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學堂針灸集成》~ 卷一 (9)
卷一 (9)
1. 十二經行度部分
手之三陰,從臟走至手;手之三陽,從手走至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至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至腹。(《靈樞》)人之經絡,三陽三陰分布一身。大陽、少陰,在身之後;陽明、太陰,在身之前;少陽、厥陰,在身之側。(《丹心》)
白話文:
人體經絡分為手三陰、手三陽、足三陽、足三陰四組,手三陰從臟器出發走向手部,手三陽從手部走向頭部,足三陽從頭部走向足部,足三陰從足部走向腹部。此外,三陽三陰分布全身,大陽、少陰在身體後側,陽明、太陰在身體前側,少陽、厥陰在身體側邊。
2. 氣行有街
胸氣有街,腹氣有街,頭氣有街,脛氣有街。故氣在頭進,止之於腦。氣在胸者,止之於膺與背俞。氣在腹者,止之背俞與衝脈於臍左右之動脈者。氣在脛者,止之於氣街與承山、踝上以下。取此者用毫針,得氣乃刺之。(《靈樞》)
白話文:
胸部、腹部、頭部、小腿都有經絡運行,氣血循行於經絡之中。因此,頭部的氣血會上行至腦部;胸部的氣血會止於胸骨與背部的俞穴;腹部的氣血會止於背部的俞穴、衝脈以及臍左右的動脈;小腿的氣血會止於氣街穴、承山穴以及踝骨以上的位置。針灸治療時,要選擇這些穴位,用毫針刺入,感到針感後再施針。
3. 針法有巨刺繆刺散刺
經曰:左盛則右病,右盛則左病,右痛未已而左脈先病,左痛未已而右脈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此五穴(井、滎、輸、經、合)臨時變合刺法之最大者也。巨刺者刺經脈也。(《入門》)經曰:邪氣大絡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其氣無常不入經腧,命曰繆刺。繆刺者,刺絡脈也,言絡脈與經脈繆處。
身有蜷攣疼痛而脈無病,刺其陰陽交貫之道也。(《入門》)散刺者,散針也。因雜病而散用其穴,因病之所宜而針之。初不拘於流注,即天應穴,《資生經》所謂阿是穴是也。(《入門》)邪客於經,痛在於左而右脈先病者,巨刺之,必中其經非絡脈也。絡病者,其痛與經脈繆處,故命曰繆刺,皆左取右,右取左;又曰: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則繆刺之,繆刺皆取諸經之絡脈也。(《綱目》)
白話文:
經書上說:左側氣盛則右側生病,右側氣盛則左側生病,右側疼痛尚未停止而左側脈象先出現病變,左側疼痛尚未停止而右側脈象先出現病變,遇到這種情況就必須使用巨刺法。這五個穴位(井、滎、輸、經、合)在臨床上需要靈活運用針刺方法,巨刺法是針刺經脈的方法。
經書上說:邪氣侵入大絡,會從左側侵入右側,或從右側侵入左側,上下左右,邪氣無常,會侵入經脈和腧穴,這種情況叫做繆刺。繆刺是針刺絡脈的方法,指的是針刺絡脈與經脈交匯的地方。
身體出現蜷縮疼痛,但脈象卻沒有病變,就應該針刺陰陽交匯的地方。
散刺法,就是使用散針法。根據不同的雜病,靈活運用不同的穴位,根據病情的需要而針刺。一開始不必拘泥於經絡循行,例如天應穴,《資生經》中提到的阿是穴也是這個道理。
邪氣侵入經脈,左側疼痛而右側脈象先出現病變,就應該使用巨刺法,一定要針刺經脈而不是絡脈。絡脈病變,疼痛會出現在絡脈與經脈交匯的地方,所以叫做繆刺,都是左側取右側,右側取左側。還有人說:身體出現疼痛,九候診脈卻沒有病變,就應該使用繆刺法,繆刺法都是針刺經絡的絡脈。
4. 奇經八脈
脈有陽維、陰維,有陽蹻、陰蹻,有沖,有督,有任,有帶之脈。凡此八脈者,皆不拘於經,故曰奇經八脈也。(《難經》)奇經病,非自生,蓋因諸經溢出而流入之也。比於聖人圖設溝渠以備水潦之溢。溝渠滿溢,則流於深湖,人脈隆盛,入於八脈而不環周,故其受邪氣,蓄則腫熱,砭射之也。(《綱目》)督、沖、任三脈,並起而異行,皆始於氣衝(穴名),一源而分三歧。
督脈行背而應乎陽,任脈行腹而應乎陰,衝脈自足至頭若沖,沖而直行於上。上為十二經脈之海,總領諸經氣血。三脈皆起於氣衝,氣衝又起於胃脈,其源如此,則知胃氣為本矣。(《入門》)
白話文:
人體脈絡中,有陽維脈、陰維脈,有陽蹻脈、陰蹻脈,有沖脈、督脈、任脈、帶脈。這八條脈絡都不屬於經脈,因此稱為奇經八脈。
奇經病不是天生就有的,通常是由其他經脈氣血溢出而流入奇經所致。就像聖人設計溝渠來排泄洪水一樣,當溝渠滿溢時,水就會流入深湖。同理,當經脈氣血旺盛時,就會流入奇經八脈,而不再循環於原來的經脈。因此,當奇經受到邪氣侵襲時,就會積聚而導致腫熱,需要用砭石針灸治療。
督脈、沖脈、任脈三條脈絡,雖然起源相同,但運行路線各不相同,都始於氣衝穴。
督脈沿著背部運行,與陽氣相應;任脈沿著腹部運行,與陰氣相應;沖脈從足部向上運行,如同衝鋒一樣直上,到達頭部。沖脈是十二經脈的總匯,統率著全身的經脈氣血。三條脈絡都起源於氣衝穴,而氣衝穴又起源於胃脈,由此可知,胃氣是人體氣血的根本。
陽維,起於金門(穴名),以陽交為郄,與手足太陽及蹻脈會於肩腧,與手足少陽會於天髎及會肩井,與足少陽會於陽白、上本神、下至風池,與督脈會於啞門。此陽維之脈,起於諸陽之交會也。(《入門》)陽維為病,苦寒熱。又曰:陽維維於陽,陰維維於陰,陰陽不能相維,則悵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綱目》)
陰維,陰維之郄曰築賓(穴名),與足太陰、厥陰會於府舍、期門,又與任脈會於廉泉、天突。此陰維起於諸陰之交會也。(《入門》)陰維為病,苦心痛。(《綱目》)
陽蹻,陽蹻脈者,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申脈穴)入風池。陽蹻之病,陽急而狂奔。(《入門》)蹻者捷也,言此脈之行,如蹻捷者之舉動手足也。(《入門》)
白話文:
陽維經脈起於金門穴,經陽交穴,與手太陽、足太陽經脈和蹻脈在肩腧穴交會,與手少陽、足少陽經脈在天髎、肩井穴交會,與足少陽經脈在陽白、上本神、風池穴交會,與督脈在啞門穴交會。陽維經脈是諸陽經脈交匯而成。陽維經脈病變,會感到寒熱交加。陽維維護陽氣,陰維維護陰氣,陰陽失衡就會心神不寧、意志消沉,難以自控。
陰維經脈的郄穴是築賓穴,與足太陰、厥陰經脈在府舍、期門穴交會,與任脈在廉泉、天突穴交會。陰維經脈是諸陰經脈交匯而成。陰維經脈病變,會感到心痛。
陽蹻經脈起於跟中,沿外踝上行至申脈穴,再入風池穴。陽蹻經脈病變,會出現陽氣亢盛、躁動不安的症狀。蹻是指迅速、敏捷,形容陽蹻經脈運行如人快速移動手腳一般。
陰蹻,陰蹻脈者,亦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照海穴)至咽喉交貫衝脈。陰蹻之病,陰急而足直。(《入門》)
衝脈,衝脈行身之前,挾任脈兩旁。東垣云,衝脈起於會陰(穴名),根於氣街,為二道入於腹中央,發臍兩旁上行,附足陽明之脈至胸前而散。(《綱目》)衝脈為病,逆氣而裡急。《內經》言衝脈並足少陰之經。《難經》言並足陽明之經。以此推之,則衝脈起自氣街,在陽明、少陰二經之內挾臍上行,其理明矣。(《綱目》)
督脈,始終行身之後,出於會陰,根於長強,上行脊裡至於巔,附足太陽之脈。謂之督者,以其督領諸經也。(《綱目》)
白話文:
陰蹻脈從腳跟內側開始,沿著內踝向上走,經過照海穴,到達咽喉,與衝脈交會。陰蹻脈有病,會出現陰部急痛,腳伸直的症狀。
衝脈沿著身體的前方走行,夾著任脈兩旁。東垣說,衝脈起於會陰穴,根部在氣街,分為兩條進入腹部中央,從肚臍兩旁向上走,依附在足陽明脈上,到達胸前散開。衝脈有病,會出現逆氣上衝,腹痛裡急的症狀。《內經》說衝脈與足少陰經相連。《難經》說衝脈與足陽明經相連。由此推論,衝脈從氣街開始,在陽明、少陰兩經之間,夾著肚臍向上走,其道理就清楚了。
督脈始終沿著身體的後方走行,從會陰穴開始,根部在長強穴,向上走過脊柱內側,到達頭頂,依附在足太陽脈上。稱為督脈,是因為它統領著所有的經脈。
督脈為病,脊強而反折。(《綱目》)
任脈,任脈始終行身之前。東垣云:任脈起於會陰,根於曲骨,入前陰中出腹裡,過臍上行,附足厥陰之經。謂之任者,女子得之以妊養也。(《綱目》)任脈為病,其內苦急,男子為七疝,女子為瘕聚。(《綱目》)衝脈、任脈皆於胞中上循腹裡,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會於咽喉,別而絡唇口。(《綱目》)
帶脈,帶脈者,起於季脅,回身一周。(《難經》)經云:帶脈周迴季脅間。注云:迴繞周身,總束諸脈如束帶然,起於季脅,即章門穴,乃脅下接腰骨之間也。(《入門》)帶脈為病,腹滿溶溶若坐水中。(《入門》)
白話文:
督脉有病,脊柱就会僵硬反折。任脉从会阴开始,沿身体前方走行,根源在曲骨,穿过前阴进入腹腔,经过脐部向上,依附足厥阴经。称为任脉,是因为女子依靠它来孕育。任脉生病,会感到腹内疼痛难忍,男性会出现七疝,女性则会出现瘕聚。冲脉和任脉都从胞中开始,向上沿着腹腔走行,是经络之海,它们向外走行,沿着腹部右侧向上,汇合于咽喉,然后分开,连接嘴唇和口腔。带脉从季胁开始,环绕身体一周。带脉生病,腹部会胀满,感觉像坐在水中一样。
5. 子午八法
子者陽也,午者陰也。不曰陰陽而曰子午者,正以見人身任督與天地子午相為流通,故地理南針,不離子午,乃陰陽自然之妙用也。八法者,奇經八穴為要,乃十二經之大會也。《入門》公孫(衝脈)、內關(陰維)、臨泣(帶脈)、外關(陽維)、後谿(督脈)、申脈(陽蹻)、列缺(任脈)、照海(陰蹻)。
其陽蹻、陽維並督脈屬陽,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其陰蹻、陰維、任、沖、帶屬陰,主心腹脅肋在裡之病。(《入門》)周身三百六十穴流於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統於八穴。故謂之奇經八穴,(《入門》)
白話文:
子時屬陽,午時屬陰。之所以不用陰陽而用子午來稱呼,是因為人體的任督二脈與天地子午相通,就像指南針永遠指向子午方向一樣,是陰陽自然運行的奇妙表現。八法指的是奇經八穴,它們是十二經脈的匯聚點。《入門》中記載的八穴分別是:公孫(衝脈)、內關(陰維)、臨泣(帶脈)、外關(陽維)、後谿(督脈)、申脈(陽蹻)、列缺(任脈)、照海(陰蹻)。
陽蹻、陽維和督脈屬於陽經,主要治療肩背腰腿表面的疾病;陰蹻、陰維、任脈、衝脈、帶脈屬於陰經,主要治療心腹脅肋內部的疾病。《入門》中也提到,周身三百六十個穴位都流注到手足六十六個穴位,而這六十六個穴位又統歸於八個奇經穴位。所以稱為奇經八穴。
6. 子午流注
流者往也,注者住也,神氣之流行也。十二經,每經名得五穴,井、滎、輸、經、合也。手不過肘,足不過膝,陽於三十六穴,陰於三十穴,共成六十六穴。陽於多六穴者,乃原穴也。《入門》大腸合又有巨虛上廉,小腸合又有巨虛下廉,三焦合又有委陽也。(《綱目》)
白話文:
流動就代表著前進,停滯就代表著停留,這如同人體的精氣神運行一樣。十二經脈,每條經脈都設有五個穴位,分別是井穴、滎穴、輸穴、經穴、合穴。手部的經脈在肘部之前,腳部的經脈在膝蓋之前,陽經脈共有三十六個穴位,陰經脈共有三十個穴位,總共六十六個穴位。陽經脈中多出六個穴位的,就是所謂的原穴。《入門》中提到大腸經的合穴還有巨虛和上廉兩個穴位,小腸經的合穴還有巨虛和下廉兩個穴位,三焦經的合穴還有委陽穴位。(出自《本草綱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