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志光
《針灸問答》~ 卷上 (36)
卷上 (36)
1. 第二十一章 手少陽三焦經穴歌注
問:角孫穴呢?
答:角孫耳廓開有空,三壯三分主何因,醫治唇吻齒牙疾,耳目不利頭項侵。(注:角孫穴,在耳廓中間,開口有空。三壯,三分。主治目生翳,齒齦腫,唇吻強,齒牙不能嚼物,齒齲,頭項強等症。)
問:絲竹空呢?
答:絲竹眉後陷中探,三壯五分主何殃,目眩頭疼風癇疾,目睫毛倒偏發狂。(注:絲竹穴穴,一名太陽穴,在眉後陷中。三壯,五分。主治目眩,頭痛,目亦,視物䀮䀮不明,睫毛倒,惡風寒,風癇目不識人,發狂,吐涎沫,發即無時,偏正頭疼等症。)
問:和髎穴呢?
答:和髎耳前銳發同,三壯七分動脈中,主治頭痛牙車急,頸項耳鼻腫痛癰。(注:和髎穴,在耳前銳發下動脈中。三壯,七分。主治頭重頭痛,牙車引急,頸頷腫,耳中嘈嘈,鼻涕風寒,鼻準上腫,癰痛,瘛瘲,口噼等症。)
問:耳門穴呢?
答:耳門耳珠當耳缺,禁灸三分何病抉,主治聤耳鳴無聞,齒齲唇吻開不得。(注:耳門穴,在耳前起肉,當耳缺陷中。三分,禁灸。主治耳鳴如蟬聲,聤耳膿汁出,耳生瘡,重聽,無聞,齒齲,唇吻強等症。)
白話文:
角孫穴在耳廓中間的凹陷處,位置約為三指寬(三壯)三分處,主要治療眼睛長翳膜、牙齦腫痛、嘴唇僵硬、牙齒無法咀嚼食物、蛀牙、頸項僵硬等症狀。
絲竹空穴(太陽穴)位於眉毛後方凹陷處,位置約為三指寬(三壯)五分處,主要治療頭暈、頭痛、眼睛脹痛、視力模糊、睫毛倒插、怕風寒、癲癇、神志不清、狂躁、流口水、不定時發作的頭痛等症狀。
和髎穴位於耳前髮際下方動脈處,位置約為三指寬(三壯)七分處,主要治療頭痛、牙痛、頸項腫痛、耳鳴、鼻塞流涕、鼻尖腫痛、癰腫、抽搐、嘴巴歪斜等症狀。
耳門穴位於耳珠前方耳廓凹陷處,位置約為三指寬(三壯)三分處,禁灸。主要治療耳鳴、流膿性中耳炎、耳部生瘡、聽力減退、聽力喪失、蛀牙、嘴唇僵硬等症狀。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