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壽

《十四經發揮》~ 卷中 (12)

回本書目錄

卷中 (12)

1. 足少陰腎經穴歌

人迎:見足陽明經。

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兩乳間為胸中。支者,自神藏別出繞心,注胸之膻中,以交於手厥陰也。

是動:則病飢不欲食,面黑如地色,咳唾則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䀮䀮如無所見,心如懸,若飢狀,氣不足則善恐,心惕惕如人將捕之,是謂骨厥。是主腎所生病者:口熱、舌乾、咽腫、上氣、嗌乾及痛,煩心,心痛,黃疸,腸癖,脊臀股內後廉痛,痿、厥、嗜臥,足心熱而痛。盛者: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白話文:

足少陰腎經穴歌

人迎穴的位置,可以參考足陽明胃經的走向。

腎經的支脈,從肺臟出發,與心臟經脈相連,進入胸腔。

胸腔指的是兩乳之間。支脈從神藏(腎臟)分出,繞過心臟,到達胸部的膻中穴,與手厥陰心包經交會。

如果這個經脈有問題,則會出現以下症狀:食慾不振,面色發黑像泥土一樣,咳嗽咳出帶血的痰,呼吸困難且發出呼呼的聲音,坐著想站起來,眼睛昏花無神,心裡空虛焦慮像飢餓一樣,氣血不足則容易恐懼,心神不寧像要被抓捕一樣,這就是骨厥症。腎經生病的主要症狀包括:口乾舌燥、咽喉腫痛、呼吸困難、咽喉乾痛、心煩意亂、心痛、黃疸、腸胃疾病、脊椎、臀部、大腿內側後方疼痛、肌肉萎縮、厥冷、嗜睡、腳心發熱疼痛。經脈氣血充盛時,寸口脈搏的跳動幅度會是人迎脈搏的两倍以上;氣血虛弱時,寸口脈搏的跳動幅度會比人迎脈搏小。

2. 手厥陰心包經之歌

九穴心包手厥陰。天池天泉曲澤深,郄門間使內關對。大陵勞宮中衝備。

手厥陰心包之經。凡九穴,左右共十八穴。是經多血少氣。

心包:一名手心主,以藏象校之,在心下橫膜之上,豎膜之下,與橫膜相黏,而黃脂漫裹者心也,其漫脂之外,有細筋膜如絲,與心肺相連者,心包也。或手厥陰經,曰心主,又曰心包絡,何也?曰:君火以名,相火以位,手厥陰代君火行事,以用而言,故曰手心主,以經而言,則曰心包經。一經而二名,實相火也。

手厥陰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下膈歷絡三焦。

手厥陰,受足少陰之交,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由是下膈,歷絡於三焦之上脘、中脘及臍下一寸,下焦之分也。

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下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

脅上際為腋。自屬心包,上循胸出脅,下腋三寸天池穴,上行抵腋下,下循臑內之天泉穴,以介乎太陰少陰兩經之中間,入肘中之曲澤也。天池:在腋下三寸,乳後一寸,著脅直腋橛肋間。天泉:在曲腋下,去臂二寸,承臂取之。曲澤:在肘內廉下陷中,屈肘得之。

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由肘中下臂,行臂兩筋之間,循郄門、間使、內關、大陵,入掌中勞宮穴,循中指,出其端之中衝云。郄門:在掌後,去腕五寸。間使:在掌後三寸,兩筋間陷中。內關:在掌後,去腕二寸。大陵:在掌後,兩筋間陷中。勞宮:在掌中央,屈無名指取之。《資生經》曰:屈中指;以今觀之,莫若屈中指、無名指兩者之間為允中衝:在手中指端,去爪甲如韭葉陷中。

其支別者:從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小指次指,無名指也,自小指逆數之,則為次指云。支別者,自掌中勞宮穴別行,循小指次指出其端,而交於手少陽也。

是動:則病手心熱,臂肘攣急,腋腫,甚則胸脅支滿,心中澹澹大動,面赤、目黃、喜笑不休。是主脈所生病者:煩心,心痛,掌中熱。盛者:寸口大十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白話文:

【手厥陰心包經的九個穴位】 心包經在手上,有九個重要的穴位。從天池、天泉、曲澤,這些穴位都深藏在皮膚之下。接著是郄門、間使、內關,這些穴位對應著身體的不同部位。最後是大陵、勞宮、中衝,這些穴位使得整條心包經得以完整。

【手厥陰心包經的運行】 手厥陰心包經,總共有九個穴位,左右手合計十八個。此經的特性是血液多而氣較少。

心包,也被稱為手心主。從解剖學的角度來看,它位於心臟下方的橫膜之上,豎膜之下,被黃色的脂肪包裹著。在脂肪外層,有像絲線般的細微筋膜,將心包與心臟和肺部連接起來。有時,手厥陰經被稱為心主或心包絡,這是為什麼呢?原因是:我們可以以君火來命名,以相火來定位。手厥陰經代替了君火的運作,從功能上來說,所以稱為手心主,從經絡的角度來說,就是心包經。一條經絡有兩個名字,實際上指的是相火。

手厥陰脈起始於胸部,出發點屬於心包,向下穿過膈肌,沿路連接三焦。

手厥陰脈接受足少陰脈的交匯,起始於胸部,出發點屬於心包,由此向下穿過膈肌,沿路連接三焦的上脘、中脘以及臍下一寸的位置,這就是下焦的範圍。

其分支:沿胸側向上,到達腋下,往下經過上臂內側,在太陰和少陰兩脈之間,進入肘部。

從胸部上方開始,沿著心包向上到達腋下,再往下經過上臂內側的天泉穴,位於太陰和少陰兩脈之間,最終進入肘部的曲澤穴。

沿著前臂,經過兩條肌腱之間,進入手掌,沿著中指,終止於指尖。

從肘部向下,沿著前臂,經過兩條肌腱之間,通過郄門、間使、內關、大陵等穴位,進入手掌的勞宮穴,再沿著中指,終止於指尖的中衝穴。

其分支:從手掌開始,沿著無名指,終止於指尖。

無名指,也就是小指的鄰指。這個分支從手掌的勞宮穴開始,沿著無名指,終止於指尖,與手少陽脈交會。

如果這條脈絡發生問題:會出現手掌心熱、手臂和肘部抽筋緊繃、腋下腫脹等症狀,嚴重時還可能出現胸脅支撐感、心臟劇烈跳動、面色潮紅、眼睛黃疸、笑個不停等情況。如果這條脈絡主導的病症:會感到煩躁、心痛、手掌心熱等。

當這條脈絡充盈時:寸口脈的搏動會比人迎脈大十倍。 當這條脈絡虛弱時:寸口脈的搏動反而比人迎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