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詳

《資生集》~ 卷六 (9)

回本書目錄

卷六 (9)

1. 產後血崩屬酸鹹不節以傷營衛

陳良甫曰:產後傷耗經脈,未得平復,勞役損動,致血暴崩。或因酸鹹不節,以傷營衛,亦變崩中。

2. 產後血崩屬臟氣不平

陳無擇曰:血崩不是輕病。況產後有此,是謂重傷。恐不止鹹酸不節所致。多因驚憂恚怒,臟氣不平,或產後服斷血藥早,致惡血不消,鬱滿作堅,亦或崩中。固經丸自難責效,不若大料煮芎藭湯加芍藥隨證治之。

3. 產後血崩分證用藥

薛立齋曰:前證屬血滯,小腹脹滿,用失笑散;肝火血妄行,加味逍遙散;脾郁不統血,加味歸脾湯;脾虛不攝血,補中湯;厚味積熱傷血,清胃散槐花;風熱相搏傷血,四君子加防風枳殼

慎齋按:已上四條,序產後有血崩之證也。產後已亡血,而又有崩證,似非輕病,多屬陰虛氣脫所致。稽中主於勞役驚怒,是本內傷七情為病。若良甫以酸鹹不節,無擇以血藥斷早,均非病機之要。予謂產後下多亡陰,須用仲景法。血脫益氣,純用血藥無濟也。觀薛氏醫案,有婦人血崩如湧,以六君子加黑姜而愈,得其旨矣。

4. 產後便秘屬亡津液胃燥

《金匱要略》曰:新產婦人有三病。三者,大便難,何謂也?而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難。

5. 產後便難屬內亡津液

《聖濟總錄》曰: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產後津液減耗,胃中枯燥,潤養不足,糟粕壅滯,故令大便難,或致不通。蓋新產之人喜病者,由去血過多,內亡津液故也。

6. 產後便秘屬血虛火燥

薛立齋曰:產後大便不通,因去血過多,大腸乾涸,或血虛火燥,不可計日期,飲食數多。用藥通潤之,必待脹滿。覺脹自欲去不能去,乃結在直腸,宜溫膽導之。若服苦寒藥通之,反傷中焦元氣,或逾難通,或通而瀉不止,必成敗證。若血虛火燥,加味逍遙散;氣血俱虛,八珍湯。慎不可用麻仁、杏仁枳殼之類。

7. 產後便秘屬津液不足不可服寒藥

郭稽中曰:產後大便秘澀者何?答曰:產後水血俱下,腸胃虛竭,津液不足,是以大便秘澀不通。若過五六日悶脹者,此燥屎在臟腑,乾澀未能出耳。宜麻仁丸以潤之。若誤以為有熱,投寒藥,則陽消陰長,變證百出矣。

8. 產後秘結屬血少腸燥不可用峻利藥

單養賢曰:產後大便日久不通,因血少腸燥故也。宜多服生化湯,則血旺氣順,傳化如常,自無燥澀之意。切不可用硝、黃峻利之劑,以亡陰血,致中氣虛而便秘愈甚,遂成脹滿者有之。

9. 產後便秘戒輕用大黃

陳無擇曰:產後不得利,利者百無一生。去血過多,臟燥大便秘澀。固當滑之,大黃似難輕用,惟蔥涎調臘茶為丸,復以臘茶下之。

慎齋按:已上六條,序產後有大便秘結之證也。產後水血俱下,則大腸燥澀,便秘不通。《金匱》、《聖濟》均主津液內亡。立齋主血虛火燥,自是元氣內乏受病,故戒不可以苦寒峻利,再傷氣血,漸致不救也。

10. 產後小便不通屬內積冷氣

《產乳集》曰:產後小便不通,腹脹如鼓,悶亂不醒,蓋緣未產前內積冷氣,遂致產時尿胞運動。用鹽於臍中填平,用蔥白搗一指厚,安鹽上,以艾炷餅上灸之,覺熱氣入腹內,即時便通,神驗。

11. 產後淋屬熱客胞中

《大全》曰:產後諸淋,因產後有熱氣客脬中。內虛則頻數,熱則小便澀痛,故謂之淋。

12. 產後淋屬熱邪搏血滲入胞中

《大全》曰:有因產損,氣虛挾熱,熱邪搏血,流滲胞中,血流小便而出,則為血淋。

13. 產後淋治法宜量虛實

陳無擇曰:治諸產前後淋,其法不同。產前當安胎,產後當去血。如冷、熱、膏、石、氣淋等,為治則一,但量虛實用之。瞿麥蒲黃是產後要藥,惟當尋究所因,則不失機要矣。

慎齋按:已上四條,序產後有小便不通、淋秘之證也。《三因》云:產前當安胎,產後當去血,此二語為吃緊。如產前淋,或由氣虛不化,當用參、耆補氣安胎,不可過服滲利。產後淋,或由汙血阻滯,當以瞿麥、蒲黃為要藥。若血虛熱鬱,當用六味丸、逍遙散補陰養血,滋其化源,佐以導血藥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