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學堂針灸集成》~ 卷二 (10)
卷二 (10)
1. 小兒
小兒初產七日內,臍中胞系自枯自落,其日即以熟艾、形如牛角內空,灸臍中七壯,其艾炷每火至半即去,永無腹痛。
小兒胎癇奶癇驚癇,灸鬼眼四穴各三壯,每次四處,一時吹火盡燒。
火丹毒謂遊風入胸腹則死,即用利針周匝紅處,多出惡血,翌日更觀紅赤處,如上針刺,效。
脫肛,百會七壯,臍中年壯或五十壯或百壯。
雀目,手大指甲後第一節內橫紋頭白肉際各一壯,肝俞九壯。
囟門不合,灸臍中上下各三壯,灸痂未落、囟門先合,效。
羸瘦食不化,胃俞、長谷、(挾臍旁各二寸。)灸七壯。
陰卵偏大入腹,太衝、獨陰、氣衝、三陰交、關元。
白話文:
嬰兒出生七天內,臍帶自然脫落後,可以用熟艾製成牛角狀空心艾條,灸臍中七次,每次艾條燃燒一半就熄滅,可預防腹痛。
小兒若出現胎癇、奶癇、驚癇,可灸鬼眼穴四個,每個穴位灸三次,每次灸四個穴位,一次性把艾條燃燒完畢。
火丹毒是指遊風入侵胸腹,會導致死亡,可用利針在紅腫處周圍多次刺入,排出惡血,隔天觀察紅腫處,如果依然紅腫,就繼續用針刺,效果顯著。
脫肛可用百會穴灸七次,臍中穴灸一次或五十次或一百次。
雀目可在手大拇指指甲後第一節內橫紋頭部與白色肉交界處各灸一次,肝俞穴灸九次。
囟門不合,可灸臍中上下各三次,灸痂未脫落,囟門就合上了,效果很好。
羸瘦食不化,可灸胃俞穴、長谷穴(位於臍旁各二寸)各七次。
陰卵偏大入腹,可灸太衝穴、獨陰穴、氣衝穴、三陰交穴、關元穴。
驚風,神道,(在第五節間。)灸七壯至百壯,即效。又:危急難救灸兩乳頭三壯,男左女右。
睡驚手掣目不合,手大指、次指端各三壯,間使、合谷、太衝、太淵。
胎癇,鬼眼各三壯,間使三十壯,百會九壯,陰莖頭七壯。
小便不通,百會七壯,營沖各三壯,丹田三七壯,湧泉三壯,胞門五十壯。又用巴豆肉搗作餅或炒鹽,按填臍中灸五十壯。
口噤,然谷。
驚癇,腕骨、頂中央旋毛中三壯,耳後青絡脈三壯,太衝三壯。
痎瘧,神道,(在五椎節下間,一名莊俞。)灸七壯。
白話文:
驚風,神道,在脊椎第五節間。灸七壯到百壯,即見效果。另外,對於危急難以救援的情況,可以灸兩乳頭三壯,男性灸左側,女性灸右側。
睡驚手顫,眼睛不能閉上,於手指大拇指和次指端各灸三壯,間使、合谷、太衝、太淵穴各灸三壯。
胎癇,鬼眼穴各灸三壯,間使穴灸三十壯,百會穴灸九壯,陰莖頭灸七壯。
小便不通,百會穴灸七壯,營沖穴各灸三壯,丹田穴灸三七壯,湧泉穴灸三壯,胞門穴灸五十壯。亦可用巴豆肉搗成餅或炒鹽,塗於肚臍中灸五十壯。
口噤,然谷穴。
驚癇,腕骨、頂中央旋毛中各灸三壯,耳後青絡脈灸三壯,太衝穴灸三壯。
痎瘧,神道穴,在脊椎五椎節下間,又名莊俞。灸七壯。
善驚,然谷。
多哭,百會。
卒疝,太衝。
兩目眥赤,合谷、崑崙、神門、風池、絕骨。
兩眼白翳每到春秋遮瞳,第九椎節上七壯,又取肝俞穴七壯。
蝕齦臭穢沖人,勞宮各一壯。
臍腫,灸對臍脊骨上,灸三壯或七壯。
卒肘皮青黑,灸臍四邊各半寸,並鳩尾骨下一寸,各灸三壯。
風癇目戴上,灸第五椎節上七壯,百會七壯,崑崙三壯。
四五歲不言,心俞、足內踝尖上各灸三壯。
陰腫,崑崙、太衝、太谿。
赤白痢疾,臍中七壯至百壯,三陰交七壯。
遺尿,氣海百壯,大敦三壯。
白話文:
善驚 - 容易受驚,可按摩然谷穴。 多哭 - 常常哭泣,可用百會穴。 卒疝 - 突發性腹股溝腫脹,應按摩太衝穴。 兩目眥赤 - 兩眼紅腫,可使用合谷、崑崙、神門、風池、絕骨穴。 兩眼白翳每到春秋遮瞳 - 春秋季節眼睛有白膜遮擋,可按壓第九椎節上七壯,同時也要按壓肝俞穴七壯。 蝕齦臭穢沖人 - 牙齦腐爛,口中惡臭,可用勞宮穴各一壯治療。 臍腫 - 臍部腫脹,需在對臍脊骨上進行灸療,灸三壯或七壯。 卒肘皮青黑 - 突發性肘部皮膚青黑色,應灸療臍部四周各半寸及鳩尾骨下的一寸處,各灸三壯。 風癇目戴上 - 風邪導致眼部上揚,可在第五椎節上灸七壯,百會七壯,崑崙三壯。 四五歲不言 - 四五歲還不會說話,可灸心俞、足內踝尖上各灸三壯。 陰腫 - 陰部腫脹,可按摩崑崙、太衝、太谿穴。 赤白痢疾 - 混合性的腹瀉,灸療臍中七壯至百壯,三陰交七壯。 遺尿 - 尿牀,氣海百壯,大敦三壯。
吐乳,中庭,(在膻中下一寸六分。)灸五壯。
斑瘡入眼,大杼七壯至三七壯,詳看犯處,各治其經絡。
達夜啼呼,使其兒父負其兒,持刀潛斫鄰家籬帶,勿使人知之,兒啼即止,然後潛還系其砍帶,則永勿啼呼。
浮腫,水分三壯,三陰交三十壯,脾俞三壯。
久瘧,鬼眼三壯,內庭七壯。
吐沫屍厥,巨闕七壯,中脘五十壯。
兒生一七日內多啼,客風中於臍至心脾。合谷、太衝、神門、列缺七壯,承漿七壯。
先驚後啼,百會七壯,間使,齦交。
角弓反張,百會七壯,天突七壯。
白話文:
-
吐乳:如果嬰兒吐奶,可以在羶中下一寸六分的位置施灸,每次灸5次。
-
斑疹進入眼睛:對大杼穴施灸,灸數量從7次到37次不等,詳細查看病竈位置,並對應治療經絡。
-
夜間哭鬧不停:讓孩子的父親背著孩子,偷偷砍鄰居家的籬笆,但不要讓人知道。當孩子哭鬧時,這樣做可以停止哭鬧,然後偷偷把砍下的籬笆重新綁好,這樣孩子將永遠不會再哭鬧。
-
水腫:對水分穴施灸三次,對三陰交穴施灸三十次,對脾俞穴施灸三次。
-
長期發燒:對鬼眼穴施灸三次,對內庭穴施灸七次。
-
喘息昏厥:對巨闕穴施灸七次,對中脘穴施灸五十次。
-
新生兒出生後七天內經常哭鬧:在臍至心脾的路徑上施灸客風穴,對合谷、太衝、神門、列缺穴各施灸七次,對承漿穴施灸七次。
-
先驚後啼:對百會穴施灸七次,對間使、齶交穴施灸。
-
角弓反張:對百會穴施灸七次,對天突穴施灸七次。
2. 五癇
食癇,先寒熱灑淅乃發者,屈指如數物形。鳩尾上五分三壯,間使、神庭三壯,三陰交。
豬癇,屍厥吐沫。巨闕三壯,太淵。
犬癇,勞宮、申脈各一壯。
雞癇,善驚反折,手掣自搖。絕骨、申脈、內庭、百會、間使、太衝、太淵。
羊癇,吐舌目瞪,羊鳴。大椎三壯,解谿、又第九椎下間三壯。
牛癇,直視,腹脹。鳩尾三壯,三陰交、大椎三壯。
馬癇,張目、搖頭反折、馬鳴。僕參、風府三壯,神門、金門、臍中三壯。
五癇,神門、間使、鬼眼、申脈。
驚瘛瘲癇,崑崙、前頂、長強、神門、百會三壯,神庭七壯,本神。
白話文:
食癇發作前會感到寒熱交替,並伴隨出汗,發病時手會像數東西一樣不停擺動。治療穴位為鳩尾上五分三寸、間使、神庭各三寸,以及三陰交。
豬癇症狀為昏厥、吐白沫。治療穴位為巨闕三寸、太淵。
犬癇症狀為手心發熱、手背脈搏跳動。治療穴位為勞宮、申脈各一寸。
雞癇症狀為易受驚嚇、身體反折、手不停地抖動。治療穴位為絕骨、申脈、內庭、百會、間使、太衝、太淵。
羊癇症狀為吐舌頭、眼球突出、發出羊叫聲。治療穴位為大椎三寸、解谿,以及第九椎骨下方三寸。
牛癇症狀為直視前方、腹部脹滿。治療穴位為鳩尾三寸、三陰交、大椎三寸。
馬癇症狀為張開眼睛、搖頭、身體反折、發出馬叫聲。治療穴位為僕參、風府三寸,以及神門、金門、臍中各三寸。
五癇治療穴位為神門、間使、鬼眼、申脈。
驚瘛瘲癇治療穴位為崑崙、前頂、長強、神門、百會三寸、神庭七寸,以及本神。
腹滿不食,中脘針,絕骨、下三里。
吐血,魚際、神門、勞宮、太衝、尺澤、心俞五十壯。
急驚風者,因風而作,或聞禽獸雞犬聲而作,口生潮涎,一身搐搦,身口皆熱,發作暴烈,過後惺惺如舊。
慢驚風者,作於大病之餘,或大吐之餘,脾胃極虛,身與口鼻氣出皆冷,時時瘛瘲,昏睡露睛,攝口。
上急驚兩症氣絕者,先診太衝脈,不絕者可治。百會三壯,神庭七壯,鬼眼三壯,肝俞七壯,兩乳頭三壯,男左女右,第二椎並五椎各七壯,或臍中百壯,神效。
痘疹,個個突起,光澤則無患。若痘色如血點且凹漸至黑陷,則難救。
白話文:
肚子脹滿不想吃東西,可以針刺中脘穴,以及絕骨穴、下三里穴。
吐血時,可以針刺魚際穴、神門穴、勞宮穴、太衝穴、尺澤穴、心俞穴,共刺五十針。
突然發作的驚風,往往是因為受風吹而引起的,或是聽到禽獸、雞犬的聲音而發作,患者嘴巴會流口水,全身抽搐,身體和嘴巴都很熱,發作起來非常猛烈,發作過後又像平常一樣。
緩慢發作的驚風,通常發生在患了大病之後,或是在嘔吐之後,脾胃十分虛弱,患者全身和口鼻呼出的氣息都冰冷,時常抽搐,昏昏欲睡,眼睛睜著,嘴巴閉不攏。
對於以上兩種急驚風,如果患者已經氣絕,先要診斷太衝脈是否還有脈象,如果還有脈象,就可以治療。可以針刺百會穴三針,神庭穴七針,鬼眼穴三針,肝俞穴七針,兩個乳頭各三針,男性刺左邊,女性刺右邊,第二節椎骨和第五節椎骨各七針,也可以針刺臍中穴一百針,效果很顯著。
痘疹,如果每個痘疹都隆起,而且光澤明亮,就不會有什么問題。如果痘疹顏色像血點,而且凹陷下去,逐漸變黑,就難以救治了。
怪疾,凡一身之病晝輕夜重者,難治。各隨其經而病勢漸至加重,胸亦煩悶痛,怪幻不測者,乃陰陽失攝,陰邪妄動之致也。急用《神應經》治鬼邪法:先刺間使後十三穴,必須其次第而行針,若失次則無效,並針上等穴。次針原病之所管經要穴。病重者針不過十餘度而愈。病輕者針不過四、五度而效愈。且陰下逢穴累施無效,然後行之。且夫申脈、上星、曲池穴,宜火針七鋥而或不施火針,只以圓利針或三稜針累施,不失其次第,則每有神效。(七鋥謂該若灸七壯之說也。)火針亦依其法而針,刺入肉不出皮外,以針縫稍拔還納,依其七數是也。
大人小兒怪疾,同治此法,行針必以盛年精神有餘者,乃能取效矣。
咀咒之症,亦須用鬼邪之法,先針間使後十三穴,火鋥一依其法行之。
白話文:
怪疾
凡是全身的病症,白天輕微夜晚加重者,都難以治療。各個病症會隨著經絡而逐漸加重,胸部也會感到煩悶疼痛,怪異難測,這是由於陰陽失調,陰邪妄動所致。
急需用《神應經》中治療鬼邪的方法:
首先刺間使穴,然後依次刺後十三穴,必須按照順序行針,若順序錯亂則無效,並針上等穴。
其次,針刺原病所屬經絡的重要穴位。
病重者,針刺十餘次即可痊癒。病輕者,針刺四、五次即可見效。
若陰下穴位累次施針無效,方可行此法。
申脈、上星、曲池穴,宜用火針灸七次,或不用火針,只用圓利針或三稜針累次施針,不失其順序,則每每都有神奇的效果。(七鋥是指類似於灸七壯的意思)
火針亦依此法施針,刺入肉中,針尖不露出皮外,以針縫稍稍拔出,然後再慢慢刺入,依七次數為準。
大人小兒怪疾
大人和小兒的怪疾,都可用此法治療,行針必須由精神充沛,精力旺盛者才能取得效果。
3. 雜病
蠍蜥蛇犬蜈蚣咬傷痛不可忍者,各隨其所傷經絡針刺用瀉法。使不欲呼吸者使毒氣隨經而直瀉者也。
犬咬,初日七壯,翌日加一壯,日灸。
狂犬咬,初灸七壯,日灸一壯至百壯。
蛇咬,咬處在左,針刺右邊相對處出血。又刺頭頂上旋毛中,神效。
又:勿論輕重,即針不咬邊內太衝及陰陵泉穴,大效。
白話文:
蠍子、蜥蜴、蛇、狗、蜈蚣咬傷的疼痛難以忍受,要根據被咬部位所傷的經絡,用針灸瀉法治療。讓病人不想呼吸,讓毒氣順著經絡排出體外。
狗咬傷,第一天灸七壯,第二天加一壯,每天灸一次。
狂犬咬傷,第一天灸七壯,每天灸一壯,直到灸一百壯。
蛇咬傷,咬傷部位在左側,就針刺右側相對位置,使之出血。再刺頭頂旋毛中間,效果很好。
無論傷勢輕重,都要立即針刺被咬部位內側的太衝穴和陰陵泉穴,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