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問答》~ 卷下 (8)
卷下 (8)
1. 第六十六章 穴名同異總歌
問:一穴二名呢?
答:後頂一名為交沖,強間大羽一穴同,頭之竅陰名枕骨,腦戶合顱名異同。
曲鬢又名為曲發,腦空顳顬本二名,顱𩔨一作為顱息,聽宮一名多所聞。
瘛脈一名為資脈,素髎又有面正名,水溝即是人中穴,承漿又有懸漿名。
廉泉風府名舌本,上星亦名為神堂,絲竹又有目髎號,睛明又有淚孔名。
巨髎巨窌同一穴,肩井膊井一穴名,淵腋泉腋避唐諱,臑會臑髎一穴名。
大椎一號百勞穴,命門屬累一穴名,風門熱門同一穴,巨闕心募一穴稱。
期門一名為肝募,腎俞高蓋一穴名,中膂一名脊中俞,天窗一名為窗籠。
天鼎天頂同一號,天突天瞿一穴名,扶突一名為水突,天池天會一穴名。
人迎又名為五會,缺盆天蓋一穴名,俞府又名為輸府,玉堂玉英一穴名。
神闕一名為氣舍,四滿又有髓府名,腹結一名為腸窟,衝門一名上慈宮。
氣衝氣街同一穴,橫骨一名曲骨端,輒筋又有神光號,陽輔肉分一穴名。
陰都食宮同一穴,水突一名為水門,水分分水同一穴,會陰屏翳一穴名。
會陽一有利機號,太淵太泉同一稱,商陽純陽皆一穴,二間又有間谷名。
三間一名為少谷,合谷虎口同一稱,陽谿亦有中魁號,少衝經始一穴名。
少海又名為曲節,少澤又有小吉名,陽池別陽同一穴,支溝亦有飛虎稱。
交儀即是蠡溝穴,中封一穴為懸泉,中都又名為中郄,三陽絡穴號通門。
陰包陰胞同一號,陰交橫戶一穴名,委中一名為血郄,懸鐘絕骨一穴名。
漏谷一名太陰絡,地機脾舍一穴名,血海百蟲窠一穴,上廉一名上巨虛。
下廉亦名為下巨,陰市陰鼎一穴名,伏兔一名外勾穴,太谿呂細隨入稱。
照海一名為陰蹺,金門梁關一穴名,崑崙一名下崑崙,飛揚又有厥陽名。
跗陽一作付陽寫,僕參安邪同一稱,環跳一名為髀骨,申脈又有陽蹺名。
湧泉地衝同一穴,此為一穴有二名。
問:一穴三名呢?
答:絡郄強陽腦蓋名,禾髎長顪禾窌同,客主人上關客主,瞳髎前關太陽名。
頰車機關曲牙號,聽會聽河後關名,肩髃偏肩肩中井,脊中脊俞神宗名。
膻中稟中稱元見,鳩尾尾翳𩩲𩨗名,上脘上管即胃脘,中脘太倉胃募名。
中府肺募府中俞,勞宮五里掌中名,大赫陰維陰關號,長強氣郄撅骨名。
日月神光名膽募,承筋腨腸真陽名,溫溜池頭逆注號,復溜呂腸伏勾名。
陽關陽陵關陵號,陽交別陽足髎名,神門銳中中都號,然谷然骨龍淵稱。
天泉少濕天濕號,此為一穴三個名。
問:一穴四名呢?
答:舌橫舌厭喑啞門,攢竹員柱始光(光)明。關元丹田大中極,小腸募穴四個名。
中極玉泉氣原同,膀胱之募共四名。天樞長溪谷門號,大腸之募共四名。
京門氣腹與氣府,腎募一穴共四名。承山魚腹肉柱腸(山),承扶肉郄皮(部)陰關。
此皆一穴四名號,大共三十二個名。
問:一穴五名呢?
答:百會三陽五會稱,巔上天滿五個名。章門長平和季脅,脅髎髀募五個名。
問:一穴六名呢?
答:腰俞背解腰戶稱,髓孔髓府腰柱名。石門利機三焦募,丹田精露俞門稱。問:名同穴異呢?
答:臨泣臨泣頭足分,竅陰竅陰頭足名,通谷通谷分足腹,陽關陽關足背分,三里五里分手足,此乃穴異名號同。
白話文:
第六十六章 穴位名稱的多重命名
Q: 一個穴位有兩個名字的情況是什麼?
A: 後頂穴也被稱為交沖,強間穴和大羽穴其實是同一位置;頭部的竅陰穴,另一名字是枕骨;腦戶和合顱實際上指的是同一個地方。
曲鬢穴又名曲發;腦空和顳顬也是同一穴位的兩種叫法;顱𩔨穴也有人叫它顱息;聽宮穴則有許多不同的名字。
瘛脈穴和資脈穴是同一個穴位;素髎穴又稱為面正;水溝穴就是人中穴;承漿穴也叫懸漿。
廉泉、風府和舌本是同一穴位的三種叫法;上星穴也被叫做神堂;絲竹穴和目髎穴是同一個位置;睛明穴又叫淚孔。
巨髎穴和巨窌穴是同一穴位;肩井穴和膊井穴是同一位置;淵腋和泉腋為了避開唐代皇室的諱諱,改了名字;臑會穴和臑髎穴也是同一個穴位。
大椎穴又被稱為百勞穴;命門和屬累穴是同一個位置;風門和熱門是同一穴位;巨闕穴又稱為心募;期門穴又叫肝募。
腎俞穴和高蓋穴是同一個位置;中膂穴又稱為脊中俞;天窗穴又叫窗籠;天鼎穴和天頂穴是同一個位置。
天突穴和天瞿穴是同一個穴位;扶突穴又叫水突;天池穴和天會穴是同一個位置。
人迎穴又稱為五會;缺盆穴和天蓋穴是同一個位置;俞府穴又叫輸府;玉堂穴和玉英穴是同一個位置。
神闕穴又稱為氣舍;四滿穴又叫髓府;腹結穴又名腸窟;衝門穴又叫上慈宮。
氣衝穴和氣街穴是同一個位置;橫骨穴又稱為曲骨端;輒筋穴又叫神光;陽輔穴和肉分穴是同一個位置。
陰都穴和食宮穴是同一個位置;水突穴又稱為水門;水分穴和分水穴是同一個位置;會陰穴和屏翳穴是同一個位置。
會陽穴又稱為利機;太淵穴和太泉穴是同一個位置;商陽穴和純陽穴是同一個位置;二間穴又叫間谷。
三間穴又稱為少谷;合谷穴和虎口穴是同一個位置;陽谿穴又叫中魁;少衝穴和經始穴是同一個位置。
少海穴又叫曲節;少澤穴又稱為小吉;陽池穴和別陽穴是同一個位置;支溝穴又稱為飛虎。
交儀穴就是蠡溝穴;中封穴又叫懸泉;中都穴又稱為中郄;三陽絡穴又叫通門。
陰包穴和陰胞穴是同一個位置;陰交穴和橫戶穴是同一個位置;委中穴又叫血郄;懸鐘穴又稱為絕骨。
漏谷穴又叫太陰絡;地機穴和脾舍穴是同一個位置;血海穴又叫百蟲窠;上廉穴又稱為上巨虛。
下廉穴又稱為下巨;陰市穴和陰鼎穴是同一個位置;伏兔穴又叫外勾穴;太谿穴和呂細穴是同一個位置。
照海穴又叫陰蹻;金門穴和梁關穴是同一個位置;崑崙穴又叫下崑崙;飛揚穴又稱為厥陽。
跗陽穴又稱為付陽;僕參穴和安邪穴是同一個位置;環跳穴又叫髀骨;申脈穴又稱為陽蹻。
湧泉穴和地衝穴是同一個位置;這些都是穴位有兩個名字的例子。
Q: 一個穴位有三個名字的情況是什麼?
A: 網絡、郄穴、強陽、腦蓋,都是同一個穴位的名字;禾髎穴、長顪穴和禾窌穴是同一個位置;客主人、上關和客主是同一個穴位。
瞳髎穴、前關和太陽穴是同一個位置;頰車穴、機關和曲牙穴是同一個穴位;聽會穴、聽河和後關穴是同一個位置。
肩髃穴、偏肩和肩中井是同一個穴位;脊中穴、脊俞和神宗穴是同一個位置;膻中穴、稟中和元見穴是同一個位置。
鳩尾穴、尾翳穴、𩩲穴和𩨗穴是同一個位置;上脘穴、上管和胃脘穴是同一個穴位;中脘穴、太倉和胃募穴是同一個位置。
中府穴、肺募、府中和俞中穴是同一個位置;勞宮穴、五里和掌中穴是同一個穴位;大赫穴、陰維和陰關穴是同一個位置。
長強穴、氣郄和撅骨穴是同一個位置;日月穴、神光和膽募穴是同一個位置;承筋穴、腨腸和真陽穴是同一個位置。
溫溜穴、池頭和逆注穴是同一個位置;復溜穴、呂腸和伏勾穴是同一個位置;陽關穴、陽陵、關陵穴是同一個位置。
陽交穴、別陽和足髎穴是同一個位置;神門穴、銳中和中都穴是同一個位置;然谷穴、然骨和龍淵穴是同一個位置。
天泉穴、少濕和天濕穴是同一個位置;這些都是穴位有三個名字的例子。
Q: 一個穴位有四個名字的情況是什麼?
A: 舌橫穴、舌厭穴、喑啞門和光明穴是同一個穴位的四個名字;關元穴、丹田、大中極和小腸募穴是同一個位置的四個名字。
中極穴、玉泉、氣原和膀胱之募穴是同一個位置的四個名字;天樞穴、長溪、谷門和大腸之募穴是同一個位置的四個名字。
京門穴、氣腹、氣府和腎募穴是同一個位置的四個名字;承山穴、魚腹、肉柱和腸山穴是同一個位置的四個名字。
承扶穴、肉郄、皮陰關和陰關穴是同一個位置的四個名字;這些都是穴位有四個名字的例子。
Q: 一個穴位有五個名字的情況是什麼?
A: 百會穴、三陽、五會和巔上穴、天滿穴是同一個穴位的五個名字;章門穴、長平、和季脅、脅髎和髀募穴是同一個位置的五個名字。
Q: 一個穴位有六個名字的情況是什麼?
A: 腰俞穴、背解穴、腰戶穴、髓孔穴、髓府穴和腰柱穴是同一個穴位的六個名字;石門穴、利機穴、三焦募穴、丹田穴、精露穴和俞門穴是同一個位置的六個名字。
Q: 名稱相同但穴位不同的情況是什麼?
A: 臨泣穴在頭部和腳部各有一個,所以雖然名字一樣,但實際上是兩個不同的穴位;竅陰穴在頭部和腳部各有一個;通谷穴在腹部和腳部各有一個;陽關穴在腳部和背部各有一個;三里穴和五里穴在手部和腳部各有一個;這些都是名稱相同但穴位不同的例子。
2. 第六十七章 全身取寸歌
問:全身取寸歌呢?
答:前髮際至後髮際,一尺二寸君須記,或從眉心上三寸,大椎至發尺八計。
頭橫量眼內外眥,中庭至臍八寸是,中庭膻中下寸六,膻中平兩乳間覓。
天突至膻直八寸,臍下曲骨五寸系,橫量兩乳橫八寸,手足背橫中指取。
問:背部直寸歌呢?
答:上七一寸四分一,中七一六零一釐,下七一寸二分六,共為三尺廿一椎。
白話文:
【第六十七章 全身取穴歌】
問:全身取穴歌怎麼說?
答:從前額的髮際到後腦的髮際,距離是一尺二寸,這點你必須牢記。或者從眉心向上三寸的地方開始,到達大椎穴,再到頭部髮際,總長是一尺八寸。
在頭部橫向量度,從眼睛的內角到外角,這個距離等於中庭穴到肚臍的距離,也就是八寸。中庭穴位於胸骨柄的上方,向下約一寸六分處就是膻中穴,膻中穴則與兩側乳頭在同一水平線上。
天突穴到膻中穴的垂直距離是八寸。而肚臍下方的曲骨穴,離肚臍五寸遠。橫向量度兩乳之間的距離是八寸,而手和腳的背部,應以中指的寬度來取穴。
問:背部直寸歌又是什麼?
答:上七節脊椎骨,每節距離是一寸四分之一;中七節脊椎骨,每節距離是一寸六釐;下七節脊椎骨,每節距離是一寸二分六釐。總計三尺廿一節椎骨。
3. 第六十八章 禁針灸穴道歌
問:禁針穴歌呢?
答:腦戶囟會及神庭,玉枕絡郄到承靈,顱息角孫承泣穴,神道靈臺膻中明。水分神闕會陰上,橫骨氣衝減莫行,箕門承筋手五里,三陽絡穴到青靈。妊婦不宜針合谷,三陰交內亦通論,石門針灸應須忌,女子終身孕不成。外有云門並鳩尾,缺盆客主深暈生,肩井深時亦暈倒,急補三里人還平。
刺中臟腑人皆死,衝陽血出投幽冥,海泉顴髎乳頭上,脊間中髓傴僂形。
手魚腹陷陰股內,膝臏筋會及腎經,腋股之下各三寸,目眶關節皆通評。
問:禁灸穴歌呢?
答:啞門風府天柱驚,承光臨泣頭維平,絲竹攢竹睛明穴,素髎禾髎迎香程。顴髎下關人迎去,天牖天府到周榮,淵液乳中鳩尾下,腹哀臂後尋肩貞。陽池中衝少商穴,魚際經渠一順行,地五陽關脊中膂,陷白漏谷通陰陵。條口犢鼻上陰市,伏兔髀關申脈迎,委中殷門承扶上,白環心俞同一經。
白話文:
[第六十八章 禁針灸穴道歌]
有人問:哪些穴位是禁止針刺的呢?
回答說:腦戶、囟會、神庭、玉枕、絡郄、承靈、顱息、角孫、承泣、神道、靈臺、膻中、水分、神闕、會陰、橫骨、氣衝、箕門、承筋、手五里、三陽絡、青靈、合谷、三陰交、石門這些穴位,在懷孕期間都不宜進行針刺。如果在石門穴進行針灸,可能導致女性終生無法受孕。另外,雲門、鳩尾、缺盆、肩井這些穴位,若針刺過深也可能導致暈厥。若出現暈厥,應立即對三里穴進行補救,使患者恢復正常。
如果誤刺了臟腑,人會有生命危險,甚至可能因衝陽穴出血而死亡。海泉、顴髎、乳頭、脊間、中髓、傴僂形這些部位同樣不宜針刺。手魚、腹陷、陰股、膝臏、筋會、腎經、腋股之下各三寸、目眶、關節等部位也不宜針刺。
又有人問:哪些穴位是禁止艾灸的呢?
回答說:啞門、風府、天柱、承光、臨泣、頭維、絲竹、攢竹、睛明、素髎、禾髎、迎香、顴髎、下關、人迎、天牖、天府、周榮、淵液、乳中、鳩尾、腹哀、臂後、肩貞、陽池、中衝、少商、魚際、經渠、地五、陽關、脊中、膂、陷白、漏谷、陰陵、條口、犢鼻、上陰市、伏兔、髀關、申脈、委中、殷門、承扶、白環、心俞這些穴位都不適合進行艾灸。
4. 第六十九章 禁忌針灸日期
問:針灸禁忌如何?
答:禁忌之說,多與《素問》不合,乃後世術家所言。惟四季避忌,與《素問》相符,只避此及逐日人神可耳,然急病亦可不避也。
問:四季人神避忌日呢?
答:春秋左右脅,冬夏在腰臍,四季人神處,針灸莫妄施。又歌:春逢甲乙戊,夏逢丙丁己,秋逢庚辛戊,冬逢壬癸己。
問:逐日人神禁針灸歌呢?
答:初一十一廿一起,足拇鼻柱手小指。初二十二三十二,外踝髮際外踝位。
初三十三二十三,股內牙齒足及肝。初四十四廿四有,腰間胃脘陽明手。
初五十五廿五並,口內遍身足陽明。初六十六廿六同,手掌胸前又在胸。
初七十七二十七,內踝氣衝及在膝。初八十八廿八辰,腕內股內又在陰。
初九十九二十九,在尻在足膝脛後。初十二十三十日,腰背內踝足跗覓。
白話文:
【第六十九章 禁忌針灸日期】
問:針灸時有哪些禁忌?
答:大多數的針灸禁忌,其實和《黃帝內經.素問》中的描述不太相符,大多是後代從事針灸的人自己加上的。但是對於四季的針灸禁忌,卻和《黃帝內經.素問》的記載相符合,只要避開這些日子以及每日人神所在的位置就可以了,不過如果是急病,那就無需遵守這些規則了。
問:那麼四季人神的禁忌日是怎麼樣的呢?
答:春天和秋天要避免針灸兩側的脅部,冬天和夏天要避免針灸腰部和肚臍,這是四季人神所在的位置,針灸時千萬不要隨便下針。還有一首歌訣:春天遇到甲、乙、戊日,夏天遇到丙、丁、己日,秋天遇到庚、辛、戊日,冬天遇到壬、癸、己日,這些日子也要小心。
問:那每日人神的針灸禁忌歌訣又是什麼呢?
答:每月的第一天、第十一天、第二十一天,要避免針灸腳大拇指、鼻子、和小手指;每月的第二天、第十二天、第三十二天,要避免針灸腳踝外側、頭皮髮際、和腳踝外側;每月的第三天、第十三天、第二十三天,要避免針灸大腿內側、牙齒、腳部和肝臟;每月的第四天、第十四天、第二十四天,要避免針灸腰部、胃脘、和手陽明經;每月的第五天、第十五天、第二十五天,要避免針灸口腔內部、全身、和足陽明經;每月的第六天、第十六天、第二十六天,要避免針灸手掌、胸口、和胸部;每月的第七天、第十七天、第二十七天,要避免針灸腳踝內側、氣沖穴、和膝蓋;每月的第八天、第十八天、第二十八天,要避免針灸手腕內側、大腿內側、和生殖器;每月的第九天、第十九天、第二十九天,要避免針灸臀部、腳部、膝蓋後方、小腿後方;每月的第十天、第二十天、第三十天,要避免針灸腰部、背部、腳踝內側、和腳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