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十 (5)
卷四百十 (5)
1. 論補瀉說
黃帝問邪氣在經,其病如何?取之奈何?岐伯對曰:邪之在經,如水得風,波湧隴起,其行脈中,循循然其中手也。時大時小,動無常處,在陰與陽,不可為度。卒然逢之,早遏其路。吸則納針,無令氣忤。靜以久留,無令邪布。吸則轉針,以得氣為候。故呼引針,呼盡乃去。
火氣皆出,故命曰瀉。帝又問曰:不足者補之奈何?對曰:先必捫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彈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門,以閉其神。呼盡納針,靜以久留,以氣至為故,如待所貴,不知日暮。其氣以至,適而自護。候吸引針,氣不得出,各在其處,惟闔其門,
令神氣存,大氣留止,故命曰補。
端效方曰:古人云:灸熨爇蒸,助陽退陰。方宜法異,自北南亨。穴真灸當,疾瘳蒸熨。陽沖氣壯,辛甘湯液,內外相應。卒暴陰寒,為病甚篤,先賢哲知,尚猶誡慎。消詳上世,遺風垂範,再思可矣。
白話文:
【對於補瀉的討論】
黃帝詢問,如果邪氣侵入經絡,會有什麼症狀?該如何治療?岐伯回答:邪氣在經絡中,就像水遇到風,波浪起伏不定。它在脈絡中流動,感覺就像在脈中游走,時大時小,活動沒有固定的部位,無論是在陰還是陽,都難以衡量。一旦發現,就要及時阻斷它的路徑。在病人吸氣時插入針,避免氣血逆亂。保持針靜止,長時間不動,防止邪氣擴散。在病人吸氣時轉動針,等到氣到達了,就在呼氣時拔針,呼氣完畢才完全拔出,讓所有熱氣都排出,這就是所謂的瀉法。
黃帝接著問:如果身體能量不足,該如何補充?岐伯答:首先必須摸清楚病情,然後緩慢地推散,輕柔地按摩,刺激並激發身體的反應,抓住要害,通暢地抽取。從外面拉開門縫,封閉住精神。在病人呼氣完畢時插針,保持針靜止,長時間不動,直到氣到達。像等待貴客一樣,不知道天已黑。當氣到達,適當地保護自己,等著吸氣時拔針,讓氣無法再出。各就各位,只關閉門,讓精神和氣息都保存下來,大量氣息停留不動,這就是所謂的補法。
端效方說:古人認為,灸熨、熱蒸,能助陽退陰。方法各異,南北風俗不同。如果穴位選擇正確,灸療得當,疾病就能治癒,熱蒸也能起到效果。陽氣充足,氣壯山河,辛甘湯液,內外相應。如果突然遭遇極寒,病情會非常嚴重。前輩賢人深知此理,仍告誡後人要謹慎。仔細思考古人的智慧,遺留下來的風範,再三思考,就能明白。
2. 論邪入皮毛經絡風冷熱灸法
外臺秘要云。素問岐伯曰。夫邪之客於形。必先入於皮毛。留而不去。入於孫絡。又留而不去。入於經脈。內連五臟。散於腸胃。陰陽俱感。五臟乃傷。此邪之從皮毛。而入於五臟之決也。如此則療其經。今邪客於皮毛。入於孫絡。留而不去。閉塞不通。不得入於經。溢於大絡。
而奇病生焉。夫五臟六腑精靈之氣。順脈而出。附經而入。終而復始。如環無端。若越其數者。則傷脈而損經。變為異病也。岐伯曰。凡欲療風。則用火灸。風性浮輕。色或赤或白。癢多者。風熱也。寒性沉重。色或青或黑。痛多者寒也。濕性萎潤。色黃鮮瘀痹多濕也。此三種本同而末異也。
風為百病之長。邪賊之根。一切眾病。悉因風而起也。
欲灸風者。宜從少以至多也。灸寒者。宜從多以至少也。至多者從三壯、五壯、七壯。又從三十、五十、七十壯。名曰。從少至多也。灸寒濕者。宜從多以至少也。從七十、五十、三十。又從七百、五百、三百。名曰從多以至少也。灸風者。不得一頓滿一百。若不灸者。亦可以蒸藥熨之。
灸寒濕者。不得一頓滿千。若不灸。亦可以蒸藥熏之。風性浮。輕則易散。故從少而至多也。寒性沉。重則難消。故從多而至少也。
白話文:
根據《外臺祕要》和《黃帝內經·素問》中岐伯的說法,當異常因素侵入人體,它首先會進入皮毛層,如果無法排出,就會進一步滲入微細的血管系統。若仍舊停留不走,就會深入到主要的經脈中,與內臟相連,散佈到腸胃,當身體的陰陽平衡被打破,五臟就會受損。這就是異常因素如何從皮毛層逐步影響五臟的過程。若在此階段治療,應對經脈進行處理。然而,當異常因素已進入皮毛層,滲透到微細血管,且停留不前,堵塞通道,無法再進入經脈,反而在大血管中泛濫,就會引發各種奇怪的病症。
五臟六腑中的精華氣血,應該順著脈絡運行,依附經脈循環,像環一樣無始無終。一旦這個節奏被打亂,就會傷害脈絡,損壞經絡,引發各種疾病。岐伯指出,對於風寒的治療,應使用火灸。風的特性是飄忽不定,表現為紅或白色的症狀,瘙癢多表示有風熱;寒的特性是凝滯沉重,顏色可能呈現青或黑色,疼痛多表示有寒;濕的特性是濕潤,顏色偏黃,淤積和痺症多表示有濕。這三種病因雖然源頭相同,但最終導致的病症卻各不相同。
風是各種疾病的領頭羊,一切病源的根源,所有的疾病幾乎都是由風引起的。
對於風寒的治療,應從少量開始,逐漸增加灸量。對於寒症的治療,則應從大量開始,逐漸減少灸量。灸量的增加,可從三壯、五壯、七壯,再到三十壯、五十壯、七十壯,這稱為從少量到大量的過程。對於寒濕的治療,則應從大量開始,逐漸減少灸量,如從七十壯、五十壯、三十壯,再到七百壯、五百壯、三百壯,這稱為從大量到少量的過程。治療風寒時,不能一次性灸過百壯,如果不灸,也可以使用藥物蒸熨的方法。對於寒濕的治療,不能一次性灸過千壯,如果不灸,也可以使用藥物燻蒸的方法。風的特性是飄忽,輕易就能散去,因此治療時應從少量開始,逐漸增加。寒的特性是凝滯,難以消除,因此治療時應從大量開始,逐漸減少。
3. 諸病在陰在陽並用針藥論
黃帝問於少師曰。余聞人之生也。有剛有柔。有弱有強。有短有長。有陰有陽。願聞其方。少師答曰。陰中有陰。陽中有陽。審之陰陽。刺之有方。得病所始。刺之有理。謹度病端。與時相應。內合於五臟六腑。外合於筋骨皮膚。是故內有陰陽。在內者五臟為陰。六腑為陽。在外者筋骨為陰。皮膚為陽。
故曰。病在陰之陰者。刺陰之榮腧。(陰之陰者。言五臟也)。榮者、火也。流者、榮也。一穴中有三說。火者、氣分也。淺也。陽分也。府之出入也。榮者、陰也。血也。肉也。藏也。當除刺此。腧者。土也。注也。腧也。亦一穴中三義三法。土者、氣分也。淺者、陽分也。
腑之出入也。此天地氣血交變之大要也。一言可以通千通萬也。腧者、陰也。血也。肉也。有形質也。謹當刺此。是為陰中之陰也。(以去藏病)。
病在陽之陽者。
(言六腑也。刺陽之合。)
陽之合者。通言六腑之中。各有所入。為此一穴。乃胃與癸腎也。只合浮取中胃也。用藥補以甘溫。瀉以苦寒。假令陽氣下陷。入陰中,當推而揚之。
病在陽之陰者。
(筋與骨病也。刺陰之經。)
刺陰之經。若筋骨之邪。在何部分。誰家筋骨。病於何臟。各臟穴中有經穴。經者氣也。肺主諸氣。散入五臟為五經。潔古云。動而不休曰經。此天元之正氣。生萬物者也。
病在陰之陽者。刺絡脈。
(陽之陽者。皮膚中見絡脈是也。)
絡脈者、奇邪也。在五臟部分者、為陰絡。在六腑部分者、為陽絡。繆刺論中說。交經刺之。宜三稜針出血。是其法也。
病在陽者、命曰風。
此病在陽言者。十二經受風也。以高言、氣分也。故身半以上。風中之也。用針當引而去之。又曰。散而去之。用藥以辛溫法散。通因通用。又曰。熱因熱用是也。
病在陰者命曰痹。
身半以上。溫中之也。痹論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得之飲食勞倦。脾胃氣虛而下溜。運氣營氣不能升降經營心肺也。
陰陽俱病。命曰風痹(言陰陽氣血俱病也)。病有形而痛者。陽之類也。無形而痛者陰之類也。其陽完而陰傷。急治其陰。無攻其陽。有形而痛者。陰完而陽傷。急治其陽。無攻其陰。陰陽俱動。乍有形。乍無形。加以煩心。命曰陰勝其陽。此謂不表不里。其形不久(陰陽俱動。動者、火也。是陽之賊)。
解云。風寒傷形。憂恐忿怒傷氣。氣傷臟乃病臟。寒傷形乃應形。風傷筋、脈乃應。此形氣內外之相應也。久痹不去於身。視其血絡。盡去其血。
白話文:
黃帝向少師詢問:我聽聞人的生命有各種狀態,有剛烈有柔和,有衰弱有強壯,有短暫有長壽,有陰性有陽性,我希望能瞭解這些差異背後的道理。
少師回答:在陰性中還有陰性,在陽性中還有陽性。如果能精確理解陰陽理論,就能有適當的治療方法。一旦得知疾病起始的原因,就能合理地進行治療。謹慎地評估病情的來源,並配合時間的變化,內在則需符合五臟六腑的運作,外在則需符合筋骨皮膚的狀態。因此,體內有陰陽之分,在內者,五臟為陰,六腑為陽;在外者,筋骨為陰,皮膚為陽。
比如,疾病在「陰之陰」,也就是五臟疾病,應刺陰部的經絡腧穴,這裏的「陰之陰」是指五臟,而「榮者」是火,流動的是營養,一個穴位中有三種說法:火指的是氣分,較淺,屬於陽分,是腑的出入;榮指的是陰,血液,肌肉,臟器,應對這些部位進行治療;腧指的是土,灌注,腧穴,同樣一個穴位中有三個定義和方法,土指的是氣分,淺層,陽分。
疾病在「陽之陽」,即六腑疾病,應刺陽部的合穴。
疾病在「陽之陰」,即筋骨疾病,應刺陰部的經脈。
疾病在「陰之陽」,應刺絡脈。
疾病在陽,被稱為「風」,這是十二經絡受到風邪的影響,針灸應當引導風邪出去。
疾病在陰,被稱為「痹」,這通常是由飲食過量,腸胃受損導致。
當陰陽兩者都生病,被稱為「風痹」,這意味著陰陽氣血都受到了影響。
當病痛有形可見,這屬於陽性的病症;無形但疼痛,這屬於陰性的病症。如果陽性完好但陰性受損,應迅速治療陰性,而非攻擊陽性。反之亦然。
當陰陽兩者都在活動,病痛可能有形也可能無形,加上心煩意亂,這表示陰性超過了陽性,這是一種既非表症也非裏症的情況,身體狀況可能不會持久。
長期的痹症無法從身體中去除,應檢查血絡,並徹底清除血液中的問題。風寒會傷害身體形態,憂慮恐懼和憤怒會傷害氣息。氣息受損,臟器就會生病;寒冷傷害形態,身體就會作出反應;風邪傷害筋脈,也會引起反應。這就是身體內外相應的現象。
4. 諸陽受氣於四肢諸陰受氣於五臟論
黃帝針經云。凡刺之道。畢於終始。明乎終始。五臟為記。陰陽定矣。陰者、主臟。陽者、主腑。陽受氣於四肢。陰受氣於五臟。故瀉者迎之。補者隨之。知迎知隨。氣可令和。和氣之方。必通陰陽。五臟為陰。五腑為陽。
足之三陽(胃膽、膀胱之經)。從元氣上至目(從九泉之下至卯。在人身為目之二。皆從地出至卯也)。自子至卯一十二度半。
手之三陽(三焦、大腸、小腸之經)。上走手表(自開目時。始行陽道二十五度。此一十二度半)。自卯至午一十二度半。
手之三陰(肺、心、心包絡兼之)。從手下走入腹中(自陽臟也。陽受氣於四肢。自天下降行秋令。是血領諸氣。乃秋自天外也)。自午至酉一十二度半。
足之三陰(脾、腎、肝之經)。元氣從腹下走至足。自酉至子一十二度半。
此諸陽臟之氣。受領天上。陽入於地。藏道。行冬令。入於地中。滿溢不能容。地之用。及天之體。左遷。上走出天。陰氣上天。寒涼是也。故曰。地以陽殺陰藏。此之謂也。到此之際。陰領著陽行。便是陰血先行。陽氣後行。故曰。寒勝則浮。乃陰之盛氣受於腹(一十二度半)。故曰。諸陽受氣於四肢。諸陰受氣於五臟。此之謂也。
以上論天元真氣。一晝夜五十度周於身。一刻行八丈一尺。一百三十五息。二刻轉一周天。二百七十息。行一十六丈二尺。乃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八百一十丈也。非經血經水者也。十二經水左遷。元氣右遷。上上下下。無有終始。
夫天真元氣者。遷推。以五味營氣。穀氣又為陽氣。又為少陽之氣奉滋養者也。經云。三陰上奉之者、此也。
白話文:
黃帝針經裡提到,針灸治療的最高境界在於理解與運用「終始」的理論。明白終始,就能以五臟作為參考標準,進而掌握陰陽的運作。陰代表臟器,陽則代表腑臟。陽性能量來自四肢,陰性能量源自五臟。治療時,如果要排泄就迎逆其氣流,如果要補充就順應其氣流。瞭解如何迎逆與順應,就能使氣流達到和諧。要達到氣流和諧,必須通曉陰陽。五臟屬於陰,五腑屬於陽。
腳部的三條陽脈(胃、膽、膀胱的經絡),從元氣上升至眼睛。從子時開始,到卯時,總共經過十二度半。
手部的三條陽脈(三焦、大腸、小腸的經絡),從卯時開始,向上運行至手腕,這段時間為十二度半。從卯時到午時,總共也是十二度半。
手部的三條陰脈(肺、心、心包絡),從手部下行進入腹部,從午時開始,到酉時,總共十二度半。
腳部的三條陰脈(脾、腎、肝的經絡),元氣從腹部下行至腳部,從酉時開始,到子時,總共十二度半。
這是各個陽性臟器的能量,由天而降,進入地面,遵循冬季的運行法則,深入地下,當能量滿溢無法再容納時,地力會將能量推向天空,這就是所謂的地以陽殺陰藏,到了這個階段,陰性的能量會引領著陽性能量運行,即陰血先行動,陽氣隨後跟進。因此說,寒冷會導致物質浮起,陰性氣息在腹部受盛(十二度半)。所以說,所有陽性能量都來自四肢,所有陰性能量都源自五臟。
以上討論的是天元真氣,一天一夜內,真氣會在人體內循環五十次,每刻鐘行走八丈一尺,一百三十五次呼吸。兩刻鐘內,真氣在全身循環一次,二百七十次呼吸,行走十六丈二尺。一天共有一萬三千五百次呼吸,真氣行走八百一十丈。這並非指的是經血或經水,而是指十二經水向左移動,元氣向右移動,上下交錯,永無止盡。
天真元氣的作用在於推進五味營氣,谷氣能生成陽氣,也可生成少陽之氣,這些氣息都能滋養身體。經典中提到,三陰上行滋養的就是這種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