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經發揮》~ 卷中 (3)
卷中 (3)
1. 足陽明胃經穴歌
四十五穴足陽明。承泣四白巨髎經。地倉大迎頰車峙,下關頭維對人迎。水突氣舍連缺盆。氣戶庫房屋翳屯,膺窗乳中延乳根,不容承滿起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外陵大巨存。水道歸來氣衝次。髀關伏兔走陰市,梁丘犢鼻足三里。上巨虛連條口位。下巨虛乃繼豐隆。解谿衝陽陷谷中,內庭厲兌經穴終。
足陽明胃之經。凡四十五穴,左右共九十穴,是經氣血俱多。
胃大一尺五寸,紆屈曲伸,長二尺六寸。
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交額也。據本條後之發揮,「鼻山根為頞」,《甲乙經》亦作頞,是以頞當為頞之誤)中,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
頞,鼻莖也,鼻山根為頞。足陽明起於鼻兩旁迎香穴。由是而上,左右相交於頞中,過晴明之分,下循鼻外,歷承泣、四白、巨髎,入上齒中,復出循地倉,挾兩口吻環繞唇下,左右相交於承漿之分也。迎香:手陽明經穴,睛明:足太陽經穴。手足太陽、少陽、足陽明五脈之會。
承泣:在目下七分,直瞳子。四白:在目下一寸,直瞳子。巨髎:在鼻孔旁八分,直瞳子。地倉:挾口吻旁四分。承漿:見任脈,足陽明、任脈之會。
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前,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腮
腮下為頷。頷中為頤。囟前為髮際。髮際前為額顱。自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歷下關。過客主人,循髮際,行懸釐、頷厭之分,經頭維,會於額顱之神庭。大迎:在曲頷前一寸三分,骨陷中動脈。頰車:在耳下曲頰端陷中。下關:在客主人下,耳前動脈下廉。
合口有空,開口則閉。客主人,接懸厭三穴,並足少陽經,皆手足少陽、陽明之交會。頭維:在額角髮際,本神旁一寸五分,神庭旁四寸五分。神庭:見督脈,足太陽、陽明、督脈之會。
其支別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
胸兩旁高處為膺。膺上橫骨為巨骨。巨骨上陷中為缺盆。其支別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歷水突、氣舍入缺盆,行足少陰俞府之外下膈,當上脘、中脘之分,屬胃絡脾。人迎:在頸大動脈應手,挾結喉旁一寸五分。水突:在頸大筋前,直人迎下,氣舍上。氣舍:在頸直人迎下,挾天突陷中。
缺盆:在肩下橫骨陷中。俞府:見足少陰經。上脘:見任脈,足陽明、手太陽、任脈之會。中脘:見任脈,手太陽、少陽足陽明所生,任脈之會。
直行者,從缺盆而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衝中。
直行者,從缺盆而下,下乳內廉,循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下挾臍。歷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諸穴,而入氣衝中也。氣戶:在巨骨下,俞府旁二寸陷中。庫房:在氣戶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屋翳:在庫房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
白話文:
足陽明胃經一共有四十五個穴位。從承泣、四白、巨髎開始,接著是地倉、大迎、頰車,然後是下關和頭維,與人迎相對。接著是水突、氣舍,連到缺盆。再往下是氣戶、庫房、屋翳,再到膺窗、乳中、乳根,然後是不容、承滿,再到梁門。接著是關門、太乙、滑肉門,然後是天樞、外陵、大巨,接著是水道、歸來,最後是氣衝。然後是髀關、伏兔、陰市,再到梁丘、犢鼻和足三里,接著是上巨虛,連到條口,下巨虛接著到豐隆,然後是解谿、衝陽,到陷谷,最後是內庭和厲兌,結束了足陽明胃經的穴位。
足陽明胃經一共有四十五個穴位,左右兩側加起來共有九十個穴位,這條經脈的氣血都非常旺盛。
胃的長度大約一尺五寸,彎彎曲曲伸展開來,全長約二尺六寸。
足陽明胃經的脈絡,起始於鼻子,在額頭處交會。根據原本條文後面的解釋,「鼻子的山根叫做頞」,《甲乙經》也寫作頞,因此這裡的頞應該是「頞」的誤寫),在鼻子的中間,旁邊接近太陽經的脈絡。向下沿著鼻子的外側,進入上牙齒中,再出來環繞嘴唇,在嘴唇下方與承漿穴交會。
頞,是鼻子的根部,也就是鼻子的山根。足陽明胃經起始於鼻子的兩旁,也就是迎香穴。從這裡向上,左右兩側在頞的部位交會,經過晴明穴的位置,向下沿著鼻子的外側,經過承泣、四白、巨髎等穴位,進入上牙齒中,再出來沿著地倉穴,夾著兩邊的口角環繞嘴唇下方,左右兩側在承漿穴的位置交會。迎香穴是手陽明經的穴位,睛明穴是足太陽經的穴位。手足太陽經、少陽經、足陽明經這五條經脈在這裡交會。
承泣穴:在眼睛下方七分的位置,在瞳孔的正下方。四白穴:在眼睛下方一寸的位置,在瞳孔的正下方。巨髎穴:在鼻孔旁邊八分的位置,在瞳孔的正下方。地倉穴:在嘴角旁邊四分的位置。承漿穴:在任脈上,是足陽明經和任脈的交會處。
然後,沿著下巴後面下方的邊緣,走到大迎穴,沿著臉頰前方,向上到耳朵前面,經過客主人穴,沿著髮際,到達額頭和腮部。
腮的下方是下巴,下巴中間叫做頤。額頭前方的髮際叫做髮際,髮際前面是額頭。從承漿穴沿著下巴後面的下緣,走到大迎穴,沿著頰車穴,向上到耳朵前面,經過下關穴。經過客主人穴,沿著髮際,經過懸釐、頷厭穴的位置,經過頭維穴,在額頭的神庭穴處交會。大迎穴:在下巴彎曲處的前方一寸三分,骨頭凹陷處有動脈跳動的地方。頰車穴:在耳朵下方的彎曲處的末端凹陷處。下關穴:在客主人穴的下方,耳朵前面動脈的下方。
嘴巴閉合時有個空隙,張開嘴巴時這個空隙就閉合了。客主人穴,與懸厭穴和頷厭穴三個穴位相連,也是足少陽經的穴位,都是手足少陽經和陽明經的交會處。頭維穴:在額頭角落髮際的位置,在本神穴旁邊一寸五分,在神庭穴旁邊四寸五分。神庭穴:在督脈上,是足太陽經、陽明經和督脈的交會處。
它的一個分支,從大迎穴前方下到人迎穴,沿著喉嚨,進入缺盆,下行通過膈膜,屬於胃,連絡脾臟。
胸部兩側較高的位置叫做膺。膺的上方橫骨叫做巨骨。巨骨上方凹陷的地方叫做缺盆。它的一個分支,從大迎穴前方下到人迎穴,沿著喉嚨,經過水突穴、氣舍穴,進入缺盆,沿著足少陰經俞府穴的外側下行通過膈膜,在肚子的上脘穴和中脘穴之間,屬於胃,連絡脾臟。人迎穴:在頸部大動脈跳動的地方,在喉結旁邊一寸五分。水突穴:在頸部大筋的前面,在人迎穴的下方,氣舍穴的上方。氣舍穴:在頸部人迎穴的下方,夾著天突穴的凹陷處。
缺盆穴:在肩膀下方橫骨凹陷的地方。俞府穴:在足少陰經上。上脘穴:在任脈上,是足陽明經、手太陽經和任脈的交會處。中脘穴:在任脈上,是手太陽經、少陽經和足陽明經所產生,也是任脈的交會處。
直行的脈絡,從缺盆向下到乳房內側的邊緣,向下夾著肚臍,進入氣衝穴。
直行的脈絡,從缺盆向下,到乳房內側的邊緣,沿著氣戶穴、庫房穴、屋翳穴、膺窗穴、乳中穴、乳根穴、不容穴、承滿穴、梁門穴、關門穴、太乙穴、滑肉門穴,向下夾著肚臍。經過天樞穴、外陵穴、大巨穴、水道穴、歸來穴等穴位,進入氣衝穴。氣戶穴:在巨骨的下方,俞府穴旁邊二寸的凹陷處。庫房穴:在氣戶穴下方一寸六分的凹陷處,仰臥時取穴。屋翳穴:在庫房穴下方一寸六分的凹陷處,仰臥時取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