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十五 (5)
卷四百十五 (5)
1. 腹部中行十五穴
鳩尾一穴,一名尾翳。一名𩩲骭。在胸前蔽骨下五分。不可灸。灸即令人畢世少心力。此穴大難針。大好手方可下針。不然。取氣多。令人夭。針三分。留三呼。瀉五吸。肥人倍之。明堂經云。在蔽骨下五分陷者中。灸三壯。主心驚悸。神氣耗散。癲癇病狂。不擇言也。素問注云。不可灸刺。人無蔽骨者。從歧骨際下行一寸。銅人經云。治心風驚癇發癲。狀如鳥鳴。破心吐血。心中氣悶。不喜聞人語。心腹脹滿胸中滿。咳逆數噫。喘息。喉痹咽壅。水漿不下。忌如前法。西方子云。禁灸(任)。
巨關一穴,心之募。在鳩尾下一寸。鳩尾巨者。少令強一寸中取穴。針六分。留七呼。得氣即瀉。可灸七壯。止七七壯。明堂經云。在鳩尾下一寸陷者中。主心痛不可忍。嘔血。煩心。膈中不利。胸脅支滿。霍亂吐痢不止。困頓不知人。銅人經云。任脈氣所發。治心中煩滿。熱病。胸中痰飲。腹脹暴痛。恍惚不知人。息賁時唾血。蛔蟲心痛。蠱毒霍亂。發狂不識人。驚悸少氣。又云。主熱風癇。西方子云。主風癲浪言。或作鳥鳴聲。不能食。無心力。凡心痛有數種。冷痛。蛔蟲心痛。蠱毒。霍亂不識人。及腹中滿暴痛。汗出及手清臂不舉。忌同。
白話文:
鳩尾穴
鳩尾穴,又名尾翳、𩩲骭,位於胸前蔽骨下方五分處。不可灸,灸之會使人終生心力不足。此穴難以針刺,需熟練針灸者方可下手,否則容易取氣過多,導致早夭。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時間為三呼,瀉法為五吸,肥胖者需加倍。
《明堂經》記載,鳩尾穴位於蔽骨下方五分處的陷窩中,灸三壯可治心驚悸、神氣耗散、癲癇病狂、不擇言。
《素問注》記載,鳩尾穴不可灸刺,若無蔽骨,則應從歧骨際下方往下行一寸取穴。
《銅人經》記載,鳩尾穴可治心風驚癇發癲、狀如鳥鳴、破心吐血、心中氣悶、不喜聞人語、心腹脹滿胸中滿、咳逆數噫、喘息、喉痹咽壅、水漿不下。禁忌如前述。
《西方子》記載,鳩尾穴禁灸。
巨關穴
巨關穴,為心之募穴,位於鳩尾穴下方一寸處。若鳩尾穴較大,則應在鳩尾下方一寸強處取穴。針刺深度為六分,留針時間為七呼,得氣即瀉。可灸七壯,至七七壯。
《明堂經》記載,巨關穴位於鳩尾穴下方一寸的陷窩中,主治心痛不可忍、嘔血、煩心、膈中不利、胸脅支滿、霍亂吐痢不止、困頓不知人。
《銅人經》記載,巨關穴為任脈氣所發,可治心中煩滿、熱病、胸中痰飲、腹脹暴痛、恍惚不知人、息賁時唾血、蛔蟲心痛、蠱毒霍亂、發狂不識人、驚悸少氣。又云,巨關穴主治熱風癇。
《西方子》記載,巨關穴主治風癲浪言,或作鳥鳴聲,不能食,無心力。凡心痛有數種,包括冷痛、蛔蟲心痛、蠱毒、霍亂不識人、及腹中滿暴痛、汗出及手清臂不舉,禁忌同。
上脘(一作管)一穴,在巨闕下一寸。當一寸五分去蔽骨一寸(明堂經云去巨骨三寸)。針入八分。先補後瀉。神驗。如風癇熱病。宜先瀉後補。立愈。日灸二七壯。至百壯。未愈。倍之。忌同。明堂下經云。灸三壯。銅人經云。任脈足陽明手太陽之會。治心中熱煩。賁豚氣脹滿不能食。霍亂吐利。身熱汗不出。三焦多涎。心常驚悸。心痛不可忍。伏梁氣狀如覆杯。林又云主霍亂心痛不可眠臥。心中悶發噦。西方子云。去鳩尾三寸。明堂經云。主嘔吐食飲不下。胸脹氣滿。心忪驚悸。時吐嘔血。腹內刺痛。
中腕一穴,一名太倉。胃之募。在上腕下一寸。上紀者。中腕也。針八分。留七呼。瀉五吸。疾出針。灸二七壯。止百壯。忌同。明堂經云。日灸二七壯。止四百壯(千金。一名胃募。在心下四寸。胃管下一寸)。銅人經云。手太陽足陽明所發。任脈之會。治心下脹滿。傷飽食不化。霍亂。吐瀉。不自知。心痛。溫瘧。傷寒。飲水過多。腹脹氣喘。因讀書得賁豚氣上攻。伏梁心下悶狀如覆杯。寒癖結氣。忌豬魚生冷酒面等物。西方子云。主心匿不能食。反胃霍亂。心痛。熱瘟。痎瘧。天行。傷寒。腹中熱。喜渴涎出是蛔。以手聚而按之堅持。及腹脹不通。大便堅。憂思損傷。氣積聚。及腹中痛甚作膿腫。往來上下。脅下堅痛。鼻間焦臭頭熱。鼻齀衄。傷寒傷飽。食飲不化。目黃振寒。及沖疝胃痛。死不知人。及治背與心相按而痛。資生經云。王氏云。按氣穴論注云。中腕居心蔽骨與臍之中。刺入一寸二分。與銅人經稍異。宜從銅人為穩。其曰。胃之募。蓋飲食蓄積於此也。予嘗苦脾痛。嘗灸此穴覺冷氣從兩脅下而上至灸處即散。此灸之功也。自後頻灸此穴。亦每教人灸此。凡脾疼不可忍。飲食全不進者。皆宜灸之(難經疏。府會太倉。府病治此。在心下三寸)。
白話文:
上脘穴位於巨闕穴下一寸處,針刺八分,先補後瀉,主治風癇、熱病、心中熱煩、賁豚氣脹滿、霍亂吐利、身熱汗不出、三焦多涎、心常驚悸、心痛、伏梁氣等。中腕穴又名太倉,位於上腕下一寸處,針刺八分,主治心下脹滿、傷飽食不化、霍亂、吐瀉、心痛、溫瘧、傷寒、飲水過多、腹脹氣喘、賁豚氣上攻、伏梁心下悶、寒癖結氣、心匿不能食、反胃霍亂、心痛、熱瘟、痎瘧、天行、傷寒、腹中熱、喜渴涎出、腹脹不通、大便堅、憂思損傷、氣積聚、腹中痛甚作膿腫、脅下堅痛、鼻間焦臭頭熱、鼻齀衄、傷寒傷飽、食飲不化、目黃振寒、沖疝胃痛等。
建里一穴,在中腕下一寸。針五分。留十呼。灸五壯。銅人經云。治心下痛。不欲食。嘔逆上氣。腹脹身腫。又云。治腸中疼痛。針入一寸二分。灸亦良。西方子云。在中脘下一寸二分。不可灸。
下脘一穴,在建里下一寸。針八分。留三呼。瀉五吸。灸二七壯。止二百壯。銅人經云。在足太陰任脈之會。治腹痛。六腑之氣寒。穀食不轉。不嗜食。小便赤。腹堅硬。癖塊。臍上脈厥氣動。日漸羸瘦。針入八分。灸亦佳。又云。治腹胃不調。腹內痛不能食。腸堅腹胃脹。
水分一穴,在下脘下一寸。臍上一寸。針八分。留三呼。瀉五吸。若水病。灸大良。可灸七壯。止百壯。禁針。針水盡即斃(一云。陷者中)。明堂經云。水分穴若水病灸大良。日灸七壯。止四百壯。針五分。留三呼(又云。水氣難得針。針水分穴。水盡即死。又云可針。今莫若以不針為是)。又云。主水氣浮腫。鼓脹。腸鳴如雷。鼓聲時上衝心。日灸三壯。四日止。銅人經云。任脈氣之所發。治腹堅如鼓。水腫腸鳴。胃虛脹。不嗜食。繞臍痛沖胸不得息。又云。一名分水。主腹痛不能食。腸堅腹腫。胃管不調。堅硬。資生經云。明堂經云。若是水病。灸之大良。針入五分。而銅人經云。若是水病。灸之大良。禁不可針。針水盡即斃。是又不可針矣。恐人但知明堂經之可針。不知銅人經之不可針也。於是書之以示世醫云。按水分穴。仍以不進針為是。
白話文:
建里穴位於手腕的中間向下約一寸處,針刺深度五分,留針時間十個呼吸,灸灼五壯。根據《銅人經》,此穴可治療心下疼痛、不欲飲食、嘔逆上氣、腹脹身腫等症狀。另外,此穴亦可治療腸中疼痛,針刺深度一寸二分,灸灼亦有效。《西方子》記載,此穴位於中脘穴下一寸二分,不可灸灼。
下脘穴位於建里穴下一寸處,針刺深度八分,留針時間三個呼吸,瀉法五個呼吸,灸灼二七壯,最多二百壯。根據《銅人經》,此穴位於足太陰任脈的會合處,可治療腹痛、六腑氣寒、穀食不轉、不嗜食、小便赤、腹堅硬、癖塊、臍上脈厥氣動、日漸羸瘦等症狀。針刺深度八分,灸灼亦有效。另外,此穴亦可治療腹胃不調、腹內痛不能食、腸堅腹胃脹等症狀。
水分穴位於下脘穴下一寸處,亦即臍上一寸處,針刺深度八分,留針時間三個呼吸,瀉法五個呼吸。若患水病,灸灼效果甚佳,可灸灼七壯,最多百壯,禁針。若針刺,水盡即死(或說陷者中)。《明堂經》記載,水分穴若患水病,灸灼效果甚佳,每日灸灼七壯,最多四百壯,針刺深度五分,留針時間三個呼吸(亦有記載說水氣難以針刺,針刺水分穴會導致水盡即死,但亦有記載說可針刺,但目前還是不針刺為好)。《明堂經》還記載,此穴主治水氣浮腫、鼓脹、腸鳴如雷、鼓聲時上衝心等症狀,每日灸灼三壯,四日即可痊癒。《銅人經》記載,此穴為任脈氣之所發,可治療腹堅如鼓、水腫腸鳴、胃虛脹、不嗜食、繞臍痛沖胸不得息等症狀。另外,此穴又名分水,主治腹痛不能食、腸堅腹腫、胃管不調、堅硬等症狀。《資生經》和《明堂經》都記載,若患水病,灸灼效果甚佳,針刺深度五分。《銅人經》則記載,若患水病,灸灼效果甚佳,但禁針,針刺會導致水盡即死。因此,針刺水分穴不可取,以免發生危險。恐有人只知《明堂經》可針刺,卻不知《銅人經》不可針刺,故特此記載,以示世醫。按水分穴,仍以不進針為是。
神闕一穴,一名氣合。當臍中灸百壯。禁針。忌同。素問注云。禁刺。刺之使人臍中惡。腸潰矢出者死。不可治。灸三壯。銅人經云。治瀉利不止。小兒奶利不絕。腹大繞臍痛。水腫鼓脹。腸中鳴。狀如流水聲。久冷傷憊。可灸百壯。禁不可針。慎如常法。西方子云。小兒灸五壯。止七壯。資生經云。臍中。千金等經不言禁灸。只言禁針。銅人經云。宜灸百壯。近世名醫。遇人中風不省。急灸臍中皆效。徐伻。卒中不省得桃源簿為灸臍中。百壯始蘇。更數月。乃不起。鄭糾云。有一親。卒中風。醫者為灸五百壯而蘇。後年餘八十。向使徐伻灸至三百壯。安知其不永年耶(論神闕穴多灸極是)。
白話文:
神闕穴,又名氣合。位於肚臍中央,可以灸百壯。不可針刺。忌諱與其他穴位同時施灸。
《素問》註解中記載:禁止針刺神闕穴。針刺神闕穴會導致臍中疼痛、腸潰瘍、糞便排出而死亡,無法救治。灸治則只需三壯。
《銅人經》記載:神闕穴可以用來治療腹瀉不止、小兒奶水消化不良、腹部繞臍疼痛、水腫鼓脹、腸鳴如流水聲、久寒傷體等。可灸百壯,禁止針刺,施灸需謹慎。
《西方子》記載:小兒灸神闕穴,五壯止瀉,七壯可助生長。
《資生經》記載:神闕穴。千金等醫書記載禁針刺,但並未提及禁灸。
《銅人經》記載:神闕穴宜灸百壯。
近世名醫遇到中風昏迷的患者,急灸神闕穴都奏效。徐伻曾因中風昏迷,醫者為其灸神闕穴百壯後才甦醒,但數月後依然離世。鄭糾則有一位親人中風昏迷,醫生為其灸神闕穴五百壯而痊癒,之後活了八十多歲。假使徐伻當時灸到三百壯,是否就能延年益壽呢?(論神闕穴多灸極是。)
陰交一穴,一名橫戶。素問云。在臍下一寸。針八分。得氣即瀉。灸百壯止。明堂經云。灸不及針。日三七壯。止百壯。西方子云。明堂經云。日灸三七壯。止七百壯。主臍下熱。小便赤。氣痛。狀如刀攪。作塊狀。如覆杯。婦人月脈斷絕。月事不調。帶下崩中。因產後惡露不止。繞臍冷痛。如臟腑遊氣。及臍下㽲痛。銅人經云。任脈氣所發。治寒疝。引少腹痛。腰膝拘攣。腹滿。女人月事不絕。針入八分。得氣即瀉。瀉後宜補。灸亦得。然不及針。
氣海一穴,一名脖胦。一名下肓。在臍下一寸半宛宛中。針八分。得氣即瀉。瀉後宜補之。灸百壯。今附氣海者。是男子生氣之海也。治臟氣虛憊。賁氣不足。一切氣疾。久不瘥皆灸之。明堂經云。灸七壯。主冷病面黑。肌體羸瘦。四肢力弱。小腹氣積聚賁豚。腹堅。脫陽欲死。不知人。五臟氣逆上攻也。西方子云。主少腹疝氣。遊行五臟。腹中切痛。及驚不得臥。主冷氣衝心。婦人惡露不止。繞臍痛。氣結成塊。狀如覆杯。小便赤澀。銅人經云。任脈氣所發。治臍下冷痛。及婦人月事不調。帶下崩中。慎如常法。資生經云。此經以氣海為生氣之海。難經疏。以為元氣之海。則氣海者。蓋人之元氣所生也。故柳公度曰。吾養生氣無他術。但不使元氣作喜怒。使氣海常溫爾。今人既不能不以元氣作喜怒矣。若能時。灸氣海使溫。亦其次也。王氏曰。余舊多病。常苦氣短。醫者教灸氣海。氣遂不促。自是每歲須一二次灸之。則以氣怯故也。
白話文:
陰交穴、氣海穴 解說
陰交穴,又名橫戶。
《素問》記載,陰交穴位於臍下一寸處,針刺八分,得氣後即瀉氣。灸百壯即可止痛。
《明堂經》記載,灸陰交穴不及針刺有效,每日灸三七壯,共灸百壯。
《西方子》則記載,灸陰交穴每日三七壯,共灸七百壯。
陰交穴主治臍下熱、小便赤、氣痛(痛如刀攪,成塊狀,如覆杯)、婦人月脈斷絕、月事不調、帶下崩中、因產後惡露不止、繞臍冷痛(如臟腑遊氣)、及臍下脹痛等症。
《銅人經》指出,陰交穴為任脈氣所發,可治寒疝、引少腹痛、腰膝拘攣、腹滿、女人月事不絕等症。針刺八分,得氣後即瀉氣,瀉後宜補。灸亦可,但不及針刺。
氣海穴,又名脖胦、下肓。
位於臍下一寸半,在宛宛中(臍下凹陷處)。針刺八分,得氣後即瀉氣,瀉後宜補之。灸百壯。
氣海穴是男子生氣之海,用於治療臟氣虛憊、賁氣不足、一切氣疾,久病不愈者皆可灸之。
《明堂經》記載,灸七壯可治冷病、面黑、肌體羸瘦、四肢力弱、小腹氣積聚賁豚、腹堅、脫陽欲死、不知人、五臟氣逆上攻等症。
《西方子》記載,氣海穴主治少腹疝氣、遊行五臟、腹中切痛、及驚不得臥、主冷氣衝心、婦人惡露不止、繞臍痛、氣結成塊(狀如覆杯)、小便赤澀等症。
《銅人經》指出,氣海穴為任脈氣所發,可治臍下冷痛、及婦人月事不調、帶下崩中,需慎用常法。
《資生經》記載,氣海穴為生氣之海。《難經疏》則認為是元氣之海,因此氣海穴是人之元氣所生之地。
柳公度認為養生氣之道,在於不使元氣作喜怒,使氣海常溫。若不能做到,則可時常灸氣海,使之溫暖。
王氏也提到,他經常氣短,醫生教他灸氣海,氣短便不再犯,因此每年都要灸一兩次,以補氣怯之。
石門一穴,一名利機。一名精露。在臍下二寸。灸亦良。可灸二七壯。止百壯。婦人不可針。針之終身無子。甲乙經云。一名精露。一名丹田。一名命門。針八分。留三呼。得氣即瀉。下經云。灸七壯。千金云。灸絕孕。刺五分。明堂經云。在臍下二寸陷者中。主腹大堅。氣淋小便黃。身寒熱。咳逆上氣。嘔血。卒疝繞臍痛。賁豚氣上衝。甄權云。主婦人因產惡露不止。西方子云。又名端田。女子不灸。主腹脹痛。堅硬。婦人惡露不止。遂成結塊。崩中漏下。斷續灸亦良。大便難。並大便閉塞。氣結心堅滿。及小腹堅痛。引陰中不得小便。並小腹中拘急。及腹中滿。暴痛。汗出。並水脹水氣行皮中。小腹皮敦敦然。小便黃。氣滿不欲食。谷入不化。及嘔吐並賁豚上氣。小腹疝氣遊行五臟。疝繞臍沖胸。不得息。疝積及二丸騫痛。銅人經云。三焦之募。任脈氣所發。治腹堅肢滿。資生經云。臍下二寸名石門。明堂經載甲乙經云。一名丹田。千金素問注。亦謂丹田。在膝下二寸。世醫因是遂以石門為丹田。誤以丹田乃在臍下三寸。難經疏論之詳而有據。當以難經疏為正。銅人經云。針之絕子。千金云。灸之絕孕。要之。婦人不必針灸此穴(論丹田穴。當以臍下二寸為是也)。
白話文:
石門穴位於肚臍下方兩寸,又名利機、精露,針灸皆可,灸七壯或百壯皆可。婦女不可針灸,否則會終身不孕。石門穴與丹田穴位置相近,皆位於肚臍下方,但丹田穴應在肚臍下方三寸,而非兩寸。石門穴可治療腹脹堅硬、氣淋、小便黃、身寒熱、咳嗽逆氣、嘔血、疝氣、賁豚氣上衝等症狀,婦女產後惡露不止亦可灸之。但婦女不可針灸此穴,否則會導致腹脹痛、惡露不止、崩漏等問題。
關元一穴,一名次門。在臍下三寸。小腸之募。足太陰少陰厥陰三陰任脈之會。下紀者。關元也。針八分。留三呼。瀉五吸。灸百壯。止三百壯。明堂經云。若懷胎必不宜針。若針而落胎。胎多不出。而針外崑崙立出。灸亦良。然不及針。灸三十壯。下經云。五壯。岐伯云。但是積冷處。皆宜灸。明堂經云。在臍下三寸陷者中。主賁豚。寒氣入小腸。時欲嘔。溺血。小便黃。腹漏不止。卒疝小腹痛。轉胞不得小便。西方子云。主臍下㽲痛。小便赤澀。不覺遺瀝。小便處痛。狀如疝。尿如血色。臍下結血狀如覆杯。婦人帶下。因產惡露不止。月脈斷絕。產道冷。及脅下脹。小腹熱而偏痛。寒氣入腹。及石淋。臍下三十六疾。不得小便。及腸中尿血。胞轉氣淋。又主小便數及泄痢不止。小腹滿。石淋及賁豚氣入小腹。暴疝痛。身熱頭痛。進退往來。銅人經云。及治婦人帶下瘕聚。月脈斷絕。帶下經冷。慎如常法。資生經云。關元乃丹田也。諸經不言。惟難經疏云。丹田在臍下三寸。方圓四寸。著脊梁。兩腎間中央赤是也。左青右白。上黃下黑。三寸法三光。四寸法四時。五色法五行。兩腎間名大海。而貯其血氣。亦名大中。極言取人身之上下四向。最為中也。老醫與人灸。皆從此說。多者千餘壯。少者三二百壯。不知全活者幾何人。然亦宜頻灸。故曰若要安丹田。三里不曾干。
白話文:
關元穴
關元穴,又名次門,位於臍下三寸。它是小腸的募穴,也是足太陰、少陰、厥陰三陰經和任脈的交會點。關元穴是下焦疾病的要穴。
針灸方法:
- **針法:**針刺八分,留針三呼,瀉法五吸。
- **灸法:**灸百壯,止三百壯。
相關經文記載:
- **明堂經:**若懷孕,則不宜針灸。若針灸而導致流產,胎兒多半無法排出,反而會從針灸處外流,灸法亦有效果,但不如針灸。灸法應灸三十壯。
- **下經:**五壯。
- **岐伯:**凡是積冷處,皆宜灸。
- **明堂經:**關元穴位於臍下三寸陷凹處,主治賁豚、寒氣入小腸、時欲嘔、溺血、小便黃、腹漏不止、卒疝小腹痛、轉胞不得小便等症。
- **西方子:**關元穴主治臍下隱痛、小便赤澀、不覺遺尿、小便處痛、狀如疝氣、尿如血色、臍下結血狀如覆杯、婦人帶下、因產惡露不止、月經斷絕、產道寒冷、及脅下脹痛、小腹熱而偏痛、寒氣入腹、及石淋、臍下三十六種疾病、不得小便、及腸中尿血、胞轉氣淋等症。
- **明堂經:**關元穴亦主治小便頻繁、泄瀉不止、小腹脹滿、石淋、賁豚氣入小腹、暴疝痛、身熱頭痛、進退往來等症。
- **銅人經:**關元穴亦可治療婦人帶下、瘕聚、月經斷絕、帶下經冷等症。慎用常法。
- **資生經:**關元乃丹田也。諸經不言。惟難經疏云。丹田在臍下三寸,方圓四寸,著脊梁,兩腎間中央赤色是也。左青右白,上黃下黑。三寸法三光,四寸法四時,五色法五行。兩腎間名大海,而貯其血氣。亦名大中,極言取人身之上下四向,最為中也。
- 老醫與人灸,皆從此說,多者千餘壯,少者三二百壯,不知全活者幾何人。然亦宜頻灸。故曰若要安丹田,三里不曾干。
總結:
關元穴是重要的穴位,主治範圍廣泛,包括下焦疾病、婦科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等。針灸治療時,應根據病症選擇適當的針灸方法,並注意相關禁忌。
中極一穴,一名玉泉。一名氣原。在關元下一寸。針八分。留十呼。得氣即瀉。灸百壯至三百壯。明堂經云。主婦人月事斷絕。四度針(銅人經作一度針)。針即有子。故即時任針也。灸不及針日。三七壯。下經云。五壯。又云。在臍下四寸陷者中。灸五壯。至屍厥不知人。冷氣積聚。時上衝心。飢不能食。小腹痛積聚。堅硬如石。小便不利。失精絕子。面䵟也。西方子云。主淋。小便赤。尿道痛。臍下結塊如覆杯。婦人因產後惡露不止。遂成疝瘕。或因月事不調。血結成塊。拘攣腹疝。月水不下。乳食疾絕子。陰癢。子門不端。小腸若寒。賁豚搶心。飢不能食。腹脹經閉。不通。小便不利。失精。及主恍惚屍厥。煩痛。銅人經云。膀胱之募。是三陰任脈之會。治五淋。及陽氣虛憊。疝瘕水腫。賁豚搶心。甚則不得息。
白話文:
中極穴,又名玉泉、氣原,位於關元穴下方一寸處。針灸時,針刺八分,留針十個呼吸,得氣後即行瀉法。灸艾百壯至三百壯。古籍《明堂經》記載,此穴主治婦女月經停止,針刺四次即可得子,因此也被稱為「任針」。若不針灸,僅灸艾,則需灸三七壯,也有記載灸五壯。另有記載,此穴位於臍下四寸陷中,灸五壯可治療屍厥昏迷、寒氣積聚上衝心胸、飢餓難食、小腹疼痛積聚、堅硬如石、小便不利、遺精不育、面容憔悴等症狀。《西方子》則記載,此穴主治淋病、小便赤痛、尿道疼痛、臍下結塊如杯、婦女產後惡露不盡導致疝氣、月經不調導致血塊凝結、腹痛痙攣、月經不來、乳汁缺乏、不孕、陰部瘙癢、子宮門不固、小腸寒涼、賁豚搶心、飢餓難食、腹脹經閉、小便不利、遺精等症狀。《銅人經》則稱中極穴為膀胱的募穴,也是三陰任脈的交匯點,可以治療五淋、陽氣虛弱、疝氣、水腫、賁豚搶心等病症,嚴重者甚至會呼吸困難。
曲骨一穴,在橫骨上毛際陷中。灸七壯。至七七壯。針二寸。明堂下經云。橫骨上中極下一寸毛際陷中。千金云。臍下五寸。明堂經云。主五淋小便黃。水病脹滿。婦人帶下赤白。惡合陰陽。小便閉澀不通。但是虛乏冷極者。皆宜灸之。西方子云。又名屈骨。主小便脹。血癃。小便難。主癲疝。小腹痛。婦人赤白帶下。銅人經云。動脈應手。任脈足厥陰之會。治少腹脹滿。小便淋瀝不通。灸同。針一二寸。
會陰一穴,一名屏翳。在兩陰間。任脈別絡。夾督脈衝脈之會灸三壯。西方子云。在大便前。小便後。兩陰間。主陰頭寒。主痔與陰相通者死。陰中諸病。前後相引痛。不得大小便。女子經不通。男子陰端寒衝心。銅人經云。治小便難。竅中熱。皮疼痛。穀道搔癢。
白話文:
曲骨穴,位於橫骨上方的毛髮邊緣處的凹陷中。使用艾灸7次,至77次。用針刺入2寸深。明堂下經提到,此穴在橫骨上,中極穴下1寸,毛髮邊緣的凹陷中。千金方說,此穴在肚臍下5寸。明堂經指出,此穴能治療五淋症、小便黃、水病脹滿、婦人赤白帶下、惡合陰陽、小便閉塞不通等病症,對於虛弱寒冷極度的情況,都適合用艾灸治療。西方子認為,此穴又名屈骨,能治療小便脹、血尿、小便困難、癲疝、小腹痛、婦人赤白帶下等病症。
會陰穴,又稱屏翳,在陰部之間。任脈的分支在此與督脈和衝脈匯合,灸3次。西方子指出,此穴位於大便之前,小便之後,陰部之間,能治療陰部寒症、痔瘡以及與陰部相通的疾病,若出現陰部各部位相連的疼痛、大小便困難,女子經血不通、男子陰部寒涼影響心臟的問題,都能用灸法治療。銅人經則說,此穴能治療小便困難、尿道炎、皮膚疼痛、肛門搔癢等症狀。