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志光

《針灸問答》~ 卷下 (5)

回本書目錄

卷下 (5)

1. 第三十章 督脈經穴歌注

《史記》載扁鵲治虢太子屍厥,針取三陽五會而蘇。按:《神農經》云:治頭風可灸三壯,並治小兒脫肛,艾炷如小麥。《玉龍賦》云:兼囟會治卒中風。《靈光賦》云:兼龜尾治痢疾。《席弘賦》云:小兒脫肛患多時,先灸百會後尾骶。又云:兼太衝、照海、陰交,治咽喉疾。

問:前頂穴呢?

答:前頂離百會寸半,二分五壯頭目眩,小兒驚癇瘛瘲風,頸項腫痛並赤面。(注:前頂穴,在百會前寸半。二分,五壯。主治頭風目眩,面赤腫,小兒驚癇,瘛瘲,鼻多清涕,頸項腫痛。按:《神農經》云:治小兒驚風,炷如小麥。《百症賦》:兼水溝治面腫虛浮。

問:囟會穴呢?

答:囟會前頂寸半得,小兒針之凶短折,二分五壯腦虛疼,頭項腫病並面赤。(注:囟會穴,在前頂前寸半。五壯,二分。小兒禁針,蓋其囟門未合,刺之令人夭。主治腦虛冷痛,頭風腫痛,項痛飲酒過多,頭皮腫,風癇,清涕。一云治目眩,面腫,鼻塞,驚癇不識人,灸二七壯,初灸不痛,病去即痛,痛即罷灸。

若是鼻塞,灸至四日漸退,七日頓愈。針入二分,得氣即瀉。頭風生白屑,針之彌佳,針畢,以鹽末和麻油,擦之於髮根下,則頭風永除。按:《神農經》:治頭痛三壯,小兒驚風三壯。《千金》云:邪病鬼癲,囟上主之,又名曰鬼門。《玉龍賦》云:兼百會治卒中風。《百證賦》云:連玉枕療頭風。

問:上星穴呢?

答:上星去囟會一寸,入前髮際一寸許,頭目鼻面諸般疼,五壯三分瀉熱氣。(注:上星穴,在囟會前一寸,真入髮際一寸。三分,五壯。一云宜三稜針出血,以瀉熱氣。主治頭風頭痛,頭皮腫,面虛惡寒瘧寒熱,汗不出,鼻衄,鼻涕,鼻塞,目眩,睛痛,不能遠視。以細三稜針刺之,宣泄諸陽熱氣,無令上衝頭目。

按:《千金》云:鼻中息肉,灸二百壯。又云:兼大椎,灸瘧,至發時令滿百壯,炷如黍米。又治鬼魅,灸百壯。又十三鬼穴,此名鬼堂,主百邪癲狂。《玉龍賦》云:治頭風鼻淵。)

問:神庭穴呢?

答:神庭隔上星五分,督脈足太會陰明,三壯禁針治癲癇,反弓張目不識人。(注:神庭穴,在上星下五分,直鼻上入髮際五分。發高者,髮際是穴;發低者,加二、三分。督脈、足太陽、陽明之會。三壯,禁針。針之令人癲狂,目失明。一曰灸三七壯。主治發狂,登高,妄走,風癇癲疾,角弓反張,目上視,不識人,頭痛,鼻淵,煩滿,驚悸不眠。)

問:素髎穴呢?

答:素髎在鼻端準頭,一分禁灸多涕流,鼻中息肉難消散,喎噼衄血喘不休。(注:素髎穴,在鼻端準頭。一分,禁灸。主治鼻中息肉不消,喘息不利,多涕,喎噼,衄血。一曰治酒醉風,用三稜針出血。)

白話文:

第三十章 督脈經穴歌注

扁鵲曾用針灸三陽五會穴救活了虢太子因中風而昏迷不醒的狀況。《神農本草經》記載,治療頭痛可用艾灸三壯,也能治療小兒脫肛,艾炷大小如小麥。《玉龍賦》記載,囟會穴可以治療中風。《靈光賦》記載,龜尾穴可以治療痢疾。《席弘賦》記載,治療久患小兒脫肛,先灸百會穴,再灸尾骶穴。又記載,配合太衝、照海、陰交穴,可以治療咽喉疾病。

問:前頂穴在哪裡?

答:前頂穴位於百會穴前方一寸半處,針刺深度二分,艾灸五壯,可以治療頭暈目眩、小兒驚癇、瘛瘲風、頸項腫痛及面部紅腫。前頂穴位於百會穴前一寸半處,針刺深度二分,艾灸五壯,主治頭風、目眩、面部紅腫、小兒驚癇、瘛瘲、鼻涕過多、頸項腫痛。《神農本草經》記載,可用於治療小兒驚風,艾炷大小如小麥。《百症賦》記載,配合水溝穴可以治療面部腫脹虛浮。

問:囟會穴在哪裡?

答:囟會穴位於前頂穴前方一寸半處,小兒不宜針刺,否則會有危險,針刺深度二分,艾灸五壯,可以治療腦部虛冷疼痛、頭項腫痛、飲酒過度、頭皮腫脹、風癇、鼻涕過多。也有記載可以治療頭暈目眩、面部腫脹、鼻塞、驚癇、神志不清等症狀,艾灸二至七壯,剛開始灸的時候不痛,病好了反而會痛,痛了就停止艾灸。如果鼻塞,灸至第四天逐漸減輕,第七天痊癒。針刺深度二分,得氣後行瀉法。若頭風伴有白色頭皮屑,針灸效果更佳。針灸後,可用鹽末和麻油塗抹髮根,可以永久去除頭風。《神農本草經》記載,治療頭痛和兒童驚風,艾灸三壯。《千金要方》記載,囟會穴可以治療邪氣入侵導致的癲癇,又稱鬼門穴。《玉龍賦》記載,配合百會穴可以治療中風。《百證賦》記載,配合玉枕穴可以治療頭痛。

問:上星穴在哪裡?

答:上星穴位於囟會穴前方一寸,進入前髮際約一寸處,可以治療頭、目、鼻、面部的各種疼痛,艾灸五壯,針刺深度三分,瀉熱氣。也可用三稜針放血瀉熱。上星穴主治頭痛、頭皮腫脹、面色蒼白惡寒、瘧疾寒熱、汗不出、鼻出血、鼻涕、鼻塞、頭暈、眼睛疼痛、視力模糊。用細小的三稜針刺穴,宣泄陽熱之氣,避免衝擊頭目。《千金要方》記載,可以灸治鼻息肉(灸二百壯),配合大椎穴灸治瘧疾(發病時灸至一百壯,艾炷如黍米大小),也可灸治鬼魅(灸一百壯)。上星穴也是十三鬼穴之一,又稱鬼堂,主治各種邪氣導致的癲狂。《玉龍賦》記載,可以治療頭痛和鼻淵。

問:神庭穴在哪裡?

答:神庭穴位於上星穴下方五分處,是督脈、足太陽經、足陽明經的交會穴,艾灸三壯,禁針,針刺會導致癲癇、目盲。艾灸三至七壯。主治發狂、亂跑、癲癇、角弓反張、向上看、神志不清、頭痛、鼻淵、煩悶、驚悸失眠。

問:素髎穴在哪裡?

答:素髎穴位於鼻尖準頭處,針刺深度一分,禁灸,灸治會導致鼻涕過多,難以治療鼻息肉,也難以治療鼻歪、流鼻血、喘息等症狀。也可用三稜針放血治療酒醉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