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詳

《資生集》~ 卷四 (7)

回本書目錄

卷四 (7)

1. 孤漿預下

《脈經》云:婦人懷軀六七月,暴下鬥余水,其胞必倚而墮,此非時孤漿預下故也。

(眉批:孤漿預下,必倚而墮,此氣血兩虛也。)

白話文:

《脈經》說:婦女懷孕六個月或七個月時,突然大量出血並伴有胎盤脫落,這是因爲氣血兩虛導致的早產現象。 (眉批:早產生子,必定是由於氣血兩虛)

2. (補)胎疸

巢氏曰:其母臟氣熱,熏蒸於胎。

3. 兩胎一死一生

巢氏曰:陽施陰化,精盛有餘,則成兩胎,其兩胎而一死者,候其胎上冷,是胎已死也。

白話文:

巢氏說:在陰與陽的作用下,如果精子非常旺盛且過剩,就會形成雙胞胎。如果有兩個胚胎但其中一個死亡了,在懷孕期間可以通過檢測胎兒上方的溫度來確定胎兒是否已經死亡。

4. 子喑方

玉燭散,當歸,川芎,白芍,熟地,大黃,芒硝,甘草,上二兩,入蜜少許,時呷之,令心火下降。

(眉批:子喑用玉燭散,似屬無理。)

白話文:

玉燭散,由當歸、川芎、白芍、熟地、大黃、芒硝、甘草各二兩,加入少許蜂蜜,適量服用,可以讓心火下降。

5. 中風方

防風散,治妊娠中風卒倒,悶亂、口噤、四肢急強。

防風,葛根,桑寄生(各一兩),羚羊角,細辛,當歸,桂心,秦艽,漢防己,甘菊花,茯神,甘草(各五錢)

上㕮咀,每服八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至一大盞,去滓,入竹瀝半合,攪勻,溫服無時。

白話文:

防風散適用於孕婦中風突然昏倒,伴隨胸悶、神志不清、口不能言、四肢僵硬等症狀。藥方包括防風、葛根、桑寄生各一兩,羚羊角、細辛、當歸、桂心、秦艽、漢防己、甘菊花、茯神、甘草各五錢。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八錢,用一碗半水加入五片生薑,煎煮至剩下一碗,去渣,加入半合竹瀝,攪勻,溫熱服用,不限時辰。

白殭蠶散,治妊娠中風,心膈痰涎壅滯,口噤肢強。

白殭蠶(炒),天麻,獨活(各一兩),麻黃(一兩五),烏犀角(七錢半),白附子(炮),半夏(制),南星(炮),藿香(各五錢),龍腦(二錢半,另研)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生薑、蒲荷湯調下,日三服。

赤箭丸,治妊娠中風,手足不隨,筋脈緩急,言語蹇澀。

白話文:

白殭蠶散用於治療孕婦中風,症狀包括心膈痰涎阻塞、口不能言、肢體僵硬。藥方成分包括白殭蠶、天麻、獨活、麻黃、犀角、白附子、半夏、南星、藿香,以及龍腦。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生薑、蒲荷湯送服,每日三次。赤箭丸則用於治療孕婦中風,症狀包括手足麻痺、筋脈緊繃、言語不清。

赤箭,萆薢(酒浸),麻黃,獨活,鼠黏,羚羊角,熟地,阿膠,防風,川芎,當歸,五加皮,苡仁,秦艽,丹參,棗仁,漢防己,柏子仁(各七錢半)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豆淋酒下。

白朮酒,治妊娠中風,口噤語言不得。

白朮(兩半),獨活(一兩),黑豆(一合炒)

白話文:

赤箭、萆薢(酒浸)、麻黃、獨活、鼠黏、羚羊角、熟地、阿膠、防風、川芎、當歸、五加皮、苡仁、秦艽、丹參、棗仁、漢防己、柏子仁(各七錢半),研磨成粉,用蜂蜜製成丸藥,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前用豆淋酒送服。

白朮酒,用於治療孕婦中風,口不能言的症狀。

白朮(兩半)、獨活(一兩)、黑豆(一合,炒熟)

上銼,酒三斤煎取一斤半,去滓溫分四服。口噤者,拘口灌之,得汗即愈。

又方,治妊娠中風,不省人事。

熟艾(三兩),陳米醋(炒)

令極熱綿裹熨臍下,良久即省。

(眉批:此方中寒、中風俱妙。)

白話文:

把藥材磨碎,用三斤酒煮到剩下一半的一斤半,去掉渣滓後分成四次服用。如果嘴巴閉合無法張開,可以強行灌入,等出汗了就痊癒了。 另一個方法是治療懷孕期間中風昏迷不醒的情況。使用熟艾三兩和舊米醋一起炒至非常熱,然後包裹在棉布裡燙肚臍下方,過了一段時間就會清醒過來。(眉批:這個方子對中寒和中風都很好。)

6. 風痙方

羚羊角散,治妊娠冒悶、角弓反張,名曰子癇風痙。

羚羊角,獨活,棗仁(炒),苡仁,防風,當歸(酒浸),五加皮,川芎,茯神,杏仁(各五分),木香,甘草(各二分)

上㕮咀,加生薑五片,水煎服。

白話文:

羚羊角散

功效: 治療孕婦因氣血逆亂導致的昏迷、角弓反張等症狀,醫學上稱為子癇風痙。

配方:

  • 羚羊角、獨活、棗仁(炒)、苡仁、防風、當歸(酒浸)、五加皮、川芎、茯神、杏仁(各五分)
  • 木香、甘草(各二分)

用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生薑五片,用水煎服。

註釋:

  • 括號內為藥材的別名或加工方法。
  • “分”為古代藥材計量單位,約等於現代的克。

羌活酒,治妊娠風痙,口噤四肢強直,角弓反張。

羌活(兩半),防風(一兩),黑豆(一合,去皮)

上前二味好酒(五斤)浸一宿,每服黑豆一合,炒熱入藥酒一大盞,候沸即住。去滓分兩服灌之。

鉤藤湯,治妊娠瘛瘲。

鉤藤,當歸,茯神,人參(各一錢),桔梗(一錢半),桑寄生

上銼,水煎服。煩熱加石膏(二錢半。)

白話文:

「羌活酒」可用於治療孕婦風痙,症狀包括口噤、四肢僵直、角弓反張。做法是將羌活(兩半)、防風(一兩)、黑豆(一合,去皮)浸泡在五斤好酒中過夜。每次服用時,將一合黑豆炒熱,放入一大盞藥酒中,煮沸後即可服用。將藥渣去除,分兩次灌服。另外,「鉤藤湯」也可用於治療孕婦瘛瘲,配方包括鉤藤、當歸、茯神、人參(各一錢)、桔梗(一錢半)、桑寄生。將藥材切碎,水煎服用。若患者出現煩熱症狀,可再加入石膏(二錢半)。

7. 傷寒方

六合湯,見《準繩女科》,通治四物湯加減條下。

香蘇散,凡妊娠傷寒,勿論日數,但見惡寒頭痛此主之。

香附(炒黑),紫蘇(各二錢),陳皮(一錢),甘草(五分)

上銼,加生薑三斤,蔥五根煎服。頭痛加川芎、白芷。假令得脈,肝脈外證,面青善怒,脈浮而弦,惡寒里和,本方加羌、防各一錢,謂肝主風,是膽受病也。假令得心脈外證,面赤口乾,善笑,脈浮而洪,惡寒里和,本方加黃芩、石膏各一錢半,謂心主熱,是小腸受病也。

白話文:

六合湯,出自《準繩女科》,是四物湯加減方,用於通治各種病症。香蘇散則專治妊娠期間的傷寒,不論病程長短,只要出現惡寒頭痛的症狀,就可以使用。方劑由炒黑香附、紫蘇、陳皮、甘草組成,並加入生薑和蔥煎服。若頭痛加重,可以加入川芎、白芷。如果病人脈象屬於肝脈外證,面青善怒,脈浮而弦,惡寒里和,則需要加入羌活、防風,因為肝主風,是膽囊受病。如果病人脈象屬於心脈外證,面赤口乾,善笑,脈浮而洪,惡寒里和,則需要加入黃芩、石膏,因為心主熱,是小腸受病。

假令得脾脈,面黃善噫,脈浮而緩,惡寒里和,本方加白朮、防己各一錢半,謂之濕,是陽明受病也。假令得肺脈外證,面白善嚏,善悲,脈浮而澀,惡寒里和,本方加黃耆、防風各一錢,謂肺主燥,是大腸受病也。假令得腎脈外證,面黑善恐,脈浮而澀,惡寒里和,本方加附子(炮)一錢,謂腎主寒,是膀胱經受病也。(附子犯胎,禁用,吳茱萸溫之可也。

(眉批:附子雖云犯胎,然仲景附子湯亦治胎寒,但須真寒方可酌用。)

白話文:

如果病人脾經脈象異常,出現臉色發黃、容易打嗝、脈搏浮而緩、怕冷且腹部溫和,就應該在原本的藥方中加入白朮和防己各一錢半,這是因為身體濕氣過重,屬於陽明經受病。

如果病人肺經脈象異常,出現臉色蒼白、容易打噴嚏、愛哭、脈搏浮而澀、怕冷且腹部溫和,就應該在原本的藥方中加入黃耆和防風各一錢,這是因為肺主燥,屬於大腸經受病。

如果病人腎經脈象異常,出現臉色發黑、容易恐懼、脈搏浮而澀、怕冷且腹部溫和,就應該在原本的藥方中加入炮製過的附子一錢,這是因為腎主寒,屬於膀胱經受病。附子會傷胎,孕婦禁用,可以用吳茱萸溫經散寒。

附子雖然會傷胎,但張仲景的附子湯也用於治療胎寒,但必須是真寒症才能酌情使用。

黃龍湯(《活人》),妊娠傷寒得之三五日,後惡寒發熱,內有煩渴引飲,小便赤澀之證,此邪在半表半裡也,此主之。

柴胡(二錢),黃芩(一錢半),人參,甘草(各一錢)

上加薑、棗煎。如寒熱往來,無汗口渴加葛根二錢,去棗入蔥白三根;頭疼加川芎,白芷各一錢半,去棗加蔥白三根;發熱有汗口渴加白朮、瓜蔞根各一錢半;脈浮大有力,大熱大渴合人參白虎湯去薑、棗;心煩不得臥加茯苓、麥冬各一錢。嘔噦加半夏、茯苓各一錢,去棗;胸膈滿痛加枳殼、香附、川芎各一錢;大便秘加大黃五分,得利則止,不利加至一錢,以利為度。

白話文:

《活人》中記載的黃龍湯,適合治療孕婦在懷孕期間感染傷寒,病程三到五天後,出現惡寒發熱、口乾舌燥想喝水、小便赤色且排尿不順暢的症狀,這代表病邪停留在半表半裡。此方可解表散寒,清熱利濕,適用於此症。方劑包含柴胡、黃芩、人參、甘草等藥材,可根據不同症狀加减藥物,例如寒熱往來無汗口渴加葛根、頭疼加川芎白芷、發熱有汗口渴加白朮瓜蔞根、脈浮大有力大熱大渴合人參白虎湯、心煩不得臥加茯苓麥冬、嘔噦加半夏茯苓、胸膈滿痛加枳殼香附川芎、大便秘加大黃。

(眉批:黃龍湯即小柴胡或半夏,為少陽經藥,而此自重在和解,故主之,其加減法更妙。)

三黃解毒湯,妊娠傷寒五六日後,並無頭痛惡寒表證,但煩躁、發熱、大渴、小便赤、大便秘或利下赤水,六脈沉實。此邪在裡也,此方主之。

黃芩,黃連,黃柏,山梔,大黃(各等分)

假令得肝脈內證,煩滿消渴,溲便難,黃柏脈沉弦有力,是肝經受病也,本方加當歸一錢半,甘草五分,倍山梔。假令得心脈內證,煩躁心痛,掌中熱而噦,尺寸脈沉數有力,是心經受病也,本方加麥冬一錢,竹茹一錢,倍黃連。假令得脾脈內證,腹脹滿譫妄,脈沉緩有力,是脾經受病也,本方加枳實、厚朴各一錢半,倍大黃。

白話文:

孕婦患傷寒五六日後,若無頭痛惡寒等表證,但出現煩躁、發熱、口渴、小便赤、便秘或腹瀉帶血,脈象沉實,這表示病邪已入侵內裡。此時應使用三黃解毒湯來治療。

方劑組成:黃芩、黃連、黃柏、山梔、大黃各等份。

如果患者出現肝脈內證,例如煩悶、口渴、小便困難,脈象沉弦有力,則說明肝經受病,需在此方基礎上加當歸一錢半、甘草五分,並將山梔分量加倍。

如果患者出現心脈內證,例如煩躁、心痛、手掌發熱、口乾舌燥,寸關脈沉數有力,則說明心經受病,需在此方基礎上加麥冬一錢、竹茹一錢,並將黃連分量加倍。

如果患者出現脾脈內證,例如腹脹滿、神志不清,脈象沉緩有力,則說明脾經受病,需在此方基礎上加枳實、厚朴各一錢半,並將大黃分量加倍。

假令得肺脈內證,喘咳煩滿,寸脈沉澀有力,是肺經受病也,本方加葶藶炒一錢,桔梗五分,倍黃芩。假令得腎脈,泄利下重,足脛寒而逆,尺寸脈沉而石,是腎經受病也,本方去芩、連、山梔,加炮姜五分,熟地炒一錢半,倍黃柏。

加減當歸六黃湯,治妊娠傷寒發汗後,汗漏不止,胎氣損者。

歸身,炙耆,生地,黃芩,白芷,阿膠珠,炙草(各等分)

上浮小麥煎湯下藥五錢,煎七分溫服。

白話文:

假如病人出現肺脈內證,症狀為喘咳煩滿,寸脈沉澀有力,這是肺經受病,此方應加葶藶炒一錢,桔梗五分,黃芩加倍。假如病人出現腎脈內證,症狀為泄利下重,足脛寒而逆,尺寸脈沉而石,這是腎經受病,此方應去黃芩、黃連、山梔,加炮姜五分,熟地炒一錢半,黃柏加倍。

加減當歸六黃湯用於治療妊娠期間傷寒發汗後,汗漏不止,胎氣受損者。

藥方為當歸,炙黃耆,生地黃,黃芩,白芷,阿膠珠,炙甘草(各等分)。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小麥煎湯服用,每次服用五錢,煎煮七分,溫服。

加味黃芩湯,治妊娠傷寒下後,協熱利不止,胎氣損者。

黃芩(二錢),白朮,白芍,茯苓,炙草,阿膠(各一錢)

上水一盞半,後入阿膠,再煎至八分服。

加味竹葉湯,妊娠汗下後熱不除者,虛也。此方主之。

人參,麥冬,生地,阿膠,炙草(各一錢),上加竹葉十二片,粳米一合煎服。

(眉批:此竹葉石膏湯變法也,以阿膠、生地易知母、石膏,妙甚。)

白話文:

加味黃芩湯用於治療孕婦傷寒病發後,發燒不止,胎氣受損的症狀。藥方包括黃芩二錢、白朮、白芍、茯苓、炙草、阿膠各一錢,用水煎煮,先煮藥,再加入阿膠,繼續煎煮至八分即可服用。

加味竹葉湯用於治療孕婦產後出汗,熱症未退的虛弱症狀。藥方包括人參、麥冬、生地、阿膠、炙草各一錢,加入竹葉十二片和粳米一合煎煮服用。此方是竹葉石膏湯的變法,以阿膠、生地代替知母、石膏,效果更佳。

加減四物湯,治妊婦傷寒熱極發斑,狀如錦紋者。

當歸,白芍,生地,黃芩(各等分)

每服八錢,水煎服。

梔子大青湯,治妊婦傷寒發斑變為黑色。

升麻,黃芩,梔子(各二兩),大青,杏仁(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細切蔥白三寸煎服。

(眉批:一方治孕婦熱病斑出赤黑色,小便如血,氣急欲絕落胎。梔、芩、升麻各一錢,青黛八分,懷生地二錢,豆豉四十九粒,杏十粒,石膏一錢半,蔥白七寸。)

白話文:

如果懷孕婦女患上傷寒,熱症嚴重,身上出現像錦緞花紋一樣的紅色斑點,可以服用加減四物湯,它由當歸、白芍、生地、黃芩等量組成,每次服用八錢,用水煎服。若斑點變成黑色,則可以用梔子大青湯治療,它由升麻、黃芩、梔子各二兩,大青、杏仁各半兩組成,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盞半水,加入三寸蔥白細切煎服。對於孕婦熱病斑出赤黑色、小便如血、呼吸急促、快要流產的情況,可以用梔子、黃芩、升麻各一錢,青黛八分,懷生地二錢,豆豉四十九粒,杏十粒,石膏一錢半,蔥白七寸煎服。

護胎法(《本事》),治妊娠時氣身熱,令子不落。伏龍肝為末,小調塗臍下二寸,干則易瘥則止。又井底泥調敷心下,干則易。

又方,白藥子為末,雞蛋清涸攤紙上,如碗大。貼臍下胎存處,干則以水潤之。

白話文:

懷孕期間如果氣血虛弱導致身體發熱,容易造成胎兒不穩,可以試試以下兩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用伏龍肝研磨成粉末,在肚臍下兩寸處輕輕塗抹,乾燥了就再塗抹,效果顯著就停止。另外,井底泥可以調和後敷在心窩處,乾燥了就再敷。

第二種方法是用白藥子研磨成粉末,然後用雞蛋清攤在紙上,做成碗口大小的藥餅,貼在肚臍下胎兒所在的位置,乾燥了就用清水潤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