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學堂針灸集成》~ 卷一 (12)
卷一 (12)
1. 別穴
不出於《銅人》,而散見諸書,故謂之別穴。《入門》
神聰,四穴,在百會左右前後四面各相去各一寸。主頭風目眩、風癇狂亂。針入三分。
膝眼四穴,在膝蓋骨頭下兩旁陷中,主膝臏痠痛。針入五分、留三呼,禁不可灸。
旁廷二穴,在腋下四肋間,高下正與乳相當,乳後二寸陷中,俗名注布,舉腋取之。主卒中惡、飛屍遁疰、胸脅滿。針入五分,灸五十壯。
長杏,二穴,在脅臍旁相去各五寸,一名循元,主泄痢不嗜食。可灸三十壯。
下腰,一穴,在八髎正中央脊骨上,名三宗骨。主泄痢下膿血。灸五十壯。
腸繞,二穴,挾玉泉相去二寸。主大便閉。灸隨年數。
白話文:
這些穴位沒有收錄在《銅人》中,而是分散在其他醫書,因此被稱為別穴。《入門》記載了幾個穴位:神聰穴位於百會穴左右前後四面各一寸處,主治頭風目眩、風癇狂亂,針刺三分;膝眼穴位於膝蓋骨頭下兩旁陷中,主治膝臏痠痛,針刺五分、留針三呼,禁灸;旁廷穴位於腋下四肋間,高低與乳房齊平,乳房後二寸陷中,俗稱注布,舉起腋窩取穴,主治中風、飛屍遁疰、胸脅滿悶,針刺五分,灸五十壯;長杏穴位於脅肋與臍旁各五寸處,又名循元,主治泄瀉不思飲食,灸三十壯;下腰穴位於八髎穴正中央脊骨上,名三宗骨,主治泄瀉下膿血,灸五十壯;腸繞穴位於玉泉穴旁各二寸處,主治大便閉結,灸針灸次數隨患者年齡而定。
環岡,二穴,在小腸俞下二寸橫紋間,主大小便不通。灸七壯。
八關,八穴,在手十指間。治大熱眼痛睛欲出。針刺出血,即愈。
闌門,二穴,在玉莖旁二寸。治疝氣衝心欲絕。針入二寸。半,灸二七壯。
獨陰,二穴,在足第二趾節下橫紋。一云:在足大趾、次趾下中節橫紋當中。主心腹痛及疝痛欲死。當中灸五壯,男左女右,極妙。
胞門、子戶,各一穴,胞門在關元左旁二寸,子戶在關元右旁二寸。俱主婦人無子。各灸五十壯。
金津玉液,二穴,在舌下兩旁脈。主舌腫喉痹。以三稜針出血即愈。
大骨空,二穴,在手大指第二節尖上。可灸九壯如下法。
白話文:
環岡穴位於小腸俞穴下方兩寸橫紋之間,可以治療大小便不通,灸七壯。八關穴位於手十指間,共八個穴位,可以治療大熱眼痛、眼球欲出,針刺出血即可痊癒。闌門穴位於玉莖旁兩寸,共兩個穴位,可以治療疝氣衝心欲絕,針入兩寸半,灸二七壯。獨陰穴位於足第二趾節下橫紋,也有人說在足大趾、次趾下中節橫紋當中,共兩個穴位,可以治療心腹痛和疝氣痛欲死,當中灸五壯,男性灸左側,女性灸右側,效果最佳。胞門穴位於關元穴左側兩寸,子戶穴位於關元穴右側兩寸,各一個穴位,都主治婦女不孕,各灸五十壯。金津玉液穴位於舌下兩旁脈,共兩個穴位,可以治療舌腫喉痹,用三稜針刺出血即可痊癒。大骨空穴位於手大拇指第二節尖上,共兩個穴位,可以灸九壯,方法如下。
小骨空,二穴,在手小指二節尖上。治眼疾及爛弦風。灸九壯,以口吹火滅。
太陽二穴,在兩額角眉後紫脈上。治頭風及偏頭痛。針出血。一云:即瞳子髎也。
明堂,一穴,在鼻直上,入髮際一寸。主頭風、鼻塞多涕。針入二分。一云:即上星穴也。
眉沖,二穴,一名小竹當。兩眉頭直上入髮際。主五癇、頭痛鼻塞。針入二分,不可灸。
營池,二穴,在足內踝前後兩邊池中脈。一名陰陽穴。主赤白帶下。針入三分,灸三十壯。
漏陰,二穴,在足內踝下五分微有動脈。主赤白帶下。針入一分。灸三十壯。
中魁,二穴,在手中指第二節尖上。主五噎、吞酸、嘔吐。灸五壯,以口吹火滅。
白話文:
小骨空穴,位於手小指第二節尖端,共有兩個穴位。可以治療眼疾以及爛弦風。灸針時,灸九壯,以口吹滅。
太陽二穴,位於兩側額角眉後紫脈上。可以治療頭風和偏頭痛。針灸時需針出血。也有人說,太陽二穴就是瞳子髎穴。
明堂穴,位於鼻直上,進入髮際一寸處,只有一個穴位。主要治療頭風、鼻塞流鼻涕。針灸時,針入二分。也有人說,明堂穴就是上星穴。
眉沖穴,位於兩眉頭直上進入髮際,共有兩個穴位,又名小竹當。主要治療五癇、頭痛、鼻塞。針灸時,針入二分,不可灸。
營池穴,位於足內踝前後兩邊池中脈,共有兩個穴位,又名陰陽穴。主要治療赤白帶下。針灸時,針入三分,灸三十壯。
漏陰穴,位於足內踝下五分處,微有動脈,共有兩個穴位。主要治療赤白帶下。針灸時,針入一分,灸三十壯。
中魁穴,位於手中指第二節尖端,共有兩個穴位。主要治療五噎、吞酸、嘔吐。灸針時,灸五壯,以口吹滅。
血郄,二穴,即百蟲窠。在膝內廉上膝三寸陷中。主腎臟風瘡。針入二寸半,灸二七壯止。
腰眼,二穴,令病人解去上體衣服,於腰上兩旁微陷處謂之腰眼穴,直身平立用筆點定,然後上床合面而臥,每灼小艾炷七壯灸之,瘵蟲或吐出或瀉下,即安。此法名:遇仙灸,治瘵捷法也。(《丹心》)先一日點定腰眼穴,至半夜子時交癸亥日期,便灸七壯,若灸九壯至十一壯尤妙。(《醫鑑》)
通關,二穴,在中脘旁各五分。主五噎。針入八分,左捻能進飲食,右捻能和脾胃。此穴一針有四效:凡下針後良久,覺脾磨食、覺針動,為一效;次針破病根,腹中作聲,為二效;次覺流入膀胱,為三效;又次覺氣流行腰後骨空間,為四效。(《綱目》)
白話文:
「血郄」穴位於膝蓋內側,往上三寸的凹陷處,是治療腎臟風瘡的穴位。針灸時,針深二寸半,灸灼七壯即可。
「腰眼」穴位於腰部兩側的微凹處,治療瘵病。灸灼時,先用筆點定穴位,然後讓病人仰臥,每次灸灼小艾炷七壯,可以使瘵蟲吐出或瀉下,從而治癒瘵病。此法稱為「遇仙灸」,是治療瘵病的快速方法。最好在半夜子時交癸亥日期,灸灼七壯,灸灼九至十一壯效果更佳。
「通關」穴位於中脘穴旁各五分處,是治療五噎的穴位。針灸時,針深八分,左旋針可促進飲食進食,右旋針可和脾胃。此穴一針具有四種功效:下針後,感覺脾胃消化食物、針感明顯為第一效;針破病根,腹中發出聲音為第二效;感覺針感流入膀胱為第三效;感覺氣流運行至腰後骨之間為第四效。
胛縫,二穴,在背端骨下,直腋縫尖及臂。主肩背痛連胛。針入三分、瀉六吸。
二白,二穴,在掌後橫紋上四寸手厥陰脈,兩穴相併:一穴在兩筋中,一穴在大筋外。主痔漏下血癢痛。針入三分、瀉兩吸。
回氣,一穴,在背脊穹骨上。主五痔便血,失屎。灸百壯。
氣端,十穴,在足十趾端。主腳氣。日灸三壯,神效。
鶴頂,二穴,在膝蓋骨尖上。主兩足癱瘓無力。灸七壯。
龍玄,二穴,在列缺上青脈中。主下牙痛。灸七壯。
陰獨,八穴,在足四趾間。主婦人月經不調,須待經定為度。針三分,灸三壯。
白話文:
「胛縫」穴位,位於背部骨頭下方,直線向上延伸至腋窩尖端與手臂相接處,左右各一個,共兩個穴位。主治肩部、背部疼痛,且疼痛感連接到肩胛骨部位。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三分,瀉法,留針時間為六個呼吸。
「二白」穴位,位於手掌後橫紋上方四寸,手厥陰經脈上,左右各一個,共兩個穴位。其中一個穴位位於兩條筋腱之間,另一個穴位位於較大的筋腱外側。主治痔瘡,伴隨肛門流血、瘙癢、疼痛等症狀。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三分,瀉法,留針時間為兩個呼吸。
「回氣」穴位,位於背部脊柱穹隆骨上方,僅有一個穴位。主治五種痔瘡,伴隨便血、失禁等症狀。艾灸時,灸百壯。
「氣端」穴位,位於腳趾尖端,左右各十個,共二十個穴位。主治腳氣病。每天艾灸三壯,效果顯著。
「鶴頂」穴位,位於膝蓋骨尖端,左右各一個,共兩個穴位。主治雙腿癱瘓無力。艾灸時,灸七壯。
「龍玄」穴位,位於列缺穴上方青筋中,左右各一個,共兩個穴位。主治下牙疼痛。艾灸時,灸七壯。
「陰獨」穴位,位於腳趾縫之間,左右各四個,共八個穴位。主治婦女月經不調。針灸時,需要等到月經穩定后再進行治療,針刺深度為三分,艾灸時,灸三壯。
通理,二穴,在足小趾上二寸。主婦人崩中及經血過多。針入二分,灸二七壯。
氣門,二穴,在關元旁三寸。主婦人崩漏。針入五分。
陰陽,二穴,在足拇趾下屈里表頭白肉際。主婦人赤白帶下。灸三七壯。
精宮,二穴,在背第十四椎下,各開三寸。專主夢遺。可灸七壯,神效。
直骨,二穴,在乳下大約離一指頭,看其低陷之處、與乳直對不偏者,是穴也;婦人按其乳直向下,看乳頭所到之處,正穴也。主遠年咳嗽。炷如小豆大,灸三壯,男左女右,不可差誤,其咳即愈,如不愈,不可治。
白話文:
「通理」穴位,位於腳小趾向上兩寸的位置,主要治療婦女崩中以及經血過多的問題。針灸時,針刺深度為兩分,艾灸七壯。
「氣門」穴位,位於關元穴旁三寸的位置,主要治療婦女崩漏。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五分。
「陰陽」穴位,位於腳拇指下屈處,靠近指甲根部白色肉際的地方,主要治療婦女赤白帶下。艾灸時,使用三七壯。
「精宮」穴位,位於背部第十四節椎骨下方,向左右各開三寸的位置,專門治療夢遺。艾灸七壯,效果顯著。
「直骨」穴位,位於乳房下方,距離乳頭約一指頭的位置,尋找乳房下方凹陷處,與乳房直線對齊,且不偏斜的位置,就是穴位。另一種方法是婦女按著乳房直線向下,找到乳頭所到達的位置,也是穴位。主要治療多年咳嗽。艾灸時,使用小豆大小的艾炷,灸三壯,男性灸左側,女性灸右側,不可弄錯,咳嗽即可痊癒。如果沒有治癒,就不可再進行治療。
交儀,二穴,在足內踝上五寸。主女子漏下赤白。灸三十壯。
當陽,二穴,在目瞳子直上,入髮際一寸。主風眩卒不識人,鼻塞。針入三分。
魚腰,二穴,一名印堂。在兩眉中。主眼疾。針入二分。
奪命,二穴,在曲澤上。主目昏暈。針入三分,禁灸。
以上穴,散出諸方。
白話文:
交儀穴位於腳內踝往上五寸處,兩個穴位,主治女子漏下赤白。灸三十壯。
當陽穴位於瞳孔直上,進入髮際一寸處,兩個穴位,主治風眩突然不識人,鼻塞。針入三分。
魚腰穴位於兩眉中間,兩個穴位,又稱印堂穴,主治眼疾。針入二分。
奪命穴位於曲澤穴上方,兩個穴位,主治目昏暈。針入三分,禁灸。
以上穴位散出於各個方劑之中。
2. 諸藥灸法
豉餅灸法,治疽瘡不起發。取豆豉和椒、薑、鹽、蔥搗爛捏作餅子,厚薄折三錢以來,安瘡頭上灸之。若覺大熱即抬起,又安其上。若餅子干,更換新者灸之;若膿已成,慎不可灸。(《精義》)
硫黃灸法,治諸瘡久不差,變成瘻。取硫黃一塊,可瘡口大小安之,別取少許硫黃於火上燒,用叉尖挑起點硫黃,令著三五遍,取膿水乾差為度。《精義》
隔蒜灸法,治癰疽腫毒大痛或不痛麻木。先以濕紙覆其上,候先干處為瘡,以獨頭蒜切片三分厚,安瘡頭上;艾炷灸之;每五炷換蒜片。如瘡大有十餘頭作一處生者,以蒜搗爛,攤患處,鋪艾灸之。若痛灸至不痛,不痛灸至痛。此援引郁毒之法的,有回生之功。若瘡色白,不起發,不作膿,不問日期,最宜多灸。《入門》
白話文:
豉餅灸法用於治療疽瘡無法潰破的狀況。將豆豉與辣椒、生薑、鹽、蔥搗爛,捏成餅狀,厚度約三錢,放在瘡頭上灸。如果感覺太熱,就拿開一下,再放回去。餅子乾了就換新的繼續灸。如果膿已經形成,就不要再灸了。
硫黃灸法用於治療久治不愈的瘡,轉變成瘻管的狀況。取一塊大小適宜的硫黃,放在瘡口上,另取少許硫黃在火上燒,用叉尖挑起點燃的硫黃,在瘡口上燻烤三到五遍,直到膿水乾涸,瘡口癒合即可。
隔蒜灸法用於治療癰疽腫毒,疼痛劇烈或麻木不痛的狀況。先用濕紙覆蓋在瘡頭上,等到紙乾後,將單頭蒜切成三分厚的片,放在瘡頭上,用艾灸。每灸五炷艾,就換一次蒜片。如果瘡口較大,有多個瘡頭,可以將蒜搗爛,敷在患處,然後用艾灸。灸到疼痛的地方不再痛,或者不痛的地方又開始痛,這都是引導鬱積毒氣外出的方法,具有起死回生的功效。如果瘡色白,無法潰破,不形成膿,不論時間長短,都適合多灸。
桑枝灸法,治發背不起發不腐。桑枝燃著吹息火焰,以火頭灸患處,日三五次,每次片時,取瘀肉腐動為度。若腐肉已去,新肉生遲,宜灸四圍。如陰瘡、臁瘡、瘰癧、流注久不愈者,尤宜灸之。《入門》
附子灸法,治腦瘻諸癰腫堅牢,削附子令如棋子厚,正著腫上,以小唾濕附子,艾灸附子令熱徹,附子欲干輒更唾濕之,常令附子熱徹,附子欲干輒更之,氣入腫中,無不愈。(《資生》)
黃土灸法,凡發背,率多於背兩胛間,初如粟米大,或痛或癢,人皆慢忽不為治,不過十日逐至於死,急取淨黃土和水為泥,捻作餅子,厚二分闊一寸半貼瘡上,以大艾炷安餅上灸之,一炷一易餅子。若粟米大時,灸七餅即差;如錢許大,可日夜不住灸之,以差為度。(《資生》)
白話文:
桑枝灸法,適用於治療發背,症狀為無法發膿也無法腐爛。將桑枝燃點後吹熄火焰,用火頭灸患處,每天三到五次,每次持續一段時間,直到看到瘀肉開始腐爛為止。如果腐肉已經去除,但新肉生長緩慢,則應灸患處周圍。陰瘡、臁瘡、瘰癧、流注等久治不愈的病症,尤其適合用桑枝灸法。
附子灸法,適用於治療腦瘻、各種腫瘤,症狀為腫瘤堅硬難以消散。將附子削成棋子大小的薄片,直接放在腫塊上,用少量唾液將附子弄濕,用艾灸附子使其熱透。附子快乾的時候就用唾液再次弄濕,保持附子持續熱透,讓藥氣滲入腫塊內,沒有治不好的。
黃土灸法,適用於治療發背,發背通常發生在背部兩肩胛骨之間,初期如粟米大小,患者會感到疼痛或瘙癢,大多數人會輕忽不治療,十天左右就會危及生命。要迅速取乾淨的黃土和水混合成泥,捏成餅狀,厚度二分,寬度一寸半,貼在患處,用大艾條放在餅上灸之,灸完一炷艾條就換一個餅子。如果患處如粟米大小,灸七個餅子就會好轉;如果患處如錢幣大小,可以日夜不停地灸,直到病症好轉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