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詳

《資生集》~ 卷五 (6)

回本書目錄

卷五 (6)

1. 產後攻補二法辨疑論

葉以潛曰:或問產後氣血大虛,縱有雜證以末治,又謂產後須以去惡露為主,二說孰是?不知古人之言,各有攸當。假如產後去血過多,有血暈之狀,脈必弦浮大散,乃陰血既亡,陽無所依,宜大劑芎、歸,加熟附、乾薑,頓服補虛,或有滯血作痛,兼用行血藥,此大補為本,他證為末也。

若產後三四日,余瘀卒止,腰腹疼痛,漸生潮熱咳嗽,脈洪實而數,乃是敗血停積,上衝心肺,惡露與血相搏,留結不行,非用行血破氣以消瘀,何以得安?若徒知當補不當瀉,病必益劇。故產後雖為不足,亦有餘之證,不當泥產後無熱,胎前無虛之說。

白話文:

葉以潛說:有人問,產後氣血大虛,即使有其他症狀,也應該先以治療這些症狀為優先,又有人說產後應該以去除惡露為主,這兩種說法哪個正確?其實古人的話,都有其道理。

比如說,如果產後出血過多,出現血暈的症狀,脈象必定弦浮大散,這是因為陰血已經耗損,陽氣無所依附,應當服用大量芎、歸,再加入熟附、乾薑,一次服下,以補虛。如果還有瘀血作痛,可以同時服用行血藥,這是以大補為本,其他症狀為末。

但是,如果產後三四天,惡露突然停止,腰腹疼痛,漸漸出現潮熱咳嗽,脈象洪實而數,這就說明敗血停積,上衝心肺,惡露與血相搏,留滯不散,必須用行血破氣的藥物來消散瘀血,才能痊癒。如果只知道補而不瀉,病情必定加重。所以產後雖然是虛弱,但也有餘邪的症狀,不應該固執地認為產後沒有熱,產前沒有虛的說法。

如胎前惡阻,少食,腹脹,二便清滑,經水時下,胎動不安,不用溫補,何以了病?非胎前亦有虛乎?如產後傷寒熱病,煩渴,秘結,不用苦寒,何以解利?非產後亦有熱乎?今人但見產後六脈浮洪弦緊,便說有熱,不知產後脈與別病脈不同。產後洪大,是氣血耗散,內無存畜,故顯是脈,如用涼劑,殺人反掌,不可不知也。

慎齋按:已上二條,序產後辨攻補之法也。產後用藥,攻補最難調劑。虛則補,實則攻,其定法也。惟虛證而兼實邪,在產後見之者甚多。丹溪之論,專為世醫不顧產後大虛,惟務攻邪者立誡也。豈知守丹溪之法,亦不無峻補之患。此虞天民、葉以潛兩論,所宜急玩也。

白話文:

懷孕期間如果出現噁心嘔吐、食慾不振、腹脹、大便稀薄、經期出血、胎動不安等症狀,不應該使用溫補藥物,否則無法治癒疾病。這說明即使是懷孕期間,也可能存在虛寒體質。同樣地,產後出現發燒、口渴、便秘等症狀,不應該使用寒涼藥物,否則無法緩解症狀。這說明即使是產後,也可能存在熱證。有些人看到產婦脈象浮洪弦緊,就斷定有熱,卻不知道產後脈象與其他疾病的脈象不同。產後脈象洪大,是因為氣血耗損,體內沒有儲備,所以脈象明顯。如果使用寒涼藥物,就像殺人一樣容易,不可不慎。

這兩段文字說明了產後辨證施治攻補的原則。產後用藥,攻補的調配最難。虛則補,實則攻,這是固定的法則。但產後虛證兼有實邪的情況非常多見。丹溪先生的論述,主要是告誡世俗醫生不要只顧著攻邪,忽略了產後大虛的體質。然而,一味遵循丹溪先生的法則,也可能導致過度補虛的弊端。所以應該仔細研讀虞天民和葉以潛的論述,才能更好地理解產後用藥的原則。

2. 產後誤藥成病論

單養賢曰:丹溪先生云:產後當大補氣血為主,雖有他證,以末治之。恐人用消耗之劑,以虛其虛也。予見世醫,但知傷食當消,氣滿當順,惡露當攻,不顧產虛,遽用消耗。不知產婦服消耗藥,胃氣反傷,滿悶益增,氣不能降。鬱積既久,遂成腫脹危證,誰之咎哉?予於傷食氣滿證,微加消導於補中湯內,則脾強而所傷食氣消散,助血行氣,氣行而惡露自行矣。

又於誤用消食耗氣下藥,以致絕穀日久者,先用人參湯送鍋焦粉,引開胃口,以救絕谷,然後漸加補脾藥,助以消導。又於誤用消耗等藥成脹滿者,仍用大補氣血之劑,不致夭枉。後之學者,須遵丹溪方案,毋私心自用,以夭人命也。

白話文:

單養賢說:丹溪先生說,產婦產後應以大補氣血為主要目的,即使有其他病症,也應以「末治之」的原則,先調補氣血,再處理其他病症。我擔心有些人會使用消耗性藥物,反而加重產婦的虛弱。我觀察到許多醫生只知道傷食就要消導,氣滿就要順氣,惡露就要攻散,卻不顧及產婦產後的虛弱體質,就急著使用消耗性藥物。他們不知道產婦服用消耗性藥物,會傷及胃氣,導致胸悶氣脹加重,氣機無法下降。鬱積久了,就會形成腫脹危症,到時候誰來負責呢?

我遇到傷食氣滿的產婦,就在補中湯裡面加入少量的消導藥,這樣脾胃功能就能加強,所傷的食積和氣滯就能消除,同時也幫助血行氣順,氣機通暢後,惡露自然就會排出。

另外,如果產婦誤服消食耗氣藥,導致長期不思飲食,我則先用人參湯送服鍋焦粉,幫助她們恢復食慾,救治絕谷症狀,然後再逐漸增加補脾藥,並輔以消導藥物。對於誤服消耗性藥物而導致脹滿的產婦,我也會繼續使用大補氣血的藥物,避免她們因病而亡。

後來的學習者,一定要遵從丹溪先生的方案,不要自作主張,以免害死人命。

3. 產後諸證不可誤治論

單養賢曰:凡病起於氣血之衰,脾胃之弱,至產後而虛又甚焉。故丹溪論產後,當大補,已盡醫產之旨。若能擴充用藥,治產可無過矣。產後氣血暴虛,諸證乘虛易襲。如有氣不行,毋專耗氣;有食不消,毋專消導;有熱,不可用芩、連;有寒,不可用桂、附。用寒涼,則血塊停滯;用辛熱,則新血崩流。

至若虛中外感,見三陽表證,似可汗也,在產後而用麻黃,慮有亡陽之誤;見三陰里證,似可下也,在產後而用承氣,恐致竭陰之患。耳聾、脅痛,乃腎虛惡露之停,休用柴胡;譫語、汗出,乃元弱似邪之證,毋加宣導。厥由陽氣之衰,雖分寒熱,非大補不能回陽而起弱。痙因陰血之損,毋論剛柔,非滋陰不能活絡而舒筋。

白話文:

單養賢說:所有疾病的起因都是因為氣血衰弱、脾胃虛弱,而產後身體虛弱更甚。因此,丹溪在論述產後調養時強調要大補,這充分體現了醫學的精髓。如果能進一步擴充用藥範圍,治療產後疾病將無可挑剔。

產後氣血驟然虛弱,各種病症趁虛而入,很容易發生。如果出現氣血運行不暢,就不要過度耗氣;如果出現食慾不振,就不要過度消導;如果有發熱,不可使用黃芩、黃連;如果有發寒,不可使用桂枝、附子。使用寒涼藥物,會導致血塊停滯;使用辛熱藥物,會導致新血流失。

至於產後虛弱時外感,出現三陽表證,看似可以發汗,但在產後使用麻黃,恐怕會有耗損陽氣的風險;出現三陰里證,看似可以下瀉,但在產後使用承氣湯,恐怕會導致陰液枯竭的危害。

耳聾、脅痛,是腎虛導致惡露停滯所致,不可使用柴胡;譫語、汗出,是元氣衰弱,似有邪氣入侵,不可過度宣導。四肢厥冷,是因為陽氣衰弱所致,無論寒熱,都需要大補才能回陽扶正,消除虛弱。痙攣,是因為陰血損傷所致,無論剛柔,都需要滋陰才能活絡血脈,舒筋止痙。

有如乍寒乍熱,發作有期,證類瘧疾,若以瘧論,病甚難痊。神不守舍,言語無倫,病似邪侵,如以邪論,危亡可待。去血多而大便燥結,蓯蓉加於生地,莫投潤下之湯。汗出多而小便短澀,六君倍用參、耆,更加生津之劑,人參生化湯頻灌,可救產後之虛危;長生活命丹屢用,能蘇絕谷之人。脫肛久瀉,多是血虛下陷,補中益氣正宜。

口噤筋攣,乃因血燥類風,加人參、生地為最。產戶入風而痛甚,服宜羌活養榮方;玉門傷冷而不閉,先須床免茱硫。因氣而滿悶中虛,生化湯加木香為佐;因食而噯酸惡食,六君子加神麯為良。蘇木、稜、蓬,大能破血,青皮穀食,最惡虛中,一切耗氣破血之劑,汗、吐、下之策,可施少壯之人,豈宜胎產之婦?大抵新產之婦,先問惡露何如。塊痛未除,不可遽加參、術。

白話文:

產婦的病症變化多端,如同忽冷忽熱,發作有規律,像是瘧疾,但若單純用治療瘧疾的方法,病症很難痊癒。病人神志不清,胡言亂語,看似邪氣入侵,但若以治療邪氣的方法,生命危在旦夕。產後出血多,大便乾燥,用生地黃配上蓯蓉,切勿使用瀉下藥。產後汗出太多,小便短少澀滯,六君子湯要加倍用人參、黃耆,再加入生津的藥物,頻頻服用人參生化湯,可以救治產後虛弱的危急狀況;長生活命丹反复服用,能救治絕食的人。脫肛久瀉,大多是血虛下陷,補中益氣才是正道。

口噤筋攣,是因血燥風盛,加人參、生地黃效果最佳。產婦受風而痛楚加劇,宜服用羌活養榮方;玉門受寒而不能閉合,需先用艾灸溫暖。產婦因氣滯而胸悶,中氣虛弱,生化湯加木香為輔;因飲食而噯氣、食慾不振,六君子湯加神曲為佳。蘇木、稜、蓬,具有破血功效,青皮、穀芽,最忌虛寒,所有耗氣破血的藥物,汗法、吐法、下法,適用於年輕力壯的人,不適合產婦。總之,產婦的治療,首先要問清楚惡露的情況。如果腹痛未消,不可馬上加人參、黃芪。

腹疼若止,補中益氣無疑。至若汗出亡陽,氣虛喘促,頻用加參生化湯,固是從權;如因大熱陰虛,血崩厥暈,速煎生化原方,乃為救急。言雖未能盡證,大略如是而已。

慎齋按:已上二條,序產後用藥之失而有誤治之戒也。

白話文:

肚子痛止住了,補中益氣是沒問題的。但如果出汗過多導致陽氣虛弱,氣虛喘不過氣,頻繁使用加參生化湯,也只能算是權宜之計。如果因為體內熱盛陰虛,導致血崩昏厥,就應該迅速煎服生化原方,這是救急之法。雖然不能完全證明,但大致如此。

慎齋注:上面兩條,是說明產後用藥的失誤,提醒大家避免誤治。

4. 產後證先調脾胃

《婦人良方》曰:新產之後雖無疾,宜將息調理脾胃,進美飲食,則臟腑易平復,氣血自然和調,百疾不生也。加味四君子湯、四順理中丸,百日之內,宜常服之。

白話文:

《婦人良方》中記載:婦女生產後,即使沒有生病,也應該好好休息,調養脾胃,吃些美味的食物。這樣做能使五臟六腑更快恢復正常,氣血自然調和,各種疾病就不會發生。在產後百日內,可以經常服用「加味四君子湯」和「四順理中丸」來調理身體。

5. 產後服生化湯論

《產寶新書》曰:產後氣血暴虛,理當大補,但惡露未盡,用補恐致滯血,惟生化湯行中有補,能生又能化,真萬全之劑也。如四物,產後誤人多矣。地黃性滯,白芍酸寒伐生氣。生化湯除此二味,加以溫中行血之劑。如產後兒枕作痛,世多用消塊散血之劑,然後議補。又有消與補混施,不知舊血雖當消化,新血亦當生養,若專攻舊,則新血轉傷。

世以回生丹治產用,攻血塊,下胞衣,落死胎,雖見速效,其元氣未免虧損。生化湯因藥性功用而立名也。產後血塊當消,而新血亦當生,若專用消,則新血不生,專用生,則舊血反滯。考諸藥性,多芎、歸、桃仁三味,善攻舊血,驟生新血,佐以黑薑、炙草,引三味入於肺肝,生血利氣,五味其方,行中有補,實產後聖藥也。

白話文:

《產寶新書》中提到,產婦生產後,氣血大為虛弱,理應大力補養。但若惡露未排乾淨就過早使用補品,恐會導致血瘀積聚。唯有[生化湯]能同時具有行氣和補血的功效,既能化解瘀血又能促進新生血的生成,是產後最安全的藥方。而像四物湯之類的藥方,產後使用就容易誤事。因為生地黃性寒,會阻滯血行,[白芍]性酸寒,會損傷生機。生化湯去掉了生地黄和白芍,並加入了溫中行血的藥物。

比如產後子宮疼痛,世俗多用消塊散血的藥物,然后再考虑补养。还有一些人把消瘀和补血的藥物混在一起使用,却不知道旧血固然需要化解,新血也要及时滋养。若只一味地消瘀,新血就会受损。

世人常用[回生丹]治療产后问题,它可以化解血块,排出胎盘,清除死胎,虽然见效快,但也会损伤元气。生化湯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的药性和功效。产后血块需要化解,但新血也要及时生成,若只用消瘀的藥物,新血就无法生成;若只用补血的藥物,旧血反而会滞留。

仔细研究藥性,生化湯中主要使用川芎、當歸、[桃仁]三味药,它们擅長化解旧血,并迅速生成新血。再配合黑薑、炙草,引导三味药进入肺肝,滋生血液,畅通气血。这五味药材组合在一起,既能行气又能补血,可谓是产后圣药。

產後胞衣一破,速煎一帖,候兒頭下地即服,不拘半產正產。雖平安少壯婦,無恙者,俱宜服一二帖,以消血塊而生新血,自無血暈之患。若胎前素弱,至產後見危證,不厭頻服,病退即止。若照常,日服一帖,豈能扶將絕之氣血也。如血塊痛,加肉桂三分,紅花三分,益母草五錢;如產後勞甚血崩,形色虛脫,加人參三四錢;如汗出氣促,人參倍加。

慎齋按:生化湯一方,載之《產寶新書》,凡產後一切證,俱以是方為加減,頗穩當可法,故錄之。與《婦人良方》所載,用加味四君子、四順理中,一治產證,一治脾胃,可並參之。

白話文:

生化湯的功效及用法說明

產婦在生產完畢,胎盤脫落後,應立即煎煮一帖生化湯。待嬰兒出生後馬上服用,不論是早產或足月產皆適用。即使是身體健康、年輕的產婦,也建議服用一到兩帖,以幫助清除血塊,促進血液新生,避免產後血虛昏厥。

若產婦在懷孕期間體質虛弱,生產後出現危急狀況,可根據情況頻繁服用生化湯,症狀消退後即可停止。若產婦身體狀況良好,每日服用一帖即可。

生化湯的加減用藥:

  • 若產婦有血塊疼痛,可加入肉桂三分、紅花三分、益母草五錢。
  • 若產婦生產後過度勞累,導致血崩,面色蒼白,體力虛弱,可加入人參三四錢。
  • 若產婦出汗氣喘,則人參份量加倍。

慎齋注解:

生化湯方出自《產寶新書》,針對產後各種狀況皆可加減使用,方藥穩妥有效,故予以收錄。此方可與《婦人良方》中記載的加味四君子湯、四順理中湯配合使用,前者治療產後諸症,後者調治脾胃,可互相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