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

《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十八 (1)

回本書目錄

卷四百十八 (1)

1. 傷寒

治熱病。先腰脛酸。喜渴數飲。身清。清則項痛而寒且酸。足熱。不欲言。頭痛顛顛然。

先取湧泉及太陽井滎。熱中少氣厥寒。灸之熱也。灸湧泉三壯。煩心不嗜食。灸湧泉熱去。四逆喘氣。偏風身汗出而清。皆取俠谿。

治溫病身熱五日以上。汗不出。

刺巴豆留針一時取針。若未滿五日者。禁針。

凡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喜嘔。嘔已乃衰。即取公孫井俞。實則腸中切痛。厥頭面腫。起煩心狂。多飲。不嗜臥。虛則鼓脹。腹中氣大滿。熱痛不嗜食。霍亂。公孫主之。

治熱病煩心。足寒清。多汗。

白話文:

治療熱病,一開始腰部和腿部酸痛,口渴頻繁飲水,身體感覺輕飄。身體輕飄之後,脖子疼痛,並且伴隨寒冷和酸痛,腳部發熱,不願意說話,頭部疼痛且昏沉。

首先針灸湧泉穴和太陽井穴。如果出現熱病導致氣血不足、四肢厥冷,可以灸艾條溫熱。灸湧泉穴三次。如果出現心煩意亂、不想吃東西,可以灸湧泉穴,熱度散去之後,症狀就會消失。如果出現四肢厥冷、呼吸困難、偏風症、出汗並伴隨身體輕飄,都可以針灸俠谿穴。

治療溫病,如果身體發熱持續五天以上,且不出汗,可以針刺巴豆穴,留針一小時後拔針。如果發熱時間未滿五天,禁止針刺。

凡是出現頻繁嘆氣、不想吃東西、四肢發冷、熱汗、病發時想嘔吐、嘔吐後體力衰退等症狀,可以針灸公孫穴和井俞穴。如果身體屬於實證,就會出現腸道劇烈疼痛、頭面部腫脹、心煩意亂、精神恍惚、頻繁飲水、不想睡覺等症狀。如果身體屬於虛證,就會出現腹部鼓脹、腹中氣體充盈、發熱疼痛、不想吃東西、霍亂等症狀。公孫穴是主治這些症狀的穴位。

治療熱病,出現心煩意亂、足部寒冷、身體輕飄、多汗等症狀。

先取然谷後取太谿(皆先補之)

資生經云。凡溫病可針刺五十九穴。又身之穴六百五十有五。其三十六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為災。

治溫病。穴顳顬

灸陰毒傷寒法。其狀不躁。不渴。唇青。腰背重。咽喉及目睛痛。心腹煩疼。舌縮面青。吃噫氣喘。嘔逆冷汗。向暗不語。

以生蔥約十餘莖。去根粗皮。顛倒紙卷。徑闊二寸。勿令緊。欲通氣。以快刀切。每一餅子高半寸。安在臍心。用熨斗火熨蔥。軟易之。不過十餘次。患人即蘇。後服正氣藥。

灸結胸傷寒法。其狀胸滿短氣。按之即痛。或吐逆滿悶。或大便不通。諸藥不能救者。

白話文:

先灸然谷穴,再灸太谿穴,兩個穴位都要先補益。

《資生經》說,所有溫病都可以針刺五十九個穴位。人體共有六百五十五個穴位,其中三十六個穴位灸灼有害,七十九個穴位針刺會帶來災禍。

治療溫病,可以針刺顳顬穴。

治療陰毒傷寒,患者表現為不躁不渴,嘴唇發青,腰背沉重,咽喉和眼球疼痛,心腹煩悶疼痛,舌頭縮回,臉色青紫,打嗝喘氣,嘔吐反胃,出冷汗,昏暗不明,不說話。

取生蔥十幾根,去掉根部和粗皮,用紙捲成一團,直徑約兩寸,不要卷得太緊,要留出空間以便通氣,用快刀切成薄片,每片厚度約半寸,放在臍心,用熨斗火熨蔥片,直至蔥片軟化,反覆十餘次,病人就會恢復意識,之後再服用正氣藥。

治療結胸傷寒,患者表現為胸悶氣短,按壓時會疼痛,或者嘔吐、胸悶,或者大便不通,服用各種藥物都無法治愈。

以巴豆七粒和皮。肥黃連七寸。去須。同搗爛作一丸。安在臍心上。以手按之。稍實。捻艾皂子大於藥上灸。甚者。不過三五壯立愈。續用補藥一二日。若病半月。微有氣皆療。

治氣虛陽脫。體冷無脈。氣息欲絕。不省人事。及傷寒陰厥。百藥不效蔥熨法。

以蔥用索纏如盞許大。切去根及葉。惟存白。長二寸許。如大餅餤。先以火㶸。一面令通熱艾。勿令灼人。及以熱處。搭病人臍連臍下。其上。以熨斗滿貯火熨之。令蔥餅中熱氣。熨入肌肉中。須預作三四餅。一餅壞不可熨。又易一餅。良久。病人當漸醒。手足溫。有汗則瘥。

白話文:

將巴豆七粒去皮,黃連七寸去鬚,搗碎成一丸,放在肚臍中央,用手壓實,再取艾草搓成皂子大小放在藥丸上灸灼。病情嚴重者,灸三到五壯即可痊癒。之後再服用補藥一兩天。若病程已達半月,只要還有微弱的氣息,都可以用這個方法治療。

這個方法適合治療氣虛陽脫、身體冰冷無脈、呼吸微弱昏迷不醒,以及傷寒陰厥,服用其他藥物無效的患者。

將蔥用繩子綁成碗口大小,切去根部和葉子,只留白色部分,長約兩寸,形狀像大餅。先用火烤蔥,一面烤熱後,用艾草熏烤,注意不要灼傷人。待蔥餅烤熱後,將熱的一面敷在病人的肚臍和肚臍下方,上面再用熨斗裝滿熱水熨燙,讓蔥餅的熱氣滲入肌肉中。需要準備三到四個蔥餅,一個蔥餅壞掉就換另一個。持續熨燙,病人就會漸漸清醒,手腳溫暖,出汗後即可痊癒。

更服四逆湯輩。溫其內。萬萬無憂。王氏云。予伯兄病傷寒。冥冥不知人八日。四體堅冷如石。藥不復可入。用此遂瘥。集賢校理胡全夫。用此拯人之危。不可勝數。

初得病。或先頭痛身寒熱。或澀澀欲守火。或腰背強直。面目如飲酒狀。此傷寒初得一二日。但烈火灸心下三處。穴巨闕,上脘,胃脘

各灸五十壯。大人可五十壯。小兒可三壯。亦隨其年灸之。大小以意酌量。

治傷寒若病者。三四日以上。

宜先灸胸上二十壯。又灸顳顬二穴。又灸風池二穴。又灸太衝三十壯。神驗。又灸肝愈百壯。余處各二十壯。又以繩度鼻正。上盡髮際。中屈繩斷去半。便從髮際入發中。灸繩頭。名曰天聰。

白話文:

服用四逆湯之類的溫熱藥物,可以溫暖內部,完全不用擔心。王氏說,我的哥哥患了傷寒,昏迷不醒八天,四肢冰冷僵硬如石,藥物都無法服用。用四逆湯後病就好了。集賢校理胡全夫用此方救過無數人的性命。

剛開始發病時,可能先出現頭痛、身體發冷發熱,或者感覺乾燥口渴想要喝水,或者腰背僵硬,面部像喝醉酒一樣。這是傷寒發病一兩天內的症狀。只要用烈火灸灼心下的三個穴位,分別是巨闕穴、上脘穴、胃脘穴,每個穴位灸五十壯,成年人可灸五十壯,小孩可灸三壯,也可以根據年齡酌量調整。

治療傷寒,如果病程已經三四天以上,應先灸胸上二十壯,再灸顳顬兩個穴位,然後灸風池兩個穴位,再灸太衝穴三十壯,效果神奇。接著灸肝俞穴一百壯,其他部位各灸二十壯。最後用繩子量鼻子的正中,從鼻尖向上到髮際,然後把繩子折半,從髮際插入頭髮中間,灸灼繩子的頂端,這個穴位叫做天聰穴。

資生經云。凡傷寒惟陰證可灸。余皆當針。故千金方惟云。刺取。而素問亦云病甚者。為五十九刺。所以瀉諸陽胸中胃中四肢五臟之熱也。若溫病身熱五日以上。汗不出。可刺太泉。未滿五日。禁針。然而千金於頭痛身寒熱病。乃灸巨闕上中脘三處。豈亦是陰證耶。其狀蓋云。或澀澀欲守火是也。醫者當辨之。

治熱病。卒心中懊憹。數欠頻伸。悲恐。目眩頭痛。面赤而熱。心悸肘臂臑痛。實則支腫。虛者不能言。若咽喉痹。少氣遺溺。穴通里

療天行傷寒。穴中脘

治傷寒嗜臥。怠惰不欲動搖。身常濕。不能食。穴膈俞

治熱病煩滿。上氣心痛。痰冷少氣。悲恐善(一作喜)驚及掌熱。胸痛。口熱咽酸。乍寒乍熱。手攣不伸。引眼痛。穴少衝

白話文:

《資生經》說,凡是傷寒,只有陰證可以灸,其他的都應該針灸。所以《千金方》只說「刺取」,《素問》也說病情嚴重者,可以進行五十九刺,目的是瀉去陽氣在胸中、胃中、四肢和五臟的熱。如果溫病發熱五天以上,還沒有出汗,可以針刺太泉穴。未滿五天,則禁止針灸。然而《千金方》對於頭痛、身寒熱的病,卻主張灸巨闕、上中脘三個部位,難道這也是陰證嗎?其表現大概是指病人感到身體沉重,像是要捂住火一樣。醫生應該要辨別清楚。

治療熱病,突然出現心中煩躁不安,經常打呵欠,伸懶腰,感到悲恐,頭暈目眩,面紅發熱,心悸,肘臂肩膀疼痛,實證則肢體腫脹,虛證則不能說話。如果咽喉閉塞,呼吸急促,尿失禁,可以針刺通里穴。

治療天行傷寒,可以針刺中脘穴。

治療傷寒嗜睡,懶惰不想動,身體經常濕潤,吃不下東西,可以針刺膈俞穴。

治療熱病煩躁,胸悶,上氣心痛,痰液清冷,呼吸急促,悲恐易驚,手掌發熱,胸痛,口乾舌燥,咽喉酸痛,忽冷忽熱,手指攣縮不能伸直,引發眼痛,可以針刺少衝穴。

治傷寒余疾。皮膚乾燥。穴曲池

治熱病先不樂數日。穴通里

治熱病。振慄。鼓頷。腹滿。陰痿色不變。穴魚際,陽谷

治氣膈善嘔。鼓頷不得汗。穴尺澤

治頭身熱赤。振慄。腰中四肢淫濼。欲嘔。穴腎俞

治氣熱身熱。氣喘寒熱口乾。身熱喘息。目急痛。善驚。穴三間

治熱病。寒慄。鼓頷。腹滿。陰痿色不變。穴魚際

治熱病煩心。悶汗不出。掌中熱。心痛。身熱如火。舌本痛。穴中衝,少衝,關衝,勞宮,大陵,陽谿,天髎,間使

治熱病。煩心喜噦。胸中澹澹。喜動而熱。穴間使

治煩心喜嘔。穴巨闕

治傷寒溫病身熱。煩心口乾。穴曲澤

白話文:

治療傷寒病後遺症,皮膚乾燥,可用曲池穴。

治療熱病初期,病人感到不適數日,可用通里穴。

治療熱病,出現寒戰、張口喘息、腹脹、陽痿,但面色無變化,可用魚際穴、陽谷穴。

治療氣逆上衝導致嘔吐,張口喘息,且不出汗,可用尺澤穴。

治療頭身發熱,寒戰,腰部和四肢發熱,想吐,可用腎俞穴。

治療氣熱導致身體發熱,氣喘,寒熱交替,口乾,身體發熱氣喘,眼睛紅痛,容易驚嚇,可用三間穴。

治療熱病,出現寒戰、張口喘息、腹脹、陽痿,但面色無變化,可用魚際穴。

治療熱病,心煩意亂,悶汗不出,手掌發熱,心痛,身體發熱如火,舌根疼痛,可用中衝穴、少衝穴、關衝穴、勞宮穴、大陵穴、陽谿穴、天髎穴、間使穴。

治療熱病,心煩意亂,喜歡呃逆,胸中空虛,喜歡活動但仍然發熱,可用間使穴。

治療心煩意亂,喜歡嘔吐,可用巨闕穴。

治療傷寒、溫病導致身體發熱,心煩意亂,口乾,可用曲澤穴。

治熱病先腰脛酸。喜渴數飲食。身熱項強痛。振寒。寒熱。頸項腫。實則肘攣頭眩痛。虛則生疣。小者如疥。穴支正,少海

治振寒頸項痛。穴天井

治熱病挾脊痛。穴委中

治傷寒頸項強。目瞑多噎。鼻鼽出清涕。穴風門

王氏云。陰毒沉困。藥餌難為工。但灸臍中三百壯。艾如半棗。手足不暖。不可治也。或心迷耳聾叫不應。因食冷得疾者。予以理中湯。救數人矣。若復渴。則煎五苓散與服。或煎人參湯。服皆效。又云。傷寒多從風寒得之。始表中風。寒入里。則不消矣。未有溫服。而不消也。

白話文:

治療熱病,首先會出現腰部和腿部酸痛,喜歡喝水,頻繁地進食,身體發熱,脖子僵硬疼痛,發冷,寒熱交替,頸項腫脹。如果病情屬於實證,則會出現肘關節攣縮,頭昏眼花疼痛。如果病情屬於虛證,則會長出疣,小的像疥瘡一樣。針灸穴位為支正穴、少海穴。

治療發冷、頸項疼痛,針灸天井穴。

治療熱病伴隨脊柱疼痛,針灸委中穴。

治療傷寒導致頸項僵硬,眼皮閉合,經常吞咽,鼻塞流清涕,針灸風門穴。

王氏說,陰毒沉積在體內,導致身體沉重困倦,藥物難以奏效。只能灸臍中三百壯,艾條大小如半顆棗子。如果手腳仍然不溫暖,就無法治癒。或者出現神志不清,耳聾,呼喚不應,是因為食用冷食導致的疾病,可以給予理中湯治療,已經救治了許多人。如果還感到口渴,則煎服五苓散,或者煎服人參湯,服用後都見效。王氏又說,傷寒多半是因風寒入侵導致的。剛開始是表證,中風寒,寒邪進入體內,就不容易消散。沒有用溫熱的藥物治療,就不容易消散。

治傷寒結胸。穴支溝,間使,行間

治傷寒在表。發熱惡寒。頭項痛。腰脊強無汗。尺寸俱浮。穴合谷

治傷寒飲水過多。腹脹氣喘。心下痛不可忍。穴中脘,氣海

治傷寒小腹上有氣衝者。穴天樞,氣衝,三里,三陰交

治傷寒手足逆冷。穴大都,內庭,太谿,行間

治傷寒交汗不出。穴風池,俠谿,魚際,經渠,內庭

治傷寒胸中熱不已。穴大杼,風門,中府,缺盆

治傷寒胃中熱不已。穴中脘,三里,上廉,下廉,氣衝治傷寒四肢熱不已。穴雲門,肩髃,委中,腰腧

治急食不通。並傷寒水結。穴三間,合谷,承山

治陰證傷寒。四肢厥冷。腹痛吐利。身強煩躁自汗。脈沉細。或面赤。

白話文:

治療傷寒結胸,可以針刺支溝、間使、行間穴位。

治療傷寒表證,出現發熱惡寒、頭項疼痛、腰脊強直無汗,脈象浮,可以使用合谷穴。

治療傷寒飲水過多導致腹脹氣喘、心下疼痛難忍,可以使用中脘、氣海穴位。

治療傷寒小腹有氣衝上來的症狀,可以使用天樞、氣衝、三里、三陰交穴位。

治療傷寒手足逆冷,可以使用大都、內庭、太溪、行間穴位。

治療傷寒交替出汗,可以使用風池、俠谿、魚際、經渠、內庭穴位。

治療傷寒胸中熱持續不退,可以使用大杼、風門、中府、缺盆穴位。

治療傷寒胃中熱持續不退,可以使用中脘、三里、上廉、下廉、氣衝穴位。

治療傷寒四肢熱持續不退,可以使用雲門、肩髃、委中、腰腧穴位。

治療因急食導致的消化不良,以及傷寒導致的水結,可以使用三間、合谷、承山穴位。

治療陰證傷寒,出現四肢厥冷、腹痛、嘔吐腹瀉、身體強直、煩躁、自汗、脈象沉細,或面部發紅,可以使用相應的穴位進行治療。

凡三陰中寒皆灸之。穴陷谷。灸三七壯。體溫脈通汗出效。不爾。再灸加艾倍之。

治卒得食病似傷寒。其人但欲臥。七日不療。殺人。又按其脊兩邊。當有陷處。正灸陷處兩頭各七壯。則愈。

治傷寒始得一二日。

上便可灸頂三壯。又灸大椎三壯。各加至五炷益良。用之驗。大椎平肩斜齊。高大者是也。仍不得侵項分取之則非也。上接項骨。下齊肩。在椎骨節上是。余穴盡在節下。凡灸刺不得失之毫釐。今崔氏不定高下。是以言之。出黃帝針灸經。

治斷溫病。令不相染著。及治時氣瘴疫。

上用蜜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壯。不得令知之。佳也。

白話文:

凡是三陰寒症,都可用艾灸治療。灸足三陰交穴,每次灸三七壮。如果身體溫暖、脈搏通暢、出汗,則療效顯著。如果沒有效果,就再灸一次,艾灸量加倍。

治療突然發作的食積症,症狀類似傷寒,患者只想臥床休息,七天不治療就會危及生命。可以觀察患者脊椎兩側,找到凹陷的地方,在凹陷處兩側各灸七壮,就能治癒。

治療傷寒初期,發病一兩天。

可以灸頭頂三壮,再灸大椎穴三壮,每次灸三至五壮效果更好。大椎穴位於肩平線,與脊椎骨平行,位置較高,不能侵犯到頸項部位。大椎穴位於項骨下方,與肩部齊平,在椎骨節上。其他穴位都在節下。凡是灸或針,都要準確無誤,不能有一絲偏差。現在崔氏医家不確定穴位的高低,所以我才說明一下。這是出自《黃帝針灸經》。

治療斷瘧,防止傳染,以及治療時疫瘴氣。

用蜜艾灸病人床鋪的四個角落,每次一壮,不要讓病人知道,效果很好。

治陰毒傷寒灸法。

用干艾葉搗熟去灰。作艾炷。灸臍下一寸三分。名氣海。二寸丹田。三寸關元。五十壯至二三百壯。以手足漸溫。人事稍蘇為可治。

治陰證傷寒灸法。

於臍下一寸半氣海穴。二七壯。小作艾炷於臍心。以鹽填實。灸七壯立效。二寸丹田。三寸關元。皆可灸。

治熱病後發豌豆瘡。灸兩手腕硯子骨尖上三炷。男左女右。

治傷寒熱盛煩嘔。穴大椎

治熱病偏頭痛。引目外眥。穴懸釐,鳩尾

治時氣病起。諸復勞灸法。

男初覺。便灸陰三七壯。若已盡。甚至百壯即愈。眼無妨。陰道瘡復常。

白話文:

治療陰毒傷寒的艾灸方法:

將乾燥的艾葉搗碎煮熟,去除灰燼,做成艾炷。灸臍下一寸三分處,名為氣海穴;二寸處為丹田穴;三寸處為關元穴。灸五十壯至二三百壯,直到手腳逐漸溫暖,精神稍微恢復即可。

治療陰證傷寒的艾灸方法:

在臍下一寸半處的氣海穴灸二七壯。製作一小艾炷,放置在臍心,用鹽填滿,灸七壯即可見效。二寸處的丹田穴,三寸處的關元穴,都可以灸。

治療熱病後出現豌豆瘡的方法:

灸兩隻手腕的硯子骨尖上各三炷,男性灸左手,女性灸右手。

治療傷寒熱盛煩嘔的方法:

灸大椎穴。

治療熱病偏頭痛的方法:

引導目外眥穴(即眼角外側)與懸釐穴、鳩尾穴。

治療時氣病引起的各種勞損的艾灸方法:

男性剛感覺到病症,就灸陰道穴三七壯。如果已經很嚴重,甚至灸到百壯也能治癒。眼睛不受影響,陰道瘡也會恢復正常。

治傷寒熱甚五十九刺。五十九刺者。為頭上五行。以克越諸陽之熱也。穴大杼,膺俞,缺盆腎俞(此八者以瀉胸中之熱也),氣衝三里,巨虛,上下廉(此八者。瀉胃中熱也),雲門,巨骨,委中,腦空(此八者以瀉四肢熱也),五臟俞傍五(此十者。以瀉臟之熱也)。凡此五十九穴者。

背之左右。故病甚者。當刺之。凡刺之法。吸則納針。得氣則瀉。勿令遲緩。起似發機。故針經曰。熱者疾之。

刺熱病汗不出。夫傷寒熱病汗不出者。榮衛不交。陰陽不和。故汗不出。當刺腹結。腹舍通其經絡。和其陰陽。令汗得出。

手陽明有商陽、合谷。手太陽有腕骨、陽谷。足少陽有俠谿。足陽明有厲兌。手厥陰有勞宮。

白話文:

治療傷寒熱症嚴重時,可以使用五十九刺法。五十九刺法指的是頭上的五行穴位,用以抑制過度陽氣的熱氣。

這些穴位分別是:大杼、膺俞、缺盆、腎俞(這八個穴位用來瀉去胸部的熱氣);氣衝、三里、巨虛、上下廉(這八個穴位用來瀉去胃部的熱氣);雲門、巨骨、委中、腦空(這八個穴位用來瀉去四肢的熱氣);五臟俞旁五(這十個穴位用來瀉去臟腑的熱氣)。

這些五十九個穴位都位於背部的左右兩側,當病情嚴重時,就應該使用針刺法。針刺的技巧是,吸氣時針尖進入穴位,感覺到氣血流動時就瀉氣,不可遲緩,起針時要像發射機關一樣迅速。針灸經書上說:熱病要快速治療。

針刺熱病患者汗出不暢時,由於傷寒熱病汗出不暢,代表著營衛之氣不交,陰陽不協調,所以汗出不暢。應當針刺腹結穴位,腹舍穴位可以通暢經絡,調和陰陽,使汗液排出。

手陽明經有商陽、合谷穴;手太陽經有腕骨、陽谷穴;足少陽經有俠谿穴;足陽明經有厲兌穴;手厥陰經有勞宮穴。

凡此七穴。皆刺熱病汗不出。隨經辨脈。調其陰陽。合其榮衛。令得汗出。又十二經之榮。皆治身熱。為主身熱皆南方火。故經曰。榮主身熱。皆可刺也。

刺傷寒結胸痞氣。

傷寒下後結胸痞氣者。皆足三陰之終。手三陰之始。胸中結痞。過在足少陰腎。手厥陰包絡。刺兩經之井原。以瀉胸中之氣。心中結痞。過在足太陰脾。手少陰心。刺兩經之井原。以瀉心中之氣。胃中結痞。過在足厥陰肝。手太陰肺。刺兩經之井原。以瀉胃中之氣。或上腕中腕下腕。應痞結而瀉之。

治傷寒三陽頭痛法。傷寒三陽頭痛。何法刺之。答曰。手之三陽。足之三陽。皆會於頭者。謂諸陽之會。其受邪伏留而不去。故曰。三陽頭痛。視其色脈。知在何經而取之。

白話文:

這七個穴位,都可用於治療熱病不出汗的情況。根據經脈辨別脈象,調整陰陽平衡,協調榮衛氣血,使病人出汗。十二經脈的榮脈都可治療身熱,因為身熱的根本原因是南方火,所以經書上說:「榮主身熱,皆可刺也。」

治療傷寒引起的胸部結塊和氣逆,可以這樣做:

傷寒病人在瀉下之後,出現胸部結塊和氣逆,這都是足三陰經的終點和手三陰經的起點受影響。胸部結塊,病氣停留在足少陰腎經和手厥陰心包經,因此可以刺這兩條經脈的井穴,來瀉出胸中的氣。心中結塊,病氣停留在足太陰脾經和手少陰心經,因此可以刺這兩條經脈的井穴,來瀉出心中的氣。胃中結塊,病氣停留在足厥陰肝經和手太陰肺經,因此可以刺這兩條經脈的井穴,來瀉出胃中的氣。也可以在手腕上,根據結塊的位置,進行瀉法。

治療傷寒引起的太陽、少陽、陽明頭痛,可以用以下方法:

傷寒引起的太陽、少陽、陽明頭痛,應該如何用針刺法治療呢?答案是:手三陽經和足三陽經都匯聚於頭部,稱為「諸陽之會」。邪氣停留在頭部,久久不散,所以會出現三陽頭痛。要根據病人的面色和脈象,判斷病氣停留在哪條經脈,然後取穴治療。

如脈浮而頭痛。過在手足太陽。刺,穴腕骨,京骨

如脈浮而長。過在手足陽明。刺,穴合谷,衝陽

如脈浮而弦。過在手足少陽。刺,穴陽池,丘墟,風府,風池,以上數穴。刺三陽之頭痛法也。

治傷寒三陰腹痛法。傷寒邪在三陰內。不得交通。故為腹痛。手足之經。皆會於腹。隨經取之。

如脈弦而腹痛。過在足厥陰肝。手太陰肺。刺,穴太衝,太淵,大陵

如脈沉而腹痛。過在足少陰腎。手厥陰心胞。刺,穴太谿,大陵

如脈細沉。而腹痛。過在足太陰脾。手少陰心。刺,穴太白,神門,三陰交

以上數穴。刺三陰腹痛之法也。

灸少陰原救脈法。

白話文:

如果脈象浮而頭痛,病症出現在手太陽、足太陽經脈,就要刺腕骨穴、京骨穴。

如果脈象浮而長,病症出現在手陽明、足陽明經脈,就要刺合谷穴、衝陽穴。

如果脈象浮而弦,病症出現在手少陽、足少陽經脈,就要刺陽池穴、丘墟穴、風府穴、風池穴。以上幾個穴位是治療三陽頭痛的方法。

治療傷寒三陰腹痛的方法是:傷寒邪氣侵入三陰經脈,導致經脈不通暢,造成腹痛。手足各經脈都彙集於腹部,所以要根據經脈循行來取穴治療。

如果脈象弦而腹痛,病症出現在足厥陰肝經和手太陰肺經,就要刺太衝穴、太淵穴、大陵穴。

如果脈象沉而腹痛,病症出現在足少陰腎經和手厥陰心包經,就要刺太溪穴、大陵穴。

如果脈象細沉而腹痛,病症出現在足太陰脾經和手少陰心經,就要刺太白穴、神門穴、三陰交穴。

以上幾個穴位是治療三陰腹痛的方法。

灸少陰原穴可以救治脈象虛弱的病症。

治傷寒陰病脈欲絕。當灸太谿穴。太谿者。足少陰腎之原。少陰病屬水。陰氣太盛。陽氣不得營。故瀉陰補陽。陰毒傷寒。體沉四肢俱重。腹痛脈微遲。當灸氣海。或關元。脈屬少陰。故同法瀉陰補陽也。

辨傷寒藥附針灸法。

傷寒經與表合。針與藥自汗出。遂漏不止。刺風府風池。卻與桂枝湯。傷寒經與里合。灸太谿七壯。與通脈四逆湯。此太陽少陰表裡之法。故表可針太陽也。里可灸少陰也。

傷寒刺期門。

太陽病頭痛眩冒。心下痞者。刺肺俞肝俞。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不止。當刺期門穴。頭痛冒眩。太陽經病。可發汗。心下痞滿。邪傳裡也。不可發汗。刺肺俞奪其邪氣。二穴皆在太陽經也。是高下之刺也。妄發其汗。內亡津液。傳屬陽明。故譫語不止。未太實者。當瀉肝經。刺期門。恐傳入於脾胃也。

白話文:

治療傷寒陰證,脈象將要消失時,應該灸太溪穴。太溪是足少陰腎經的原穴,少陰病屬於水,陰氣過盛,陽氣無法運作,所以要瀉陰補陽。陰毒傷寒,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腹痛,脈象微弱遲緩,應該灸氣海或關元穴。脈象屬少陰,因此也用同樣方法瀉陰補陽。

辨別傷寒病症,藥物配合針灸治療的方法如下:

傷寒病症與太陽經表證相合,針灸治療使患者出汗,但汗液不斷流出,就應該刺風府、風池穴,配合服用桂枝湯。傷寒病症與少陰經裡證相合,灸太溪穴七壯,配合服用通脈四逆湯。這是太陽經、少陰經表裡證的治療方法,所以表證可針刺太陽經,裡證可灸少陰經。

治療傷寒病症,刺期門穴:

太陽病頭痛眩暈,心下痞滿,應該刺肺俞、肝俞穴,不可發汗,因為發汗會導致病人神志不清,應該刺期門穴。頭痛眩暈是太陽經病症,可以發汗治療。心下痞滿是邪氣傳入裡證,不可發汗,刺肺俞穴可以奪取邪氣,兩個穴位都在太陽經,是高低部位的針刺。如果盲目發汗,會耗損體內津液,邪氣傳入陽明經,所以會導致神志不清。如果病症尚未太嚴重,應該瀉肝經,刺期門穴,防止邪氣傳入脾胃。

傷寒腹滿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從刺期門。腹滿譫語。太陰陽明經也。脈浮而緊。肝脈也。故夫乘妻名曰從。當刺期門。

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大渴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發熱。嗇嗇惡寒者。肺病也。大渴者。上焦有熱也。自汗者。表虛也。小便利者。里和也。妻來乘夫。名曰橫。當刺期門。

灸傷寒咳逆法。

十便良方云。有患霍亂吐痢者。垂困。忽發咳逆。半日之間。遂至困。始有人云。有灸咳逆法。凡傷寒及患疾得咳逆。皆為惡候。投藥皆不效者。灸之必愈。予遂令灸之。火至。咳逆已定。其法。乳下一指許正與乳相直骨間陷中。婦人即屈乳頭度之。乳頭齊處是穴。艾炷如小豆許。灸三壯。男灸左。女灸右。只一處。火到當即瘥。若不瘥。則多不救矣。

白話文:

傷寒患者肚子脹滿、神志不清,把脈時發現寸口脈浮而緊,這是肝氣乘脾所致,稱為「從刺期門」。肚子脹滿、神志不清是太陰、陽明經病變,脈浮而緊是肝脈的表現。因此,肝氣乘脾稱為「從」,應當刺期門穴。

傷寒患者發熱、畏寒、口渴想喝水、肚子脹滿、自汗、小便量少,這是肝氣乘肺所致,稱為「橫刺期門」。發熱、畏寒是肺病,口渴是上焦有熱,自汗是表虛,小便量少是里氣和緩。肝氣乘肺稱為「橫」,應當刺期門穴。

灸治傷寒咳逆的方法:

十便良方記載,患霍亂、嘔吐、腹瀉的人,身體虛弱,突然出現咳逆,半日內就會加重虛弱。有人說,灸咳逆的方法很有效。凡是傷寒或患病後出現咳逆的,都是不好的徵兆,服用藥物都無效,灸治一定能治癒。我讓患者灸治,灸火到達,咳逆就止住了。方法如下:乳頭下方一指處,正對乳房的骨頭間凹陷處,女性則從乳頭測量,與乳頭齊平處就是穴位。艾炷大小如小豆,灸三壯。男性灸左側,女性灸右側,只灸一處。灸火到達就會立即好轉,如果沒有好轉,那就很難救治了。

治脈微細不見。一時無脈者。

以圓利針。刺足少陰經復溜二穴。在內踝上二寸陷中。針至骨順針往下刺之。候回陽脈生大。乃出針。

治傷寒飲水過多。腹脹氣喘。穴中脘

治熱病身痹。灑淅振寒。季脅支滿痛。穴刺陷谷。足先寒上至膝。乃出針。

治傷寒氣熱身熱喘。穴三間

治傷寒過經不解。刺足厥陰經期門二穴。使經不傳。凡治傷寒。辨其足三陰三陽經。審而刺之。仲景傷寒傳足經不傳手經。此之謂也。

白話文:

如果脉象微细到几乎看不见,甚至有时完全摸不到脉搏,可以用圆利针刺足少阴经的复溜穴,位于内踝骨上两寸的凹陷处,针尖直抵骨头,再沿针刺方向向下刺入,等到阳气回升,脉搏有力,便可拔针。

如果因为伤寒饮水过多导致腹胀气喘,可以针刺中脘穴。

如果因热病导致身体麻木、发抖怕冷,且肋骨两侧胀满疼痛,可以针刺陷谷穴。如果脚先发冷,冷气一直蔓延到膝盖,便可拔针。

如果伤寒导致气热、身体发热、喘不过气,可以针刺三间穴。

如果伤寒病程过长,没有好转,可以刺足厥阴经的期门穴,让病气不再传变。治疗伤寒要辨证,仔细观察患者的足三阴三阳经脉,然后再进行针刺治疗。仲景的《伤寒论》中指出,伤寒病的病气会传遍足部经脉,却不会传到手部经脉,这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