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十六 (8)
卷四百十六 (8)
1. 足太陽膀胱經左右三十六穴
至陰二穴,金也。在足小指外側。去爪甲角如韭葉。一云宛宛中。針二分。灸三壯。明堂云。主瘧發寒熱。頭重心煩。目翳䀮䀮。鼻塞不通。小便淋瀝失精。銅人經云。足太陽脈之所出也。為井。治目生翳。鼻塞頭重。風寒從足小指起。脈痹上下。帶胸脅痛無常處。轉筋。寒瘧。汗不出煩心。足下熱。小便不利。失精。針入二分。可灸三壯。西方子云。主鼻鼽清涕出。及主耳聾鳴。腰脅相引急痛。
通谷二穴,水也。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前陷中。灸三壯。針二分。銅人經云。足太陽脈之所流。為滎。治頭重目眩。善驚引鼽衄。頸項痛。目䀮䀮。甄權云。結積留飲癖。胸滿食不化。西方子云。主頭痛寒熱。汗出不惡寒。項如拔。不可左右顧。目不明。惡風寒。胸脅支滿。心中憤憒數欠。癲心下悸。咽中澹澹恐。主心痛鼻鼽清涕。
白話文:
「至陰二穴」,屬於金,位於腳小拇指外側,指甲角邊緣向外,像韭菜葉那樣的地方,也有人說在宛宛中間。針灸時,針刺入二分,灸三壯。明堂經記載,它可以治療瘧疾發寒發熱、頭重心煩、眼睛有翳膜、視力模糊、鼻子不通氣、小便淋漓不盡、遺精等症狀。銅人經記載,它是足太陽經脈的起始點,屬於井穴。可以治療眼睛長翳膜、鼻子不通氣、頭重等症狀。如果風寒從腳小指侵入,造成脈絡痺阻,上下疼痛,以及胸脅疼痛不定,筋脈抽搐,寒瘧,汗出不暢,心煩,腳底發熱,小便不利,遺精等症狀,也可以針灸這個穴位。針刺入二分,可以灸三壯。西方子記載,它還可以治療鼻子流清鼻涕、耳聾耳鳴、腰部和脅肋疼痛牽引等症狀。
「通谷二穴」,屬於水,位於腳小拇指外側,腳趾根部前方的凹陷處。針灸時,針刺入二分,灸三壯。銅人經記載,它是足太陽經脈的流注點,屬於滎穴。可以治療頭重眼花,容易驚嚇,鼻子流血,頸項疼痛,眼睛模糊等症狀。甄權記載,它可以治療積聚、留飲、癖塊,胸部滿脹,食積不化等症狀。西方子記載,它還可以治療頭痛、寒熱、汗出不惡寒、脖子僵硬不能左右轉動、眼睛看不清楚、怕風寒、胸脅部脹滿、心中煩躁、經常打嗝、心慌心悸、咽喉乾燥、心痛、鼻子流清鼻涕等症狀。
束骨二穴,木也。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後陷中。灸三壯。針三分。明堂云。主驚癇狂癲。身寒熱。頭痛目眩。秦承祖云。主風赤胎赤。兩目皆爛。銅人經云。足太陽脈之所注也。為腧。治腰如折。腨如結。耳聾惡風寒。目眩項不可回顧。目內皆赤爛。又云。主身熱肌肉動。西方子云。主腸澼泄。癲疾互引。善驚。羊鳴。頭痛狂易。多言不休。瘧從腳䯒起。髀樞中痛不可舉。
京骨二穴,在足外側大骨下。赤白肉際陷中。按而得之。針三分。灸三壯。明堂云。五壯。素問注三壯。明堂云。灸五壯。主寒瘧苦熱。驚悸不欲食。腿膝痿。腳攣不得伸。癲病狂走痰髀樞痛。及脛膝寒也。銅人經云。足太陽脈之所過也。為原。治膝痛不得屈伸。目內皆赤爛。發瘧寒熱。善驚。頸項強。筋攣足䯒酸。腰背不可俯仰。鼽衄血不止。目眩。西方子云。主目中白翳。目反白。從內皆始主頭熱鼻不利涕。黃淋瀝。自齧唇。背惡寒痛。腳攣足寒。脊痙反折狂僕。
白話文:
束骨、京骨穴位說明
束骨穴
位於足小指外側本節後方的凹陷處,屬木性。
針灸方法:
- 灸法:灸三壯。
- 針法:針入三分。
功效:
- 《明堂》記載:主治驚癇、狂癲、身寒熱、頭痛目眩。
- 《秦承祖》記載:主治風赤胎赤、兩目皆爛。
- 《銅人經》記載:為足太陽脈的腧穴,主治腰如折斷、腨肉如結塊、耳聾惡風寒、目眩項不可回顧、目內皆赤爛。
- 《西方子》記載:主治腸澼泄、癲疾互引、善驚、羊鳴、頭痛狂易、多言不休、瘧疾從腳跟開始、髀樞中疼痛不能舉起。
京骨穴
位於足外側大骨下方,赤白肉交界處的凹陷中,按壓即可觸摸到。
針灸方法:
- 針法:針入三分。
- 灸法:灸三壯。《明堂》記載灸五壯,《素問注》記載灸三壯。
功效:
- 《明堂》記載:主治寒瘧、苦熱、驚悸不欲食、腿膝痿弱、腳攣不能伸展、癲病狂走、痰積髀樞痛、脛膝寒。
- 《銅人經》記載:為足太陽脈的原穴,主治膝痛不能屈伸、目內皆赤爛、發瘧寒熱、善驚、頸項僵硬、筋攣足跟酸痛、腰背不能俯仰、鼽衄血不止、目眩。
- 《西方子》記載:主治目中白翳、目反白、從內開始的頭熱、鼻塞不通、涕液黃色淋瀝、自咬嘴唇、背部惡寒疼痛、腳攣足寒、脊椎痙攣反折、狂亂跌倒。
註釋:
- 腨肉:指肌肉。
- 髀樞:指髖關節。
- 鼽衄:鼻出血。
- 痰:指體內積聚的濕濁之氣。
- 瘧:指瘧疾。
- 痿:指肌肉萎縮無力。
- 攣:指肌肉痙攣。
- 䯒:指腳跟。
申脈二穴,陽蹺脈所出。在外踝下陷中。容爪甲白肉際。針三分。千金云。申脈在外踝下陷中。明堂云。陽蹺二穴。在外踝前一寸陷宛中。針三分。素問氣穴注。陽蹺穴是謂申脈。陽蹺所在外踝下陷中。按刺腰痛篇注。在外踝下五分。繆刺論注外踝下半寸容爪甲。銅人經云。治腰痛不能舉。體足䯒寒。不能久立。坐若下舟車中。癲疾。又云。治腳氣腎氣。婦人血氣。西方子云。主目反上視。若赤痛從內眥始。脛中寒熱。腠氣。鼻衄血不止。資生經云。明堂上經有陽蹺穴。而銅人無此穴。惟申脈二穴。陽蹺脈所出。在外踝下陷中。與陽蹺穴同。而未知其故。予按素問氣穴論。陰陽蹺穴注。雲陽蹺是謂申脈陽蹺所出。在外踝下陷中。則與銅人申脈穴合。是則陽蹺即申脈也。故附明堂陽蹺於申脈之後。
白話文:
申脈二穴
申脈二穴,是陽蹺脈的起始點。位於外踝下方凹陷處,靠近指甲與白肉交界的位置。針刺深度為三分。
**《千金方》記載:**申脈位於外踝下方凹陷處。
**《明堂》記載:**陽蹺二穴位於外踝前方一寸凹陷處,針刺深度為三分。
**《素問氣穴注》記載:**陽蹺穴就是申脈,陽蹺位於外踝下方凹陷處。
**《按刺腰痛篇注》記載:**申脈位於外踝下方五分處。
**《繆刺論注》記載:**申脈位於外踝下方半寸,靠近指甲的位置。
**《銅人經》記載:**申脈可以治療腰痛不能舉起,腳冷,不能久站,坐著時像在船或車裡一樣晃動,癲癇等病症。也可以治療腳氣、腎氣、婦女血氣等病症。
**《西方子》記載:**申脈可以治療眼睛反向上看,眼睛發紅疼痛,從眼內角開始,小腿寒熱,腠理不適,鼻出血不止等病症。
《資生經》記載:《明堂上經》中記載有陽蹺穴,但《銅人經》中沒有這個穴位。只有申脈二穴,是陽蹺脈的起始點,位於外踝下方凹陷處,與陽蹺穴相同,但原因不明。
**我的分析:**根據《素問氣穴論》中的記載,陽蹺穴就是申脈,陽蹺脈的起始點位於外踝下方凹陷處,與《銅人經》中的申脈穴一致。因此,陽蹺就是申脈。所以,我在申脈的後面附上了《明堂》中關於陽蹺的記載。
金門二穴,一名關梁。在足外踝下(一云陷中)。灸三壯。炷如小麥。針一分。銅人經云。足太陽郄。陽維所別屬也。治霍亂轉筋。膝䯒酸。身戰不能久立。癲癇屍厥。暴疝小兒發癇。張口搖頭。身反折。西方子云。主馬癇及暴死。
僕參二穴,一名安邪。在跟骨下陷中。拱足得之。針二分。灸七壯。明堂云。三壯。銅人經云。治足跟痛不得履地。腳痿轉筋。屍厥如中惡狀。霍亂吐逆。癲癇狂言見鬼。針入三分。明堂云。主腰痛不可舉足。承山下重。西方子云。主足跟下跟後痛。足痿失履不收。癲疾馬癇。吐舌鼓額。恍惚煩痛。小兒馬癇。張口搖頭。身反折馬鳴。
白話文:
金門二穴
金門二穴,又名關梁,位於足外踝下方(也有人說在陷中)。灸三壯,炷如小麥大小。針刺一分深。
《銅人經》記載,此穴是足太陽經的郄穴,為陽維脈的分支所屬。
主治: 霍亂轉筋、膝蓋酸痛、身體顫抖無法久站、癲癇、屍厥、突發疝氣、小兒發癇、張口搖頭、身體反折。
《西方子》記載,此穴還可以治療馬癇以及暴死。
僕參二穴
僕參二穴,又名安邪,位於跟骨下方陷中,拱起腳趾可以找到。針刺二分深,灸七壯。
《明堂》記載,灸三壯即可。
《銅人經》記載,此穴可以治療足跟疼痛無法穿鞋、腳痿、轉筋、屍厥(如同中惡)、霍亂吐逆、癲癇、狂言見鬼。針刺三分深。
《明堂》記載,此穴還可以治療腰痛無法舉足、承山下方沉重。
《西方子》記載,此穴可以治療足跟下方跟後疼痛、足痿無法穿鞋、癲癇、馬癇、吐舌鼓額、恍惚煩痛、小兒馬癇、張口搖頭、身體反折、馬鳴。
崑崙二穴,火也。在外踝後跟骨上陷中。素問注。細脈動應手。灸三壯。炷如小麥。針三分。明堂云。上崑崙針五分。下崑崙外跟下一寸大筋下。一云。在大筋後內陷骨宛宛中。蹲地旁引取之。又云。主寒熱癲疾。目䀮䀮鼻衄血多涕。腰尻重不欲起。俯仰難。惡聞人音。女子絕產也。銅人經云。足太陽脈之所行也。為經。治腰尻痛。足腨腫不得履地。鼽衄。腳如結。踝如裂。頭痛肩背拘急。咳喘暴滿。陰腫痛。小兒發癇。瘛瘲。又云。上崑崙治惡血風氣腫痛腳腫。又云下崑崙主刺風疹風熱。風冷痹腰疼。偏風半身不遂。腳重疼不履地。針四分。灸亦良。百壯止。西方子云。灸十壯。主目眩不明。目如脫。目䀮䀮不明。惡風寒。目急痛赤腫。頭熱鼻鼽衄。腹痛滿。暴喘。腹脹滿不得息。不得大便。洞泄。體痛。霍亂尻腰腫。腨跟腫。狂易大風癇瘈。口閉不得開。瘧多汗。瘧寒。小兒陰腫。頭眩痛。腳痿。轉筋。屍厥中惡。吐逆。咳喘暴痛。資生經云。明堂有上崑崙。又有下崑崙。銅人只云。崑崙而不載下崑崙。豈銅人不全耶。抑名不同。未可知也。但上經云。內崑崙在外踝下一寸。下經云。內崑崙在內踝後五分。未知其孰是。予謂。既云內崑崙。則當在內踝矣。下經之穴。為通上崑崙在外踝故也。
白話文:
崑崙穴位於腳踝後跟骨上方的凹陷處,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經穴,具有治療腰痛、腿腫、腳踝疼痛、頭痛、肩背僵硬、咳嗽、喘息、陰囊腫痛、小兒抽搐、癲癇等病症的功效。此外,上崑崙穴還能治療風寒、風熱、風濕痺痛、偏癱、腳重、腳腫等病症,下崑崙穴則主治風疹、風熱、腰痛、半身不遂等病症。
附陽二穴,在外踝上三寸(足太陽穴同。千金亦同)。陽蹺郄。太陽前。少陽後。筋骨間。陽蹺之郄。灸三壯。針五分。留七呼。明堂云。付陽在外踝上二寸(二字當作三)。後筋骨間宛宛中。灸五壯。素問氣府論。陰陽蹺各一。注云。陽蹺謂附陽穴在外踝上三寸。太陽前少陰後筋骨間。陽蹺之郄。明堂云。陷者中。主腰痛不能久立。腿膝脛酸重筋急。屈伸難。坐不能起。及四肢不舉。銅人經云。治痿厥風痹。頭重頤痛。髀樞股䯒痛。瘛瘲。風痹不仁。時有寒慄(一作寒熱)。西方子云。腨外廉骨痛。資生經云。按素問氣府論。陽蹺穴注云。謂附陽穴也。在外踝上三寸。竊意陽蹺即附陽也。及考氣穴論陰陽蹺四穴注云。陽蹺穴是謂申脈。陽蹺所出。則是陽蹺乃申脈。非附陽矣。故明堂下經。既有附陽在外踝上二寸。上經又有陽蹺在外踝前一寸。一寸二寸既異。是附陽陽蹺是一穴也。但不知素問之注。何故前後相背耶。
白話文:
附陽穴位於外踝上三寸,與足太陽穴位置相同,千金方也記載如此。附陽穴又稱陽蹺郄,位於太陽穴前方、少陽穴後方,筋骨之間,是陽蹺經的郄穴。灸三壯,針五分,留針七呼。明堂經記載附陽穴位於外踝上二寸,但二字應作三,位於後筋骨間凹陷處,灸五壯。素問氣府論提到陰陽蹺各一穴,註解說陽蹺即附陽穴,位於外踝上三寸,太陽穴前方、少陰穴後方,筋骨之間,是陽蹺經的郄穴。明堂經記載,此穴陷者中,主治腰痛不能久立,腿膝脛酸重筋急,屈伸困難,坐不能起,以及四肢不舉。銅人經記載,附陽穴可治療痿厥、風痹、頭重頤痛、髀樞股䯒痛、瘛瘲、風痹不仁,時有寒慄(或作寒熱)。西方子記載,附陽穴可治腨外廉骨痛。資生經記載,根據素問氣府論的註解,陽蹺穴即附陽穴,位於外踝上三寸。但經考證,氣穴論中記載的陰陽蹺四穴註解說,陽蹺穴是申脈,陽蹺所出,因此陽蹺是申脈,而非附陽。故明堂下經記載附陽穴位於外踝上二寸,而上經記載陽蹺穴位於外踝前一寸,一寸二寸位置不同,因此附陽和陽蹺應是同一穴位。只是不知道素問的註解為何前後矛盾。
飛揚二穴,一名厥陽。在外踝上九寸(明堂千金。並云七寸)。針三分。灸三壯。明堂云。五壯。又云。外踝上七寸陷者中。主體重。起坐不能步。失履不收。腳腨酸重。戰慄不能久立。銅人經云。一名厥陰。足太陽絡。別走少陰。在外踝上七寸。治野雞痔。癧節風。足指不得屈伸。頭目眩。逆氣鼽衄。癲疾寒瘧。又云。主頭眩目痛。西方子云。主頸項疼。汗出腰痛如折。腨中痛吐舌。下部寒熱。汗不出。體重狂瘧痓。脊反折。痔傷痛。逆氣。頭熱足痿。
承山二穴,一名魚腹。一名肉柱。一名腸山。在銳腨腸下分肉間陷中。灸一壯。針七分。明堂云。八分。得氣即瀉。速出針。灸不及針。止七七壯。明堂下經云。五壯(一云。在腿肚下分肉間)。銅人經云。治腰背肩腕腨重。戰慄。不能立。腳氣膝下腫。霍亂轉筋。大便難。久痔腫痛。又云。定腹取之。主腳弱無力。腳重偏不遂。灸亦得。西方子云。主頭熱鼻鼽衄。大便難。腳攣脛酸急。跟痛腳筋急痛兢兢。足下熱不能久立。寒熱癲疾。腳腨疼痛。膝腰腨重。起坐難。小腹疝氣遊行。五臟腹內切痛。明堂云。主筋攣急。不可屈伸。
白話文:
飛揚二穴
飛揚穴,又名厥陽,位於外踝上九寸(《明堂千金》記載為七寸)。針刺深度三分,灸三壯。《明堂》記載為五壯。《明堂》又記載:外踝上七寸凹陷處,主治體重難以起坐行走,失落鞋子也撿拾不起來,小腿酸重,戰慄不耐久站。
《銅人經》記載:飛揚穴又名厥陰,屬於足太陽經絡,另行於少陰經,位於外踝上七寸,主治野雞痔、癧節風、足趾不能屈伸、頭目眩暈、逆氣鼻衄、癲癇寒瘧。又記載主治頭眩目痛。
《西方子》記載:主治頸項疼痛、汗出腰痛如折斷、小腿疼痛吐舌、下部寒熱、汗不出、體重狂躁癲癇、脊柱反折、痔瘡疼痛、逆氣、頭熱足痿。
承山二穴
承山穴,又名魚腹、肉柱、腸山,位於腓腸肌下分肉間的凹陷處。灸一壯,針刺深度七分。《明堂》記載為八分,得氣後立即瀉針,迅速拔出針。灸療不及針刺,最多灸七七壯。《明堂下經》記載為五壯(一說位於腿肚下分肉間)。
《銅人經》記載:主治腰背肩腕小腿重、戰慄、不能久站、腳氣膝下腫、霍亂轉筋、大便困難、久痔腫痛。又記載:定位取穴在腹部,主治腳弱無力、腳重偏癱,灸療亦可。
《西方子》記載:主治頭熱鼻衄、大便困難、足攣脛酸急、跟痛腳筋急痛、足下熱不能久站、寒熱癲癇、小腿疼痛、膝腰小腿重、起坐困難、小腹疝氣遊走、五臟腹內絞痛。《明堂》記載:主治筋攣急,不能屈伸。
承筋二穴,一名腨腸。一名直腸。在腨腸中央陷中。灸三壯禁針。明堂云。在脛後從腳跟後到上七寸。腨中央陷中。針三分。千金云從腳跟上七寸腨中央不刺。銅人經云。治寒痹轉筋。肢重。大便難。腳腨酸重。引少腹痛。鼻鼽衄。腰背拘急。霍亂。又云足太陽脈氣所發。治風勞熱。足煩腫痛。轉筋急痛。身癮疹。大小便不止。西方子云。主頭痛寒熱。汗不出。惡寒支腫。大便難。腳攣腳脛酸。腳急跟痛。腳筋急痛兢兢。足下熱不能久立。脛痹不仁。瘛瘲腳痠。腳痛如折。腳腨痠痛。重引小腹。及腰脊痛。惡寒痔痛。指下腫。鼻鼽衄。資生經云。銅人千金皆云禁針。明堂乃云針三分。亦可疑矣。不針可也。
白話文:
承筋穴的說明
承筋穴,又名腨腸穴、直腸穴。位置在小腿肚中央凹陷處。灸三壯,禁針。
明堂經記載,承筋穴位於脛骨後方,從腳跟後向上七寸處,小腿肚中央凹陷處。針深三分。
千金方記載,承筋穴位於腳跟上七寸,小腿肚中央,不可針刺。
銅人經記載,承筋穴可以治療寒痹、轉筋、肢體沉重、大便困難、腳踝痠痛、牽引小腹疼痛、鼻塞流鼻血、腰背僵硬、霍亂。
銅人經還提到,承筋穴是足太陽膀胱經脈氣所發散的地方,可以治療風勞熱、足部腫痛、轉筋急痛、全身癮疹、大小便失禁。
西方子經記載,承筋穴可以治療頭痛、寒熱、汗不出、惡寒發熱、肢體腫脹、大便困難、腳攣腳脛痠痛、腳跟疼痛、腳筋疼痛、雙腿發抖、足部發熱無法久站、脛骨麻木無知覺、瘛瘲症、腳痠、腳痛如斷裂、腳踝痠痛、牽引小腹、腰背疼痛、惡寒痔瘡疼痛、手指腫脹、鼻塞流鼻血。
資生經記載,銅人經和千金方都記載承筋穴禁針,而明堂經卻記載針深三分,實在可疑。不針刺也無妨。
合陽二穴,在膝約中央下二寸(作三寸)。針六分。灸五壯。銅人經云。治腰脊強。引腹痛。陰腫成癰。筋疾重。履步難。寒疝㿗疾陰偏痛。女子崩中。西方子云。主膝股熱。脛酸重。腹下痛。腸澼陰偏暴腫痛。
委中二穴,土也。膕中央約文中動脈。今附委中者。血郄也。熱病汗不出。足熱厥逆。滿膝不得屈伸。取其經血立愈。明堂云。甄權云。在曲踿內兩筋兩骨中宛宛是。令人面挺腹地而取之。針八分。留三呼。瀉五吸。甲乙云。針五分。留七呼。灸三壯。素問注云。在足膝後屈處膕中央約文中。又骨空論云。在膝解後。屈腳中背面取之。明堂經云。令病人合面臥。舒挺兩腳取之。灸三壯。主腳弱無力。腰尻重。曲踿中筋急。半身不遂。銅人經云。足太陽脈之所入也。為合。治腰俠脊沉沉然遺溺。腰重不能舉體。風痹髀樞痛。可出血。痼疹皆愈。西方子云。凡風濕痹。腰腳重痛。於此刺血。久痼宿疹亦皆立已。主小腹熱而偏痛。陰跳遺溺。小便難。尿赤難。衄血劇不止。腰痛俠脊至頭皆痛。筋急身熱。痔痛。腋下痛腫。少腹堅腫。脊強反折。瘛瘲。癲疾頭痛。熱病汗不出。足熱厥逆滿。膝不得屈伸。
白話文:
合陽穴
位置: 位於膝蓋中央下方約二寸(或三寸)。
針法: 鍼刺六分。
灸法: 灸五壯。
功效:
- 《銅人經》記載,合陽穴可治療腰脊强直、腹痛、陰囊腫痛化膿、筋脈疾病、行走困難、寒疝痛、陰偏痛、女子崩中。
- 《西方子》記載,合陽穴可治療膝蓋和股部發熱、脛部酸重、腹部下方疼痛、腸道積水、陰囊突然腫痛。
委中穴
位置:
- 委中穴屬土,位於膝蓋窩中央,即膕窩正中動脈處。
- 委中穴旁還有血郄穴,治療熱病汗出不暢、足部發熱厥逆、膝蓋腫脹不能伸屈。
針法:
- 《明堂經》記載,委中穴針刺八分,留針三呼,瀉五吸。
- 《甲乙經》記載,委中穴針刺五分,留針七呼,灸三壯。
其他位置描述:
- 《素問注》記載,委中穴位於足膝後屈處,膕窩中央,約文中動脈處。
- 《骨空論》記載,委中穴位於膝蓋解後,屈腳中背面取之。
- 《明堂經》記載,取委中穴時,應令病人合面臥,舒挺兩腳取之。
功效:
- 《明堂經》記載,委中穴可治療腳無力、腰尻重、膝蓋窩筋急、半身不遂。
- 《銅人經》記載,委中穴是足太陽脈的合穴,可治療腰部兩側疼痛、腰部沉重無法舉起身體、風濕痺痛、髀樞痛,可出血治療痼疾、疹子。
- 《西方子》記載,委中穴可治療風濕痺痛、腰腳重痛,刺血治療久病、舊疹。
- 委中穴還可治療小腹熱痛、陰囊跳動、遺尿、小便困難、尿赤、鼻衄不止、腰痛連及頭部、筋急身熱、痔瘡疼痛、腋窩腫痛、小腹堅硬腫脹、脊柱强直反折、瘛瘲、癲疾頭痛、熱病汗出不暢、足部發熱厥逆、膝蓋腫脹不能伸屈。
委陽二穴,三焦下輔腧也。在足太陽之後。出於膕中外廉兩筋間。屈伸取之。承扶下六寸。灸三壯。針七分。素問注云。在足膕中外廉兩筋間。千金云。足太陽前。少陽後。銅人經云。足太陽脈之中。治腋下腫痛。胸滿腸虛。筋急身熱。風痹不仁。小便淋瀝。西方子云。主陰跳。及小便難。小腹堅痛。引陰中不得小便。腰痛不可俯仰。脊強反折。瘛瘲癲疾。頭痛筋急膨脹。飛屍遁注。痿厥不仁。
浮郄二穴,在委陽上一寸。展膝得之。灸三壯。針五分。西方子云。主小腹熱。大便堅。太陽膀胱經大腸結。股外經筋急。髀樞乏。
殷門二穴,在肉郄下六寸。針七分。西方子云。主腰脊不可俯仰。舉重惡血注之。股外腫。
白話文:
委陽、浮郄、殷門穴位說明
委陽穴,位於三焦經的下輔腧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之後。找到膝蓋後面的膕窩,外側兩條筋之間,屈伸膝蓋時可觸摸到。從承扶穴向下六寸,即為委陽穴。灸三壯,針七分。
《素問》注釋說,委陽穴位於足膕窩外側兩筋之間。《千金方》則記載,委陽穴位於足太陽膀胱經的前方,少陽膽經的後方。《銅人經》則提到,委陽穴位於足太陽膀胱經脈的中間。
委陽穴主治腋下腫痛、胸滿腸虛、筋急身熱、風痹不仁、小便淋瀝等症。西方子又說,委陽穴可以治療陰跳、小便困難、小腹堅痛、引陰中不得小便、腰痛不可俯仰、脊強反折、瘛瘲癲疾、頭痛筋急膨脹、飛屍遁注、痿厥不仁等病症。
浮郄穴,位於委陽穴上方一寸,展膝時可觸摸到。灸三壯,針五分。西方子說,浮郄穴可以治療小腹熱、大便堅、太陽膀胱經大腸結、股外經筋急、髀樞乏等症。
殷門穴,位於肉郄穴下方六寸,針七分。西方子說,殷門穴可以治療腰脊不可俯仰、舉重惡血注之、股外腫等症。
扶承二穴,一名肉郄。一名陰關。一名皮部。在尻臀下。股陰衝上文中。針七分。明堂經云。灸三壯。千金云。在尻臀下股陰下文中(一云尻臀下橫文中)。又云。主腰脊尻臀股陰寒痛。五種痔疾。瀉鮮血。尻椎中腫。大便難。小便不利。西方子云。主小便不利。失精。腋下腫。尻下腫。大便宜出。及陰胞有寒。腰脊相引如解。尻腋腫。大便難。資生經云。以上諸穴。皆依銅人經次第而編。明堂上下經有穴。而銅人不載。亦或附入。惟有其穴。而無其名者。無慮數十穴不編。當各依本經所說。而針灸之。不可泥此經之無穴名。而不針灸也。又云。扁鵲灸鬼邪。凡十三穴。與同人明堂同。而其名卻異。故不編入。許希針經之穴。既與諸經不同。其名又異。如興龍穴之類是已。亦不附入者。不欲以一人之私名。亂諸經之舊穴。以滋後學者惑也。又云。右諸經穴。以銅人為次。凡三百六十。其明堂上下千金等方。有穴銅人不載。數穴既附入之。其未附入。更數十穴。如眉沖(眉兩頭直髮際上)。明堂(鼻直上入髮際明下)。當陽(當瞳人直上入髮際一寸明下)。胸堂(兩乳間。見咳逆上氣)。頭沖。一名頸沖(見癭瘤)。氣衝。一名氣堂(見諼)。口注市。在兩乳邊邪下(見屍厥)。身交。在臍下橫文中。胞門。在關元左邊二寸。氣門。在關元旁三寸(並見無子)。氣穴(見月事)。水原。玉泉門(並見無子。衝門(見難產)。九曲(見血塊)。中都(陰谷)。合陽(見血崩)。天瞿(見癭瘤)。窮骨。百勞穴(見產後余疾)。故載之卷末。其扁鵲灸鬼邪十餘穴不載云。
呂細穴,足太陽膀胱經。資生等經不載。出濟生拔粹方。及流注通玄指要賦。治牙齒痛。
白話文:
「扶承」穴,又名「肉郄」、「陰關」、「皮部」,位於臀部下方,股內側陰部衝向上方的位置。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七分。明堂經說要灸三壯。千金方說,「扶承」穴位於臀部下方、股內側陰部下方(也有人說在臀部下方橫紋處)。千金方還說,「扶承」穴主治腰脊、臀部、股內側陰部寒痛,五種痔疾,瀉鮮血,尻椎中腫,大便難,小便不利。西方子說,「扶承」穴主治小便不利,失精,腋下腫,臀部下方腫,大便不通,以及陰部有寒,腰脊相連疼痛,像要斷開一樣,臀部和腋下腫,大便難。資生經說,以上各穴位,都是根據銅人經的順序編排的。明堂經上下經有穴位,但銅人經沒有記載,就附在這裡。有的穴位有位置,卻沒有名字,這樣的穴位不計其數,沒有被編排進去。應該根據各自經書的描述,進行針灸,不要因為經書沒有記載穴位名稱,就不去針灸。
又說,扁鵲灸鬼邪的十三個穴位,與同人經的明堂經相同,但名稱卻不一樣,所以沒有編入這裡。許希針經的穴位,既與各經不同,其名稱也不一樣,例如「興龍」穴就是這樣。所以也沒有附在這裡,是因為不想用一個人的私名,混淆各經書的舊穴位,以免誤導後學者。
又說,右邊各經穴位,按照銅人經的順序,總共有三百六十個。明堂經上下經、千金方等書,有銅人經沒有記載的穴位。已經附在這裡的穴位有幾個,還有一些沒有附在這裡,大概有幾十個。例如「眉沖」(眉頭兩側直上髮際處),「明堂」(鼻樑直上,進入髮際,明堂下方),「當陽」(瞳孔直上,進入髮際一寸,明堂下方),「胸堂」(兩乳之間,看到咳嗽逆氣上涌),「頭沖」,又名「頸沖」(看到癭瘤),「氣衝」,又名「氣堂」(看到諼),「口注市」,位於兩乳邊邪下方(看到屍厥),「身交」,位於臍下橫紋處,「胞門」,位於關元穴左邊二寸,「氣門」,位於關元穴旁邊三寸(均見於無子),「氣穴」(見於月事),「水原」、「玉泉門」(均見於無子),「衝門」(見於難產),「九曲」(見於血塊),「中都」(陰谷),「合陽」(見於血崩),「天瞿」(見於癭瘤),「窮骨」、「百勞穴」(見於產後餘疾)。所以將這些穴位記載在卷末。扁鵲灸鬼邪的十幾個穴位沒有記載,就不提了。
「呂細」穴,屬於足太陽膀胱經。資生經等書沒有記載,出自《濟生拔粹方》和《流注通玄指要賦》。可以治療牙齒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