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詳

《資生集》~ 卷一 (17)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7)

1. 治血澀經閉

溫經湯,治經不行,繞臍寒疝痛,脈沉緊。此由寒氣客於血室,血凝不行為氣所沖,新血與故血相搏,所以作痛,宜此湯與桂枝桃仁湯。

當歸,川芎,白芍,官桂,牡丹皮,蓬朮(各一錢),人參,牛膝(各一錢),炙草(五分)

上水二鍾,煎一鍾,服無時。此溫行之劑也,以四物去地黃,恐凝滯耳。人參得官桂能溫行故加之。然諸痛忌參、術。亦有不必用者,在人取之有法焉。

桂枝桃仁湯,治證同前,方見調經門疼痛條。

紅花當歸散,治婦人經閉積瘀腹痛,及室女經閉。

紅花,歸尾,紫葳(即凌霄花),牛膝,蘇木(細銼),甘草(各二兩),赤芍(九兩),劉寄奴(五兩),桂心,白芷(各一兩半)

上為細末,空心熱酒調下三錢,食前臨臥再服。若血久不行、濃煎紅花酒下。

此皆破血之藥,然不用川芎以行血海之血,而用白芷以行陽明之經者,以血海隸於陽明故也。

行經紅花湯,治婦人室女經不行,時作脹痛。

歸尾,赤芍,紫葳,劉寄奴,牛膝,延胡,紅花,蘇木,桃仁(炒,各一錢),青皮,香附(各八分),桂心(五分)

此與前方不相遠,而有青皮、桃仁乃厥陰肝經藥,要分別此義。空心服。

土牛膝散,治婦人室女血閉不通,五心煩熱。

土牛膝,歸尾(各一兩),桃仁(炒),紅花(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溫酒下。

專主血閉,曾藉此治婦人血塊作痛有效。

當歸散,治血脈不通。

當歸,穿山甲(微炒),蒲黃(炒,各半兩),辰砂(另研,一錢),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研勻每服二錢,食前熱酒調下,專主在脈絡。

桃奴飲子,治婦人室女月經不通,漸成脹滿,及男子墜馬跌僕損傷,致瘀血停積欲成血蠱,悉皆治之。

(眉批:此脹滿,根血瘀來。)

桃奴(桃樹上嫩桃干朽不落者,冬月及正月收),猳鼠糞(即雄鼠糞也,兩頭尖是也),延胡,五靈脂,肉桂,香附,砂仁,桃仁(另研,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空心溫酒調下。

類聚濁陰之物,以破汙積之血,佐溫熱之味以行停滯之血氣。蓋為血氣流也。

萬病丸,治經事不來,繞臍寒疝痛。

乾漆(杵砂炒,煙盡須青白如此一時),牛膝(去苗,酒浸一宿,焙乾,各一兩)

上為末,以生地汁一升,入二藥末,銀器內慢火熬可丸即丸桐子大,每服二丸,空心米飲或酒下。

妙在以生地汁熬破血藥,大有見解。

以上諸方俱輕劑,隨寒熱選用。

通經丸,治經閉不通及血塊疼痛。

歸尾,桃仁,大黃(煨),丹皮,乾漆(炒煙盡),肉桂,牛膝,莪朮(各一兩),三稜(醋炒,五錢),麝香(八分)

上為末,皂角五錢,芫花二錢,水煎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湯下。

不用虻蟲、水蛭、斑蝥之類,是重劑中之輕劑,最穩。

白話文:

溫經湯:這個方子治療月經不來,肚臍周圍因寒氣引起的疝痛,脈象是沉而緊。這是因為寒氣侵入血室,導致血液凝結不流通,氣機受阻,新血與舊血互相搏擊,所以會疼痛。適合用這個方子加上桂枝桃仁湯來治療。 藥材組成:當歸、川芎、白芍、肉桂、牡丹皮、蓬朮(各一錢)、人參、牛膝(各一錢)、炙甘草(五分) 煎煮方法:用水兩碗,煎煮成一碗。 服用時間:不拘時間服用。 這個方子是溫通經絡的藥劑,用四物湯去除地黃,是怕地黃凝滯血脈。加入人參和肉桂,能加強溫通的作用。但一般來說,各種疼痛都忌用人參和白朮,但有時候也不必忌用,這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

桂枝桃仁湯:治療的症狀和溫經湯相同,方子在調經門的疼痛條有記載。

紅花當歸散:治療婦女經閉、腹部積瘀疼痛,以及未婚女子經閉。 藥材組成:紅花、當歸尾、紫葳(即凌霄花)、牛膝、蘇木(細挫)、甘草(各二兩),赤芍(九兩),劉寄奴(五兩),桂心、白芷(各一兩半) 服用方法: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空腹用熱酒送服三錢。飯前或睡前再服一次。如果經血長期不來,可以用濃煎的紅花酒送服。 這個方子都是破血的藥,不用川芎來活血海的血,而是用白芷來疏通陽明經的血,是因為血海隸屬於陽明經。

行經紅花湯:治療婦女或未婚女子月經不來,時常出現脹痛。 藥材組成:當歸尾、赤芍、紫葳、劉寄奴、牛膝、延胡索、紅花、蘇木、炒桃仁(各一錢)、青皮、香附(各八分)、桂心(五分) 這個方子和之前的方子差別不大,只是加入了青皮和桃仁,它們是屬於厥陰肝經的藥物,需要注意區分。空腹服用。

土牛膝散:治療婦女或未婚女子血閉不通,出現五心煩熱。 藥材組成:土牛膝、當歸尾(各一兩),炒桃仁、紅花(各半兩) 服用方法: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空腹用溫酒送服。 這個方子專門針對血閉,曾經用它來治療婦女血塊疼痛,效果不錯。

當歸散:治療血脈不通。 藥材組成:當歸、穿山甲(微炒)、蒲黃(炒,各半兩),辰砂(另研,一錢),麝香(少許) 服用方法: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二錢,飯前用熱酒送服。這個方子主要針對脈絡不通。

桃奴飲子:治療婦女或未婚女子月經不來,逐漸出現腹脹滿,以及男子因墜馬跌倒等外傷導致瘀血停積,有形成血蠱的趨勢,都可以用這個方子治療。 (眉批:這種腹脹滿是血瘀引起的。) 藥材組成:桃奴(桃樹上嫩桃乾枯不落的果實,冬天或正月採收),猳鼠糞(即雄鼠的糞便,兩頭尖的),延胡索、五靈脂、肉桂、香附、砂仁、桃仁(另研,各等分) 服用方法: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空腹用溫酒送服。 這個方子用了多種污濁的藥材,來攻破積瘀的血,配合溫熱的藥味來促進停滯的氣血運行。目的是讓氣血流動起來。

萬病丸:治療月經不來,肚臍周圍因寒氣引起的疝痛。 藥材組成:乾漆(用杵搗碎後用砂炒,直到冒煙且呈現青白色),牛膝(去除莖部,用酒浸泡一夜,烘乾,各一兩) 製作方法: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生地汁一升,將藥末加入,在銀器中用小火熬煮到可以搓成丸子,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二丸,空腹用米湯或酒送服。 這個方子的妙處在於用生地汁來熬煮破血的藥材,很有見地。 以上這些方子都是藥力比較輕的方劑,要根據患者的寒熱情況來選用。

通經丸:治療經閉不通以及血塊疼痛。 藥材組成:當歸尾、桃仁、大黃(煨)、丹皮、乾漆(炒至冒煙)、肉桂、牛膝、莪朮(各一兩),三稜(醋炒,五錢)、麝香(八分) 製作方法: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皂角五錢、芫花二錢,用水煎煮成糊狀,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米湯送服。 這個方子沒有使用虻蟲、水蛭、斑蝥等強烈的破血藥物,是重劑中藥力比較溫和的方子,比較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