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潤鴻

《勉學堂針灸集成》~ 卷二 (13)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3)

1. 雜病篇針灸

,針灸法:治中風,莫如續命湯之類,然此可扶持初病,若欲要收全功,火艾為良。中風皆因脈道不利、血氣閉塞也,灸則喚醒脈道而血氣得通,故可收全功。(《得效》)中風痰盛、聲如曳鋸,服藥不下,宜灸臍下氣海、關元二三百壯,亦可轉死回生。五臟氣絕危證,亦宜灸之。(《綱目》)凡人非時,足脛上及手食指、次指忽痠疼麻痹良久,方解,此將中風之候,急灸三里、絕骨各三壯,春秋報灸,常令兩腳有灸瘡為妙。(《資生》)凡人不信此法不肯灸,忽然卒死是謂何病?曰:風入臟故也。風病者,不可不知。(《綱目》)凡覺手足或麻或痛良久,乃已此將風中腑之候,宜灸百會、曲鬢、肩髃、曲池、風市、三里、絕骨。(《資生》)凡覺心中憒亂、神思不怡,或手足麻痹,此將風中臟之候,宜灸百會、風池、大椎、肩井、曲池、間使、三里。(《資生》)治風七穴:百會、耳前髮際、肩井、風市、三里、絕骨、曲池。一方加有風池、合谷、肩髃、環跳,凡九穴。(《資生》)凡中風皆灸之。卒中風,喎斜、涎塞不省,宜灸聽會、頰車、地倉、百會、肩髃、曲池、風市、三里、絕骨、耳前髮際、大椎、風池,凡十二穴。(《本事》)中風目戴上不能視,灸第二椎骨、第五椎骨上各七壯,一齊下火立愈。(《綱目》)口眼喎斜,宜灸聽會、頰車、地倉。又法:喎向右者,灸左喎陷中,喎向左者,灸右喎陷中,各二七壯,立愈。(《綱目》)半身不遂,宜灸百會、囟會、風池、肩髃、曲池、合谷、環跳、風市、三里、絕骨。(《資生》)口噤,宜針入中、頰車、百會、承漿、合谷、翳風,灸亦可。(《綱目。)失音不語,宜針啞門、人中、天突、湧泉、神門、支溝、風府。(《綱目》)半身不遂,環跳為要穴。(《綱目》)治中風偏枯,大接經從陽引陰:至陰與湧泉、中衝與關衝、竅陰與大敦、少商與商陽、厲兌與隱白、少衝與少澤。大接經從陰引陽:少商與商陽、厲兌與隱白、少衝與少澤、至陰與湧泉、中衝與關衝、竅陰與大敦,凡此,十二經井穴也。羅謙甫治趙僧,判中臟,刺十二井穴愈。又治張安撫,中臟灸十二井穴愈。(《寶鑑》)骨痹,取太谿、委中;筋痹,取太衝、陽陵泉;脈痹,取大陵、少海;肉痹,取太白、三里;皮痹,取太淵、合谷。(《綱目。)痹病,宜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俞,言針後以應效為度,數痛處為俞穴,非取諸經定穴也。(《靈樞》)治厲節風亦如上法,但於痛處灸三七壯,亦佳。(《千金》)百節痠疼、實無所知,以三稜針刺絕骨出血,立愈。(東垣。)

白話文:

治療中風,續命湯類藥物可輔助初期病情,但若要徹底治癒,艾灸才是良方。中風多因經脈不通、氣血阻塞,艾灸能喚醒經脈,使氣血流通,達到根治效果。中風痰盛、聲音如鋸子摩擦,服用藥物無法吞嚥,應灸臍下氣海、關元穴各二三百壯,可起死回生。五臟氣絕危重症狀,也宜艾灸。若非時節,足脛或手食指、中指突然酸痛麻痺,持續時間較長才緩解,這是將要中風的徵兆,應立即灸三里、絕骨穴各三壯,春秋季節定期艾灸,保持雙腳有灸瘡最佳。若有人不相信此法而不肯灸治,突然猝死,就是風邪入臟所致。風病不可不知。若手足麻痺或疼痛持續較長時間,這是將要中風的徵兆,應灸百會、曲鬢、肩髃、曲池、風市、三里、絕骨穴。若感覺心神恍惚、神思不寧,或手足麻痺,這是將要中風的徵兆,應灸百會、風池、大椎、肩井、曲池、間使、三里穴。治療風病七個穴位:百會、耳前髮際、肩井、風市、三里、絕骨、曲池。另一種方法額外加入風池、合谷、肩髃、環跳,共九個穴位。凡中風皆宜灸治。卒中風,口歪、流涎、神志不清,應灸聽會、頰車、地倉、百會、肩髃、曲池、風市、三里、絕骨、耳前髮際、大椎、風池,共十二個穴位。中風眼睛向上看,無法視物,灸第二、五椎骨上各七壯,同時施灸,立即痊癒。口眼歪斜,應灸聽會、頰車、地倉穴。另一種方法:歪向右側,灸左側喎陷中,歪向左側,灸右側喎陷中,各二七壯,立即痊癒。半身不遂,應灸百會、囟會、風池、肩髃、曲池、合谷、環跳、風市、三里、絕骨穴。口噤,應針刺中、頰車、百會、承漿、合谷、翳風穴,艾灸亦可。失音不語,應針刺啞門、人中、天突、湧泉、神門、支溝、風府穴。半身不遂,環跳穴為重要穴位。治療中風偏枯,大接經從陽引陰:至陰與湧泉、中衝與關衝、竅陰與大敦、少商與商陽、厲兌與隱白、少衝與少澤。大接經從陰引陽:少商與商陽、厲兌與隱白、少衝與少澤、至陰與湧泉、中衝與關衝、竅陰與大敦。共十二經井穴。羅謙甫治療趙僧,判斷為中臟,刺十二井穴治癒。又治張安撫,中臟灸十二井穴治癒。骨痹,取太谿、委中穴;筋痹,取太衝、陽陵泉穴;脈痹,取大陵、少海穴;肉痹,取太白、三里穴;皮痹,取太淵、合谷穴。痹病,宜用燔針劫刺,以知覺為度,以疼痛為俞穴,言針後以療效為度,疼痛處即為俞穴,而非取諸經定穴。治療厲節風亦如上法,但於疼痛處灸三七壯,亦佳。百節酸痛,原因不明,用三稜針刺絕骨出血,立即痊癒。

,針灸法:傷寒初得一二日,頭痛寒熱,宜灸巨闕、上脘、中脘各五十壯。(《得效》)傷寒大熱不止,取曲池瀉,絕骨補,陷谷(出血),八關大刺(十指間出血。《易老》)傷寒頭痛,刺合谷、攢竹。(《綱目》)傷寒汗不出,取合谷,(針五分,遍身汗出即出針,此穴發汗大妙。)復溜瀉,商丘、腕骨、陽谷、俠谿、厲兌、勞宮、風池、魚際、經渠、內庭。又十二經滎穴皆可刺。(《綱目》)傷寒汗多不止,取內庭、合谷、復溜俱瀉。(《綱目》)傷寒頭痛,太陽證刺完骨、京骨,陽明證刺合谷、衝陽,少陽證刺陽池、丘墟、風府、風池。(云岐。)傷寒結胸,先使人心蔽骨下正痛處左畔揉之。以毫針刺左畔支溝穴、次刺左間使穴(名曰雙關刺),次刺左行間穴,左邊結胸立效,右亦依上法刺之,慢慢呼吸,停針立愈。(《綱目》)傷寒胸痛,取期門、大陵。(《綱目》)傷寒脅痛,取支溝、陽陵泉。(《綱目》)傷寒陰證腹痛,灸足小趾外側上紋尖各三壯,男左女右。(《回春》)傷寒陰毒危極,藥餌無功,速灸臍中三百壯。又灸氣海、關元各二三百壯,以手足溫暖為效。(《本事》)又法:陰證已極,玉莖縮入,速令人捉定,急將艾丸綠豆大放在陰莖口上灸三壯,其莖即出。(《回春》)傷寒手足厥冷,取大都針入一分。傷寒六脈俱無,取復溜、(補之,大回六脈。)合谷、中極、支溝、(一寸半,此穴和脈絕穴。)巨闕(二寸三分,)氣衝(灸七壯。《綱目》)傷寒熱退後再發熱,取風門、合谷、行間、絕骨。(云岐。)傷寒熱病五十九刺法;頭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諸陽熱逆也,謂頭中行上星、囟會、前頂、百會、後頂五穴也;兩旁謂承光、通天、烙卻、玉枕、天柱十穴也;又兩旁謂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十穴也。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瀉胸中之熱也。氣街、三里、巨虛上下廉,此八者,以瀉胃中之熱也。雲門、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瀉四肢之熱也。五臟俞旁五,此十者,以瀉五臟之熱也。(膺俞即中府穴、背俞即風門穴、髃骨即肩髃穴、髓空即腰俞穴也。《內經》)熱病不可刺者有九:一曰汗不出、大顴發赤噦者死;二曰泄而腹滿甚者死;三曰目不明、熱不已者死;四曰老人嬰兒熱而腹滿者死;五曰汗不出、嘔下血者死;六曰舌本爛、熱不已者死;七曰咳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八曰髓熱者死;九曰熱而痙者死,痙者腰折、瘛瘲、齒噤齘也。(《靈樞》)

白話文:

傷寒初期,頭痛發熱,可用灸法,灸巨闕、上脘、中脘各五十壯。傷寒發熱不止,可用針刺曲池瀉血,絕骨補血,陷谷瀉血,八關大刺瀉血。傷寒頭痛,刺合谷、攢竹。傷寒不出汗,刺合谷、復溜瀉血,商丘、腕骨、陽谷、俠谿、厲兌、勞宮、風池、魚際、經渠、內庭。十二經滎穴皆可刺。傷寒出汗不止,刺內庭、合谷、復溜瀉血。傷寒頭痛,太陽證刺完骨、京骨,陽明證刺合谷、衝陽,少陽證刺陽池、丘墟、風府、風池。傷寒結胸,先按揉胸口左側疼痛處,用毫針刺左支溝穴、左間使穴、左行間穴,左側結胸立竿見影,右側亦依此法。傷寒胸痛,刺期門、大陵。傷寒脅痛,刺支溝、陽陵泉。傷寒陰證腹痛,灸足小趾外側上紋尖各三壯,男左女右。傷寒陰毒危極,藥物無效,速灸臍中三百壯,再灸氣海、關元各二三百壯,手足溫暖為效。陰證已極,玉莖縮入,速將艾丸置於陰莖口上灸三壯,陰莖即出。傷寒手足厥冷,刺大都穴一分深。傷寒六脈俱無,刺復溜補之,合谷、中極、支溝瀉血,巨闕、氣衝灸七壯。傷寒熱退後再發熱,刺風門、合谷、行間、絕骨。傷寒熱病五十九刺法,頭部五行穴位五個,分別是上星、囟會、前頂、百會、後頂,用於治療陽熱逆上;兩側十個穴位分別是承光、通天、烙卻、玉枕、天柱,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大杼、膺俞、缺盆、背俞,八個穴位,瀉胸中之熱;氣街、三里、巨虛上下廉,八個穴位,瀉胃中之熱;雲門、髃骨、委中、髓空,八個穴位,瀉四肢之熱;五臟俞旁五個,十個穴位,瀉五臟之熱。熱病不可刺針者有九種:一、不出汗、大顴骨發紅、噦者死;二、泄瀉腹滿甚者死;三、目不明、熱不止者死;四、老人嬰兒發熱腹滿者死;五、不出汗、嘔吐下血者死;六、舌頭根部腐爛、熱不止者死;七、咳嗽出血、不出汗、汗出不到腳者死;八、髓熱者死;九、發熱痙攣者死,痙攣表現為腰折、瘛瘲、齒噤齘。

,針法:濕病禁艾灸,惟濕痹及濕熱腳氣、痿證宜施針,以通經絡之氣為佳。(《俗方》)

,針灸法:骨蒸勞熱,取膏肓、三里。(《綱目》)骨蒸勞熱、形氣未脫者,灸崔氏四花穴,無有不安。(《正傳》)體熱勞瘦,取魄戶。(《綱目》)兩手大熱為骨厥,如在火中,可灸湧泉三壯或五壯。立安。(《海藏》)骨蒸熱、板齒乾燥,取大椎灸之。(《綱目》)身熱如火。足冷如冰,灸陽輔。(《易老》)

內傷,針灸法:胃弱不思飲食,取三里、三陰交。三焦邪熱不嗜食,取關元。(《綱目》)全不思食,取然谷出血,立飢;飢不能食、飲食不下,取章門、期門。(東垣。)飲食不多、心腹膨脹、面色萎黃,世謂脾腎病,宜灸中脘。(《資生》)食多身瘦,名曰食晦,先取脾俞,後取章門、太倉。(《資生》)飲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刺法:在上脘則抑而下之,在下脘則散而去之。(《靈樞》)胃病飲食不下,取三里。(東垣。)吐宿汁、吞酸,取章門,神光。(東垣。)

白話文:

濕病禁止使用艾灸,只有濕痹、濕熱腳氣、痿證等病症適合針灸,以疏通經絡之氣為佳。

骨蒸勞熱,可以灸膏肓、三里穴。骨蒸勞熱、形氣未脫者,可以灸崔氏四花穴,效果良好。體熱勞瘦,可以灸魄戶穴。兩手大熱,像是浸泡在火中,稱為骨厥,可以灸湧泉穴三次或五次,立即見效。骨蒸熱、牙齒乾燥,可以灸大椎穴。身體熱得像火一樣,腳卻冰冷如冰,可以灸陽輔穴。

胃弱不思飲食,可以灸三里、三陰交穴。三焦邪熱導致不嗜食,可以灸關元穴。完全不思飲食,可以灸然谷穴,立即感到飢餓;飢餓卻無法進食、飲食難以下嚥,可以灸章門、期門穴。飲食不多、心腹脹滿、面色萎黃,俗稱脾腎病,適合灸中脘穴。食量多但身體消瘦,稱為食晦,先灸脾俞穴,再灸章門、太倉穴。飲食難以下嚥、膈塞不通,邪氣在胃脘,針灸方法:在上脘則需向下壓抑,在下脘則需散開去除。胃病導致飲食難以下嚥,可以灸三里穴。吐出宿食汁液、吞酸,可以灸章門、神光穴。

虛勞,針灸法:五勞羸瘦,取足三里。體熱勞嗽,瀉魄戶。虛勞骨蒸盜汗,瀉陰郄。(《綱目》)真氣不足,灸氣海。(《資生》)虛勞百證,宜灸膏肓俞穴、患門穴、崔氏四花穴,(此針法詳見針灸門,無所不療。)此等灸法皆陽虛所宜。華佗云:風虛冷熱,唯有虛者不宜灸。但方書云:虛損勞瘵,只宜早灸膏肓四穴。云乃虛損未成之際,如瘦弱兼火,雖灸亦只宜灸內關、三里,以散其痰火。早年欲作陰火不宜灸。(《入門》)大病虛脫本是陰虛,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補陽,陽生陰長故也。(《丹心》)

霍亂,針法:乾霍亂,刺委中(穴名)出血,或十指頭(諸經方穴)出血,皆是良法。(《正傳》)絞腸痧證,手足厥冷,腹痛不可忍者,以手蘸溫水,於病者膝脘上拍打,有紫黑點處以針刺,去惡血即愈,驗。又法:用麻弦小行弓蘸香油或熱水刮手足、胸背、額項,即愈,驗。乾霍亂者,乃寒濕太甚,脾被絆而不能動,氣被鬱而不能行,所以卒痛而手足厥冷。俗名絞腸痧者,蓋言痛之甚也。北方刺青筋以出氣血,南方刮胸背、手足以行氣血,俱能散病,然出氣血不如行氣血之為愈也。(《丹心》)又治絞腸痧刺血法,詳見救急門。(《入門》)

白話文:

虛勞,針灸方法如下:五勞羸瘦,取足三里穴。體熱勞嗽,瀉魄戶穴。虛勞骨蒸盜汗,瀉陰郄穴。(《本草綱目》)真氣不足,灸氣海穴。(《資生經》)虛勞百證,宜灸膏肓俞穴、患門穴、崔氏四花穴。(此針法詳見針灸門,無所不療。)這些灸法都是陽虛者適合的。華佗說:風虛冷熱,唯獨虛者不宜灸。但方書上說:虛損勞瘵,只宜早灸膏肓四穴。這是因為虛損未成之際,如果瘦弱兼有火氣,即使灸也只宜灸內關、足三里,以散其痰火。早年欲作陰火不宜灸。(《針灸入門》)大病虛脫本是陰虛,用艾灸丹田,是為了補陽,陽生陰長,故也。(《丹心》)

霍亂,針法如下:乾霍亂,刺委中穴出血,或十指頭穴出血,皆是良法。(《針灸正傳》)絞腸痧症狀是手足厥冷,腹痛難忍,用溫水拍打病者膝脘上,有紫黑點處就用針刺,去惡血即愈,驗證有效。又一種方法是用麻弦小行弓蘸香油或熱水刮手足、胸背、額項,即愈,驗證有效。乾霍亂是因為寒濕太甚,脾被絆住而不能活動,氣被鬱積而不能流通,所以突然疼痛,手足厥冷。俗稱絞腸痧,就是形容疼痛十分厲害。北方刺青筋以出氣血,南方刮胸背、手足以行氣血,都能散病,但出氣血不如行氣血的效果好。(《丹心》)又治絞腸痧刺血法,詳見救急門。(《針灸入門》)

灸法:霍亂轉筋入腹、手足厥冷、氣欲絕,以鹽填臍中,大艾炷灸之不計壯數,立效。(《得效》)霍亂已死而腹中有暖氣者,作上法灸之亦蘇。(《醫鑑》)又法:灸氣海二七壯,妙。(《得效》)霍亂吐瀉不止、垂死、灸天樞、氣海、中脘,立愈。(《正傳》)霍亂諸法不效,灸大椎,即效。

(《綱目》)霍亂已死、但有暖氣者,灸承筋七壯,立蘇,(《綱目》)

嘔吐,針灸法:嘔吐無度並乾嘔不止,尺澤、大陵皆灸三壯,又灸乳下一寸三十壯,又灸間使三十壯。若四肢厥冷、脈沉絕,灸間使便通,此回生起死之法。(《得效》)善嘔、嘔有苦者,邪在膽、通在胃,取三里、陽陵泉。(《內經》)吐食不化,取上脘、中脘、下脘。(東垣。)反胃神效,膏肓俞灸百壯,膻中、三里各灸七壯。(《回春》)又取勞宮、中魁、腕骨、心俞、中脘。(《綱目》)今日食明日吐,取心俞、膈俞、膻中、巨闕、中脘。(《綱目》)五噎五膈,取天突、膻中、心俞、上脘、中脘、下脘、脾俞、胃俞、通關、中魁、大陵、三里。(《綱目》)反胃灸肩井三壯,即愈,乃神灸也。(《回春》)又取水分、氣海灸之。(《資生》)

白話文:

霍亂發作,手腳冰冷、呼吸微弱時,可在肚臍中填入鹽,用艾灸灸之,直到患者恢復,無論灸多少壯都行。如果患者已死,但腹部仍有暖氣,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灸之,也能救活。另外,灸氣海穴27壯,效果也很顯著。霍亂導致不停嘔吐瀉,情況危急時,灸天樞、氣海、中脘穴,立即見效。如果其他方法都無效,灸大椎穴也能奏效。如果患者已死,但仍有暖氣,灸承筋穴7壯,也能立即蘇醒。

嘔吐不止,針灸治療方法如下:如果嘔吐不止或乾嘔,灸尺澤、大陵穴各3壯,灸乳下一寸處30壯,灸間使穴30壯。若四肢冰冷,脈搏微弱,灸間使穴就能通暢,這是起死回生的方法。如果嘔吐物有苦味,邪氣在膽,要通暢胃氣,可灸三里、陽陵泉穴。如果吃下去的食物無法消化,可灸上脘、中脘、下脘穴。反胃症狀嚴重,可灸膏肓俞穴100壯,膻中、三里穴各7壯。另外,灸勞宮、中魁、腕骨、心俞、中脘穴也有效。如果今天吃下去的食物,明天就吐出來,可灸心俞、膈俞、膻中、巨闕、中脘穴。五噎五膈症狀,可灸天突、膻中、心俞、上脘、中脘、下脘、脾俞、胃俞、通關、中魁、大陵、三里穴。反胃症狀,灸肩井穴3壯,立即見效,這是神效的灸法。另外,灸水分、氣海穴也有效果。

咳嗽,針灸法:咳嗽有痰,宜灸無突、肺俞,以泄火熱、瀉肺氣。(《丹心》)咳嗽上氣,多吐冷痰,灸肺俞五十壯,又灸乳下黑白肉際各百壯。咳嗽聲破喉嘶,灸無突五十壯。(《得效》)久患喘嗽,夜不得臥,夏月亦衣夾溫背心,是膏肓病也,灸之而愈。(《資生》)久嗽,宜灸膏肓、次灸肺俞。(《資生》)喘急,灸肺俞十一壯、天突七壯。(《得效》)傷寒咳甚,灸天突即差。(《資生》)遠年咳嗽,灸直骨穴,即愈;如不愈,其病不可治矣;艾炷如小豆大,灸三壯,男左女右。(《醫鑑》)哮喘,灸肺俞,又取天突、膻中、璇璣、俞府、乳根、氣海。(《資生》)喘滿、痰實如膠,取太谿。咳喘不得臥,取雲門、太淵。(《綱目》)咳嗽寒痰,取列缺。(《綱目》)氣逆發噦,取膻中、中脘、肺俞、三里、行間。(《綱目》)呃逆服藥無效,灸中脘、膻中、期門、必效。(《綱目》)呃逆,灸關元七壯,立愈。(《綱目》)又法:乳下一指許,正與乳相直骨間陷中,婦人即屈乳頭向下度之,乳頭齊處是穴,艾炷如小豆大,灸三壯,男左女右,火到肌即差;一云:其穴當取乳下骨間動脈處是也。(《得效》)咳逆不止,灸乳根二穴,即止如神;又灸臍下氣海五壯或七壯,亦立止。(《正傳》)肺脹痰嗽不得臥,但可一邊眠者,可左側者,灸右足三陰交,可右側者,灸左足三陰交,立安。(《丹心》)

白話文:

咳嗽時,可以用針灸治療。咳嗽有痰,可以灸無突穴和肺俞穴,來泄火熱、瀉肺氣。咳嗽上氣,吐冷痰,可以灸肺俞穴五十壯,再灸乳下黑白肉際各百壯。咳嗽聲音沙啞,可以灸無突穴五十壯。久患咳嗽喘息,夜裡睡不著,夏天也要穿著夾襖,這是膏肓病,灸膏肓穴就能治好。久咳,可以灸膏肓穴,再灸肺俞穴。喘急,可以灸肺俞穴十一壯、天突穴七壯。傷寒咳嗽嚴重,灸天突穴馬上就能好。多年咳嗽,灸直骨穴就能治好,如果還不好,就沒辦法治了。艾炷大小像小豆子,灸三壯,男性灸左側,女性灸右側。哮喘,可以灸肺俞穴,再取天突穴、膻中穴、璇璣穴、俞府穴、乳根穴、氣海穴。喘滿,痰液像膠一樣,可以取太溪穴。咳嗽喘息睡不著,可以取雲門穴、太淵穴。咳嗽寒痰,可以取列缺穴。氣逆發噦,可以取膻中穴、中脘穴、肺俞穴、三里穴、行間穴。呃逆服用藥物無效,灸中脘穴、膻中穴、期門穴,一定有效。呃逆,灸關元穴七壯,馬上就好。另一個方法是:乳房下方一指寬處,與乳房正對的骨頭間凹陷處,女性可以從乳頭向下量,乳頭齊平處就是穴位,艾炷大小像小豆子,灸三壯,男性灸左側,女性灸右側,火到肌肉就有效。有些人說:這個穴位應該取乳房下骨間動脈處。咳嗽不止,灸乳根穴兩個穴位,就能神奇地止住咳嗽;再灸臍下氣海穴五壯或七壯,也能馬上止住咳嗽。肺脹痰嗽睡不著,只能側著睡,能左側睡就灸右足三陰交穴,能右側睡就灸左足三陰交穴,馬上就能安穩。

積聚,針灸法:奔豚上氣、心痛欲絕,急以溫湯浸手足,數數易之,仍灸氣海,關元、期門、章門各百壯,中極五十壯。(《得效》)癥瘕,灸足踝後宛宛中,灸隨年壯。又灸氣海百壯、中脘二百壯。(《得效》)癥瘕積塊,先於塊上針之。甚者又於塊首一針、塊尾一針,立應。針訖灸之,又灸三里。(《綱目》)積聚,取中脘、懸樞、脾俞、商曲,補尺澤、太谿。(《綱目》)伏梁,取上脘、三里。息賁,取巨闕、期門。奔豚,取玉泉(即中極穴)、章門。(《甲乙》)積塊,取章門、中脘、氣海、天樞、上脘、通谷。(《綱目》)專治痞塊,取痞根穴(穴在十三椎下各開三寸半),多灸左邊,如左右俱有,左右俱灸。又法:用稈心量患人足大趾齊,量至足後跟中住,將此稈從尾骨尖量至稈盡處,兩旁各開一韭葉許,在左灸右,在右灸左,針三分、灸七壯,神效。又法:於足第二趾歧叉處,灸五七壯,左患灸右、右患灸左,灸後一晚夕覺腹中響動,是驗也。(《入門》)

白話文:

積聚,針灸方法是:奔豚上氣、心痛欲絕時,要趕快用溫水浸泡手腳,反覆多次更換熱水,同時灸氣海穴、關元穴、期門穴、章門穴各一百壯,中極穴五十壯。(《得效》)癥瘕,灸足踝後方凹陷處,灸的壯數要根據年齡來定。另外,灸氣海穴一百壯、中脘穴二百壯。(《得效》)癥瘕積塊,先在塊狀腫物上針刺。病情嚴重者,還要在塊狀腫物頭部和尾部各扎一針,針刺後立見效果。針刺完畢後再灸,還要灸三里穴。(《綱目》)積聚,取中脘穴、懸樞穴、脾俞穴、商曲穴,補尺澤穴、太谿穴。(《綱目》)伏梁,取上脘穴、三里穴。息賁,取巨闕穴、期門穴。奔豚,取玉泉穴(即中極穴)、章門穴。(《甲乙》)積塊,取章門穴、中脘穴、氣海穴、天樞穴、上脘穴、通谷穴。(《綱目》)專治痞塊,取痞根穴(穴位在第十三椎骨下各開三寸半),多灸左側,如果左右兩邊都有,就左右兩邊都灸。另外一種方法:用麥稈量取患病者腳的大拇指的長度,從大拇指尖量到腳後跟的中間位置,然後將此麥稈從尾骨尖量到麥稈的盡頭處,左右兩側各開一韭葉的寬度,在左側灸右側,在右側灸左側,針刺三分,灸七壯,效果神奇。又一種方法:在腳第二個腳趾分叉處灸五到七壯,左側有病灸右側,右側有病灸左側,灸完後一夜之後感覺腹部響動,就是有效了。(《入門》)

浮腫,針灸法:四肢及面皆浮腫,灸水分、氣海即消。水腫惟得針水溝,余穴則針之,水盡即死,庸醫多為人針水分,殺人多矣,唯灸水分最為要穴,蓋此穴能分水,不使妄行。有人患水腫灸水分與氣海,翌日面如削矣。(《資生》)

脹滿,針灸法:腹中膨脹,取內庭。水蠱,取偏歷。鼓脹,取臍上下、左右各刺二寸二分。單鼓脹取水分,針入一寸半或灸五十壯。脹滿,取足三里瀉之。凡脹皆取三里,是脹之要穴也;,又取中脘、氣海,或針或灸。(《綱目》)

痎瘧,針灸法:瘧之且發也,陰陽之且移也,必從四末始也。陽已傷,陰從之,故先其時堅束其處,審候見之在孫絡盛堅而血者,皆取之。(《內經》)謂用三稜針視孫絡出血也。(《正傳》)凡瘧必先問其病之所,先發者先刺之。久瘧不愈,大椎先針,後灸三七壯,或云第三骨節。諸瘧而脈不見,刺十指間出血,血去必已,先視身之赤如小豆者,盡取之。凡瘧取間使為妙。瘧脈緩、大、虛,便宜用藥,不宜用針。(《綱目》)

白話文:

浮腫時,四肢和臉都腫起來,灸水分、氣海穴就可以消腫。水腫只有針水溝穴有效,其他穴位扎針會致命,庸醫常扎水分穴,害死很多人,只有灸水分穴才是关键,因為它能分開水分,不讓它亂跑。有人水腫灸水分和氣海穴,隔天臉就消肿了。

脹滿時,腹部膨脹,取內庭穴。水蠱,取偏歷穴。鼓脹,取肚臍上下左右各刺二寸二分。單鼓脹取水分穴,針入一寸半或灸五十壯。脹滿,取足三里穴瀉氣。凡是脹滿都取三里穴,它是脹滿的要穴,再取中脘、氣海穴,可以針或灸。

痎瘧時,瘧疾發作前,陰陽交替,必從四肢末端開始。陽氣受傷,陰氣隨之,所以要提前在發病部位堅固綁縛,观察到孫絡部位堅硬充血,就取穴扎针。用三稜針扎孫絡直到出血。凡是瘧疾,都要先問清楚病灶位置,先發作的部位就先扎針。久治不愈的瘧疾,先扎大椎穴,再灸三七壯,或說第三骨節。各種瘧疾脈象都看不出來,就刺十指間放血,血流出來就病好了,先觀察身体上像小豆子一樣發紅的部位,全部扎針。凡是瘧疾,取間使穴是最好的方法。瘧疾脉象緩慢、大而虚弱,就应该用藥,不宜扎針。

瘟疫,針法:治熱病,五十九刺者。頭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諸陽之熱逆也。頭中行謂上星、囟會、前頂、百會、後項五穴也;兩旁謂承光、通天、絡卻、玉枕、天柱十穴也;又兩旁謂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十穴也;,大杼、膺俞(即中府穴)、缺盆、背俞(即風門穴),此八者,以瀉胸中之熱也;氣街、三里、巨虛上下廉,此八者,以瀉胃中之熱也;,雲門、髃骨(即肩髃穴)、委中、髓空(即腰俞穴),此八者,以瀉四肢之熱也。五臟俞旁五穴,此十者,以瀉五臟之熱也。(《內經》)

邪祟,針灸法:百邪所病,針有十三穴:一名鬼宮(即人中穴),二名鬼信(在手大指爪甲下入肉二分),三名鬼壘(在足大趾爪甲下入肉二分),四名鬼心(即太淵穴),五名鬼路(即申脈穴),六名鬼枕(在大椎入髮際一寸),七名鬼床(在耳前髮際宛宛中、耳垂下五分),八名鬼市(即承漿穴),九名鬼路(即勞宮穴),十名鬼堂(即上星穴),十一名鬼藏(在陰下縫、女人玉門頭),十二名鬼臣(即曲池穴),十三名鬼封(在舌下縫、針刺貫出舌上)。又鬼邪發狂,灸十指端去爪一分,名曰鬼城。(《扁鵲》)治鬼魅狐惑、恍惚振噤,以患人兩手大指相併縛定,用大艾炷於兩甲角及甲後肉四處騎縫著火灸之,若一處不著火即無效。灸七壯,病者哀告我自去,神效。(此秦承祖灸鬼法也,即鬼哭穴。)(《入門》)五屍,灸乳後三寸,男左女右,各二七壯,又灸兩大拇指頭七壯。(《得效》)一切疰,先仰臥灸兩乳邊斜下三寸第三肋間隨年壯。(《得效》)卒狂言鬼語,以帶急合縛兩手大指,便灸左右脅下對屈肋頭處各七壯,須臾,鬼自道姓名乞去,徐徐問之,乃解其縛。(《得效》)卒中邪魅恍惚,灸鼻下人中及兩手足大指爪甲本,令艾炷半在爪上、半在肉上,各七壯,不止,十四壯。(《得效》)卒狂鬼語,針足大拇趾爪甲下,即止。(《得效》)狐魅,兩手大指合縛,灸合谷三七壯,當狐鳴,即差。(《得效》)

白話文:

瘟疫,針法:治療熱病,有五十九個穴位可刺。頭部五行五個方位,以穿透諸陽之熱逆流而上。頭部正中部位是指上星、囟會、前頂、百會、後項五個穴位;頭部兩側部位是指承光、通天、絡卻、玉枕、天柱十個穴位;另外頭部兩側部位是指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十個穴位;大杼、膺俞(即中府穴)、缺盆、背俞(即風門穴),這八個穴位,用來瀉除胸部之熱;氣街、三里、巨虛上下廉,這八個穴位,用來瀉除胃部之熱;雲門、髃骨(即肩髃穴)、委中、髓空(即腰俞穴),這八個穴位,用來瀉除四肢之熱。五臟俞旁五個穴位,這十個穴位,用來瀉除五臟之熱。(《內經》)

邪祟,針灸法:百邪所致的疾病,針灸有十三個穴位:一為鬼宮(即人中穴),二為鬼信(位於手大拇指指甲下入肉二分),三為鬼壘(位於足大拇指指甲下入肉二分),四為鬼心(即太淵穴),五為鬼路(即申脈穴),六為鬼枕(位於大椎入髮際一寸),七為鬼床(位於耳前髮際宛宛中、耳垂下五分),八為鬼市(即承漿穴),九為鬼路(即勞宮穴),十為鬼堂(即上星穴),十一為鬼藏(位於陰下縫、女性玉門頭),十二為鬼臣(即曲池穴),十三為鬼封(位於舌下縫、針刺貫出舌上)。另外,鬼邪發狂,灸十指端去指甲一分,名曰鬼城。(《扁鵲》)治療鬼魅狐惑、恍惚振噤,用患病者的兩手大拇指並在一起捆綁固定,用大艾炷於兩甲角及甲後肉四處騎縫著火灸之,若一處不著火即無效。灸七壯,病者哀告我自去,神效。(此秦承祖灸鬼法也,即鬼哭穴。)(《入門》)五屍,灸乳後三寸,男性左側女性右側,各灸二七壯,又灸兩大拇指頭七壯。(《得效》)一切疰,先仰臥灸兩乳邊斜下三寸第三肋間隨年壯。(《得效》)突然發狂說鬼話,用帶子急緊捆綁兩手大拇指,便灸左右脅下對屈肋頭處各七壯,須臾,鬼自道姓名乞去,慢慢問之,然後解開捆綁。(《得效》)突然中邪魅恍惚,灸鼻下人中及兩手足大拇指指甲根部,令艾炷一半在指甲上、一半在肉上,各灸七壯,若不停止,就灸十四壯。(《得效》)突然發狂說鬼話,針足大拇指指甲下,即可止住。(《得效》)狐魅,兩手大拇指合綁,灸合谷三七壯,當狐鳴,即會痊癒。(《得效》)

癰疽,癰疽針法:鈹針者,末如劍鋒,以取大膿。(《靈樞》)

夫癰氣之息者,宜以針開除去之。(注云:息與瘜同,死肉也。《內經》)癰疽成膿,以馬銜鐵作針,形如韭葉,兩面皆利,可以橫直開裂,以取膿血。(《精要》)癰疽如椒眼數十粒,或如蜂窠蓮房,而膿出痛不除,宜以鈹針橫直裂之,則毒血挾膿出,而愈。(《綱目》)癰疽作膿若不針烙,毒氣無從而解,膿瘀無從而泄,過時不針烙,反攻其內,欲望其生,豈可得乎?癤皮薄,唯用針以決其膿血,兼可烙也。(《精義》)凡近筋脈、骨節處,不得亂行針烙。

白話文:

「癰疽」是一種疾病,治療方法是用針刺。鈹針的針尖像劍鋒一樣,可以用來引流膿液。

當癰疽的壞死組織出現時,就應該用針刺開來去除它們。

當癰疽形成膿液時,可以用馬銜鐵製作成形狀像韭菜葉子、兩面都鋒利的針,用來橫向或直向切開,以便引流膿血。

如果癰疽長得像胡椒粒一樣,有很多小膿包,或者像蜂窩一樣,膿液流出但疼痛不消,就應該用鈹針橫向或直向切開,讓毒血和膿液流出來,這樣才能治癒。

如果癰疽化膿但沒有用針刺或烙灼,毒氣就無法排出,膿液就無法流出,時間久了不治療,反而會侵入體內,想要它自然好轉是不可能的。癤的皮膚很薄,可以用針刺破,引流膿血,也可以用烙鐵烙灼。

凡是在靠近筋脈、骨節的地方,不能隨意用針刺或烙灼。

,癰疽皮厚口小,膿水出不快者,宜用針烙。(《精義》)大抵用針只欲引膿,如出針刺無膿,是氣伏也,不可用針烙。(《精義》)

蜞針法:癰癤初發漸大,以濕紙一片搭瘡上,其一點先干處即是正頂,先以水洗去人皮醎,取大筆管一個安於正頂上,卻用大水蛭一條安其中,頻以冷水灌之,蛭當吮其正穴膿血,皮皺肉白是毒散,無不差。如毒大蛭小,須用三四條方見效。若吮著正穴蛭必死,用水救活,累試奇效。

如血不止,以藕節上泥塗之。(《得效》)蜞針一法,可施於輕小證候,若癰疽大、毒積在臟腑,徒竭其血於外,無益也。(《丹心》)

白話文:

如果長了癰疽,皮膚厚實,瘡口很小,膿水排不出來,可以用針灼。一般來說,用針只是為了引流膿液,如果針刺後沒有膿出來,說明毒氣積聚,就不能用針灼。

蜞針法:癰癤剛開始長出來慢慢變大的時候,用濕紙片蓋在瘡口上,紙片最先乾的地方就是正頂。先用水洗淨傷口,然後用一個大筆管放在正頂,再放一條大水蛭進去,不斷用冷水灌注,水蛭就會吸食正穴裡的膿血。皮膚皺縮,肉色變白,就代表毒氣散了,不會不好了。如果毒氣很重,水蛭很小,可能需要用三到四條才會有效。如果水蛭吸食正穴時死了,可以用水把它救活,這種方法屢試不爽。

如果出血不止,可以用藕節上的泥塗抹。蜞針法只適用於輕微的病症,如果癰疽很大,毒氣積在內臟,只是用這種方法把血引出來,沒有用處。

癰疽灸法:凡癰疽之發,或因內有積熱,或因外寒鬱內。熱若於生髮之處,艾灸以散其毒,治之於早可以移深為淺、改重為輕。諸項灸法皆好,唯騎竹馬灸法(方見針灸)尤為切要,此消患於未形之策。(《丹心》)癰疽已覺微漫腫硬、皮不變色、脈沉不痛者,當外灸之,引邪氣出而方止。

經云:陷下者灸之。如外微覺木硬而不痛者,當急灸之,是邪氣深陷也。淺者,不可灸,如有膿水,也不可灸,當針之。(《保命》)癰疽初覺腫痛,先以濕紙覆其上,視之先干處是頭也,大蒜切片安頭上,以大艾炷灸之,三壯即換一蒜,痛者灸之不痛,不痛者灸至痛乃止,大概以百壯為準。最要早覺早灸為上,如有頭則不必紙復也。

白話文:

治療癰疽,可以使用艾灸。如果癰疽是因為體內積熱或外寒鬱結而引起的,可以用艾灸散毒,及早治療可以減輕病情。各種艾灸方法都很好,但騎竹馬灸法效果最好,可以預防病情加重。如果癰疽已經出現輕微的腫脹、硬塊,但皮膚顏色沒有變化,脈象沉而無痛,就應該用艾灸將邪氣引出。

古籍記載,對於深陷的癰疽要用艾灸。如果表面略微硬化但無痛,也要趕緊用艾灸,因為這是邪氣深陷的表現。淺表的癰疽不能灸,如果已經有膿水也不可灸,應該用針刺。

癰疽剛開始腫痛時,先用濕紙覆蓋在患處,觀察先幹的地方,這就是癰疽的頭部。將大蒜切片放在癰疽頭部,用大艾炷灸,灸三壯就換一片大蒜。疼痛就灸,不痛就灸到痛為止,大約灸一百壯。最好及早發現及早灸,如果已經有頭了就不用紙覆蓋。

(《三因》)若十數頭作一處生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餅鋪頭上,聚艾於餅上灸之。(《三因》)初發小點一二日,即以蒜片貼其中心,以小艾炷灸五壯而止。(《直指》)始發一二日,十灸十活;三四日,六七活;五六日,三四活。(《綱目》)灸法所以暢達、拔引郁毒,此從治之意也。

譬如盜入人家,必開門逐之使出,萬一門不開,無從而出,必傷生乃已。(《綱目》)頭為諸陽之會,若有發宜灸,艾炷宜小、壯數宜少,三五壯而已。腹背,則多灸為妙。(《精要》)多灸則內服乳粉托裡散,防火氣入心。(《丹心》)有善治癰疽者,皆於瘡上灸至二三百壯,無有不愈,但艾炷小作之,小則人不畏灸,灸多則作效,必矣。

白話文:

如果十幾個瘡頭長在一起,就用大蒜研成膏狀,做成薄餅鋪在瘡頭上,將艾草堆在餅上灸之。

瘡頭剛開始出現的小點,一兩天內,就用蒜片貼在中心,用小艾炷灸五壯即可。

瘡頭剛開始出現一兩天內,灸十次,十個瘡頭就會好;三四天內,灸六七次就會好;五六天內,灸三四次就會好。

灸法能夠暢通經絡,拔除鬱結的毒氣,這是從治標的角度來治療。

就像小偷闖入人家,必須打開門將他趕出去,如果門打不開,小偷就無路可逃,必然會傷人性命。

頭部是所有陽氣匯聚的地方,如果頭部有瘡,就應該灸之,艾炷宜小,灸的次數也宜少,三五壯就夠了。腹部和背部,則灸的次數越多越好。

灸的次數多,就應該服用乳粉和托裡散,防止火氣進入心臟。

有善於治療癰疽的人,都會在瘡上灸至二三百壯,沒有不治好的,只要艾炷小,人就不會害怕灸,灸的次數多,效果就會顯著,這是必然的。

(《資生》)隔蒜灸法、豆鼓餅灸法、桑枝灸法、附子灸法、硫黃灸法、土餅灸法,並治癰疽、惡瘡、腫毒。(詳見針灸。)

艾灸治驗:一人發背,醫療逾月勢益甚。有張生者,教以艾火灸其上,至一百五十壯知痛乃止,明日攝去黑痂,膿盡,潰肉理皆紅,不復痛,乃以膏藥貼之,日一易,易時剪去黑爛,月餘乃平復。(《本事》)

灸石癰法:堅硬不潰名曰石癰,當上灸百壯,石子當碎出。(《資生》)

灸發頤法:此瘡最險,頭面腫大,牙齒亦脫。解開發,尋頂螺中,灸二十一壯;如不達,灸至四十九壯而止。(《直指》)

灸疔疽法:大蒜爛搗成膏,塗瘡四圍,留瘡頂以艾炷灸之,以爆為度,不爆難愈,灸百壯無不愈。(《正傳》)

白話文:

《資生》記載了許多種灸法,包括隔蒜灸法、豆鼓餅灸法、桑枝灸法、附子灸法、硫黃灸法、土餅灸法,這些方法都能治療癰疽、惡瘡、腫毒。(詳細內容請參考針灸書籍。)

《本事》記載了一個案例,一位病人患了發背,治療了一個多月病情卻越來越嚴重。一位名叫張生的醫生教他用艾灸治療,灸了150壯後才感到疼痛,第二天揭去黑色痂皮,膿液全部排出,潰瘍的肉都呈現紅色,不再疼痛。之後用膏藥貼敷,每天換一次,換藥時剪去黑爛的部分,一個多月後病就好了。

《資生》中還記載了治療石癰的灸法:石癰堅硬不潰,應該在上面灸100壯,石頭就會碎裂排出。

《直指》記載了治療發頤的灸法:發頤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疾病,會導致頭面腫大,牙齒脫落。治療方法是尋找頭頂螺中穴,灸21壯;如果沒有效果,就灸至49壯。

《正傳》記載了治療疔疽的灸法:將大蒜搗爛成膏狀,塗抹在瘡周圍,留下瘡頂用艾炷灸之,以爆為度,不爆則難以痊癒,灸100壯則必能治癒。

灸便毒法:用細草隨患人左右手量中指,自手掌盡處橫紋量起,通三節至指盡則住,不量爪甲切斷,卻將此草於手腕橫紋量起,引草向臂當中,草盡處即是穴。艾炷如麥大,二三壯,腫散痛止即安。(《得效》)

大風瘡,針法:歷風者,素刺其腫上,已刺,以銳針針其處,按出其惡氣、腫盡乃止,常食方食,無食他食。(《靈樞》)病大風,骨節重,鬚眉墮,名曰大風。刺肌肉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鬚眉生而止針。(《內經》)癩風,以三稜針看肉紫黑處及委中(穴名),紫脈出死血,但不可令出太過,恐損真氣。(《正傳》)

白話文:

灸治毒瘡的方法:用細草,依患者左右手的食指長度,從手掌横紋處量起,量過三節到指尖為止,不量指甲,切断细草。再將此草從手腕橫紋處量起,引着草往手臂中間方向延伸,草尽头的地方就是穴位。艾炷如麦粒般大小,灸二三壮,腫消痛止即可。

大風瘡的針法:如果是外感風邪引起的,先刺腫處,刺完後用銳利針刺患處,按出惡氣,腫消後即可停止。患者需堅持食用平時的食物,不要吃其他食物。

大風病,骨節疼痛,眉毛脱落,稱為大風病。針刺肌肉,可使患者出汗百日,刺骨髓,亦可使患者出汗百日,共計二百日,待眉毛長出後即可停止针灸。

癩風,用三棱针刺肉色紫黑的地方以及委中穴,刺出紫色的血,但不可出血過多,以免损害真氣。

瘰癧,灸法:治瘰癧,以手抑置肩上,微舉肘取之,肘骨尖上是穴,隨患邊灸七壯或二七壯,神效。(《得效》)又法:於掌後手腕盡處橫紋量起,向臂中心直上三寸半是穴,灸三壯,即效,(《丹心》)針法:肩尖、肘尖二穴(即肩髃、肘髎二穴),宜灸,此穴疏通經絡。(《良方》)癧核上灸七壯,隔蒜片灸之尤妙。(《資生》)

癭瘤,灸法:治癭,灸天突三七壯,又灸肩髃,男左十八壯、右十七壯,女右十八壯、左十七壯,妙。(《得效》)

疳瘻,灸法:久漏瘡,足內踝上一寸灸三壯,在上則灸肩井、鳩尾。(東垣。)冷漏多在腿足之間,先雖積熱所注,久則為寒,宜用附子灸法、硫黃灸法(二法並見癰疽),灸瘡成漏,膿水不絕去,亦宜灸。(《丹心》)

白話文:

治療瘰癧,可以將手放在肩膀上,微微抬起手肘,在手肘骨尖上的穴位灸七壯或十四壯,效果顯著。另一個方法是,在手腕後方橫紋量起,往手臂中心直上三寸半的位置灸三壯,就能見效。針灸方面,可以針刺肩尖和肘尖兩個穴位(即肩髃和肘髎),有助於疏通經絡。也可以在瘰癧核上灸七壯,用蒜片隔著灸效果更佳。

治療癭瘤,可以灸天突穴三十七壯,再灸肩髃穴,男性左邊灸十八壯、右邊灸十七壯,女性右邊灸十八壯、左邊灸十七壯,效果神奇。

治療疳瘻,久漏瘡可以灸足內踝上一寸的位置三壯,如果瘡在上則要灸肩井和鳩尾穴。冷漏通常在腿足之間,雖然一開始是積熱所致,但久了就會變成寒症,要用附子灸法或硫磺灸法治療。如果瘡形成漏,膿水流不出來,也要用灸法治療。

疥癬,針灸法:治瘡疥、頑癬,取絕骨、三里、間使、解谿、委中,或針或灸。(《綱目》)手疥,取勞宮、灸大陵。(《綱目》)

渾身瘡疥,取曲池、合谷、三里、絕骨、行間、委中。(《綱目》)治癬,八月八日日出時,令患人正當東向戶長跪,舉兩手,持戶兩邊,取肩頭小垂際骨解宛宛中,左右兩穴俱下,灸七壯,十日愈。(《資生》)一女子兩股間濕癬下至膝,癢痛流黃水,百藥不效,戴人以針當癢時刺百餘處、血出盡,煎鹽湯洗之,四次方除盡濕淫、瘀血,不可不針也。(子和)

臁瘡,針法:臁瘡色紫黑,先以三稜針刺去惡血,冷水洗淨乃貼膏藥,忌日光、火氣、陽氣,如有黑腫未盡,可再出血,以紫黑血盡為度。(《綱目》)

白話文:

治療疥癬可以用針灸方法:針對瘡疥、頑癬,可以取絕骨、三里、間使、解谿、委中穴位,針灸皆可。手部疥癬,則取勞宮穴位,灸大陵穴。全身瘡疥,則取曲池、合谷、三里、絕骨、行間、委中穴位。治療癬,可以在八月八日日出時,讓患者面向東方,跪在門前,雙手扶住門框,取肩頭下方垂骨處,左右兩側各灸七壯,十天即可痊癒。一位女子兩腿間患有濕癬,蔓延至膝蓋,奇癢難耐,並流出黃水,各種藥物都無效。戴人醫生用針在她發癢處刺了上百下,直到流血止住,並用鹽水清洗,經過四次治療,濕癬和瘀血才完全消失,由此可見針灸治療的必要性。

治療臁瘡,可以用針法:若臁瘡呈現紫黑色,先用三稜針刺出惡血,再用冷水清洗,然後貼膏藥,忌陽光、火氣、陽氣。如果黑腫尚未消退,可再次刺血,以排出紫黑色血為止。

犬傷,針灸法:狂犬咬人,當先針刺去惡血,仍灸瘡中十壯,自後日灸一壯,至百日乃止,忌飲酒。(《資生》)被狂犬咬者,無出於灸,只就咬牙跡上灸之,一日三壯,灸至一百二十日乃止,常食韭菜,永不再發。(《千金》)常飲韭菜自然汁,以滓封灸瘡,永不再發。(《資生》)猘犬傷毒不出、發寒熱,速以艾灸外丘穴三壯,又灸所咬之處七壯,立愈。(《銅人》)

諸蟲傷,灸法:凡蛇蟣、蜈蚣、毒蟲咬傷,於傷處灸五壯或七壯,即愈。(《丹心》)被惡蛇螫,即貼蛇皮於螫處,艾火灸其上,引出毒氣即止。(《本草》)

白話文:

被狗咬傷,應立即針刺傷口排出毒血,接著在傷口處灸十壯,之後每天灸一壯,持續一百天,期間忌酒。

被狂犬咬傷,必須以灸法治療,直接在咬痕上灸,每天三壯,持續一百二十天,並且經常食用韭菜,可防止病發。

經常飲用韭菜汁,並以韭菜渣封在灸過的傷口上,可防止病發。

若被瘋狗咬傷,毒氣無法排出,出現發寒發熱的症狀,需立即以艾灸外丘穴三壯,再灸咬傷處七壯,可立即痊癒。

各種蟲類咬傷,例如蛇、蠍、蜈蚣等,在傷處灸五壯或七壯即可痊癒。

被毒蛇咬傷,可將蛇皮貼在傷口處,用艾火灸其上,引出毒氣即可止痛。

蠱毒,灸法:灸蠱毒法,於足小趾尖上灸三壯,即有物出,酒飯得之隨酒飯出,肉菜得之隨肉菜出,即愈、神驗,皆於灸瘡上出。(《千金》)

卒死,針灸法:邪客於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之絡,此五絡俱竭,令人身脈皆動而形無知,其狀若屍,名曰屍厥。先刺隱白、後刺湧泉、後刺厲兌、後刺少商、後刺神門。(《內經》)

屍厥,當刺期門、巨闕、中極、僕參、隱白、大敦、金門。

卒厥、屍厥,百會灸四十九壯,氣海、丹心灸三百壯,覺身體溫暖為止。中惡客忤卒死,灸臍中百壯。中惡,取人中、中脘、氣海。卒死,灸心下一寸、臍上三寸、臍下四寸各三壯即差,又灸手足兩爪後二七壯。諸卒死及魘死,急於人中及兩腳大拇趾內、離爪一韭菜許各七壯,即活。(《綱目》)

白話文:

蠱毒可以用艾灸治療,在腳小趾尖灸三壯,就會有東西出來,吃酒飯就隨酒飯排出,吃肉菜就隨肉菜排出,病就會好了,非常靈驗,這些東西都會從灸過的傷口排出。

猝死是因為邪氣入侵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經絡,導致五條經絡氣血枯竭,人雖然脈搏還在跳動,但身體沒有知覺,就像死人一樣,叫做屍厥。治療時,先刺隱白穴,再刺湧泉穴,然後刺厲兌穴,接着刺少商穴,最後刺神門穴。

屍厥也可以用刺期門、巨闕、中極、僕參、隱白、大敦、金門等穴位來治療。

猝厥和屍厥,可以用艾灸百會穴四十九壯,氣海穴和丹田穴各三百壯,直到身體感到溫暖為止。中惡突然猝死,可以在肚臍中央灸一百壯。中惡,可以用人中、中脘、氣海穴治療。猝死,可以灸心下一寸、臍上三寸、臍下四寸各三壯,馬上就會好轉,還可以灸手足兩爪後二七壯。各種猝死和魘死,可以在人中穴以及兩腳大拇指內側離指甲一韭菜長的地方各灸七壯,就能救活。

卒被鬼擊如中箭,用桃皮一片安痛上,取一匙頭安桃皮上,用艾胡桃大,安匙頭灸之,即差。(《入門》)

婦人,針灸法:男子無嗣者,以鹽填臍艾灸之,連日灸至二三百壯必有效。(《綱目》)婦人絕嗣,灸關元三十壯,可報灸之。婦人妊子不成、數墮胎,灸胞門、子戶各五十壯(胞門在關元左邊二寸,子戶在關元右邊二寸,子戶一名氣門。《得效》)又灸子宮三七壯,或針入二寸(穴在中極旁左右各開三寸。《綱目》)無子,取陰交、石門、關元、中極、湧泉、築賓、商丘、陰廉。(《甲乙》)催生難產及下死胎,取太衝補、合谷補、三陰交瀉,立時分解。子上衝逼心,取巨闕,令產母正坐,使人抱頭抱腰微偃,針入六分、留七呼,得氣即瀉,立蘇。如子掬母心,生下兒手心有針痕。子頂母心,兒人中有針痕。向後則枕骨有針痕,是其驗也,神驗。(《綱目》)一婦人產後暴卒,其母為灸會陰、三陰交各數壯而蘇,其母蓋名醫女也。(《資生》)橫生逆產,諸藥不效,急於產母右腳小趾尖頭上灸三壯,即差,亦治胞衣不下。《醫鑑》云:即至陰穴。(《得效》)胞衣不下,取三陰交、中極、照海、內關、崑崙。(《綱目》)產後血暈,取三里、三陰交、陰交、神門、關元。(《綱目》)產後陰下脫,灸臍下橫紋二七壯,又取照海。(《良方》)婦人無子或產後久不再孕,取稈心一條,長同身寸之四寸,令婦人仰身舒手足,以所量稈心自臍心直垂下,盡頭處以墨點記後,以此稈心平折橫安前點處,兩頭盡處是穴,按之自有動脈應手,各灸二七壯,神驗。(即上所云胞門、子戶穴也。《醫鑑》)

白話文:

突然被鬼打得像中箭一樣,就用一片桃皮敷在疼痛的地方,再拿一個匙頭放在桃皮上,用艾葉和胡桃混合,放在匙頭上灸,就會好。婦人針灸療法:男子無子嗣,用鹽填入肚臍並灸,連續灸二三百壯,必定有效。婦人絕嗣,灸關元穴三十壯,可以再灸。婦人懷孕不成、多次流產,灸胞門、子戶各五十壯(胞門在關元穴左邊二寸,子戶在關元穴右邊二寸,子戶又名氣門)。再灸子宮三七壯,或針刺入二寸(穴位在中極穴旁左右各開三寸)。無子,取陰交、石門、關元、中極、湧泉、築賓、商丘、陰廉等穴位。難產、產死胎,取太衝穴補,合谷穴補,三陰交穴瀉,馬上就能分娩。胎兒向上頂住母親心臟,取巨闕穴,讓產婦正坐,讓人抱頭抱腰,微微後仰,針刺入六分,留七呼,得氣就瀉,馬上就能恢復。如果胎兒抓著母親心臟,生下來的孩子手心會有針痕。胎兒頂住母親心臟,孩子人中會有針痕。如果胎兒往後頂,枕骨會有針痕,這就是驗證。神效。一位婦人產後突然死亡,其母親用艾灸會陰、三陰交各數壯,婦人就活了,她的母親是一位有名的女醫師。橫生難產,各種藥物都不管用,趕緊在產婦右腳小趾尖頭上灸三壯,就會好,也能治療胎盤不下。醫鑑書說:就是至陰穴。胎盤不下,取三陰交、中極、照海、內關、崑崙等穴位。產後血暈,取三里、三陰交、陰交、神門、關元等穴位。產後陰部脫垂,灸肚臍下橫紋二七壯,再取照海穴。婦人無子或產後很久不再懷孕,取一根麥稈芯,長度等於自己身高的四分之一,讓婦人仰臥伸展手腳,用麥稈芯從肚臍直垂下,盡頭處用墨點記住,再用這根麥稈芯折成橫形,放在墨點處,兩頭盡處就是穴位,按壓會有動脈跳動,各灸二七壯,神效。就是上面所說的胞門、子戶穴位。

小兒,針灸法:小兒初生臍風,撮口諸藥不效,然谷針入三分或灸三壯,立效。(《三因》)癲癇驚風,神庭灸七壯,鼻上入髮際三分宛宛中灸三壯,炷如小麥大。又取百會、瘛脈。(《綱目》)癲癇瘛瘲,兩蹻主之,男陰女陰,晝發治陽蹻申脈,夜發治陰蹻照海,各灸二七壯。(《易老》)急慢驚,灸印堂。急慢驚風危極,不可灸者,先當兩乳頭黑肉上,男左女右灸二壯,次灸髮際眉心、百會各一壯。手足大指當甲角以物縛兩手足一處,以灸騎縫灸,男近左邊、女近右邊,半甲半肉之間灸三壯,先腳後手,亦可治陰陽諸癇,艾炷如小麥大。(《得效》)慢驚慢脾逆惡證候,諸藥不效者,如有太衝脈,則取百會穴灸之,神效。(《直指》)小兒卒然腹皮青黑而死,灸臍上下、左右去臍各半寸,並鳩尾骨下一寸,凡五處各灸五壯,仍酒和胡粉塗腹上,干則易。(《得效》)小兒龜背,灸肺俞、膈俞,各主五壯止、炷如小麥。(《得效》)小兒龜胸,取兩乳前各一寸五分上兩行,三骨罅間凡六處,各灸三壯,炷如小麥,春夏從下灸上,秋冬從上灸下,若不依次法,灸之無效。(《綱目》)囟門不合,臍上臍下各五分,二穴各灸三壯,灸瘡未發先合。(《綱目》)小兒癖氣,中脘、章門各灸七壯。(《綱目》)灸癖法:穴在小兒背脊中,自屬骶骨將手揣摸脊骨兩旁,有白筋發動處兩穴,每一穴用銅錢三文壓上,穴上以艾炷安孔中,各灸七壯。此是癖之根,貫血之所也。(《回春》)小兒瘧久不愈,內庭灸一壯,大椎、百會各灸隨年壯。(《綱目》)小兒霍亂,男左女右第二腳趾上灸三壯,即愈。(《得效》)小兒雀目,灸兩手大指甲後一寸內廉、橫紋頭白肉際各一壯。疳眼,灸合谷各一壯。(《綱目》)小兒脫肛,灸尾骶骨尖上一壯,又灸臍中三壯、百會七壯。(《綱目》)

白話文:

嬰兒針灸療法:新生兒臍風,服用藥物無效時,可針刺然谷穴三分或灸三壯,立即見效。癲癇驚風,神庭穴灸七壯,鼻上入髮際三分宛宛中灸三壯,艾炷如小麥大小。另取百會、瘛脈穴。癲癇瘛瘲,兩蹻穴主治,男性取陰蹻穴,女性取陽蹻穴,白天發作治陽蹻申脈穴,夜晚發作治陰蹻照海穴,各灸二七壯。急慢驚,灸印堂穴。急慢驚風危急,不可灸者,先灸兩乳頭黑肉上,男性灸左邊,女性灸右邊,各灸二壯,再灸髮際眉心、百會穴各一壯。手足大指當甲角以物縛兩手足一處,以灸騎縫灸,男性近左邊,女性近右邊,半甲半肉之間灸三壯,先腳後手,也能治療陰陽諸癇,艾炷如小麥大小。慢驚慢脾逆惡證候,服用藥物無效者,如有太衝脈,則取百會穴灸之,效果顯著。嬰兒突然腹皮青黑而死,灸臍上下、左右去臍各半寸,並鳩尾骨下一寸,共五處各灸五壯,再用酒和胡粉塗於腹部,乾燥後即可。嬰兒龜背,灸肺俞、膈俞穴,各灸五壯,艾炷如小麥大小。嬰兒龜胸,取兩乳前各一寸五分上兩行,三骨罅間共六處,各灸三壯,艾炷如小麥大小,春夏從下灸上,秋冬從上灸下,若不依次法,灸之無效。囟門不合,臍上臍下各五分,二穴各灸三壯,灸瘡未發先合。嬰兒癖氣,中脘、章門各灸七壯。灸癖法:穴在嬰兒背脊中,自屬骶骨將手揣摸脊骨兩旁,有白筋發動處兩穴,每一穴用銅錢三文壓上,穴上以艾炷安孔中,各灸七壯,此為癖之根,貫血之所也。嬰兒瘧疾久治不愈,內庭灸一壯,大椎、百會各灸隨年壯。嬰兒霍亂,男性灸左腳第二腳趾,女性灸右腳第二腳趾,各灸三壯,即愈。嬰兒雀目,灸兩手大指甲後一寸內廉、橫紋頭白肉際各一壯。疳眼,灸合谷穴各一壯。嬰兒脫肛,灸尾骶骨尖上一壯,又灸臍中三壯、百會七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