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生集》~ 卷三 (1)
卷三 (1)
1. 卷三
2. 胎前門上
3. 惡阻
(惡阻生於二月時,心煩悶亂食難施,胚胎經隧多壅塞,濁氣攻衝運化遲,氣鬱停痰兼胃實,虛寒肝火併憂思,大都止嘔調脾胃,順氣和中最得宜。)
《金匱》曰:婦人得平脈,不能食,名妊娠,子法六十日。當有此證。設醫者治逆,加吐下則絕之。(絕,止也,言止藥也,令自愈也。)
巢元方曰:妊娠惡阻,由經血既閉,水潰於臟,臟氣不宜通,故心煩,慣悶,氣逆而嘔吐也。但脈理和平為有孕。
陳良甫曰:惡阻產寶謂之子病,由胃氣怯弱,中脘停痰,脈息和順,但體重頭眩擇食。惟嗜酸,甚者寒熱脘悶。半夏茯苓丸主之。
(眉批:戴復庵曰:惡阻者,孕婦噁心,阻其飲食是也。胎前惡阻,見食嘔吐,喜酸物,多臥少起,俗名病兒。蓋其八宿有痰飲,血壅遏而不行,故飲隨氣上,停滯肝經,肝之味酸,則必喜啖酸物,金剋木,以辛勝之,小半夏湯,或二陳湯。)
羅太無曰:孕婦三月,嘔吐痰並飲食,每寅卯時,覺少腹有氣上衝,然後膈滿而吐。此肝脈挾衝脈之火上衝也。(用沉香磨水化抱龍丸一服,膈寬吐止。)
(眉批:少腹平明氣上衝,因而鬱塞滿胸中。厥陰相火衝於胃,茹桔、蘆根用總同,太無用沉香化抱龍丸,不如此方妥。)
孫思邈曰:婦人血氣不足,腎氣又弱,或當風飲冷太過,心下有痰水者,欲有胎而喜病阻,其人月水雖止。顏色肌膚如常。但苦沉重憒悶,不欲飲食,又不知患之所在。其脈順時和平,則是欲有娠也。宜半夏茯苓湯。(數劑後,服茯苓丸。消除痰水,便欲是也。)
《金匱》曰:妊娠吐嘔不止,乾薑人參半夏丸主之。(徐忠可曰:諸嘔吐酸,皆屬於火,此言暫作嘔吐也。若嘔吐不止,則寒而吐不止則虛矣。故以半夏治嘔,乾薑治寒,人參補虛,而以生薑和半夏,以下其所逆之氣。)
(眉批:胃虛令人常吐食,胃冷無緣納水漿,二者必然脈遲細,人參、半夏與乾薑。)
朱丹溪曰:凡孕二三月間,嘔逆不食,或心煩悶,此氣血積聚,以養胎元精血,內郁穢腐之氣上攻於胃,是以嘔逆不能食,用參桔飲。又妊兩月,嘔吐眩暈,脈左弦而弱,此惡阻。因怒氣所激,肝氣傷挾胎氣上逆,參、術補之,大非所宜,以茯苓半夏湯,下抑青丸。
(眉批:氣血成胎二月間,中焦壅塞不能還。必然穢濁攻於胃,水穀如何得下關,用蘆根湯,其方蘆根、橘皮、生薑、大腹皮、枇杷葉也。)
婁全善曰:《大全》方謂半夏動胎不用,以胎初結,慮其辛燥易散也,今觀仲景用人參半夏乾薑丸,羅謙甫用半夏茯苓湯,朱丹溪用二陳加減,並治胎前惡阻。予亦用之,未嘗動胎。《經》云:有故無殞也。
(眉批:王子亨白朮散,局方人參丁香散,揚振人參桔皮湯,齊士明醒脾飲,不用半夏不效。)
白話文:
孕婦在懷孕二月左右開始出現的「害喜」現象,會感到心煩意亂、食慾不振。這是因為胎兒開始發育,導致體內經絡通道阻塞,濁氣上湧,影響氣血的正常運行,使得腸胃功能變慢。這種情況可能伴隨氣滯、痰阻、胃脹等問題,也可能與虛寒體質、肝火旺盛或憂思過度有關。
治療這種害喜現象,主要目標是止嘔、調理脾胃、順暢氣機,讓身體恢復平衡。
《金匱要略》提到,婦女若脈象平和但食慾不振,就是懷孕的徵兆,大約在懷孕兩個月時會出現這種情況。如果醫生誤判,用催吐或瀉下的方式治療,反而會使情況惡化,應該讓身體自然恢復。
巢元方認為,害喜是因為懷孕後經血停止,體內水分無法正常代謝,導致臟腑功能失調,引起心煩、胸悶、氣逆嘔吐。但只要脈象平和,就代表是懷孕。
陳良甫則認為,害喜是胎兒的「疾病」,是因為胃氣虛弱、中焦有痰。雖然脈象平和,但會感到身體沉重、頭暈、挑食,特別喜歡酸味。嚴重時甚至會出現忽冷忽熱、胸悶等症狀。可以用半夏茯苓丸來治療。
戴復庵認為,害喜就是孕婦噁心,影響食慾。懷孕初期出現害喜、食慾不振、喜歡酸味、多睡少動等現象,民間稱之為「病兒」。這可能是因為體內有痰飲,導致血液運行不暢,造成飲水隨氣上逆,停留在肝經。因為肝的五味屬酸,所以會特別想吃酸味食物。可以用辛味的藥材來剋制肝木,例如小半夏湯或二陳湯。
羅太無認為,懷孕三個月時,孕婦會嘔吐痰液和食物,特別是在清晨時,會感覺腹部有氣上衝,然後胸膈脹滿而吐。這是因為肝脈夾帶著衝脈的火氣上衝所導致。可以用沉香磨水沖服抱龍丸來治療,可以舒緩胸膈、止吐。
孫思邈認為,婦女氣血不足、腎氣虛弱,或因受寒、飲食不當,導致心下有痰濕,在懷孕初期容易出現害喜。雖然月經停止,外觀如常,但會感到身體沉重、昏沉、不想進食,卻又不知道哪裡不舒服。只要脈象平和,就代表是懷孕。可以用半夏茯苓湯來治療,數次服用後再用茯苓丸,可以消除痰濕,增進食慾。
《金匱要略》記載,妊娠期間嘔吐不止,可以用乾薑人參半夏丸來治療。徐忠可認為,各種嘔吐酸水的情況都屬於火,這裡說的是暫時性的嘔吐。如果嘔吐不止,就是因為虛寒導致的,需要用半夏止嘔,乾薑散寒,人參補虛,並用生薑來調和半夏,使逆氣下降。
朱丹溪認為,懷孕兩三個月時,如果出現嘔吐、食慾不振、心煩等症狀,是因為氣血積聚,用來滋養胎兒。體內穢濁之氣上攻胃部,導致嘔吐、食慾不振。可以用參桔飲來治療。如果懷孕兩個月,出現嘔吐、眩暈、脈象左邊弦弱等害喜症狀,是因為動怒導致肝氣受損,挾帶著胎氣上逆。用人參、白朮來補氣並非適宜,應該用茯苓半夏湯來降逆,並配合青丸來疏肝。
婁全善認為,《大全》中提到半夏會動胎氣,因此不宜使用。但觀察仲景用人參半夏乾薑丸,羅謙甫用半夏茯苓湯,朱丹溪用二陳加減,都用於治療孕期害喜,自己也曾使用,並未發生動胎的情況。《經》說:「有原因的用藥,不會有壞處。」
有些醫生認為,用白朮散、人參丁香散、人參桔皮湯、醒脾飲等藥方來治療害喜,效果不佳。不用半夏就無法達到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