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經發揮》~ 卷上 (2)
卷上 (2)
1. 手足陰陽流注篇
故經脈者,行血氣,通陰陽,以榮於身者也。
通結上文,以起下文之義。經脈之流行不息者,所以運行血氣,流通陰陽,以榮養於人身者也。不言絡脈者,舉經以該之。
其治從中焦。注手太陰陽明,陽明注足陽明太陰,太陰注手少陰太陽,太陽注足太陽少陰,少陰注手心主少陽,少陽注足少陽厥陰,厥陰復還注手太陰。
始於中焦,注手太陰,終於注足厥陰,是經脈之行一周身也。
其氣常以平旦為紀句以漏水下百刻,晝夜流行,與天同度,終而復始也。
氣,營氣。紀,統紀也。承上文言經脈之行,其始則起自中焦,其氣則常以平旦為紀也。營氣,常以平旦之寅時為紀,由中焦而始注手太陰,以次流行也。不言血者,氣行則血行。可知漏水下百刻,晝夜流行。與天同度者,言一晝夜漏下百刻之內,人身之經脈流行無有窮止,與天同一運行也。
蓋天以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為一周天,而終一晝夜;人之榮衛,則以五十度周於身。氣行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八百一十丈,而終一晝夜,適當明日之寅時,而復會於手太陰。是與天同度,終而復始也。或云:晝夜漏刻有長短,其營氣盈縮當何如?然漏刻雖有短長之殊,而五十度周身者,均在其中,不因漏刻而有盈縮也。
上本篇正文,與金蘭循經同。
白話文:
手足陰陽流注篇
經脈的功能是運行血氣,貫通陰陽,滋養全身。
經脈的運行永不停息,持續運行血氣,流通陰陽,以滋養人體。文中未提及絡脈,是因為經脈已涵蓋其意。
治療的起始點在中焦。經氣由中焦出發,注入手太陰經,再由手太陰經注入足陽明經,足陽明經注入足太陰經,足太陰經注入手少陰經,手少陰經注入足太陽經,足太陽經注入足少陰經,足少陰經注入手少陽經,手少陽經注入足少陽經,足少陽經注入足厥陰經,足厥陰經最後又回到手太陰經。
從中焦開始,注入手太陰經,最終回到足厥陰經,這就是經脈運行周身的路線。
經脈之氣的運行,以每天清晨寅時(約凌晨三到五點)為起始點,晝夜不停地運行,運行週期與天體運行週期相同,循環往復。
文中「氣」指的是營氣,「紀」指的是起始點。承接上文所述經脈運行,它始於中焦,時間以清晨寅時為起始點。營氣從寅時開始,由中焦出發,注入手太陰經,依次循環運行。文中沒有提及血液,是因為氣血運行是同時進行的。所謂晝夜運行,指的是一天一夜內,經脈的運行永不停歇,與天體運行週期相同。
天體運行一周需要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而人體的榮衛之氣運行一周則需五十度。氣運行一萬三千五百次呼吸,脈搏跳動八百一十丈,恰好一天一夜後,回到明日寅時,重新回到手太陰經,這與天體運行週期相同,循環往復。有人可能問:晝夜時間長短不一,營氣的盈縮該如何解釋?雖然漏刻時間長短不一,但五十度周身運行不變,不會因為漏刻長短而受影響。
本篇正文內容與金蘭循經篇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