹瀉,腰脊疼痛,小便不暢,婦女白帶異常,艾灸五十壯。又可治療口渴難忍的消渴症,艾灸百壯,橫向灸三寸。
膀胱俞,在十九椎下,去脊二寸,伏而取之。針三分、留六呼,灸三壯。一云:七壯。主治小便赤澀遺尿,泄痢,腰、脊、腹痛,陰瘡,腳膝寒冷無力,女子癥瘕。兼脾俞,治脾虛穀食不消。(《百證賦》)
中膂內俞,在二十椎下,去脊中二寸,夾脊起肉間,伏而取之。針三分、留六呼,灸三壯。主治腎虛消渴,腰脊強痛不得俯仰,腸冷赤白痢,疝痛,汗不出,脅腹脹痛。兼陶道,治歲熱時行。(《百證賦》)主腰痛、夾脊膂上下按之從後項至此穴痛者,灸之立愈。(《捷徑》)
白環俞,在二十一椎下,去脊中二寸,伏而取之。針五分,灸三壯。《甲乙經》云:針八分,得氣則瀉,瀉訖多補之,不可灸。主治腰脊痛不得坐臥,疝痛,手足不仁,二便不利,溫瘧,筋攣痹縮,虛熱閉塞。一云:主治夢遺白濁、腎虛腰痛,先瀉後補,三稜瀉之,白帶補之;月經不調亦補之。兼委中,治背連腰痛,大驗。(《百證賦》)
白話文:
膀胱俞穴位于第十九节椎骨下,离脊柱二寸,在肌肉凹陷处取穴。针刺三寸,留针六个呼吸,艾灸三壮。也有人说灸七壮。主治小便赤涩、遗尿、泄泻、腰脊腹痛、阴部疮疡、脚膝寒冷无力、女子癥瘕等。配合脾俞穴治疗脾虚、谷食不消化。
中膂內俞穴位于第二十节椎骨下,离脊柱二寸,在夹脊肌的起端肌肉间,肌肉凹陷处取穴。针刺三寸,留针六个呼吸,艾灸三壮。主治肾虚消渴、腰脊强痛、不能俯仰、肠冷赤白痢、疝痛、汗不出、胁腹胀痛等。配合陶道穴治疗夏季暑热。也有记载说,腰痛、夹脊膂上下按压从后项至该穴疼痛者,艾灸后立愈。
白环俞穴位于第二十一节椎骨下,离脊柱二寸,在肌肉凹陷处取穴。针刺五分,艾灸三壮。也有人说针刺八分,得气后泻针,泻完后多补针,不可艾灸。主治腰脊痛、不能坐卧、疝痛、手足麻木、二便不利、温疟、筋挛痹缩、虚热闭塞等。也有人说,主治梦遗、白浊、肾虚腰痛,先泻后补,三棱泻之,白带补之,月经不调也补之。配合委中穴治疗背连腰痛,效果显著。
上髎,在陽關下五分,去中行一寸,外直小腸俞。針三分、留十呼,灸七壯。主治大小便不利,嘔逆,腰膝冷痛,寒熱瘧,鼻衄,婦人絕嗣,陰中癢痛,陰挺出,赤白帶下。
次髎,在上髎下,直膀胱俞。針三分、留七呼,灸七壯。一曰:三壯。主治大小便淋赤不利,心下堅脹,腰痛足輕,疝氣下墜引陰痛不可忍,腸鳴泄瀉,赤白帶下。
中髎,在次髎下,直中膂俞。針二分、留七呼,灸三壯。主治五勞七傷,二便不利,腹脹飧泄,婦人少子,帶下月經不調。
下髎,在中髎下一寸二分。針二分、留十呼,灸三壯。一曰:針二寸。主治腸鳴泄瀉,二便不利,下血,腰痛引小腹急痛,女子淋濁不禁,濕熱濕寒下髎定。(《百證賦》)
白話文:
上髎穴位於陽關穴下五分,與中行穴相距一寸,與小腸俞穴在同一水平線上。針刺深度三分,留針時間十個呼吸,灸七壯。主要治療大小便不暢、嘔吐反胃、腰膝冷痛、寒熱瘧疾、鼻出血、婦女不孕、陰部瘙癢疼痛、陰道脫出、白帶異常等。
次髎穴位於上髎穴下方,與膀胱俞穴在同一垂直線上。針刺深度三分,留針時間七個呼吸,灸七壯,或三壯。主要治療大小便淋痛不暢、心窩部堅硬脹滿、腰痛腿軟、疝氣下墜伴隨陰部疼痛難忍、腸鳴腹瀉、白帶異常等。
中髎穴位於次髎穴下方,與中膂俞穴在同一垂直線上。針刺深度二分,留針時間七個呼吸,灸三壯。主要治療五勞七傷、大小便不暢、腹脹腹瀉、婦女不孕、白帶異常、月經不調等。
下髎穴位於中髎穴下一寸二分。針刺深度二分,留針時間十個呼吸,灸三壯,或針刺深度二寸。主要治療腸鳴腹瀉、大小便不暢、下血、腰痛牽連小腹劇痛、婦女尿頻失禁、濕熱或濕寒等,下髎穴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會陽,長強外開二寸。針二分,灸五壯。一曰:針八分。主治腹中寒氣,泄瀉,腸澼便血,久痔,陽氣虛乏,陰汗濕。
附分,在二椎下,兩旁相去脊中各開三寸,正坐取。針三分,灸五壯。《甲乙經》作針八分。主治肘臂不仁,背拘急,風客腠理,頸痛不得回顧。
魄戶,在三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針五分,灸五壯。一曰:針三分,灸百壯,主治虛勞肺痿,肩膊、胸背連痛,五屍走疰,項強,喘逆,煩滿嘔吐。此穴主瀉五臟之熱,與五臟俞同。治虛勞發熱,可灸十四壯。(《神農經》)兼膏肓,治勞瘵傳屍。(《百證賦》)治體熱勞嗽。(《標幽賦》)
白話文:
會陽穴位於長強穴外開二寸處,針刺深度二分,艾灸五壯,或針刺八分。主治腹中寒氣、腹瀉、腸澼便血、久痔、陽氣虛乏、陰汗濕等症狀。
附分穴位於第二節椎骨下,兩旁相去脊中各開三寸,正坐取穴。針刺深度三分,艾灸五壯,或針刺八分。主治肘臂不仁、背部拘急、風邪侵襲腠理、頸部疼痛難以回顧等症狀。
魄戶穴位於第三節椎骨下,去脊中各開三寸半。針刺深度五分,艾灸五壯,或針刺三分,艾灸百壯。主治虛勞肺痿、肩膊、胸背連痛、五屍走疰、項強、喘逆、煩滿嘔吐等症狀。此穴主瀉五臟之熱,與五臟俞穴同功。可治虛勞發熱,艾灸十四壯。此外,魄戶穴還兼治勞瘵傳屍、體熱勞嗽等症狀。
膏肓俞,在四椎下、五椎上,去脊中各三寸半,先令病人正坐屈脊伸兩手,以臂著膝前,令正直,手大指與膝頭齊,以物支肘,勿令臂動,乃從胛骨上角摸索至胛骨下頭,其間當有四肋三間,依胛骨之際,相去骨際如容側指許,按其中一間空處,自覺牽引肩中是其穴也。灸七七壯至百壯、千壯,灸後當灸足三里,以引火實下。主治百病、無所不療、虛羸瘦損、五勞七傷諸病,夢遺失精、上氣咳逆、痰火發狂、健忘、胎前產後,可灸二七至七七壯。兼魄戶,治勞瘵傳屍。(《百證賦》)治背脊痛,風勞一切諸病。(《靈光賦》)兼陶道、身柱、肺俞,治虛損五勞七傷緊要之穴。(《乾坤生意》)
白話文:
膏肓俞穴位解說:
位置:
膏肓俞穴位於第四椎骨下、第五椎骨上,距離脊柱中線各三寸半。
取穴方法:
- 患者正坐,屈脊,雙手伸直,手臂置於膝蓋前方,保持身體正直。
- 手的大拇指與膝蓋頂端齊平,以物件支撐肘部,避免手臂晃動。
- 從肩胛骨上角沿著肩胛骨外緣摸索至肩胛骨下角,在此區域內可摸到四根肋骨之間的三個空隙。
- 沿著肩胛骨外緣,在骨頭邊緣與肋骨之間,找到一個可以容納側指的空隙。
- 按壓這個空隙,會感覺到肩部有牽引感,即為膏肓俞穴。
灸法:
- 灸膏肓俞穴,可施灸七七壯至百壯,甚至千壯。
- 灸完膏肓俞穴後,應灸足三里穴,以引火下行。
主治:
膏肓俞穴主治百病,無所不療,包括:
- 虛弱消瘦,五勞七傷諸病
- 夢遺精液流失
- 呼吸困難,咳嗽,痰火發狂
- 健忘
- 產前產後諸症
可灸二七至七七壯。
配合其他穴位:
- 配合魄戶穴: 治勞瘵(慢性消耗性疾病)、傳屍(傳染性疾病)。
- 配合陶道、身柱、肺俞穴: 治虛損五勞七傷(勞損、過度疲勞)的關鍵穴位。
其他記載:
- 《靈光賦》記載膏肓俞穴可治背脊痛、風勞等各種疾病。
- 《乾坤生意》記載膏肓俞穴為治療虛損五勞七傷的關鍵穴位。
神堂,在五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針三分,灸五壯。主治腰脊強痛不可俯仰,灑淅寒熱,胸腹滿逆,時噎。
譩譆,在肩膊內廉六椎下,去脊各三寸半,正坐取之。針六分、留七呼,灸五壯。一曰:二七壯至百壯。主治大風熱病汗不出,勞損不得臥,溫瘧久不愈,胸腹脹悶氣噎,肩背脅肋痛急,目痛,咳逆,鼻衄,忌莧菜、白酒。多汗瘧病,灸五十壯。(《千金》)
膈關,在七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陷中,正坐開肩取之。針五分,灸五壯。主治背痛惡寒,脊強,嘔吐,飲食不下,胸中噎悶,大小便不利。此亦血會,治諸血病。
白話文:
神堂穴位於第五節椎骨下方,距離脊柱中線左右各三寸半的位置。針刺深度為三分,艾灸五壯。主要治療腰脊強直疼痛無法彎腰或仰頭,發熱伴有寒顫,胸腹脹滿逆氣,偶爾出現吞嚥困難。
譩譆穴位於肩胛骨內側緣,第六節椎骨下方,距離脊柱中線左右各三寸半,患者正坐取穴。針刺深度為六分,留針時間為七個呼吸,艾灸五壯,也可用二七壯到一百壯。主要治療大風熱病(風疹)伴有發汗困難,勞累後無法躺臥,溫瘧(瘧疾)久治不愈,胸腹脹悶氣噎,肩背脅肋疼痛難忍,眼痛,咳嗽逆氣,鼻出血。忌食莧菜和白酒。對於多汗的瘧疾患者,艾灸五十壯。
膈關穴位於第七節椎骨下方,距離脊柱中線左右各三寸半,在凹陷處,患者正坐,雙肩展開取穴。針刺深度為五分,艾灸五壯。主要治療背痛畏寒,脊柱強直,嘔吐,飲食不進,胸悶氣噎,大小便不暢。此穴也是血會穴,可以治療各種血症。
魂門,在九椎下,相去脊中各三寸半陷中,正坐取之。針五分,灸三壯。主治屍厥走疰,胸背連心痛,食不下,腹中雷鳴,大便不節,小便黃赤。此穴主瀉五臟之熱,與五臟俞同。兼胃俞,治胃冷、食難化。(《百證賦》)筋攣骨痛者,補此。(《標幽賦》)
陽綱,在十椎下,去脊中三寸半陷中,正坐取之。針五分,灸三壯、七壯。主治腸痛,食不下,小便澀,身熱,消渴,目黃,腹脹泄瀉。兼膽俞,治目黃。(《百證賦》)
意舍,在十一椎下,去脊中三寸半陷中,正坐取之。針五分,灸七壯。一云:五十壯至百壯。主治背痛,腹脹,大便泄,小便黃,嘔吐,惡風寒,飲食不下,消渴,目黃。此穴主瀉五臟之熱,與五臟俞同。兼中府,能除脹滿噎塞,胸背脅痛,惡寒,嘔吐。(《百證賦》)
白話文:
「魂門」位於第九節椎骨下方,距離脊柱中線三寸半處的凹陷中,患者正坐取穴。針灸深度為五分,灸三壯。主要治療屍厥、走疰、胸背連心痛、食不下、腹中雷鳴、大便不節、小便黃赤等症狀。此穴主瀉五臟之熱,與五臟俞穴功效相同。配合胃俞穴,可治療胃冷、食難化。
「陽綱」位於第十節椎骨下方,距離脊柱中線三寸半處的凹陷中,患者正坐取穴。針灸深度為五分,灸三壯或七壯。主要治療腸痛、食不下、小便澀、身熱、消渴、目黃、腹脹泄瀉等症狀。配合膽俞穴,可治療目黃。
「意舍」位於第十一節椎骨下方,距離脊柱中線三寸半處的凹陷中,患者正坐取穴。針灸深度為五分,灸七壯,亦可灸五十壯至百壯。主要治療背痛、腹脹、大便泄、小便黃、嘔吐、惡風寒、飲食不下、消渴、目黃等症狀。此穴主瀉五臟之熱,與五臟俞穴功效相同。配合中府穴,能除脹滿噎塞、胸背脅痛、惡寒、嘔吐等症狀。
胃倉,在十二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正坐取之。針五分,灸五壯。一云:五十壯。主治腹滿水腫,食不下,惡寒,背脊痛不可俯仰。
肓門,在十三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又肋間陷中,前與鳩尾相直,正坐取之。針五分,灸三壯。主治心下痛,大便堅,婦人乳痛有餘。
志室,在十四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陷中,正坐取之。針五分,灸三壯、七壯。主治陰腫陰痛,失精,小便淋瀝,背脊強,腰脅痛,腹中堅滿,霍亂吐逆不食,大便難,此穴主瀉五臟之熱,與五臟俞同。
胞肓,在十九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陷中,伏而取之。針五分,灸五壯、七壯。主治腰脊痛,惡寒,小腹堅,腸鳴,大小便不利。
白話文:
胃倉穴位於第十二節胸椎下,距離脊柱兩側各三寸半,正坐取穴。針刺五分,艾灸五壯,或五十壯。主治腹脹水腫、食慾不振、畏寒、背痛難以彎腰。
肓門穴位於第十三節胸椎下,距離脊柱兩側各三寸半,亦可於肋骨之間凹陷處,與鳩尾相齊處取穴,正坐取穴。針刺五分,艾灸三壯。主治心窩疼痛、便秘、婦女乳房脹痛。
志室穴位於第十四節胸椎下,距離脊柱兩側各三寸半凹陷處,正坐取穴。針刺五分,艾灸三壯或七壯。主治陰囊腫痛、遺精、尿頻、背部僵硬、腰肋疼痛、腹部脹滿、霍亂嘔吐、不思飲食、大便困難。此穴主瀉五臟之熱,與五臟俞穴功能相同。
胞肓穴位於第十九節胸椎下,距離脊柱兩側各三寸半凹陷處,俯身取穴。針刺五分,艾灸五壯或七壯。主治腰背疼痛、畏寒、小腹硬實、腸鳴、大小便不利。
秩邊,在二十一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陷中,伏而取之。針五分,灸三壯。主治腰痛,五痔,小便赤澀。
承扶,在尻臀下、股陰上約紋中,針七分、留七呼,灸三壯。《甲乙經》作針二寸。主治腰脊相引如解,久痔臀腫,大便難,胞寒,小便不利。
殷門,在承扶下五寸三分。針七分、留七呼,灸三壯。主治腰脊不可俯仰,惡血流注,外股腫。
浮郄,在殷門下一寸三分。針五分,灸三壯。主治霍亂轉筋,小腹膀胱熱,大便結,股外筋急,髀樞不仁。
委陽,在浮郄下一寸七分。針七分、留五呼,灸三壯。主治腰脊腋下腫痛不可俯仰,引陰中不得小便,胸滿,身熱,瘛瘲,癲疾。小腹滿,飛屍遁注,痿厥不仁。三焦下輸出於委陽,並太陽之正入絡膀胱,約下焦,實則閉癃虛則遺溺。遺溺則補之,閉癃則瀉之。(《本輸篇)》兼天池穴,腋腫針而速散。(《百證賦》)
白話文:
秩邊穴位於第二十一節椎骨下方,離脊柱各三寸半凹陷處,按壓著取穴。針刺深度五分,艾灸三壯。主要治療腰痛、痔瘡、小便赤澀。
承扶穴位於臀部下方、股內側交界處的紋路中,針刺深度七分,留針七個呼吸,艾灸三壯。《甲乙經》記載針刺深度為二寸。主要治療腰脊疼痛難以彎曲、久治不愈的痔瘡、臀部腫脹、排便困難、子宮寒冷、小便不利等症狀。
殷門穴位於承扶穴下方五寸三分處。針刺深度七分,留針七個呼吸,艾灸三壯。主要治療腰脊不能彎曲、瘀血流注、大腿外側腫脹等症狀。
浮郄穴位於殷門穴下方一寸三分處。針刺深度五分,艾灸三壯。主要治療霍亂引起的手足抽筋、小腹膀胱發熱、大便乾結、大腿外側筋脈緊繃、髖關節失靈等症狀。
委陽穴位於浮郄穴下方一寸七分處。針刺深度七分,留針五個呼吸,艾灸三壯。主要治療腰脊腋窩腫痛、不能彎曲、陰部疼痛導致小便不利、胸悶、發熱、抽搐、癲癇、小腹脹滿、肢體麻木無力、三焦經下部輸注於此穴,與太陽經正經相連接膀胱經,聯繫下焦,實證則小便閉塞,虛證則小便失禁。小便失禁則補之,小便閉塞則瀉之。(《本輸篇》) 此外,委陽穴可配合天池穴治療腋窩腫脹,針刺後迅速消散。(《百證賦》)
委中,在膕中央約紋、動脈陷中,伏臥屈足取之。針五分、留七呼,灸三壯。一曰:禁灸。春月勿令出血,蓋太陽合腎,腎王於冬,水衰於春,故春無令出血。主治大風眉發脫落,太陽瘧從背起、先寒後熱,熇熇然汗出難已,頭重轉筋,腰脊背痛,半身不遂,遺溺,小腹堅,風痹,髀樞痛,膝痛足軟無力。凡腎與膀胱實而腰痛者,針出血,妙。虛者不宜針,慎之。此穴主瀉四肢之熱。委中者,血郄也。凡熱病汗不出,小便難,衄血不止,脊強反折,瘛瘲,癲疾,足熱,厥逆不得屈伸,取其經血立愈。虛汗、盜汗補委中。(《太乙歌》)合人中,除腰脊痛閃之難制;又兼居髎、環跳,除腿風濕痛。(《玉龍賦》)兼白環俞,治背連腰痛已試。(《百證賦》)委中、崑崙,治腰背痛相連。(《千金》)腰背委中求。(《四總》)治腰痛不能舉,酸沉引脊梁,風癇及轉筋,疼痛難移展,風痹復無常,熱病不能當,膝頭難伸屈,針入即安康。(《馬丹陽》)
白話文:
委中穴解說:
位置: 委中穴位於膝蓋窩中央,當腘橫紋中點,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腱之間,動脈搏動處。取穴時,患者應伏臥屈足,方可準確取穴。
針灸方法: 針刺委中穴,深度約五分,留針時間為七個呼吸時間,灸法則灸三壯。
禁忌: 委中穴忌灸,尤其在春季不宜使之出血。因為太陽經氣與腎經相通,腎氣在冬季最盛,而春季水氣較衰,故不可在春季使委中穴出血。
主治: 委中穴主治以下病症:
- 大風眉發脫落: 指風寒侵襲導致眉毛頭髮脫落。
- 太陽瘧從背起、先寒後熱,熇熇然汗出難已,頭重轉筋,腰脊背痛,半身不遂,遺溺,小腹堅,風痹,髀樞痛,膝痛足軟無力: 此為太陽經氣不和,導致一系列症狀,包括瘧疾、腰背痛、肢體麻痺、小便失禁等。
- 凡腎與膀胱實而腰痛者,針出血,妙。虛者不宜針,慎之: 如果腎與膀胱實熱導致腰痛,針刺委中穴出血可有效治療。但若為虛證則不宜針刺。
其他功效:
- 瀉四肢之熱: 委中穴有清熱解毒,瀉火降逆之功效,可有效治療四肢發熱等症。
- 血郄: 委中穴為血郄穴,可治療血液運行不暢,瘀血阻滯等症。
- 熱病汗不出,小便難,衄血不止,脊強反折,瘛瘲,癲疾,足熱,厥逆不得屈伸,取其經血立愈: 此指委中穴可治療熱病導致的汗出不暢、小便困難、鼻出血不止、脊背僵硬、抽搐、癲癇、足部發熱、四肢厥逆等症。
- 虛汗、盜汗補委中: 委中穴可補腎固氣,治療虛汗、盜汗等症。
其他文獻記載:
- **《玉龍賦》**記載委中穴配合人中穴,可治療腰脊疼痛。
- **《玉龍賦》**記載委中穴配合居髎、環跳穴,可治療腿部風濕疼痛。
- **《百證賦》**記載委中穴配合白環俞穴,可治療背部連接腰部的疼痛。
- **《千金》**記載委中穴與崑崙穴配合,可治療腰背相連的疼痛。
- **《四總》**記載委中穴可治療腰痛。
- **《馬丹陽》**記載委中穴可治療腰痛不能舉、酸沉引脊梁、風癇及轉筋、疼痛難移展、風痹復無常、熱病不能當、膝頭難伸屈等症。
總之,委中穴是一個重要的穴位,具有多種治療功效,可有效治療腰背痛、肢體麻痺、熱病、虛汗等症,但需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适的治療方法。
合陽,在委中下四寸大些。針六分,灸五壯。主治腰脊強引腹痛,陰股熱,䯒酸腫,寒疝偏墜,女子崩帶不止。兼交信,治女子少氣下血。(《百證賦》)
承筋,在合陽下二寸。灸三壯,禁針。主治寒痹,腰背拘急,腋腫,大便閉,五痔,腨酸腳跟痛引少腹,轉筋霍亂,鼽衄。霍亂轉筋,灸五十壯。(《千金》)
承山,在委中下八寸半。針七分,灸五壯至七七壯,然灸不及針。主治頭熱,鼻衄,寒熱,癲疾,疝氣腹痛,痔腫便血,腰背痛,膝腫脛酸跟痛,霍亂轉筋,戰慄不能行立。凡有邪熱者,可瀉之。灸轉筋,隨年壯神驗;霍亂,灸百壯。(《千金》)兼長強,灸痔最妙。(《玉龍賦》)陰陵泉治心胸滿,兼此穴而飲食自思,又兼魚際、崑崙,治轉筋目眩立消。(《席弘賦》)治轉筋,並久痔。(《靈光賦》)針長強兼承山,善主腸風新下血。(《百證賦》)兼內踝尖,治轉筋並眼花。又兼陰交,治胸隔痞滿、自喜飲食。(《天星秘訣》)善治腰疼痛、痔疾大便難、腳氣並膝腫、兩足盡寒酸,展轉成時疫,戰慄瘧憎寒,霍亂及轉筋,針之立便安。(《馬丹陽》)
白話文:
合陽穴位於委中穴下方四寸處,針灸可治療腰脊痠痛、腹部疼痛、陰股發熱、大腿痠腫、寒疝偏墜、女子崩漏不止等症狀。合陽穴與交信穴配合,可治療女子氣虛下血。
承筋穴位於合陽穴下方二寸處,禁針,灸治寒痹、腰背僵硬、腋窩腫脹、便秘、痔瘡、大腿痠痛、腳跟疼痛、轉筋、霍亂、鼻衄等症狀。霍亂轉筋時,灸承筋穴五十壯。
承山穴位於委中穴下方八寸半處,針灸可治療頭熱、鼻衄、寒熱、癲癇、疝氣腹痛、痔瘡出血、腰背疼痛、膝蓋腫脹、小腿痠痛、腳跟疼痛、霍亂轉筋、全身發抖等症狀。凡是有邪熱者,可針灸承山穴瀉火。灸治轉筋,根據年齡增減灸治的壯數,效果顯著;灸治霍亂,灸一百壯。承山穴與長強穴配合,灸治痔瘡效果最佳。承山穴與陰陵泉穴配合,可治療胸悶、飲食不思;與魚際穴、崑崙穴配合,可治療轉筋、目眩。承山穴可治療轉筋、久治不愈的痔瘡。承山穴與長強穴配合,可治療腸風新發出血。承山穴與內踝尖穴配合,可治療轉筋、眼花。承山穴與陰交穴配合,可治療胸膈痞滿、飲食過多。承山穴善治腰痛、痔瘡便秘、腳氣、膝蓋腫脹、雙腳寒冷痠痛、發熱、戰慄、瘧疾、霍亂、轉筋等症狀,針灸後即可緩解。
飛揚,在崑崙上五寸五分。針三分,灸三壯。主治痔痛不得起坐,腳痠腫不能立,歷節風不得屈伸,癲疾,寒瘧,頭目眩,逆氣。瘧,實則腰背痛,虛則鼻衄,飛揚主之。(《千金》)兼支正,可治目眩。(《百證賦》)
附陽,在崑崙上三寸,針五分、留七呼,灸三壯。一云:七壯。主治霍亂轉筋,腰痛不能立,髀樞股䯒痛,痿厥風痹不仁,頭重䪼痛或時有寒熱,四肢不舉、屈伸不能。
崑崙,在外踝後五分、跟骨上陷中,細動脈應手。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主治腰尻,腳氣,足腨腫痛不能步立,頭痛,鼻衄,肩背拘急,咳喘,目眩,陰腫痛,產難,胞衣不下,小兒發癇,瘛瘲。兼申脈、太谿,善療足腫之迍。(《玉龍賦》)能住喘,愈腳氣(《靈光賦》)治腰尻痛、足痛不能履地、肩背拘急,可灸七壯,又治小兒陰腫,可灸三壯。炷如小麥。(《神農經》)兼魚際、承山,治轉筋目眩立消。(《席弘賦》)胞衣不出,針足太陽入四分,穴在外踝下後一寸宛宛中者,意必此穴。又瘧多汗,腰痛不能俯仰,目如脫,項似拔,崑崙主之。又兼委中,治腰背痛相連。(《千金》)治偏風。(《捷徑》)治轉筋腰尻痛,髆重更連陰,頭痛脊背急,暴喘滿衝心,舉步行不得,動足即呻吟,若欲求安樂,須尋此穴針。又增治目䀮䀮如脫,頭熱,鼻衄,肚脹痛不得息,霍亂大便泄,風癇,口噤不開,小兒陰腫,頭眩,轉筋,吐逆,屍厥中惡,膝蓋暴痛。(《馬丹陽》)
白話文:
飛揚穴位於崑崙穴上方五寸五分,針刺深度三分,艾灸三壯。主治痔瘡疼痛、無法坐立,腿部痠腫無法站立,關節疼痛無法屈伸,癲癇,寒瘧,頭昏眼花,逆氣。瘧疾實證表現為腰背疼痛,虛證則鼻出血,飛揚穴可主治。飛揚穴亦可與支正穴配合治療目眩。
附陽穴位於崑崙穴上方三寸,針刺深度五分,留針七呼,艾灸三壯。另說艾灸七壯。主治霍亂轉筋,腰痛無法站立,髖關節疼痛,痿厥風痺肢體麻木,頭重脹痛或伴隨寒熱,四肢無力、無法屈伸。
崑崙穴位於外踝後方五分,跟骨上方凹陷處,細動脈在手觸摸處。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呼,艾灸三壯。主治腰骶部疼痛,腳氣,足踝腫痛無法行走,頭痛,鼻出血,肩背僵硬,咳嗽喘息,頭昏眼花,陰囊腫痛,難產,胎盤不下,小兒發癇,瘛瘲。崑崙穴亦可與申脈穴、太谿穴配合治療足腫。崑崙穴能止喘,治腳氣。崑崙穴主治腰骶部疼痛、足痛無法行走、肩背僵硬,可艾灸七壯,亦可治療小兒陰囊腫痛,艾灸三壯,艾炷大小如麥粒。崑崙穴亦可與魚際穴、承山穴配合治療轉筋、目眩,效果顯著。胎盤不下,可針刺足太陽經,深度四分,穴位位於外踝下方後方一寸凹陷處。瘧疾伴隨多汗、腰痛無法俯仰、眼球突出、頸部似被拉扯,崑崙穴可主治。崑崙穴亦可與委中穴配合治療腰背疼痛。崑崙穴可治療偏風。崑崙穴主治轉筋、腰骶部疼痛、腿沉重並連及陰部、頭痛、脊背僵硬、突然咳嗽喘息、胸口鬱悶、行走困難、走路即呻吟,若想求得安寧,需尋找此穴針刺。崑崙穴亦可治療眼球突出如欲脫落、頭熱、鼻出血、肚子脹痛難以喘息、霍亂腹瀉、風癇、口緊閉合無法張開、小兒陰囊腫痛、頭昏眼花、轉筋、嘔吐、屍厥、惡心、膝蓋突然疼痛。
僕參,在崑崙直下二寸大些、腳跟邊上。針三分、留七呼,灸七壯。主治腰痛,足痿不收,足跟痛,霍亂轉筋,吐逆屍厥,癲癇狂言見鬼,膝痛。後跟痛在僕參求。(《靈光賦》)
申脈,在金門直下、腳邊上。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主治風眩,癲疾,腰腳痛,膝䯒寒酸,不能坐立如在舟車中,氣逆,腿足不能屈伸,婦人氣血痛。腳氣紅腫,瀉之。若麻木無力,先瀉後補。治腰痛,可灸五壯。(《神農經》)兼太谿、崑崙,善療足腫之迍。(《玉龍賦》)兼金門,治頭風頭痛。(《標幽賦》)能除寒與熱偏正頭風,及心驚耳鳴、鼻衄、胸中滿。遇麻木者虛當補,逢疼痛者瀉而迎。(《攔江賦》)陽蹻、陰蹻及陽陵、陰陵四穴,治腳氣取之;又兼三里同治腳氣,亦去在腰諸疾。(《靈光賦》)此名鬼路,當在第五次下火針,治百邪癲狂。(《千金方》)
白話文:
僕參穴位於腳跟邊上,崑崙穴直下二寸處,針刺三分,留針七呼,艾灸七壯。主治腰痛、足痿不收、足跟痛、霍亂轉筋、吐逆屍厥、癲癇狂言見鬼、膝痛。後跟痛可以用僕參穴治療。
申脈穴位於腳邊上,金門穴直下,針刺三分,留針七呼,艾灸三壯。主治風眩、癲疾、腰腳痛、膝䯒寒酸、不能坐立如在舟車中、氣逆、腿足不能屈伸、婦人氣血痛。腳氣紅腫,瀉之。若麻木無力,先瀉後補。治腰痛,可灸五壯。與太谿、崑崙穴配合,善於治療足腫。與金門穴配合,可以治療頭風頭痛。能除寒熱偏正頭風,以及心驚耳鳴、鼻衄、胸中滿。麻木者虛當補,疼痛者瀉而迎。與陽蹻、陰蹻、陽陵、陰陵四穴配合,可以治療腳氣;與三里穴配合,也可以治療腳氣,並能消除腰部各種疾病。此穴名為鬼路,當在第五次下火針,可以治療百邪癲狂。
金門,在外踝正下。針一分,灸三壯。一云:針三分,灸七壯,炷如小麥。主治霍亂轉筋,屍厥,癲癇,疝氣,膝䯒酸不能立,小兒張口搖頭身反折。兼丘墟,可醫轉筋。(《百證賦》)兼申脈,治頭風頭痛。(《通玄賦》)
京骨,在申脈前三寸。針三分、留七呼,灸七壯。主治腰脊痛如折,髀不可曲,項強不能回顧,筋攣善驚,痎瘧寒熱,目眩,內眥赤爛,頭痛,鼻衄,癲癇狂走。
束骨,在京骨前二寸、小趾外側大孤拐後。針三分、留三呼,灸三壯。主治腸澼泄瀉,瘧,痔,癲癇,發背癰疔,頭痛目眩,內眥赤痛,耳聾,腰膝痛,項強不可回顧。兼三里,針治項強腫痛,體重腰癱。(《太乙歌》)連天柱,治項強多惡風。(《百證賦》)治風熱胎赤,兩目眥爛。(秦承祖)
白話文:
金門穴,位於外踝正下方。針刺深度一分,艾灸三壯。也有說法是針刺深度三分,艾灸七壯,艾炷大小如小麥粒。主要治療霍亂引起的抽筋、屍厥、癲癇、疝氣、膝蓋痠痛不能站立、小兒張嘴搖頭身體反折等病症。配合丘墟穴,可以治療抽筋。
京骨穴,位於申脈穴前三寸。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呼,艾灸七壯。主要治療腰脊疼痛如折斷、大腿不能彎曲、脖子僵硬不能回頭、筋攣易驚、瘧疾寒熱、頭暈、眼內眥紅腫潰爛、頭痛、鼻出血、癲癇狂躁等病症。
束骨穴,位於京骨穴前二寸、小趾外側大孤拐穴後方。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三呼,艾灸三壯。主要治療腸道瀉泄、瘧疾、痔瘡、癲癇、發背癰疽、頭痛頭暈、眼內眥紅痛、耳聾、腰膝疼痛、脖子僵硬不能回頭等病症。配合三里穴針刺,可以治療脖子僵硬腫痛、身體沉重腰部癱瘓。配合天柱穴,可以治療脖子僵硬易受風寒。可以治療風熱引起的胎兒發赤、雙眼內眥紅腫潰爛。
通谷,在小趾外側、本節前孤拐前腳邊紋頭。針二分、留五呼,灸三壯,主治頭痛目眩,項痛,鼻衄,善驚,目䀮䀮,結積留飲,食多下化,失欠。諸結積留飲、澼囊、胸滿、飲食不消,灸通谷五十壯。(《千金》)
至陰,在足小趾外側,去爪甲角如韭葉。針一分、留五呼,灸三壯、五壯。主治風寒頭重鼻塞,目痛生翳,胸脅痛,轉筋,寒瘧汗不出,煩心足下熱,小便不利,失精,脈痹從足小趾起牽引上下。兼屋翳,治遍身癢痛之疾。(《百證賦》)專治腳膝腫。(《席弘賦》)又治婦人橫產手先出、諸符藥不效,為灸右腳小趾尖三壯,炷如小麥,下火立產。
白話文:
通谷穴位於小趾外側,在腳趾第一節前方的凹陷處。針刺深度為二分,留針時間為五個呼吸,灸三壯。主治頭痛、頭昏眼花、脖子痛、鼻出血、容易驚嚇、眼睛乾澀、腹部積聚的寒飲、食慾過盛但消化不良、打嗝。對於各種積聚的寒飲、腹脹、胸悶、飲食不消化,可以灸通谷穴五十壯。
至陰穴位於足小趾外側,距指甲邊緣如韭葉長度。針刺深度為一分,留針時間為五個呼吸,灸三壯或五壯。主治風寒引起的头重鼻塞、眼睛痛長翳膜、胸胁痛、抽筋、寒性瘧疾伴隨汗出不來、心烦脚心发热、小便不利、遗精、脉痹从足小趾开始向上牵引。与屋翳穴配合,可治疗全身瘙痒疼痛。專治腳膝腫。另外,针对婦女难产,手先露出、其他药物无效的情况,可以灸右脚小趾尖三壯,用如麦粒大小的艾炷,点燃后立即生产。
足太陽膀胱經流注,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睛明穴),上額交巔上(百會穴);其支者,從巔(頂為中,頂前曰囟,頂後曰腦,頂左右曰角)至耳上角;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膕中(膕謂膝解之後、屈腳之中也,即委中穴);其支者,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胛(胛謂兩胛骨下豎起肉也),挾脊內,過脾樞(髀骨節也,即環跳穴),循髀外後廉下合膕中,以下貫腨內(足肚曰腨),出外踝之後(崑崙穴),循京骨(穴名也),至小趾外側端(至陰穴也,自此交入足少陰)。是動則病沖頭痛,目似脫、項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
白話文:
足太陽膀胱經從眼角內側(睛明穴)開始,向上經過額頭到頭頂中央(百會穴),其中一條分支從頭頂延伸到耳朵上部;主線則從頭頂進入腦部,再從頸部往下降,沿著肩膀內側、脊柱到達腰部,連接腎臟,屬於膀胱經;另一條分支從腰部往下,沿著脊柱經過臀部,進入膝蓋後方(委中穴);另一條分支從肩膀內側分出,往下經過肩胛骨,沿著脊柱內側,經過髖關節外側(環跳穴),沿著大腿後側,到達膝蓋後方,再往下貫穿小腿內側,從腳踝外側(崑崙穴)出來,經過京骨(穴名),到達小腳趾外側(至陰穴),並與足少陰經交會。如果這條經絡出現問題,就會導致頭痛、眼睛突出、脖子僵硬、脊柱疼痛、腰部疼痛、大腿無法彎曲等症狀。
膕如結,腨如裂,是謂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瘧、狂、癲疾,頭囟項痛,目黃淚出,鼻衄,項、背、腰、尻、膕、腨、腳皆痛,小趾不用。盛者人迎大再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靈樞》)申時自聽宮交與睛明,循頭頸,下背、腰、臀、腿至足至陰穴止。
(《入門》)太陽根於至陰,結於命門。命門者目也。(《靈樞》)
足太陽膀胱經左右凡一百二十六穴
至陰,二穴,在足小趾端外側,去爪甲角如韭葉。足太陽脈之所出為井。針入一方、留五呼,可灸二壯。(《銅人》)
通谷,二穴,在足小趾本節之前外側陷中。足太陽脈之所溜為滎。針入二分、留五呼,可灸三壯。(《銅人》)
白話文:
腿後窩像打結一樣,小腿肌肉像撕裂一樣,這就是踝厥。這是筋脈生病的表現,容易出現痔瘡、瘧疾、狂躁、癲癇,頭頂、後腦勺、頸部疼痛,眼睛發黃流淚,鼻子流血,頸部、背部、腰部、臀部、腿後窩、小腿、腳部都疼痛,小腳趾失去知覺。病情嚴重時,人迎脈的跳動幅度比寸口脈大兩倍,病情輕微時,人迎脈的跳動幅度反而小於寸口脈。
太陽經氣從至陰穴開始,經過睛明穴,沿著頭頸部,下降到背部、腰部、臀部、大腿,直到足部至陰穴結束。
太陽經氣根源於至陰穴,匯聚於命門穴。命門穴就是眼睛。
足太陽膀胱經左右兩側共有 126 個穴位。
至陰穴,左右各一個,位於足小趾末端外側,距離指甲角的距離如同韭菜葉一樣。這是足太陽經脈的起始穴位,屬井穴。針刺深度為一寸,留針時間為五個呼吸,可以灸二壯。
通谷穴,左右各一個,位於足小趾第一節的前外側凹陷處。這是足太陽經脈的滎穴。針刺深度為二分,留針時間為五個呼吸,可以灸三壯。
束骨,二穴,在足小趾本節之後外側陷中。足太陽脈之所注為輸。針入二分,留五呼,可灸三壯。(《銅人》)
京骨,二穴,在足外側大骨下,赤白肉際陷中,按而取之。足太陽脈之所過為原。針入三分、留七呼,可灸三壯。(《銅人》)
金門,二穴,一名關梁。在足外踝下骨空陷中。足太陽郄。針入三分,可灸三壯。(《銅人》)
申脈,二穴,在外踝下陷中,容爪甲白肉際。(《銅人》)外踝下五分。(《資生》)陽蹻脈所生。針入三分,禁不可灸。(《銅人》)
僕參,二穴,一名安邪。在足後跟骨下陷中,拱足得之。針入三分,可灸七壯。(《銅人》)
白話文:
束骨穴位於腳小趾第一節後外側凹陷處,是足太陽經脈的輸穴,針刺深度二分,留針時間五個呼吸,可灸三壯。京骨穴位於腳外側大骨下方,赤白肉交界處凹陷中,按壓可找到穴位,是足太陽經脈的原穴,針刺深度三分,留針時間七個呼吸,可灸三壯。金門穴位於腳外踝下方骨頭凹陷處,又名關梁穴,是足太陽經脈的郄穴,針刺深度三分,可灸三壯。申脈穴位於外踝下方凹陷處,容納指甲白色部分與肉交界處,外踝下方五分,是陽蹻脈的起始穴,針刺深度三分,禁用灸法。僕參穴位於腳後跟骨下方凹陷處,彎曲腳趾可找到穴位,又名安邪穴,針刺深度三分,可灸七壯。
崑崙,二穴,在足外踝後跟骨上陷中。(《銅人》)在跟骨上陷中,細脈動應手。(《資生》)在外踝下一寸大筋下。(《資生》)足太陽脈之所行為經。針入五分、留十呼,可灸五壯。(《靈樞》)
附陽,二穴,在外踝上三寸飛陽下。(《銅人》)陽蹻之郄。太陽前、少陽後筋骨間。(《綱目》)針入五分、留七呼,可灸三壯。(《銅人》)
飛陽,二穴,一名厥陽。在外踝上七寸骨後。針入五分,可灸三壯。(《銅人》)
承山,二穴,一名魚腹,一名腸山,一名肉柱。在銳腨腸下分肉間陷中。(《銅人》)在腨股分肉間,拱足舉地一尺取之。(《入門》)在腿肚下分肉間。(《資生》)針入七分,可灸五壯。(《銅人》)
白話文:
崑崙穴位於腳外踝後跟骨上的凹陷處,兩個穴位。在跟骨上的凹陷處,可以摸到細小的脈搏跳動。在外踝下方一寸處的大筋下方。足太陽經脈循行的路線。針灸深度五分,留針時間十個呼吸,可以灸灸五壯。
附陽穴位於外踝上方三寸處,飛陽穴下方,兩個穴位。是陽蹻經的郄穴。位於太陽經和少陽經的前後筋骨之間。針灸深度五分,留針時間七個呼吸,可以灸灸三壯。
飛陽穴位於外踝上方七寸處,骨頭的後方,又稱厥陽穴,兩個穴位。針灸深度五分,可以灸灸三壯。
承山穴位於小腿腓腸肌下方的凹陷處,兩個穴位,又稱魚腹、腸山、肉柱。在腓腸肌下方的凹陷處,兩塊肌肉之間。拱起腳尖,將腳抬高一尺,在小腿肚下方的肌肉之間,就可以找到穴位。針灸深度七分,可以灸灸五壯。
承筋,二穴,一名腨腸,一名直腸。在腨腸中央。(《銅人》)在脛後腨股中央,從腳跟上七寸。(《入門》)可灸三壯,禁不可灸。(《入門》)
合陽,二穴,在膝約紋中央下三寸,一云:二寸;在直委中下一寸。(《入門》)針入五分,可灸五壯。(《銅人》)
委中,二穴,在膕中央約紋中、動脈陷中。(《銅人》)在膝腕內、膕橫紋中央動脈。(《入門》)委中者,血郄也。在膕中央,可出血,痼疹皆愈。(《資生》)在曲瞅內兩筋兩骨中宛宛。又云:膝解後曲腳中,背面取之。(《資生》)又於四畔紫脈上出血,如藤塊者,不可出血,血不止,令人夭。(《綱目》)宜針入一寸半,一云:五分、留七呼,禁不可灸。(《綱目》)
白話文:
承筋穴,有兩個,一個叫腨腸,一個叫直腸。位於腨腸的正中央。《銅人》書上記載,承筋穴位於小腿後方,腨股的中央,從腳跟往上七寸。《入門》書上記載,承筋穴可以灸三壯,但不能灸。《入門》書上記載。
合陽穴,有兩個,位於膝蓋約紋中央向下三寸,也有人說是兩寸;也位於直委中向下 一寸。《入門》書上記載,針刺深度為五分,可以灸五壯。《銅人》書上記載。
委中穴,有兩個,位於膕窩中央約紋中、動脈陷中。《銅人》書上記載,委中穴位於膝蓋內側,膕橫紋中央的動脈。《入門》書上記載,委中穴是血郄穴,位於膕窩中央,可以放血,可以治療頑固的疹子。《資生》書上記載,委中穴位於膝蓋彎曲處兩筋兩骨之間,微微凹陷的地方。《資生》書上記載,也有人說委中穴位於膝蓋解開後,腿部彎曲處的背面。《資生》書上記載,如果在委中穴四週的紫色脈絡上放血,像藤塊一樣的,不能放血,血止不住,會讓人夭折。《綱目》書上記載,委中穴宜針刺一寸半,也有人說是五分,留針七呼,不能灸。《綱目》書上記載。
委陽,二穴,在承扶下六寸,屈伸取之。(《銅人》)三焦下輔腧也。在足太陽後,出於膕中外廉兩筋間。(《資生》)在膝腕橫紋尖外廉兩筋間,委中外二寸,屈伸取之。(《入門》)針入七分,可灸三壯。(《銅人》)《銅人》云:委陽在足太陽前、少陽之後,出於膕中外廉兩筋間,承扶下六寸,此足太陽之別絡手少陽經也。以今經文考之,當云:一尺六寸。又按經文取委陽者,屈伸而索之。取陽陵泉者,正豎膝與之齊,下至委陽之前取之,是知委者曲也,委中即兩膕之中央,委陽即曲瞅之陽分約紋之盡處兩筋間。推其分野,則正當太陽、少陽之間,內外廉之界,故曰太陽之前、少陽之後,膕中外廉也。其穴正在約紋兩筋之間,只正膝與之齊,陽陵泉正對其穴,當為一尺六寸無疑矣。(《綱目》)
白話文:
委陽穴位於承扶穴下方六寸處,屈伸取穴。它屬於三焦經的下輔腧穴,位於足太陽膀胱經的後側,膕窩外側兩筋之間。委陽穴位於膝蓋橫紋尖端外側兩筋之間,委中穴外側二寸處,屈伸取穴。針刺深度七分,可灸三壯。
浮郄,二穴,在委陽上一寸,展膝得之。針入五分,可灸三壯。(《銅人》)
殷門,二穴,在承扶下六寸。針入五分、留七呼,禁不可灸。(《銅人》)
承扶,二穴,一名肉郄,一名陰關,一名皮部。在尻臀下,股陰衝上約紋中央。(《銅人》)在尻臀下,陰股上橫紋中。(《入門》)針入五分,禁不可灸。(《入門》)
秩邊,二穴,在第二十椎下,兩旁相去各三寸陷中,伏而取之。針入五分,可灸三壯。(《銅人》)挾脊四寸是,除脊則各一寸半也。大杼下諸穴皆當除脊骨一寸,則兩旁相去各一寸五分為正,大凡脊骨廣一寸,當除之。(《資生》)
白話文:
浮郄穴位於委陽穴上方一寸,膝蓋伸直時可以找到。針灸時針刺入五分,可灸三壯。
殷門穴位於承扶穴下方六寸。針灸時針刺入五分,留針七呼,禁止灸灼。
承扶穴位於臀部下方,股內側陰部上方的橫紋中央,也稱為肉郄、陰關或皮部。針灸時針刺入五分,禁止灸灼。
秩邊穴位於第二十節椎骨下方,兩側各距脊柱三寸的凹陷處,需要摸索著尋找。針灸時針刺入五分,可灸三壯。
胞肓,二穴,在第十九椎下,兩旁相去各三寸,伏而取之。針入五分,可灸五七壯。(《銅人》)
志室,二穴,在第十四椎下,兩旁相去各三寸陷中。針入五分,可灸五壯。(《銅人》)
肓門,二穴,在第十三椎下,兩旁相去各三寸。叉肋間與鳩尾相直。針入五分,灸三十壯。(《銅人》)
胃倉,二穴,在第十二椎下,兩旁相去各三寸。針入五分,可灸五、七壯。(《銅人》)
意舍,二穴,在第十一椎下,兩旁相去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針入五分,可灸五壯至百壯止。(《銅人》)
陽綱,二穴,在第十椎下,兩旁相去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針入五分,可灸五壯。(《銅人》)
白話文:
胞肓、志室、肓門、胃倉、意舍、陽綱這六個穴位,都位於脊椎骨下方兩側。胞肓在第十九椎下,志室在第十四椎下,肓門在第十三椎下,胃倉在第十二椎下,意舍在第十一椎下,陽綱在第十椎下。每個穴位距離脊椎骨三寸,其中志室、意舍、陽綱三個穴位位於凹陷處。針灸時,針深五分,灸法依穴位不同而有差異,胞肓、胃倉灸五到七壯,志室、陽綱灸五壯,肓門灸三十壯,意舍灸五到一百壯。
魂門,二穴,在第九椎下,兩旁相去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針入五分,可灸五壯。(《銅人》)
膈關,二穴,在第七椎下,兩旁相去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針入五分,可灸五壯。(《銅人》)
譩譆,二穴,在肩膊內廉、第六椎下,兩旁相去各三寸,正坐取之,以手重按之,病者言譩譆,是穴也。(《銅人》)在膊內廉。以手壓之,令病人抱肘作譩譆之聲,則指下動矣。(《入門》)針入六分、留三呼、瀉五吸,可灸二七壯至一百壯止。(《銅人》)
神堂,二穴,在第五椎下,兩旁相去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針入三分,可灸五壯。(《銅人》)
白話文:
魂門、膈關、譩譆、神堂都是穴位,各取兩側,位置分別在第九椎下、第七椎下、第六椎下、第五椎下,兩旁各距椎骨三寸陷中,正坐取穴。針灸深度和灸量各有不同。譩譆穴需以手重按,病人會發出譩譆之聲,才能確定位置。
膏肓俞,二穴,在第四椎下,兩旁相去各三寸(取穴法詳見下)。可灸百壯至五百壯。若能用心得正穴灸之,無疾不愈。(《銅人》)《千金方》於諸穴治病,各分主之,獨於膏肓、三里、湧泉特云治雜病,蓋是三穴無所不治也。(《資生》)
魄戶,二穴,一名魂戶。在第三椎下,兩旁相去各三寸,正坐取之。(《銅人》)在三節外三寸。(《入門》)針入五分,可灸五壯。一云:可灸七壯至百壯。(《綱目》)
附分,二穴,在第二椎下,附項內廉,兩旁相去各三寸。(《銅人》)在第二節外三寸,附項內廉陷中,正坐取之。(《入門》)針入五分,得氣即瀉。日可灸七壯至百壯。(《銅人》)
白話文:
膏肓俞穴位於第四椎下,左右兩邊各離脊椎三寸,可灸一百到五百壯。若是能精準地施灸,幾乎沒有什麼病不能治。膏肓、三里、湧泉這三穴,被認為是無所不治的穴位。魄戶穴位於第三椎下,左右兩邊各離脊椎三寸,可灸五到一百壯。附分穴位於第二椎下,靠近頸部兩側,左右兩邊各離脊椎三寸,可灸七到一百壯。
會陽,二穴,一名利機。在陰尾骶骨兩旁。(《銅人》)在陰尾骨外各開一寸半。(《入門》)針入八分,可灸五壯。(《銅人》)
下髎,二穴,在第四空、挾脊陷中。針入二寸、留十呼,可灸三壯。(《入門》)嘗見死人骸,腰脊骨盡處有骨廣如人面大,而四穴分兩行了然通透,乃是八髎穴也。
中髎,二穴,在第三空、挾脊陷中。針入二寸、留十呼,可灸三壯。(《入門》)
次髎,二穴,在第二空、挾脊陷中。針入二寸,可灸三壯。(《入門》)
上髎,二穴,在第一空、腰髁下一寸,挾脊陷中。(《銅人》)在腰髁骨下第一空,挾脊兩旁陷中,餘三髎少斜,上闊下狹。針入一寸,可灸六壯。(《入門》)
白話文:
會陽穴位於陰尾骶骨兩旁,距離陰尾骨外側各一寸半,針刺深度八分,可灸五壯。下髎穴位於第四腰椎棘突下,兩側脊柱旁凹陷處,針刺深度二寸,留針時間十個呼吸,可灸三壯。中髎穴位於第三腰椎棘突下,兩側脊柱旁凹陷處,針刺深度二寸,留針時間十個呼吸,可灸三壯。次髎穴位於第二腰椎棘突下,兩側脊柱旁凹陷處,針刺深度二寸,可灸三壯。上髎穴位於第一腰椎棘突下,腰髁骨下約一寸,兩側脊柱旁凹陷處,針刺深度一寸,可灸六壯。
白環俞,二穴,在第二十一椎下,兩旁相去各一寸五分。(《銅人》)取如腰戶法:挺杖伏地,端身兩手相重支額,縱息令皮膚俱緩,乃取其穴。(《綱目》)針入八分,得氣先瀉後補,禁不可灸。(《銅人》)
中膂內俞,二穴,一名脊內俞。在二十椎下,兩旁相去各一寸五分,挾脊起肉間,伏而取之。針入三分、留十呼,可灸三壯。(《銅人》)
膀胱俞,二穴,在第十九椎下,兩旁相去各一寸五分。針入三分、留六呼,可灸三壯。(《銅人》)
小腸俞,二穴,在第十八椎下,兩旁相去各一寸五分。針入三分、留六呼,可灸三壯。(《銅人》)
白話文:
白環俞位於第二十一節脊椎下方,左右兩側各距離脊椎一寸五分。取穴時,可仿效腰戶穴的取穴方法:挺直身體,伏地支撐,頭部與雙手相抵,放鬆呼吸,讓皮膚也跟著放鬆,然後即可取穴。針刺八分,得氣後先瀉後補,不可灸。
中膂內俞位於第二十節脊椎下方,左右兩側各距離脊椎一寸五分,位於脊椎兩側隆起的肌肉之間,伏地取穴。針刺三分,留針十次呼吸,可灸三壯。
膀胱俞位於第十九節脊椎下方,左右兩側各距離脊椎一寸五分。針刺三分,留針六次呼吸,可灸三壯。
小腸俞位於第十八節脊椎下方,左右兩側各距離脊椎一寸五分。針刺三分,留針六次呼吸,可灸三壯。
大腸俞,二穴,在第十六椎下,兩旁相去各一寸五分。針入三分、留六呼,可灸三壯。(《銅人》)
腎俞,二穴,在第十四椎下,兩旁相去各一寸五分,與臍相對。針入三分、留七呼,可灸隨年為壯。(《銅人》)
三焦俞,二穴,在第十三椎下,兩旁相去各一寸五分,針入五分、留七呼,可灸三壯。(《銅人》)
胃俞,二穴,在第十二椎下,兩旁相去各一寸五分,針入三分、留七呼,可灸隨年為壯數。(《銅人》)
脾俞,二穴,在第十一椎下,兩旁相去各一寸五分,針入三分、留七呼,可灸七壯。(《銅人》)
膽俞,二穴,在第十椎下,兩旁相去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針入五分,可灸三壯。(《銅人》)
白話文:
中醫穴位說明:
大腸俞:位於第十六節脊椎骨下方,兩側各偏離脊椎骨一寸五分處,共兩個穴位。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時間為六個呼吸的時間,可灸三壯。
腎俞:位於第十四節脊椎骨下方,兩側各偏離脊椎骨一寸五分處,與肚臍相對,共兩個穴位。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時間為七個呼吸的時間,可灸的壯數隨年齡而定。
三焦俞:位於第十三節脊椎骨下方,兩側各偏離脊椎骨一寸五分處,共兩個穴位。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五分,留針時間為七個呼吸的時間,可灸三壯。
胃俞:位於第十二節脊椎骨下方,兩側各偏離脊椎骨一寸五分處,共兩個穴位。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時間為七個呼吸的時間,可灸的壯數隨年齡而定。
脾俞:位於第十一節脊椎骨下方,兩側各偏離脊椎骨一寸五分處,共兩個穴位。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時間為七個呼吸的時間,可灸七壯。
膽俞:位於第十節脊椎骨下方,兩側各偏離脊椎骨一寸五分處,正坐取穴,共兩個穴位。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五分,可灸三壯。
註:
- 以上說明出自《銅人》一書。
- "壯" 指灸法中使用的艾灸量,"隨年為壯" 指灸的壯數應根據年齡而定。
肝俞,二穴,在第九椎下,兩旁相去各一寸五分。針入三分、留六呼,可灸三壯。(《銅人》)
膈俞,二穴,在第七椎下,兩旁相去各一寸五分。針入三分、留七呼,可灸三壯。(《銅人》)
心俞,二穴,在第五椎下,兩旁相去各一寸五分。針入三分、留七呼、得氣即瀉,禁不可灸。(《銅人》)
厥陰俞,二穴,在第四椎下,兩旁相去各一寸五分。針入三分,可灸七壯。(《銅人》)
肺俞,二穴,在第三椎下,兩旁相去各一寸五分。(《銅人》)肺俞與乳相對,引繩度之。(《資生》)以搭手左取右、右取左,當中指末是穴。針入五分、留七呼,可灸一百壯止。(《銅人》)
白話文:
肝俞穴位於第九節胸椎下,兩側各偏開一寸五分;膈俞穴位於第七節胸椎下,兩側各偏開一寸五分;心俞穴位於第五節胸椎下,兩側各偏開一寸五分;厥陰俞穴位於第四節胸椎下,兩側各偏開一寸五分;肺俞穴位於第三節胸椎下,兩側各偏開一寸五分,與乳頭相對,用繩子測量,以左手取右手穴,右手取左手穴,中指末端即是穴位。針灸時,肝俞穴針入三分,留針六個呼吸,可灸三壯;膈俞穴針入三分,留針七個呼吸,可灸三壯;心俞穴針入三分,留針七個呼吸,得氣即瀉,不可灸;厥陰俞穴針入三分,可灸七壯;肺俞穴針入五分,留針七個呼吸,可灸一百壯。
風門,二穴,一名熱府。在第二椎下,兩旁相去各一寸五分。針入五分。留七呼,可灸五壯。今附云:若頻刺泄諸陽熱氣,背永不發癰疽。(《銅人》)
大杼,二穴,在第一椎下,兩旁相去各一寸五分。針入五分,可灸七壯。一云:禁灸。(《銅人》)
天柱,二穴,在挾項後髮際、大筋外廉陷中。(《銅人》)在頸大筋外挾後髮際陷中。針入五分,可灸三壯。(《入門》)
玉枕,二穴,在絡卻後一寸五分,挾腦戶旁一寸三分,起肉枕骨上入髮際上三寸。可灸三壯,禁不可針。(《銅人》)
絡卻,二穴,一名強陽,又名腦蓋。在通天後一寸五分。可灸三壯,禁不可針。(《銅人》)
白話文:
風門穴位於第二節頸椎下,兩邊各距中線一寸五分。針刺深度五分,留針七呼,可灸五壯。頻繁針刺此穴可泄除陽熱,背部就不會長癰疽。
大杼穴位於第一節頸椎下,兩邊各距中線一寸五分。針刺深度五分,可灸七壯,但也有說法禁止灸此穴。
天柱穴位於頸部後髮際與大筋外緣交界處的凹陷處。針刺深度五分,可灸三壯。
玉枕穴位於絡卻穴後一寸五分,靠近腦戶穴旁一寸三分,在枕骨上緣髮際處向上三寸。可灸三壯,但禁止針刺。
絡卻穴位於通天穴後一寸五分,又名強陽穴或腦蓋穴。可灸三壯,但禁止針刺。
通天,二穴,一名天伯。在承光後一寸五分。針入三分、留七呼,可灸三壯。(《銅人》)
承光,二穴,在五處後一寸五分。針入三分,禁不可灸。(《銅人》)
五處,二穴,在上星旁一寸五分。針入三分、留七呼,可灸三壯。(《銅人》)
曲差,二穴,入前髮際,在挾神庭旁一寸五分。針入二分,可灸三壯。(《銅人》)
攢竹,二穴,一名始光,一名光明,一名圓柱。在兩眉頭陷中。針入一分、留三呼、瀉五吸,禁不可灸。宜以細三稜針刺之,宣泄熱氣,三度刺,目大明。(《銅人》)
睛明,二穴,一名淚孔。在目內眥頭外一分。(《銅人》)在目內眥紅肉陷中。(《入門》)針入一寸五分、留三呼,禁不可灸。(《銅人》)《明堂》云:針入一分半,蓋面部宜淺刺,是一分半為正,《銅人》誤也,(《資生》)
白話文:
「通天」穴位,左右各一,又名「天伯」,位於承光穴後方一寸五分處。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個呼吸,可灸三壯。
「承光」穴位,左右各一,位於五處穴後方一寸五分處。針刺深度三分,禁止灸灼。
「五處」穴位,左右各一,位於上星穴旁一寸五分處。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個呼吸,可灸三壯。
「曲差」穴位,左右各一,位於前髮際內,挾神庭穴旁一寸五分處。針刺深度二分,可灸三壯。
「攢竹」穴位,左右各一,又名「始光」、「光明」、「圓柱」,位於兩眉頭凹陷處。針刺深度一分,留針三個呼吸,瀉氣五個呼吸,禁止灸灼。宜用細三稜針刺之,宣泄熱氣,刺三次,可使眼睛明亮。
「睛明」穴位,左右各一,又名「淚孔」,位於目內眥頭外一分處,亦即目內眥紅色肉陷中。針刺深度一寸五分,留針三個呼吸,禁止灸灼。「明堂」經書記載,針刺深度應為一分半,因為面部宜淺刺,一分半才是正確深度,「銅人」經書記載有誤。「資生」經書也記載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