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疇

《經脈圖考》~ 卷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二 (5)

1. 正筋別本標

足陽明之正,上至髀,入於腹裡,屬胃,散之脾,上通於心,上循咽,出於口,上額䪼,還擊目系,合於陽明也(此脾胃二經表裡相為一合也。足陽明上至髀關,其內行者由氣街入腹裡,屬於胃,散於脾,上通於心,循咽,出於口,上額䪼,入承泣之次,系目系,為目下綱,以合於陽明本經也。)

白話文:

足陽明經的正脈,向上經過大腿根部,進入腹內,屬於胃,散佈於脾,向上通達於心臟,向上循行咽喉,出口外,再向上走行額頭兩側的凹處,再下行連接目系,與足陽明經相合。(這說明脾經和胃經是表裡相合的。足陽明經向上走行到大腿根部關節處,其內行者通過氣街進入腹內,屬於胃,散佈於脾,向上通達於心臟,循行咽喉,出口外,再向上走行額頭兩側的凹處,進入承泣穴下的位置,與目系相連,作為眼睛下方的網狀結構,與足陽明經本經相合。)

足陽明之筋,起於中三指,結於跗上,斜外上加於輔骨,上結於膝外廉,直上結於髀樞,上循脅屬脊;中三指,即足之中指,厲兌之旁也;結於跗上衝陽之次,乃從足面邪行出太陰、少陽兩筋之間,上輔骨,結於膝之外廉,直上髀樞,行少陽之前,循脅向後,內屬於脊。

白話文:

足陽明經的筋脈起於腳的三個中間腳趾,在腳背的上方交匯,斜向外上方延伸至輔骨,再向上交匯於膝蓋的外側,一直向上交匯於大腿根部,再沿著肋骨向上,與脊椎相連。 其中,「中三指」是指腳的三個中間腳趾,位於厲兌穴旁;「結於跗上」是指交匯於腳背的上方衝陽穴附近,從腳面斜向外延伸,穿過太陰和少陽經的筋脈之間,向上經過輔骨,交匯於膝蓋的外側,一直向上延伸到大腿根部,沿著少陽經前面向上走行,沿著肋骨向後延伸,最後與脊椎相連。

)其直者,上循骭,結於膝;其支者,結於外輔骨,合少陽;(其直者,自跗循骭,結於膝下外廉三里之次,上臏中;其支者,自前跗上斜外上行,結於外輔骨陽陵泉之分,與少陽相合。

白話文:

正經的走向:從足背向上沿著小腿後面,止於膝蓋;分支的走向:止於外輔骨(陽陵泉穴),與少陽經相合。

)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結於髀,聚於陰器,上腹而布,(此直者,出膝臏直上,循伏兔、髀關之分,結於髀中,乃上行聚於陰器;陰陽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乃自橫骨之分左右夾行,循天樞、關門等穴而上布於腹,此上至頸皆剛筋也。

白話文:

(直筋的部分)直筋往上沿著伏兔穴走,上端與髀關相連,聚集於陰部,上行至腹部並分佈(在腹部)。(這條直筋從膝蓋直上,沿著伏兔穴和髀關交界處走,連接到大腿中部,然後向上聚集於陰部,也就是陰陽經脈的總會聚合的地方,並通到下腹。陽明經絡為這條筋脈的主脈,它左右分開行經橫骨交界處,沿著天樞穴、關門穴等穴位向上分佈於腹部,這部分筋脈一直延伸到頸部,都是強韌有力的。)

)至缺盆而結,上頸,上挾口,合於頄,下結於鼻,上合於太陽,太陽為目上綱,陽明為目下綱;(自缺盆上人迎,循頤頰,上挾口吻,與陽蹺會於地倉,上合於顴髎,下結於鼻旁,復上睛明穴,合於足太陽,太陽細筋散於目上,故為目上綱,陽明細筋散於目下,故為目下綱。)其支者,從頰結於耳前。

(其支者,自頤頰間上結耳前,會於足少陽之上關、頷厭,上至頭維而終也。)

白話文:

(從缺盆穴)向上延伸到天柱穴,再向上夾住嘴角,與頄穴相合,向下連接到鼻子,再向上連接到太陽穴,太陽穴是眼睛上方的綱脈,陽明穴是眼睛下方的綱脈;(從缺盆穴向上到人迎穴,沿著下巴和臉頰,向上夾住嘴角,與陽蹺脈在耳後的凹陷處相會,再向上連接到顴髎穴,向下連接到鼻子旁邊,然後再往上到睛明穴,與足太陽經相合,太陽經的細小經脈散佈在眼睛上方,所以稱為眼睛上方的綱脈,陽明經的細小經脈散佈在眼睛下方,所以稱為眼睛下方的綱脈。)它的支脈,從臉頰連接到耳朵前面。

足陽明之別,名曰豐隆,去踝八寸,別走太陰;其別者,循脛骨外廉,上絡頭項,合諸經之氣,下絡喉嗌。其病氣逆,則喉痹瘁喑,實則狂巔;虛則足不收,脛枯;取之所別也。(胃為五臟六腑之海,而喉嗌、缺盆為諸經之孔道,故合諸經之氣下行而絡喉嗌,為病如此,治之者,當取所別之豐隆也。)

白話文:

足陽明經的分支叫做豐隆穴,距離腳踝八寸,再分出循行於足太陰脾經。豐隆穴的分支沿著小腿外側向上,與頭部和頸部的經絡相連接,匯聚了各經絡的氣血,向下與喉嚨連接。如果豐隆穴的病氣向上逆行,就會導致喉嚨腫痛、聲音沙啞;如果豐隆穴有實熱,就會導致精神錯亂、頭腦不清;如果豐隆穴虛弱,就會導致足部不能收縮,小腿枯瘦。治療這些症狀時,應取豐隆這穴位。

(胃是五臟六腑之海,而喉嚨和缺盆穴是各種經絡的通道,所以匯聚了各經絡的氣血並向下運行至喉嚨,如果病症出現在此,治療時應該取豐隆穴。)

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膈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此言胃氣所出之大絡,名曰虛里,其脈從胃貫膈,上絡於肺,而出左乳之下。其動應於衣,是為十二經脈之宗,故曰脈宗氣也。宗,主也,本也,蓋宗氣積於膻中,化於水谷,而出於胃也。《經脈篇》所載十五絡,並此共十六絡也。)

足陽明之本,在厲兌;(在足次指端。)標在人迎、頰、挾頏顙也。(人迎在結喉旁。)

白話文:

胃經上最重要的脈絡,叫做「虛裏」,它貫穿橫隔連接肺部,從左乳下方出來,它的運行會讓衣服動。這脈絡主司著氣,是經脈的總匯。

(此段說明胃氣所經過的主要脈絡,名為「虛裏」。這脈絡從胃部貫穿橫隔,與肺部相連,從左乳下方出來。它的運行會帶動衣服,是十二經脈的總匯,所以稱為「脈宗氣」。「宗」是主導、根本的意思。主導之氣積聚在膻中,轉化為水穀之氣,再從胃部散發出來。《經脈篇》中記載了十五條絡脈,加上這一條,共有十六條絡脈。)

2. 脾經循行經文

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踹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

白話文:

脾經(太陰經)的經脈,起始於大拇指的頂端,沿著拇指內側的白肉邊向上,經過腕骨後,沿著內踝的前緣向上,經過腳踝內側,沿著小腿後方的脛骨向上,在小腿後方與厥陰經交會,向上經過膝蓋內側前方,進入腹部連接脾臟,並與胃相絡,向上貫穿膈肌,沿著喉嚨連接舌根,分支散佈在舌頭下方。脾經的另一條分支,從胃部再次向上,貫穿膈肌,注入心臟。

3. 脾經穴圖

(左右共四十二穴,脈長六尺五寸)

白話文:

(左右共有四十二個穴位,經脈總長六尺五寸)

4. 脾臟經文

脾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形如刀鐮,與胃同膜,而附其上之左俞,當十一椎下。聞聲則動,動則磨胃,而主運化。其合肉也,其榮唇也,開竅於口。是經常多氣少血。《難經》曰:脾重二斤三兩,廣扁三寸,長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溫五臟,主藏意與智。滑氏曰:掩乎太倉。華元化曰:脾主消磨五穀,養於四旁。

白話文:

脾臟是人體糧倉一般的器官,它負責消化吸收食物中的五味。形狀像鐮刀,與胃同屬一層膜,附著在胃的左上方,位於第十一節椎骨下方。

脾臟聽到聲音就會活動,一活動就會磨動胃,負責運化食物。它與肌肉相結合,使嘴脣有血色,在口部打開了竅。脾臟經常多氣少血。

《難經》中記載:脾臟重約六兩三錢,寬扁約三寸,長約五寸,含有疏鬆的脂肪約半斤。它的作用是包裹血液,溫暖五臟,主管思維和智慧。

滑氏說:脾臟就是藏於人體腹部的糧倉。華元化說:脾臟負責消化磨碎五穀,並將營養吸收至四肢。

5. 脾經循行主病總歌

太陰脾起足大指(脾起足大指端隱白穴,足之三陰,從足走腹),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內踝前(核骨,大指本節後,內側圓骨也;滑氏言為孤拐骨,非,蓋孤拐即踝骨,核骨惟一,踝骨則有內外之分;滑氏以足根為踝,亦非,)上踹(音煆,經中與腨通用,足肚也,亦名腓腸)循脛(本經由脛後漏谷上行,交出足厥陰之前,即地機之分)膝股里(股,大腿也,一曰髀內為股)。

白話文:

太陰脾經起於腳的大拇指(從脾經的隱白穴起,沿著腳內側三條陰經的路線),經過腳趾內側的白肉邊緣,到大拇指根節後,內腳踝前方(大拇指根節後,內側的圓形骨頭就是核骨;滑氏說的是孤拐骨,不對,因為孤拐骨就是腳踝骨,而核骨只有一塊,腳踝骨卻有內外之分;滑氏認為腳後跟是腳踝,也不對),往上經過腳肚(經文中的「踹」與「腨」通用,指腳肚,也叫做腓腸),再沿著小腿(本經從小腿後方的漏谷穴上行,與足厥陰經交會於地機穴前),然後到膝蓋內側和大腿內側(大腿也稱髀,大腿內側就是股)。

股內前廉入腹中(自衝門穴入腹內行),屬脾絡胃(當中脘、下脘之分)上膈通,挾咽連舌散舌下(自胃脘上行,連舌本、散舌下而終),支者從胃注心宮(足太陰外行者,由腹之四行上府舍、腹結等穴,而散於胸中,而止於大包;其支者,內行從胃脘別上膈,注心中,而接乎手少陰經也)。

白話文:

股內前側的肌肉進入腹中(從衝門穴進入腹內),屬於脾經與胃經(從中脘穴到下脘穴之間),向上通達膈肌,夾著咽喉連接到舌頭,散佈在舌頭下方(從胃脘向上延伸,連接到舌根,並散佈在舌頭下方),分支從胃部輸送血液到心臟(即足太陰經的外行脈絡,從腹部四行穴、府舍穴等穴位向上延伸到胸中,並止於大包穴;其分支脈絡從內部行走,從胃脘別上膈肌,輸送血液到心臟,並連接手少陰經)。

此經血少而氣旺,是痛即病舌本強,食則嘔出(脾不能運,則物盛滿而溢)胃脘痛,心中善噫而腹脹(噫,音隘,噯嘆聲。陰邪盛則上走陽明,陽明之正上通於心,故上走心,為噫,氣滯故也)。

白話文:

當血氣不足而肝氣過旺時,就會疼痛。舌頭根部แข็ง直,吃東西會嘔吐(這是因為脾胃運化功能失常,導致積食滿腹而嘔吐)。胃脘部疼痛,心中經常噯氣,腹部發脹(噯氣,是一種嘆息的聲音。由於陰邪之氣過旺,會上升到陽明經絡,而陽明經絡的正氣上通於心臟,因此會導致噯氣,這是因為氣滯造成的)。

得後(大便)與氣(失氣)快然衰(陽氣出則陰邪散,故快然如衰),脾病身重(脾主肌肉,木剋土也)不能(動)搖,瘕泄(滯則為癥瘕,寒則為溏泄)水閉及黃疸(土不制水,則為泄,為水閉,為不能臥),煩心心痛(本經支脈上膈,注心中)食難消(食不下)。強立股膝內多腫(脾主四肢,脈起於足拇,以上膝股,故為腫為厥,為大指不用),不能臥因胃不和。

白話文:

拉完大便後,精神氣力會很快衰弱。這是因為陽氣外散,陰邪散去,所以感到輕鬆舒適。

脾虛會導致四肢無力,不能活動。

便祕和腹瀉,以及水腫和黃疸,都是脾胃虛弱所致。

心煩和心痛,是因為脾經絡循行胸膈,連接心臟。

食慾不振,是因為脾胃運化功能受損。

腿腳腫脹,是脾虛不能運化水濕所致。

不能平躺,是因為胃氣不和造成的。

6. 脾經穴歌

足太陰脾起足拇,隱白先從內側起,大都太白繼公孫,商邱直上三陰塢。

漏谷地機陰陵泉,血海箕門衝門前,府舍腹結大橫上,腹衰食竇天溪連。

胸鄉周榮大包盡,二十一穴太陰全。

白話文:

足太陰脾經從足大拇指開始,先從內側的隱白穴起,然後經過大都穴、太白穴,接著是公孫穴,再往上到商丘穴,最後直上到三陰交穴。

接著是漏谷穴、地機穴、陰陵泉穴,然後是血海穴、箕門穴、衝門穴,再到府舍穴、腹結穴、大橫穴,接著是腹哀穴、食竇穴、天溪穴。

最後經過胸鄉穴、周榮穴,直到大包穴結束,總共有二十一個穴位組成了整個足太陰脾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