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

《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十 (2)

回本書目錄

卷四百十 (2)

1. 論下針分寸

夫言氣實者熱,氣虛者寒也。針實者,以右手持針,左手捻按開針穴以瀉之。針虛者,以左手閉針穴以補之。補瀉之時,與氣開闔相應,是謂針容以豆,補瀉之理也。又虛者,徐而疾,實者,疾而徐。徐即是瀉,疾即是補。補瀉之法一依此也。下針之時,捏取穴,置針於榮上三十六息,以左手捏穴令定,法其地不動,右手持針,象其天而運轉也。於此三十六息,然定得針,右手存意捻針,左手捏穴,可重五兩以來,計其針如轉如不轉,徐徐下之。若覺痛,即可重二兩,若不覺,以針下之入。人榮至徐,衛至疾,得氣如有魚食鉤,即得其病氣也。量其輕重,經以取之。名曰疾徐者,至病即得氣。欲出針時,子午緩緩而出,令引病氣不絕,名曰徐也。既引氣多,一向無補,名之曰瀉。問曰:凡下針時,若是為好?答曰:徐徐下之,堅持為實。凡下針先須持針堅得安穩,不用飽食,亦不用空肚。患人慾針者,有乘車來者,有步行來者,如人行十里許,須令坐息,安神定氣。乘車者,如人行三里許。患人嘿嘿而不言,安久坐候,氣脈安定,乃可下針。又云:夫針之者,不離身心,口如銜索,目欲內視,消息真氣而不得妄行針。針入一分,知天地之氣。針入二分,知呼吸之氣。針入三分,知逆順之氣。針皮毛者,無傷肌肉。針肌肉者,無傷筋脈。針筋脈者,無傷骨髓。針骨髓者,無傷諸絡。東方甲乙木,主人筋膜。南方丙丁火,主人血脈。西方庚辛金,主人皮毛。北方壬癸水,主人骨髓。中央戊己土,主人肌肉。針傷筋膜者,令人視失魂。針傷血脈者,令人煩亂。針傷皮毛者,令人上氣失魂。針傷骨髓者,令人呻吟失志。針傷肌肉者,令人四肢不收失智也。刺若中心一日死,刺若中肝五日死,刺若中腎六日死,刺若中肺三日死,刺若中脾十日死,刺若中膽一日半死。又云:勿刺大醉,勿刺大怒,勿刺大勞,勿刺大飽,勿刺大飢,勿刺大渴,勿刺大驚。以上古之深誡也。

白話文:

對於「氣實」的情況,表現為熱症;「氣虛」則呈現寒症。在治療「氣實」時,用右手拿針,左手輕揉針孔,幫助釋放過剩的氣。治療「氣虛」時,左手封住針孔,以儲存氣力。補或瀉的時機,需配合氣的運作,就像針眼能容納一粒豆子般精準,這是針灸補瀉的基本原理。

另一種方式,虛證應慢慢進針快速出針,實證則快速進針慢慢出針。慢就是瀉,快就是補。下針時,先找到穴位,將針放置在正確位置,等待36秒。

左手固定穴位,確保位置不變,右手持針,像天體運轉般旋轉。36秒後確定針的位置,右手專注捻針,左手固定穴位,力度可達五兩,感受針是否在轉動,再慢慢下針。如果感覺疼痛,可減輕到二兩的力道。如果沒有感覺,就繼續下針。人體營氣流動緩慢,衛氣則迅速。當針感如魚咬鉤,代表已接觸到病氣,依病情調整力道。

當針感出現,準備拔針時,子午時分緩慢抽出,讓病氣連綿不斷,這叫做「徐」。這樣可以引出更多病氣,不補充新氣,叫做「瀉」。

下針時,慢慢進針,保持穩定。下針前,要確保針握得穩固,不要在剛吃完飯或空腹時針灸。患者來診時,無論是步行或坐車,都應先休息,讓心神平靜,氣脈穩定,才能下針。

針灸時,要全神貫注,觀察真氣運行,不能隨意移動針。針入一分,就能感知天地之氣;針入二分,能感知呼吸之氣;針入三分,能感知氣的順逆。針灸皮毛時,避免傷及肌肉;針灸肌肉時,避免傷及筋脈;針灸筋脈時,避免傷及骨髓;針灸骨髓時,避免傷及絡脈。

東方的甲乙屬木,主掌筋膜;南方的丙丁屬火,主掌血脈;西方的庚辛屬金,主掌皮毛;北方的壬癸屬水,主掌骨髓;中央的戊己屬土,主掌肌肉。針灸不慎傷及筋膜,會使人精神恍惚;傷及血脈,會讓人煩躁不安;傷及皮毛,會導致上氣不接下氣;傷及骨髓,會使人失去意志;傷及肌肉,會讓人四肢無法活動。

針灸不慎傷及心臟、肝臟、腎臟、肺部、脾臟或膽囊,會在不同時間內致命。

另外,不要在人極度醉酒、極度憤怒、極度勞累、極度飽食、極度飢餓、極度口渴或極度驚嚇時進行針灸,這是古人的嚴肅告誡。

2. 氣血問答

黃帝問曰:十二經中,氣血多少,可得聞乎?岐伯對曰:其可度量者,中度也。以經水應十二經脈也。溪谷遠近深淺,氣血多少各不同。其治以針灸,各調其氣血,合而刺之,補虛瀉實,皆須盡知其部分也。

肝,足厥陰經,少氣多血。心,手少陰經,少血多氣。脾,足太陰經,少血多氣。肺,手太陰經,少血多氣。腎,足少陽經,少血多氣。膽,足少陰經,少血多氣。小腸,手太陽經,多血少氣。胃,足陽明經,多血多氣。大腸,手陽明經,多血多氣。膀胱,足太陽經,多血少氣。心包絡,手厥陰經,多血少氣。三焦,手少陽經,多氣少血。

視其部中浮絡,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風痹,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寒熱也。感虛則留於筋骨之間,寒多則筋攣骨痛,熱多則骨消筋緩也。

白話文:

黃帝問道:「在人體的十二條經脈中,各經的氣血有多少,可以告訴我嗎?」岐伯回答說:「那些可以衡量的,是根據一般的標準來定的,以經脈中的血液量來對應十二條經脈。各經脈所在的部位、深度不同,所以氣血的量也會有所不同。在治療上,使用針灸的方法,調整各經脈的氣血,結合使用,補充虛弱的部分,排泄過盛的部分,都需要對各個部位有深入的瞭解。

肝臟對應的足厥陰經,氣少血多;心臟對應的手少陰經,血少氣多;脾臟對應的足太陰經,血少氣多;肺臟對應的手太陰經,血少氣多;腎臟對應的足少陽經,血少氣多;膽囊對應的足少陰經,血少氣多;小腸對應的手太陽經,血多氣少;胃對應的足陽明經,血多氣多;大腸對應的手陽明經,血多氣多;膀胱對應的足太陽經,血多氣少;心包絡對應的手厥陰經,血多氣少;三焦對應的手少陽經,氣多血少。

觀察各經脈中的浮絡,如果顏色偏青,表示有疼痛;偏黑,表示有風濕痹症;偏黃或紅,表示有熱症;偏白,表示有寒症。當這五種顏色都出現時,表示有寒熱交錯的情況。若感受到虛弱,會在筋骨間停留。寒氣多,會導致筋肉抽搐和骨骼疼痛;熱氣多,會導致骨骼消耗和筋肉鬆弛。」

3. 經脈統論

經脈者,其氣始從中焦注手太陰陽明。陽明注足陽明太陰。太陰注手少陰太陽。太陽注足太陽少陰。少陰注手心主少陽。少陽注足少陽厥陰。厥陰復會於中焦。注手太陰。此榮氣之序也。榮氣之行,常循其經,周身之度,一十六丈二尺。一日一夜,行八百一十丈,計五十度。

周於身。衛氣則不循其經焉。晝則行陽,夜行於陰。行陽者行諸經,行陰者行諸藏。凡刺之道,須候衛氣所在,然後迎隨,以明補瀉。然榮衛之行,未始相從,則氣血之分,亦各有在。一脈之間,有所謂是動者,有所謂所生病者,此氣血之異也。經曰:刺榮無傷衛,刺衛無傷榮。

針陽者,臥針而刺之。針陰者,攝按氣散而內針。茲其要妙。榮衛之外,有浮絡者,有經筋者,又有別絡者,其生病各不同,刺法亦宜有異焉。刺齊論所謂:刺骨無傷筋,刺筋無傷肉,刺肉無傷脈,刺脈無傷皮,刺皮無傷肉,刺肉無傷筋,刺筋無傷骨是也。知此,乃知淺深之齊。

氣血之分,故十二經立其常,而十五絡通其變。邪在經則巨刺,邪在絡則繆刺,邪在榮則調之血,邪在衛則調之氣,邪在筋則劫刺之。然後原九針之宜,行十二刺之節,明五變之理,審其部分,刺道思過半矣。今於逐脈之下,載其經穴,與其病證,兼及浮絡經筋之病,共為一編。

竅穴雖同,而淺深各有部分,在用針者以意審之。

白話文:

經脈的運行,其氣息最初從中焦開始,流向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接著,手陽明大腸經的氣息流向足陽明胃經和足太陰脾經。然後,足太陰脾經的氣息流向手少陰心經和手太陽小腸經。手太陽小腸經的氣息再流向足太陽膀胱經和足少陰腎經。之後,足少陰腎經的氣息流向手厥陰心包經和手少陽三焦經。最後,手少陽三焦經的氣息流向足少陽膽經和足厥陰肝經,足厥陰肝經的氣息再次回到中焦,並注入手太陰肺經。這是營氣循環的順序。營氣的運行,通常遵循其經脈,環繞全身的長度約為16丈2尺。一天一夜間,營氣可以行走810丈,也就是50圈。

然而,衛氣的運行則不遵循固定的經脈。白天它行走在體表的陽部,夜晚則行走在體內的陰部。當衛氣行走在陽部時,會流經各條經脈;當衛氣行走在陰部時,則會流經五臟六腑。在針刺治療上,必須先觀察衛氣的位置,再根據其位置來進行補瀉的治療。然而,營氣和衛氣的運行並非完全同步,因此,氣血的分配也有各自的位置。在同一條脈絡中,有的部位會出現「是動」的症狀,有的部位則會出現「所生病」的症狀。這就是氣血運行的不同表現。《難經》中提到,針刺營氣時不要傷害到衛氣,針刺衛氣時也不要傷害到營氣。

對於陽性病症的針刺治療,應讓病人躺下進行針刺。對於陰性病症的針刺治療,應先按摩使氣散開,然後再進行針刺。這些都是針刺治療中的重要技巧。除了營氣和衛氣之外,還存在著浮絡、經筋和別絡等結構。它們各自的疾病表現不同,因此,針刺治療的方法也應有所不同。《難經》中提到,針刺骨骼時不要傷害到筋絡,針刺筋絡時不要傷害到肌肉,針刺肌肉時不要傷害到脈絡,針刺脈絡時不要傷害到皮膚,針刺皮膚時不要傷害到肌肉,針刺肌肉時不要傷害到筋絡,針刺筋絡時不要傷害到骨骼。瞭解這些,就能掌握針刺深度的適宜程度。

根據氣血的分佈,建立了十二經脈的基本框架,並且通過十五絡脈來調節身體的變化。如果邪氣侵入經脈,可以使用巨刺法;如果邪氣侵入絡脈,可以使用繆刺法;如果邪氣侵入營氣,可以調節血液;如果邪氣侵入衛氣,可以調節氣息;如果邪氣侵入筋絡,可以使用劫刺法。之後,再根據九種針具的特性和十二種針刺方法的節奏,明確五種病情的變化規律,審視病變部位,這樣針刺治療的理論基礎就已經掌握了一半。在每條脈絡的下方,都列出了該經脈上的穴位及其相關病證,同時也包括了浮絡和經筋的疾病,共同編寫成一本書籍。

儘管穴位相同,但針刺的深度卻因部位而異,這需要針灸師根據自己的經驗來判斷。

4. 骨度統論

凡用針,當先明骨節。骨節既定,然後分別經絡所在,度以身寸,以明孔穴,為施刺灸。觀病在或淺或深,若在皮毛,若在血脈,是動者治其氣,所生病者治其血。浮絡之血在筋者,以燔針劫刺之。有餘則瀉,不足則補。不盛不虛,以經取之,治之大體也。然身骨本之數,三百六十有五,以應一期之日。

骨節所在,大小長短,廣狹厚薄,或隱或顯,有勢無勢,有體無體,有液無液,皆有定體,實刺法之先務也。內經俱載,但有骨穴去處,其骨度之說,徒有其名,未載其法。至於三百六十五之數,因亦泯然。使用針之人,妄意腧穴,不知骨節本原,徒為針灸,未得其法,枉傷肌肉。

良可惜也。今摭自古醫經,有骨度之數,析骨之論,凡三百六十五骨之法,以此論骨骼,其庶幾矣。故著於篇,以冠針法之首云。

白話文:

[骨度統論]這部分內容的大意是:在進行針灸治療之前,必須先清楚瞭解人體的骨節結構。確定了骨節的位置後,再進一步辨識經絡的分佈,並根據人體比例來計算穴位的具體位置,以便正確地進行針刺和艾灸。治療時要觀察病情的深淺,判斷病變是在皮毛層面、血脈層面,還是氣血失調。對於皮表病變,應調整氣機;對於血脈病變,應調理血行。對於浮絡於筋肉間的瘀血,可以使用燒熱的針頭進行特殊針刺,若瘀血過多就進行放血,若不足則需補充。如果既非過剩也非不足,就依照經絡理論來治療。這是針灸治療的基本原則。

人體的骨骼總共有三百六十五塊,與一年的天數相對應。骨節的大小、長短、寬窄、厚薄,以及是否隱蔽、是否有形態、是否有滑液等,都有一定的規律,這是進行針刺治療前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內經》雖然記載了各個骨節相關的穴位位置,但對於「骨度」的理論只提到了名詞,卻沒有詳細闡述其應用方法。加之對於三百六十五這個數字的含義,也漸漸被遺忘,導致許多針灸師在定位穴位時,往往只能憑藉直覺,忽略了骨節的基礎解剖學知識,從而使得針灸技術無法精準到位,甚至可能誤傷肌肉組織。

這實在令人惋惜。因此,本書從古醫書中摘錄了有關「骨度」的理論和骨骼解析的內容,詳細介紹了三百六十五塊骨骼的相關知識,以骨骼理論作為針灸治療的基礎。本書將這些內容整理成篇,放在針灸技術的開篇位置,以期能為學習針灸的人提供一個系統性的骨骼解剖學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