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志光

《針灸問答》~ 卷下 (34)

回本書目錄

卷下 (34)

1. 第七十四章,編輯古今針灸歌賦

經年或變勞怯者,痞滿臍旁章門決,噎氣吞酸食不投,膻中七壯除膈熱。

目內紅腫苦皺眉,絲竹攢竹亦堪醫,若是痰涎並咳嗽,治卻須當灸肺俞。

更有天突與筋縮,小兒吼閉自然蘇,兩手痠痛難執物,曲池合谷共肩髃。

臂痛背疼針三里,頭風頭痛灸風池,腸鳴大便時泄瀉,臍旁兩寸灸天樞。

諸般氣症從何治,氣海針之灸亦宜,小腸氣痛歸來好,腰痛中髎穴最奇。

腿股轉酸難移步,妙穴說與後人知,環跳風市及陰市,瀉卻金針疾自除。

熱瘡臁內年年發,血海尋來可治之,兩膝無端腫如斗,膝眼三里艾當施。

兩股轉筋承山治,腳氣復溜不須疑,踝跟骨痛灸崑崙,更有絕骨與丘墟。

灸罷大敦除疝氣,陰交針入下胎衣,遺精白濁心俞治,心熱口臭大陵驅。

腹脹水分多得力,黃疸至陽便能離,肝血盛兮肝俞治,痔疾腸風長強醫。

腎敗腰疼小便頻,督脈兩旁腎俞除,六十六穴施應驗,故成歌訣顯針奇。

問:肘後歌呢?

答:頭面之疾針至陰,腿腳有疾風府尋,心胸有病少府瀉,臍腹有病曲泉針。

肩背諸疾中渚下,腰膝強痛交信憑,脅肋腿疼後谿妙,股膝腫起瀉太衝。

陰核發來如升大,百會妙穴真可駭,頂心頭痛眼不開,湧泉下針足安泰。

鶴膝腫疼難移步,尺澤能舒筋骨疼,更有一穴曲池妙,根尋源流可調停。

其患若要便安愈,加以風府可用針,列有手臂拘攣急,尺澤刺深去不仁。

腰背若患攣急風,曲池一寸五分攻,五痔原因熱血作,承山須下病無蹤。

哮喘發來寢不得,豐隆刺入五分深,狂言盜汗如見鬼,惺惺間使可下針。

骨寒髓冷火來燒,靈道妙穴分明記,瘧疾寒熱真可畏,須知虛實可用意。

間使宜透支溝中,大椎七壯合聖治,連日頻頻發不休,金門刺深七分是。

瘧疾三日得一發,先寒後熱無他語,寒多熱少取復溜,熱多寒少用間使。

或患傷寒熱不收,牙關風壅藥難投,項強反張目直視,金針用意列缺求。

傷寒四肢厥逆冷,脈息無時仔細尋,神奇妙穴真有二,復溜踝上二寸行。

四肢回還脈氣浮,須曉陰陽倒換求,寒則須補絕骨是,熱則絕骨瀉無憂,

脈若浮洪當瀉解,沉細之時補自瘳。

百合傷寒最難醫,妙法神針用意推,口噤眼合藥不下,合谷一針效甚奇。

狐惑傷寒滿口瘡,須用黃連犀角湯,蟲在臟腑食肌肉,須要神針刺地倉。

傷寒腹痛蟲尋食,吐蛔烏梅丸難攻,十日九日必定死,中脘回還胃氣通。

傷寒痞氣結胸中,兩目昏黃汗不通,湧泉妙穴三分許,速使周身汗自通,

傷寒痞結脅脊痛,宜刺期門見異功。當汗不汗合谷瀉,自汗發黃復溜憑,

支溝一穴通痞氣,驅風引氣使安寧。剛柔二痙最乖張,口噤眼合面紅妝,

熱血流入心肺腑,須要金針刺少商。中滿如何去得根,陰包一刺效如神,

白話文:

第七十四章,編輯古今針灸歌賦

多年勞累或體弱的人,胃脘痞滿,脹痛在臍旁章門穴,吞咽困難,胃酸反流,飲食不入,膻中穴施灸七壯可以去除膈熱。

眼睛紅腫疼痛,眉頭緊皺,可以針刺絲竹空、攢竹穴;如果伴有痰涎和咳嗽,則應該灸肺俞穴。

小兒因喉嚨堵塞而哭鬧不止,可用針刺天突穴,並鬆解頸部肌肉,就能自然痊癒;兩手酸痛,拿捏東西困難,可針刺曲池、合谷、肩髃穴。

手臂疼痛,背部疼痛,針刺足三里穴;頭痛,灸風池穴;腸鳴腹瀉,灸神闕穴旁兩寸的天樞穴。

各種氣症的治療方法,針刺氣海穴或灸氣海穴都是適宜的;小腸氣痛,針刺歸來穴有效;腰痛,針刺中髎穴最為奇效。

腿部、大腿酸痛,難以行走,這裏向後人介紹幾個妙穴:環跳、風市、陰市穴,用瀉法針刺,疾病自然會痊癒。

腿部皮膚病多年反覆發作,可以針刺血海穴治療;兩膝關節無緣無故腫脹得像斗一樣大,可在膝眼穴和足三里穴施灸。

腿部抽筋,針刺承山穴;腳氣病,針刺復溜穴;踝骨疼痛,灸崑崙穴;還有絕骨穴和丘墟穴。

灸大敦穴可以治療疝氣;針刺陰交穴可以治療胎衣不下;遺精、白濁,針刺心俞穴;心煩熱、口臭,針刺大陵穴。

腹部脹滿,水分滯留,針刺至陽穴;黃疸,針刺至陽穴;肝火旺盛,針刺肝俞穴;痔瘡、腸風,針刺長強穴。

腎虛腰痛,小便頻多,可在督脈兩旁的腎俞穴施治;六十六個穴位,施治方法驗證有效,因此編成歌訣,顯示針灸的奇效。

問:肘後歌呢?

答:頭面部疾病,針刺至陰穴;腿腳疾病,找風府穴;心胸疾病,瀉少府穴;臍腹部疾病,針刺曲泉穴。

肩背部疾病,針刺中渚穴;腰膝疼痛,針刺交信穴;脅肋、腿痛,針刺後谿穴;股膝腫脹,瀉太衝穴。

陰部腫痛,百會穴非常有效;頂頭痛,眼睛睜不開,針刺湧泉穴,腳部就能舒適。

膝蓋腫痛,難以行走,針刺尺澤穴可以舒筋活絡止痛;曲池穴也很有效,可以從根本上調理。

如果想要疾病痊癒,再加上風府穴的針刺;手臂拘攣,針刺尺澤穴深部,可以解除麻木感。

腰背部肌肉攣縮,在曲池穴下1.5寸處針刺;五痔是因為熱血淤積引起的,針刺承山穴,疾病就會消失。

哮喘發作,睡不好覺,在豐隆穴刺入0.5寸;狂言、盜汗,像見了鬼一樣,神志不清時,可以針刺間使穴。

骨寒髓冷,身體發熱,記住靈道穴;瘧疾寒熱交替,必須考慮虛實,才能用藥。

間使穴應透刺至支溝穴;大椎穴灸七壯,配合聖治穴;連續幾天反复發作,針刺金門穴深部0.7寸。

瘧疾每三天發作一次,先冷後熱,沒有其他症狀,寒多熱少用復溜穴,熱多寒少用間使穴。

傷寒,發熱不退,牙關緊閉,藥物難以服用,項部強直,眼睛直視,用金針刺列缺穴。

傷寒,四肢厥冷,脈搏微弱,仔細尋找神奇的穴位,復溜穴向上二寸。

四肢恢復知覺,脈象浮起,需要懂得陰陽的轉換,寒則補絕骨穴,熱則瀉絕骨穴。

脈象浮大,應該瀉法治療;脈象沉細,補法則可痊癒。

百合病(傷寒的一種)最難治療,妙法是運用神針;口噤,眼睛閉合,藥物無法服用,針刺合谷穴效果奇佳。

狐惑傷寒(一種傷寒),滿口瘡瘍,應該服用黃連犀角湯;蟲子在臟腑中啃食肌肉,需要針刺地倉穴。

傷寒,腹部疼痛,蟲子在啃食,服用吐蛔丸和烏梅丸很難攻克,十天九天就會死亡,針刺中脘穴,使胃氣恢復正常。

傷寒,痞氣結在胸中,兩眼昏黃,汗出不通,針刺湧泉穴0.3寸,很快就會周身汗出。

傷寒,痞氣結在脅肋脊柱,應該針刺期門穴,效果奇特;應該出汗不出汗,針刺合谷穴瀉法;自汗,發黃,針刺復溜穴。

支溝穴可以疏通痞氣,驅除風邪,使身體安寧;剛柔二痙(一種痙攣)最為乖張,口噤,眼睛閉合,面部紅腫,熱血流入心肺臟腑,必須用金針刺少商穴;中滿(腹部脹滿),怎麼才能根治?針刺陰包穴,效果如同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