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詳

《資生集》~ 卷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

1. 血崩集方

四君子湯,四物湯,補中益氣湯,八味丸,歸脾湯,逍遙散

白話文:

四君子湯、四物湯、補中益氣湯、八味丸、歸脾湯、逍遙散都是常用的中藥方劑,分別針對不同的身體狀況和症狀,具有補益氣血、健脾益胃、舒肝解郁、養心安神等功效。

2. 治血熱崩漏

荊芥四物湯,治崩漏初起不問虛實服之立止。

四物加荊芥穗、炒條芩、炒香附各一錢。

如不止加防風、升麻、白朮、蒲黃;一方加地榆尤妙;一方四物加芩、連、梔子、黃柏;一方並加膠、艾。

武叔卿曰:血藏於肝,肝氣不升則熱迫於下,故血不能藏而崩也。況厥陰之經環陰器,廷孔前陰皆屬之。荊芥升肝氣,香附理肝氣,條芩除內熱,四物中生地、白芍養血涼血故能收功也。

白話文:

「荊芥四物湯」用於治療剛開始出現的崩漏,不論虛實,服用後即可止血。

方劑包含四物湯加上荊芥穗、炒條芩、炒香附各一錢。

如果效果不佳,可以再加入防風、升麻、白朮、蒲黃;也有方子加入地榆效果更佳;還有一種方子是在四物湯中加入芩、連、梔子、黃柏;最後一種方子則是在四物湯中加入膠、艾。

武叔卿認為,血液儲存在肝臟,如果肝氣不升,就會導致熱氣下迫,造成血液無法儲存而出現崩漏。此外,厥陰經脈環繞陰器,延至孔前,都屬於厥陰經脈。荊芥可以升發肝氣,香附可以理順肝氣,條芩可以清除內熱,四物湯中的生地、白芍具有養血涼血的功效,因此能夠達到止血的效果。

膠艾四物湯,治崩漏不止及損動胎氣漏血。

四物加膠、艾各一錢,炙草五分。水酒各半,煎,空心服。

(眉批:此方入勞傷類,不宜血熱崩漏。)

奇效四物湯,治肝經虛熱血沸騰久不止。

膠艾四物湯去甘草加黃芩炒一錢,水煎服。

(眉批:此方用熟地以補肝之母,以阿膠、黃芩益肝之氣,艾葉溫下元以助真氣之升,所謂陰從陽起也。)

白話文:

膠艾四物湯用來治療崩漏不止及損動胎氣漏血。藥方為四物湯加上膠、艾各一錢,炙草五分,水酒各半煎服,空腹服用。此方屬於勞傷類,不適用於血熱引起的崩漏。

奇效四物湯用來治療肝經虛熱血沸騰久不止。藥方為膠艾四物湯去除甘草,加入炒黃芩一錢,水煎服用。此方以熟地補肝之母,以阿膠、黃芩益肝之氣,艾葉溫下元以助真氣之升,陰從陽起。

河間生地黃散,治經漏下血,脈虛洪,色紫黑。

生地,熟地,白芍,黃耆,枸杞子,天冬,地骨皮,柴胡

水煎服。便血者加地榆。

武叔卿曰:脈虛洪者,氣不足也;色紫黑者,熱之甚也。黃耆所以補氣,氣盛則生火;天冬、地骨以清氣中之火;熟地所以生血,血生而不涼,尤慮妄行,故以生地、黃連涼心;芍藥、甘草緩肝益脾;柴胡升舉;枸杞、地黃又肝腎同歸者也。

白話文:

河間生地黃散治療月經量多且持續不斷、脈搏虛弱而有力、面色紫黑等症狀。處方包括生地、熟地、白芍、黃耆、枸杞子、天冬、地骨皮、柴胡,水煎服。若有便血,則加地榆。武叔卿認為,脈搏虛弱而有力代表氣虛,面色紫黑代表熱盛。黃耆補氣,氣盛則生火;天冬、地骨皮清熱;熟地生血,但血生而不涼,容易妄行,因此加入生地、黃連涼心;芍藥、甘草緩肝益脾;柴胡升舉;枸杞、地黃則歸肝腎。

涼血地黃湯,治血崩腎水汙,不能鎮守胞絡相火。

生地,歸尾(各五分),黃連,黃柏,知母,藁本,川芎,升麻(各二分),柴胡,防風,羌活,黃芩,細辛,荊芥,蔓荊,炙草(各一錢),紅花(少許)

水煎,空心稍熱服。

(眉批:慎齋曰:血崩不止則血去過多矣,方中風藥大半不敵生地一味,獨不慮風藥燥血乎,雖云升舉而血之耗者已多,用者酌之。)

白話文:

涼血地黃湯

功效: 治療血崩,腎水虧損,導致胞絡失守,相火妄動。

藥方:

  • 生地黃、歸尾 (各五分)
  • 黃連、黃柏、知母、藁本、川芎、升麻 (各二分)
  • 柴胡、防風、羌活、黃芩、細辛、荊芥、蔓荊、炙草 (各一錢)
  • 紅花 (少許)

用法: 水煎服,空腹溫熱服下。

眉批: 慎齋曰:血崩不止,血流過多,方中風藥佔大多數,卻不及生地黃一味重要。為何不考慮風藥燥血的弊端?雖然方中用升麻升舉,但血已流失過多,使用時需謹慎斟酌。

武叔卿曰:《經》云:陰者,從陽而亟起也。血屬陰,陰不自升,故諸經之血必隨諸經之氣而後升,若氣有所陷則熱迫血而內崩矣。故用黃柏以清下焦胞絡之火。心者,火之主也。故以生地、黃連治火之原;知母、黃芩滋水之母;歸尾破瘀,紅花生血所以去故生新也;川芎行血海之餘;蔓荊涼諸經之血;升、柴、羌、防、藁本、細辛諸風藥皆所以升諸經之氣也。諸經氣行則陰血不得不隨之而起矣,故曰從陽亟起也。

簡易黃芩湯,治崩中下血,陽乘陰所謂天暑地熱經水沸溢者。

黃芩研細末,每服三錢,霹靂酒下(即燒秤錘酒。)一方荊芥湯下。

白話文:

武叔卿說:《經》書上說:「陰氣是隨著陽氣而迅速上升的。」血液屬於陰,陰氣不能自己上升,所以所有經絡的血液都必須隨著經絡的氣而上升。如果氣有所下降,就會因熱迫血而導致內出血。因此用黃柏來清熱下焦胞絡之火。心是火的主宰,所以用生地、黃連來治火之原;用知母、黃芩滋養水之母;用歸尾破瘀,用紅花活血化瘀,所以能去除舊血生出新血;用川芎行血海之餘;用蔓荊涼血清熱,涼解所有經絡的血液;用升麻、柴胡、羌活、防風、藁本、細辛等風藥,都是用來升發所有經絡的氣。所有經絡的氣運行,陰血就不得不隨著而上升,所以說陰氣是隨著陽氣而迅速上升的。

簡易黃芩湯,治療崩中下血,陽氣乘陰氣,就像夏天炎熱,經水沸騰溢出一樣。

黃芩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霹靂酒送服(就是燒秤錘酒)。另外也可以用荊芥湯送服。

3. 治勞傷崩漏

當歸芍藥湯,治勞傷脾胃經漏氣短其色鮮紅,自汗身熱,惡食支倦,便泄。

黃耆(一錢半),白朮,蒼朮(泔浸),當歸,白芍(各一錢),熟地(五分),生地(三分),陳皮(五分),柴胡(二分),炙草(三分)

(眉批:據見證悉屬脾胃氣虛,當用補中益氣為主。此方不用人參、升麻何也?蒼朮氣悍燥散其色鮮紅又何用之?況與生地同用,豈不為時人所笑。要之,古人皆因症立方,俱求至理所在,而不必拘方以試病也。)

白話文:

當歸芍藥湯,主治因勞傷導致脾胃經氣外泄,呼吸短促且臉色鮮紅,自汗身熱,食慾不振,倦怠乏力,大便稀溏。方劑包含黃耆一錢半、白朮、蒼朮(用淘米水浸泡)、當歸、白芍各一錢、熟地五分、生地三分、陳皮五分、柴胡二分、炙甘草三分。

東垣為一婦制此方,諸證悉去。蓋血虛須兼補氣血猶水也,氣猶堤也,堤堅則水不橫決,氣固則血不妄行。此方黃耆最多,白朮次之,所以神效,俗醫不達此理,專用涼藥,不知涼藥傷胃,正氣愈弱,血安得固。

補中益氣湯

歸脾湯,氣猶夫也,血猶妻也,血隨氣升,夫倡婦隨之道耳。夫營出中焦,脾胃氣虛則中氣下陷,是營血失其主矣,此方益營助脾而以氣藥為君者,正此意。

柏子仁湯,治婦人憂思過度,勞傷心經不能藏血,遂致崩中下血不止。

白話文:

東垣醫生為一位婦女制定了這個藥方,各種症狀都消失了。這是因為血虛需要同時補氣,氣血就像水和堤壩一樣,堤壩堅固,水就不會橫流,氣血充足,血液就不會亂流。這個方子裡黃芪最多,白朮次之,所以效果顯著,一般醫生不懂這個道理,只用涼藥,卻不知道涼藥傷胃,正氣更弱,血液怎麼可能固守。

歸脾湯,氣就像丈夫,血就像妻子,血隨氣上升,就像丈夫領導妻子一樣。營氣出自中焦,脾胃氣虛,就會導致中氣下陷,於是營血失去其主宰,這個方子補益營氣,幫助脾胃,以氣藥為君,正是這個道理。

柏子仁湯,治療婦女憂思過度,勞傷心經,導致心經不能藏血,進而造成崩中下血不止。

柏子仁(炒),香附(炒),芎藭,鹿茸(擦去毛,酒蒸焙),茯神,當歸(各一錢半),川斷(二錢),阿膠(炒),遠志(去心,各一錢),炙草(五分)

上生薑五片,水煎,空心服。

心脾氣虛氣結者宜之。鹿茸乃陰中至陽,陰體而陽用也,非血脫氣衰者不用此濟生方也,而立齋加柴、梔以清厥陰之火,以升肝脾之氣。

養血平肝散,治大怒經血暴下。

白話文:

柏子仁(炒)、香附(炒)、芎藭、鹿茸(擦去毛,酒蒸焙)、茯神、當歸(各一錢半)、川斷(二錢)、阿膠(炒)、遠志(去心,各一錢)、炙草(五分),加生薑五片,水煎,空腹服用。此方適用於心脾氣虛、氣結者。鹿茸屬陰中至陽之物,以陰體而陽用,若非血虛氣衰者,不適用此方。而立齋加柴、梔則可清厥陰之火,以升肝脾之氣。養血平肝散則用於治療大怒導致經血暴下。

當歸(酒浸),白芍(炒),香附(炒,各二錢),青皮,柴胡,川芎,生地(各八分),甘草(五分)

水煎,食前服。

以大怒而用,是故曰平肝。香附、青皮、柴胡、白芍、甘草、川芎緩肝疏肝升提肝氣;當歸、生地養血榮肝。然所重在大怒,故立方如此。

白話文:

將當歸用酒浸泡,白芍、香附炒制,各取兩錢,青皮、柴胡、川芎各取八分,生地取八分,甘草取五分。用水煎煮,飯前服用。

此方專治由於大怒而導致的肝氣不舒,所以稱為平肝。香附、青皮、柴胡、白芍、甘草、川芎能緩解肝氣,疏通肝氣,提升肝氣;當歸、生地則滋養血液,滋潤肝臟。方劑的重點在於針對大怒的情況,因此藥物組成也以此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