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二十 (3)
卷四百二十 (3)
1. 嗜臥
治多睡(資生經)。穴囟會,百會
治嗜臥。穴陰蹺,鬲俞
治好獨臥。穴腎俞
治多臥喜睡。穴二間,三間
治多睡善驚。穴厲兌
治四肢煩熱。嗜臥怠惰。四肢不欲動。穴脾俞
治嗜臥身不欲動。穴三陽絡
治嗜臥。穴五里,太谿,大鐘,照海,二間
治傷寒嗜臥。穴鬲俞
治喜寐。穴厲兌,大敦
治嗜臥。穴天井
王氏云。千金謂食多身瘦。名曰食晦。先取脾俞。後取季脅。又云。凡身重不得食。無味喜臥。皆針胃脘太倉。服建中湯。平胃丸。今人嗜臥。與夫食罷則脾困。欲臥縱不能。針豈可不灸。予與人灸中脘膏肓。遂皆不困。故既言之。
白話文:
[嗜臥]
(根據資生經)治療過度睡眠,在囟會和百會這兩個穴位進行鍼灸。
治療喜歡長時間臥牀,可在陰蹺和鬲俞這兩個穴位進行鍼灸。
治療偏好獨自臥牀,可在腎俞這個穴位進行鍼灸。
治療過度臥牀且容易嗜睡,可在二間和三間這兩個穴位進行鍼灸。
治療過度睡眠且易受驚嚇,可在厲兌這個穴位進行鍼灸。
治療四肢煩熱、喜歡臥牀、怠惰、四肢不願動彈,可在脾俞這個穴位進行鍼灸。
治療喜歡臥牀、身體不願動彈,可在三陽絡這個穴位進行鍼灸。
治療喜歡臥牀,可在五里、太溪、大鐘、照海和二間這些穴位進行鍼灸。
治療傷寒引起的嗜臥,可在鬲俞這個穴位進行鍼灸。
治療喜歡睡覺,可在厲兌和大敦這兩個穴位進行鍼灸。
治療喜歡臥牀,可在天井這個穴位進行鍼灸。
王氏說:《千金方》認爲,如果吃得過多但身體卻瘦弱,這稱爲“食晦”。首先應該在脾俞這個穴位進行鍼灸,之後再在季脅這個穴位進行鍼灸。另外還說,如果全身沉重、食慾不振、無味覺並且喜歡臥牀,都應該在胃脘和太倉這兩個穴位進行鍼灸,並服用建中湯和平胃丸。現在的人喜歡臥牀,與那些吃完飯後就會感到脾臟疲憊,想要臥牀休息的人一樣,難道不應該進行鍼灸嗎?我曾爲人們在中脘和膏肓這兩個穴位進行灸療,結果他們都不再感到疲倦。所以既然已經提到了,就將它寫下來。)
2. 不臥
治驚悸不得安寢(資生經)。穴神庭
治不得臥。穴氣衝,章門
治大喘不得臥。穴期門
治咳嗽煩怒不得臥。穴太淵
治腰脊冷痛。不得臥。穴白環俞
治不得臥。穴隱白,天府,陰陵泉
治風癇驚悸。不得安寢。穴神庭
治不可臥。穴太淵,肺俞,上脘,條口,隱白
治臥伸縮回轉不得。穴譩譆,環跳
治臥不安。穴大椎
治驚不得臥。穴氣海,陰交,大巨
治不得臥。穴公孫
治不得臥。穴攢竹
王氏云。人不得臥。亦有因心氣使然。宜服俞山人鎮心丹。此藥以酸棗仁微炒過。則令人得睡故也。指迷云。若頭痛筋攣。驚不嗜臥。謂之腎厥頭痛。宜灸關元百壯。服玉真丸。
白話文:
[失眠]
治療因驚嚇而心悸,導致無法安心睡眠(出處:資生經)。取穴:神庭
治療失眠。取穴:氣衝、章門
治療嚴重呼吸困難,無法平躺。取穴:期門
治療咳嗽、易怒且失眠。取穴:太淵
治療腰背冰冷疼痛,以致無法平躺。取穴:白環俞
治療失眠。取穴:隱白、天府、陰陵泉
治療風癇、驚嚇導致的心悸,無法安心睡眠。取穴:神庭
治療無法平躺。取穴:太淵、肺俞、上脘、條口、隱白
治療平躺時身體不停扭動、伸縮。取穴:譩譆、環跳
治療睡眠不安穩。取穴:大椎
治療因驚嚇導致的失眠。取穴:氣海、陰交、大巨
治療失眠。取穴:公孫
治療失眠。取穴:攢竹
王氏表示,人們失眠可能與心臟功能有關,建議服用俞山人鎮心丹,此藥以炒過的酸棗仁為主,有助於改善睡眠。另有一說,若是頭痛、肌肉抽搐,因驚嚇而不願平躺,稱之為腎厥頭痛,應灸關元穴一百次,並服用玉真丸。]
3. 夢魘
治魘夢。及治喜魘夢(資生經)。穴商丘
治夜夢顛倒。面青黃無顏色。穴天牖
凡治手關後尺中陰絕者。無腎脈也。若足逆冷。上搶胸痛。夢入水見鬼。善魘寐。黑色物來掩人。上刺足太陽治陽。
凡魘死不得著燈火照。亦不得近前急喚。多殺人。但痛咬其足跟。及灸足拇指甲邊。並多唾其面即活。又灸足大指聚毛中三七壯集效(千金翼云。凡魘不覺。灸兩足大指聚毛中。三十五壯)。
王氏云。有婦人夜多魘。蓋因少年侍親疾。用心所致也。後服定志丸。遂不常魘。灸固不可廢藥。亦不可不服也。
治卒魘方。以繒帶縛其肘後。男左女右。用力急絞之。又縛其腳乃急問其故。約敕解之。令一人坐頭旁。一人於戶內呼病人姓名。坐人應曰。諾在。便蘇。
白話文:
[治療夢魘],以及[治療令人愉悅的夢魘](出處:資生經)。取穴位置為商丘穴。
用於治療夜晚做夢時心神混亂的情況。當面部呈現青黃色,且臉色不佳時,取穴位置為天牖穴。
凡是治療手腕後部,尺側脈搏微弱或無脈的情況,這通常表示腎臟功能不佳。如果出現腳部冰冷、胸口疼痛,甚至夢見溺水或遇見鬼魂,經常做惡夢,有黑色物體遮住視線的情況,應針刺足太陽穴進行治療。
對於因夢魘而失去意識的人,切勿使用燈光照射,也切勿急促地喚醒他,這樣會導致危險。應用力咬住其腳踝,並在足拇指甲邊緣進行艾灸,同時多次往其臉上吐口水,便可使其甦醒。另外,還可以在足大趾上的毛髮聚集處進行艾灸,效果更佳。(千金翼記載:對於無法從夢魘中醒來的人,應在雙腳大趾上的毛髮聚集處進行艾灸,每次35壯。)
王氏提到,有位婦女夜晚經常做夢魘,這可能因為她年輕時照顧生病的親人,心力交瘁所致。後來她服用定志丸,夢魘的情況才得以改善。雖然艾灸是有效的治療方式,但藥物治療也不可忽視。
治療突然發生的夢魘方法:使用繩帶綁住患者的手肘後部,男性綁左臂,女性綁右臂,然後用力拉緊。同時綁住患者的腳,並立即詢問其原因。由一人坐在患者頭旁,另一人在門口呼叫患者的姓名,坐在旁邊的人回答「在這裡」,患者就會甦醒。
4. 腹滿
治腹滿便難(資生經)。穴大鐘
治腹滿及治小兒腹滿不食。穴陷谷,懸鐘
治腹中滿。痿厥少氣。穴陰市
治腹滿積聚。穴陰郄
治寒氣腹滿。腹中積聚痛。穴衝門
治腹滿喜嘔。穴隱白
治腹䐜滿。穴三里,行間,曲泉
治腹中滿向向然。不便。心下有寒痛。穴商丘
治腹鳴強欠。心悲氣逆。腹腫滿急。穴漏谷
治傷食腹滿。穴期門
治結積留飲癖。穴通谷
治心堅滿。穴石關
治心滿。氣逆。腸鳴。穴陰都
治心腹滿。穴聽宮
治腹寒氣滿。穴衝門
治腹滿喜嘔。煩熱悶亂。吐逆目眩。及治熱病汗不出。手足逆冷。穴大都
治心腹脹滿。穴厲兌,漏谷
治腹滿。穴巨闕
治腹暴滿。穴崑崙
治腹大滿。穴太白
治腹滿。穴三里,譩譆
治心下脹滿。傷飽。食不化。霍亂吐泄不自知。心痛。穴中脘
治心腹諸病心痛。灸太倉
治心腹痞痛。灸肝俞
治心脹滿。穴膽俞
治腹滿。穴府舍
治大腹有水。穴四滿
治胸腹滿。穴神堂
治腹滿。穴魚際
治腹滿疝疾。穴石門
治腹腫不能食。穴水分
治腹滿虛脹。穴意舍
王氏云。人有心腹滿脹者。予多以厚朴與之。令每服細銼七八錢重。幼小量減。用生薑七片。水一小碗。煎至七分服。滓再煎服。不過五六服。脹滿脫去。針灸之效。未必如此速也。因識於此。
治腹滿。灸絕骨。
治小腹積聚堅如石。小腹滿。穴中極
治小腹滿。穴肝俞,肓俞
治腹大滿喜噫。穴陷谷
治羸瘦。恐懼氣不足。腹中悒悒。穴太衝
治腹滿痛不得息。穴氣衝
治腹滿。穴懸鐘
白話文:
[腹部脹滿]
治療腹部脹滿及排便困難(依據資生經)。取穴大鐘
治療腹部脹滿以及兒童腹部脹滿、食慾不佳。取穴陷谷,懸鐘
治療腹部中間脹滿。肢體無力、呼吸短淺。取穴陰市
治療腹部脹滿、積塊。取穴陰郄
治療寒氣導致的腹部脹滿。腹部有積塊疼痛。取穴衝門
治療腹部脹滿且易嘔吐。取穴隱白
治療腹部脹痛。取穴三里,行間,曲泉
治療腹部中間脹滿,感到陣陣的不適。排便不暢,心下有寒冷感和疼痛。取穴商丘
治療腹部鳴叫、頻繁打哈欠。心情悲傷、氣血逆流。腹部腫脹且緊繃。取穴漏谷
治療食物過量導致的腹部脹滿。取穴期門
治療固結積塊、殘留的飲食癖好。取穴通谷
治療心臟周圍堅硬脹滿。取穴石關
治療心臟脹滿。氣血逆流。腸鳴。取穴陰都
治療心臟和腹部脹滿。取穴聽宮
治療腹部寒冷脹滿。取穴衝門
治療腹部脹滿且易嘔吐。煩熱混亂。反胃目眩。以及治療發燒疾病汗液不出。四肢冰冷。取穴大都
治療心臟和腹部脹滿。取穴厲兌,漏谷
治療腹部脹滿。取穴巨闕
治療腹部突然脹滿。取穴崑崙
治療腹部極度脹滿。取穴太白
治療腹部脹滿。取穴三里,譩譆
治療心臟下方脹滿。食物過量。食物消化不良。霍亂吐瀉無法自控。心臟疼痛。取穴中脘
治療心臟和腹部的各類疾病心臟疼痛。灸療太倉
治療心臟和腹部痞痛。灸療肝俞
治療心臟脹滿。取穴膽俞
治療腹部脹滿。取穴府舍
治療大腹部有水。取穴四滿
治療胸部和腹部脹滿。取穴神堂
治療腹部脹滿。取穴魚際
治療腹部脹滿、疝疾。取穴石門
治療腹部腫脹無法進食。取穴水分
治療腹部虛脹。取穴意舍
王氏說:有人心臟和腹部脹滿,我多使用厚朴來治療。讓患者每次服用細切的厚朴七八錢重,年幼者用量減少。使用七片生薑,一小碗水,煎至七分服。藥渣再煎服。不用五六次,脹滿就會消失。針灸的效果,未必有這樣迅速。因此在此記下。
治療腹部脹滿。灸療絕骨。
治療小腹部積塊堅硬如石。小腹部脹滿。取穴中極
治療小腹部脹滿。取穴肝俞,肓俞
治療腹部極度脹滿且易打嗝。取穴陷谷
治療消瘦。恐懼、氣血不足。腹部悶悶不樂。取穴太衝
治療腹部脹痛無法呼吸。取穴氣衝
治療腹部脹滿。取穴懸鐘
5. 胸滿
治胸滿短氣。不得汗(資生經)。皆針補手太陰以出汗。
治胸腹滿。穴神堂
治胸滿腸鳴。穴三間
治胸中滿。穴神堂,人迎,神道,章門,中府,臨泣,天池,璇璣,俞府
治胸滿不得息。穴天容,陽谿
治胸滿腫。穴陽交
治胸滿咳逆。穴鳩尾
治胸滿叫呼膺痛。穴水泉
治胸中淡淡。穴巨闕,間使
治胸下積氣。穴梁門
治胸中熱。息賁。脅下氣上。穴期門,缺盆
治胸中暴逆。穴雲門
治胸中寒脈代。時不可止。寸口小。腹脹上搶心。咳唾有血。穴然谷
治胸中鬱郁。穴大杼,心俞
治胸脅滿。穴期門
療胸滿腹鳴。穴三間
療胸中氣滿。如寒胸脾心痛。穴膻中
療胸下滿悶。穴乳根
治胸滿。穴陽交,臨泣
治胸滿。穴俞府療胸滿膨膨。穴委陽治胸滿痛。胸脅支滿。穴璇璣
治胸中氣滿。喘咳支腫。穴商陽
治胸中噎悶。穴鬲關
治胸滿不得息。咳逆。穴陽谿,神封治胸中氣滿。背僂如龜。腰強頭目眩。令人失顏色。穴肺俞
治胸中暴滿。不得臥。喘息。穴輒筋
治胸滿支腫。穴鬲俞
治胸脅支滿。穴胃俞
治胸滿腹滿。穴湧泉,神堂
治胸脅支滿。噎塞。食不下。嘔吐食還出。穴中庭
治胸煩滿。氣上衝心。喉痹。咳嗽喘不得息。胸脅短氣。肩痛不得舉臂。穴雲門
治胸中有氣。穴天池
治胸中煩滿。穴曲池
治胸脅滿。引胸背痛。不得轉側。穴胸鄉
治胸脅滿。不得俯仰。食不下。咳唾稠膿。穴周榮
治胸脅支滿。咳逆。喘不能食。穴彧中
治胸脅支滿。咳逆。喘不得息。嘔吐胸滿不嗜食。穴神藏
治胸脅支滿。喘逆上氣。胸背急不得息。不知食味。穴氣戶
治胸脅支滿。膈間雷鳴。常有水聲。穴食竇
治胸脅支滿痛引胸。不得息。咳逆嘔吐。胸滿不嗜食。穴靈墟
治胸脅支滿。鼻塞不通呼吸。少氣喘息。不得舉臂。穴步廊
治胸脅支滿。穴章門
治胸脅脹滿。穴外丘
治胸脅支滿。咳逆上氣。多唾濁沫膿血。穴庫房
治胸脅支滿。寒熱汗不出。穴俠谿
療胸脅徹背痛。穴雲門
療胸脅滿痛引胸。穴華蓋
治胸脅支滿。穴紫宮,中庭,湧泉,通谷,章門,曲泉,鬲俞,期門,食竇,陷谷,石門
治胸脅支柱滿。穴胃俞,三里,紫宮,華蓋,中庭,神藏,靈墟,俠谿,步廊,商陽,上廉,氣戶,周榮,上脘,勞宮,湧泉,陽陵泉
治脅痛不得臥。胸滿嘔無所出。穴膽俞,章門
治咳而胸滿。陽氣逆上滿胸。穴天容,前谷
治胸滿。穴肺俞,巨闕
治胸脅支滿。穴大泉
治胸中煩悶。穴天髎
療兩脅滿。穴肝俞
療胸滿。穴浮白
療胸腹兩脅滿。穴庫房
治寒熱。胸膈煩滿。頭痛。四肢不舉。腋下腫。上氣。胸中有聲。喉鳴。穴天池
治胸滿短氣。胸脅癰腫。穴膺窗
治胸背痛。穴魂門
治胸下積氣。穴梁門
治胸脅支滿。頭目癰腫。穴陷谷。刺出血。立已。
治胸滿。心腹積聚痞痛。穴肝俞。灸百壯。三報。
白話文:
[胸滿]
治療胸部憋悶、呼吸短促,無法排汗的情況。(資生經記載)都可透過針灸手太陰肺經來促進排汗。
治療胸腹部飽脹,選用神堂穴。
治療胸部憋悲與腸鳴,選用三間穴。
治療胸部憋悶,選用神堂、人迎、神道、章門、中府、臨泣、天池、璇璣、俞府等穴。
治療胸悶無法呼吸,選用天容、陽谿穴。
治療胸部腫脹,選用陽交穴。
治療胸悶咳嗽,選用鳩尾穴。
治療胸悶叫喊、胸痛,選用水泉穴。
治療胸部淡淡不適,選用巨闕、間使穴。
治療胸下氣滯,選用梁門穴。
治療胸中熱氣上沖,脅下氣上沖,選用期門、缺盆穴。
治療胸中突然逆氣,選用雲門穴。
治療胸中寒冷脈搏微弱,寸口脈細小,腹部脹氣上衝心臟,咳嗽帶血,選用然谷穴。
治療胸中鬱悶,選用大杼、心俞穴。
治療胸脅憋悶,選用期門穴。
治療胸部飽脹、腹部鳴響,選用三間穴。
治療胸中氣滿,如同寒氣入侵,引起胸脾心痛,選用膻中穴。
治療胸下憋悶,選用乳根穴。
治療胸悶,選用陽交、臨泣穴。
治療胸悶,選用俞府穴。
治療胸悶膨脹,選用委陽穴。
治療胸悶疼痛,胸脅支撐感,選用璇璣穴。
治療胸中氣滿,喘咳支腫,選用商陽穴。
治療胸中噎悶,選用鬲關穴。
治療胸悶無法呼吸,咳嗽逆氣,選用陽谿、神封穴。
治療胸中氣滿,背部彎曲像龜殼,腰強硬頭目眩暈,面色蒼白,選用肺俞穴。
治療胸中突然憋悶,無法平躺,喘息,選用輒筋穴。
治療胸悶支撐感,選用鬲俞穴。
治療胸脅支撐感,選用胃俞穴。
治療胸悶腹悶,選用湧泉、神堂穴。
治療胸脅支撐感,食物難以下嚥,嘔吐食物迴流,選用中庭穴。
治療胸煩悶,氣上衝心,喉部阻塞,咳嗽喘息,胸脅呼吸困難,肩膀疼痛無法舉臂,選用雲門穴。
治療胸中有氣,選用天池穴。
治療胸中煩悶,選用曲池穴。
治療胸脅憋悶,牽引胸背疼痛,無法轉側,選用胸鄉穴。
治療胸脅憋悶,無法俯仰,食物難以下嚥,咳嗽吐出濃痰,選用周榮穴。
治療胸脅支撐感,咳嗽逆氣,喘息無法吞食,選用彧中穴。
治療胸脅支撐感,咳嗽逆氣,喘息無法呼吸,嘔吐胸悶不思飲食,選用神藏穴。
治療胸脅支撐感,喘逆上氣,胸背緊迫無法呼吸,不知食味,選用氣戶穴。
治療胸脅支撐感,隔膜雷鳴,常有水聲,選用食竇穴。
治療胸脅支撐感,牽引胸部,呼吸困難,咳嗽逆氣,嘔吐,胸悶不思飲食,選用靈墟穴。
治療胸脅支撐感,鼻塞不通,呼吸困難,氣短,喘息,無法舉臂,選用步廊穴。
治療胸脅支撐感,選用章門穴。
治療胸脅脹悶,選用外丘穴。
治療胸脅支撐感,咳嗽逆氣,吐出大量濁沫膿血,選用庫房穴。
治療胸脅支撐感,寒熱交加,汗不出,選用俠谿穴。
治療胸脅穿透背部疼痛,選用雲門穴。
治療胸脅穿透背部疼痛,選用華蓋穴。
治療胸脅支撐感,選用紫宮、中庭、湧泉、通谷、章門、曲泉、鬲俞、期門、食竇、陷谷、石門等穴。
治療胸脅支撐感,選用胃俞、三里、紫宮、華蓋、中庭、神藏、靈墟、俠谿、步廊、商陽、上廉、氣戶、周榮、上脘、勞宮、湧泉、陽陵泉等穴。
治療脅痛無法平躺,胸悶嘔吐無物可吐,選用膽俞、章門穴。
治療咳嗽伴隨胸悶,陽氣逆上導致胸悶,選用天容、前谷穴。
治療胸悶,選用肺俞、巨闕穴。
治療胸脅支撐感,選用大泉穴。
治療胸中煩悶,選用天髎穴。
治療雙脅憋悶,選用肝俞穴。
治療胸悶,選用浮白穴。
治療胸腹兩脅憋悶,選用庫房穴。
治療寒熱交加,胸膈憋悶,頭痛,四肢無力,腋下腫脹,上氣,胸中有聲音,喉部鳴響,選用天池穴。
治療胸悶呼吸短促,胸脅腫痛,選用膺窗穴。
治療胸背疼痛,選用魂門穴。
治療胸下氣滯,選用梁門穴。
治療胸脅支撐感,頭目腫脹,選用陷谷穴。刺出血後,立即緩解。
治療胸悶,心腹積聚痞痛,選用肝俞穴。灸一百壯,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