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詳

《資生集》~ 卷四 (10)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0)

1. 墮胎

巢元方曰:妊娠受胎在腹,七日一變,婦人墮胎,在三月五月七月者多。三月屬心,五月屬脾,七月屬肺,皆五臟之脈,陰常易虧,故多墜耳。如三月墮,後孕至三月亦墮,以心脈受傷也,先須調心。五、七月亦然,惟一月墮胎,人皆不知。一月屬肝,怒則多墮,洗下體則竅開亦墮。

一次既墮,肝脈受傷,下次亦墮,今之無子者,大半一月墮胎,非盡不受孕也。故凡初交後,最宜將息,勿復交接,以擾子宮,勿令勞怒,勿舉重,勿洗浴,多服養肝平氣藥,則胎固矣。

齊仲甫曰:妊婦血氣調和,胎乃得安,若子宮為風冷所乘,血氣虧損,不能蔭養其胎而墜。若有腰痛,須防墜胎,腰為腎府。女子系胞故也。

朱丹溪曰:陽施陰化,胎孕而成,血氣虛損,不足榮養其胎則墮。闢如枝枯果落,藤萎花墜。或勞怒傷情,內火便動,亦能墮胎。正如風撼其樹,人折其枝也。火能消物,造化自然。有孕婦至三四月必墮。脈左大無力,重取則澀。知血少也,止補中氣,使血自榮,以白朮濃煎,下黃芩末,數十服而安。

因思胎墮於內熱,而虛者為多。孕至三月,上屬相火,所以易墮。相火太盛,不能生氣化胎,乃食氣傷精故也。汪石山曰:宜大補陰陽,去桂加芩柏蜜丸服之。

王海藏曰:墮胎皆由氣血虛損,不能榮養胎元所致。或七情太甚,內火發動,火能消物而墮;或過傷勞役飢飽,動胎而墮;或過於房事,觸動其胎而墮,或勞力跌僕閃挫,傷動其胎而墮;或大怒悲哀,傷動心肝之血,墮而墮。然小產重於大產。由胎臟損傷,胞系腐爛故也。治宜補虛,生肌肉,養臟氣,生新血,去瘀血為主。素患此者,按證治之。

王節齋曰:婦人墮胎,致成滑胎之患,於妊後須多服養氣血之劑,以固胎元而補其虛。如養胎全在脾胃,故白朮為安胎要藥。若因氣者,多加砂仁,少佐木香行氣。

慎齋曰:妊娠墮胎,前條已備病機之要,而保胎之法,節齋治論,在養脾胃其本也。莫若千金保胎丸,用白朮、黃芩、熟地、當歸、杜仲、續斷、阿膠、香附、益母、川芎、陳皮、砂仁、艾葉,棗肉丸。一方為最妙,趙養葵得其意,以六味丸,加杜仲、續斷、阿膠、五味,急滋腎水以固胎元。正以胎繫於腎,腎氣壯則胎固而可安。此補脾不如補腎之要妙也。

齊仲齋曰:血寒則凝,血溫則散。若墮胎損經,其血不止,或不出,一則因熱而行,一則氣虛不斂。瀉血多者,必煩悶而死。或因風冷墮胎,血冷相搏,氣虛血逆上則血結不出,搶上攻心,則煩悶而死,當溫經逐寒,其血自行,若血淋瀝不止,最衝任氣虛,不制約制故也。宜膠艾湯加伏龍肝散。

陳良甫曰:墮胎後復損經脈,下血不止,甚則煩悶至死,皆以調補胃氣為主。

白話文:

巢元方表示:懷孕時胎兒在腹中,每七天就有一變化,婦女墮胎的情況,多發生在懷孕三個月、五個月或是七個月的時候。三個月對應的是心臟,五個月對應的是脾臟,七個月對應的是肺臟,這些都是身體的五臟,陰氣容易虧損,因此墮胎的風險較高。如果在懷孕三個月時墮胎,下次懷孕到三個月也可能再次墮胎,這是因為心臟受到了影響,因此首要任務是調整心臟功能。五個月和七個月墮胎的情況也是同樣道理,然而,人們往往忽略了懷孕一個月時墮胎的可能性。一個月對應的是肝臟,如果在此期間情緒波動大,或是清洗下體導致生殖器官開啟,都可能引起墮胎。

一旦墮胎,肝臟受到影響,下次懷孕很可能再次墮胎。現在許多無法生育的人,大多是在懷孕一個月時就墮胎了,並不是完全不能受孕。因此,剛發生性行為後,應該好好休息,避免再次性行為,以免打擾子宮環境,避免勞累和情緒激動,不要搬重物,不要洗澡,多服用一些養肝平氣的藥物,這樣可以讓胎兒更穩定。

齊仲甫指出:孕婦如果血氣調和,胎兒就能夠安然無恙,如果子宮受到風冷的侵襲,血氣損失,無法充分滋養胎兒,就可能導致墮胎。如果出現腰痛,需要警惕墮胎的風險,因為腰是腎臟所在的位置,而女性的子宮和腎臟密切相關。

朱丹溪認為:陽氣和陰氣相互作用,才能形成胎兒。如果血氣虛弱,無法充分滋養胎兒,就會導致墮胎。這就像枯枝上的果實會掉落,藤蔓萎縮花朵會凋零一樣。或者因為勞累和情緒激動,導致體內的火氣上升,也會引發墮胎。這就像風吹動樹木,讓人折斷樹枝一樣。火氣能夠消耗物質,這是自然界的規律。有些孕婦在懷孕三到四個月時總是墮胎,脈象顯示左手脈搏大但力量不足,深度檢查則呈現滯澀的狀態。這表明血液量不足,治療方法主要是補充中氣,使血液得以充盈。可以用白朮濃煎,加入黃芩末,連續服用數次即可安胎。

由此想到,墮胎往往是因為體內過熱,而且多數情況下是因為血氣虛弱。懷孕三個月後,胎兒的發育主要受到相火的影響,因此墮胎的風險增加。如果相火過旺,無法產生足夠的能量來促進胎兒的發育,這是由於飲食不當導致精氣損失所致。汪石山認為:應該大力補充陰陽,去除肉桂,加入黃芩、柏子仁和蜂蜜,製成藥丸服用。

王海藏表示:墮胎通常是因為血氣虛弱,無法充分滋養胎兒所導致。可能是因為情緒過度激動,導致體內火氣上升,火氣能夠消耗物質,從而導致墮胎;或者因為過度勞累、飢餓或飽食,影響胎兒的穩定性,導致墮胎;或者因為性行為過度,刺激子宮,導致墮胎;或者因為跌倒、扭傷等意外,傷害胎兒,導致墮胎;或者因為過度憤怒或悲傷,影響心肝的血氣供應,導致墮胎。然而,小產對於孕婦的影響往往比大產更嚴重。這是因為胎兒的器官受到損傷,子宮組織腐爛所導致。治療應該以補充血氣、生肌長肉、滋養臟腑、生成新血、排出瘀血為主。對於經常出現這種情況的患者,應該根據具體病情進行治療。

王節齋認為:婦女墮胎,導致成為習慣性墮胎的問題,懷孕後應該多服用滋補血氣的藥物,以鞏固胎兒的穩定性,補充體內的虛弱。例如,胎兒的健康主要取決於脾胃的功能,因此白朮是安胎的重要藥物。如果因為氣血不足,可以加入砂仁,少量添加木香來調理氣血。

慎齋表示:懷孕期間墮胎,前文已經詳細描述了病因和機制,而保胎的方法,節齋的理論認為,最重要的是滋補脾胃。最好的藥物是千金保胎丸,成分包括白朮、黃芩、熟地、當歸、杜仲、續斷、阿膠、香附、益母草、川芎、陳皮、砂仁、艾葉,以棗肉製成藥丸。另一種藥方也非常有效,趙養葵使用六味丸,加入杜仲、續斷、阿膠、五味,迅速滋補腎水,以鞏固胎兒的穩定性。這是因為胎兒的發育與腎臟有關,腎氣強壯,胎兒就能夠得到充分滋養,從而更加穩定。這表明補充脾胃不如補充腎臟的重要性。

齊仲齋認為:血液寒冷會導致凝固,血液溫暖會促進流通。如果墮胎後損傷經絡,出血不止,或者不出血,一種情況是因為體內過熱導致出血,另一種情況是因為氣血虛弱無法收斂而出血。大量出血會導致煩躁不安,甚至死亡。如果因為風冷導致墮胎,血液與寒冷相互作用,氣血虛弱,血液向上流動而無法正常排出,向上沖擊心臟,也會導致煩躁不安,甚至死亡。應該使用溫經散寒的方法,促進血液流通,如果出血不止,通常是因為衝任氣虛,無法控制出血。應該使用膠艾湯加伏龍肝散。

陳良甫表示:墮胎後再次損傷經絡,出血不止,甚至導致煩躁不安,甚至死亡,治療應該以調節和滋補胃氣為主。

慎齋認為:這段描述了墮胎後出血不止和血液凝固不出的兩種情況。墮胎後出血過多,無法停止,是因為經絡受損,衝任氣虛無法收斂,屬於氣血不足的疾病。治療應該大力滋補氣血,鞏固脫落的組織。墮胎後血液凝固,無法流通,導致疼痛,是因為外邪入侵,導致血液堵塞,屬於氣血過剩的疾病。治療應該導引瘀血,消除阻塞,溫暖經絡,不僅墮胎如此,即使產後出現類似症狀,也應該以此方法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