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生集》~ 卷六 (5)
卷六 (5)
1. 產後瘛瘲屬陰虛火熾筋無所養
薛立齋曰:瘛者,筋脈拘急也;瘲者,筋脈弛縱也。《經》云:肝主筋藏血。肝氣為陽為火,肝血為陰為水。產後陰血去多,陽火熾盛,筋失其養而然。治法以四物湯加丹皮、鉤藤以生陰血,則陽火退而諸證愈;不應,用四君子芎、歸、丹皮、鉤藤補脾土。蓋血在於至陰,至陰者,脾土也。
此證若肢體惡寒,脈微細者,此為真狀;若脈浮大,發熱煩渴,此為假象,惟當固本為善;若無力抽搐,戴眼反折,汗出如珠者,不治。
白話文:
薛立齋說:「瘛」是指筋脈收縮緊張;「瘲」是指筋脈鬆弛。根據醫經記載,肝臟主管筋絡且儲藏血液。肝氣屬於陽性,像火一樣;肝血屬於陰性,像水一樣。產後女性因為失血過多,導致肝火旺盛,筋脈失去足夠的滋養,因而產生這類症狀。
治療方法是使用四物湯,再加入牡丹皮和鉤藤來滋養血液,這樣一來,肝火就會消退,各種症狀也會跟著好轉;如果這種療法沒有反應,可以改用四君子湯,加上川芎、當歸、牡丹皮和鉤藤來補充脾臟功能。因為血液由脾臟生成,脾臟是身體中陰性能量的源頭。
如果病人四肢感覺寒冷,脈搏微弱細小,這是病情真實反映;但如果脈搏跳得很快且強烈,同時有發燒、煩躁、口渴等症狀,這其實是假象,應當注重固本培元;如果病人全身無力,抽搐不止,眼睛向上翻,身體僵硬,汗水如珠般滴下,這種情況就無法治療了。
2. 產後拘攣屬氣血不足
《大全》曰:產後中風,筋脈四肢攣急者,氣血不足,臟腑俱虛,月內未滿,起早勞動,動傷臟腑,虛損未復,為氣所乘。風邪冷氣,客於皮膚經絡,令人頑痹不仁,羸乏少氣。風氣入於經脈,挾寒則攣急也。
白話文:
【在產後出現抽筋是因為氣血不足】
《大全》提到:產婦在生產後如果受到風寒,出現四肢肌肉緊繃、抽筋的情況,這主要是因為產後氣血供應不足,各個臟腑功能都比較虛弱。若在產後一個月內過早地勞動,會傷害到臟腑,導致身體虛弱未能恢復,容易被外來的氣影響。風邪和冷空氣侵入皮膚和經絡中,讓人感覺麻木無力,疲倦且呼吸短促。當風氣進入經脈,再夾帶著寒冷,就會導致肌肉緊繃和抽筋的症狀。
3. 產後拘攣屬肝經風熱血燥
薛立齋曰:肝屬木主筋。若肝經風熱血燥,用加味逍遙散;不應,六味丸以補腎水。《經》云:風客淫氣,精乃亡,邪傷肝也。
慎齋按:已上五條,序產後有口噤、角弓、瘛瘲、拘攣諸證也。諸證為中風內見證,雖有口噤、角弓異名,總以產後氣血大虛所致。故一切風藥,概不可用,惟遵丹溪、立齋之論治,為產後中風病之要道也。
白話文:
薛立齋說:肝臟在人體中像木一樣,主要掌管筋絡。如果肝臟因風熱導致血液乾燥,可使用加味逍遙散來治療;如果效果不佳,則改用六味丸來滋補腎臟的水分。根據醫典記載:風邪侵入身體,會使精氣流失,這是因為邪氣傷害了肝臟。
慎齋補充說明:以上所列的五個案例,描述的是產婦可能出現的口緊閉、角弓反張、抽搐和拘攣等症狀。這些症狀都是產後中風的內在表現,儘管口緊閉和角弓反張的名稱不同,但總體來說,都是由於產後氣血大量虧損所導致的。因此,所有風寒類的藥物都不適用,唯有遵循丹溪和立齋的理論和方法來治療,纔是處理產後中風病的重要途徑。
4. 產後不語屬敗血入心
郭稽中曰:產後不語者何?答曰:人心有七孔三毛。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外應於舌。舌者,聲之機。產後虛弱,多至敗血停蓄,上下干心,心竅閉塞,神志不能明瞭;又心氣通於舌,心氣閉則舌強不語。但服七珍散。
白話文:
郭稽中說:為什麼產後會出現不能說話的情況呢?他回答說:人的心臟有七個孔和三根細毛。心臟是身體的主宰,是精神智慧的來源,它與外部的舌頭相呼應。舌頭是發聲的關鍵部位。產後身體通常處於虛弱狀態,很容易導致舊血瘀積在體內,這些瘀血影響到心臟的正常運作,使得心臟的通道被堵塞,從而使精神意識無法清晰。另外,心臟的功能與舌頭相關聯,當心臟功能受阻時,就會導致舌頭僵硬,無法正常說話。對於這種情況,可以服用七珍散來治療。
5. 產後不語屬胃濕熱痰迷心
武叔卿曰:產後不語,有臨產服藥與湯過多,胃濕使然;又有熱痰迷於心不語。導痰湯。
白話文:
武叔卿說:產婦在產後無法說話,有可能是因為生產時服用過多的藥物或湯水,導致胃部濕氣過重所引起;另外也可能是因為體內熱痰阻塞心竅,使人無法說話。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導痰湯來治療。
6. 產後不語屬熱血熱痰迷塞心竅
方約之曰:產後不語,有熱血迷塞心竅者,有熱痰迷塞心竅者。前方七珍散治熱血,孤鳳散治熱痰。肥人多是熱痰,瘦人多是熱血。
白話文:
方約之說:產婦在生產後無法說話,可能是因為熱血或熱痰阻塞了心臟的功能。之前提過的七珍散是用來治療因熱血導致的問題,而孤鳳散則是針對熱痰所引起的狀況。通常體型較豐腴的人多會有熱痰的問題,而體型較瘦削的人則多會遇到熱血的狀況。
7. 產後不語分證用藥
薛立齋曰:《經》云:大腸之脈,散舌下。又云:脾之脈,是動病,舌本強,不能言。又云:腎之別脈,上入於心,系舌本,虛則不能言。前證屬心腎氣虛,用七珍散;腎虛風熱,地黃飲;大腸風熱,加味逍遙散加防風、白芷;脾經風熱,秦艽升麻湯;肝經風熱,柴胡清肝散加防風、白芷;脾氣鬱結,加味歸脾湯加升麻;肝木太過,小柴胡加鉤藤;脾受木侮,加白芷、升麻、鉤藤;肝脾血虛,佛手散;脾氣虛,四君子湯;氣血俱虛,八珍湯,不應,獨參湯加附子,補其氣而生血,若竟用血藥,則誤矣。
慎齋按:已上四條,序產後有不語之證也。產後不語,稽中主於敗血迷心,《濟陰》主於胃濕熱痰,此皆論病之屬有餘也。產後去血過多,陰火上乘,鬱冒心神為不語。此證之屬虛者為多,而敗血熱痰亦間有之,至論胃濕使然,則迂矣。若立齋又兼肝脾風熱用藥,多以防、芷、升、柴為發散,似未切中病機也。
白話文:
薛立齋說:根據醫經記載,大腸的脈絡,散佈在舌下。又說:脾臟的脈絡,若是出了問題,會導致舌根僵硬,無法說話。再說:腎臟的分支脈絡,向上進入心臟,連接舌根,如果虛弱,也會讓人無法說話。產後無法說話的情況,多屬心腎氣虛,應使用七珍散;若因腎虛和風熱引起,則適用地黃飲;大腸風熱導致的,可以使用加味逍遙散,並加入防風、白芷;脾臟風熱導致的,則用秦艽升麻湯;肝臟風熱導致的,可用柴胡清肝散,再加入防風、白芷;脾氣鬱結的,可使用加味歸脾湯,再加入升麻;肝氣太旺的,用小柴胡湯,加入鉤藤;脾臟被肝氣所克的,加入白芷、升麻、鉤藤;肝脾血虛的,用佛手散;脾氣虛的,用四君子湯;氣血兩虛的,用八珍湯,若無效,改用獨參湯,再加入附子,補氣以生血,如果一味使用活血藥物,那可是大錯特錯。
慎齋按:以上四條,都在討論產後無法說話的情況。產後無法說話,從中醫角度來看,主要認為是敗血迷心所致,《濟陰》一書則認為是由胃濕熱痰引起,這些都把病因歸咎於體內實熱。實際上,產後失血過多,導致陰火上升,壓抑心神,也會造成無法說話。這種情況多數屬於虛弱,但也有敗血和熱痰的情況。至於胃濕導致的說法,就顯得有些牽強。而薛立齋在治療肝脾風熱時,多使用防風、白芷、升麻、柴胡等藥物來發汗解表,似乎未能精準掌握病情。
8. 產後驚悸屬心氣虛風邪搏心
《大全》曰:產後臟虛,心神驚悸者,體虛心氣不足,心經為風邪所乘,或恐懼憂迫,令心氣受於風邪,邪搏於心,則驚不自安。驚不已,則悸動不定,其狀目睛不轉,不能動。診其脈,動而弱者,驚悸也。
白話文:
《大全》一書中提到:產後因為身體虛弱,出現心神不安、驚悸的狀況,這主要是因為體質虛弱導致心臟功能不足,心臟受到風邪的影響。可能由於過度恐懼或是精神壓力,使得風邪有機會影響到心臟,當風邪與心臟相鬥,就會讓人感到驚慌不安。
如果驚慌的狀況持續無法停止,那麼心跳就會變得不穩定,其表現可能是眼睛凝視,無法移開。在診斷上,如果脈象呈現出弱且不穩定的狀態,就可能是因為驚悸。
換句話說,產婦在產後因身體虛弱,心臟功能不佳,若再遭受風邪侵擾或精神壓力,可能會產生驚悸的症狀,這種情況會讓人心跳不穩,甚至出現眼神呆滯,無法移開的情況。
9. 產後驚悸屬於心血虛
薛立齋曰:人所主者心,心所主者血。心血一虛,神氣不守,驚悸所由來也。當補血氣為主。
白話文:
薛立齋說:人最主要的器官是心臟,而心臟最主要的是血液。一旦心血虛弱,神氣就無法固守,這就是產生驚悸的原因。因此,應以補充血氣為主要治療方向。
在產後出現的驚悸,這是因為生產時失血過多導致的心血虛弱。應注重補充血氣,以緩解驚悸的症狀。
10. 產後恍惚屬營衛不足風邪所乘
《大全》曰:產後中風恍惚者,由心主血,血氣通於營衛臟腑,遍循經絡,產則血氣俱傷,五臟俱虛,營衛不足,即為風邪所乘,令心神恍惚不定。
白話文:
《大全》這本書裡面說:產後如果出現恍惚、像是被風邪影響的症狀,主要是因為心臟主管血液的運行。血液和氣一起通行在身體的營衛系統和臟腑之間,遍及全身的經絡。生產的時候,血氣和五臟都會受到損傷,造成營衛機能下降。當營衛不足時,風邪就會有機會入侵,讓心神變得恍惚不定。
11. 產後恍惚不可作風治
薛立齋曰:產後恍惚證,當大補氣血為主,佐後方為善。蓋風為虛極之假象,固其本元,諸病自退。若專治其風,則速危矣。
慎齋按:已上四條,序產後有驚悸恍惚之證也。《濟陰綱目》云:不語至驚悸恍惚諸證,有謂氣虛血虛;有謂敗血入心;有謂風邪所乘,一皆名為心風。然此風從何來?當從何治?前人亦未之悉,但言治痰治風,丹溪、立齋則以大補氣血為主,各有所見,在臨證酌用之。愚謂產後不語一證,有敗血,有濕,有熱痰,有風熱,一主實邪外感為病,而不及於虛,此亦前人立論之失。若驚悸恍惚,自是血虛,心氣不足所致。
《大全》必言風邪搏心,致有斯證,其言甚戾。立齋以為,但固本源,毋專治風,有功來學不小。
白話文:
薛立齋說:產後出現恍惚的症狀,應當主要以大補氣血為治療原則,並輔以後方治療為佳。因為風象乃是氣血極度虛弱時的假象,只要固守根本,增強元氣,那麼各種病症自然會消退。如果專門去治療風象,病情反而會迅速惡化,變得危險。
慎齋按:以上四條,講述的是產後出現驚悸和恍惚等症狀的情況。《濟陰綱目》提到:不說話到驚悸恍惚這些症狀,有人認為是氣血兩虛;有人認為是敗血進入心臟;有人認為是風邪入侵,統統被稱為心風。然而,這風象究竟是從何而來?又該如何治療?前人並沒有詳細說明,只是提到了治療痰和風的方法。丹溪和立齋則認為,應該以大補氣血為主要治療手段,他們各自有自己的見解,臨牀上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使用。我認為產後不說話這一症狀,可能是敗血、濕氣、熱痰或風熱造成的,主要由實邪外感引起,而並非氣血虛弱所致,這是前人的觀點有所缺失。至於驚悸和恍惚,確實是由血虛和心氣不足所導致的。
《大全》堅持認為,風邪侵襲心臟,才會導致這樣的症狀,這種說法顯得有些過於偏頗。立齋認為,只要固守根本,不要專門去治療風象,對於學習醫學的人來說,這樣的見解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