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生集》~ 卷三 (5)
卷三 (5)
1. 腹痛(胎痛)
《大全》曰:妊娠脘腹痛,或宿有痰飲,或新觸風寒,皆因臟虛而致。邪正相擊而並於氣,隨氣上衝則心痛,下攻則腹痛,痛甚必致害胎,甚則傷墮。
醫官王師復治蔡元度寵人妊娠胸腹間氣刺滿痛,或腸鳴嘔逆,此由忿怒憂思過度,飲食失節所致,香莪丸淡鹽湯下三服瘥。(憂思過度,則木鬱,飲食失節,則土虛,木邪乘土,氣鬱化火,火載胎上,榮衛不通致心腹滿痛腸鳴嘔逆,香莪丸肝脾並治,鹽湯下,所以制火下行也。)
慎齋曰:以上序腹痛,有風寒客邪痰飲七情為有餘。
《金匱》曰:假令妊娠腹中痛、為胞阻,膠艾湯主之。
薛立齋曰:胎或作脹,或腹作痛,此是脾胃氣虛,不能承載,用安胎飲,加升麻白朮,不應,用補中湯。
《金匱》曰:婦人懷胎,腹中㽲痛,當歸芍藥散主之;又婦人腹中痛,小建中湯主之。
劉宗厚曰:潔古地黃當歸湯,治婦人有孕胎痛。胎痛者,丹溪以血虛治之,故四物去川芎,倍加熟地,此心法也。
薛立齋曰:妊娠腹中,不時作痛,或小腹重墜,名脹痛,用內補丸。不應,加參、朮、陳皮,或因脾氣虛,四君加歸、地。
慎齋曰:以上序胎前腹痛,有氣阻、氣虛、血虛,為不足病也。胎前有脾胃氣虛而腹痛者,用補氣調氣之法;有陰虧血虛而腹痛者,用補血溫經之法,與前條外因證迥別,臨證審之。
薛立齋曰:頓僕胎動,腹痛下血,膠艾湯;未應,八珍湯加膠、艾。若胎傷,用佛手散;未應,八珍湯下知母丸。
王叔和曰:婦人有胎腹痛,令人摸之,如覆杯者男,如肘脛參差起者女也。冷者為死,溫者為生。
慎齋曰:以上序胎前腹痛,有頓僕傷胎,胎動不安,此不內外因。一辨用藥之法,一辨生死之法。
白話文:
【腹痛(胎痛)】
《大全》指出:在懷孕期間出現腹部疼痛,可能是原本體內就有痰飲,或是新近受了風寒所導致,這些都因爲臟腑虛弱引起。正氣與邪氣互相撞擊,隨氣上衝就會引發心痛,向下攻擊則導致腹痛,疼痛嚴重時會傷害到胎兒,甚至造成流產。
醫官王師復曾治療過蔡元度的寵妾,她懷孕期間胸部及腹部間斷性感到刺痛且脹滿,有時腸鳴嘔吐,這都是因爲過度憤怒憂鬱、飲食不規律造成的,服用香莪丸配合淡鹽湯,連服三次後病情改善。(過度憂思會使肝氣鬱結,飲食不規律使脾胃虛弱,肝氣乘虛而入,氣鬱化火,火氣上行影響胎氣,氣血不通導致心腹滿痛、腸鳴嘔吐,香莪丸同時調理肝脾,配以鹽湯送服,可以壓制火氣下行。)
慎齋說:上述的腹痛,有因風寒外邪、痰飲及情緒問題造成的多餘病症。
《金匱》提到:假如懷孕期間腹部疼痛,這是胞宮受阻,應使用膠艾湯進行治療。
薛立齋說:胎兒可能造成腹部膨脹,或者腹部疼痛,這通常是因爲脾胃之氣虛弱,無法承受胎兒重量,應使用安胎飲,加入升麻、白朮,如果效果不佳,則使用補中湯。
《金匱》提到:婦女懷孕時,腹部劇痛,應使用當歸芍藥散進行治療;另外,婦女腹部疼痛,可用小建中湯進行治療。
劉宗厚說:潔古地黃當歸湯,用於治療孕婦胎痛。對於胎痛,丹溪認爲是因爲血虛所致,因此在四物湯中去掉川芎,加倍加入熟地,這就是治療方法。
薛立齋說:懷孕期間腹部不定時疼痛,或小腹有墜重感,稱爲脹痛,應使用內補丸。如果效果不佳,可加入人參、白朮、陳皮,或因脾氣虛弱,可在四君子湯中加入當歸、熟地。
慎齋說:上述的胎前腹痛,有氣阻、氣虛、血虛等情況,這些都是不足病症。對於因脾胃氣虛而腹痛的孕婦,應用補氣調氣的方法;對於因陰虧血虛而腹痛的孕婦,應用補血溫經的方法,這與前面提及的外因證狀完全不同,臨牀上需仔細鑑別。
薛立齋說:突然跌倒導致胎動不安,腹部疼痛出血,應使用膠艾湯;如果效果不佳,改用八珍湯加膠、艾。若胎兒受損,使用佛手散;如果效果不佳,用八珍湯配合知母丸。
王叔和說:婦人懷孕期間腹部疼痛,讓人觸摸,如杯底形狀爲男孩,如肘膝參差不齊爲女孩。腹部冰冷表示胎兒已死,腹部溫暖表示胎兒還活着。
慎齋說:上述的胎前腹痛,有因突然跌倒傷胎,胎動不安的情況,這不屬於內外因。一種是辨別用藥的方法,另一種是辨別胎兒生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