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十三 (12)
卷四百十三 (12)
1. 脾
周榮 (在中府下一寸六分陷者中,足太陰脈氣所發,仰而取之,灸五壯,主胸脅支滿,不得俯仰,飲食不下咳喘唾膿血)。
胸鄉 (在周榮下一寸六分陷者中,足太陰脈氣所發,仰而取之,灸五壯,主胸脅支滿,卻引背痛臥不得轉側)。
天溪 (在胸鄉下一寸六分陷者中,足太陰脈氣所發,仰而取之,灸五壯,主胸中滿痛,乳腫賁膺,咳逆上氣,喉鳴有聲)。
食竇 (在天溪下一寸六分陷者中,足太陰脈氣所發,舉臂取之,灸五壯,主胸脅滿,膈間雷鳴滀陸,常有水聲)。
白話文:
脾經周榮穴位於中府穴下1.6寸的凹陷處,是足太陰脾經氣血發源之處,仰臥取穴,灸五壯,主治胸脅脹滿,不能俯仰,飲食不進,咳嗽氣喘,咳出膿血。
脾經胸鄉穴位於周榮穴下1.6寸的凹陷處,是足太陰脾經氣血發源之處,仰臥取穴,灸五壯,主治胸脅脹滿,並牽引背部疼痛,臥床難以翻身。
脾經天溪穴位於胸鄉穴下1.6寸的凹陷處,是足太陰脾經氣血發源之處,仰臥取穴,灸五壯,主治胸部脹痛,乳房腫脹,胸悶,咳嗽逆氣,喉嚨有鳴聲。
脾經食竇穴位於天溪穴下1.6寸的凹陷處,是足太陰脾經氣血發源之處,舉起手臂取穴,灸五壯,主治胸脅脹滿,膈肌處有雷鳴般的響聲和咕嚕聲,常有水聲。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