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問答》~ 卷下 (30)
卷下 (30)
1. 第七十三章 補瀉法
問:補瀉之法,有以淺深言者,有以虛實言者,何謂也?
答:《經》言:春夏刺淺,秋冬刺深。又云:從衛取氣,從榮置氣。蓋補則從衛取氣,針宜輕淺,從其衛氣,隨之於後,而濟益其虛也。瀉則從榮置氣,刺宜重深,取其榮氣迎之於前,而瀉奪其實也。但補亦不可太實,瀉亦不可過虛,要當以平為度耳。又:凡針逆而迎奪,即實則瀉其子也。
如心經熱病,必瀉脾胃。凡針順而隨濟,即虛則補其母也。如心經虛病,必補肝膽之類是也。
問:九數六數,多少不同;提針插針,分寸互異;何關補瀉?
答:凡補皆用九數,有用三九者,有用六九者,有用九九者,即子陽,少陽,老陽之數。凡瀉皆用六數,有用二六者,有用四六者,有用六六者,即午陰,少陰,老陰之數。此補瀉之常法也。至於瀉實針疾出,補虛針久留,以及提插捫循諸用,則又補瀉之活法耳。
問:針形至微,何能補瀉?
答:如氣球然,方其未有氣也,則懨塌不堪蹴踢。及從竅吹之,則氣滿起胖,此虛則補之之義也。去其竅之所塞,則氣從竅出,復懨塌矣,此實則瀉之之義也。
問:迎奪隨濟補瀉之義何在?
答:迎者,迎其氣之方來。如寅時氣來注肺,卯時氣注大腸,此時肺與大腸氣盛,而奪瀉之也。隨者,隨其氣之方去。如卯時氣去肺,辰時氣去大腸,肺與大腸,此時正虛,而濟補之之類是也。
謹按:補瀉分男女早晚,其理幽深,原為奇經不拘十二經常度,故參互錯綜如是。若流注穴,仍以分左右陰陽為宜。嘗憶《雪心歌》云:如何補瀉有兩般,蓋是經從兩頭髮,古人補瀉陰陽分,今人乃為男女別。男女經脈一般生,晝夜循環無暫歇,此訣出自長桑君,我今授汝心已雪。錄之以為行針定法。
白話文:
第七十三章 補瀉法
問:針灸的補瀉方法,有根據針刺深淺來區分,也有根據虛實來區分,這是什麼道理?
答:經書上說:春夏季節針刺淺一些,秋冬季節針刺深一些。又說:從衛氣處取氣,在榮氣處置氣。補法就是從衛氣處取氣,針刺要輕淺,順著衛氣運行,從後面加以補充,以增強虛弱之處。瀉法就是從榮氣處置氣,針刺要重深,讓榮氣迎面而出,以瀉去多餘之氣。但是,補法也不能太過實,瀉法也不能過度虛,都要以平和為度。此外,針刺逆著氣的運行方向,迎著氣的來勢而瀉,如果身體某處實證,就要瀉其子經;針刺順著氣的運行方向,順著氣的去勢而補,如果身體某處虛證,就要補其母經。例如,心經熱證,就要瀉脾胃;心經虛證,就要補肝膽。
問:九數、六數的針刺時間長短不同;提針、插針的深度和時間長短也不同,這些與補瀉有什麼關係?
答:補法都用九數,有使用三九(27次)、六九(54次)、九九(81次)的,分別對應少陽、子陽、老陽之數。瀉法都用六數,有使用二六(12次)、四六(24次)、六六(36次)的,分別對應少陰、午陰、老陰之數。這是補瀉的常用方法。至於瀉實時針刺快速出針,補虛時針刺久留,以及提插、捫循等操作方法,則屬於補瀉的靈活運用。
問:針如此細微,怎麼能做到補瀉呢?
答:就像氣球一樣,沒有氣的時候,是癟的,踩也踩不壞。當從氣嘴吹氣進去,氣球就脹起來了,這就是虛則補之的道理。如果堵塞了氣嘴,氣體就會從氣嘴排出,氣球又癟了,這就是實則瀉之的道理。
問:迎、奪、隨、濟在補瀉中是什麼意思?
答:迎,是指迎合氣的來勢。比如寅時(凌晨3-5點)之氣注於肺,卯時(早上5-7點)之氣注於大腸,此時肺和大腸之氣盛,就應當瀉之。隨,是指順應氣的去勢。比如卯時之氣離開肺,辰時(早上7-9點)之氣離開大腸,此時肺和大腸之氣虛,就應當補之。
說明:補瀉的方法要根據男女、早晚來區分,其道理深奧難解。因為奇經八脈不受十二經脈的規律限制,所以運用錯綜複雜。若針刺流注穴位,還是應該區分左右陰陽。我記得《雪心歌》中說:補瀉方法有兩種,是經脈循行路線的兩個方向;古人根據陰陽來區分補瀉,現代人則根據男女來區分。男女經脈的循行是一樣的,晝夜循環不斷,這個訣竅出自長桑君,我現在把它傳授給你,你的疑惑也解開了。我把這些記錄下來,作為針灸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