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

《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十六 (3)

回本書目錄

卷四百十六 (3)

1. 手少陰心經左右十八穴

少衝二穴,木也。一名經始。在小指內廉端(名下作則)。去爪甲角如韭葉。針一分。灸三壯。明堂云。灸一壯。又云。灸三壯。主煩心。上氣卒心痛。悲恐畏人。善驚喜言。手拳不得伸。掌中熱痛也。秦承祖明堂云。兼主驚癇吐舌沫出也。千金楊女操同。銅人經云。手少陰脈之所出也。為井。治熱病煩滿。痰冷少氣。胸中痛。口中熱。咽中酸。乍寒乍熱。手攣不伸。掌痛引肘腋痛。西方子云。主熱病。心悶而汗不出。及主身熱如火。浸淫煩滿。舌本痛。咽酸太息。

少府二穴,火也。在手小指本節後陷中。直勞宮(勞宮在手中)。針二分。灸七壯。明堂云。三壯。銅人經云。手少陰脈之所流也。為滎。治煩滿少氣。悲恐畏人。臂酸。掌中熱。肘腋攣急。胸中痛。手拳不得伸。西方子云。在手小指大節後陷者中。直勞宮。主嗌中。有氣如息肉狀。主小便不利。便癃。主數噫恐悸。氣不足。主陰痛。實時梃長。寒熱。陰暴痛。遺尿偏虛則暴癢氣逆。明堂云。主痎瘧久不愈。

神門二穴,土也。一名兌沖。在掌後兌骨端陷中。灸七壯。炷如小麥。針二分。留七呼。銅人經云。手少陰脈之所注也。為腧。治瘧心煩甚。欲得飲冷。惡寒則欲處溫。咽乾不嗜食。心痛數噫恐悸。少氣不足。臂寒。喘逆。身熱狂悲哭。嘔血少氣遺溺。大人小兒五癇。西方子云。笑若狂手掣攣攣。主喉痹。

陰郄二穴,在掌後脈中。去腕五分。針三分。灸七壯。銅人經云。治失音不能言。灑淅振寒。厥逆心痛。霍亂胸中滿。衄血。驚恐。西方子云。在掌後動脈中。主氣驚。

通里二穴,在腕後一寸陷中。針三分。灸三壯。明堂云。灸七壯。主頭目眩痛。悲恐畏人。肘腕酸重。及暴喑不能言語。銅人經云。主熱病。卒心中懊憹。數欠頻伸。悲恐。目眩頭痛。面赤而熱。心悸。肘臑臂痛。實則皮腫。虛則不能言。苦嘔喉痹。少氣遺溺。西方子云。主熱病先不樂數日煩心。

靈道二穴,金也。去掌後一寸半。或一寸。灸三壯。針三分。銅人經云。手少陰脈之所行也。為經。治心痛悲恐。相引瘛瘲。肘攣柱滿。暴喑不能言。

少海二穴,水也。一名曲節。在肘內廉節後。又云。肘內大骨外。去肘端五分。屈肘得之。針三分。灸三壯。甄權云。屈手向頭取之。治齒寒。腦風頭痛。不宜灸。針五分。明堂云。在肘內橫紋頭。屈手向頭取之陷者宛宛中。甲乙經云。穴在肘內廉節後陷中動脈應手。針二分。留三呼。瀉五吸。不宜灸。下經云。灸五壯。素注云。五壯。銅人經云。手少陰脈之所入也。為合。治寒熱齒齲痛。目眩發狂。嘔吐涎沫。項不得回顧。肘攣。腋脅下痛。四肢不得舉。又云。療腋下瘰癧痹痛。屈伸不得。風痹疼疰病。西方子云。主頭痛汗出。寒熱。不惡寒。及主肩臂不舉。不能帶衣。項強急痛。不可以顧。主氣逆。呼吸噫。嘔噦。羊癲疾。羊癇吐舌沫出。羊鳴戾頸。主手臂攣。主瘧振寒。項痛引肘腋痛。引小腹中及目黃脅痛。銅人經云。灸三壯。明堂下經。素問注。皆云。灸五壯。上經甄權皆云。不宜灸。亦可疑矣。非大急。亦不必灸。

青靈二穴,在肘上三寸。伸肘舉臂取之。灸七壯。明堂下經云。灸三壯。銅人經云。治肩臂不舉。不能帶衣。頭痛振寒。目黃脅痛。

極泉二穴,在腋下筋間。動脈入胸。灸七壯。針三分。銅人經云。治心痛乾嘔。四肢不收。咽乾煩渴。臂肘厥寒。目黃脅下滿痛。

白話文:

[手少陰心經左右共十八穴]

  • 少衝穴兩處,屬木。別名經始。位於小指內側末端(名下作爲)。距離指甲角如韭葉寬。針刺一分深,可灸三壯。明堂記載,灸一壯。又說,灸三壯。主治心煩、氣喘、突然心痛、悲傷恐懼、容易受驚嚇愛說話、手握拳無法伸展、手掌熱痛等症。秦承祖明堂說,同時能治驚癇吐沫。千金楊女操也有相同觀點。銅人經認爲,這是手少陰脈的起點,爲井穴。可治療熱病煩悶、痰多、胸痛、口熱、咽酸、忽冷忽熱、手抽搐無法伸展、掌痛連帶肘腋痛等。西方子認爲,主治熱病、心悶汗不出、身體發熱如火、煩躁、舌根痛、咽酸嘆息等。

  • 少府穴兩處,屬火。位於小指根部關節後凹陷中,正對勞宮穴(勞宮穴在手心)。針刺二分深,可灸七壯。明堂記載,灸三壯。銅人經認爲,是手少陰脈的流經點,爲滎穴。可治心煩氣短、悲傷恐懼、手臂痠痛、掌中熱、肘腋抽搐、胸痛、手無法伸展等。西方子認爲,位於小指大關節後凹陷中,正對勞宮穴。主治咽喉氣腫如息肉狀、小便不暢、頻尿、常打嗝恐懼、氣短、陰部疼痛、硬挺時長、寒熱、陰部突發疼痛、遺尿、偏虛則癢、氣逆等。明堂記載,主治瘧疾長期未愈。

  • 神門穴兩處,屬土。別名兌衝。位於手掌後兌骨端凹陷中。可灸七壯,麥粒大小。針刺二分深,停留七個呼吸。銅人經認爲,是手少陰脈的注點,爲輸穴。可治瘧疾心煩嚴重、想喝冷飲、怕冷則想取暖、咽乾無食慾、心痛、常打嗝恐懼、氣短、手臂寒涼、喘息、身體熱、瘋狂哭泣、嘔血氣短、遺尿、大人小孩五癇等。西方子認爲,笑似瘋狂手抽搐。主治喉痹。

  • 陰郄穴兩處,位於手掌後脈絡中,距離手腕五分。針刺三分深,可灸七壯。銅人經認爲,可治失聲不能說話、寒顫、心痛、霍亂、胸滿、鼻出血、驚恐等。西方子認爲,位於手掌後動脈中。主治氣驚。

  • 通裏穴兩處,位於手腕後一寸凹陷中。針刺三分深,可灸三壯。明堂記載,灸七壯。主治頭暈眼花頭痛、悲傷恐懼、肘腕酸重、突然啞不能言語等。銅人經認爲,主治熱病、突然心中煩悶、常打哈欠、悲傷恐懼、目眩頭痛、面紅發熱、心跳加速、肘臂痛。實證則皮膚腫脹,虛證則不能說話。喉嚨痛、氣短、遺尿等。西方子認爲,主治熱病先不樂數日心煩。

  • 靈道穴兩處,屬金。距離手掌後一寸半或一寸。可灸三壯,針刺三分深。銅人經認爲,是手少陰脈的行進點,爲經穴。可治心痛、悲傷恐懼、抽搐、肘抽搐、暴啞不能說話等。

  • 少海穴兩處,屬水。別名曲節。位於肘內側關節後。也說,在肘內大骨外,距離肘端五分。屈肘可找到。針刺三分深,可灸三壯。甄權認爲,屈手向頭取之。可治牙齒寒冷、腦風頭痛,不宜灸。針刺五分深。明堂記載,位於肘內橫紋頭,屈手向頭取之凹陷中。甲乙經記載,穴在肘內側關節後凹陷中動脈應手。針刺二分深,停留三個呼吸,瀉五次吸氣。不宜灸。下經記載,灸五壯。素註記載,五壯。銅人經認爲,是手少陰脈的終點,爲合穴。可治寒熱、齒痛、目眩發狂、嘔吐、項不能回頭、肘抽搐、腋下痛、四肢無法舉起等。也說,可治腋下淋巴結疼痛、屈伸困難、風溼疼痛、肢體疼痛。西方子認爲,主治頭痛出汗、寒熱、不畏寒、肩臂無力、不能穿衣、頸強痛、不能回頭、氣逆、呼吸噯氣、嘔吐、羊癲瘋、羊癇吐沫、頸部僵硬、手臂抽搐、瘧疾寒顫、頸痛連帶肘腋痛、牽小腹中及目黃脅痛等。銅人經記載,灸三壯。明堂下經、素問注都記載,灸五壯。上經甄權都認爲,不宜灸。這也有些疑問。如果不是非常緊急,也不必灸。

  • 青靈穴兩處,位於肘上三寸。伸肘舉臂可找到。可灸七壯。明堂下經記載,灸三壯。銅人經認爲,可治肩臂無力、不能穿衣、頭痛寒顫、目黃脅痛等。

  • 極泉穴兩處,位於腋下筋間,動脈入胸。可灸七壯,針刺三分深。銅人經認爲,可治心痛、乾嘔、四肢無力、咽乾煩渴、臂肘寒、目黃脅下滿痛等。

2. 手太陽小腸經左右十六穴

少澤二穴,金也。一名小吉。在手小指端外側。去爪甲下一分陷中。灸一壯。針一分。銅人經云。一名少吉。手太陽脈之所出。為井也。主瘧寒熱。汗不出。喉痹舌強。口乾心煩。臂痛瘛瘲頭痛咳嗽。頸項急不可顧。目生膚翳覆瞳子。西方子云。主口熱口乾。咽中干。口中熱唾如膠。主振寒。小指不用。

前谷二穴,水也。在手小指外側。本節前陷中。針一分。灸一壯。明堂云。灸三壯。銅人經云。手太陽脈之所流也。為滎。治熱病汗不出。痎瘧癲疾耳鳴。頷腫喉痹。咳嗽衄血。頸項痛。鼻塞不利。目中白翳。臂不得舉。又云。主目眩淫淫。轉甲小指痛。西方子云。主目泣出急痛吸咽偏腫不可以咽。臂腫痛。肘攣。痎瘧。寒熱。目上插。小便赤。

後谿二穴,木也。在手小指外側本節後陷中。灸一壯。針一分。明堂經云。在手外側腕前起骨下陷中。灸三壯。主痎瘧寒熱。目生白翳。肘臂腕重。難屈伸。五指盡痛。不可掣。銅人經云。手太陽脈之所注也。為腧。治目赤。鼻衄。耳聾胸滿。頸項強。不得回顧。癲疾。肘臂攣急。西方子云。主目淚出。眥爛有翳。耳鳴鼻窒。喘息不通。肩臑痛。臂肘攣急。風眩身寒。泣出而驚。熱病不出汗。身熱惡寒。

腕骨二穴,在手外側腕前。起骨下陷中。灸三壯。針二分。留三呼。銅人經云。手太陽脈之所過也。為原。治熱病汗不出。脅下痛不得息。頸頷腫。寒熱。耳鳴。目冷淚生翳。狂陽偏枯。臂肘不得屈伸。痎瘧。頭痛。煩悶。驚風瘛瘲。五指掣不可屈伸。西方子云。主頸項痛不可顧。目泣出。頷痛。引耳嘈嘈無所聞。肘節痹。臂酸重腋急。臂腕急。外側痛如脫。煩滿狂言。臂肩疼。瘧乍寒乍熱。

陽谷二穴,火也。在手外側腕中。兊(素問作兌)骨下陷中。灸二壯。針二分。留二呼。銅人經云。手太陽脈之所行為經也。主癲疾狂走。熱病汗不出。脅痛。頸頷腫。寒熱。耳聾耳鳴。上下牙齒(齲齒)痛。臂腕外側痛不舉。戾頸。妄言吐舌。不得左右顧俯。瘛瘲。頭目眩痛。西方子云。主項強急痛。目痛赤。頷痛引耳嘈嘈無所聞。自齧唇。肘痛時寒。熱病。振慄鼓頷。腹滿陰痿色不變。乍寒乍熱。主瘧。若笑若狂。痔痛。腋下腫。

養老二穴,在手踝骨上空一寸陷中。灸三壯。針三分。銅人經云。手太陽郄。主肩欲折。臂如拔。手臂疼不能自上下。目視不明。

支正二穴,在腕後五寸。別走少陰。灸三壯。針三分。明堂云。在手太陽腕後五寸。去養老穴四寸陷中。灸五壯。主驚恐悲愁。肘臂攣。難屈伸。手不握。十指盡痛也。秦承祖云。兼治五勞。四肢力弱虛乏等病。銅人經云。治寒熱頷腫肘攣。頭痛目眩。風虛驚恐。狂惕生疣目。西方子云。主頸腫項痛不可顧。狂言熱病。先腰脛酸。喜渴數飲食。身熱項痛而強。振寒寒熱。

小海二穴,土也。在肘內大骨外去肘端五分陷中。甄權云。屈手向頭取之。灸三壯。針二分。銅人經云。手太陽脈之所入也。為合。治寒熱齲齒齦腫。風眩頸項痛。瘍腫。振寒。肘腋腫。少腹痛。四肢不舉。西方子云。灸五壯。主項強急痛不可顧。癇發。瘛瘲狂走。不得臥。心中煩。癲疾。羊癇吐舌。羊鳴戾頸。瘧背振寒。及風瘧頭痛。寒熱汗不出惡寒。

白話文:

[手太陽小腸經左右十六穴]

  • 少澤二穴:位於手小指末端的外側,距離指甲下方約一分處的凹陷中。可用灸法一次,或針刺深度約一分。這穴位是手太陽小腸經的起始點,主治瘧疾寒熱、出汗困難、喉部疼痛、舌頭僵硬、口乾心煩、手臂疼痛、頭痛咳嗽、頸部緊繃無法轉動、眼睛生翳等症狀。

  • 前谷二穴:位於手小指外側,近小指根節前的凹陷中。可用針刺深度約一分,或灸法一次。主治熱病出汗困難、痎瘧癲疾、耳鳴、頜部腫脹、喉部疼痛、咳嗽、鼻出血、頸部疼痛、鼻塞、眼睛白翳、手臂無法抬舉、小指疼痛等症狀。

  • 後谿二穴:位於手小指外側,近小指根節後的凹陷中。可用灸法一次,或針刺深度約一分。主治痎瘧寒熱、眼睛生白翳、肘臂腕部沉重難以屈伸、五指疼痛無法活動等症狀。

  • 腕骨二穴:位於手外側手腕前方,突出骨下方的凹陷中。可用灸法三次,或針刺深度約二分。主治熱病出汗困難、脅下疼痛呼吸困難、頸部頷部腫脹、寒熱交錯、耳鳴、目冷淚生翳、半身不遂、手臂肘部屈伸困難、痎瘧、頭痛、煩悶、驚風抽搐、手指無法屈伸等症狀。

  • 陽谷二穴:位於手外側手腕中央,克骨下方的凹陷中。可用灸法二次,或針刺深度約二分。主治癲疾狂奔、熱病出汗困難、脅痛、頸部頷部腫脹、寒熱交錯、耳聾耳鳴、上下牙齒疼痛、手臂腕部外側疼痛無法抬舉、頸部歪斜、胡言亂語吐舌、頭部與眼部眩痛等症狀。

  • 養老二穴:位於手踝骨上方約一寸的凹陷中。可用灸法三次,或針刺深度約三分。主治肩部疼痛欲折、手臂疼痛無法自行上下移動、視力模糊等症狀。

  • 支正二穴:位於手腕後方五寸處,可通往少陰經。可用灸法三次,或針刺深度約三分。主治驚恐悲傷、肘臂攣縮、手臂無法屈伸、手部無法握物、十指疼痛等症狀。

  • 小海二穴:位於肘部內側大骨外緣,離肘尖約五分的凹陷中。可用灸法三次,或針刺深度約二分。這是手太陽小腸經的終點,主治寒熱交錯、齲齒齦腫、風眩頸部疼痛、腫瘍、震顫、肘腋腫脹、少腹疼痛、四肢無法舉動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