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詳

《資生集》~ 卷二 (7)

回本書目錄

卷二 (7)

1. 治崩漏虛脫

伏龍肝散,治氣血勞傷衝任脈虛。《經》云:非時忽然崩下,或如豆汁,或成血片,或五色相雜,或赤下相兼臍腹疼痛,經久不止,令人黃瘦食減無力,虛煩口乾驚悸。

伏龍肝,赤石脂(各一兩),川芎(三兩),熟地,艾葉(微炒,各二兩),麥門冬(去心,一兩五),當歸,乾薑(各七錢半),肉桂,甘草(各五錢)

上粗末,每服四錢,棗一枚,水煎服。

武叔卿曰:五色者,五臟之色也。崩久則五臟氣陷血不能化,故五色見焉。蓋血生氣而化於中焦,氣生於下元而培於脾胃。如臍腹疼痛者,下元氣寒也,以艾葉溫之;黃瘦食減無力者,中焦氣寒也,以乾薑暖之;優龍肝有火土相生之妙,君以川芎有扶肝行濁之能;肉桂、甘草和榮衛而通血脈;麥冬、熟地益金水而治虛煩;口乾口脂當歸補血以固脫,通之澀之溫之濡之誠,治久脫臟寒之良方也。

柏黃散,療經血不止。

側柏葉(一兩),黃芩(一兩二錢),蒲黃(一兩),伏龍肝(二兩)

水煎,分二服。丹溪云柏性多燥。

蒲黃散,治崩中不止。

炒蒲黃,炒破故紙,千金古石灰(炒,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三錢,淡酒或醋湯下。此燥澀之劫劑也,又可治白帶。

霹靂散,治經脈妄行。

香附(三兩),川芎,古石灰(油炒,各一兩)

上為細末,燒秤錘,淬酒調服二錢匕。

武叔卿曰:前方溫下元以止血。此方調血氣以燥澀。石灰油炒慮其燥也,霹靂之名乃燒秤錘投酒中之聲,亦取其聲應之速也。

鹿茸散,治崩中漏下不止虛損羸瘦。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白龍骨,熟地,白芍,鱉甲(塗酥,炙令黃),白石脂,川斷,烏鰂骨(炙,各一兩),肉蓯蓉(一兩半,酒浸,去皮,炙乾)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粥飲調下。鱉甲是下部陰藥而通腎脈之陽,自春齊節,節而下以至於陰內;蓯蓉是下部陽藥,有益坎中之陽而補真火。故曰黑司令,若其餘可類推矣。

補宮丸,治諸虛不足,久不娠妊,骨熱形羸,崩中帶下。

錦片,木賊,棕櫚,柏葉,艾葉,乾漆,鯽鱗,鯉鱗,血餘,當歸(各等分,燒存性研末),麝香(少許,研)

上研勻,每服二錢,空心溫酒調服。

十灰丸,治崩中下血不止。

綿,黃絹,艾葉,藕節,蓮房,棕櫚,發馬尾,蒲黃,赤松皮(各等分,燒灰存性,研細末)

上醋煮,糯米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如至百丸,空心米飲下。五灰、十灰皆取其黑,如百草霜、京墨之意。如前方中所未備,而此復出之以成方。若令人知有所取也。蓮房及藕節通血脈而散血,其節與房皆斂虛就實而味澀。房成於升類木之象,有收陽歸陰之理,故用之以澀血;黃絹綿綿皆蠶絲所成,蠶食桑而吐絲,扶桑之木受青陽之氣,稟少陽升生之性,能和肝膽之陽,以養厥陰之血。故神仙一切服食藥,不得桑柴煎不食,以其火不文不武而具溫生之氣也。

白話文:

治崩漏虛脫

伏龍肝散:這個方子是治療因為氣血勞損,導致衝脈和任脈虛弱的崩漏。症狀像是《內經》說的,不是經期的時候突然大量出血,有時候像豆汁一樣,有時候形成血塊,有時候是五種顏色混雜,或者是紅色血和分泌物同時出現,而且伴隨肚臍周圍和腹部疼痛,長期不止,導致人面黃肌瘦、食慾下降、身體無力、虛煩、口乾、心悸。

這個方子的組成是:伏龍肝、赤石脂各一兩,川芎三兩,熟地、艾葉(稍微炒過)各二兩,麥門冬(去掉心)一兩半,當歸、乾薑各七錢半,肉桂、甘草各五錢。

將這些藥材磨成粗末,每次服用四錢,配上一顆紅棗,用水煎服。

武叔卿說:所謂五色,指的是五臟的顏色。崩漏久了,五臟的氣就會下陷,導致血無法正常生成,所以會出現五種顏色混雜的血。血的生成依賴於氣,在中焦轉化,而氣的產生在下元,並且需要脾胃的滋養。如果肚臍周圍和腹部疼痛,那是因為下元氣虛寒,所以用艾葉來溫暖它;如果面黃肌瘦、食慾下降、身體無力,那是因為中焦氣虛寒,所以用乾薑來溫暖它。伏龍肝有火土相生的作用,用川芎來輔助,可以疏通肝氣,去除濁氣;肉桂和甘草可以調和營衛,疏通血脈;麥門冬和熟地可以滋養陰液,治療虛煩;口乾口渴則用當歸來補血,穩固氣血,阻止脫落。這個方子兼顧疏通、收澀、溫補、滋潤,確實是治療長期崩漏,臟腑虛寒的良方。

柏黃散:這個方子是治療經血不止。

組成是:側柏葉一兩,黃芩一兩二錢,蒲黃一兩,伏龍肝二兩。

用水煎服,分成兩次服用。丹溪說,側柏葉的藥性偏燥。

蒲黃散:這個方子是治療崩漏不止。

組成是:炒過的蒲黃、炒過的破故紙、千金古石灰(炒過),各等分。

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三錢,用淡酒或者醋湯送服。這個方子藥性燥澀,屬於強力的收斂劑,也可以治療白帶。

霹靂散:這個方子是治療經脈異常亂行。

組成是:香附三兩,川芎、古石灰(用油炒過)各一兩。

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燒紅秤錘,放入酒中,然後用酒調服二錢。

武叔卿說:前面的方子是用溫補下元的方法來止血,這個方子是用調理氣血,燥濕收澀的方法。古石灰用油炒,是為了減少它的燥性。霹靂這個名字,是因為燒紅的秤錘投入酒中時發出的聲音,也是取其藥效來得快的意思。

鹿茸散:這個方子是治療崩漏不止,導致虛損、消瘦。

組成是:鹿茸(一兩,去除毛,塗上酥油,稍微烤黃),白龍骨、熟地、白芍、鱉甲(塗上酥油,烤黃)、白石脂、川斷、烏賊骨(烤過)各一兩,肉蓯蓉(一兩半,用酒浸泡,去除皮,烤乾)。

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在吃飯前用粥送服。鱉甲是治療下部陰虛的藥物,可以通達腎脈的陽氣,可以從春季開始,調節氣機,往下到達陰部;肉蓯蓉是治療下部陽虛的藥物,可以增強腎陽,補益真火。所以說它是黑色司令。其他的藥物可以以此類推。

補宮丸:這個方子是治療各種虛弱不足,導致長期不孕、骨蒸發熱、身體消瘦、崩漏、白帶等症狀。

組成是:錦片、木賊、棕櫚、柏葉、艾葉、乾漆、鯽魚鱗、鯉魚鱗、血餘、當歸(各等分,燒成灰,研成末),麝香(少量,研磨)。

將這些藥材研磨均勻,每次服用二錢,在空腹的時候用溫酒送服。

十灰丸:這個方子是治療崩漏不止。

組成是:棉花、黃絹、艾葉、藕節、蓮房、棕櫚、頭髮、蒲黃、赤松皮(各等分,燒成灰,研成細末)。

將這些藥材用醋煮過,用糯米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七十到一百顆,在空腹的時候用米湯送服。五灰丸和十灰丸都是取其燒成灰後的黑色,就像百草霜和墨一樣。如果前面的方子沒有考慮到的,這個方子可以彌補,使方劑更加完善。這樣就可以讓大家知道醫者選用藥物的用意。蓮房和藕節可以疏通血脈,散瘀血,它們的節和房都是收斂虛脫,具有澀味。蓮房是由升發的木象組成,具有收陽歸陰的作用,所以用它來收澀止血。黃絹和棉花都是蠶絲做成的,蠶吃桑葉吐絲,桑樹是接受青陽之氣的木,具有少陽升發的特性,能夠調和肝膽之陽,滋養厥陰之血。所以古時候神仙吃的藥,不能用桑木以外的木柴煎藥,因為桑木的火氣不偏不倚,具有溫和生發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