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十五 (7)
卷四百十五 (7)
1. 腹部第四行左右十四穴
期門二穴,肝之募。在不容旁一寸半。直兩乳第二肋端。針四分。灸五壯(千金云。直兩乳下第二肋端旁一寸半。又云乳直下一寸半)。銅人經云。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治胸中煩熱。賁豚上下。目青而嘔。霍亂泄利。腹堅硬。大喘不得安臥。脅下積氣。女子產余疾。食飲不下。胸脅支滿。心中切痛。善噫。若傷寒過經不解。當針期門。使經不傳。西方子云。主脅下脹。心痛。氣短。喜障酸腹大堅。不得息。脹痹滿。少腹尤大。及小腹滿。小便難。陰下縱。傷食腹滿(脾)。
日月二穴,膽之募。在期門下五分陷中。灸五壯。針五分(千金云。一名神光。一名膽募)。明堂經云。主悲不樂。欲走多唾。言語不正。四肢不收。銅人經云。足太陰少陽陽維之會。治太息善悲。小腹熱。可灸五壯。針入七分(膽)。
腹哀二穴,在日月下一寸半。針三分。銅人經云。在日月下一寸三分。足太陰陰維之會。治大便膿血。寒中食不化。腹中疼痛。西方子云。此穴不灸(脾)。
大橫二穴,在腹哀下三寸半。直臍旁。灸三壯。針七分。銅人經云。足太陰陰維之會。療大風逆氣。多寒善悲。可灸五壯。西方子云。在腹哀下二寸。主腹熱。欲走太息。四肢不可動。多汗。洞利。資生經云。肓腧去臍旁當一寸半。天樞去臍當三寸。大橫去臍當四寸半。其去章門合為六寸。難經疏乃云。章門在臍上二寸。兩旁九寸。為可疑焉耳。
腹結二穴,一名腸窟。又名臨窟。在大橫下三分。針七分。灸五壯。銅人經云。治繞臍痛。上衝搶心。腹寒泄利。咳逆。西方子云。在大橫下二寸三分。
府舍二穴,在腹結下三寸。足太陰厥陰陰維之交會。此三脈上下三入腹絡肝脾結心肺。從脅上至肩。此太陰郄三陰陽明之別。針七分。灸五壯。銅人經云。治疝痛。脾中急痛。循脅上下搶心。腹滿積聚。厥氣霍亂。
衝門二穴,一名慈宮。上去大橫五寸。府舍下橫骨兩端約中動脈。針入七分。灸五壯。銅人經云。足太陰厥陰之會。治腹寒氣滿積聚疼痛。淫濼陰疝難乳。子上衝心。不得息。以上十四穴去腹中行各當為四寸半。
白話文:
[腹部第四行左右共十四個穴位]
期門兩個穴位,是肝臟的募穴。位於不容穴旁邊一寸半的地方,對應兩乳間的第二根肋骨末端。針刺深度為四分,艾灸五壯。(《千金方》指出,位於兩乳下方,第二根肋骨末端旁一寸半,又說乳頭直下一寸半)。《銅人經》提到,這是足太陰、厥陰和陰維三條經脈的交會點。主治胸中煩熱、胃腸氣脹上下移動、眼睛發青且嘔吐、霍亂、腹瀉、腹部堅硬、呼吸困難不能安睡、脅下積氣、產後疾病、飲食不順、胸脅脹滿、心痛、常打嗝、如果感冒超過一定的時間未能痊癒,應針刺期門穴,防止病情擴散。《西方子》提到,主脅下脹痛、心痛、氣短、胸部壓迫感、腹部膨脹堅實、呼吸困難、腹部脹滿、小腹特別大、以及小腹滿漲、小便困難、陰部鬆弛、因飲食過量導致腹部脹滿。
日月兩個穴位,是膽囊的募穴。位於期門穴下方五分的凹陷中。艾灸五壯,針刺深度為五分。(《千金方》指出,另一名字為神光,膽囊的募穴)。《明堂經》提到,主治悲傷、不快樂、想跑、多吐口水、語言不清、四肢無法活動。《銅人經》提到,這是足太陰、少陽和陽維三條經脈的交會點。主治嘆息、悲傷、小腹熱。可以艾灸五壯,針刺深度為七分。
腹哀兩個穴位,位於日月下穴一寸半處。針刺深度為三分。《銅人經》提到,位於日月穴下一寸三分,是足太陰和陰維的交會點。主治大便有膿血、寒中、食物不消化、腹部疼痛。《西方子》提到,這個穴位不適合艾灸。
大橫兩個穴位,位於腹哀穴下三寸半,與肚臍平行。艾灸三次,針刺深度為七分。《銅人經》提到,這是足太陰和陰維的交會點。治療大風逆氣、寒冷、悲傷。可以艾灸五壯。《西方子》提到,位於腹哀穴下二寸。主治腹部熱、嘆息、四肢不能動、多汗、腹瀉。《資生經》提到,肓腧穴離肚臍一寸半,天樞穴離肚臍三寸,大橫穴離肚臍四寸半,離章門穴合計六寸。
腹結兩個穴位,又稱腸窟或臨窟。位於大橫穴下三分。針刺深度為七分,艾灸五壯。《銅人經》提到,主治繞肚臍疼痛、向上沖擊心臟、腹部寒冷、腹瀉。咳逆。《西方子》提到,位於大橫穴下二寸三分。
府舍兩個穴位,位於腹結穴下三寸。是足太陰、厥陰和陰維三條經脈的交會點。這三條脈絡上下進入腹部,連接肝、脾、心、肺。從脅側上到肩膀。這是太陰郄、三陰、陽明的分支。針刺深度為七分,艾灸五壯。《銅人經》提到,主治疝痛、脾臟急痛、沿著脅部上下移動的疼痛、腹部脹滿、積聚、厥氣、霍亂。
衝門兩個穴位,又稱慈宮。在大橫穴上方五寸,府舍穴下方,橫骨兩端的動脈中間。針刺深度為七分,艾灸五壯。《銅人經》提到,這是足太陰和厥陰的交會點。主治腹部寒冷、氣滿、積聚疼痛、濕疹、陰疝、哺乳困難、子宮上衝心、呼吸困難。以上十四個穴位,距離腹部中線,各自應該為四寸半。
2. 前脅部左右十二穴
(外脅堂二穴)
章門二穴,一名長平。一名脅髎。脾之募。在大橫外。直臍季肋端。側臥屈上足伸下足舉臂取之。針六分。灸百壯。明堂經云。七壯。止五百壯(難經疏。臟會季脅章門也。臟病治此。是脅骨下短脅。在臍上二寸。兩旁九寸)。銅人經云。足厥陰少陰之會。治腸鳴盈盈然。食飲不化。脅痛不得臥。煩熱口乾不嗜食。胸脅支滿喘息。心痛腰不得轉側。傷飽身黃羸瘦。賁豚腹腫脊強。四肢懈惰。善恐少氣厥逆。肩臂不舉。忌如常法。又云。一名脅髎。主膀胱氣癖疝瘕。膀胱氣痛。狀如雷聲積聚氣。針入六分。灸亦良。明堂經云。灸七壯。主腰背肋間痛。腹中膨脹。兩脅積氣如卵石也。西方子云。主咳逆吐食噦噫。食入還出。熱中苦吞。而聞食臭。寒中洞泄不化。胸滿嘔吐。無所出。身瞤石水身腫。諸漏。灸百壯(肝)。
京門二穴,一名氣腧。一名氣府。腎之募。在監骨腰中季脅本俠脊。灸三壯。針三分。留七呼。銅人經云。治腰痛不得俯仰。寒熱䐜脹。引背不得息。水道不利。溺黃。少腹急腫痛。腸鳴洞泄。髀樞引痛。西方子云。主肩背寒痓。肩甲內廉痛。脊痓及折體痛(膽)。
帶脈二穴,在季脅下一寸八分陷中(一云宛宛中)。針六分。灸五壯。明堂下經云。灸七壯。如帶繞身管束諸經脈(千金云。在季脅端)。又云。主兩脅下氣轉背痛。不可忍也。銅人經云。治婦人少腹堅痛。月事不調。帶下赤白。裡急瘛瘲也。
五樞二穴,在帶脈下三寸。一云在水道傍一寸五分陷中。針一寸。灸五壯。明堂下經云。三壯。銅人經云。治男子寒疝。陰卵上入小腹痛。明堂經云。在帶脈下二寸。主膀胱氣。攻兩脅也。西方子云。在水道下一寸半。主婦人赤白。裡急瘛瘲(膽)。
維道二穴,在章門下五寸三分。針八分。灸三壯。銅人經云。足少陽帶脈之會。治嘔逆不止。三焦不調。水腫。不嗜飲食。及咳逆不止。
居髎二穴,在章門下八寸三分。監骨上陷中。灸三壯。針八分。銅人經云。在章門下一寸三分。陽蹺足少陽之會。治腰引少腹痛。肩引胸臂攣急。手臂不得舉而至肩。
脅堂二穴,在腋下二骨間陷中。舉腋取之。灸五壯。明堂下經云。脅堂主胸脅。氣滿。噫噦喘逆。目黃。遠視䀮䀮不明銅人經無之。故附入於此。
白話文:
[前脅部左右十二穴]
(外脅堂二穴) 章門二穴:另一名稱為長平,又叫脅髎,是脾臟的募穴。位於大橫穴外側,正好對齊臍部與季脅末端。當你側臥時,彎曲上面那隻腳,伸直下面那隻腳並舉起手臂,就能找到這個穴位。針刺深度為六分,艾灸可達百壯。《明堂經》記載,艾灸七壯,最多可灸五百壯。《難經疏》提及,臟腑的會穴即在季脅部位的章門穴,用來治療臟腑疾病。此穴位在脅骨下方的短脅,距臍上二寸,兩旁各九寸。《銅人經》指出,這是足厥陰和足少陰的交會點,可治療腸鳴、食飲不消化、脅痛不能睡、煩熱口乾、不喜食、胸脅支撐感和呼吸困難、心痛、腰部無法轉動、過度進食後身體黃瘦、腹部腫脹、脊椎僵硬、四肢疲倦、易恐懼、呼吸短促、肩臂無法舉起等症狀。又稱為脅髎,可治療膀胱氣疾、疝瘕、膀胱氣痛,其痛如雷鳴,積聚的氣。針刺深度六分,艾灸也有好效果。《明堂經》提到,艾灸七壯,能緩解腰背肋間疼痛、腹部脹大、兩脅有如卵石般的積氣。《西方子》記載,此穴可治療咳嗽、反胃、打嗝、食物反流、胸中熱感、吞嚥困難、聞到食物的異味、寒冷中的嚴重腹瀉、胸滿、嘔吐但無物可吐、身體顫抖、石水症(水腫)、各種漏症。艾灸可達百壯。
京門二穴:另一名稱為氣腧或氣府,是腎臟的募穴,位於監骨腰中季脅根本處,靠近脊椎兩側。艾灸可灸三壯,針刺深度三分,需停留七次呼吸。《銅人經》提到,可治療腰痛、不能俯仰、寒熱、腹脹、背部緊繃、尿道不順、尿黃、下腹緊縮腫痛、腸鳴、嚴重腹瀉、大腿關節疼痛。《西方子》記載,此穴可治療肩背寒冷、肩甲內側疼痛、脊椎疼痛及骨折體痛。
帶脈二穴:位於季脅下約一寸八分的凹陷中,針刺深度六分,艾灸可達五壯。《明堂下經》提到,艾灸七壯,作用像腰帶纏繞全身,約束所有經脈。又可治療兩脅下氣轉背痛,痛到無法忍受。《銅人經》指出,能治療婦女下腹堅硬疼痛、月經不調、白帶或血帶、緊急痙攣。
五樞二穴:位於帶脈下三寸,針刺深度一寸,艾灸五壯。《銅人經》提到,可治療男性寒疝、睪丸縮入小腹痛。《明堂經》記載,此穴在帶脈下二寸,主膀胱氣,攻兩脅。
維道二穴:位於章門下五寸三分,針刺深度八分,艾灸三壯。《銅人經》指出,這是足少陽和帶脈的交會點,能治療嘔吐不止、三焦功能失調、水腫、不願飲食、咳嗽不止。
居髎二穴:位於章門下八寸三分,監骨上方凹陷中,艾灸三壯,針刺深度八分。《銅人經》提到,此穴在章門下一寸三分,是陽蹺和足少陽的交會點,可治療腰引少腹痛、肩引胸臂攣急、手臂無法舉至肩膀。
脅堂二穴:位於腋下兩骨之間的凹陷中,抬起手臂即可找到,艾灸五壯。《明堂下經》記載,此穴主胸脅氣滿、打嗝、喘逆、眼黃、遠視模糊不清。《銅人經》未提及此穴,因此附錄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