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生集》~ 卷五 (6)
卷五 (6)
1. 產後攻補二法辨疑論
葉以潛曰:或問產後氣血大虛,縱有雜證以末治,又謂產後須以去惡露為主,二說孰是?不知古人之言,各有攸當。假如產後去血過多,有血暈之狀,脈必弦浮大散,乃陰血既亡,陽無所依,宜大劑芎、歸,加熟附、乾薑,頓服補虛,或有滯血作痛,兼用行血藥,此大補為本,他證為末也。
若產後三四日,余瘀卒止,腰腹疼痛,漸生潮熱咳嗽,脈洪實而數,乃是敗血停積,上衝心肺,惡露與血相搏,留結不行,非用行血破氣以消瘀,何以得安?若徒知當補不當瀉,病必益劇。故產後雖為不足,亦有餘之證,不當泥產後無熱,胎前無虛之說。
如胎前惡阻,少食,腹脹,二便清滑,經水時下,胎動不安,不用溫補,何以了病?非胎前亦有虛乎?如產後傷寒熱病,煩渴,秘結,不用苦寒,何以解利?非產後亦有熱乎?今人但見產後六脈浮洪弦緊,便說有熱,不知產後脈與別病脈不同。產後洪大,是氣血耗散,內無存畜,故顯是脈,如用涼劑,殺人反掌,不可不知也。
慎齋按:已上二條,序產後辨攻補之法也。產後用藥,攻補最難調劑。虛則補,實則攻,其定法也。惟虛證而兼實邪,在產後見之者甚多。丹溪之論,專為世醫不顧產後大虛,惟務攻邪者立誡也。豈知守丹溪之法,亦不無峻補之患。此虞天民、葉以潛兩論,所宜急玩也。
白話文:
葉以潛說道:有人問我,產後由於大量失血,身體氣血非常虛弱,如果這時候出現一些其他的症狀,我們該先處理這些次要的症狀呢?還是應該以清除產後的惡露為主要目標?這兩種觀點哪個更對呢?
其實,古人的言論都有其適用的情況。例如,如果產婦產後失血過多,出現血暈的症狀,脈象可能呈現出弦浮大散的特徵,這代表陰血已經大量流失,導致體內的陽氣沒有依附,這種情況下,應使用大量的芎、歸,再加入熟附和乾薑,一次性服用來補充體力。如果同時有滯血造成的疼痛,還需要配合使用行血藥物,這就是以大補為根本,其他症狀為次要的原則。
然而,如果產後三、四天,殘餘的瘀血突然停止排出,腰腹部開始疼痛,並且逐漸出現潮熱和咳嗽,脈象變得洪實且頻率加快,這表示體內有未排除的敗血停滯,向上衝擊心肺,惡露和血液相搏鬥,無法順利排出,這種情況下,如果不使用能行血破氣的藥物來消除瘀血,產婦如何能安穩?如果只是單純認為產後只能補不能瀉,病情只會更加嚴重。所以,雖然產後通常被視為氣血不足,但也有可能出現餘血過多的狀況,我們不能一概而論地認為產後不會發熱,懷孕期間不會氣血不足。
比如懷孕期間如果出現噁心嘔吐、食慾不振、腹部脹滿、大小便清稀、月經不規律、胎動不安等症狀,如果不用溫補的方式,怎麼可能治好病?這不就說明懷孕期間也會有氣血不足的問題嗎?同樣的,產後如果受到風寒,出現發熱、口渴、便祕等症狀,如果不使用苦寒的藥物,又如何能解決問題?這不就說明產後也可能出現發熱的問題嗎?
現在的人們,只要看到產婦的脈象浮洪弦緊,就說產婦有熱,卻不知道產後的脈象和其他疾病不同。產後的脈象洪大,代表氣血大量消耗,體內缺乏儲備,所以脈象才會如此。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使用涼性藥物,反而可能致命,這一點一定要知道。
慎齋補充:以上兩段,都是在講述產後如何區分補和攻的原則。產後用藥,如何平衡補和攻是最難調節的。虛則補,實則攻,這是常規的原則。但產後的虛證往往伴隨著實邪,這種情況非常普遍。丹溪的理論,主要是警告那些只顧著清除邪氣,而忽略產後氣血大虛的醫生。但要知道,如果過於遵守丹溪的原則,也可能出現過度補充的風險。虞天民和葉以潛的觀點,都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2. 產後誤藥成病論
單養賢曰:丹溪先生云:產後當大補氣血為主,雖有他證,以末治之。恐人用消耗之劑,以虛其虛也。予見世醫,但知傷食當消,氣滿當順,惡露當攻,不顧產虛,遽用消耗。不知產婦服消耗藥,胃氣反傷,滿悶益增,氣不能降。鬱積既久,遂成腫脹危證,誰之咎哉?予於傷食氣滿證,微加消導於補中湯內,則脾強而所傷食氣消散,助血行氣,氣行而惡露自行矣。
又於誤用消食耗氣下藥,以致絕穀日久者,先用人參湯送鍋焦粉,引開胃口,以救絕谷,然後漸加補脾藥,助以消導。又於誤用消耗等藥成脹滿者,仍用大補氣血之劑,不致夭枉。後之學者,須遵丹溪方案,毋私心自用,以夭人命也。
白話文:
單養賢說:丹溪先生提到,產後的女性應主要大補氣血,即使有其他的症狀,也應將這些視為次要來治療。這是因為怕人們使用會消耗身體的藥物,使得本已虛弱的身體更加虛弱。我見到許多醫生,只知道消化不良就該促進消化,氣滯就該順氣,惡露不盡就該攻逐,卻忽略了產後的虛弱,隨便使用消耗性的藥物。
他們不知道,產婦服用這種消耗性的藥物,反而會傷害胃氣,導致滿悶感更嚴重,氣無法下降。若這種鬱積的情況持續很久,就會形成危險的腫脹症狀,這該怪誰呢?對於消化不良和氣滯的症狀,我在補中湯裡稍微加入一些幫助消化的成分,這樣脾胃功能強健,消化不良和氣滯的問題就能解決,同時也能幫助血液循環,氣血運行順暢,惡露自然也就排出。
對於誤用消化、耗氣或攻下的藥物,導致長時間不能進食的人,我會先用參湯送服鍋焦粉,以打開胃口,救回已經斷糧的身體,然後再慢慢增加補脾的藥物,輔以消化的成分。對於誤用消耗性藥物導致脹滿的人,還是要用大補氣血的藥物,才能避免不幸的結果。未來的學者,必須遵循丹溪先生的處方,不要憑自己的想法擅自行動,以免害人性命。
3. 產後諸證不可誤治論
單養賢曰:凡病起於氣血之衰,脾胃之弱,至產後而虛又甚焉。故丹溪論產後,當大補,已盡醫產之旨。若能擴充用藥,治產可無過矣。產後氣血暴虛,諸證乘虛易襲。如有氣不行,毋專耗氣;有食不消,毋專消導;有熱,不可用芩、連;有寒,不可用桂、附。用寒涼,則血塊停滯;用辛熱,則新血崩流。
至若虛中外感,見三陽表證,似可汗也,在產後而用麻黃,慮有亡陽之誤;見三陰里證,似可下也,在產後而用承氣,恐致竭陰之患。耳聾、脅痛,乃腎虛惡露之停,休用柴胡;譫語、汗出,乃元弱似邪之證,毋加宣導。厥由陽氣之衰,雖分寒熱,非大補不能回陽而起弱。痙因陰血之損,毋論剛柔,非滋陰不能活絡而舒筋。
有如乍寒乍熱,發作有期,證類瘧疾,若以瘧論,病甚難痊。神不守舍,言語無倫,病似邪侵,如以邪論,危亡可待。去血多而大便燥結,蓯蓉加於生地,莫投潤下之湯。汗出多而小便短澀,六君倍用參、耆,更加生津之劑,人參生化湯頻灌,可救產後之虛危;長生活命丹屢用,能蘇絕谷之人。脫肛久瀉,多是血虛下陷,補中益氣正宜。
口噤筋攣,乃因血燥類風,加人參、生地為最。產戶入風而痛甚,服宜羌活養榮方;玉門傷冷而不閉,先須床免茱硫。因氣而滿悶中虛,生化湯加木香為佐;因食而噯酸惡食,六君子加神麯為良。蘇木、稜、蓬,大能破血,青皮穀食,最惡虛中,一切耗氣破血之劑,汗、吐、下之策,可施少壯之人,豈宜胎產之婦?大抵新產之婦,先問惡露何如。塊痛未除,不可遽加參、術。
腹疼若止,補中益氣無疑。至若汗出亡陽,氣虛喘促,頻用加參生化湯,固是從權;如因大熱陰虛,血崩厥暈,速煎生化原方,乃為救急。言雖未能盡證,大略如是而已。
慎齋按:已上二條,序產後用藥之失而有誤治之戒也。
白話文:
單養賢說道:疾病大多源自氣血衰弱和脾胃功能減退,產後這些問題會更嚴重。因此,丹溪在產後護理理論中強調大補,這已經涵蓋了產後護理的核心要點。如果能夠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擴展用藥知識,那麼產後護理就能避免許多常見錯誤。
產後由於氣血突然虛弱,各種症狀容易趁虛而入。例如,對於氣血運行不暢的情況,不應僅僅著重於耗氣;對於消化不良,不應一味使用消導藥物;對於有熱象的患者,不宜使用黃芩和黃連;對於有寒象的患者,不宜使用肉桂和附子。使用寒涼藥物可能會導致血液凝結;使用辛辣熱性藥物可能會引起新血流失。
對於產後虛弱並伴隨外感的患者,如果出現表證,看似可以發汗治療,但產後使用麻黃可能會導致陽氣過度消耗;如果出現裏證,看似可以使用承氣湯下瀉,但在產後使用可能會導致陰液過度流失。耳鳴、脅痛可能是腎虛和惡露停留所致,不應該使用柴胡。譫語和大量出汗可能表明元氣虛弱,不應該使用宣導藥物。這些症狀是由於陽氣衰弱所致,無論是寒還是熱,都必須通過大補才能恢復陽氣和提升體力。痙攣是因為陰血損失,無論是剛性的還是柔性的,都必須滋陰才能活絡經絡和舒緩肌肉。
對於那些忽冷忽熱、發作有規律的症狀,看起來像是瘧疾,但如果按照瘧疾治療,病情可能很難康復。精神恍惚、言語無序,看似被邪氣侵擾,但如果按照邪氣處理,危險和死亡可能即將來臨。大量出血導致大便乾燥,可以在生地黃中加入蓯蓉,而不是使用潤滑通便的湯藥。大量出汗導致小便短少,可以加倍使用六君子湯中的黨參和黃芪,同時加入生津藥物。頻繁服用含有人參的生化湯,可以挽救產後虛弱的危機;頻繁使用長生活命丹,可以拯救長期缺乏食物的人。長期脫肛和腹瀉,大多是因為血虛導致的下陷,補中益氣湯非常適用。
口噤和筋攣可能是因為血燥導致類風濕,加入人參和生地黃效果最佳。產婦受風而感到劇烈疼痛,可以服用羌活養榮方。如果陰道受冷而不閉合,首先需要遠離茱萸和硫磺。對於氣虛引起的胸悶和中焦虛弱,可以在生化湯中加入木香作為輔助。對於食慾不佳和噁心,可以在六君子湯中加入神麴。蘇木、稜、蓬等藥材具有強大的破血作用,青皮和穀食則最易損耗虛弱的身體。所有耗氣和破血的藥物,以及發汗、催吐和瀉下的策略,可能適合年輕健康的人,但絕對不適合產婦。對於新產婦,首先需要了解她們的惡露情況如何。如果塊痛尚未消除,不應立即使用人參和白朮。
腹痛停止後,補中益氣湯是不錯的選擇。對於大量出汗和陽氣喪失、氣虛喘息的情況,頻繁使用含有人參的生化湯是合理的。如果因為嚴重熱象導致陰虛、血崩和昏厥,應迅速煎煮生化原方作為緊急救治。雖然這裡的描述可能無法涵蓋所有情況,但大致如此。
慎齋補充道:以上兩條建議,旨在指出產後用藥時可能出現的錯誤,並警示不要誤治。
4. 產後證先調脾胃
《婦人良方》曰:新產之後雖無疾,宜將息調理脾胃,進美飲食,則臟腑易平復,氣血自然和調,百疾不生也。加味四君子湯、四順理中丸,百日之內,宜常服之。
白話文:
《婦人良方》提到:產後的女性即使沒有明顯疾病,也應該好好休息並調整脾胃功能,進食營養豐富的食物,這樣能使身體的臟腑功能更容易恢復,氣血也能自然達到平衡狀態,各種疾病就不易發生。在產後一百天內,建議持續服用加味的四君子湯或四順理中丸,有助於身體的調理。
5. 產後服生化湯論
《產寶新書》曰:產後氣血暴虛,理當大補,但惡露未盡,用補恐致滯血,惟生化湯行中有補,能生又能化,真萬全之劑也。如四物,產後誤人多矣。地黃性滯,白芍酸寒伐生氣。生化湯除此二味,加以溫中行血之劑。如產後兒枕作痛,世多用消塊散血之劑,然後議補。又有消與補混施,不知舊血雖當消化,新血亦當生養,若專攻舊,則新血轉傷。
世以回生丹治產用,攻血塊,下胞衣,落死胎,雖見速效,其元氣未免虧損。生化湯因藥性功用而立名也。產後血塊當消,而新血亦當生,若專用消,則新血不生,專用生,則舊血反滯。考諸藥性,多芎、歸、桃仁三味,善攻舊血,驟生新血,佐以黑薑、炙草,引三味入於肺肝,生血利氣,五味其方,行中有補,實產後聖藥也。
產後胞衣一破,速煎一帖,候兒頭下地即服,不拘半產正產。雖平安少壯婦,無恙者,俱宜服一二帖,以消血塊而生新血,自無血暈之患。若胎前素弱,至產後見危證,不厭頻服,病退即止。若照常,日服一帖,豈能扶將絕之氣血也。如血塊痛,加肉桂三分,紅花三分,益母草五錢;如產後勞甚血崩,形色虛脫,加人參三四錢;如汗出氣促,人參倍加。
慎齋按:生化湯一方,載之《產寶新書》,凡產後一切證,俱以是方為加減,頗穩當可法,故錄之。與《婦人良方》所載,用加味四君子、四順理中,一治產證,一治脾胃,可並參之。
白話文:
【產後服用生化湯論述】
《產寶新書》指出:產後氣血突然虛弱,理論上應該大量補養,但是惡露尚未完全排出,如果此時進補可能會導致血液停滯,只有生化湯,在行氣中帶有補養作用,既能促進血液循環,又能幫助血液新陳代謝,確實是全方位考慮的藥方。像四物湯,產後誤用的情況非常多。地黃性質滯澀,白芍酸寒,會損害生機。生化湯去除了這兩種藥材,加入溫中行血的成分。例如產後出現兒枕痛,世人大多使用消塊散血的藥物,之後再考慮補養。也有將消與補混合使用的情況,卻不知道舊血雖然應當消除,新血也應該得到滋養,如果只專注於清除舊血,則新血反而受到傷害。
世人常用回生丹治療產後問題,可以消除血塊,幫助胎盤脫落,排除死胎,雖見效果迅速,但元氣不免受損。生化湯是根據藥物的性質和功效命名的。產後血塊應當被消除,而新血也應該生成,如果只使用消解,新血不會產生,只使用促進新生,則舊血反而停滯。考察各種藥物的特性,多以川芎、當歸、桃仁三種藥材爲主,它們擅長清除舊血,快速產生新血,輔以黑姜、炙甘草,引導這三種藥材進入肺肝,促進血液生成,調和氣血,五種藥材配合使用,行中有補,確實爲產後聖藥。
產後一旦胎膜破裂,應立即煎煮一劑,等到嬰兒頭部露出地面時即刻服用,無論是早產還是正常生產都適用。即使是平安健康的年輕婦女,沒有異常情況的,也都適合服用一兩劑,以消除血塊併產生新血,自然不會有血暈的問題。如果孕期體質原本較弱,產後出現危險症狀,可以頻繁服用,病情好轉即可停止。如果按照常規,每天服用一劑,怎能扶持即將枯竭的氣血呢?如血塊引起疼痛,可添加肉桂三分,紅花三分,益母草五錢;如果產後過度勞累導致血崩,面色蒼白,身體虛弱,可添加人參三四錢;如果出汗多且呼吸急促,人參的量應加倍。
慎齋按:生化湯這一方子,載於《產寶新書》,對於產後所有症狀,都以這個方子爲基礎進行加減,相當穩妥可靠,因此記錄下來。與《婦人良方》所記載的,使用加味四君子、四順理中,一個用於治療產後症狀,一個用於調理脾胃,可以同時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