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十六 (2)
卷四百十六 (2)
1. 手陽明大腸經左右二十八穴
商陽二穴,金也。一名絕陽。在手大指次指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灸三壯。針一分。留一呼。銅人經云。手陽明脈之所出也。為井。治胸中氣滿。喘咳支腫。熱病汗不出。耳鳴耳聾。寒熱痎瘧。口乾頤頷蛀齒痛。惡寒肩背急。相引缺盆痛。目青盲。可灸三壯。右取左。左取右。如頃食立已。西方子云。及主胸脅柱滿。
二間二穴,水也。一名間谷。在手大指次指本節前。內側陷中。針三分。留三呼。灸三壯。銅人經云。手陽明脈之所流也。為滎。治喉痹頷腫。肩背痛。振寒。鼻鼽。衄血。多驚。口喎眼斜。又云。主多臥喜睡。肩髃痛。喉痹。咽如鯁物傷。忽振寒。及傷寒寒熱。
白話文:
商陽穴與二間穴的中醫解說
商陽穴,屬金,又名絕陽。位於手大拇指第二指內側,去指甲角如韭菜葉長度處。灸三壯,針入一分,留針一呼。
銅人經記載:商陽穴為手陽明經脈的起始點,屬井穴。主治胸中氣滿、喘咳支腫、熱病汗不出、耳鳴耳聾、寒熱痎瘧、口乾頤頷蛀齒痛、惡寒肩背急、相引缺盆痛、目青盲。可灸三壯,右取左,左取右,如頃食立已。西方子云:亦主治胸脅柱滿。
二間穴,屬水,又名間谷。位於手大拇指第二指本節前,內側凹陷處。針入三分,留針三呼,灸三壯。
銅人經記載:二間穴為手陽明經脈的流注點,屬滎穴。主治喉痹頷腫、肩背痛、振寒、鼻鼽、衄血、多驚、口喎眼斜。又云:主治多臥喜睡、肩髃痛、喉痹、咽如鯁物傷、忽振寒、及傷寒寒熱。
三間二穴,木也。一名少谷。在手大指次指本節後內側陷中。針三分。留三呼。灸三壯。銅人經云。手陽明脈之所注也。為腧。主喉痹咽如鯁(齒齲痛。多臥喜睡。胸滿病腹鳴。瘧寒熱。唇焦口乾。身熱喘息。目眥急痛)。腸鳴洞泄。又云。針入二分。西方子云。主目上插。頭熱鼻鼽衄血。吐舌戾頸。喜驚氣熱瘧病。
合谷二穴,一名虎口。在手大指次指岐骨間陷中(明堂云。手大指兩骨罅間宛宛中)。針三分。留三呼。灸七壯。今附。若婦人妊娠。不可刺。刺之損胎氣(針經云。手食指大指虎口兩骨間)。明堂經云。主痎瘧寒熱。熱病汗不出。目不明。生白翳。支膚痂疥。遍身風疹。銅人經云。手陽明脈之所過也。為原。療鼻鼽衄。頭痛齒齲。喉痹臂痿。面腫唇吻不收。喑不能言。口噤不開。西方子云。主風。頭熱鼻清涕出。
白話文:
三間二穴
**穴位位置:**位於手大拇指與食指本節後內側的凹陷處,即兩指根部交界處的凹陷。
**別名:**少谷
**針灸方法:**針刺深度三分,留針時間三呼,灸三壯。
**經絡循行:**手陽明大腸經的經氣在此匯集,為腧穴。
主治:
- 喉嚨痛,吞咽困難,感覺好像有東西卡住一樣(齒齲痛:牙齒疼痛;多臥喜睡:嗜睡;胸滿病腹鳴:胸悶,肚子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瘧寒熱:瘧疾,發熱發冷交替;唇焦口乾:嘴唇乾燥,口渴;身熱喘息:發燒,呼吸急促;目眥急痛:眼角疼痛)。
- 腸鳴,腹瀉。
其他記載:
- 《銅人經》記載,針刺深度二分。
- 《西方子》記載,本穴可以治療眼上部疼痛、頭熱、鼻塞流鼻血、吐舌、頸部僵硬、驚恐不安、發熱、瘧疾。
合谷二穴
**穴位位置:**位於手大拇指與食指兩骨之間的凹陷處,即虎口的位置。
**別名:**虎口
**針灸方法:**針刺深度三分,留針時間三呼,灸七壯。
**禁忌:**孕婦禁刺,刺之可能損傷胎氣。
**經絡循行:**手陽明大腸經的經氣在此流經,為原穴。
主治:
- 瘧疾,發熱發冷交替。
- 熱病,發燒無汗。
- 目光昏花,白翳。
- 皮膚瘙癢,疥瘡。
- 全身風疹。
- 鼻塞流鼻血。
- 頭痛,牙齒疼痛。
- 喉嚨痛,手臂無力。
- 面部腫脹,嘴唇閉合不全。
- 聲音嘶啞,不能說話。
- 口腔緊閉,無法張開。
其他記載:
- 《明堂經》記載,本穴可以治療瘧疾,發燒,眼睛看不清,白翳,皮膚瘙癢,疥瘡,風疹。
- 《銅人經》記載,本穴可以治療鼻塞流鼻血,頭痛,牙齒疼痛,喉嚨痛,手臂無力,面部腫脹,嘴唇閉合不全,聲音嘶啞,不能說話,口腔緊閉,無法張開。
- 《西方子》記載,本穴可以治療風症,頭熱,鼻涕清涕,流鼻涕。
陽谿二穴,火也。一名中魁。在腕中上側兩筋間陷中。針三分。留七呼。灸二壯。銅人經云。手陽明脈之所行也。為經。治狂言喜笑見鬼。熱病煩心。目風赤爛有翳。厥逆頭痛。胸滿不得息。寒熱瘧疾。喉痹。耳鳴齒痛。驚掣。肘臂不舉。痂疥。可灸三壯。慎如前法。西方子明堂經云。主目痛耳痛鳴聾。咽如鯁。吐舌戾頸。妄言心悶而汗不出。掌中熱。心痛身熱。漫淫煩滿。及主舌本痛。
溫溜二穴,一名逆注。一名池頭。在腕後大上三寸。小上六寸。針三分。灸三壯。明堂經云。在腕後五寸六寸間動脈中是穴。主寒熱頭痛。喜噦衄。肩不舉。癲癇病。吐舌。鼓頷狂言。及喉痹不能言。銅人經云。一名蛇頭。在腕後大上五寸。小上六寸。手陽明。治口喎腸鳴腹痛。傷寒身熱。頭痛噦逆。肩不得舉。癲疾吐涎。狂言見鬼。喉痹面虛腫。西方子云。在腕後大上五寸。小上六寸。主狂僕。主瘧面赤腫。
白話文:
陽谿二穴
陽谿二穴,屬火。又名中魁。位於手腕上側兩筋之間的凹陷處。針刺深度三分。留針時間七呼(約21秒)。灸艾三壯。
《銅人經》記載:陽谿二穴為手陽明經脈所行之處。主治狂言、喜笑、見鬼、熱病煩心、目風赤爛有翳、厥逆頭痛、胸滿不得息、寒熱瘧疾、喉痹、耳鳴齒痛、驚掣、肘臂不舉、痂疥。可灸三壯,但需謹慎,方法同前。
《西方子明堂經》記載:陽谿二穴主治目痛、耳痛、耳鳴、耳聾、咽喉如梗在喉、吐舌、頸部強直、胡言亂語、心悶卻汗不出、掌心發熱、心痛、全身發熱、性慾過度、煩悶腹脹,以及舌根疼痛。
溫溜二穴
溫溜二穴,又名逆注、池頭。位於手腕後方,大拇指側向上三寸、小指側向上六寸處。針刺深度三分。灸艾三壯。
《明堂經》記載:溫溜二穴位於手腕後方五寸六寸之間的動脈處。主治寒熱頭痛、喜嘔吐、鼻出血、肩不能舉、癲癇病、吐舌、下巴抽搐、胡言亂語,以及喉痹不能言。
《銅人經》記載:溫溜二穴又名蛇頭,位於手腕後方大拇指側向上五寸、小指側向上六寸處。屬手陽明經脈。主治口歪、腸鳴腹痛、傷寒發熱、頭痛嘔吐、肩不能舉、癲癇吐涎、胡言亂語、見鬼、喉痹、面部虛腫。
《西方子》記載:溫溜二穴位於手腕後方大拇指側向上五寸、小指側向上六寸處。主治狂躁、瘧疾、面部紅腫。
下廉二穴,在輔骨下。去上廉一寸輔兌肉。分外。斜針五分。留二呼。灸三壯。銅人經云。治頭風臂肘喘痛溺黃。針入五分。留五呼。西方子云。主腸鳴相追逐。灸五壯。資生經云。此有下廉。足陽明亦有下廉。蓋在足者。乃下巨虛也。
上廉二穴,在三里下一寸。其分獨抵陽明之會。外斜針五分。灸五壯。銅人經云。治腦風頭痛。小便難。黃赤。腸鳴氣走。疰痛。此有上廉。足陽明亦有上廉。蓋在足者。及上巨虛也。
三里二穴,在曲池下三寸(手陽明穴。一云二寸)。按之肉起兌肉之端。灸三壯。針二分。明堂經云。一名手三里。在曲池下二寸。主肘臂酸重。屈伸難。秦承祖云。主五癆虛乏。四肢羸瘦。銅人經云。治手臂不仁。肘攣不伸。齒痛頰頷腫。瘰癧。資生經云。三里有二。有手三里。有足三里。此手三里也。故明堂云。一名手三里是也。銅人經云。三里在曲池下三寸。明堂乃云二寸。在手陽明穴亦云二寸。恐銅人本誤。二字作三字也。
白話文:
下廉穴位於輔骨下方,距離上廉穴一寸,在輔兌肉外側,斜刺五分,留針兩次呼吸,灸三壯。根據《銅人經》,下廉穴可以治療頭風、臂肘疼痛、喘息、小便發黃等症狀。針刺深度為五分,留針五次呼吸。 《西方子》記載,下廉穴還可以治療腸鳴腹痛。灸五壯。 《資生經》中也提到下廉穴,並指出足陽明經也有下廉穴,位於足部的下廉穴其實就是下巨虛穴。
上廉穴位於足三里穴下方一寸,屬於陽明經的交匯點,外斜刺五分,灸五壯。根據《銅人經》,上廉穴可以治療腦風頭痛、小便不利、尿色黃赤、腸鳴、氣走疼痛等症狀。 《資生經》中也提到上廉穴,並指出足陽明經也有上廉穴,位於足部的上廉穴其實就是上巨虛穴。
三里穴位於曲池穴下方三寸(手陽明經穴,也有人說二寸),按壓時會感覺到肉起,位於兌肉的末端,灸三壯,針刺二分。 《明堂經》記載,三里穴又名手三里,位於曲池穴下方二寸,可以治療肘臂酸重、屈伸困難等症狀。 秦承祖指出,三里穴還可以治療五癆虛乏、四肢瘦弱等症狀。 《銅人經》記載,三里穴可以治療手臂麻木、肘關節攣縮不能伸直、牙痛、面頰腫脹、瘰癧等症狀。 《資生經》中提到,三里穴分為手三里和足三里,這裡指的是手三里。 《明堂經》中也提到,三里穴又名手三里。 《銅人經》記載,三里穴位於曲池穴下方三寸,而《明堂經》則記載為二寸,手陽明經穴也記載為二寸。 可能《銅人經》中存在錯誤,將二字誤寫為三字。
偏歷二穴,手陽明絡有腕。後三寸別走太陽。針二分。留三呼。灸三壯。明堂下經云。五壯。銅人經云。治寒熱瘧風。汗不出。目視䀮䀮。癲疾多言。耳鳴口喎。齒齲。喉痹。嗌乾。鼻齀衄血。針入三分。明堂經云。在腕後三寸陷者中。灸五壯。主瘧久不愈。手不及頭。臂膊肘腕痠痛。難屈伸。
曲池二穴,土也。在肘外輔骨屈肘曲骨中。以手拱胸取之。針七分。得氣先瀉後補之。灸大良。可三壯。明堂云。曲池土也。在肘外輔骨屈肘橫文頭陷中(一云宛宛中)。日灸七壯。至二百壯。且停十餘日。更下火至二百壯罷。忌同。下經云。在肘外輔。屈肘曲骨中紋頭。素問注。肘外輔屈肘兩骨中。千金云。肘外曲頭陷中。明堂經云。主肘中痛。屈伸難。手不得舉。偏風半身不遂。捉物不得。挽弓不開。肘臂偏細。秦承祖明堂云。主大人小兒遍身風疹。皮膚茄疥也。銅人經云。手陽明脈之所入也。為合。治喉痹不能言。胸中煩滿。筋緩。刺風疹隱痛。及傷寒餘熱不盡。皮膚乾燥。又云。灸亦良。但令斷風抽氣而已。西方子云。主肘寒風。臂肘細而無力。及耳痛。手不可舉重。腕急肘節痹酸重。腋急痛。腕外側痛脫如拔。肩重痛不舉。身濕搖。時時寒。瘛瘲癲疾。寒熱渴。
白話文:
偏歷穴與曲池穴的中醫解說
偏歷穴
- 位置:位於手陽明大腸經脈絡穴,在手腕後方,往後三寸處,偏離太陽穴三寸。
- 刺法:針刺深度二分,留針三呼,灸三壯。
- 《明堂經》記載:灸五壯。
- 《銅人經》記載:主治寒熱瘧疾、發汗不暢、目視模糊、癲狂多言、耳鳴口歪、齒齲、喉痹、咽乾、鼻塞流鼻血。針刺深度三分。
- 《明堂經》記載:位於手腕後方三寸凹陷處,灸五壯。主治瘧疾久治不愈、手不能舉至頭頂、手臂肘腕酸痛、難以屈伸。
曲池穴
- 屬性:土。
- 位置:位於肘外側,輔骨與屈肘曲骨之間。以手拱胸取穴。
- 刺法:針刺深度七分,得氣後先瀉後補。灸大良,可三壯。
- 《明堂經》記載:曲池屬土,位於肘外側輔骨與屈肘橫紋頭凹陷處,或稱為宛宛中。每天灸七壯,直至二百壯,休息十餘日後,再灸二百壯。忌同。
- 《下經》記載:位於肘外側,屈肘曲骨間紋頭處。
- 《素問注》記載:位於肘外側輔骨與屈肘兩骨之間。
- 《千金方》記載:位於肘外側曲頭凹陷處。
- 《明堂經》記載:主治肘部疼痛、屈伸困難、手不能舉、半身不遂、抓握無力、拉弓不開、肘臂瘦小。
- 秦承祖《明堂經》記載:主治大人小孩全身風疹、皮膚疥癬。
- 《銅人經》記載:手陽明大腸經脈之所入,為合穴。主治喉痹不能言語、胸悶煩躁、筋脈鬆弛、刺痛風疹、傷寒餘熱未消、皮膚乾燥。灸亦有效,可祛風除邪。
- 《西方子》記載:主治肘部寒風、手臂肘部細小無力、耳痛、手不能舉重物、手腕僵硬、肘部酸重、腋窩疼痛、手腕外側疼痛如拔脫、肩部沉重疼痛難舉、身體濕重搖晃、時常寒冷、瘛瘲癲狂、寒熱交替、口渴。
肘髎二穴,在肘大骨外廉陷中。灸三壯。針三分。明堂經云。一作肘聊。主肘臂酸重。麻痹不仁。灸五壯。銅人經云。主肘節風痹。臂痛不可舉。屈伸攣急。灸二壯。西方子云。灸三壯。
五里二穴,在肘上三寸。行向里大脈中央。灸十壯。禁針。素問氣穴諭云。大禁二十五。在天府下五寸。注云。謂五里穴也。謂之大禁者。禁不可刺也。又曰。五里者。尺澤之後五里。與此文同。銅人經云。治風勞驚恐吐血。肘臂痛。嗜臥。四肢不得動搖。寒熱瘰癧。咳嗽。目視䀮䀮。痎瘧。心下脹滿。面痛上氣。資生經云。五里有二。其一在足厥陰肝經部。與此穴為二。此當為手五里也。素問所謂在天府下者。指此五里也。注云。尺澤之後五里。亦指此五里也。尺澤穴。在手太陰是也。
白話文:
肘髎穴位於肘關節外側,肘骨外緣的凹陷處,灸三壯,針三分。明堂經記載,此穴也稱為肘聊,主治肘臂酸重、麻木無感覺。灸五壯。銅人經記載,此穴主治肘關節風寒痺痛、臂痛抬不起來、屈伸僵硬。灸二壯。西方子記載,灸三壯。
五里穴位於肘關節上三寸,沿着內側大血管的中央位置,灸十壯,禁針。素問氣穴諭記載,此穴為大禁穴,二十五個大禁穴之一,不可針刺。五里穴位於天府穴下方五寸,也稱為大禁穴,禁刺。五里穴位於尺澤穴下方五寸,與前述相同。銅人經記載,五里穴可以治療風勞、驚恐吐血、肘臂疼痛、嗜睡、四肢不能活動、寒熱瘰癧、咳嗽、眼花、痎瘧、心下脹滿、面部疼痛、呼吸困難。資生經記載,五里穴有兩個,一個位於足厥陰肝經,另一個就是這個手五里穴。素問所謂的天府穴下方,指的就是這個五里穴。尺澤穴下方五寸,也指的就是這個五里穴。尺澤穴位於手太陰經。
臂臑二穴,在肘上七寸膕肉端。手陽明絡。灸三壯。針三分。明堂云。在肩髃下一夫。兩筋間兩骨罅陷宛宛中。平手取之。不得挐手令急其穴即閉。宜灸不宜針。日七壯。至百壯。若針不得過三五。過多恐惡。忌同。千金名頭沖。髎局(在肩髎部)。銅人經云。治寒熱頸項拘急。瘰癧。肩背痛不得舉。又云。療癆癭臂細無力。手不得向頭。
白話文:
臂臑兩個穴位,位於肘上七寸膕肉末端。屬於手陽明經絡。艾灸三壯,針刺三分。明堂書中記載,臂臑穴位於肩髃穴下一寸,兩條筋之間,兩塊骨頭縫隙凹陷處,平手取穴。不可用力過猛,以免穴位閉塞。適合艾灸,不宜針刺。每天艾灸七壯,灸至一百壯。如果針刺,不可超過三到五分,針刺過深可能會引起不良反應。忌諱同時針刺。千金方將此穴位命名為頭沖,位於肩髎穴附近。銅人經記載,臂臑穴可以治療寒熱、頸項僵硬、瘰癧、肩背疼痛抬不起來等病症,還可以治療癆病、癭瘤、手臂細瘦無力、手抬不到頭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