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生集》~ 卷一 (13)
卷一 (13)
1. 經閉(當與調經門參看)
虞天民曰:婦人百病,皆自心生,經閉不通。先因心事不足,心血虧耗,故乏血以歸肝而出納之用已竭。經云,母能令子虛,是以脾不磨而食少,所謂二陽之病發心脾者此也。因食少,故肺氣亦失所養,而氣滯不行則無以滋腎陰。況月水全賴腎水施化,腎水既乏則經水日以乾涸而血枯之證形矣。(此言血枯當養心。不治其血而治其心,探源之論。)
徐春甫曰:心屬陽而主血,脾裹血以行氣。若月經不通,未必不由心事不足,思慮傷脾,有所勞倦,穀氣不輸,肺金失養,腎水無滋,經血枯涸,以致三五不調,漸致閉絕。惟養心則血生脾健。則氣布,二者和則氣暢血行而調經之要至矣。(此言血枯,當調心脾。)
蕭慎齋曰:婦人經閉,或因房勞過度,內傷肝腎。夫肝藏血,內涵木火,必賴天一之水以為滋榮。若精竭於下,則水不涵木而木火上騰。或胸脅脹滿,妨於飲食,胃不能納,脾失所輸,日漸煎熬津液,乾涸以致血枯經閉,當從趙養葵滋水補肝之法。(此言血枯,當補肝腎。)
《醫錄補遺》云:婦人血海滿則行,然婦人性情執著,比之男子十倍。雖有虛症宜補,亦當以執著為慮。況月閉一症,大半屬血虛氣結。
李東垣曰:經閉不行有三,或因勞心,心火上行,氣上迫肺,心氣不得下通,宜安心補血瀉火,則經自行。(此上焦心肺有熱而經不行也。)或病中消,胃熱善飢漸瘦,津液不生。夫經者,血脈津液所化,津液既絕,為熱所爍,肌肉漸瘦,時見燥渴,血源乾涸,名曰血枯經絕。宜瀉胃之燥熱,補益氣血則經自行。
(此中焦胃有熱結而經不行也。)或心包絡脈洪數,躁作時見,大便閉,小便難,而經水閉絕,此血海乾枯,宜調血脈,除胞脈中火邪,則經自行。(此下焦胞脈熱結而經不行也。)
張潔古曰:女子月事不來,先瀉心火,血自下也。
齊仲甫曰:婦人月事不來,因風冷客於胞門,以血得溫則宣通,得寒則凝泣也。
陳良甫曰:血滯經閉宜破者。原飲食毒熱,或暴怒凝瘀積痰。直須大黃、乾漆之類,推陳致新。俾舊血消而新血生也。若氣旺血枯,起於勞役憂思,自宜溫和滋補;或兼痰火濕熱,尤宜清之涼之。每以肉桂為佐者,熱則血行也。但不可純用峻藥以虧陰道。調和飲食,自然血氣流通;苟不務充養氣血,惟以毒藥攻之,是求千金於乞丐,必死而後已。
婁全善曰:婦人經閉,有汙血凝滯胞門,少腹㽲痛,有熱有寒。如熱而經閉者,羅謙甫血極膏。(大黃為末,醋熬成膏,治婦人乾血氣,大便利一二行。經自下。)是婦人之仙藥也。
仲景抵當湯(大黃、桃仁、虻蟲、水蛭,)千金桃仁煎(大黃、桃仁、朴硝,虻蟲,)治血積月水不行,若寒結汙血而不行;云歧紅花當歸散(紅花、歸尾、牛膝、蘇木、甘草、赤芍、劉寄奴、桂心、白芷、紫葳(即凌霄花,)治婦人室女經閉,或積瘀血,腰腹疼痛。
白話文:
婦人各種疾病,都源於心緒不暢,導致經血不通。起初是因為心事鬱結,耗損心血,以致血液不足,無法輸送到肝臟,正常的氣血運行也停止了。古書記載,母親的虛弱會導致子女虛弱,因此脾胃運化失常,食慾不振,這就是所謂的「二陽之病」侵犯心脾。因為食慾不振,肺氣也得不到滋養,氣機阻滯不通,就無法滋潤腎陰。而月經的產生完全依靠腎水的滋養和轉化,腎水不足,月經就會日漸乾涸,出現血枯的症狀。(這說明血枯應從養心入手,不治療血液而治療心神,這是探究病根的論點。)
心屬陽,主血;脾負責運化血液,推動氣血運行。如果月經不通,很可能是因為心事鬱結,思慮過度傷脾,勞累過度,脾胃運化失常,穀物精氣不能輸布,肺金失養,腎水得不到滋養,導致經血乾涸,月經三五不調,最終閉經。只有養心才能生血,脾胃健運才能使氣血暢通,心脾調和,氣血運行就順暢,調經也就成了關鍵。(這說明血枯應從調養心脾入手。)
婦女經閉,可能是因為房事過度,損傷肝腎。肝臟藏血,內含木火之氣,必須依靠腎水的滋養才能正常運作。如果精氣過度消耗,腎水不能滋潤肝木,木火就會上逆。可能會出現胸脅脹滿,影響飲食,胃納不佳,脾胃運化失常,日漸消耗津液,最終導致津液乾涸,血枯經閉,應該採用滋陰補肝的方法。(這說明血枯應從補益肝腎入手。)
《醫錄補遺》記載:婦女的血液充盈才能順利排出,但婦女的情緒比男性更為執著,往往是男性的十倍。即使有虛證需要補益,也要考慮情緒因素。況且,月經閉止大多數屬於血虛氣滯。
經閉不通有三種情況:一是因為勞心傷神,心火上炎,氣上衝肺,心氣不能下達,應該安心養神,補益血液,瀉去心火,經血自然會來。(這是上焦心肺有熱導致經閉。)二是因病消瘦,胃熱,易飢,漸漸消瘦,津液不能生成。月經是血液、津液轉化而成的,津液枯竭,被熱邪灼傷,肌肉消瘦,常有口渴,血源乾涸,稱為血枯經絕,應該瀉去胃中的燥熱,補益氣血,經血自然會來。(這是中焦胃有熱邪導致經閉。)三是心包絡脈搏洪數,煩躁不安,大便秘結,小便不利,經水閉止,這是血海乾涸,應該調和血脈,去除胞脈中的熱邪,經血自然會來。(這是下焦胞脈熱結導致經閉。)
女子月經不來,先瀉去心火,血液自然會排出。
婦女月經不來,是因為風寒之邪侵犯胞宮,血液遇溫則運行通暢,遇寒則凝滯不通。
血瘀導致的經閉,應該破瘀通經。如果是飲食不潔,或暴怒引起瘀血、痰積,就應該使用大黃、乾漆等藥物,去除舊血,促進新血生成。如果氣盛血枯,是因為勞累或憂思引起的,就應該溫和滋補;如果兼有痰火濕熱,就應該清熱涼血。常用肉桂作為輔助藥物,因為溫熱可以促進血液運行。但不能單純使用峻猛的藥物,以免損傷陰氣。調和飲食,氣血自然會通暢;如果不好好滋養氣血,只用毒藥攻邪,如同向乞丐討要千金,必死無疑。
婦女經閉,是因為瘀血凝滯胞宮,少腹疼痛,有寒有熱。如果是熱邪導致的經閉,可以使用羅謙甫血極膏。(大黃研末,用醋熬成膏,治療婦女血枯氣滯,大便通暢後,經血自然會來。)這是婦科良藥。
《傷寒論》中的抵當湯(大黃、桃仁、虻蟲、水蛭)、《千金方》中的桃仁煎(大黃、桃仁、朴硝、虻蟲)治療血瘀導致的月經不通;《景岳全書》中的紅花當歸散(紅花、當歸尾、牛膝、蘇木、甘草、赤芍、劉寄奴、桂枝、白芷、紫葳(即凌霄花))治療婦女或處女經閉,或瘀血阻滯,腰腹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