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

《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十 (4)

回本書目錄

卷四百十 (4)

1. 八穴交會

公孫(通衝脈)。內關(通陰維)。合於胸心胃。

臨泣(通帶脈)。外關(通陽維)。合於目銳眥(耳後頰頸肩缺盆胸膈)。

後谿(通督脈)。申脈(通陽蹺)。合於內眥頸(頂耳戶沖膊小腸膀胱)。

列缺(通任脈)。照海(通陰蹺)。合於肺系喉嚨胸膈。

白話文:

公孫穴連通衝脈,內關穴連通陰維脈。這兩個穴位都與胸、心、胃有關。

臨泣穴連通帶脈,外關穴連通陽維脈。這兩個穴位都與眼角、耳後、頰頸、肩、缺盆、胸膈等部位有關。

後谿穴連通督脈,申脈穴連通陽蹺脈。這兩個穴位都與內眥、頸、頂、耳戶、沖膊、小腸、膀胱等部位有關。

列缺穴連通任脈,照海穴連通陰蹺脈。這兩個穴位都與肺系、喉嚨、胸膈等部位有關。

2. 定八穴所在

公孫二穴。足太陰脾之經。在足大指內側本節後。一寸陷中。令病人坐蜷兩足底。相對取之。合內關穴。

內關二穴。手厥陰心包之經。在手掌後二寸。令病人穩坐。仰手取之。獨會。

臨泣二穴。足少陽膽之經。在足小指次指本節後。一寸陷中。一云。去狹溪一寸五分。令病人垂足取之。亦合於外關。

外關二穴。手少陽三焦經。在手腕後二寸。別起心主。令病人穩坐。覆手取之。獨會。

後谿二穴。手太陽小腸之經。在手小指外側本節後陷中。令病人穩坐。覆手取之。合申脈。

申脈二穴。足太陽膀胱之經。在足外踝下赤白肉陷中。令病人垂腳坐取之。側臥取亦得。合於後谿穴。

白話文:

公孫穴位於足大拇指內側,第一節骨頭後方一寸凹陷處,屬於足太陰脾經。患者坐著,雙腳蜷起來,腳底相對,在這個位置取穴,與內關穴相合。

內關穴位於手掌後方,離腕關節二寸處,屬於手厥陰心包經。患者坐穩,向上舉手,在這個位置取穴,獨自會合。

臨泣穴位於足小拇指的下一根手指,第一節骨頭後方一寸凹陷處,或者是在狹溪穴上方一寸五分處,屬於足少陽膽經。患者垂下雙腳取穴,也與外關穴相合。

外關穴位於手腕後方,離腕關節二寸處,屬於手少陽三焦經。患者坐穩,手掌覆蓋,在這個位置取穴,獨自會合。

後谿穴位於手小拇指外側,第一節骨頭後方凹陷處,屬於手太陽小腸經。患者坐穩,手掌覆蓋,在這個位置取穴,與申脈穴相合。

申脈穴位於足外踝下方,赤白肉交接的凹陷處,屬於足太陽膀胱經。患者坐著,腳垂下來取穴,側臥取穴也可以。與後谿穴相合。

照海二穴。足少陰腎之經。在足內踝下赤白肉際陷中。令病人穩坐。足底相對取之。合列缺。

列缺二穴。手太陰肺之經。在腕後一寸半。兩手相叉指頭盡處。筋骨罅間取之。是合照海。

公孫穴。主治二十七證。

九種心痛(心、胃)。痰膈涎悶(心、胃)。臍腹痛並脹(三焦、胃)。脅肋疼痛(心、胃)。產後血迷(心主)。胎衣不下(小腸、胃)。泄瀉不止(大腸、胃)。痃氣疼痛(心、胃)。裡急後重(大腸三焦)。傷寒結胸(小腸、心)。水膈酒痰(肝胃)。中滿不快反胃嘔吐(胃)。

腹脅脹滿痛(脾胃)。腸風下血(大腸包絡)。大人小兒脫肛不收(大腸肺)。氣膈(心、肺)。食膈不下(胃、脾)。食積疼痛(胃脾)。癖氣並小兒食癖(小腸心主)。兒枕痛(小腸、三焦)。酒癖(胃、三焦)。腹鳴(小腸胃)。血刺痛(肝脾大腸胃)。小兒脾瀉(脾腎)。

白話文:

照海穴與列缺穴:

照海穴位於足少陰腎經,在足內踝下方,赤白肉交界處的凹陷中。讓病人穩坐,雙腳底相對,取穴。

列缺穴位於手太陰肺經,在手腕後方一寸半處,兩手交叉,手指盡處,筋骨之間取穴。此穴與照海穴相互配合。

公孫穴主治:

公孫穴主治二十七種病症:

  1. 九種心痛:包括心痛和胃痛。
  2. 痰膈涎悶:包括心、胃引起的痰涎阻塞胸膈,導致胸悶氣短。
  3. 臍腹痛並脹:包括三焦、胃引起的臍腹疼痛和脹滿。
  4. 脅肋疼痛:包括心、胃引起的脅肋疼痛。
  5. 產後血迷:指產後心神不寧,精神恍惚。
  6. 胎衣不下:包括小腸、胃引起的胎盤滯留宮內。
  7. 泄瀉不止:包括大腸、胃引起的腹瀉不止。
  8. 痃氣疼痛:包括心、胃引起的腹部腫塊疼痛。
  9. 裡急後重:包括大腸、三焦引起的肛門墜脹,便意頻繁卻排不出。
  10. 傷寒結胸:包括小腸、心引起的傷寒病症,胸部疼痛,呼吸困難。
  11. 水膈酒痰:包括肝、胃引起的胸膈積水,以及飲酒過度引起的痰飲。
  12. 中滿不快反胃嘔吐:包括胃引起的胃脘滿悶,噁心嘔吐。
  13. 腹脅脹滿痛:包括脾、胃引起的腹部兩側脹滿疼痛。
  14. 腸風下血:包括大腸、包絡引起的便血。
  15. 大人小兒脫肛不收:包括大腸、肺引起的肛門脫出,不能自行復位。
  16. 氣膈:包括心、肺引起的氣逆上衝,導致胸悶氣短。
  17. 食膈不下:包括胃、脾引起的食積於胃,不能消化。
  18. 食積疼痛:包括胃、脾引起的食積胃脘,導致疼痛。
  19. 癖氣並小兒食癖:包括小腸、心主引起的腹部腫塊,以及小兒飲食不消化。
  20. 兒枕痛:包括小腸、三焦引起的嬰幼兒枕部疼痛。
  21. 酒癖:包括胃、三焦引起的嗜酒如命。
  22. 腹鳴:包括小腸、胃引起的腹部咕嚕咕嚕作響。
  23. 血刺痛:包括肝、脾、大腸、胃引起的刺痛。
  24. 小兒脾瀉:包括脾、腎引起的兒童消化不良,腹瀉。

瀉腹痛(大腸、脾)。胸中刺痛(心)。瘧疾心痛(心包絡)。

上件病證。公孫悉主之。先取公孫。後取內關(秋冬八分。春夏五分。灸七壯)。

內關二穴。主治二十五證。

心胸痞滿(肝、胃)。吐逆不定(脾、胃)。中滿不快(心、胃)。傷寒不解(心主)。胸滿痰膈(肺、心)。腹痛(胃)。泄瀉滑腸(大腸)。酒痰膈痛(心主)。米穀不化(胃)。橫豎痃氣(肝、胃)。小兒脫肛(大腸、肺)。九種心痛(心主、胃)。脅肋痛(肝、膽)。

婦人血刺痛(肝)。腸鳴(大腸)。積塊痛(肝、脾)。男子酒癖(脾、肺)。水膈並心下痞痛(脾、胃)。氣膈食不下(胃、心、肺)。腹肋脹痛(脾、胃、心主)。腸風下血(大腸)。傷寒結胸(胃)。裡急後重(小腸)。食膈不下食(心主、胃)。瘧疾寒熱(膽)。

白話文:

女性有血塊導致的疼痛,屬於肝臟的問題;腸子咕嚕咕嚕響,屬於大腸的問題;肚子有硬塊疼痛,屬於肝臟和脾臟的問題;男性有嗜酒的毛病,屬於脾臟和肺的問題;水腫伴隨心窩脹痛,屬於脾臟和胃的問題;氣滯導致食慾不振,屬於胃、心臟和肺的問題;腹部兩側脹痛,屬於脾臟、胃和心臟的問題;腸道出血,屬於大腸的問題;傷寒導致胸部有硬塊,屬於胃的問題;排便困難,有便意卻排不出來,屬於小腸的問題;食慾不振,屬於心臟和胃的問題;瘧疾發燒,屬於膽囊的問題。

上件病證。內關悉主之(秋冬針八分。春夏針入五分。灸二十壯)。

臨泣穴主治二十五證。

足趺腫痛(胃)。手足麻(小腸、三焦)。手指戰掉(肝、心主)。赤眼並冷淚(膀胱)。咽喉腫痛(三焦)。手足攣急(肝、腎)。脅肋痛(膽)。牙齒痛(胃、大腸)。手足發熱(胃、心主)。解利傷寒(膀胱)。腿胯痛(膽)。腳膝腫痛(胃、肝)。四肢不遂(膽)。

頭風腫(膀胱)。頭項腫(膀胱)。浮風瘙癢(肺)。身體腫(腎、胃)。身體麻(肝、脾)。頭目眩暈(膀胱)。筋攣骨痹(肝、胃)。頰腮痛(大腸)。雷頭風(膽)。眼目腫痛(肝、心)。中風手足不舉(腎)。耳聾(腎、膽)。

白話文:

足部腫痛(胃經)。手足麻木(小腸經、三焦經)。手指顫抖(肝經、心經)。眼睛發紅且流出冷淚(膀胱經)。咽喉腫痛(三焦經)。手足抽筋(肝經、腎經)。脅肋疼痛(膽經)。牙齒疼痛(胃經、大腸經)。手足發熱(胃經、心經)。腹瀉治療傷寒(膀胱經)。腿部和胯部疼痛(膽經)。腳膝腫痛(胃經、肝經)。四肢癱瘓(膽經)。

頭風腫(膀胱)。頭項腫(膀胱)。浮風瘙癢(肺)。身體腫(腎、胃)。身體麻(肝、脾)。頭目眩暈(膀胱)。筋攣骨痹(肝、胃)。頰腮痛(大腸)。雷頭風(膽)。眼目腫痛(肝、心)。中風手足不舉(腎)。耳聾(腎、膽)。

頭部風寒腫脹(膀胱經)。頭部和頸部腫脹(膀胱經)。全身浮腫並且瘙癢(肺經)。全身浮腫(腎經、胃經)。全身麻木(肝經、脾經)。頭昏眼花(膀胱經)。筋攣骨痺(肝經、胃經)。面頰疼痛(大腸經)。雷頭風(膽經)。眼睛腫痛(肝經、心經)。中風導致手足不能活動(腎經)。耳聾(腎經、膽經)。

上件病證。臨泣悉主之。先取臨泣。後取外關(秋冬五、七分。春夏五分,灸五七壯)。

外關二穴。主治二十七證。

肢節腫痛(脾)。臂膊冷痛(三焦)。鼻衄(肺)。手足發熱(三焦)。手指節痛不屈(三焦)。眉稜中痛(膀胱)。手足疼痛(胃)。產後惡風(腎、胃)。傷寒自汗(胃、肺)。頭風(膀胱)。四肢不遂(膽、胃)。筋骨疼痛(肝、胃)。迎風淚出(肝)。赤目疼痛(肝、心)。

腰背腫疼(腎)。手足麻痛並無力(胃)。眼腫(心)。頭風掉眩痛(膀胱)。傷寒表熱(膀胱)。破傷風(胃)。手臂痛(大腸、三焦)。頭項痛(小腸)。盜汗(心主)。目翳或隱澀(肝)。產後身腫(胃、腎)。腰胯痛(腎)。雷頭風(膽)。

白話文:

上述的病症,以臨泣穴為主治。先取臨泣穴,之後再取外關穴。秋冬季節取穴深度為五分至七分,春夏季節取穴深度為五分,灸五至七壯。

外關穴和臨泣穴,共可治療二十七種病症。包括:肢節腫痛、臂膊冷痛、鼻衄、手足發熱、手指節痛不屈、眉稜中痛、手足疼痛、產後惡風、傷寒自汗、頭風、四肢不遂、筋骨疼痛、迎風淚出、赤目疼痛、腰背腫疼、手足麻痛並無力、眼腫、頭風掉眩痛、傷寒表熱、破傷風、手臂痛、頭項痛、盜汗、目翳或隱澀、產後身腫、腰胯痛、雷頭風。

上件病證。外關悉主之(冬秋八分。春夏五分。灸二十七壯)。

後谿二穴。主治二十四證。

手足攣急(肝)。手足顫掉(肝、三焦)。頭風痛(三焦、膀胱)。傷寒不解(膀胱)。盜汗不止(肺、心)。中風不語(包絡、肝)。牙齒痛(胃、大腸)。癲癇吐沫(胃)。腰背強痛(腎)。筋骨痛(肝、胃)。咽喉閉塞(腎、肺、胃)。腮頰腫痛(胃、小腸)。傷寒項強或痛(膀胱)。

膝脛腫痛(腎)。手足麻(胃)。眼赤腫(肝、心)。傷寒頭痛(膀胱)。表汗不出(肺、胃)。衝風淚下(肝、膽)。破傷風眩(肝)。產後汗出惡風(肺)。喉痹(腎、肝)。腳膝腿痛(胃)。手麻痹(大腸)。

白話文:

上一個病症,外關穴主治(秋冬八分,春夏五分,灸二十七壯)。

後谿穴主治二十四種病症:手足攣急(肝),手足顫抖(肝、三焦),頭風痛(三焦、膀胱),傷寒不解(膀胱),盜汗不止(肺、心),中風不語(包絡、肝),牙齒痛(胃、大腸),癲癇吐沫(胃),腰背強痛(腎),筋骨痛(肝、胃),咽喉閉塞(腎、肺、胃),腮頰腫痛(胃、小腸),傷寒項強或痛(膀胱),膝脛腫痛(腎),手足麻(胃),眼赤腫(肝、心),傷寒頭痛(膀胱),表汗不出(肺、胃),衝風淚下(肝、膽),破傷風眩(肝),產後汗出惡風(肺),喉痹(腎、肝),腳膝腿痛(胃),手麻痹(大腸)。

上件病證。後谿悉主之。先取後谿。後取申脈(秋冬五分。春夏三分。灸五七壯)。

申脈二穴。主治二十五證。

腰背強痛(膀胱)。肢節煩痛(腎、肝)。手足不遂(胃、膽)。傷寒頭痛(膀胱)。身體腫滿(胃)。頭面自汗(胃)。癲癇(肝)。目赤腫痛(膀胱)。傷風自汗(胃)。頭風癢痛(膽)。眉稜痛(膀胱)。雷頭風(膽)。手臂痛(大腸)。臂冷(三焦)。產後自汗(腎)。

鼻衄(肺、肝)。破傷風(肝)。肢節腫痛(胃、腎、肝),腿膝腫痛(胃)。耳聾(腎)。手足麻(膽)。吹奶(胃)。洗頭風(膀胱)。手足攣(肝、腎)。產後惡風(腎)。

白話文:

前面提到的病症,後谿穴都主要負責治療。治療時,要先取後谿穴,再取申脈穴。秋冬季節取穴時,取穴深度要占五分之五,春夏季節則取穴深度要占三分之五。灸的時候要灸五到七壯。

申脈穴是兩個穴位,可以治療二十五種病症:

腰背部強直疼痛(屬於膀胱經)。四肢關節疼痛(屬於腎經、肝經)。手腳不能活動(屬於胃經、膽經)。傷寒導致的頭痛(屬於膀胱經)。身體腫脹(屬於胃經)。頭面部自發出汗(屬於胃經)。癲癇(屬於肝經)。眼睛紅腫疼痛(屬於膀胱經)。傷風感冒導致的自發出汗(屬於胃經)。頭風引起的頭部癢痛(屬於膽經)。眉骨疼痛(屬於膀胱經)。雷頭風(屬於膽經)。手臂疼痛(屬於大腸經)。手臂冰冷(屬於三焦經)。產後自發出汗(屬於腎經)。

鼻子出血(屬於肺經、肝經)。破傷風(屬於肝經)。四肢關節腫痛(屬於胃經、腎經、肝經),腿和膝蓋腫痛(屬於胃經)。耳朵聽不見(屬於腎經)。手腳麻木(屬於膽經)。乳房脹痛(屬於胃經)。洗頭風(屬於膀胱經)。手腳抽筋(屬於肝經、腎經)。產後怕風(屬於腎經)。

上件病證。申脈悉主之。先取申脈。後取後谿(秋冬八分。春夏五分。灸七壯)。

列缺穴。主治三十一證。

寒痛泄瀉(脾)。婦人血積痛或敗血(肝)。咽喉腫痛(胃)。胎死不出及衣不下(肝)。牙齒腫痛(胃、大腸)。小腸氣撮痛(小腸)。脅癖痛(肝、肺)。吐唾膿血(肺)。咳嗽寒痰(肺)。痃氣(胃)。食噎不下(胃)。臍腹撮痛(脾)。心腹痛(脾)。腸鳴下痢(大腸)。

痔癢痛漏血(大腸)。腹痛瀉痢(脾)。產後腰痛(腎、肝)。產後發狂(心)。產後不語(心包絡)。米穀不化(脾、腎)。男子酒癖(胃、肝)。乳癰腫痛(胃)。婦人血塊(肝、腎)。溫瘧不瘥(膽)。吐逆不止(脾、胃)。小便下血(小腸)。小便不通(膀胱)。大便閉塞(大腸)。

白話文:

上述病症,申脈都主治。先取申脈,再取後谿穴(秋冬八分,春夏五分,灸七壯)。

列缺穴主治三十一種病症:寒痛泄瀉(脾)、婦人血積痛或敗血(肝)、咽喉腫痛(胃)、胎死不出及衣不下(肝)、牙齒腫痛(胃、大腸)、小腸氣撮痛(小腸)、脅癖痛(肝、肺)、吐唾膿血(肺)、咳嗽寒痰(肺)、痃氣(胃)、食噎不下(胃)、臍腹撮痛(脾)、心腹痛(脾)、腸鳴下痢(大腸)、痔癢痛漏血(大腸)、腹痛瀉痢(脾)、產後腰痛(腎、肝)、產後發狂(心)、產後不語(心包絡)、米穀不化(脾、腎)、男子酒癖(胃、肝)、乳癰腫痛(胃)、婦人血塊(肝、腎)、溫瘧不瘥(膽)、吐逆不止(脾、胃)、小便下血(小腸)、小便不通(膀胱)、大便閉塞(大腸)。

大便膿血(大腸)。胸膈痛痞(心、胃)。諸積聚膿痰膈(心、胃)。

上件病證。列缺悉主之。先取列缺。後取照海(秋冬五分。春三分。灸三壯)。

照海二穴。主治二十九證。

喉嚨閉塞(胃)。小腹冷痛(腎、肝)。小便淋澀並不通(膀胱)。婦人血運(肺、腎)。膀胱氣痛(膀胱)。胎衣不下(腎)。臍腹痛(脾)。小腸脹滿(小腸)。腸癖下血(大腸)。飲食不納反胃吐食(胃)。男子癖並酒積(肺、肝)。腸鳴下痢腹痛(大腸)。中滿不快(胃)。

食不化(胃)。婦人血積(腎、心主)。兒枕痛(胃、肝)。難產(腎、肝)。泄瀉(脾)。嘔吐(胃)。酒疾(脾)。痃氣(胃)。氣塊(脾、肝、腎)。酒痹(胃、肝)。氣膈(心主)。大便不通(大腸)。食勞黃(脾、胃)。腸風癢(大腸)。癖痛(肝、肺)。足熱厥(心主)。

白話文:

大便帶血,胸部和隔膜疼痛、脹滿,身體積聚膿痰,這些症狀都可以在列缺穴位上找到治療方法。先針灸列缺穴,之後再針灸照海穴。秋冬季節針灸照海穴時用五分針,春季則用三分針,灸三壯。照海穴可以治療二十九種疾病,包括喉嚨阻塞、小腹冷痛、小便不暢、婦女血運不調、膀胱氣痛、胎衣不下、臍腹疼痛、小腸脹滿、腸癖下血、飲食不消化、男子癖疾、腸鳴腹瀉、胃脹滿、食不消化、婦女血積、孩子枕頭痛、難產、腹瀉、嘔吐、酒病、脾胃氣虛、氣塊、酒痹、心氣不足、大便不通、食積消化不良、腸風瘙癢、肝肺疼痛、足部發熱。

上件病證。照海悉主之。先取照海。後取列缺(秋冬五分。春夏三分。灸九壯)。

上法先刺主證之穴。隨病左右上下所在取之。仍循捫導引。按法祛除。如病未已。必求合穴。未已。則求之須要停針待氣。使上下相接。快然失其所苦。而後出針。

白話文:

治疗上面的病症,照海穴是主要的穴位。先针刺照海穴,之后针刺列缺穴(秋冬时节针灸九壮,春夏时节针灸三分)。

治疗方法是先针刺主要的穴位,根据病症的位置,在身体左右上下对应的地方取穴。然后沿着经络路线,用针进行导引按压,按照手法祛除病症。如果病症还没有消除,就要寻找辅助穴位,如果病症仍然没有消除,就要寻找相应的穴位,留针待气,使上下经络相通,患者感到舒缓舒适,病痛消失后才拔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