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詳

《資生集》~ 卷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三 (3)

1. 子滿(即子腫 胎水同)

陳良甫曰:妊娠經血壅閉養胎,忽然虛腫,是胎中挾水,水血相搏,脾胃惡濕,主身之肌肉,濕漬氣弱,則肌肉虛,水氣流溢,故令身腫滿。

齊仲甫曰:妊娠體腫,皆由脾胃虛,而臟腑之間,宿有停水所挾,謂雲子滿,若水停不去,浸漬其胎,則令胎壞。如脈浮腹滿兼喘者,胎未壞也。

《聖濟》曰:脾候肌肉,土氣和則能制水,水自傳化無有停積,若妊娠脾胃氣虛,經血壅閉則水飲不化,濕氣淫溢外攻形體,內注胞胎,懷妊之始,腫滿必傷胎氣。

何松庵曰:妊娠三月後,腫滿如水氣,俗呼為琉璃胎。古方一主於濕,大率脾虛者多,脾虛不運,則清濁不分。須以補脾兼分利,若夜腫日消,是血虛宜健脾,兼養血主之。

白話文:

陳良甫說:懷孕期間,經血阻塞以滋養胎兒,突然出現虛腫,是因為胎兒中挾帶水分,水與血互相搏鬥,脾胃不喜濕氣,而脾胃主管身體的肌肉,濕氣浸漬,氣力虛弱,就會導致肌肉虛弱,水氣流溢,因此造成身體腫脹。

齊仲甫說:懷孕期間身體腫脹,都是因為脾胃虛弱,而臟腑之間原本就停積著水分,稱為「子滿」。如果水分停滯不消,浸漬胎兒,就會導致胎兒損壞。如果脈象浮、腹部脹滿並伴隨喘息,則胎兒尚未損壞。

《聖濟》說:脾臟主宰肌肉,土氣和順就能控制水分,水分自然循環轉化,不會停積。如果懷孕期間脾胃氣虛,經血阻塞,就會導致水分無法轉化,濕氣蔓延溢出,侵犯身體,並向內注入胎兒。懷孕初期腫脹,必然會損傷胎氣。

何松庵說:懷孕三個月後,腫脹如同水氣,民間稱為「琉璃胎」。古方大多以除濕為主,因為脾虛者居多,脾虛運化失常,就會導致清濁不分。應該以補脾兼分利的方法治療。如果夜晚腫脹,白天消退,是血虛所致,應該健脾養血。

陳良甫曰:孕婦五六月,腹大異常,胸腹脹滿,手足面目浮腫,氣逆不安,狀類子懸。此由胞中畜水,名曰胎水,不早治,生子軟短有疾,或胎死腹中,用千金鯉魚湯治其水。

(眉批:巢氏曰:此由脾胃虛弱,有停水而挾以妊娠也,水漬於胞,則令胎壞。惟將產之月而腳微腫,則其產易。蓋胞髒水血多也,初妊娠者,則反壞胎。)

《金匱》曰:妊娠有水氣,身重小便不利,灑淅惡寒,起即頭眩。葵子茯苓散主之。(水停則身重,水逆則小便不利;惡寒者,衛氣不行;頭眩者,內有水氣;厥陽逆陰氣上蒸也。)

白話文:

陳良甫說:懷孕五六月,肚子異常地大,胸部和腹部脹滿,手腳和臉部浮腫,呼吸不順暢,感覺像孩子懸掛著。這是因為胎盤裡積了水,叫做胎水,如果不早點治療,生下的孩子就會軟弱瘦小,有病,或者胎兒死在肚子裡。可以用千金[鯉魚湯]來治療胎水。

巢氏說:這是因為脾胃虛弱,有積水,又加上懷孕的緣故,水積在胎盤,就會導致胎兒壞死。只有在快要生產的那個月,腳輕微腫脹,才容易生產。因為胎盤中的水血多,懷孕初期,反而容易造成胎兒壞死。

《金匱》說:懷孕期間有水氣,身體沉重,小便不順暢,出汗怕冷,起來就頭暈。用[葵子茯苓散]來治療。(水停滯就會身體沉重,水逆流就會小便不順暢;怕冷是因為衛氣不流通;頭暈是因為體內有水氣;陽氣被陰氣逆流而上蒸騰。)

薛立齋曰:前證若胸滿腹脹,小便不通,遍身浮腫,千金鯉魚湯;脾胃虛弱,佐以四君子;若面目虛浮,肢體如水氣,全生白朮散,未應,六君子湯;若脾虛濕熱,下部作腫,補中湯加茯苓。若飲食失節,嘔吐泄瀉,六君子湯;若腿足發腫,喘悶不寧,或指縫出水,天仙藤散;若脾肺氣滯,加味歸脾湯,佐加味逍遙散。

白話文:

薛立齋說:如果出現胸悶腹脹、小便不通、全身浮腫的症狀,可用千金鯉魚湯;若是脾胃虛弱,可佐以四君子湯;如果面部虛浮、肢體浮腫像水氣,可用全生白朮散,若效果不佳,可用六君子湯;若脾虛濕熱,下腹部腫脹,可用補中湯加茯苓。

如果飲食不節,出現嘔吐腹瀉,可用六君子湯;若腿腳浮腫,喘息不安,或者指縫出水,可用天仙藤散;若脾肺氣滯,可用加味歸脾湯,佐以加味逍遙散。

慎齋曰:子滿有水血相搏,有停痰受濕,有經血壅閉,有清濁不分。總因脾土虛不能制水所致,故立齋治法,不外健脾滲濕順氣安胎為主。若《濟陰》云,但一瀉氣利水則愈。此謬論也。

(眉批:古方用鯉魚湯、葵茯散,皆有妙處,予每用五皮飲,如水腫治法亦效,不得已再用鯉魚湯,初起勿用參、術早補,總宜利濕為先,如體厚而輕小便通者,產後自消,勿藥可也。)

子瘇者,由脾土不足,水穀之濕莫運,而胞胎壅遏,膀胱不化,水泛橫流,致肺氣下降,小便不利,腫於四肢頭面肌肉之間,此屬有形之水。子滿者,胞膈脹滿,或腹滿而四支頭面不腫,此屬無形之氣。若胎水一證,屬脾虛血少,氣不健運,水漬胞胎,胎多損壞,一經氾濫,遍身皆瘇。與子腫異名同治也。

白話文:

慎齋曰:

子滿症狀,往往因水與血相互搏擊,或停積痰濕,或經血阻塞,或清濁不分而起。究其根本,皆因脾土虛弱,無法有效控制水液所致。因此,治療子滿的原則,不外乎健脾滲濕、順氣安胎。

若《濟陰》書中所言,只要瀉氣利水便能治癒,此乃謬論。

(眉批:) 古方中使用鯉魚湯、葵茯散,皆有其獨到之處。我常使用五皮飲,如同治療水腫的方法,也能有效改善子滿。若實在無可奈何,才使用鯉魚湯。初期切勿使用人參、黃芪等補益藥物,應先以利濕為優先。若患者體型豐滿,但小便通暢,產後自然會消退,不需藥物治療。)

子瘇者:

子瘇症狀,乃脾土虛弱,水穀濕氣無法運化,導致胞胎壅塞,膀胱失調,水液泛溢,而造成肺氣下降,小便不利,水腫遍佈四肢頭面肌肉之間。此屬於有形之水。

子滿者:

子滿症狀,則表現為胞胎膈膜脹滿,或腹部脹滿而四肢頭面不腫。此屬於無形之氣。

胎水一證:

胎水症狀,屬於脾虛血少,氣力不足,無法正常運化水液,導致水液浸漬胞胎,胎兒易受損害。若水液氾濫,則全身皆會出現水腫。此症與子腫名稱不同,但治療方法相同。

2. 子氣

《產乳集》曰:妊娠三月成胎後,足跗漸腫,喘悶如水氣狀,腳指間有黃水出者,謂之子氣。直至分娩方消。此由素有風氣,或衝任經有血風,未可妄投湯藥,亦慮將產之際有不測之憂,故不可不治於未產之前也。

(眉批:子氣者,因子而肝脾氣阻,土遂不能制水,故一香附散,足以療之,然不服藥,亦無害。)

陳無擇曰:婦人宿有風寒濕冷,妊娠喜腳腫。

陳良甫曰:妊娠兩腳浮腫,名曰脆腳,因脾衰不能制水,血化成水所致。全生白朮散主之。

丹溪曰:妊娠兩足脛腫至膝,甚則足指間出水。此由中氣聚養胎元,壅鬱不得升發,當疏鬱滯,天仙藤散主之。松庵曰:孕婦六七月間,兩足浮腫,足太陰脾經養胎也,脾主四支,此時胎已垂下,故腫見兩足,分娩即愈。

白話文:

懷孕三個月成胎後,腳踝逐漸腫脹,呼吸急促悶悶的像水氣一樣,腳趾間有黃水流出,稱為「子氣」。直到生產完才會消退。這是因為原本就體內有風氣,或衝任經有血風,不能隨意服用藥物,也擔心生產時會有意外,所以不可不在生產前治療。

齊仲甫曰:妊娠腳腫,非水氣也,至八九月脛及腿俱腫。不可以水病治之,及傷真氣,有此者必易產,因胞臟中水血俱多,不致胎燥故也。

慎齋曰:妊娠有遍身胸腹頭面四肢浮腫者,曰子滿。有止足脛腫漸至腿膝者,曰子氣。子氣,即子腫也。要皆本於脾虛,中氣不運,以致水穀濕熱之氣,浸漬肌肉,流溢四肢,此《大全》以下三論。為見本之治,若產乳三因,是兼外邪論矣。

白話文:

齊仲甫認為,孕婦腳腫不是水氣,到了八、九月,小腿和大腿都會腫起來。不能用治療水病的方法,否則會傷到真氣。有這種情況的孕婦,通常比較容易生產,因為子宮裡的血液和水份都比較多,不容易造成胎兒乾燥。

慎齋認為,孕婦如果全身、胸腹、頭面、四肢都浮腫,叫做「子滿」。如果只是腳踝和小腿腫脹,逐漸蔓延到腿和膝蓋,叫做「子氣」,也就是「子腫」。這兩種情況都是因為脾虛,中氣不運,導致水穀濕熱之氣浸漬肌肉,流溢四肢。這三種情況,都是屬於本虛的範疇,應以調理脾胃為主。而产乳三因,則屬於兼外邪的範疇。

3. 腹痛(胎痛)

《大全》曰:妊娠脘腹痛,或宿有痰飲,或新觸風寒,皆因臟虛而致。邪正相擊而並於氣,隨氣上衝則心痛,下攻則腹痛,痛甚必致害胎,甚則傷墮。

醫官王師復治蔡元度寵人妊娠胸腹間氣刺滿痛,或腸鳴嘔逆,此由忿怒憂思過度,飲食失節所致,香莪丸淡鹽湯下三服瘥。(憂思過度,則木鬱,飲食失節,則土虛,木邪乘土,氣鬱化火,火載胎上,榮衛不通致心腹滿痛腸鳴嘔逆,香莪丸肝脾並治,鹽湯下,所以制火下行也。)

慎齋曰:以上序腹痛,有風寒客邪痰飲七情為有餘。

《金匱》曰:假令妊娠腹中痛、為胞阻,膠艾湯主之。

白話文:

《大全》說:懷孕時肚子痛,可能是因為體虛,或是本來就有痰飲,或是新近受了風寒,這些原因都會導致身體虛弱。邪氣和正氣互相攻擊,聚集在氣機之中,隨著氣機向上衝就會心痛,向下衝就會腹痛,疼痛嚴重就會危及胎兒,甚至導致流產。

醫官王師復治療蔡元度寵人的懷孕期間胸口和肚子之間氣刺滿痛,或是腸鳴嘔吐,這是因為過度生氣憂慮,飲食不節造成的。香莪丸用淡鹽湯送服,三劑就好了。(過度憂慮,則肝氣鬱結,飲食不節,則脾氣虛弱,肝氣乘脾,氣鬱化火,火氣上衝胎兒,導致氣血不通,引起心腹滿痛、腸鳴嘔吐,香莪丸可以治療肝脾,用鹽湯送服,可以制火降氣。)

慎齋說:以上列舉的肚子痛,有風寒外邪、痰飲、七情所致的過度狀態。

《金匱》說:假設懷孕期間肚子痛,是胎兒被阻滯,可以用膠艾湯治療。

薛立齋曰:胎或作脹,或腹作痛,此是脾胃氣虛,不能承載,用安胎飲,加升麻白朮,不應,用補中湯。

《金匱》曰:婦人懷胎,腹中㽲痛,當歸芍藥散主之;又婦人腹中痛,小建中湯主之。

劉宗厚曰:潔古地黃當歸湯,治婦人有孕胎痛。胎痛者,丹溪以血虛治之,故四物去川芎,倍加熟地,此心法也。

白話文:

薛立齋說:懷孕時肚子脹或疼痛,是脾胃氣虛,無法承載胎兒,可以用安胎飲,再加入升麻和白朮,如果效果不好,就用補中湯。

《金匱要略》中記載:婦女懷孕期間,肚子裡隱隱作痛,用當歸芍藥散治療;如果婦女肚子痛,用小建中湯治療。

劉宗厚說:潔古方中的地黃當歸湯,可以治療婦女懷孕期間的胎痛。丹溪認為胎痛是血虛所致,所以四物湯中去掉了川芎,並加倍熟地黃,這就是治療胎痛的關鍵所在。

薛立齋曰:妊娠腹中,不時作痛,或小腹重墜,名脹痛,用內補丸。不應,加參、朮、陳皮,或因脾氣虛,四君加歸、地。

慎齋曰:以上序胎前腹痛,有氣阻、氣虛、血虛,為不足病也。胎前有脾胃氣虛而腹痛者,用補氣調氣之法;有陰虧血虛而腹痛者,用補血溫經之法,與前條外因證迥別,臨證審之。

薛立齋曰:頓僕胎動,腹痛下血,膠艾湯;未應,八珍湯加膠、艾。若胎傷,用佛手散;未應,八珍湯下知母丸。

白話文:

懷孕期間,肚子經常疼痛,或是小腹下墜,稱為脹痛,可以用內補丸治療。如果效果不好,可以加參、朮、陳皮。也可能是脾氣虛弱,可以用四君湯加上歸、地。

慎齋說:以上講的是懷孕前肚子疼痛的情況,可能是氣阻、氣虛、血虛,都是不足之症。懷孕前有脾胃氣虛導致肚子疼痛的,可以用補氣調氣的方法;有陰虛血虛導致肚子疼痛的,可以用補血溫經的方法,這和前述外因導致的病症截然不同,要根據實際情況辨證施治。

薛立齋說:如果突然跌倒導致胎動,肚子疼痛且出血,可以用膠艾湯;如果效果不好,可以用八珍湯加上膠、艾。如果胎兒受傷,可以用佛手散;如果效果不好,可以用八珍湯加上知母丸。

王叔和曰:婦人有胎腹痛,令人摸之,如覆杯者男,如肘脛參差起者女也。冷者為死,溫者為生。

慎齋曰:以上序胎前腹痛,有頓僕傷胎,胎動不安,此不內外因。一辨用藥之法,一辨生死之法。

白話文:

王叔和說:婦人在懷孕期間會出現腹部疼痛的情況,如果讓人觸摸她的肚子,感覺像倒置杯子那樣平滑的是男孩;若感到有些地方凸出、凹陷或高低不平則是女孩。如果是冰冷的話代表胎兒已經死亡,而溫暖則表示胎兒還活著。 慎齋指出以上的敘述主要是在描述懷孕前期可能會發生的腹痛情況,包括因為跌打受損或是胎位不正所引起的問題等。同時他也強調了在使用草藥治療時需要注意的方法以及如何分辨胎兒是否存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