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生集》~ 卷一 (12)
卷一 (12)
1. 經閉(當與調經門參看)
(眉批:總歌
二陽之病發心脾,血海無餘土已虧;
氣結痰凝良有說,肝勞心損亦須知;
東垣指出三焦病,學者宜將五臟推;
血滯血枯當有別,通經不可浪施為。
類方,實熱,三和湯、玉燭散、二氣丸;風冷,千金桃仁丸、晞露丸;痰阻,瓦龍丸;血結,血極膏;氣滯,琥珀散、當歸散;心虛,茯苓補心湯、柏子仁丸;肝勞,內經烏鰂方;經閉成癆,澤蘭湯、柏子仁丸、又生地黃丸;灸四花穴、又腰俞,投北斗符;傳口疰,秦艽、鱉甲散、獺肝丸、取勞蟲方,符灸同上。)
《經》云: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其傳為風消,為息賁,死不治。(二陽,陽明也。胃與大腸二經也。發心脾,言發於心脾也。隱曲,指陽道也。《本經》云:腎風之狀,隱曲不利,不月。女子經閉也,言在男子則隱曲不利,在女子則月經不行也。風消者,脾病土虛,風不乘克也。
息賁者,心病火旺,肺金受刑也。二陽,馬玄臺專主胃說。以胃為化源,故重胃而不重大腸也。張景岳曰:胃與心子母也,人之情欲本於傷心,母傷則害及其子,胃與脾表裡也。人之勞倦,本於傷脾,臟病連及於其腑,此二陽之病。所以發於心脾也。不得隱曲,陽道病也,胃為水穀血氣之海,主化榮衛而潤宗筋。
陰陽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然則精血下行生化之本。惟陽明為最。令化源既病,則陽道外衰,故不得隱曲,在女子當為不月也。隱曲,馬玄臺指女子隱曲之事。叔武叔卿曰:人有隱情曲意則氣鬱,心氣不開,脾氣不化,水穀日少,不能變見氣血以入二陽之血海矣。血海無餘,所以不月也,亦通。
)
《經》曰:月事不來,胞脈閉也。胞脈者,屬心而絡於胞中,今氣上迫肺,心氣不得下通,故月事不來也。(胞脈者,胞中之脈也,衝任皆起於胞中,故曰胞脈。屬心者,心主血脈也。氣有餘便是火,今心氣上迫肺,不得下通衝任而為血,故月事不來。)
張景岳曰:經閉一症,血枯與血隔。血隔,(即血滯也。)有如冰炭,枯者,竭也。血虛極矣,隔者,阻也。血本不虛,而或氣或寒或積,有所逆也。隔者病發於漸。其證或痛,或實。通之則行而愈。若枯者,其來也。漸,衝任內竭,其證無形。夫血既枯矣。宜補養陰氣,使血自充,如與血隔同治則枯者益枯,斃可立待也。
李東垣曰:婦人脾胃久虛,形體羸弱,氣血俱衰,致經水斷絕。武叔卿謂,當補脾胃。蓋水入於經,其血乃生。谷入於胃,脈道乃行,水去榮散,谷消胃亡。況脾統諸經之血,而以脾胃久虛,致氣血俱衰者,可不補益乎。(此言血枯,當補脾胃。)
王子亨曰:婦人月水不通,病本於胃,胃氣虛不能消化水穀,使津液不生血氣故也。又醉以入房,則內氣竭絕傷肝,使月水衰少,所以爾者。肝藏血,勞傷過度,血氣枯竭於內也。又先吐血或下血,謂之脫血,名曰血枯。亦月水不來,所以爾者,津液耗減故也。但益津液,其經自下。(此言血枯,當益津液。)
白話文:
經閉(應當與調經門的內容一起參考)
總歌(歌訣)
二陽(陽明經)的病症會影響心脾,導致血海空虛,脾土虧損。氣機鬱結、痰液凝滯是常見的原因,肝臟勞損、心臟受損也要注意。東垣認為問題可能出在三焦,學者應該從五臟的角度來推究。血瘀和血虛要仔細區分,通經不能隨便亂用藥。
類方(相關藥方)
- 實熱: 三和湯、玉燭散、二氣丸
- 風冷: 千金桃仁丸、晞露丸
- 痰阻: 瓦龍丸
- 血結: 血極膏
- 氣滯: 琥珀散、當歸散
- 心虛: 茯苓補心湯、柏子仁丸
- 肝勞: 內經烏鰂方
- 經閉成癆(因經閉導致虛勞): 澤蘭湯、柏子仁丸、又生地黃丸
- 針灸: 灸四花穴、又腰俞,配合北斗符
- 傳口疰(傳染病導致的經閉): 秦艽、鱉甲散、獺肝丸、取勞蟲方,符咒和針灸同上
《黃帝內經》說: 二陽(陽明經)的病症會影響心脾,出現隱曲(陽道)不順暢,女子月經不來。如果病情傳變,會發展為風消(脾虛)或息賁(心肺病變),最終不治。這裡的“二陽”指的是陽明經,也就是胃和大腸。病症影響心脾,意思是說病根在心脾。隱曲指的是陽道功能。如果男子出現陽道不順暢,女子就會出現月經不來。風消是因為脾虛,風邪乘虛而入。息賁是因為心火旺盛,導致肺金受損。“二陽”馬玄臺認為主要指的是胃,因為胃是化生氣血的源頭,因此他更重視胃而不重視大腸。張景岳認為胃是心臟的子臟,人的情慾多傷心,母親受傷就會影響到兒子(胃)。胃和脾是表裡關係,勞累過度會損傷脾,臟器病變會連累到腑。這就是“二陽之病,發於心脾”的原因。陽道不順暢,是因為胃作為水穀和氣血的源頭,主導著營養和潤澤宗筋的功能,而陰陽兩經的會合處在氣街,陽明經主導這個會合,是精血下行和生化的根本。如果陽明經生病,陽道就會衰弱,所以會出現隱曲不順暢,在女子身上就表現為月經不來。馬玄臺認為“隱曲”是指女子隱蔽的生理功能。有人認為,如果人有隱情曲意,就會導致氣機鬱結,心氣不暢,脾氣不運化,進食減少,無法化生氣血來充養二陽的血海,血海空虛,所以月經不來。這個說法也是合理的。
《黃帝內經》說: 月經不來,是因為胞脈閉塞。胞脈是附屬於心臟,並聯繫子宮的脈絡。現在因為氣機上逆迫肺,導致心氣無法下行,所以月經不來。胞脈指的是子宮的脈絡,衝脈和任脈都起源於子宮。心臟主管血脈。氣有餘就容易化火,現在心氣上迫於肺,不能夠下行到衝任二脈來產生血液,所以月經不來。
張景岳認為,經閉這個病症,有血枯和血隔兩種情況,它們就像冰和炭一樣截然不同。血枯指的是血液枯竭,是血虛的極端表現。血隔指的是阻隔,是血液本身沒有虧虛,而是因為氣機、寒邪或積滯等因素導致血液運行不暢。血隔的病程發展是循序漸進的,症狀可能是疼痛或實證,如果疏通氣血就能使月經來潮。而血枯的病程也是逐漸發生的,是衝脈和任脈內在的虧竭,症狀可能不明顯。如果血液已經枯竭,就應該滋養陰氣,使血液自行充盈。如果將血枯和血隔混為一談,用治療血隔的方法來治療血枯,就會使病情加重,甚至會立即危及生命。
李東垣認為,婦女如果長期脾胃虛弱,身體虛弱,氣血衰竭,就會導致月經斷絕。有人認為應該補養脾胃。因為水液進入經脈才能化生血液,食物進入胃才能使脈道暢通。水液如果不能滋養,食物不能消化,脾胃長期虛弱,氣血也會跟著衰竭,所以要補益脾胃。
王子亨認為,婦女月經不來,病根在於胃。如果胃氣虛弱,不能消化水穀,就無法產生津液和氣血。此外,酒醉後行房事,會耗竭內氣、損傷肝臟,導致月經量減少。肝臟儲藏血液,如果勞累過度,就會導致體內氣血枯竭。另外,如果先有吐血或下血的情況,也被稱為“脫血”,也是血枯的一種,同樣會導致月經不來。這都是因為津液虧耗的緣故,只要滋養津液,月經自然就會來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