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詳

《資生集》~ 卷三 (8)

回本書目錄

卷三 (8)

1. 子腫(子氣)

全生白朮散,治妊娠面目虛浮如水腫狀。

白朮(二錢半),茯苓皮(一錢半),陳皮,姜皮,大腹皮,桑白皮(一錢)

本方去白朮,指迷五皮散。

葶藶散(崔氏),治妊娠遍身浮腫。

葶藶子,桑白皮,澤瀉(各二兩),茯苓,枳殼,白朮(各六兩)

白話文:

「全生白朮散」用來治療懷孕期間面部虛浮,像是水腫一樣的症狀。

藥方包括白朮(二錢半)、茯苓皮(一錢半)、陳皮、薑皮、大腹皮、桑白皮(一錢)。

如果去除白朮,就是「五皮散」。

「葶藶散」(崔氏所著)用來治療懷孕期間全身浮腫。

藥方包括葶藶子、桑白皮、澤瀉(各二兩)、茯苓、枳殼、白朮(各六兩)。

上水六升,取二升半,分溫二服,小便利即差。

(眉批:一方無澤瀉、枳殼,有郁李仁。此方補脾瀉肺利大腸。)

千金鯉魚湯,治妊娠腹脹滿,或渾身浮腫,小便赤澀。

當歸,白芍(各一錢),白茯苓(一錢),白朮(二錢),橘紅(五分),鯉魚(一尾)

將鯉魚去鱗腸,白水煮熱去魚,用汁一盞半,入生薑三片,煎至一盞,空心服,胎水即下,如未盡腹悶未除再服。

白話文:

將水煮沸後取六升,取其中二升半,分為兩份,溫熱後服用,如果小便通暢即可停止服用。此方沒有澤瀉、枳殼,卻有郁李仁,補脾瀉肺利大腸。

千金方中的鯉魚湯,主治妊娠期間腹脹滿,或者全身浮腫,小便赤澀。方劑包含當歸、白芍各一錢,白茯苓一錢,白朮二錢,橘紅五分,鯉魚一條。將鯉魚去除鱗和腸,用清水煮沸後去魚留汁,取一盞半,加入生薑三片,煎煮至一盞,空腹服用,即可使胎水下降,如果腹部脹滿未消,可再次服用。

(眉批:鯉魚治懷妊身腫及胎氣不安,煮食又下水氣利小便。)

(崔氏)防己湯,治妊娠遍身浮腫,腹脹喘促,小便不利。

木防己(一錢半),桑白皮(炒),紫蘇,赤苓(各二錢),木香(五分)

上加生薑四片,煎服。如大便不通加枳殼、檳榔。

天仙藤散,治妊娠三月,足腫至膝,喘悶妨食,狀如水氣,甚足指間出黃水者。此方得於宋時李伯時家傳。

天仙藤(用水川,即青木香藤),陳皮,香附(炒),甘草,烏藥,木瓜(各等分),生薑(三片),紫蘇(三莖)

白話文:

鯉魚可以治療孕婦水腫和胎氣不安,煮食還能去除水氣,促進排尿。

崔氏的防己湯可以用於治療孕婦全身浮腫,腹部脹滿呼吸困難,小便不利的症狀。處方包括:防己(一錢半)、桑白皮(炒)、紫蘇、赤苓(各二錢)、木香(五分)。加生薑四片煎服。如果大便不通,可以加枳殼和檳榔。

天仙藤散可以用於治療懷孕三個月,足部腫脹至膝蓋,呼吸困難,食慾不振,症狀類似水腫,甚至手指間出現黃水的情況。這個方子是從宋代李伯時家傳來的。處方包括:天仙藤(用水川,即青木香藤)、陳皮、香附(炒)、甘草、烏藥、木瓜(各等分)、生薑(三片)、紫蘇(三莖)。

日三服,腫消止喘。

(眉批:天仙藤散即香附散。元豐中淮南陳景初名醫獨論此症,制香附散。至李伯時名天仙藤散。)

崔氏苓朮湯,療妊娠有水氣,心腹急滿。

茯苓,白朮(各四兩),旋覆花(二兩),杏仁,黃芩(各三兩)

上水七升煮二升半,分溫三服,忌桃李。

腎著湯,治妊娠腰腳腫。

白話文:

每天服用三次,能消腫止喘。這個方子原本叫香附散,是元豐年間淮南名醫陳景初針對這個病症獨創的。後來李伯時將它改名為天仙藤散。崔氏苓朮湯可以治療孕婦水腫,症狀是心腹急脹。茯苓、白朮各四兩,旋覆花二兩,杏仁、黃芩各三兩。用水七升煮至二升半,分三次溫服,忌食桃李。腎著湯可以治療孕婦腰腳腫。

茯苓,白朮(各二錢),乾薑(炮),甘草(各一錢),杏仁(錢半)

平胃散,治妊娠腳腫,脾衰不能制水,血化成水所致。

蒼朮,厚朴,陳皮,枳殼,甘草

加薑棗或紫蘇。子和治腫,小便不利用豬苓水調;多濕丹溪用山梔末,米飲下。

葵苓散(仲景),治妊娠有水氣,身重小便不利,灑淅惡寒,起即頭眩。

葵子(炒半升),茯苓(三兩)

為末,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則愈。

白話文:

茯苓、白朮各二錢,乾薑(炮製)及甘草各一錢,杏仁一錢半,這是平胃散的藥方,用於治療妊娠期間腳腫,由於脾虛失健,不能運化水濕,導致水液停滯,化為水腫。

蒼朮、厚朴、陳皮、枳殼、甘草,可加入薑棗或紫蘇,用於治療水腫。若小便不利,可用豬苓研末用水調服;若濕氣過重,可用山梔子研末,用米湯送服。

葵苓散是仲景方,用於治療妊娠期間水腫,身體沉重,小便不利,伴有惡寒發冷,起立時頭暈。葵子炒至半升,茯苓三兩,研末服用,每次服用方寸匕,每日三次,小便通暢則病癒。

2. 心腹痛(子痛)

川芎散,治妊娠素有冷氣,忽心腹痛如刀刺。

川芎,當歸(各一錢),白芍(七分半),人參(五分),茯苓(四錢),甘草(二分),吳萸,厚朴(薑製,各五分),枳殼(二分),桔梗(四分)

水煎熱服。

當歸芍藥散(仲景),治妊娠腹中㽲痛。(元和紀用《經》名六氣經緯丸。安期先生賜李少君久餌之藥,後仲景增減兩數,治婦人懷妊腹中痛。)

白話文:

川芎散:

治妊娠期間原本就有寒氣,突然心腹疼痛,感覺像刀刺一樣。

藥方:

  • 川芎、當歸(各一錢)
  • 白芍(七分半)
  • 人參(五分)
  • 茯苓(四錢)
  • 甘草(二分)
  • 吳萸、厚朴(薑製,各五分)
  • 枳殼(二分)
  • 桔梗(四分)

用法: 水煎熱服。

當歸芍藥散:

出自張仲景《傷寒雜病論》,治妊娠期間腹部疼痛。

註解:

  • 元和紀用《傷寒雜病論》中的名稱將此藥方稱為「六氣經緯丸」。
  • 安期先生曾賜予李少君此藥方,後來仲景對藥方進行了增減,用來治療婦女懷孕期間的腹部疼痛。

白芍(炒,四兩),當歸,茯苓,白朮(各二兩),澤瀉,川芎(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溫服。

(眉批:產後忌芍藥,而此方兼治以為君,愚謂產後暈,去血過多者可用,若惡露不行作痛者,不可用。)

阿膠散,治妊娠胎動腹中㽲痛,不思飲食。

當歸(炒),陳皮(各一兩),白朮,茯苓,阿膠(炒),川芎(各七錢半),甘草(二錢半)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姜三片,棗一枚,煎七分服。

白話文:

白芍(炒過,四兩)、當歸、茯苓、白朮(各二兩)、澤瀉、川芎(各一兩),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兩錢,飯前溫水服用。產後一般忌用芍藥,但這個方子兼治產後暈眩,適合產後失血過多的情況,若惡露不順且伴隨疼痛,則不宜使用。

阿膠散可以治療孕婦胎動、腹痛、食慾不振。當歸(炒)、陳皮(各一兩)、白朮、茯苓、阿膠(炒)、川芎(各七錢半)、甘草(二錢半),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碗水加入三片薑、一顆棗,煎煮至七分滿即可服用。

又方,當歸(三兩),川芎,阿膠,人參,厚朴(各一錢),蔥白(切,一升)

上㕮咀,水七升煎三升,分三服。一方有甘草,無厚朴、川芎。

香術丸,治妊五月後,胸腹間氣刺滿痛,或腸鳴。甚至嘔逆。此由憂慮所致也。蔡元度寵人有子,夫人怒欲逐之,遂病。醫官王師復處此方,三服而愈。

廣茂(炒,一兩),丁香(半兩),粉草(二錢半)

上為末,空心鹽湯點服。一天一錢,覺腸中如物按下之狀愈。(原方作散有木香。)

《古今錄》驗方,治妊娠腹內冷痛,忽胎動。

白話文:

另一個方法,用當歸三兩,川芎、阿膠、人參、厚朴各一錢,蔥白切碎一升,一起煎煮,用水七升煎至三升,分成三份服用。還有一種方法,裡面加了甘草,但沒有厚朴和川芎。

香術丸可以治療懷孕五個月以後,胸腹部氣血瘀滯疼痛,或是腸鳴、嘔吐等症狀,這些都是由於憂慮所致。蔡元度寵愛他的侍妾生了孩子,他的妻子生氣想要趕走侍妾,結果就生病了。醫官王師復給她開了這個藥方,服用了三劑就痊癒了。

廣茂炒過一兩,丁香半兩,粉草二錢半,一起研磨成粉末,空腹用鹽湯送服,每天服用一錢,直到感覺肚子裡有東西被壓住的症狀消失为止。(原本的藥方中還包含了木香)。

《古今錄》中收錄的一個驗方,可以治療懷孕期間腹部冰冷疼痛,以及胎兒突然躁動的症狀。

薤白(一升),當歸(切,四兩)

水五升,煮取四升,作三服。

一方,治腹痛不可忍,胎欲落。

上等銀(二斤),茅根(二斤),水九升煮銀,取五升入清酒一升同煎,茅根取三升分一服立安。

(眉批:鎮墜解熱,方法俱妙,於體強暴病者可用,血熱血虛腹痛,若此方甚妙。)

一方,治妊娠腹痛。生地三斤取汁,酒一升,煎減半頓服,愈。

一方,孕四五月,腹㽲痛。

大紅棗(十四枚,炒黑),鹽(一錢,炒紅)

為末,取一攝酒調服,愈。

一方,棗十四枚燒存性為末,童便調下。

白話文:

取薤白一升、當歸四兩切片,用水五升煮至四升,分三次服用。另外,治療腹痛難忍、胎兒欲墜的方子是:取白銀二斤、茅根二斤,用水九升煮白銀至五升,加入清酒一升一同煎煮,再取茅根三升分次服用,效果迅速。這個方子可以鎮墜解熱,對於體質強壯、病情嚴重的病人很有效,尤其適合血熱或血虛引起的腹痛。另外,治療妊娠腹痛的方子是:取生地三斤取汁,加入酒一升,煎煮至一半,一次服用,即可痊癒。孕期四五個月腹痛的方子是:取大紅棗十四枚炒黑,鹽一錢炒紅,研磨成粉末,用酒調服,即可痊癒。另一個方子是:取大紅棗十四枚燒至炭化研成粉末,用童便調服。

地黃當歸湯(潔古),治婦人胎痛。

當歸(一兩),熟地(二兩)

加味四物湯,治血少胎痛。四物加香附為末,每三錢,紫蘇湯下。

(眉批:血虛痛,妙。)

丹溪方,治胎痛不可近,發熱惡食,須安胎散滯氣。

青皮(三錢),黃芩,白芍(各二錢),歸尾(一錢半),川芎(一錢),木香(五分),甘草(炙少許),加苧根兩大片。

白話文:

潔古方「地黃當歸湯」,用來治療婦女懷孕期間的腹痛。

藥方如下:當歸一兩、熟地二兩。

加味四物湯,用來治療血虛引起的胎痛。在四物湯中加入香附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紫蘇湯送服。

(眉批:血虛引起疼痛,此方妙不可言。)

丹溪方,用來治療懷孕期間腹痛,且患者不能靠近,還伴隨發熱、食慾不振的症狀,需要用安胎散來化解氣滯。

藥方如下:青皮三錢、黃芩、白芍各二錢、歸尾一錢半、川芎一錢、木香五分、甘草炙少許,再加入兩大片苧根。

補遺手拈散,四七湯加歸芍,四磨湯,小烏沉湯,以上諸方皆可選用。

安胎和氣飲,治胎冷腹痛引兩脅,小便頻數,大便虛滑。

訶子(即訶黎勒,麥煨去核),白朮(各二錢),陳皮(去白),高良薑(炒),木香,白芍,陳米,甘草(炙,各一錢)

加生薑五片,水煎服生冷之物。

白話文:

手拈散、四七湯加歸芍、四磨湯、小烏沉湯,這些方子都可以選擇使用。安胎和氣飲可以治療胎冷腹痛、引兩脅、小便頻數、大便虛滑。方劑包括訶子(即訶黎勒,麥煨去核)、白朮(各二錢)、陳皮(去白)、高良薑(炒)、木香、白芍、陳米、甘草(炙,各一錢),再加生薑五片,水煎服用,注意不要吃生冷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