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

《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十 (2)

回本書目錄

卷四百十 (2)

1. 論下針分寸

夫言氣實者熱。氣虛者寒也。針實者。以右手持針。左手捻按開針穴以瀉之。針虛者。以左手閉針穴以補之。補瀉之時。與氣開闔相應。是謂針容以豆。補瀉之理也。又虛者。徐而疾。實者。疾而徐。徐即是瀉。疾即是補。補瀉之法一依此也。下針之時。捏取穴。置針於榮上三十六息。

以左手捏穴令定。法其地不動。右手持針。象其天而運轉也。於此三十六息。然定得針。右手存意捻針。左手捏穴。可重五兩以來。計其針如轉如不轉。徐徐下之。若覺痛。即可重二兩。若不覺。以針下之入。人榮至徐。衛至疾。得氣如有魚食鉤。即得其病氣也。量其輕重。

經以取之。名曰疾徐者。至病即得氣。欲出針時。子午緩緩而出。令引病氣不絕。名曰徐也。既引氣多。一向無補。名之曰瀉。問曰。凡下針時。若是為好。答曰。徐徐下之。堅持為實。凡下針先須持針堅得安穩。不用飽食。亦不用空肚。患人慾針者。有乘車來者。有步行來者。

如人行十里許。須令坐息。安神定氣。乘車者。如人行三里許。患人嘿嘿而不言。安久坐候。氣脈安定。乃可下針。又云。夫針之者。不離身心。口如銜索。目欲內視。消息真氣而不得妄行針。針入一分。知天地之氣。針入二分。知呼吸之氣。針入三分。知逆順之氣。針皮毛者。

無傷肌肉。針肌肉者。無傷筋脈。針筋脈者。無傷骨髓。針骨髓者。無傷諸絡。東方甲乙木。主人筋膜。南方丙丁火。主人血脈。西方庚辛金。主人皮毛。北方壬癸水。主人骨髓。中央戊己土。主人肌肉。針傷筋膜者。令人視失魂。針傷血脈者。令人煩亂。針傷皮毛者。令人上氣失魂。

針傷骨髓者。令人呻吟失志。針傷肌肉者。令人四肢不收失智也。刺若中心一日死。刺若中肝五日死。刺若中腎六日死。刺若中肺三日死。刺若中脾十日死。刺若中膽一日半死。

又云。勿刺大醉。勿刺大怒。勿刺大勞。勿刺大飽。勿刺大飢。勿刺大渴。勿刺大驚。以上古之深誡也。

2. 氣血問答

黃帝問曰。十二經中。氣血多少。可得聞乎。岐伯對曰。其可度量者。中度也。以經水應十二經脈也。溪谷遠近深淺氣血多少各不同。其治以針灸。各調其氣血。合而刺之。補虛瀉實。皆須盡知其部分也。

肝。足厥陰經。少氣多血。心。手少陰經。少血多氣。脾。足太陰經。少血多氣。肺。手太陰經。少血多氣。腎。足少陽經。少血多氣。膽。足少陰經。少血多氣。小腸。手太陽經。多血少氣。胃。足陽明經。多血多氣。大腸。手陽明經。多血多氣。膀胱。足太陽經。多血少氣。心包絡。手厥陰經。多血少氣。三焦。手少陽經。多氣少血。

視其部中浮絡。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風痹。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寒熱也。感虛則留於筋骨之間。寒多則筋攣骨痛。熱多則骨消筋緩也。

3. 經脈統論

經脈者。其氣始從中焦注手太陰陽明。陽明注足陽明太陰。太陰注手少陰太陽。太陽注足太陽少陰。少陰注手心主少陽。少陽注足少陽厥陰。厥陰復會於中焦。注手太陰。此榮氣之序也。榮氣之行。常循其經。周身之度。一十六丈二尺。一日一夜。行八百一十丈。計五十度。

周於身。衛氣則不循其經焉。晝則行陽。夜行於陰。行陽者行諸經。行陰者行諸藏。凡刺之道。須候衛氣所在。然後迎隨。以明補瀉。然榮衛之行。未始相從。則氣血之分。亦各有在。一脈之間。有所謂是動者。有所謂所生病者。此氣血之異也。經曰。刺榮無傷衛。刺衛無傷榮。

針陽者。臥針而刺之。針陰者。攝按氣散而內針。茲其要妙。榮衛之外。有浮絡者。有經筋者。又有別絡者。其生病各不同。刺法亦宜有異焉。刺齊論所謂。刺骨無傷筋。刺筋無傷肉。刺肉無傷脈。刺脈無傷皮。刺皮無傷肉。刺肉無傷筋。刺筋無傷骨是也。知此。乃知淺深之齊。

氣血之分。故十二經立其常。而十五絡通其變。邪在經則巨刺。邪在絡則繆刺。邪在榮則調之血。邪在衛則調之氣。邪在筋則劫刺之。然後原九針之宜。行十二刺之節。明五變之理。審其部分。刺道思過半矣。今於逐脈之下。載其經穴。與其病證。兼及浮絡經筋之病。共為一編。

竅穴雖同。而淺深各有部分。在用針者以意審之。

4. 骨度統論

凡用針。當先明骨節。骨節既定。然後分別經絡所在。度以身寸。以明孔穴。為施刺灸。觀病在或淺或深。若在皮毛。若在血脈。是動者治其氣。所生病者治其血。浮絡之血在筋者以燔針劫刺之。有餘則瀉。不足則補。不盛不虛。以經取之。治之大體也。然身骨本之數。三百六十有五以應一期之日。

骨節所在。大小長短。廣狹厚薄。或隱或顯。有勢無勢。有體無體。有液無液。皆有定體。實刺法之先務也。內經俱載。但有骨穴去處。其骨度之說。徒有其名。未載其法。至於三百六十五之數。因亦泯然。使用針之人。妄意腧穴。不知骨節本原。徒為針灸。未得其法。枉傷肌肉。

良可惜也。今摭自古醫經。有骨度之數。析骨之論。凡三百六十五骨之法。以此論骨骼。其庶幾矣。故著於篇。以冠針法之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