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潤鴻

《勉學堂針灸集成》~ 卷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

1. 卷四

水泉,在內踝下微後直太谿下。針四分,灸五壯。主治目䀮䀮不能遠視,女子月事不來、來即多,心下悶痛,小腹痛,小便淋,陰挺出。兼天樞,治月潮違限。(《百證賦》)

復溜,在交信後五分,與交信並排,針三分、留三呼,灸五壯、七壯。主治腸澼痔疾,腰脊內引痛不得俯仰,善怒多言,舌乾涎出,足痿䯒寒不得履,目視䀮䀮,腸鳴腹痛,四肢腫,十種水病,五淋,盜汗,齒齲,脈微細。治盜汗不收及面色痿黃,可灸七壯。(《神農經》)血淋灸五十壯。(《千金》)針治腰脊閃挫疼痛,遊風遍體。(《太乙歌》)傷寒無汗,宜瀉,又起六脈之沉匿。(《玉龍賦》)傷寒無汗,先補合谷,次瀉此穴。(《攔江賦》)此穴專治氣滯在腰。(《席弘賦》)治腫如神(《靈光賦》)

交信,在三陰交下一寸後開些。針四分、留五呼,灸三壯。主治五淋㿉疝,陰急股腨內廉引痛,瀉痢赤白,大小便難,女子漏血不止,陰挺,月事不調,小腹痛,盜汗。兼合陽,治女子少氣漏血。(《百證賦》)

築賓,在三陰交直上二寸後開一寸二分。針三分,灸五壯。主治小兒胎疝,癲疾吐舌,發狂罵詈,腹痛、嘔吐涎沫,足腨痛。

陰谷,在曲泉後橫直一寸半微下些。針四分、留七呼,灸三壯。主治舌縱涎下,腹脹煩滿,溺難,小腹疝急引陰,陰股內廉痛,為痿為痹,膝痛不可屈伸,女人漏下不止,少妊。兼水分,三里,利小便消腫脹。(《太乙歌》)治臍腹痛。(《通玄賦》)

橫骨,在大赫下一寸,肓俞下五寸,去中行五分。針五分、灸三壯、五壯。《甲乙經》曰針一寸。主治五淋,小便不通,陰器下縱引痛小腹,滿目眥赤痛,五臟虛。兼肓俞,瀉五淋久積。(《百證賦》)兼大都,治氣滯腰痛不能立。(《席弘賦》)

大赫,在氣穴下一寸,去中行五分。針三分,灸五壯。《千金》云三十壯。《甲乙經》作針一寸。主治虛勞失精,陰痿上縮,莖中痛,目赤痛,女子赤帶。

氣穴,在四滿下一寸,去中行五分。針三分,灸五壯。《甲乙經》作針一寸。主治奔豚痛引腰脊,瀉痢,經不調。

四滿,在中注下一寸,去中行五分。針三分,灸三壯。《甲乙經》云針一寸。《千金》云:灸百壯。主治積聚疝瘕,腸癖切痛,石水,奔豚,臍下痛,女人月經不調,惡血㽲痛並無子,可灸三十壯。

中注,在肓俞下一寸,去中行五分。針一寸,灸五壯。一云:針五分。主治小腹熱,大便堅燥,腰脊痛,目眥痛,女子月事不調。

肓俞,在商曲下一寸半,直臍旁相去五分。針一寸,灸五壯。一云:針五分。主治腹痛寒疝,大便燥,目赤痛從內眥始。兼橫骨,瀉五淋之久積。

白話文:

[卷四]

水泉穴位於內踝下方稍後,與太谿穴正下方相對。針刺深度四分,艾灸五壯。主治眼睛模糊不清,看不清遠處物體;女性月經不來或經量過多,心窩處悶痛,小腹疼痛,尿頻尿急,陰道膨出。配合天樞穴使用,可以治療月經週期紊亂。

復溜穴位於內踝後方五分,與交信穴並排。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三呼,艾灸五壯或七壯。主治腸燥便秘、痔瘡,腰脊疼痛難以彎腰,易怒多言,口乾舌燥,足部痿弱怕冷,行走困難,眼睛模糊不清,腸鳴腹痛,四肢浮腫,各種水腫病症,五種淋症,盜汗,齲齒,脈象微弱。治療盜汗不止及面色萎黃,可以灸七壯。治療血淋,灸五十壯。針刺治療腰脊閃挫疼痛及遊走性風濕痛。治療傷寒無汗,宜瀉,並能改善六脈沉弱的症狀。治療傷寒無汗,應先補合谷穴,再瀉復溜穴。此穴專治氣滯於腰部。治療腫脹療效神奇。

交信穴位於三陰交穴下一寸後方稍外。針刺深度四分,留針五呼,艾灸三壯。主治五種淋症、疝氣,陰部及大腿內側疼痛,瀉痢(腹瀉),大小便困難,女性陰道出血不止,陰道膨出,月經不調,小腹疼痛,盜汗。配合合陽穴使用,治療女性氣虛陰道出血。

築賓穴位於三陰交穴直上二寸後方一寸二分處。針刺深度三分,艾灸五壯。主治小兒先天性疝氣,癲癇發作伴有吐舌,狂躁罵人,腹痛、嘔吐,足部及大腿內側疼痛。

陰谷穴位於曲泉穴後方,橫向一寸半處略微偏下方。針刺深度四分,留針七呼,艾灸三壯。主治舌頭伸長流口水,腹部脹滿,排尿困難,小腹疝氣疼痛牽引至陰部,陰部及大腿內側疼痛,肢體痿痺,膝蓋疼痛難以屈伸,女性陰道出血不止,妊娠困難。配合水分穴、三里穴使用,可以利尿消腫。治療臍腹疼痛。

橫骨穴位於大赫穴下一寸,肓俞穴下五寸,距正中線五分處。針刺深度五分,艾灸三壯或五壯。針刺深度亦可達一寸。主治五種淋症,小便不通,陰部疼痛並向下蔓延至小腹,眼睛充血疼痛,五臟虛弱。配合肓俞穴使用,治療久治不愈的五種淋症。配合大都穴使用,治療氣滯導致的腰痛不能站立。

大赫穴位於氣穴下一寸,距正中線五分處。針刺深度三分,艾灸五壯。艾灸亦可達三十壯。針刺深度亦可達一寸。主治虛勞精液流失,陽痿,陰莖疼痛,眼睛紅腫疼痛,女性赤白帶下。

氣穴位於四滿穴下一寸,距正中線五分處。針刺深度三分,艾灸五壯。針刺深度亦可達一寸。主治奔豚病(心悸氣短)疼痛牽引至腰脊,瀉痢,月經不調。

四滿穴位於中注穴下一寸,距正中線五分處。針刺深度三分,艾灸三壯。針刺深度亦可達一寸。艾灸亦可達百壯。主治腹部腫塊,疝氣,腸梗阻疼痛,石水病(尿路結石),奔豚病,臍下疼痛,女性月經不調,經血阻塞疼痛,不孕症,可艾灸三十壯。

中注穴位於肓俞穴下一寸,距正中線五分處。針刺深度一寸,艾灸五壯。針刺深度亦可達五分。主治小腹熱,大便秘結,腰脊疼痛,眼睛紅腫疼痛,女性月經不調。

肓俞穴位於商曲穴下一寸半,位於肚臍旁五分處。針刺深度一寸,艾灸五壯。針刺深度亦可達五分。主治腹部疼痛,寒疝,大便秘結,眼睛紅腫疼痛,從內眼角開始。配合橫骨穴使用,治療久治不愈的五種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