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十六 (5)
卷四百十六 (5)
1. 足厥陰肝經左右二十二穴
大敦二穴,木也。在足大指端。去爪甲如韭葉。及三毛中。灸三壯。針三分。留六呼。千金云。足大指聚毛中。銅人經云。足厥陰脈之所出也。為井。治卒疝。小便數遺溺。陰頭中痛。心痛汗出。陰跳上入腹。陰偏大。腹臍中痛。悒悒不樂。病左取右。右取左。腹脹腫滿。少腹痛。中熱喜寐。屍蹶狀如死。及婦人血崩不止。西方子云。一名大訓。主目不欲視。太息。五淋不得尿。噦噫。
行間二穴,火也。在足大指間動脈應手陷中。灸三壯。針六分。留十呼。銅人經云。足厥陰脈之所流也。為滎。治溺難。又白濁寒疝。少腹腫。咳逆嘔血。腰痛不可俯仰。腹中脹。心痛。面色蒼蒼如死狀。終日不得息。口喎。四肢逆冷。嗌乾煩渴。瞑不欲視。目中淚出。太息癲疾。短氣不閉。西方子云。主莖中痛。胸背痛。心悲不樂數欠。及主婦人月事不利。見赤白而有身反敗。陰寒振寒溲白。尿難痛。
白話文:
大敦二穴
大敦穴,屬木,位於足大拇指端,去指甲如韭葉長,及三毛之中。灸三壯,針三分,留針六個呼吸。
《千金方》記載:「足大拇指聚毛中」。
《銅人經》記載:「足厥陰脈之所出也,為井穴。」
主治:突然發生的疝氣、頻尿失禁、陰莖頭疼痛、心痛伴汗出、陰莖跳動上入腹、陰莖偏大、腹部臍中疼痛、心情鬱悶不快樂、左側病取右側,右側病取左側、腹部脹滿腫痛、小腹疼痛、內熱喜睡、身體僵硬如死狀、以及婦女血崩不止。
《西方子》記載:「一名大訓。主治目不欲視、嘆氣、五淋不得尿、呃逆。」
行間二穴
行間穴,屬火,位於足大拇指與第二趾之間動脈搏動處,手按下去凹陷處。灸三壯,針六分,留針十個呼吸。
《銅人經》記載:「足厥陰脈之所流也,為滎穴。」
主治:排尿困難、白濁、寒疝、小腹腫脹、咳嗽逆氣、嘔血、腰痛不能彎腰或仰頭、腹中脹滿、心痛、面色蒼白如死狀、整天不得休息、口歪、四肢冰冷、咽喉乾渴、眼閉不願睜開、眼淚流出、嘆氣、癲癇、呼吸短促不暢。
《西方子》記載:「主治陰莖疼痛、胸背疼痛、心情悲傷不快樂、頻頻打呵欠。以及婦女月經不調,見紅白帶但懷孕後反流產、陰寒發冷、小便白色、排尿困難疼痛。」
太衝二穴,土也。在足大指本節後二寸。或一寸半陷中。令附見診太衝脈。可訣男子病死生。針三分。留十呼。灸三壯。明堂云。在足大指本節後二寸骨罅間陷中。灸五壯。素問注云。在足大指間本節後二寸。動脈應手。刺腰痛。又云。在大指本節後內間二寸。明堂經云。主卒疝小腹痛。小便不利。如淋狀。及月水不通。銅人經云。足厥陰脈之所注也。為腧。治腰引少腹痛。小便不利。狀如淋。㿉疝。小腹腫。溏泄遺溺。陰痛。面目蒼色。胸脅支滿。足寒大便難。嘔血。女子漏血不止。小兒卒疝。嘔逆。發寒。嗌乾。肘腫內踝前痛。淫濼䯒酸。腋下腫。馬刀瘍瘻唇腫。西方子云。主善渴喉中鳴不得尿。陰上痛。溏泄。泄血面陳黑。
白話文:
太衝穴位於腳大拇指根部後方兩寸處,或一寸半凹陷處,可以藉此觀察太衝脈,判斷男性疾病的生死。針刺深度三分,留針時間十個呼吸。艾灸三壯。明堂經記載,太衝穴位於腳大拇指根部後方兩寸骨縫間凹陷處,艾灸五壯。素問注記載,太衝穴位於腳大拇指根部後方兩寸,動脈跳動明顯,可針刺治療腰痛。又記載,太衝穴位於大拇指根部後方內側兩寸,明堂經記載,可以治療突然發作的疝氣、小腹疼痛、小便不利、排尿困難、月經不調。銅人經記載,太衝穴是足厥陰脈的終點,可以治療腰部牽引到小腹的疼痛、小便不利、排尿困難、疝氣、小腹腫脹、腹瀉、尿失禁、陰部疼痛、面部蒼白、胸脅脹滿、足寒、大便困難、嘔血、女性陰道出血不止、小兒突然發作的疝氣、嘔吐、發寒、喉嚨乾渴、肘部腫脹、內踝前方疼痛、陰部疼痛、腋下腫脹、馬刀瘡、唇腫。西方子記載,太衝穴可以治療口渴、喉嚨鳴叫、尿閉、陰部疼痛、腹瀉、血便、面部黑黃。
中封二穴,金也。在足踝前一寸。仰足取之陷中。伸足乃得之。針四分。留七呼。灸三壯。素問注云。內踝前一寸半。甲乙經云。一寸。又云。內踝前一寸斜行小脈。一名懸泉。銅人經云。足厥陰脈之所行也。為經。治痎瘧。色蒼蒼振寒。少腹腫。食怏怏繞臍痛。足逆冷不嗜食。身體不仁。寒疝相引腰中痛。或身微熱。西方子云。主小腹痛振寒。溲白。尿難痛。嗌乾善渴。身黃有微熱。少氣身重濕。內踝前痛。膝腫瘈厥身體不仁。痛疝癃暴痛。痿厥咽偏腫。不可以咽。
蠡溝二穴,在足內踝上五寸。別走少陽。針二分。留三呼。灸三壯(又云交儀在內踝上五寸陷者中。恐即蠡溝穴。但別出蠡溝。故不同曉。蠡溝亦名交儀)。銅人經云。足厥陰絡。治卒疝少腹腫。時少腹暴痛。小便不利如癃閉。數噫恐悸。少氣不足。腹中痛。悒悒不樂。咽中悶如有息肉壯。背拘急不可俯仰。西方子云。主女子赤白淫下。時多時少。腹暴刺痛。明堂云。治卒疝小腹痛。及婦人漏下赤白。月水不調。臍下積氣如卵石。足寒脛酸。屈伸難也。又云。灸七壯。
白話文:
中封穴位於足踝前一寸處,仰足取之陷中,伸足乃得之。針刺四分,留針七呼,灸三壯。此穴屬金,主治瘧疾、少腹腫痛、食慾不振、足寒、身體麻木、寒疝腰痛、發熱等症狀。
蠡溝穴位於足內踝上五寸處,別走少陽經脈。針刺二分,留針三呼,灸三壯。此穴主治卒疝、少腹腫痛、小便不利、心悸、少氣、腹痛、咽喉異物感、背部拘緊、女子赤白帶下、月經不調、臍下積氣、足寒脛酸等症狀。
中都二穴,一名中郄。在內踝上七寸。䯒骨中與少陰相直。針三分。灸五壯。銅人經云。治腸澼㿉疝。少腹痛。婦人崩中。因產惡露不絕。西方子云。治足下熱。脛寒不能久立。濕痹不能行。
膝關二穴,在犢鼻下二寸陷中。針四分。灸五壯(犢鼻在足陽明)。治風痹膝內痛。引臏不可屈伸。咽中痛(銅人經)。
曲泉二穴,水也。在膝內輔骨下大筋上小筋下陷中。屈膝取之。又云。正膝屈內外兩筋間宛宛中。又在膝曲橫紋頭。針六分。灸三壯。銅人經云。足厥陰脈之所入也。為合。治女子血瘕。按之如湯浸股內。少腹腫陰梃出。丈夫㿉疝。陰股痛。小便難。腹脅支滿。癃閉少氣泄利。四肢不舉。實即身熱目眩痛。汗不出目䀮䀮。膝痛筋攣。不可屈伸。發狂衄血喘呼。少腹痛引喉咽。及治風勞失精。身體極痛。泄水下利膿血。陰腫䯒痛。針入六分。留十呼。
白話文:
中都穴,又名中郄,位於內踝骨上方七寸,與少陰經在脛骨中直線對應。針刺深度三分,灸灼五壯。銅人經記載,中都穴能治療腸鳴腹瀉、疝氣、少腹疼痛、婦女崩漏、產後惡露不絕等病症。西方子則記載,中都穴可治療足部發熱、小腿寒冷不能久站、濕痹導致行動不便等問題。
膝關穴位於犢鼻穴下方兩寸凹陷處,針刺深度四分,灸灼五壯(犢鼻穴位於足陽明經)。膝關穴可治療風寒導致的膝蓋內側疼痛、膝蓋屈伸不利、咽喉疼痛等病症。
曲泉穴,屬水,位於膝蓋內側輔骨下方的大筋上、小筋下方凹陷處,屈膝時取穴。另一說法是,位於正膝屈伸時內外兩筋之間柔軟處,也位於膝蓋彎曲處橫紋的頭端。針刺深度六分,灸灼三壯。銅人經記載,曲泉穴是足厥陰經脈的入穴,也是合穴。曲泉穴可治療婦女血塊積聚、按壓時感覺股內如湯浸、少腹腫脹、陰部腫脹突出、男性疝氣、陰部疼痛、小便困難、腹脅脹滿、小便不通、氣短乏力、腹瀉、四肢無力等病症。若身體發熱、頭昏眼花、疼痛、汗出不暢、眼花目眩、膝蓋疼痛、筋攣不能屈伸、發狂、鼻出血、呼吸急促、少腹疼痛並牽連喉嚨、風寒導致的腎精不足、身體極度疼痛、腹瀉帶膿血、陰部腫痛等症狀,也可針刺曲泉穴,針刺深度六分,留針十個呼吸的時間。
陰包二穴,在膝上四寸股內廉兩筋間。足厥陰別走。治腰尻引少腹痛。遺溺不禁。針六分。灸三壯。明堂云。七壯。主腰痛連小腹腫。小便不利。月水不調。
五里二穴,在氣衝下三寸。陰股內動脈。灸五壯。針六分。治腸中滿。熱閉不得溺(氣衝在腹部第三行。陰廉穴氣衝同)。西方子云。主嗜臥。四肢不得動搖。王氏云。五里有二里。其一。在手陽明肘上三寸。其一在此當為足五里也。
陰廉二穴,在羊矢下。去氣衝二寸動脈中。灸三壯。針八分。留七呼。銅人經云。治婦人絕產。若未經生產者。灸即有子。
白話文:
「陰包」兩個穴位,位於膝蓋上方四寸,大腿內側兩條筋之間。足厥陰經脈在此分支。治療腰部、臀部疼痛牽連少腹,小便失禁。針刺深度六分,艾灸三壯。明堂經書記載:灸七壯。主治腰痛連接小腹腫脹,小便不暢,月經不調。
「五里」兩個穴位,位於氣衝穴下方三寸,陰股內側動脈處。艾灸五壯,針刺六分。治療腸胃脹滿,發熱便秘,無法排尿(氣衝穴位於腹部第三行,陰廉穴與氣衝穴氣脈相通)。西方子經書記載:主治嗜睡,四肢無法活動。王氏經書記載:五里穴有两个,一个位于手阳明經脈肘部上方三寸,另一个位于此處,应為足五里穴。
「陰廉」兩個穴位,位於羊矢穴下方,距離氣衝穴兩寸,動脈處。艾灸三壯,針刺八分,留針七個呼吸時間。銅人經書記載:治療婦女難產。若未曾生育者,艾灸後即可懷孕。
2. 足少陽膽經左右三十穴
竅陰二穴,金也。在足小指次指端。去爪甲如韭葉。灸三壯。針一分。銅人經云。足少陽脈之所出也。為井。治脅痛。咳逆不得息。手足煩熱。汗不出。轉筋。癰疽。頭痛心煩。喉痹舌強口乾。肘不可舉。卒聾不聞人語。王氏云。竅陰有二。其一在此。其一在側頭部。此當為足竅陰也。
俠谿二穴,水也。在足小指次指岐骨間。本節前陷中。灸三壯。針三分。明堂云。臨泣去俠谿一寸半。銅人經云。足少陽脈之所流也。為滎。治胸脅支滿。寒熱汗不出。目外眥赤。目眩煩額腫。耳聾胸中痛。不可轉側。痛無常處。西方子云。主目系急。目上插。背痛逆寒泣出。目癢頷痛。引耳嘈嘈無所聞。瘧足痛。腋下腫。馬刀瘻。婦人小腹堅痛。月水不通。乳腫潰。胸中寒如風狀。頭眩兩頰痛。明堂經云。主耳鳴聾。
白話文:
竅陰兩個穴位,屬金。位於腳小指第二個指頭末端,指甲邊緣像韭菜葉那樣的地方。灸三壯,針刺一寸。銅人經記載,這裡是足少陽經脈的起始點,為井穴。主治脅痛、咳嗽不止、手腳發熱、出汗不暢、抽筋、癰疽、頭痛心煩、喉嚨堵塞舌頭僵硬口乾、胳膊肘抬不起來、突然失聰聽不見人說話。王氏說,竅陰穴有兩個,一個在此,另一個在頭側,這裡指的是足竅陰。
俠谿兩個穴位,屬水。位於腳小指第二個指頭與腳趾骨交界處,靠近腳趾根部凹陷處。灸三壯,針刺三分。明堂經記載,俠谿穴位於臨泣穴下移一寸半的位置。銅人經記載,這裡是足少陽經脈的循行路線,為滎穴。主治胸脅脹滿、寒熱交替汗出不暢、眼睛外側紅腫、頭昏眼花額頭腫脹、耳朵聾聽力下降、胸痛無法翻身、疼痛無固定部位。西方子說,這個穴位主治眼睛疲勞、眼睛上方疼痛、背痛發冷流淚、眼睛癢脖子痛、耳朵嗡嗡響聽不見聲音、瘧疾腳痛、腋下腫脹、馬刀瘻、婦女腹部硬痛、月經不通、乳房腫脹潰爛、胸部寒涼如風、頭暈兩頰疼痛。明堂經記載,這個穴位主治耳鳴耳聾。
地五會二穴,在足小指次指本節後陷中。去俠谿一寸。針一分。不可灸。灸使人羸瘦。不出三年卒。銅人經云。治傷內唾血。足外皮膚不澤。乳腫。針三分。
臨泣二穴,木也。在足小指次指本節後間陷中。去俠谿一寸半。灸三壯。針二分。明堂經云。主胸膈滿悶。腋下腫。善自齧頰。並瘧病。日西發者。銅人經云。足少陽脈之所注也。為腧。治胸中滿。缺盆中及腋下腫。馬刀瘍瘻。天牖中腫。淫濼䯒酸。目眩枕骨合顱痛。灑淅振寒。婦人月事不利。季脅支滿。乳癰心痛。周痹痛無常處。厥逆氣喘不能行。西方子云。主枕骨頷厭懸足痛。大風目痛。髀中痛不得行。足外使痛。身痹灑淅振寒。及小兒驚癇反視。王氏云。偃伏第三行。既有臨泣穴矣。此亦有臨泣穴。蓋足臨泣也。
白話文:
「地五會二穴」位於腳小指第二個指節後方凹陷處,距離俠谿穴一寸。針灸深度為一分,不可灸,灸的話會導致人體消瘦,不出三年就會死亡。銅人經記載,此穴可治療內傷吐血、腳部外側皮膚乾燥無光澤、乳房腫脹等病症。針灸深度為三分。
「臨泣二穴」屬於木元素,位於腳小指第二個指節後方間隙凹陷處,距離俠谿穴一寸半。灸治三壯,針灸深度為二分。明堂經記載,此穴主治胸膈滿悶、腋窩腫脹、常自咬臉頰、瘧疾(尤其日落時發作的瘧疾)等病症。銅人經記載,此穴為足少陽脈的終點,是腧穴,可治療胸中滿悶、鎖骨上窩及腋窩腫脹、馬刀形潰瘍、天牖穴腫脹、淋巴結腫大、頭暈、枕骨連接顱骨處疼痛、發冷發抖、婦女月經不調、脅肋脹滿、乳房腫痛、周身痺痛無固定部位、四肢厥逆氣喘難行等病症。西方子記載,此穴主治枕骨後方、頸部、足部疼痛、大風眼痛、股部疼痛難行、腳部外側疼痛、全身痺痛發冷發抖、小兒驚癇反覆看等病症。王氏記載,偃伏第三行已有臨泣穴,此處亦有臨泣穴,應當是指足臨泣穴。
丘墟二穴,在外踝下如前陷中。去臨泣三寸。灸三壯。針五分。留七呼。銅人經云。足少陽脈之所過也。為原。治胸脅滿痛不得息。久瘧振寒。腋下腫。痿厥坐不能起。髀樞中痛。目生翳膜。腿䯒酸轉筋。卒疝少腹堅。寒熱頸腫。西方子云。主瘧振寒。腕不收。目不明。明堂經云。主胸脅痛。善太息。胸滿膨膨然。足脛偏細。
懸鐘二穴,在足外踝上三寸動脈中。一名宛宛中。針六分。留七呼。灸五壯。千金云。一名絕骨(外踝上三寸。又云四寸)。明堂經云。主心腹脹滿。胃中熱。不嗜食。膝胻連脛痛。筋攣急。足收履坐不能起。銅人經云。足三陽之大絡。按之陽明脈絕乃取之。西方子云。主五淋。濕痹流腫。筋急瘛瘲脛痛。小兒腹滿不能食飲。四肢不舉。風勞身重。明堂經云。主腹滿。中焦客熱不嗜食。並腿胯連膝脛痹麻屈伸難也。
白話文:
丘墟穴
**位置:**位於外踝下方,如向前凹陷處。距離臨泣穴三寸。
**針灸方法:**灸三壯,針五分,留針七呼。
功效:
- **銅人經記載:**足少陽脈經過此穴,為原穴。主治胸脅滿痛、不得喘息、久瘧振寒、腋下腫、痿厥坐不能起、髀樞中痛、目生翳膜、腿腳酸痛轉筋、卒疝少腹堅、寒熱頸腫。
- **西方子記載:**主治瘧振寒、手腕不能收縮、目不明。
- **明堂經記載:**主治胸脅痛、善太息、胸滿膨脹、足脛偏細。
懸鐘穴
**位置:**位於足外踝上方三寸,動脈處。又名宛宛中。
**針灸方法:**針六分,留針七呼,灸五壯。
功效:
- **千金方記載:**又名絕骨(外踝上三寸,又說四寸)。
- **明堂經記載:**主治心腹脹滿、胃中熱、不喜食、膝蓋與小腿連接處疼痛、筋攣急、足收縮無法坐起。
- **銅人經記載:**足三陽之大絡。按壓此穴時陽明脈氣絕則可取穴。
- **西方子記載:**主治五淋、濕痹流腫、筋急瘛瘲脛痛、小兒腹滿不能飲食、四肢不舉、風勞身重。
- **明堂經記載:**主治腹滿、中焦客熱不喜食、腿胯連膝脛痹麻屈伸困難。
陽輔二穴,火也。在足外踝上四寸。輔骨前絕骨端如前三分。去丘墟七寸。灸三壯。針五分。留七呼。千金云。外踝上䯒輔骨前。銅人經云。足少陽脈之所行也。為經。治腰溶溶如坐水中。膝下膚腫。筋攣。諸節盡痛。痛無常處。腋下腫瘻。馬刀喉痹。膝䯒酸。風痹不仁。西方子云。主腰痛不可以顧。腰痛如錘居中。腫痛不可以咳。咳則筋縮急。諸節寒熱脅痛。
光明二穴,在足踝上五寸陷中。針六分。留七呼。灸五壯。明堂下經云。七壯。治䯒疼不能久立。與陽輔療病同。又云。在膝脛酸痹不仁。手足偏小。坐不能也。銅人經云。別走厥陰足少陽絡。治身解寒。淫濼及熱病汗不出。卒狂。虛則痿痹。坐不能起。實則足䯒熱。膝痛身體不仁。善齧頰。西方子云。主脛酸不能久立。腹足清寒。熱膝痛脛熱不能行。手足偏小。
白話文:
陽輔二穴
陽輔二穴,屬火性。位於足外踝骨上方四寸處。輔骨前方,絕骨端如前三分。距離丘墟穴七寸。灸三壯。針五分,留針七呼。
《千金方》記載:位於外踝骨上方,輔骨前方。
《銅人經》記載:足少陽脈所經之處。
主治:
- 腰部痠軟無力,如坐在水中一般。
- 膝蓋以下皮膚腫脹。
- 筋脈攣縮。
- 各種關節疼痛,疼痛部位不定。
- 腋下腫瘤或潰瘍。
- 馬刀喉痺(喉嚨腫痛)。
- 膝蓋痠痛。
- 風痺症,肢體麻木不仁。
《西方子》記載:主治腰痛,無法轉動身體。腰痛如重錘壓在中間。腫痛無法咳嗽,咳嗽則筋脈縮緊疼痛。各種關節寒熱疼痛,脅肋疼痛。
光明二穴
光明二穴,位於足踝骨上方五寸凹陷處。針六分,留針七呼。灸五壯。
《明堂下經》記載:灸七壯。主治脛骨疼痛,無法久站。與陽輔穴治療疾病相同。
《明堂下經》又記載:主治膝蓋和小腿痠痛麻木不仁。手腳偏小,坐立困難。
《銅人經》記載:別走厥陰足少陽絡。主治身體寒涼,淫邪和熱病汗出不暢,突然發狂。虛則痿痺,坐立不起。實則足部發熱,膝蓋疼痛,身體麻木不仁,喜歡咬嘴唇。
《西方子》記載:主治脛骨痠痛,無法久站。腹部和足部清寒,膝蓋發熱疼痛,脛骨發熱無法行走。手腳偏小。
外丘二穴,在足外踝上七寸。針三分。灸三壯。銅人經云。少陽所生。治膚痛痿痹。胸脅脹滿。頸項痛。惡風寒癲疾。今附猘犬所傷。毒不出。發寒熱。速以三壯。又可灸所齧之處。立愈。
陽交二穴,一名別陽。在外踝上七寸。斜屬三陽分肉之間。灸三壯。針六分。留七呼。千金云。一名足髎。在外踝上七寸(一云三寸)。銅人經云。陽維郄。治寒厥驚狂。喉痹胸滿面腫。寒痹膝䯒不收。寒熱。
陽陵泉二穴,土也。在膝下一寸外廉陷中。針六分。得氣即瀉。又宜久留針。灸七壯。至七七壯即止。明堂下經云。一壯。素問注云。三壯。千金云。膝下外尖骨前。難疏。脛骨中微側少許。筋會陽陵泉。筋病治此。銅人經云。足少陽脈之所入也為合。治膝伸不得屈。冷痹腳不仁。偏風半身不遂。腳冷無血色。又以蹲坐取之。灸亦良。可灸七壯。至七七壯即止。西方子云。在外踝上七寸。主頭痛寒熱。口苦嗌中介介。頭面腫。胸脅柱滿。心中怵惕驚。恐人將捕。明堂經云。主膝腹內外廉痛不仁。屈伸難。及喉中鳴。
白話文:
外丘兩個穴位,位於腳外踝向上七寸處。針灸深度三分,灸三壯。銅人經記載,外丘穴是少陽經的生髮穴,可以治療皮膚疼痛、痿痹、胸脅脹滿、頸項疼痛、惡風寒、癲癇等病症。現在還可以用於治療狂犬病,如果被狗咬傷後毒素無法排出,出現發寒發熱症狀,可以快速灸三壯,也可以灸被咬的地方,可以立即痊癒。
陽交兩個穴位,又名別陽,位於外踝向上七寸,斜向三陽經分肉之間。灸三壯,針六分,留針七呼。千金方記載,陽交穴又名足髎,位於外踝向上七寸(也有人說是三寸)。銅人經記載,陽交穴是陽維經的郄穴,可以治療寒厥、驚狂、喉痹、胸滿、面腫、寒痹、膝關節僵硬不能彎曲、寒熱等病症。
陽陵泉兩個穴位,屬土,位於膝蓋下方一寸外側凹陷處。針六分,得氣即瀉,也可以留針較長時間。灸七壯,最多灸七七壯。明堂經記載,陽陵泉穴灸一壯,素問注記載,灸三壯,千金方記載,陽陵泉穴位於膝蓋下方外側尖骨前,難以疏通,位於脛骨稍微偏向外側,筋脈會聚於陽陵泉穴,筋脈疾病治療於此。銅人經記載,陽陵泉穴是足少陽經的入穴,也是合穴,可以治療膝蓋伸展不靈活、屈曲困難、寒痹、腳麻木不仁、偏風半身不遂、腳冷無血色等病症。也可以採用蹲坐的姿勢取穴,灸療效果也很好,可以灸七壯,最多灸七七壯。西方子記載,陽陵泉穴位於外踝向上七寸,主治頭痛、寒熱、口苦、咽喉有異物感、頭面腫脹、胸脅脹滿、心悸、恐懼、驚慌、害怕被人追捕等病症。明堂經記載,陽陵泉穴主治膝蓋内外側疼痛、麻木不仁、屈伸困難、喉中鳴響等病症。
陽關二穴,在陽陵泉上三寸。犢鼻外陷中。針五分。不可灸。千金云。陽關(一名關陵)。銅人經云。治膝外痛不可屈伸。身風痹不仁。
中瀆二穴,在髀骨外膝上五寸。分肉間陷中。灸五壯。針五分。留七呼。銅人經云。足少陽絡。治寒氣入於分肉之間。痛攻上下。筋痹不仁。西方子云。不可灸。
環跳二穴,髀樞中側。臥伸下足屈上足取之。灸五十壯。針一寸。留十呼。忌同。明堂下經云。在硯子骨宛宛中。灸三壯。甲乙經云。五壯。明堂經云。主冷痹風濕。偏風半身不遂。腰胯疼痛。不得轉側。岐伯云。睡臥伸縮回轉不得也。西方子云。治風濕痹。風胗。及胸脅痛無常處。腰脅相引急痛。髀樞中痛不可伸屈。脛痹不仁。髀不仁。銅人經云。忌熱面。豬魚生冷物等。
白話文:
「陽關」兩個穴位,位於「陽陵泉」穴上方三寸,靠近「犢鼻」穴外側凹陷處。針灸深度五分,不可灸。千金方記載,陽關又名關陵。銅人經記載,可以治療膝蓋外側疼痛、無法屈伸、半身風痺麻木無知覺。
「中瀆」兩個穴位,位於大腿骨外側膝蓋上方五寸,肌肉間凹陷處。灸五壯,針五分,留針七呼。銅人經記載,屬於足少陽經絡,可以治療寒氣入侵肌肉間,引起上下疼痛、筋脈痺痛麻木。西方子記載,不可灸。
「環跳」兩個穴位,位於髖骨後側中央。取穴時,患者仰臥,伸直下肢,屈曲上肢,才能找到準確位置。灸五十壯,針一寸,留針十呼,忌用同側穴位。明堂下經記載,位於「硯子骨」凹陷處,灸三壯。甲乙經記載,灸五壯。明堂經記載,主要治療寒痺、風濕、偏風半身不遂、腰胯疼痛、無法翻身。岐伯記載,患者睡覺時伸縮翻身都困難。西方子記載,可以治療風濕痺、風疹、胸脅不定時疼痛、腰脅牽引疼痛、髖骨後側疼痛、無法伸屈、脛骨痺痛麻木、大腿麻木。銅人經記載,忌食熱面、豬肉、魚類、生冷食物等。
風市二穴,在膝外兩筋間。立舒下兩手。著腿當中指頭陷中。療冷痹腳膝麻。腿痠痛。腰尻重。起坐難。明堂經云。陷者宛宛中。灸三壯。王氏云。予冬月當風市處。多冷痹。急擦熱手溫之。略止。日或兩三痹。偶謬刺以溫針遂愈。信乎能治冷痹也。亦屢灸此。不特治冷痹。亦治風之要穴。銅人乃不載。豈名或不同。將其本不全耶。
白話文:
風市穴,位於膝蓋外側兩條筋之間。站立時,雙手自然垂下,用中指按壓腿部正中央,手指凹陷處即為風市穴。此穴可治療寒痹導致的腳膝麻木、腿部酸痛、腰尻沉重、起坐困難等症狀。
《明堂經》記載,風市穴位於膝蓋外側兩條筋之間的凹陷處。灸治此穴時,宜灸三壯。
王氏醫案記載,冬季時,風市穴部位常出現寒痹,患者應立即用手掌摩擦生熱後溫敷患處,可暫時緩解症狀。若寒痹頻繁發作,可嘗試用溫針刺灸風市穴,往往能取得良好療效。由此可見,風市穴確實具有治療寒痹的功效。
此外,風市穴也常被用於治療風邪入侵所導致的各種疾病,是治療風證的重要穴位。然而,《銅人腧穴圖》中並未記載風市穴,可能是穴位名稱不同,或記載不全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