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生集》~ 卷三 (5)
卷三 (5)
1. 尿血
李氏曰:胎漏自人門下血,尿血自尿門下血。妊娠尿血屬胞熱者多,四物加山梔、發灰,又方阿膠熟地。
《大全》云:妊娠勞傷經絡,有熱在內,熱乘於血,血得熱則流溢,滲入於脬,故令尿血。
(眉批:《綱目》云,尿血之人皆從勞心斫長中來。)
薛氏曰:一娠婦,因怒尿血,內熱作渴,寒熱往來,胞乳間作脹,脈弦弱,此肝經血虛而熱也。用加味逍遙散、六味地黃丸,兼服漸愈,又用八珍湯,加柴胡、丹皮、山梔,痊。治法:因怒動火者,小柴胡湯加山梔;因勞動火者,補中湯;因厚味炙物,宜清胃散,加犀角、連翹、甘草;因肝經血熱,加味逍遙散。
《心法》云:妊娠尿血,不必驚慌,方用斷續湯,或膠地湯。有血熱流滲於脬,即為血淋,用葵子一升,研煮二升,分三次服。
慎齋曰:尿血易混於胎漏,得李氏一辨,已見分析。但胎漏有無時頻出。尿血是熱入膀胱,本心經有火,移小腸,滲入膀胱,溺時則下,不溺則不下。即是小便溺血,但屬妊娠為異耳。
白話文:
李氏表示:胎漏是指從生殖器出血,尿血則是從尿道出血。懷孕期間出現尿血,大多數情況是由於子宮過熱所導致。治療上可使用四物湯加上山梔和頭髮燒成的灰,或者使用阿膠和熟地。
《大全》提到:懷孕時如果勞累損傷了經絡,或者體內有熱氣,熱氣影響到血液,使血液變得過熱而溢出,滲入膀胱,因而導致尿血。
《綱目》指出,尿血的情況通常來自於過度勞心和疲憊。
薛氏說:有一名孕婦,因為生氣而尿血,感到內心燥熱且口渴,有寒熱交錯的現象,乳房附近也有脹痛感,脈搏呈現弦弱,這是由於肝經的血液不足而產生熱氣。使用加味逍遙散和六味地黃丸治療,逐漸恢復健康,後續使用八珍湯,加上柴胡、丹皮和山梔,完全康復。治療方法:因生氣導致火氣上升,使用小柴胡湯加上山梔;因勞累導致火氣上升,使用補中湯;因食用過多油膩食物,使用清胃散,加上犀角、連翹和甘草;因肝經血液過熱,使用加味逍遙散。
《心法》指出:懷孕時尿血不必過度驚慌,可用斷續湯或膠地湯進行治療。若是因為血液過熱而滲入膀胱,造成血淋,可使用一升的葵花籽研磨後煮成兩升的汁液,分三次服用。
慎齋表示:尿血容易與胎漏混淆,經過李氏的區別,已經清楚地分析出來。但是胎漏出血並無固定時間,而尿血是因為熱氣進入膀胱,主要是心臟有火氣,影響到小腸,再滲入膀胱,只有排尿時才會出血,不排尿就不會出血。這是小便時出血的情況,但在懷孕期間這種情況比較特殊。
2. 大小便不通
《大全》曰:妊娠血壅胎元,臟腑之氣不通,鬱而化熱,大腸熱則大便不通,小腸熱則小便不利;大小腸俱熱,則二便俱不通,更推其因而藥之。
薛氏曰:大腸血燥,四物加條芩、桃仁;大腸氣滯,紫蘇飲加杏仁、條芩;腸胃氣虛,六君加紫蘇、杏仁;肝脾蘊熱,龍膽瀉肝湯;心肝虛熱,加味逍遙散加車前子。
薛立齋治李亞卿側室。妊娠患此,或用降火理氣之劑,元氣反虛,肝脈弦急,脾脈遲滯,面青黃不澤。曰:此鬱怒所致也。用加味歸脾湯為主,佐以加味逍遙散而安。(此案獨其隻眼。)
又治王主政內。妊娠痢疾後患此,用清熱之劑未效。診其脈浮大而澀,此氣血虛也。朝用八珍湯,加桃仁、杏仁,夕用加味逍遙,加車前子而痊。
白話文:
【大小便不通】
《大全》提到:懷孕期間血液壅塞於胎兒所在,使得臟腑的運作受阻,積聚的氣血轉變為熱氣,當大腸有熱氣時,會導致大便難排;小腸有熱氣時,會使小便困難;若大腸與小腸皆有熱氣,那麼大小便都會出現問題,應找出原因,再對症下藥。
薛氏指出:大腸血液乾燥,可用四物湯加上黃芩、桃仁;大腸氣滯,可用紫蘇飲加上杏仁、黃芩;腸胃氣虛,可用六君子湯加上紫蘇、杏仁;肝脾有熱,可用龍膽瀉肝湯;心肝虛熱,可用加味逍遙散加上車前子。
薛立齋治療李亞卿的妾室。她懷孕期間出現這種症狀,有人使用降火和理氣的藥物,但反而讓她的元氣更虛弱,肝脈緊張,脾脈滯緩,臉色青黃無光澤。他認為這是因為鬱悶生氣所導致的。於是使用加味歸脾湯作為主要治療,輔以加味逍遙散,病人因此得以康復。
他又治療了王主政的妻室。她在懷孕期間患痢疾後出現此症狀,使用清熱的藥物並未見效。診斷其脈象浮大且澀,這表示氣血虛弱。於是早上服用八珍湯加上桃仁、杏仁,晚上服用加味逍遙散加上車前子,最終病情得以痊癒。
3. 小便不通
(子淋,轉胞,遺尿)
《大全》云:妊娠小便不通,為小腸有熱,傳於胞而不通耳。若兼心肺氣滯,則多喘急。陳無擇云:妊娠胎滿逼胞,多致小便不利。若心腎氣虛,清濁相干,則為諸淋。若胞系了戾,小便不通,名曰轉胞。若胎滿尿出,名曰遺尿。
《產寶》曰:腎者,作強之官,與膀胱為表裡。男子藏精,女子系胞。妊娠淋者,腎虛而膀胱有熱也。腎虛不能制水,則小便數,客熱膀胱,則水道澀而數,淋瀝不宣。名曰子淋。地膚湯主之。
陳良甫曰:孕婦小便澀少,由氣血聚養胎元,不及敷榮滲道,遂使膀胱鬱熱。法當養血以榮滲道,利小便以導鬱熱,用歸、芍調血,人參補氣,麥冬清肺,以滋腎水之源,滑石、通草利小便以清鬱滯,名安榮散。方內滑石,恐墜胎,若臨月極妙,否則宜去此味,加石斛、山梔尤穩。
萬密齋曰:子淋須分二證,一則妊母自病,一則子為母病。然妊母自病,又分二證,或食辛熱生內熱者,或自汗自利,津液燥者。子為母病,亦分二證,或胎氣熱壅者,或胎形迫塞者。證既不同,治亦有別,大抵熱則清之,燥則潤之,壅則通之,塞則行之,此治法也。
薛立齋曰:妊娠小便淋漓,用安榮散;若肝經濕熱,龍膽瀉肝湯;肝經虛熱,加味逍遙散;若服燥劑而小便頻數,或色黃,四物用生地加知柏、五味、麥冬、元參;若肺氣虛而短少,補中湯加山藥、麥冬;熱結膀胱而不利,五淋散;脾肺燥不能生化,黃芩清肺飲;膀胱陰虛,陽無所生,滋腎丸;膀胱陽虛,陰無所化,腎氣丸。
慎齋曰:淋有五,丹溪一主於熱,若妊娠淋病。《產寶良方》以虛熱鬱熱,屬之膀胱。立齋又推原肝經有濕熱、虛熱之別。正以膀胱,為藏溺之器,而出溺之竅,則為足厥陰之部分。故欲清膀胱之熱,必兼疏厥陰之氣也。
《甲乙經》曰:轉胞不得溺,少腹滿,關元主之。
又曰:小便難,水脹,溺出少,胞轉,曲骨主之。
《金匱》曰:婦人病,飲食如故,煩熱不得臥,而反倚息者何也?師曰:此名轉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則愈,腎氣丸主之。
(眉批:薛立齋治一婦,用八味丸加車前子而愈。探源於此,此取氣化能出之義,蓋經旨也。此痛指臨圊小便作痛,非小腹痛也,若作小腹痛,則巢氏明明有臍下急痛,小便不通等症。觀書者當詳審。)
《證治要訣》云:胞即膀胱也。胎漸長,且近下,胞為胎逼而側,故名轉胞,與子淋相類。但小便頻數,點滴而痛者,為子淋;頻數出少不痛者,為轉胞,間有微痛,終與子淋不同,並宜生料五積散,五苓散加阿膠。
《聖濟錄》云:胞受水液,氣不轉行,則小腸滿脹;或飽食用力,或因合陰陽,令胞屈闢,其候水道不通,小腹急痛,煩悶汗出,氣逆奔迫,甚則欲死,名曰轉胞,宜速治之。
(眉批:飽食則氣傷,胎素弱不能自舉而下墜。巢氏曰:胞轉者,臍下急痛,小便不通是也,其病由不同。胞轉及胞落並致,死。)
楊仁齋曰:凡強忍小便,或尿急疾走,或飽食忍尿,或忍尿入房,使水氣上逆,氣逼於胞,胞落即殂。
王海藏曰:此疾非利藥所能利,法當治其氣則愈,沉香木香湯主之。
徐春甫曰:轉胞由脬為熱所迫,外水應入不得入,內溲應出不得出,內外壅滯,脹滿不通,故令脬轉。其狀小腹急痛,不得小便,甚者致死。
趙養葵曰:轉胞由中氣虛怯,不能舉胎,胎壓其胞所致。以補氣藥中加升舉之品,如補中湯加減之類是也。
(眉批:慎齋曰:胎前轉胞,大抵由氣虛血少,血少則胎無以養,氣虛則胎不能舉,因下墜而壓於膀胱,胞為之轉。先生用補氣養血為主。誠為探原之論,獨具隻眼。吐法絕妙,所謂上氣泄則下氣得通也。)
朱丹溪曰:轉胞由氣血虛弱,不能上載其胎,下壓膀胱。胎若舉起,懸在中央,胞系得疏,水道自行。法當補血養氣,氣血既旺,胎舉而安。方用參、朮、陳皮、炙草、歸、芍、半夏、生薑,濃煎與四帖。任其叫啖,次早又與四帖,渣作一帖,頓飲之,探喉令吐,小便通皆黑水。
就此方加大腹皮、枳殼、砂仁、青蔥,二十劑以安之。此病稟受弱者,憂悶多者,性急躁者,食厚味者,大率有之。
(眉批:憂悶則氣鬱而停飲,故令墜胞。)
又法:令老婦香油塗手,自產戶托起其胎,出宿溺,卻以大劑參、耆服之。
又法:健人同病婦,皆仰臥,兩隻相對,健人以雙足抵病人足,頻頻細聳,令病人身亦細聳,則胎且細聳而上,胞不了戾而小便自通。
(眉批:此法甚妙。然通後亦當以大劑參、耆服之。)
又法:將病婦兩足倒提向上,如是數次,溺亦隨通。
(眉批:此法平人甚妙,若妊婦恐不可用。)
薛立齋曰:此證悉如丹溪治法為當。推廣言之,又有脾肺氣虛,不能下輸膀胱者;有氣熱鬱結膀胱,津液不利者;有金為火爍,脾土濕熱甚而不利者,更當詳審施治。妊娠遺尿,屬脾肺氣虛。脾主輸布,肺主治節,虛則氣弱而溲弱自遺,宜補中益氣。
薛氏曰:若脬中有熱,加味逍遙散;脾肺氣虛,補中益氣湯加益智;肝腎陰虛,六味丸。
一妊婦遺尿內熱,肝脈洪數,按之微弱,或兩太陽痛,脅肋痛脹。以肝火血虛,用加味逍遙散、六味丸,尋愈。後又寒熱恚怒,前證復作,用八珍逍遙散,兼清肝火,養肝血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