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

《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十 (5)

回本書目錄

卷四百十 (5)

1. 論補瀉說

黃帝問邪氣在經。其病如何。取之奈何。岐伯對曰。邪之在經。如水得風。波湧隴起。其行脈中。循循然其中手也。時大時小。動無常處。在陰與陽。不可為度。卒然逢之。早遏其路。吸則納針。無令氣忤。靜以久留。無令邪布。吸則轉針。以得氣為候。故呼引針。呼盡乃去。

火氣皆出。故命曰瀉。帝又問曰。不足者補之奈何。對曰。先必捫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彈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門。以閉其神。呼盡納針。靜以久留。以氣至為故。如待所貴。不知日暮。其氣以至。適而自護。候吸引針。氣不得出。各在其處。惟闔其門。

白話文:

黃帝問道:邪氣在經脈裡,會造成什麼病症呢?要怎麼治療呢?岐伯回答說:邪氣在經脈裡,就像水遇到了風,會起波浪一樣,在脈絡中流動,忽大忽小,沒有固定的位置。它會在陰經和陽經之間游走,無法預測。一旦遇到邪氣,就要及早阻止它的蔓延。吸氣時,將針刺入穴位,不要讓氣逆行。靜待一段時間,不要讓邪氣散布。吸氣時,轉動針頭,直到感覺到氣的流動。所以要不停地推拉針頭,直到吸氣結束才拔出。

因為火氣都往外散發,所以叫做「瀉法」。

黃帝又問道:不足之症,該怎麼補呢?岐伯回答說:首先要用手摸索經脈,並用手指沿著經脈按壓,推拿、彈撥、抓揉,讓經脈通暢,然後用針灸治療。從外部引導氣血,封閉邪氣的入侵通道。吸氣時,將針刺入穴位,靜待一段時間,直到氣血運行到穴位,就像等待貴人到來一樣,不知不覺就到了深夜,氣血終於運行到穴位,自然而然地保護著身體。然後,慢慢地吸氣,再慢慢地拔出針,讓氣血不再外泄,各歸其位,只留下一道封閉的門戶。

令神氣存。大氣留止。故命曰補。

端效方曰。古人云。灸熨爇蒸。助陽退陰。方宜法異。自北南亨。穴真灸當。疾瘳蒸熨。陽沖氣壯。辛甘湯液。內外相應。卒暴陰寒。為病甚篤。先賢哲知。尚猶誡慎。消詳上世。遺風垂範。再思可矣。

白話文:

端效方說:古人云,灸、熨、爇、蒸,都是有助於陽氣、退卻陰氣的方法。方法雖相同,但應用卻有差異。從北方到南方,各地的穴位和灸法皆有所不同。疾病痊癒時,應以蒸熨的方式來調理,這樣陽氣才能衝擊、氣血才能充盈。辛甘的湯藥,能夠內外相應,互相配合。突然發作的陰寒之症,往往病況危急。先賢智者都明白這個道理,依然謹慎小心。細細探究過去,那些留下的風範,值得我們再次思考。

2. 論邪入皮毛經絡風冷熱灸法

外臺秘要云。素問岐伯曰。夫邪之客於形。必先入於皮毛。留而不去。入於孫絡。又留而不去。入於經脈。內連五臟。散於腸胃。陰陽俱感。五臟乃傷。此邪之從皮毛。而入於五臟之決也。如此則療其經。今邪客於皮毛。入於孫絡。留而不去。閉塞不通。不得入於經。溢於大絡。

而奇病生焉。夫五臟六腑精靈之氣。順脈而出。附經而入。終而復始。如環無端。若越其數者。則傷脈而損經。變為異病也。岐伯曰。凡欲療風。則用火灸。風性浮輕。色或赤或白。癢多者。風熱也。寒性沉重。色或青或黑。痛多者寒也。濕性萎潤。色黃鮮瘀痹多濕也。此三種本同而末異也。

白話文:

《外臺秘要》記載,岐伯說,邪氣入侵人體,必定先進入皮膚和毛髮,如果停留不去,就會進入孫絡。若又停留不去,就會進入經脈,進而連通五臟,散布到腸胃。陰陽都受到影響,五臟就會受損。這就是邪氣從皮膚和毛髮進入五臟的過程。如此一來,就需要治療經脈。

現在邪氣入侵皮膚和毛髮,進入孫絡,停留不去,阻塞不通,無法進入經脈,就會溢出到大絡,而導致奇病的產生。五臟六腑的精氣,順著經脈流動,依附經脈而行,循環往復,就像環形沒有盡頭。如果超出正常範圍,就會損傷經脈,損害經絡,轉化為其他疾病。

岐伯又說,想要治療風邪,就要用火灸。風的性質是浮動輕揚,顏色可能是紅色或白色,以癢為多,這是風熱;寒的性質是沉重,顏色可能是青色或黑色,以痛為多,這是風寒;濕的性質是黏膩潤滑,顏色是黃色,有瘀滯和痺痛,這是風濕。這三種風邪的本質相同,但表現形式不同。

風為百病之長。邪賊之根。一切眾病。悉因風而起也。

欲灸風者。宜從少以至多也。灸寒者。宜從多以至少也。至多者從三壯、五壯、七壯。又從三十、五十、七十壯。名曰。從少至多也。灸寒濕者。宜從多以至少也。從七十、五十、三十。又從七百、五百、三百。名曰從多以至少也。灸風者。不得一頓滿一百。若不灸者。亦可以蒸藥熨之。

灸寒濕者。不得一頓滿千。若不灸。亦可以蒸藥熏之。風性浮。輕則易散。故從少而至多也。寒性沉。重則難消。故從多而至少也。

白話文:

風是各種疾病的根源,所有的疾病都是因為風引起的。想要用艾灸治療風症的人,應該由少量開始慢慢增加;如果要治寒症,就該由大量開始逐漸減少。到達最多時,應灸三次、五次或七次,然後再灸三十次、五十次或七十次,這叫做「由少到多」。如果是治療寒溼症,就要由大量的灸數開始減小,例如先灸七十次、五十次和三十次,再到七百次、五百次和三百次,這就是所謂的「由多到少」。在使用艾灸治療風症的時候,不能一次灸足一百次,如果不做艾灸的話,也可以用蒸汽薰蒸來替代。對於治療寒溼症來說,也不能一次性灸足一千次,同樣可以用蒸汽薰蒸代替。由於風具有漂浮特質,所以容易分散,因此我們才會從少量開始慢慢加量。相反地,寒氣比較沈重且不易消失,所以我們才會從大劑量開始慢慢降低。

3. 諸病在陰在陽並用針藥論

黃帝問於少師曰。余聞人之生也。有剛有柔。有弱有強。有短有長。有陰有陽。願聞其方。少師答曰。陰中有陰。陽中有陽。審之陰陽。刺之有方。得病所始。刺之有理。謹度病端。與時相應。內合於五臟六腑。外合於筋骨皮膚。是故內有陰陽。在內者五臟為陰。六腑為陽。在外者筋骨為陰。皮膚為陽。

故曰。病在陰之陰者。刺陰之榮腧。(陰之陰者。言五臟也)。榮者、火也。流者、榮也。一穴中有三說。火者、氣分也。淺也。陽分也。府之出入也。榮者、陰也。血也。肉也。藏也。當除刺此。腧者。土也。注也。腧也。亦一穴中三義三法。土者、氣分也。淺者、陽分也。

白話文:

黃帝向少師詢問說:「聽說人生來就有剛性和柔性、虛弱和強壯、長短不齊以及陰陽兩性,請告訴我其中的道理吧!」 少師回答道:「陰中有陽,陽中有陰;要審慎地觀察陰陽的變化,在治療時才能找到正確的方法。瞭解疾病的起因,並且謹慎判斷病情的發展趨勢,與時間相互配合,使內臟(包括五臟六腑)和外部組織(如肌肉骨骼皮膚等)都能得到平衡和諧的狀態。因此人體內部也有陰陽之別,內在器官爲陰,而消化系統則屬於陽;而在體表方面,則是以肌腱骨骼作爲陰性的代表,皮膚則是陽性的一部分。

所以當疾病發生在最深層的陰性部位時,應該鍼灸陰部的主要穴位」(這裏所說的最深層面是指五臟)。「榮者」指的是火屬性的部分,也就是血液流動的地方。一個穴位裏包含了三種說法: 火屬性表示氣分, 表面淺層部分, 陽性部分; 榮者指的就是陰性部分, 包括了血液, 肌肉及內臟, 這些地方都應該避免進行鍼灸治療。 「輸者」指的是土地屬性的部分, 也是注入能量之處, 同樣也是一個穴位中的三個含義和方法之一。 土屬性同樣代表著氣分, 淺層次的陽性部分。

腑之出入也。此天地氣血交變之大要也。一言可以通千通萬也。腧者、陰也。血也。肉也。有形質也。謹當刺此。是為陰中之陰也。(以去藏病)。

病在陽之陽者。

(言六腑也。刺陽之合。)

陽之合者。通言六腑之中。各有所入。為此一穴。乃胃與癸腎也。只合浮取中胃也。用藥補以甘溫。瀉以苦寒。假令陽氣下陷。入陰中,當推而揚之。

病在陽之陰者。

(筋與骨病也。刺陰之經。)

刺陰之經。若筋骨之邪。在何部分。誰家筋骨。病於何臟。各臟穴中有經穴。經者氣也。肺主諸氣。散入五臟為五經。潔古云。動而不休曰經。此天元之正氣。生萬物者也。

白話文:

身體的進出流動,這是天地間氣血交換變化的關鍵所在,一句話就能理解千萬種情況。"腧"是指陰性、血液、肌肉,這些都是具體的物質,應當仔細地對它們進行針灸治療。這就是陰中之陰的療法,適用於調治臟器疾病。

如果病症發生在陽性的陽處,那就涉及到六臟(心、肝、脾、肺、腎和腫脹)。

在講述六臟的治療時,我們要針對六臟的合穴進行針灸。每一穴都代表了其對應的臟器,如胃與腎,只須對浮取中的胃進行針灸。對於治療,我們應該使用甘溫的藥物來補益,以及苦寒的藥物來清熱。如果陽氣下陷進入陰部,我們應該將其推升至陽面。

如果病症發生在陽性的陰處,那可能是筋或骨的問題,需要對相應的陰脈進行針灸。

在針灸陰脈時,我們需要根據筋或骨的問題,以及它所影響的特定部位和器官,選擇對應的穴位。每一個臟器都有自己的經絡,其中包含著氣的流通。肺主管各種氣息,並通過五臟形成五條經絡。潔古認為,不停運動的氣息就是經絡,這是自然界的本源氣息,孕育萬物的根基。

病在陰之陽者。刺絡脈。

(陽之陽者。皮膚中見絡脈是也。)

絡脈者、奇邪也。在五臟部分者、為陰絡。在六腑部分者、為陽絡。繆刺論中說。交經刺之。宜三稜針出血。是其法也。

病在陽者、命曰風。

此病在陽言者。十二經受風也。以高言、氣分也。故身半以上。風中之也。用針當引而去之。又曰。散而去之。用藥以辛溫法散。通因通用。又曰。熱因熱用是也。

病在陰者命曰痹。

身半以上。溫中之也。痹論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得之飲食勞倦。脾胃氣虛而下溜。運氣營氣不能升降經營心肺也。

陰陽俱病。命曰風痹(言陰陽氣血俱病也)。病有形而痛者。陽之類也。無形而痛者陰之類也。其陽完而陰傷。急治其陰。無攻其陽。有形而痛者。陰完而陽傷。急治其陽。無攻其陰。陰陽俱動。乍有形。乍無形。加以煩心。命曰陰勝其陽。此謂不表不里。其形不久(陰陽俱動。動者、火也。是陽之賊)。

白話文:

病情屬於陰中的陽時,要刺破血管放血治療。(「陽中的陽」是指皮膚表面可見到的血管網。) 血管指的是異常的病理因素,在五臟部位的是陰性血管,在六腑部位的是陽性血管。「繆刺論」中有提到交叉經脈的治療方法,使用三角針放出血液就是這種方法。 病情屬於陽時,叫做風症。(這裏的“陽”指氣分,即身體上部受到風的影響。治療時應引導並排出體外。也可以通過藥物來疏散,如辛辣溫熱藥等方法進行治療,並且可以採用同種療法的方法來進行治療。) 病情屬於陰,則稱爲痹症。(身體上部出現寒溼症狀,可能是由於飲食過量或勞累過度導致腸胃受傷,從而引起脾胃腸功能下降,無法正常運行氣血至心臟和肺臟。) 陰陽兩方面都出現問題,就被稱爲風溼症。(這裏說的是陰陽氣血都有問題的情況。如果病症表現爲疼痛並且具有實體形態,那麼它可能與陽有關;如果沒有實體形態但仍然感到疼痛,那可能與陰有關。當陽完好無損但是陰已經受損的時候,應該儘快治療陰而不是攻擊陽;反之亦然。如果陰陽同時活動起來,有時表現出實體形狀,有時候沒有實體形狀,再加上煩躁不安的情緒,這就意味著陰勝於陽了。這種情況既不是皮膚病也不是內臟疾病,所以持續時間不會太長。)

解云。風寒傷形。憂恐忿怒傷氣。氣傷臟乃病臟。寒傷形乃應形。風傷筋、脈乃應。此形氣內外之相應也。久痹不去於身。視其血絡。盡去其血。

白話文:

它說的是:「風邪和寒邪會對身體造成損害,而憂慮、害怕、生氣等情緒則會影響到氣息運行。如果氣息受到傷害,就會導致五臟生病;如果寒邪侵入人體,就會在皮膚上表現出來;如果風邪侵犯了經脈,也會有所反應。這就是為什麼身體內部的情況與外部症狀是相互關聯的。長時間不治癒的痠痛無法從身上去除,可以查看一下血液循環狀況,把阻塞的血管都清空。」

4. 諸陽受氣於四肢諸陰受氣於五臟論

黃帝針經云。凡刺之道。畢於終始。明乎終始。五臟為記。陰陽定矣。陰者、主臟。陽者、主腑。陽受氣於四肢。陰受氣於五臟。故瀉者迎之。補者隨之。知迎知隨。氣可令和。和氣之方。必通陰陽。五臟為陰。五腑為陽。

足之三陽(胃膽、膀胱之經)。從元氣上至目(從九泉之下至卯。在人身為目之二。皆從地出至卯也)。自子至卯一十二度半。

手之三陽(三焦、大腸、小腸之經)。上走手表(自開目時。始行陽道二十五度。此一十二度半)。自卯至午一十二度半。

手之三陰(肺、心、心包絡兼之)。從手下走入腹中(自陽臟也。陽受氣於四肢。自天下降行秋令。是血領諸氣。乃秋自天外也)。自午至酉一十二度半。

白話文:

「黃帝針經」說:凡是用針灸治療的方法,都應當考慮到開始與結束兩個方面。明白了開始與結束的道理,就能把五臟作為診斷疾病的依據;掌握了陰陽兩方面的特點,就可以使病情穩定下來了。陰代表內臟,陽代表六腑。陽脈接受四支傳來的病邪,而陰脈則受到五臟所產生的疾病影響。因此,在使用洩法的時候要先治其表,在使用補法的時候就要跟著治本。懂得如何先後施術,纔能夠達到調和全身的目的。要想做到這一點,就必須瞭解陰陽兩面的情況。五臟屬陰,五腑屬陽。 腳上的三個陽經(胃經、膽經、膀胱經),都是由下向上走到眼睛部位的(即從地下升起到卯位)。這個過程包括了12個半度的角度。 手上三個陽經(三焦經、大腸經、小腸經),是由手掌向手腕方向行走的(從打開眼瞼開始,沿著陽經走了25度左右)。這個過程也是12個半度的角度。 手上三個陰經(肺經、心經、心包經),是由手指向下進入腹部的(這是因為陰經起源於四肢,並通過秋季降下的雨水引導各種氣息,所以它們來自天空之外)。這個過程同樣是12個半度的角度。

足之三陰(脾、腎、肝之經)。元氣從腹下走至足。自酉至子一十二度半。

此諸陽臟之氣。受領天上。陽入於地。藏道。行冬令。入於地中。滿溢不能容。地之用。及天之體。左遷。上走出天。陰氣上天。寒涼是也。故曰。地以陽殺陰藏。此之謂也。到此之際。陰領著陽行。便是陰血先行。陽氣後行。故曰。寒勝則浮。乃陰之盛氣受於腹(一十二度半)。故曰。諸陽受氣於四肢。諸陰受氣於五臟。此之謂也。

以上論天元真氣。一晝夜五十度周於身。一刻行八丈一尺。一百三十五息。二刻轉一周天。二百七十息。行一十六丈二尺。乃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八百一十丈也。非經血經水者也。十二經水左遷。元氣右遷。上上下下。無有終始。

白話文:

足之三陰(脾、腎、肝之經)。元氣從腹下走至足。自酉至子一十二度半。

足部的三條陰經(脾經、腎經、肝經),元氣從腹部下方運行至足部。從酉時(下午五點到七點)到子時(晚上十一點到一點)共計十二度半。

此諸陽臟之氣。受領天上。陽入於地。藏道。行冬令。入於地中。滿溢不能容。地之用。及天之體。左遷。上走出天。陰氣上天。寒涼是也。故曰。地以陽殺陰藏。此之謂也。

這些陽臟的氣息,從天空中接受領導。陽氣進入地中,隱藏起來,遵循冬天的規律,進入地底下,充滿溢出,無法容納。地球的功用,以及天的本質,都往左邊遷移。陽氣向上走出天空,陰氣上升到天上,寒冷就是如此。所以說,地球用陽氣來殺死陰氣並將其隱藏,這就是這個道理。

到此之際。陰領著陽行。便是陰血先行。陽氣後行。故曰。寒勝則浮。乃陰之盛氣受於腹(一十二度半)。故曰。諸陽受氣於四肢。諸陰受氣於五臟。此之謂也。

到了這個時候,陰氣領導著陽氣運行,所以陰血先行,陽氣後行。因此說,寒冷得勝就會浮起來,這是陰氣的盛氣在腹部(十二度半)接受的。所以說,所有的陽氣都從四肢接受氣息,所有的陰氣都從五臟接受氣息,這就是這個道理。

以上論天元真氣。一晝夜五十度周於身。一刻行八丈一尺。一百三十五息。二刻轉一周天。二百七十息。行一十六丈二尺。乃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八百一十丈也。非經血經水者也。十二經水左遷。元氣右遷。上上下下。無有終始。

以上講的是天元真氣。一天一夜五十分鐘流轉全身。一刻鐘(十五分鐘)行八丈一尺,一百三十五次呼吸。兩刻鐘行一十六丈二尺,二百七十次呼吸,完成一次周天循環。總共一萬三千五百次呼吸,脈絡行八百一十丈。這不是經血經水,而是十二經的水往左邊遷移,元氣往右邊遷移,上上下下,沒有終點。

夫天真元氣者。遷推。以五味營氣。穀氣又為陽氣。又為少陽之氣奉滋養者也。經云。三陰上奉之者、此也。

白話文:

古文中提到“天真是指人的先天稟賦”,而「天真元氣」是指人出生時所具有的自然生命力和健康狀態。「遷推」是說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會逐漸失去這種天生的生命力。「五味營氣」指的是飲食中的酸甜苦辣鹹等味道可以調節身體的能量。「穀氣」則是指從食物中獲得的能量,它有助於維持生命活動並增強免疫力。「陽氣」是指能夠促進生長發育及抵抗疾病的能量。「少陽之氣」是指在青少年時期特別旺盛的一種能量,能幫助成長髮育。「奉滋養者」是指這些能量對我們身體有很好的滋養作用。「三陰上奉之者」是指這三個方面的因素(即五味營氣、穀氣以及少陽之氣)共同協作纔能夠使我們保持健康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