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生集》~ 卷四 (5)
卷四 (5)
1. 霍亂
《大全》曰:飲食過度,觸冒風冷,陰陽不和,清濁相干,謂之霍亂。其間或先吐,或腹痛吐利,是因於熱也。若頭痛體疼發熱,是挾風邪也。若風入腸胃,泄利嘔吐,甚則手足逆冷,此陽氣暴竭,謂之四逆。妊娠患之,多致損胎。
萬密齋曰:霍亂者,陽明胃經病名也。平日五味肥釀,腐積成痰,七情鬱結,氣盛為火,停蓄胃中。乍因寒熱之感,邪正交爭,陰陽相混,故令心腹絞痛,吐利並作,揮霍撩亂。如邪在上胃脘,則當心而痛,其吐多;邪在下胃脘,則當臍而痛,其利多;邪在中脘,其腹中痛,吐痢俱多。吐多則傷氣,利多則傷血,血氣受傷,不能護養胎元。
邪氣乘勢鼓擊,子母難保,此危證,不可不亟治,香蘇散加藿香葉。
薛立齋曰:前證因內傷飲食,外感風寒,藿香正氣散;飲食停滯,平胃散;若果脾胃頓傷,陽氣虛寒,手足逆冷,須用溫補之劑,治當詳審,毋使動胎也。
此證因飲食失節,憂思過度,傷於中臟,加以暑濕不正之邪,黏膩腐腸之物,停滯胃脘,壅遏陽氣,脾土受困,肝木乘侮,致陰陽反戾,升降失宜,甚至暴吐暴瀉。津液頓亡,宗筋失養,拘攣收縮,輕者僅在手足,重者必及遍體,當隨其邪之所湊治之,而以保胎為主也。
白話文:
【霍亂】
《大全》表示:飲食無度,不慎接觸到寒風,導致身體陰陽失調,清濁混雜,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霍亂。有些患者可能會先出現嘔吐,或者腹部疼痛伴隨嘔吐與腹瀉,這通常是因為體內有熱氣。如果出現頭痛、身體疼痛、發燒,這可能是因為風邪入侵。如果風邪進入腸胃,會引起腹瀉與嘔吐,嚴重時甚至會手腳冰冷,這是因為體內的陽氣突然衰竭,稱為四逆。懷孕的婦女如果感染了霍亂,往往會導致胎兒受損。
萬密齋提到:霍亂是陽明胃經的一種疾病。平時過度攝取五味,食物在體內腐爛堆積形成痰濕,情緒壓抑導致氣血旺盛成為火氣,這些因素都可能停滯在胃中。突然間因感受到寒冷或熱量的刺激,邪氣與正氣交戰,陰陽混亂,導致心腹劇烈疼痛,嘔吐與腹瀉同時發生,身體狀態混亂。如果邪氣在上胃脘,心口會痛,嘔吐的次數較多;邪氣在下胃脘,肚臍周圍會痛,腹瀉的次數較多;邪氣在中脘,腹部會痛,嘔吐與腹瀉的次數都多。嘔吐次數多會傷氣,腹瀉次數多會傷血,血氣受損,就無法好好滋養胎兒。
邪氣趁機攻擊,母親與胎兒的安全都會受到威脅,這是危急的症狀,必須立即治療,可用香蘇散加上藿香葉。
薛立齋說:前面所描述的症狀,是因為飲食過度以及風寒侵襲所導致,可用藿香正氣散;如果飲食消化不良,可用平胃散;但如果脾胃突然受損,陽氣虛弱,手腳冰冷,應該使用溫補藥物,治療時應詳細審視病情,避免影響胎兒。
這種病症是因為飲食沒有節制,過度憂慮,傷害到中臟(脾胃),再加上暑濕之邪以及黏膩腐敗的食物,停滯在胃部,阻塞陽氣,脾土受困,肝木受侮,導致陰陽失衡,升降失常,甚至會出現劇烈嘔吐與腹瀉。體內的津液大量流失,筋絡得不到滋養,產生拘攣收縮,輕微的可能只在手腳,嚴重的可能遍及全身,應針對病因進行治療,以保護胎兒為首要目標。
2. 泄瀉
薛立齋曰:妊娠泄瀉,屬脾虛不運,六君子為主;若米食傷加穀芽,麥食加麥芽,肉食加山楂。若兼寒熱作嘔,乃肝木侮脾也,六君加柴胡、生薑;兼嘔吐腹痛,手足逆冷,乃寒水侮土,六君加薑、桂;不應,錢氏益黃散。若元氣下陷,發熱作渴,補中湯;若泄瀉色黃,乃土之真色,六君加木香、肉果;若作嘔不食,腹痛惡寒,乃脾血虛寒,六君加木香、薑、桂。
若瀉在五更,乃脾腎虛弱,五更服四神丸,日間服白朮散;如不應,或復作,用八味丸,補命門火以生脾土為善。
《大全》曰:若因風冷,水穀不化,下如豆汁,胃風湯;寒冷臍下陰冷,洞泄,理中湯、治中湯;伏暑煩渴瀉水,四苓散;傷濕泄瀉,小便自利,不換金正氣散、胃苓湯。
慎齋曰:妊娠泄瀉,必原其由,大抵不外脾腎二臟,虛者居多。夫血統於脾,血壅胎元則脾陰虛而食不運化,水穀難消而作瀉,胎繫於腎,腎氣弱,命門火衰,胎竊其氣以擁護,而腎間之陽不能上蒸脾土則為瀉,此妊娠泄瀉之由也。雖其間不無風寒暑濕之外感;飲食生冷之內傷,而屬於脾腎有虧者,其本也。
《大全》因外感立方。薛氏主內虛立法,分配某證用某藥,此膠柱鼓瑟,即定後人耳目,不能無議也。
白話文:
薛立齋說:懷孕期間的腹瀉,大多是因為脾臟虛弱無法正常運作,這種情況下,我們通常會使用六君子湯作為主要治療。如果米飯導致的消化不良,我們會加入穀芽;如果是麵食導致的問題,則會加入麥芽;若是肉類食物引起的,會加入山楂來幫助消化。
如果同時出現寒熱交錯及嘔吐的情況,這可能是肝臟功能過度壓迫到脾臟,這種情況下,我們會在六君子湯中加入柴胡和生薑;若是伴有嘔吐、腹痛、手腳冰冷的症狀,這可能是體內寒氣過重,影響到脾胃功能,會在六君子湯中加入薑和肉桂;如果這種方法效果不佳,可能會改用錢氏益黃散。
如果氣血下降,出現發熱和口渴的症狀,會使用補中湯;若是腹瀉物呈黃色,這是脾胃功能失調的表現,會在六君子湯中加入木香和肉果;如果出現噁心不想吃東西、腹痛和怕冷的情況,這可能是脾臟血液不足且寒冷,會在六君子湯中加入木香、薑和肉桂。
如果在凌晨時分發生腹瀉,這可能是脾腎虛弱,這種情況下,我們會在凌晨服用四神丸,白天服用白朮散;如果效果不佳或者再次發生,可能會使用八味丸,補充腎臟的活力,進而促進脾胃功能。
《大全》指出:如果是由風寒引發,食物無法消化,排泄物像豆漿一樣,會使用胃風湯;如果天氣寒冷,肚臍下方感覺冰涼,且腹瀉嚴重,會使用理中湯或治中湯;如果是暑熱導致的口渴和腹瀉,會使用四苓散;如果腹瀉是因濕氣引起,且小便順暢,會使用不換金正氣散或胃苓湯。
慎齋認為:懷孕期間的腹瀉,一定要找出根本原因,基本上都是脾臟和腎臟的問題,且大多數是因為虛弱。血液是由脾臟管理,如果血液堆積在胎兒身上,脾臟陰虛,食物就無法正常消化,水穀難以吸收,就會引起腹瀉;胎兒依賴腎臟的氣力保護,如果腎臟氣力弱,命門火氣衰退,胎兒偷取了腎臟的氣力,腎臟的陽氣就無法上升到脾臟,也會導致腹瀉,這就是懷孕期間腹瀉的原因。雖然其中也可能存在外感風寒暑濕,或是內傷飲食生冷的情況,但歸根結底,大多數都是因為脾臟和腎臟的功能損耗。
《大全》根據外感原因開出方子。薛氏則是從內部虛弱的角度出發,針對不同的症狀使用不同的藥物,這種固定模式的治療方式,可能對後人造成一定的侷限性,不能說沒有爭議。
3. 中惡(俗名絞腸痧即此)
《大全》云:妊娠忽然心腹刺痛,悶絕欲死者,謂之中惡,蓋邪惡之氣,中於胎而傷人也。所以然者,血氣不和,精神衰弱,邪毒之氣得以中之,妊娠病此,多致胎損。薛氏曰:當調補正氣為善,一味金銀藤煎湯飲之。
白話文:
根據《大全》所述,如果懷孕期間突然出現心臟和腹部劇烈疼痛,甚至有瀕死感,這種情況被稱作「中惡」,這主要是因為邪惡的氣息影響了胎兒,從而對人體造成傷害。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體內的血液循環和氣息運行不順暢,加上精神狀態不佳,身體虛弱,使得邪惡的氣息有機可乘。懷孕期間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往往會導致胎兒受損。
名醫薛氏表示,應當通過調理和補充正氣來改善這種情況,他建議用金銀藤煮水飲用,可以達到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