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疇

《經脈圖考》~ 卷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

1. 肝經循行經文

肝足厥陰之脈,起於大指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膕內廉,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裡,環唇內;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

白話文:

肝經,也就是足厥陰肝脈,起源於大腳趾周圍生毛的部位,然後向上沿著腳背內側前進,距離內踝約一寸的地方,再向上至內踝上八寸處,此時會穿插到脾經後方,再沿著膝蓋內側上行,經過大腿內側,穿過生殖器官區域,抵達小腹位置,夾在胃旁邊並與肝臟相連,同時與膽囊相關聯,脈絡向上穿透膈肌,分佈至脅肋部,再沿著喉嚨後方往上走,進入頭部,連接眼部神經,再向上出現在額頭,最後和督脈在頭頂會合;其中一分支,從眼部神經下到臉頰內部,環繞嘴脣內部;另一分支,則是從肝臟分出,再次穿透膈肌,向上注入肺臟。

2. 肝經穴圖

(左右共二十八穴,脈長六尺五寸)

白話文:

「肝經穴道圖中,左右兩側共有二十八個穴道,整條經脈的長度為六尺五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